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99500000010

第10章 太空之花:飞出地球的女性(1)

茫茫宇宙,无尽太空,充满了多少未知与神秘,激起了人类无数的幻想,多少人期盼着有一天可以畅游其间,体会那一片虚空中的真实。随着第一位宇航员加加林的升空,人们朝着幻想终于走出了第一步,迄今为止已有相当多的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离开了地球,有的甚至将足迹印上了另一个星球——月球。然而,由于宇宙飞行对体力、智力的严格要求,以及充满了飞行历程的不确定性和危险性,使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宇航员”的荣誉只能属于男人。首次打破男人对宇航员垄断的是瓦莲京娜·捷列什科娃,世界上第一位女宇航员。自捷列什科娃1963年太空之旅后,进入太空的女性已经近40位,她们在人类探索宇宙的道路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捷列什科娃:翱翔在太空的“海鸥”

1963年6月16日至19日,捷列什科娃驾驶“东方6号”宇宙飞船在太空遨游70小时50分钟,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女太空人。

从纺织女工到航天员

瓦莲京娜·弗拉基米罗芙娜·捷列什科娃(ВалентинаВладимировнаТерешкова),1937年3月6日出生在苏联雅罗斯拉夫尔州图塔联夫区马斯连尼科沃村。她的父亲在前线阵亡,母亲一个人辛苦地把她和其他两个孩子拉扯大。1955年中学毕业后,捷列什科娃进入纺织厂工作,成为一名普通的纺织女工。虽然只是一名小小的纺织女工,捷列什科娃却拥有许多大胆的梦想。

捷列什科娃的身体条件十分出众,这和她从小就十分喜欢运动不无关系。她擅长滑雪和游泳,曾多次横渡伏尔加河。在工作之余,她一直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偶然的一次机会,她观看了跳伞俱乐部姑娘们的跳伞,从此迷上了这项勇敢者的运动。1958年,她加入了跳伞俱乐部。但这项运动绝不像看起来那么优美迷人。第一次跳伞给她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她后来回忆说:“在空中,我看到白云在漂浮,看到伏尔加河在太阳照耀下闪着银光,树林变成了一条条绿色的带子。当你感觉到气流的强烈冲击时,你会真切地体会到什么是天空和空气。高度带来胜利的喜悦,精彩而辽阔的世界在我的眼前展开。”

年轻时的捷列什科娃1961年,加加林首航太空归来。捷列什科娃同许多姑娘一样,非常羡慕这位太空“天王”,并与女友一起联名上书航天部门,要求培养女航天员登天。没想到这封信引起了重视,没两天她们便被邀请去莫斯科座谈。这些姑娘兴奋地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并希望成为第一批女航天员。

经过严格的体检,捷列什科娃被选入首批女航天员队伍。据捷列什科娃自己的描述,当宣布名单时,她极其兴奋和激动,“简直欣喜若狂”。

“捷”足先登

航天员的训练并不同于一般的飞行员或者跳伞运动员训练。捷列什科娃入队后的新奇和兴奋感很快就被严酷的训练所冲淡。大名鼎鼎的航天员加加林负责管理她们这些人。在捷列什科娃的印象中,“加加林温和、友好地对待每一个队员,一直训练了一年左右”。

捷列什科娃曾用“残酷”来形容这一年的训练。大多数女学员都是优秀飞行员或运动员,体能训练对她们来说相对容易,训练中的捷列什科娃作为普通学员的捷列什科娃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她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在这一年中,她们学习了有关空间医学、火箭发动机、天体运行机制、轨道动力学、天文学和宇宙飞船设计等方面的知识,接受了生存训练、空降技巧训练、无线电联络技术指导以及模拟的空间飞行特殊情况的专门训练,还有许许多多令人无法想象的体能和心理训练。捷列什科娃后来回忆说:“女性进入太空在准备期绝对要付出几倍于男性的努力。宇宙对我们妇女既不多情,也不宽厚,因此我们要接受与男子完全一样的训练。”

