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03700000005

第5章 入读湖滨中学

这个世界并不会在意你的自尊,而是要求你在自我感觉良好之前先有所成就。

——比尔·盖茨

(一)

聪明的孩子多半是早熟的,小盖茨也不例外。虽然只有11岁,他已经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比起与同龄的小朋友们出去玩,他更喜欢和父母探讨那些诸如国际关系、商业和生命本源等深层次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他对《圣经》有着超出年龄的理解,并能准确无误地背诵出“登山宝训”的原因。可以说,比尔·盖茨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而他的叛逆期也因此而提前来临。

玛丽是个很喜欢社交的人,因此她也希望孩子们能够穿着得体,守时重信,热情好客。比尔·盖茨的两个姐姐都是比较乖巧的,也没有让父母操什么心。但是,比尔·盖茨却十分不喜欢被管教。虽然父母想尽办法让他接触人群,甚至想办法让他在父亲的专业会议上充当服务生,就是希望他不要过度沉迷于书本,变成一个不通世事的书呆子。

比尔·盖茨也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因此在多数情况下,小盖茨都会遵从父母的安排。但有些事他却不以为然,比如母亲要求他每天保持房间的干净、不要咬铅笔、不能穿皱巴巴的衣服等。

母亲的这些管教让盖茨很反感。每天母亲要求他不准这样、不准那样,小盖茨就会感到很压抑,甚至表现出越来越多的烦躁。他不喜欢这样被控制。就因为这些小事,他甚至与母亲发生了激烈地争吵。但是,全家人仍然给他以最大的容忍,直到有一次,全家人围在餐桌上吃饭,玛丽看到小盖茨又衣衫不整地走出来,就唠叨了几句:

“老三,你该换件衣服了!”

比尔·盖茨心不在焉地说:

“没关系,妈妈。”

可玛丽觉着他穿成这样就去上学实在不像话,就又耐心地劝阻道:

“亲爱的,你还是去换了再去上课吧!”

比尔·盖茨立即变得不耐烦起来。他大声地冲母亲嚷嚷起来:

“我知道了,你别再啰嗦了!”

一向好脾气的父亲看儿子这样冲撞母亲,非常生气,一怒之下就从桌子上端起一杯水,朝着比尔·盖茨的脸上泼去。

小盖茨被吓住了。他从来没有被父亲这样责罚过;母亲玛丽也惊住了,急忙拉住老盖茨。

小比尔·盖茨见状,抹了抹脸,抓起一个面包就冲了出去。

事后,玛丽埋怨丈夫太莽撞了,老盖茨只是笑着说:

“没关系了,他只是缺少人管。我看,我们是要和他谈谈了。”

在玛丽的劝说下,父亲找到儿子,并和他谈起了作为儿子应该尊重母亲的事;同时,老盖茨也为自己的莽撞向小盖茨道歉。

比尔·盖茨也早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因此他主动找到母亲解释原因,也道了歉。这场家庭风波终于在“谈判”中结束了。

为了避免这种事情的再次发生,老盖茨和玛丽还特意带着儿子找到了心理医生。面的心理医生,满脸雀斑的小比尔·盖茨对心理医生说:自己只是要赢得这场“独立战争”的胜利。

面对这个异常叛逆的男孩,心理医生对老盖茨夫妇说,他们最好能够减少对他生活的干涉,让他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成年后,比尔·盖茨十分感谢父亲的这次严厉。他说:正是这次父亲对自己的严厉教训,才让他没有成长为一个暴戾乖张的人。

(二)

到11岁时,比尔·盖茨的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已在同龄人中遥遥领先了,原来的学校显然不能满足他那强烈的求知欲。他迫切地需要一所新的学校以适应他的智力发展。

盖茨夫妇也意识到,他们必须为孩子找一所新的学校。经过仔细地商量,他们最终选择了湖滨中学。

湖滨中学是西雅图数一数二的贵族学校,并且专收男生。这里学风浓厚,教学严谨,思想开放,能够彰显学生的个性和才华。因此,这所学校也被称为“天才的摇篮”。

对比尔·盖茨来说,湖滨中学简直就是上帝的恩赐——那里是盖茨的天才真正得以发芽、茁壮成长的摇篮。正因为有过像比尔·盖茨这样的学生,湖滨中学也注定要闻名全美国,乃至风靡世界。现在,湖滨中学已成为美国最有名的中学之一。

正是在这所学校中,比尔·盖茨那连父母也万万没有料到的智慧火花和天才创造力被激发出来。这个时期的经历,就像一个伟大的熔炉,既铸造了比尔·盖茨未来的性格,也锤炼了他理智的素质。

