登陆注册
3009900000042

第42章

年轻人在绿草如茵的草坪上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小孩子扎进花丛中捕捉蝴蝶;老人蹲在池塘边垂钓;有人甚至在花园当中支起了帐篷,打算在此过他们浪漫的盛夏之夜。贝尔太太站在窗前,看着这群快乐得忘乎所以的人们,看着他们在属于她的园子里尽情地唱歌、跳舞、欢笑。她越看越生气,就叫仆人在园门外挂起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私人花园,未经允许,请勿入内。可是这一点也不管用,那些人还是成群结队地走进花园游玩。贝尔太太只好让她的仆人前去阻拦,结果发生了争执,有人竟拆走了花园的篱笆墙。

后来贝尔太太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她让仆人把园门外的那块牌子取下来,换上了一块新牌子,新牌子上写着:欢迎你们来此游玩,为了安全起见,本园的主人特别提醒大家,花园的草丛中有一种毒蛇。如果哪位不慎被蛇咬伤,请在半小时内采取紧急救治措施,否则性命难保。最后告诉大家,离此地最近的一家医院在威尔镇,驱车大约50分钟即到。

这真是个绝妙的主意,那些贪玩的游客看了这块牌子后,对这座美丽的花园望而却步了。

几年后,有人再往贝尔太太的花园去,却发现那里因为园子太大、走动的人太少而真的杂草丛生,毒蛇横行,几乎荒芜了。孤独、寂寞的贝尔太太守着她的大花园,她非常怀念那些曾经来她的园子里游玩的快乐的游客。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如果我们愿意让别人在此种植快乐,同时也让这份快乐滋润自己,那么我们心灵的花园就永远不会荒芜。

16、施舍

文/林中花编译

人的尊严,不在于地位,也不在于财富,而在于做人的原则和骨气。

拉哈布·萨卡尔昂着头,大步地走着。他没带阳伞,对灼人的烈日毫不在意。拉哈布恪守自己的处世原则,他天生一副傲骨,不屈从任何人和事。他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别人,却从不指望得到旁人的任何恩惠,追求的只是一辈子活得有尊严、有骨气。

拉哈布正走着,一个黄包车夫来到他身边。车夫摇着铃铛问道:“先生,您需要车吗?”

拉哈布转过头,发现那个人瘦得皮包骨头,目光里似乎包含着贪婪的神情。“只有那些没有人性的家伙才会以人力车代步。”这是拉哈布坚定不移的观点。因此,他一辈子连轿子都没坐过一回,认为那简直就是犯罪。他用那粗布缝制的甘地服的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连声说道:“不,不,我不要。”说完继续走自己的路。

黄包车夫拉着车子跟在他后面,一路不停地摇铃。忽然间,拉哈布的脑子里闪出一个念头:也许拉车是这个穷汉唯一的生存手段。拉哈布是个有学问的人,许多概念——资本主义、平等、穷苦人、上帝、劳动分配、农村的赤贫、工业、封建主义等,片刻之间都闪进了他的脑海。他又一次回头看了看那黄包车夫——天哪,他是那样的面黄肌瘦!拉哈布心里顿时对他生出了怜悯之情。

黄包车夫摇着铃铛,又招呼拉哈布道:“来吧,先生!我送您,您要去哪里?”

“去希布塔拉,你要多少钱?”

“六便士。”

“好吧,你跟我来!”拉哈布继续步行。

“请上车,先生。”

“跟我走吧!”拉哈布加快了脚步。

拉黄包车的人跟在他后面小跑。时不时地,拉哈布回头对车夫说:“跟着我!”

到了希布塔拉,拉哈布从衣兜里掏出六便士递给黄包车夫,说:“拿去吧!”

“可您根本没坐车呀。”

“我从不坐黄包车,我认为那是一种犯罪。”

“啊?可您一开始就该告诉我!”车夫的脸上露出一种鄙夷的神情。他擦了擦脸上的汗,拉着车子走开了。

“把这钱拿去吧,它是你应得的!”