经过一年左右的艰苦训练,捷列什科娃被选中上天。其实一开始谁也不知道“1号”是谁,直到上天前两周才决定从捷列什科娃和索洛维约娃中选一个,最终让谁飞由上级决定。由于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阶级立场”是重要的标准之一,而捷列什科娃出身工人阶级家庭,索洛维约娃则出身知识分子家庭。于是,捷列什科娃被选中。

太空“海鸥”

1963年6月16日清晨,捷列什科娃穿上她那件笨重的太空服,前往火箭发射场。她的太空服虽然超过了90千克重,但与男航天员的太空服相比还算漂亮:胸前一侧绣了一只美丽的和平鸽,另一侧绣的是一只海鸥,她此次的飞行代号就是“海鸥”。

火箭载着“东方6号”冲天而起,巨大的加速度加大了地心引力对航天员的作用,作用最大时达到了地心引力的5倍,这意味着捷列什科娃会感到自己的重量是平时的5倍。“东方6号”进入轨道后,与6月14日发射的飞船“东方5号”进行联合飞行。飞船的速度是每小时28000千米,每86分钟就绕地球一圈。

捷列什科娃是这样回忆自己的首次太空飞行的:

“我稳坐在宇宙飞船的密封舱内,没有想到自己的家庭,也没有想过是否能返回地球。我脑子里只装着未来24小时内承担的使命和责任:拍照片并且做科学实验。但是,最值得一提的是,当我在太空中看到无比壮观的地球时,实在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我对它产生了深深的眷恋。我向这颗美丽的星星——地球,提出延长在太空逗留的时间,领导批准我绕地球运转48圈。我飞行了70小时50分钟,航行约200万千米,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幸福。”

“我在宇宙飞船中就像在自己家中一样。我几乎一点也没睡,因为我不想漏掉任何细节。有件事使我奇怪,在地球上我常常梦见许多事情,而在太空中,我却没做过任何梦。

也许是因为我用皮带紧紧地捆住自己,才会一点睡意也没有。”

“飞船的速度是每小时28000千米,我用86分钟就绕地球一圈。在地球上难以想象我们的星球是那么美丽壮观,它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光泽。它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至今我的梦中还常常浮现出它那动人的画面。”

捷列什科娃的原定飞行时间为一天,由于她感觉身体状况很好,于是向地面指挥中心提出延长在太空逗留的时间。地面指挥部允许她多飞了两天。

捷列什科娃在太空一共飞行了约71小时,绕地球48圈。迄今为止,她仍是世界上唯一一位在太空单独飞行3天的女性。在这次飞行中,她完成了生物医学实验和科技考察计划,并证明了妇女也能在太空正常生活和工作。

当捷列什科娃随着降落伞飘然降落时,成千上万等候在地面上的人向她涌来,祝贺她勇敢地完成了航天史上的一次壮举。一位老太太好奇地问:“姑娘,你在天上看见上帝了吗?”她幽默地回答说:“没有,也许我的轨道与上帝的轨道不同。”老太太感激地说:“谢谢姑娘,你没有骗我。”

婚姻问题惊动苏共总书记

捷列什科娃载誉归来5个月后,就闪电式地与苏联第三号航天员安德里安·尼古拉耶夫结了婚,组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航天员之家。1964年6月8日,捷列什科娃生下一个女孩,取名耶莉娜。耶莉娜以其父母都是航天员而闻名。

不过,这段婚姻从一开始就埋下了不和谐的调子。苏联空军负责管理航天员的卡马宁将军曾在他们婚礼一周后的日记中写道:“对于政治和科学来说,他们的婚姻可能是有益的;但是我根本不相信瓦莲金娜真爱安德里安。他们的性格完全不同——她热情如火,他静如止水;两人都是个性很强的人,没有谁会主动服从对方……”

不过,两人还是在一起生活了19年。只是从1979年年中开始,人们发现他们很少在一起。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当时并未正式离婚。据说,捷列什科娃与尼古拉耶夫的个人问题最后惊动了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涅夫,最后是他亲自批准了两人的离婚请求。

