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99400000020

第20章 展望“神舟”飞船

三十年前,当中国还处于积贫积弱的社会现状之时,改革开放的嘹亮号角,犹如一声龙啸,昭示一条巨龙的崛起。一个民族,在经历沧海桑田的百年巨变之后,正抖搂着历史的风尘,向着一个更高更远的历史高度行进,而“神舟七号”的发射,将这行进的速度与高度推向了一个高潮!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深深的为之感动与自豪,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这一路走来,中国的科技、经济、政治等综合国力一步步稳定地提高,展现了中国中华民族的巨大魄力与魅力。但是我们不应因此而踌躇不前,仍要坚定不移地实现更大更宏伟的目标,造福全人类。

2011年我国将发射空间实验室上太空,2020将建成载人空间站。

根据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在突破出舱活动技术之后,也就是完成“神舟七号”任务之后,我国将要突破载人航天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然后再研制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神舟”腾飞再问天

“神舟七号”飞船载有三名航天员一起上天,那么接下来“神舟”飞船系列将有怎样的规划呢?据专家介绍,接下来的“神舟八号”与“神舟九号”飞船将不再有航天员上天;而之后的“神舟十号”飞船则将再次载有航天员上天。而且,未来的“神舟”飞船系列仍将由“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

“神舟八号”飞船将发射目标飞行器,“神舟九号”飞船则将实现无人对接。在“神舟十号”飞船发射时,将有航天员跟随上天,这是为了实现有人对接。

“神舟七号”飞船到“神舟十号”飞船的发射试验都是为在太空建设空间站服务的。如果“神舟八号”飞船能顺利升空,那“神舟九号”与“神舟十号”飞船就不用再等两年了,甚至有可能一个多月就能上天了。

为了将来在太空建立空间站,我国现在正在研制大推力火箭。大推力火箭与现在的火箭相比,主要是采用了液氢液氧和液氧煤油两个发动机,加大推动能力。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现在研制大推力火箭十分必要。如果国家立项,研究人员将在六年半的时间里成功实现基本型的首次飞行。届时,我国运载火箭的低轨道运载能力将达到25吨,而目前我国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多为8吨。

大推力火箭已被列入了“十一五”规划,据预计,不久的将来将会对新一代火箭立项。

在设计新一代运载火箭的部分技术和单项技术上,我国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而有些技术与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一定差距。这需要发挥系统集成的优势,通过系统集成,会在整体能力上基本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现在不少火箭的燃料还是有毒的,但新一代运载火箭利用液氢液氧和液氢煤油作为燃料,就比较环保,因为这些燃料燃烧后的产生物是水。

知识点“神舟”飞船将从“神舟八号”开始批量生产

“从‘神舟八号’开始,‘神舟’飞船将基本定型,进入批量生产阶段。”飞船系统总设计师说道,“‘神舟八号’飞船将有两个重要使命,一是突破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二是实现载人运输飞船定型。”

定型后的“神舟”飞船具备三个特点:第一,可靠性、安全性更高;第二,能够运输3人飞行7天,具备与空间站交会对接的能力;第三,国产化水平高,能够批量生产,短时间高密度发射。

如今世界上正在使用的天地往返运输工具,主要有美国的航天飞机和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这两种航天器无不是经历了数十次试验才最终定型的。

仅仅发射8艘飞船就能生产制造成熟的天地往返运输器,这在世界航天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神舟飞船从未重复,每一次发射都是一次重大突破,以极高的效率连上7个大台阶。

定型后的“神舟”飞船外形结构上与目前基本一致,内部装修更加舒适和人性化。

飞船系统总设计师介绍,“神舟八号”飞船初样船已经开始地面试验,通过所有试验后,正样船将开工生产。

登月——人类的梦想

人类至今已经发射了5000多个航天器,中国发射的占了1%左右,其中包括气象、通讯、资源卫星等,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航天事业的投资效益比为1∶10,发展航天事业,有力地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中国的“神一”到“神四”没有载人进入太空,“神舟五号”飞船、“神舟六号”飞船虽然离开了地球这个“家园”,但是与地球的距离不是很远,也算不上奔赴茫茫的宇宙深空。而作为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虽然这一距离远在40万千米之外)月球,自然成为人类进行深空探测的首选目标。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人类曾经只能靠肉眼观测月球,直到16世纪望远镜发明以后,人类才发现月球上有环形山。阿姆斯特朗人类真正对月球有所了解,是在上世纪50年代以后。1959年至1976年,美国和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45个针对月球的各种探测器,取得了很大成绩。前苏联的“月球号”拍摄了月球另一面的照片,把月球的整个面貌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1969年,美国“阿波罗Ⅱ号”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实现了人类登上月球的伟大壮举,运回382千克的月球样品,并把人类的脚印深深地印在了月面上。