“可我不是乞丐!”黄包车夫拉着车,消失在街的拐角处。

17、地上有着无数太阳

文/刘再复

万物生长靠太阳,对于任何生命来说,太阳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我会永远爱着太阳的,我的光明之源。

没有太阳,不会有我,不会有你,不会有他,不会有山青青、水青青的人间。

然而,天顶的太阳只有一个,而地上却有无数太阳,像星星一样繁多,一样灿烂。

太阳有时从我打开的书页里升起,有时从我爱着的心灵里升起,有时从老师粉笔的芬芳里升起,有时从朋友辉煌的思想中升起,有时从远方珍重的祝福里升起,有时从身旁温热的言语中升起,有时从赤诚而婉转的歌喉里升起,有时从护士和蔼的眼睛里升起,有时从邮递员闪烁的汗珠里升起,有时从孩子微笑的酒窝里升起,有时就从你滚动着暖流的手中升起。

人间到处都有太阳,时时都有迷人的日出,时时都有希望的火光。因为人间有无数太阳,诚实与善良的生命才不断繁衍。自然的丽日照不进的心灵,才有不会凋零的春天。

我相信地上有无数太阳,所以我未曾在狂乱的风雪中绝望,也未曾在歧路的暗影里落入深渊。我相信世上的道路固然有许多沟沟坎坎,但人间总有流不尽的光明与温暖。

18、北风乍起时

文/叶倾城

一根叫作亲情的线,把几代人紧紧串在了一起。

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一整晚都没睡好。第二天一上班就匆匆给武汉打电话,直到9点,那端才响起儿子的声音:“爸,什么事?”他连忙问。“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寒流快到武汉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然,叫你妈给你寄……”

儿子只漫不经心地说:“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说。”他絮絮不休,儿子不耐烦了:“知道了,知道了。”搁了电话。

他刚准备再拨过去,铃声突响,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声音颤巍巍的:“天气预报说,北京今天要变天,你加衣服了没有?”疾风阵阵,从他忘了关好的窗缝里乘虚而入,他还来不及答话,已经结结实实打了个大喷嚏。

老母亲急了:“已经感冒了不是?怎么这么不听话?从小就不爱加衣服……”絮絮叨叨,从他7岁时的“劣迹”一直说起,他赶紧截住:“妈,你那边天气怎么样?”老人答:“雪还在下呢。”

他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在寒潮乍起的清晨,他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却忘了匀一些,给北风起处的故乡那已经年过七旬的母亲。

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老王自己都有点发懵。

19、无题

文/艳森

相信吧,总有一颗希望的种子会在春天萌芽,总有一朵理想之花会在你专注的期盼中冉冉绽开!

徜徉于都市街头,身边熙熙攘攘的人群有着说不出的遥远,仿佛独行于杳无人迹的荒郊,走也寂寞,停也寂寞。

路边音像店中郑智化的歌声震耳欲聋,明明出于他的口却分明流自我的心:“寻觅觅寻不到活着的证据,都市的柏油路太硬踩不出足迹……”而遗憾的是,却没有一个水手对我说:“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

走进雨季,擎起绸伞撑出一方晴空,而擎伞的手却不是我的,不是为我。我只有站在雨中,任疏疏密密的雨滴顺着发丝滴在身上、滴在心里,淋湿我所有的期盼所有的梦……想换个名字重新活一回,曾有的失意却不会因此消逝;想寻一方净土建一处桃源,滚滚红尘如谜如网,猜不透、冲不出,就只有遥看云卷云舒,近看草枯草荣,在每一颗露珠上寻找童话。

最无奈的是我始终相信春天,相信夏阳秋风冬雪之后会有一颗种子在春天萌芽,即使紫丁香被泪雨冲洗得发白,即使秋风卷走最后一片绿叶,即使冬雪飘零成又一年的叹息,我仍然相信,终会有一个春天,一朵花在我专注的期盼中冉冉绽开!