中国之行

1963年的太空飞行是捷列什科娃一生中唯一一次的太空之旅,此后她没能再入太空。为了更专心地从事挚爱的航天事业,她辞去了俄罗斯政府下属的国际科学和文化合作中心主任的职务,担任俄罗斯加加林航天员培训中心高级研究员。从太空归来后,捷列什科娃被誉为“民族英雄”“世纪女性”,获得联合国和平金奖、列宁勋章等,是世界上十几个城市的荣誉市民,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也以她的名字命名。捷列什科娃感慨地说:“我感到很幸福,因为我曾有幸成为人类最早开拓航天道路的一员。尽管历尽千辛万苦,但看到那么多人踏上我们开辟的道路,真让人欣慰。”

1995年9月,捷列什科娃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在中国北京举行的第4届世界妇女大会。“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后,她又来中国参观了中国科技馆和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她说,杨利伟的太空之行是中国在航天科技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谈到中国曾有计划选拔女航天员时,捷列什科娃眼睛亮了:“我知道中国有‘妇女能顶半边天’的说法。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太空将迎来美丽的中国姑娘!”

她建议:未来的中国女航天员“做好地面的训练至关重要”,“太空工作是在失重条件下进行的,十分复杂而紧张,随时可能出现许多不可预见的情况,因此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太空不会优待妇女,她们的工作条件与男性完全一样”。

知识点地心引力

地心引力是指一切有质量的物体之间产生的互相吸引的作用力。地球对其他物体的这种作用力,叫做地心引力。其他物体所受到的地心引力方向向着地心。这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地球自转会产生一个叫地转偏向力的力。在北半球它使物体在运动时方向向右偏;在南半球它使物体运动是方向向左偏,所以在北半球是逆时针,在南半球的话就是顺时针。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任何有质量的两种物质之间都有引力。

赖德:挑战太空的女博士

1983年6月18日,美国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刺破蓝天,呼啸着直冲云霄。而此刻待在航天飞机机舱里的正是赖德——第一位飞往太空的美国妇女。

从小就是运动健将

萨莉·赖德

萨莉·赖德(SallyRide),1951年5月26日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市。她从10岁起就开始练习打网球。随着年龄增长,她越来越痴迷这项运动,甚至想成为一名职业网球选手。当她在洛杉矶西湖中学上学时,就担任了该校的网球队队长。不久,她就成为国家级的业余网球选手。

除了打网球,赖德还喜欢打垒球、踢足球,不过她最钟情的还是网球。21岁时,赖德考入著名的斯坦福大学。偶然的一次机会,职业网球专家比利·琼·金观看了她的比赛。比赛结束后,金建议赖德离开斯坦福大学进行专业的网球训练,并有意培养她为职业网球选手。经过3个月艰苦的职业训练后,赖德意识到自己不是这块料,随即忍痛割爱,继续学业。

从物理学博士到航天员

大学的课程赖德应付得轻松自如,她十分喜欢数学和自然科学。毕业后,她选择了继续深造,专攻物理学博士学位。众所周知,要获得斯坦福这样名校的博士学位是十分困难的,这通常要耗费5年的时间。这一时期也是一个人学生时代耗用精力最多、研究科目最为尖端的时期。博士研究生需要解决一些具体的难题,并且要亲自动手制订计划和做大量的实验。有时候,一次实验要花费几个月的时间,但仍然得不到满意的结果,甚至以失败告终。

经过数年的刻苦攻读,赖德终于手握物理、英语硕士学位和天体物理学博士学位走出了斯坦福的校门,不过却一时找不到“用武之地”。

不久机会之门就向她开启了。1972年,美国修正了1964年颁布的“民权法案”,明确规定“政府招聘中不得有任何基于种族、肤色、宗教、性别或者民族不同而产生的歧视现象”。作为政府部门,美国航空航天局后来的招募活动因此受到巨大影响。

1977年,正在寻求与天体物理学有关的博士后工作的赖德在斯坦福大学报纸上看到航空航天局征聘女航天员的公告,她立即报了名。在8000多名候选人中,最后只有35人入选,其中包括6名女性,赖德凭借强健的体魄和深厚的专业知识最终入选。

太空之旅

加入美国航空航天局后,赖德接受了高强度、跨领域的航天员课程培训:跳伞、水中求生、重力和失重训练、无线电通信和导航,可谓“十八般武艺样样齐全”。首次进行飞行模拟训练,赖德就爱上了这个刺激又冒险的工作,而早日搭载真正的航天飞机升入太空的愿望也愈发强烈。