正是在这里,使得比尔·盖茨身上禀赋的一切——精力、热情、理智、坚韧、进取心、执着、竞争精神、渴求、经商才能、企业家风范和运气等等,得到了有效的提炼和融会。也正是在这里,他做成了他的第一笔商业交易——创办了第一家赢利的公司。他和湖滨中学那一伙与他一样的计算机天才小子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正是这些人,率先加入了他所缔造的微软帝国。

母亲玛丽渴望比尔·盖茨能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在生活中有纪律的约束,而不是成天坐在一边独自思考。当然,母亲还希望他在学校里能有某种良好的记录,以便日后能够上自他自己想读的任何大学。而父亲老盖茨则认为,盖茨还太不成熟,小环境对他来说会有所帮助。

因此,他们最后决定送比尔·盖茨到湖滨中学就读,然后让其渐渐步入母亲和姐姐的后尘,进入路斯威尔特中学——西雅图优秀的公立中等学校之一就读。

即将转学的小盖茨心情十分激动。听说湖滨中学有很多聪明的尖子生,这可以让他不服输的个性和喜欢与聪明人打交道的癖好都能够得到满足。但是,此时的盖茨还不知道自己人生轨迹会因为这次转学而发生改变。在这里,他即将遇到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还有与他共创事业的伙伴。

湖滨中学分为两个学部:低学部和高学部。低学部包括七年级和八年级的学生,高学部包括九至十二年级的学生。盖茨的生日是10月28日,刚好在入学前两天过了12岁生日,恰好压在了湖滨中学的入学年龄底线上。

11月1日,比尔·盖茨兴冲冲地来到新学校。这里的一切都让他感到新奇,而老师再也不因为他的摇晃而责怪他了。

很快,盖茨就结识了新朋友,一个名叫肯特·伊文斯的漂亮男孩。因为伊文斯也热爱数学,并且和比尔·盖茨一样聪明。加上肯特·伊文斯活泼好动,说话有趣,比尔·盖茨和他很谈得来。好多共同点让两个小男孩几乎整天黏在一起,他们一起进行各种数学演算,或者比赛谁解题最快,这类游戏总是让比尔·盖茨乐此不疲。

比尔·盖茨的数学成绩优异在学校是出了名的。在入学的数学考试中,他就一举夺得了冠军,这也让学校的很多同学和老师都认识了这个“长着一双大脚”的小男孩。盖茨虽然刚刚12岁,个子也又矮又瘦,可他穿的鞋子却又长又大。他的一个同学后来还曾经这样回忆说:

“我们大伙儿都弄不清楚是否只是他的脚在长。”

中学课本里边的那些内容很快就无法满足盖茨的求知欲了。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他买来了盛顿州立大学的数学课程自学。

对数学的痴迷使盖茨将绝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数学上。他总是喜爱自我挑战,花最少的时间算出最复杂的数学题尤其让他兴奋。因此,他花在其他科目上的时间越来越少。这样不均衡的发展,最终导致他出现了轻微的偏科。

比尔·盖茨也知道这点不好,他也希望自己所有的考试都得“A”。以前在家的时候,母亲为了提高他对“A”的认识,甚至采用各种激励机制鼓励大家多得“A”。而两个姐姐总是努力迎接每一次考试,因为小盖茨不是全力以赴学习,他总是那个得“A”最少的孩子。

尽管如此,他仍然不想将所有时间都用在考试得“A”这件事上。他只喜欢数学,所以他还是将更多的时间花在数学上。多年以后,湖滨中学的数学系主任弗雷福·赖特对这个学生仍然赞赏有加:

“他能用一种最简单的方法,来解决某个代数或计算机问题。他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找到一条处理问题的捷径。我教了这么多年的书,他甚至可以同与我工作过多年的那些优秀数学家相媲美。”

(三)

如果没有计算机的介入,比尔·盖茨的数学之路可能会走得更长,他也可能会像自己当初所设想的一样,成为一个不凡的数学家。但人生并没有如果,一个未知的新领域正在敞开怀抱,迎接这个12岁的天才少年的到来。

1968年10月11日,美国成功发射了“阿波罗7号”宇宙飞船,并首次进行了载人绕月飞行试验。此时,美国的科技领先世界,政府正致力于庞大的探月计划,国内也处于追求新科技的狂热浪潮中。当盖茨在湖滨中学的第一年临近结束时,学校做出了一个对比尔·盖茨的未来具有重大意义的决定——让学生们去涉足这个崭新和令人兴奋的计算机世界。这一明智之举对比尔·盖茨的未来无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后来,比尔·盖茨在评论学校的这一措施时说:

“还在60年代末的西雅图,就让学生使用电脑,这是当时一种令人惊讶的做法。对此,我将永远怀着对学校的感激之情。”