由于耗资太大、效率太低、探测水平不高、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等原因,1976年以后,月球探测沉寂了近18年。

1984年,联合国通过了《指导各国在月球和其他天体上活动的协定》(简称《月球条约》),规定月球及其自然资源是人类共同财产,任何国家、团体和个人不得阿姆斯特朗据为己有。这就更加明确:月球的探测、开发与利用是没有政治边界的,谁先到达,谁先占有;谁先开发,谁先利用。这让“重返月球”立即成为大势所趋。

经过总结和反思,1986年,美国航空航天局提出了“又快、又好、又省”的空间探测战略。1989年,美国总统老布什宣布美国要重返月球。1994年,美国发射了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科学研究上都具有更高水平的“克莱门汀号”环月探测器,不但开始了全月面元素分布与含量的探测,并意外发现了在月球南极区有水存在的信息,从而掀起了新一轮的探月高潮。随着空间应用需求的日益加大,载人航天等主要空间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空间军事活动的需要,月球已经成为各国21世纪深空探测的首要目标。

全世界现在对于月球探测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中国如果无动于衷的话就会在竞争中落后、丧失发言权。美国“重返月球”最早也要到2015年,欧洲航空局则计划在2020年实施载人登月。可以想象,月亮上的竞争必将更加激烈。

从1963年开始,我国科学家就一直在跟踪分析世界上深空探测的走向,最近十年间提交了更多的论证材料。中国月球探测计划“嫦娥一号”工程的第一期绕月工程计划,国家已经正式立项。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极轨道上执行科学探测任务。“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绕月卫星,计划在轨道中对月球进行一年的探测。

“嫦娥一号”卫星在轨运行一年,完成了工程各项目标和科学探测任务,这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一期取得圆满成功!其后,还应用“嫦娥一号”卫星开展了一系列验证试验。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准确受控撞击在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月球丰富海区域,为我国探月一期工程画上圆满的句号。工程的圆满成功,实现了领导小组提出的“出成果、出经验、出模式、出人才”的目标。

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研制。“嫦娥一号”卫星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整个“奔月”过程大概需要8~9天。“嫦娥一号”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极轨道上运行。随着“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嫦娥一号”是中国的首颗绕月人造卫星。“嫦娥一号”平台以中国已成熟的“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为基础,充分继承“中国资源二号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等现有的成熟技术和产品,进行了适应性改造。卫星平台利用“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技术研制,对结构、推进、电源、测控和数传等8个分系统分别进行了适应性修改。“嫦娥一号”卫星星体为一个2×1.72×2.2米的长方体,两侧各有一个太阳能电池帆板,完全展开后最大跨度可达18.1米,重2350千克。有效载荷包括CCD立体相机、成像光谱仪、太阳宇宙射线监测器和低能粒子探测器等科学探测仪器。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成功发射为我国未来实现载人登月奠定了基础,为我国航天事业掀开了新的一页。

国防科工局宣布:对“嫦娥一号”备份星进行技术改进而成的嫦娥二号将作为中国探月工程二期先导星,用于试验验证五方面关键技术,将于2011年年底前完成发射。

据探月工程领导小组有关专家证实,2008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准探月工程二期立项。

目前,月球探测二期工程已经启动。探月二期工程将要实现月球软着陆,技术跨越大,工程风险大。为确保二期工程成功,我国对一期工程的备份星进行技术改进,作为二期工程的先导星,命名为“嫦娥二号”,主要任务是先期试验验证部分新技术和新设备,降低工程风险,深化月球科学探测。

在科学技术方面,二期工程将实现四个第一:要研制并发射我国第一个地外天体着陆探测器和巡视探测器;第一次利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地月转移轨道航天器;第一次建立和使用深空测控网进行测控通信;第一次实现月球软着陆、月面巡视、月夜生存等重大突破,开展月表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月球内部结构、地月空间与月表环境等探测活动,建成基本配套的月球探测工程系统。

“月球村”曾是众多科幻小说中让人向往的地方。在未来15年至20年内,中国有在月球建设基地的打算,但登月并不会建造“月球村”,因为大量的移民不太可能,而且在月球上,出了供氧的村子就要穿上厚厚的宇航服,这让建设月球村更加不现实。当然,这只是现在的认识,更远的将来是不是这样还很难说。