赖德在进行飞行训练1983年,赖德的梦想终于变为现实。她凭借出色的训练成绩和实践表现被航空航天局指派搭乘“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执行代号为“STS7”的太空任务。这次她的主要任务是与另一名航天员共同操纵一个152米长的机械手,把一个特制的科学仪器箱从航天飞机的货舱中取出抛入太空,9小时后再回收入舱。此外,她还负责在航天飞机发生紧急状况时向机长提出纠正措施。

同年6月18日,美国人怀着兴奋和紧张的复杂心情观看了这位美国首位女航天员、世界上第3名女航天员飞往太空的电视直播。赖德不负众望,与同事共用了147小时成功完成了太空任务后返航。

同类推荐
  • 汽车养护与急救

    汽车养护与急救

    本书站在专业汽车修理人员的角度,从车主和驾驶员朋友的实际情况出发,用通俗化的语言简要地介绍了汽车在使用和管理过程中,驾驶员朋友自己能够动手或者有必要知道的一些关于汽车养护翻故障应急修理的相关知识。其主要内容主要包括汽车养护、汽车故障诊断基础、常见部件的保养及汽车运行中一些常见故障的应急处理。
  • 舌尖上的安全:破解食品安全危局

    舌尖上的安全:破解食品安全危局

    中国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食品是关乎民生的一件大事,也是民生的 一个重要内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食品安全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焦点问题。而近年来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也给世界敲响了警钟。董志龙所著的《舌尖上的安全(破解食品安全危局)》以食品安全事件为主线,多角度、全方位分析食品危机产生的根源及其危害,聚焦民生,贴近生活,着力寻找破解食品危局的方案,并以积极的行动引导食品企业走出一条安全生产、健康发展的光明之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努力。
  • 心芯相印

    心芯相印

    作者在书中叙述了自己艰辛的童年生活、成长过程以及如何走上航空事业道路的历程,进而成为企业、事业单位的高层有效管理者。书中有不少篇幅再现了作者传奇般的经历。本书文字朴素、语言通俗、内容真实、感情丰富。适合青少年、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及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阅读参考。
  • 宋代矿冶业研究

    宋代矿冶业研究

    主要内容:北宋时期,特别是宋神宗熙宁年间,矿冶业生产发展迅速,与当时较为合理的经营方式,开采政策、收买政策等密切相关,从而为中国古代矿冶业开发史写下了辉煌的篇章。而宋徽宗以后直至南宋高宗时期,总的趋势呈现出停滞或徘徊的状态。造成这一局面,与宋政府采取的各项政策发生逆转,导致过度的剥削矿冶业经营者和生产者密切相关。
  • 四川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成果汇编

    四川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成果汇编

    本书是四川省环保系统进行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后的成果汇编。全书就四川省污染源普查的经过和结论进行了详细的报告,包括总报告(国家发令、地方筹组、全面铺开、详细经过、主要结论,等等)、技术报告、各类污染源普查分报告(放射性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废气废水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工业危废医废,等等),全方位立体地如实反映了四川全省各地区各行业各类污染源的存在现状,对四川省的污染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为以后科学合理地进行污染治理提供了详实的基础数据,有利于全省乃至于全国的环境保护工作科学开展。
热门推荐
  • 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

    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

    杨生民所著的《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是系统研究战国秦汉治国思想的专著,对战国、秦、两汉用学派的思想文化治国的成败得失进行了考察。从历史上看,西周用礼制治国。春秋末年,学派思想、学派文化产生,见于记载的有道家、儒家、兵家三家。战国时,有的国家开始用学派思想指导治国,如魏国、秦国的“以法治国”。西汉初年,统治阶级以道家黄老无为思想治国,但其中是包括了法家思想的。其后,汉朝杂用法、道、儒思想指导治国。除法、道、儒三家外,阴阳家思想、董仲舒天人感应说和谶纬思想也对战国秦汉的社会历史起过这样或那样的作用,《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对这方面的影响也进行了探讨,并对董仲舒的评价提出新的见解。
  • 邪神逆天之人定胜天