伤感是一种心绪,叹息是一个标题。伤感叹息之后仍然前行。因为——至少我们还有梦!

20、母爱无言

文/鹏鹏

岁月流逝,沧海桑田,永远不变的是母亲那颗爱子之心。

听说过两个有关母亲的故事。

一个发生在一位游子与母亲之间。游子探亲期满离开故乡,母亲送他去车站。在车站,儿子旅行包的拎带突然被挤断。眼看就要到发车时间,母亲急忙从身上解下裤腰带,把儿子的旅行包扎好。解裤腰带时,由于心急又用力,她把脸都涨红了。儿子问母亲怎么回家呢?母亲说,不要紧,慢慢走。

多少年来,儿子一直把母亲这根裤腰带珍藏在身边。多少年来,儿子一直在想,他母亲没有裤腰带是怎样走回几里地外的家的。

另一个故事则发生在一个犯人同母亲之间。探监的日子,一位来自贫困山区的老母亲,经过乘坐驴车、汽车和火车的辗转,探望服刑的儿子。在探监人五光十色的物品中,老母亲给儿子掏出用白布包着的葵花子。葵花子已经炒熟,老母亲全嗑好了。没有皮,白花花的像密密麻麻的雀舌头。

服刑的儿子接过这堆葵花子肉,手开始抖。母亲亦无言语,撩起衣襟拭眼。她千里迢迢探望儿子,卖掉了鸡蛋和小猪崽,还要节省许多开支才凑足路费。来前,在白天的劳碌后,晚上在煤油灯下嗑瓜子。嗑好的瓜子肉放在一起,看它们像小山一点点增多,没有一粒舍得自己吃。十多斤瓜子嗑亮了许多夜晚。

服刑的儿子垂着头。作为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正是奉养母亲的时候,他却不能。在所有探监人当中,他母亲衣着是最褴褛的。母亲一口一口嗑的瓜子,包含千言万语。儿子“扑通”给母亲跪下,他忏悔了。

一次,一结婚不久的同龄朋友对我抱怨起母亲,说她没文化思想不开通,说她什么也干不了还爱唠叨。于是,我就把这两个故事讲给他听。听毕,他泪眼朦胧,半晌无语。

同类推荐
  • 花间呢喃

    花间呢喃

    本书主要介绍了花季时期的高三的孩子们,从各个角度来剖析这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记忆。总共分五章:平凡人生、往事悠悠、理性思考、有话要说、声音再响。
  • 我在美国读高中

    我在美国读高中

    本书稿是北京市101中学的初中生贾小涵到美国读高中期间写的63篇随笔,详细介绍了自己在美国读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以及对美国高中的观察和思考,分校园篇、青春篇和生活篇。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长江学者沈卫荣为本书作序,“是准备赴美留学的高中生们必读的一部参考书”。
  • 枯荣家园梦

    枯荣家园梦

    本书内容包括:沉沦的国土、世纪末的忧思、倾听大地、温柔亡国、污染包围中国、谁在谋害大地母亲等报告文学及散文作品。
  • 自述五种

    自述五种

    梁漱溟是现代中国著名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梁漱溟先生述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之工作”五个方面介绍梁漱溟自己的成长过程、人生经历和思想形成,通过他的人生实践,使读者具体感受其做人的品格、一生的追求和境界。梁漱溟一生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把孔子、孟子、王阳明的儒家思想,佛教哲学和西方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糅合在一起。梁漱溟把整个宇宙看成是人的生活、意欲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提出以“意欲”为根本,又赋予中国传统哲学中“生生”概念以本体论和近代生物进化论的意义,认为“宇宙实成于生活之上,托乎生活而存者也”,“生活就是没尽的意欲和那不断的满足与不满足罢了”。
  • 叫板足坛腐败的体育局长