知识点“登月第一人”背后的故事

1969年7月,阿姆斯特朗作为“阿波罗11号”指挥官,与同伴宇航员巴兹·奥尔德林以及年轻宇航员迈克尔·柯林斯一起进行登月飞行。20日抵达月球后,阿姆斯特朗跨出“飞鹰”号登月舱,将左脚踏到月面上,留下那著名的脚印,成为人类历史上登陆月球第一人。他当时说的一句话也成为名言,在之后的日子里反复被人称道:“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作为一名功成名就的宇航员,被世人目光关注到的不仅仅是阿姆斯特朗个人,还包括其家人。引用阿姆斯特朗的话说,在“登月第一人”这一光环笼罩下,他的家庭也为之付出了代价。

阿姆斯特朗非常专注于他的事业,很少停下来休息,即使工作威胁到生命安全。一次在执行完太空试飞任务返回过程中,着陆器离地面过近,在这种险境下,阿姆斯特朗被迫紧急跳出太空舱。这次事故让他险些丧命,但出人意料的是,阿姆斯特朗随后返回办公室,继续完成填写报告等案头工作。阿姆斯特朗告诉布拉德利,“(如果没有及时脱身),我很可能已经死了,……不过,我回到办公室继续工作,因为那里有未完成的事等着我去做。”

“由于工作需要,我必须利用大量时间从事各种飞行,”阿姆斯特朗说,“(所以)我没有多余的时间来陪伴家人,尽管我内心渴望与他们在一起。对此,我感到遗憾和抱歉。”

阿姆斯特朗与前妻珍妮特共同生活了38年,1994年离婚。两人育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不幸的是,1962年,只有2岁的女儿卡伦患脑癌去世,这对阿姆斯特朗来说是个沉重打击,甚至一度影响到他的工作。不过他很快恢复了工作,因为在他看来,“在那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工作,尽我所能让一切跟平时一样,而不是使我在做的有用的事受到干扰”。

同类推荐
  • 四川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成果汇编

    四川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成果汇编

    本书是四川省环保系统进行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后的成果汇编。全书就四川省污染源普查的经过和结论进行了详细的报告,包括总报告(国家发令、地方筹组、全面铺开、详细经过、主要结论,等等)、技术报告、各类污染源普查分报告(放射性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废气废水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工业危废医废,等等),全方位立体地如实反映了四川全省各地区各行业各类污染源的存在现状,对四川省的污染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为以后科学合理地进行污染治理提供了详实的基础数据,有利于全省乃至于全国的环境保护工作科学开展。
  • 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研究书系)

    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研究书系)

    《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梦》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根本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为科学指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内涵、本质、特征、原则、目标和途径做较为系统全面的介绍,旨在大力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努力提高全社会践行生态文明的自觉性,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 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探索与实践

    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探索与实践

    《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探索与实践》旨在追寻南水北调工程历史的渊源,回顾从1952年毛泽东主席提出“南水北调”的伟大设想到2002年动工建设期间的历程;介绍南水北调总体布局和东线工程规划,从社会、经济、生态三个方面分析东线工程对受水区的影响尤其是对江苏的影响,阐述江苏受水要领,并回答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展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情况,探讨东线工程建设、管理变革的主要方面,以答谢人们对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关注。
  • 载人航天器的故事(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载人航天器的故事(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载人航天器是绕地球轨道或外层空间按受控飞行路线运行的载人的飞行器。载人航天器家族中有三个成员: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和空间站,人类就是乘坐它们飞出地球,摘星揽月的。刘芳主编的《载人航天器的故事》是“征服太空之路丛书”之一。《载人航天器的故事》内容涉及太空世界的各个侧面,文字浅显易懂,生动活泼。
  • 大国水情:中国水问题报告

    大国水情:中国水问题报告

    《大国水情:中国水问题报告》,披露了中国水资源紧缺的现状,解读中国水问题存在的内在根源,剖析了世界上水资源管理的先进经验,为中国解决水问题、水危机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热门推荐
  • 瘦身女人最优雅:不管生的漂不漂亮,都要活得漂亮

    瘦身女人最优雅:不管生的漂不漂亮,都要活得漂亮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胖人也不例外。肥胖是美丽的头号杀手,人们迫切希望甩掉多余的赘肉,因为臃肿的体型不但影响外在的形体美,还对内在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使内分泌功能发生改变,致使体内垃圾贮存造成色斑等“面子”问题。脂肪堆积造成各种疾病隐患的同时,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衣服难买,的士难打,甚至毫不相干的路人也会投来鄙夷的目光。有些肥胖者由于无法承受他人异样的目光,进而形成自闭自卑消极的人生态度。久而久之,对工作失去兴趣,对生活失去信心,造成职场碰壁、情场失意的局面。因此,人们大都谈“肥”色变,稍有脂肪堆积的情况出现便马上采取行动。
  • 桃花三千,爱你成执