    邪神逆天之人定胜天

    我若成魔,天下无佛,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
  • 总有小人要害她

    总有小人要害她

    不知道为何,她总在被迫害的路上,每每险些丧命。妹妹为死去的她设法,她分明应该投胎到一户极好的人家,享受前世未能体验的人生百态,奈何总有小人作妖,竟让她穿越……穿越便穿越吧,为何依旧有小人暗戳戳地暗算她。那个谁,愿赌服输啊,别这么没皮没脸的凑上来,还比……【且看逗比小两口攀比成瘾的斗智斗勇斗法日常。】
  • 地理探奇(走进科学)

    地理探奇(走进科学)

    神奇莫测的大自然造就了大千世界上的无数奇观盛景,奇怪的现象之所以存在,自然是有其道理和规律的,只是现在人类还没有研究出来而已,等到研究出来之后,也许就不奇怪了。
  • 花间一壶酒,足以慰风尘:清词中的别样风华

    花间一壶酒,足以慰风尘:清词中的别样风华

    本书选取了从清代顺治年间到道光年间的十三位词人的传世佳作加以评析。“不辞冰雪为卿热”的纳兰性德,“寂寞斜阳外,渺渺正愁予”的张惠言,“花开不合阳春暮”的龚自珍,“青衫弹泪入琵琶”的蒋春霖,是本书写作的重点。作者以醇雅深秀的语言解读清代词人的儿女情、风云气,充分展示了清词倾城倾国,不逊两宋的风华。品读清词,了解从顺治到道光年间最具性情、最富才华、最有特色、你最想知道的十三位词人的传奇人生。
  • 想把美好的都给你

    想把美好的都给你

    夏安澜千算万算也没算出,青梅竹马的高冷校草顾白哲竟然不冷?在一起之前...顾白哲:“饿了...”夏安澜连忙从书包中拿出薯片:“立刻有...”顾白哲:“渴了...”夏安澜连忙从抽屉里拿出水:“立刻有...”顾白哲:“不错,奖励你这个星期的英语辅导我包了。”夏安澜:“......”在一起之后...顾白哲把夏安澜堵在墙角:“饿了...吃你...渴了...吻你...”
  • 少东的甜心

    少东的甜心

    T省繁华的都市,中午时分,街道上尘嚣汽鸣,车水马轮,炎日的天空更是给人们增添一股莫名烦燥,隐藏在人们心底的恼火随着与温度共鸣,夏依一身清新明快的黄色印花裙,曼妙的身形站在人群里十分显眼,飘逸的长发高高束着马尾,肩背小包,装扮娇俏可人,她一边吸着冰冻奶茶,灵活的大眼一边耐心的数着对面的绿灯的数字,今天对她来说,可谓是喜事连连,早上刚刚接到应聘通知,中午又接到从美国回来的好友电话,双重喜事,……
  • 被流放的女将军

    被流放的女将军

    一场流放,一次驱逐。尚渐,你怕吗?你恨吗?不!我不怨亦无悔!能够逃离那个肮脏不堪的世界。能够逃离那个让我双手染满鲜血的世界。我尚渐何其荣幸!杀戮半生,寂寞半世。尚渐以为,她天生便是冷情冷心之人,这一生都不会懂得情为何物。直到……遇见那那个名为尚竹的温暖生物。阿渐,我们一起白头偕老可好?阿渐,打完仗,我们回家成亲可好?阿竹,来到这里,遇见你真好!鲜血染红衣,未亡等归人。何奈归人亡,痴等一世殇。《不忘》
  • 清宫女相

    清宫女相

    一个身负逆命星、工作感情两失意的女子,机缘偶遇,莫名其妙地穿越到了清朝,从此波折重重、奇遇迭生!乞丐,侠客,贵公子,阿哥,皇帝,到底哪个才是她命中注定的贵人?人情练达,嬉笑怒骂,从乞丐到女相,看她百炼成精;从破庙到皇城,看她谱写五味人生!
  • 穿越大明之厚黑皇帝

    穿越大明之厚黑皇帝

    “认准目标,遇事要忍,出手要狠,善后要稳,朕为天下计,岂顾脸皮哉,为我华夏衣冠,虽千万人,朕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