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98300000005

第5章 太空探索的新时期——航天时代(3)

航空火箭发射的瞬间火箭可按不同方法分类。按能源不同,分为化学火箭、核火箭、电火箭以及光子火箭等。化学火箭又分为液体推进剂火箭、固体推进剂火箭和固液混合推进剂火箭。按用途不同分为卫星运载火箭、布雷火箭、气象火箭、防雹火箭以及各类军用火箭等。按有无控制分为有控火箭和无控火箭。按级数分为单级火箭和多级火箭。按射程分为近程火箭、中程火箭和远程火箭等。火箭的分类方法虽然很多,但其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是基本相同的。

固态火箭跟液态火箭便是现今比较常用的火箭。此外,还有混合火箭——就是用固体的燃料而用液体的氧化剂。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现今运载火箭大多包含了液态火箭和固态火箭,也就是说,一个火箭可能第一节是固态的,而第二节却是液态的。

火箭用于运载航天器叫航天运载火箭,用于运载军用炸弹叫火箭武器(无控制)或导弹(有控制)。航天运载火箭一般由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和结构系统组成,有的还加遥测、安全自毁和其他附加系统。

火箭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推进系统、箭体和有效载荷。有控火箭还装有制导系统。

数十年来,火箭发展最为迅速。火箭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其中尤以各类可控火箭武器(导弹)和空间运载火箭发展最快。从军事上来说,从火箭弹到反坦克导弹、反飞机导弹和反舰导弹以及攻击地面固定目标的各类战术导弹和战略导弹,均已发展到相当完善的程度,已成为现代军队不可缺少的武器装备。各类火箭武器正在继续向提高命中精度、抗干扰能力、突防能力和生存能力的方向发展。此外,反导弹、反卫星等火箭武器也正在研制和发展中。在民用探索方面,在地地弹道导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运载火箭,已广泛用于发射卫星、载人飞船和其他航天器等。

知识点V-2火箭

V-2火箭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的弹道导弹,因此也叫V-2导弹。它是第一种超声速火箭,为现代航天运载火箭和远程导弹的先驱。V-2火箭全长13.5米,发射全重13000千克,能把1000千克重的弹头送到322千米以外的距离。火箭由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动,燃烧为液氧和甲醇。

发展最快的航天器——人造卫星

卫星,是指在宇宙中所有围绕行星轨道运行的天体。环绕哪一颗行星运转,就把它叫做哪一颗行星的卫星。比如,月亮环绕着地球旋转,它就是地球的卫星。

“人造卫星”就是我们人类“人工制造的卫星”。科学家用火箭把它发射到预定的轨道,使它环绕着地球或其他行星运转,以便进行探测或科学研究。围绕哪一颗行星运转的人造卫星,我们就叫它哪一颗行星的人造卫星,比如最常用于观测、通讯等方面的人造地球卫星。

人造卫星地球对周围的物体有引力的作用,因而抛出的物体要落回地面。但是,抛出的初速度越大,物体就会飞得越远。牛顿在思考万有引力定律时就曾设想过,从高山上用不同的水平速度抛出物体,速度一次比一次大,落地点也就一次比一次离山脚远。如果没有空气阻力,当速度足够大时,物体就永远不会落到地面上来,它将围绕地球旋转,成为一颗绕地球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简称人造卫星。

人造卫星是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航天器。

人造地球卫星在数百千米以上的高空运行。那里空气非常稀薄,空气对卫星的阻力是很微小的,因此不必过多去考虑空气阻力对卫星运行的影响。

由于卫星的用途广、种类多,卫星上所用的仪器设备又是各式各样,从而也就决定了卫星形状的多种多样、五花八门。目前,世界各国发射的卫星的外形是各式各样的,有球形的、圆锥形的,圆柱形的、球形多面体的和多面柱体的,也有张开几块大平板或伸出几根很长的细杆的,总之是五花八门,各具一格。

在卫星技术的发展初期,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较小,要求卫星的结构重量尽可能轻些,以减轻运载火箭的负担,所以卫星的外形大都做成球形的。因为与其他外形相比,在同样的容积下,球形卫星外壳的表面积最小,重量最轻,而且对运载火箭主动段飞行时的冲击、加速和振动载荷的受力最强。