盖茨的感学绝不是一种客套,他确实是学校这个决定的最大受益者。

在盖茨八年级的学期末返回学校时,他就见到了一个奇怪的大家伙。它杵在麦克阿利斯特厅前门附近的一个小办公室里。这是学校利用家长会的3000美元购买的一个计算机终端设备——一台ASR-33电传打字机,它还连带一个键盘和一大卷黄色纸。

这个生产噪音的大家伙是衰落中的机器时代和迅速兴起的信息时代的结合物:键盘、打印机、纸带穿孔器和阅读器一应俱全,甚至还有一个调制解调器。这使得它既能打字,还能与外界相联。

虽然如今看来这台机器是既笨拙又不太实用的,但在当时这可是赶时髦的东西,因为其他学校还没有这样先进的机器。即使有,也是必须依靠人工计算机卡片才能运转的。好奇心正盛的比尔·盖茨和他的小伙伴们迅速迷上了这个大家伙。计算机严整的逻辑和神奇的计算能力更让比尔·盖茨像着了魔一样,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这台机器就像是一个强大的磁场,吸引着具有同样爱好的孩子们。虽然起初他们都不知道该怎样操作这个机器,甚至不知晓这是什么东西。但他们动手学习的能力很强,最终掌握的比接触它的教师和其他成年人都要多得多。

常常来计算机房的孩子们也渐渐熟识,并且形成了一个小团体。在这个小团体中,就有一个名叫保罗·艾伦的柔声细气的大个子,他和比尔·盖茨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与比尔·盖茨相比,保罗的性格更惹人喜爱。他是个很漂亮、很有风度的大男孩,而且见多识广,思维活跃,总是能把复杂的问题用言简意赅的话表达出来。因此,比尔·盖茨很喜欢与这个高他两届的大个子男孩接触。

而保罗也同样被小盖茨所深深吸引。他们都博览群书,很多话题他只有与比尔·盖茨聊起来才能达到共鸣,两个人也因此而一拍即合。在深入的接触中,他们发现两人的共同点也越来越多。例如,他们都喜欢阅读科幻小说。盖茨看过的每一本科幻小说,保罗都看过,并有收藏。而保罗对自然科学也有广泛涉猎,能够把诸如“枪炮原理”和“原子反应堆”之类的问题讲得头头是道。两个人还经常约好一起逃课,去计算机房摸索计算机的秘密。

事隔多年,尽管保罗·艾伦没有和比尔·盖茨及其微软帝国走到最后,但比尔·盖茨始终心怀感动地谈起这位友人:

“在我十三四岁时,有幸同保罗·艾伦成了朋友。在我遇上他不久,我问他汽油是从哪来的,我想知道精炼汽油是什么意思,我想确切知道汽油怎样驱动汽车。虽然我已经找到了一本关于那个话题的书,但那本书让人迷惑。但对于保罗,这一切并不复杂。汽油是保罗了解的许多问题中的一个,他以一种有趣而易于理解的方式解释给我听。也可以这样说,我对汽油的好奇心为我们的友谊添加了燃料……保罗对我想知道的许多事情都有许多回答。他还收藏了不少科幻书……而我比保罗更擅长数学,我也比他认识的任何人都知道更多的软件知识,这也让我们走得更近。”

同类推荐
  • 杨绛先生

    杨绛先生

    百岁老人杨绛的生命已经跨越了两个世纪,她的生命历经了中国社会最动荡、最混乱的几十年。本书以清新细致的笔触描绘了钱锺书眼中“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记述了这位世纪才女充满柔情、磨难的一生,展现其如何一步步获得“先生”的赞誉,让人深刻体味到穿越荆棘的朴实平静,理解何谓“活着真有希望,可以那么好”。
  • 铁马红颜萧太后

    铁马红颜萧太后

    《铁马红颜萧太后》主要内容分为姜霓编著的《铁马红颜(萧太后)》为该丛书之一,介绍了萧太后传奇的一生。《铁马红颜(萧太后)》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贝克汉姆:未来

    贝克汉姆:未来

    本书出版于贝克汉姆退役之后,书中详尽地描述了贝克汉姆从出生到退役的38年间大起大落的璀璨人生。本书首次披露了贝克汉姆选择退役的思想斗争、具体经过和艰难的选择。对于完整地认识万人迷贝克汉姆与足球难以割舍的感情具有重要作用。书中还完整披露了贝克汉姆与辣妹维多利亚的爱情经历。在全书中贯穿始终的,是贝克汉姆和“辣妹”维多利亚至深至真的爱情,作为全世界最有名的夫妻,他们也面临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压力和诱惑,而他们互相支持,不离不弃,渡过了一个又一个人生的节点。我们可以从书中的每一个细节,读出这对金童玉女之间的甜蜜爱意。
  • 初妆·张爱玲