    桃花三千,爱你成执

    简介:那年他们无约而遇,只想对方也许只是自己茫茫岁月中的过客,怎想这一过,竟是朝夕暮时,相濡以沫。他本是天地之主,却因一次意外,身负重伤,她将他捡了回去,从此三百年未曾离开她,他们之间迷离的情,何时才能道破。她想,我们之间的桃花三千,纵然朵朵灼华,却终有凋零的一天,所以,你饮下忘情,无痛而终,我守着我们的爱情,再等灼灼桃花。可终究爱入了髓,就忘不掉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全能影后摊上多变总裁

    全能影后摊上多变总裁

    父母的安排,让一个不对任何女人起兴趣的男人对一个女明星一见钟情?从此,全能影后陷入多变总裁的陷阱中逃脱不出来。全能的影后和多变的总裁,擦出的火花,让人真的成为柠檬树下的柠檬精。总裁在求婚的时候说的这一句话“我望向你时眼里满是藏不住的爱意。”这成为他对她的一辈子承诺。
  • 愿婚不负我情深

    愿婚不负我情深

    他有旧爱,她有良人,一场联姻,将两个毫不相干的人联系在一起。前男友抢婚,媒体争相报道,他被扣下耻辱的绿帽,一时沦为笑柄。新婚之夜,他冷冷的警告:“顾灵犀,娶了你已经是我的底线,别妄想干涉我的生活。”婚后,他依旧和小三厮混,从来没有正眼看过她。直到奶奶病重,他被迫回家与她同床共枕。工作上他设计逼迫她辞职,生活上对她冷嘲热讽,甚至当着她的面和小三亲热。名存实亡的婚姻让她心如死灰。“和景翼岑离婚,嫁给我。”前男友的出现,让她灰暗的生活燃起了希望。当她终于有勇气挣脱婚姻的枷锁时,那个绝情冷酷的男人却突然将她狠狠的抵在墙角,“顾灵犀,没有我的允许,你休想离开我。”
  • 天地祖神

    天地祖神

    来吧,一起穿越重生,看谁有机会拿下太古世界!
  • 幸福错觉是想你微笑的美好

    幸福错觉是想你微笑的美好

    【恋爱纪实】他是一个平凡的医学院学生,有一个活泼可爱、美丽大方的女朋友和一个讲义气的铁磁。原本波澜不惊的校园生活却因为另外一个女孩儿的出现变得跌宕起伏。这个女孩儿身上聚集了一切男人可以想象的美好,让他无法拒绝却又无法接受。在进退两难之际他选择了逃避,然而造物弄人,他和女孩儿总能机缘巧合地碰到一起。在这些偶遇中发生了一系列妙趣横生的故事,而竭力维系的背后则充满了无奈的谎言。面对维系已久的爱情和突如其来的激情,他又该如何处理呢?
  • 达·芬奇笔记

    达·芬奇笔记

    1651年,一位名叫拉斐尔·杜弗里森的法国出版商根据达·芬奇笔记手稿整理出版了《达·芬奇笔记》。笔记手稿非常随意,稿纸凌乱,没有排序和编码,有的甚至是达·芬奇用左手写成的反书——后人需拿镜子才能破解。手稿无所不谈,但中间不连贯,同一页稿纸上有可能开头说天文,中间谈声音原理,最后说色彩,许多文字写在稿纸边缘。这些即兴的议论,闪耀着真知灼见的光辉,给后人以无穷的智慧的启迪。配上达·芬奇手绘的图片,本书具有极高的欣赏和保存价值。
  • 偏宠之王妃归来

    偏宠之王妃归来

    “小姐,听说皇上竟然给那个权倾朝野、杀人不眨眼的平定王赐婚了!”木樨忽闪着水汪汪的大眼睛,笑嘻嘻地对正在院中晒太阳的何遇说。何遇眯眼嫌弃地看了一眼笑的猥琐的木樨,“木樨,你这话就矛盾了,既是权倾朝野,又怎会乖乖接受赐婚呢?”“不不不,听说平定王笑呵呵的答应了。”木樨笑的更加辛灾乐祸了,“小姐猜猜这准王妃是谁?”何遇又看了一眼貌似很激动的木樨,“瞧你这般激动,难不成是你?”……
  • 儿女情长(李洱作品系列)

    儿女情长(李洱作品系列)

    本书是短篇小说集。本书收录了《儿女情长》、《上啊,上啊,上花轿》、《林妹妹》、《平安夜》、《斯蒂芬又来了》、《有影无踪》等十六篇李洱的短篇经典。小说集是知识分子众生相的一次集中展示。小说延续了李洱一贯的幽默,以荒诞文风展示日常生活蕴藏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