    叫板足坛腐败的体育局长

    足坛扫黑并非自今日始。早在2001年,在“5·19”黑哨事件和“甲B五鼠案”后,浙江省体育局局长陈培德等人即掀起一场“打假扫黑”风暴,结果却出人意料,中国足协贪官和众多“黑哨”仍逍遥法外。于是乎,足坛腐败日益深化,贪污受贿、赌球“黑哨”猖獗。针对2010年开始的新一轮“打黑反腐”风暴,陈培德说,南勇之后还会有大鱼出现。本期推出的著名报告文学作家朱晓军的力作《叫板足坛腐败的体育局长》,再现了体坛高官陈培德所策动的那场惊心动魄的打假扫黑风暴,不可不读。中国足坛犹如龙门山断裂带,地震不断。
热门推荐
  • 远方的远

    远方的远

    作者以当代影视圈为背景,探讨了现代人的迷惑与选择,也深入讨论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和谐。我们有了太多的选择,反而无从选择了。我们最大的问题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们是想要这,想要那,但什么都要不到的一代。如何实现现实与理想的和谐统一,是我们都应该深思的问题。
  • 青瞳

    青瞳

    青瞳,这个名字很多时候都被我记起,连着记忆,带着疼痛,汹涌澎湃的把我包围。第一次见到青瞳,他在阳台上弹吉他,眼神寂寞苍凉,像那个喝了醉生梦死的东邪。他轻唱,歌音如一片响雷,声声的响在我的世界。一开始,我就知道这是一次畸形的倾慕,可是却像陷入泥潭般越陷越深。
  • 蜜制田园:农妻有点甜

    蜜制田园:农妻有点甜

    职场精英田岁一招不慎穿越成村姑田穗穗?这么大的反差让她怎么适应?可是惊魂还未定,村姑的娘急着把她嫁给农家糙汉。想着丈夫粗壮如山,满脸胡腮,田岁替自己默哀,嫁人总比饿死强。洞房夜她心里七上八下,揭盖头一霎那她傻了眼,新郎官相貌堂堂,身躯不凡。合不合胃口,试过才知道。她眸光下移,心不在焉:“你是种地的?”他心领神会:“为夫参过军打过仗,念过学堂,娘子想要哪样给哪样。”好呀,夫君学文识字会功夫,将来孩子还省了私塾钱。谁思量,他从军前竟还留笔烂桃花账。
  • 唐诗鉴赏大辞典(上)

    唐诗鉴赏大辞典(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他自书中来

    他自书中来

    溶溶月色,玉树繁花,似红云朵朵。沧海成尘,浩浩渺渺。黑暗之中,一缕幽光浮现,少年梦幻现实,踏青树,摇曳生莲,不败热血,挥击千层浪,照耀璀璨灯塔……
  • 明镜世界

    明镜世界

    一个幸运儿在无限的世界中和空气斗智斗勇的故事。
  • 挥麈录

    挥麈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奥巴马传

    奥巴马传

    奥巴马竞选成功,继任美国总统,再次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本书从奥巴马的身世、幼年、成长乃至成功,揭露了这位美国现任总统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 修行诸法:洗心禅3

    修行诸法:洗心禅3

    眼睛所见受物质世界限制,如何达到心所见而无所不及?何又为佛家“五”眼?如何禅坐,才能由身体的平静达到心灵的静谧?贤宗法师尽毕生修行所悟,引据佛家典籍,为读者们讲述如何看透尘世苦难,开阔心境,收获快乐人生。
  • 反对阐释(2018年版)

    反对阐释(2018年版)

    《反对阐释》是苏珊·桑塔格最著名的文集之一,是奠定其美国“现有的目光最敏锐的论文家”地位的成名作,评论的锋芒遍及欧美先锋文学、戏剧、电影,集中体现了“新知识分子”“反对阐释”与以“新感受力”重估整个文学、艺术的革命性姿态和实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