    初妆·张爱玲

    张爱玲久负盛名,万众景仰,这套“张爱玲系列”共分三本,分别是《初妆·张爱玲》、《盛妆·张爱玲》和《卸妆·张爱玲》,这三部长篇小说,分别写她人生的三个重要阶段:少年、青年和老年。她是酷爱梳妆打扮的,正好用“初妆”、“盛妆”、“卸妆”三个词来形容她人生的三个阶段。这三个部分,构成张爱玲完整的一生。
  • 褚时健传(试读本)

    褚时健传(试读本)

    《褚时健传》,褚时健数万字自述首次披露,褚橙运营细节深度全公开。褚时健最认可的权威授权传记,自序中称本书“写出了他真实的一生”,《褚时健传》是他最重要的传记作品。88岁老人的传奇人生,起落、颠覆、从谷底反弹的力量,风靡全国的“励志橙”创业史,以及他不息的强大生命力。王石、吴晓波作序推荐《褚时健传》,王石称自己看完书稿夜不能寐。大量细节披露褚橙经营方法和理念,包括褚橙的内部管理、渠道拓展、营销、品质监控等,这是之前的书都没有详细讲到的部分。
热门推荐
  • 草根飞扬

    草根飞扬

    2016处于人生低谷的徐平安遇到了神秘事件,从此开始了人生的转折,缔造了一个活生生的神话。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太子很妖娆

    太子很妖娆

    最近秦国废柴太子有点怪,变得越来越帅了,实力越来越强了,桃花也越来越多了,比如某国公主,某国长公主,某国太后,某国…………更可怕的是,还有某国大祭司。轩辕阙一身红衣,桃花眼眼角一挑,微汗颜地看着某大祭司,大概人前的大祭司都假的……
  • 契约生死相随

    契约生死相随

    现代女科学家因为自己的新发明到了一个新的世界,开启了新的旅程,在新的世界中混的风生水起,而这光鲜亮丽的背后,确是异世家族和一位神秘人的暗中相助,这个神秘人到底是谁?有什么目的?......
  • 替身战争

    替身战争

    思想决定灵魂,灵魂映射替身。在虚拟的空间中,思想成为力量,替身作为武器。在世界中穿梭,将未来作为赌注。勇气、胆怯、希望、绝望……亿万人的情感汇聚,谱写一曲勇气的赞歌。——战争已经开始了,朋友。替身战争,欢迎你的到来。
  • 小说稗类

    小说稗类

    张大春是当代最优秀的华语小说家之一,大胆地说,“可能是华文小说家里头装备最全面、技法最多变的高手”(梁文道语)。在这本作品中,读者将会看到他杂学百家、博古通今,有清晰的架构,由庄子始,张大春炫技似地学舌马奎兹、戏仿司马中原……极尽耍痞嘲弄之能事。难得他如此杂学百家、博古通今,更难得有如此清晰的架构,梳理出独特的小说观。
  • 蚁幻

    蚁幻

    小说以两个蚂蚁帝国从边境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所经历的壮丽恢宏的战斗过程为主线,展开了错踪复杂的派系斗争,浓墨重彩地描绘了结交战友、探险奇遇、两强对峙等精彩的场面和情节。故事扣人心弦,真实地还原了古战场上的奇特兵器、睿智的谋兵技法,甚至奇思妙想地创造了具备海陆空三军实力的蚁族军事强国。在血与火的战争洗礼中,描述了主人公蚂蚁王族后裔伊莱金不坐享荣华富贵、不甘平庸地投身卫国战争的成长励志故事。
  • 仓鼠式末世

    仓鼠式末世

    当小说里的世界变成现实,余悦琪是茫然的,起初只想着回家和家人在一起,可一连串的变化打了她一个措手不及。家人态度的变化,让她的处境变得无比尴尬,单纯的她,以为离开就好,全然没有想过以后该怎么生活,全凭一点想法做事,可现实是残酷的。当一个又一个迥异的现实摆在面前,她才明白,是真的回不去了。
  • 黄庭坚集

    黄庭坚集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曾任集贤校理、国史编修官、鄂州太守。在新旧党争中两度受谪,最后死于宜州(今广西宜山)贬所。终年六十一岁。有《山谷集》,一名《豫章集》。
  • 历史的拐点:改变中国历史的偶然事件

    历史的拐点:改变中国历史的偶然事件

    曾经的历史,包含了无数的可能,某一历史事实,只是在众多可能中实现了的一种可能。而在实现与未实现之间,有一个拐点,它充当着很有可能改写历史的重任。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拐点:或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改变了历史的进程,或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影响了后来的历史。历史已潜藏的必然变化,终于因为一些偶然因素的介入而赫然凸现出来了。就让我们在这些拐点之处,体会历史变化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