为了充分利用末级运载火箭头部整流罩的空间,卫星也有做成与整流罩外形相似的圆锥形,甚至有直接用整流罩做外壳的卫星。

卫星的运载火箭与卫星相比,运载火箭的技术复杂程度要比卫星高得多,投资费用大得多,研制周期也长得多,同时运载火箭往往是利用已研制和发射成功的弹道导弹改装而成的。在设计卫星之前,运载火箭已基本就绪,不便多改,因此,当卫星的外形尺寸同运载火箭发生矛盾时,一般应压缩卫星的外形尺寸来适应运载火箭。

当卫星上的电源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时,往往在卫星的外表面贴上一种厚度不到1毫米、长2厘米、宽1厘米或2厘米见方的半导体单晶薄片,组成太阳能电池。太阳光照射到太阳能电池上,就直接把太阳能变成电能,形成所谓全向式太阳能电池阵,以便不管太阳光来自何方都能发出电来。此时卫星的外形以球形成轴对称的为好。但由于球形外表面弯曲,不好贴太阳能电池,所以大多数卫星是球形多面体或多面圆柱体外形。

有的卫星外表面不适宜贴太阳能电池或表面积不够贴太阳能电池时,就在卫星本体之外,装上几块活动的翼板,专门贴上太阳能电池,这样的翼板叫太阳能电池翼板。因此就出现张开几块平板的卫星外形。

上述的全向式太阳能电池阵的利用率,显然是比较低的。为了充分发挥太阳能电池的作用,提高效率,可以进一步采取措施。利用太阳能电池翼板单独对太阳定向,而不管卫星处于什么姿态,太阳能电池翼板有电池的一面总是向着太阳,以构成所谓定向式太阳能电池阵。

当卫星的姿态控制方法是自旋稳定时,也就是说,卫星绕本体的某一轴旋转,从而获得对空间定向时,总是把卫星做成直径大于高度的圆柱形、鼓形或扁球形的卫星。

对于要返回地面的卫星,当它返回时,以很高的速度进入大气层,由于空气动力的作用,在其上可产生很大的空气阻力。因此在设计卫星的可返回部分时,选择合适的空气动力外形,使它在大气层运动时产生比较大的空气阻力,以便急剧地减速。因此往往把这一部分的外形做成钝锥形或球头锥身的组合体。

太空“信使”——通信卫星

当你坐在电视机前兴致勃勃地观看国外的精彩球赛实况转播时,你知道吗,这是通信卫星在为您服务。当您看到卫星转播的电视图像比当地播送的电视节目清晰度毫不逊色时,你也许还会情不自禁地赞扬通信卫星的本领!

欧洲发射的通信卫星通信卫星能把电视、电话、电报、传真和数据等信息准确清晰地送到大洋彼岸,这种高超的本领是怎么来的呢?其实,这主要是通信转发器的功劳。通信卫星的通信转发器与通信天线一起构成了通信卫星的核心——通信系统。当然,通信系统的工作也离不开其主要的构成系统,如结构、电源、温度控制、姿态控制、轨道控制和无线电测控等系统的支持和配合。

1962年,通信转发器在“电星”1号卫星中初露头角。通信转发器刚一登上卫星通信的舞台,就成功地实现了美国和英、法之间横跨大西洋电视、电话和电报的传送。从此以后,卫星通信面貌一新,由被动转为主动。

从地球站发给通信卫星的信号,叫做上行信号,一般使用6000兆赫的频率。由通信卫星发给地球站的信号叫做下行信号。为了避免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纠缠一起,发生干扰,下行信号必须采用另一种频率发送,一般用4000兆赫。将上行信号的频率变为下行信号的频率的过程叫变频。这是通信转发器承担的第一个任务。

通信转发器的第二个任务是放大。上行信号经过近4万多千米的奔波,到达通信转发器时,已经非常微弱了,但通信转发器有特殊的功能,能给它补充能量,使它恢复原来的频率,然后再向地面发送出去。通信转发器的这一工作,大大降低了对地面发射上行信号功率的要求,也减少了接收设备的复杂性。

人们常用能同时通多少路电话,来衡量通信卫星的通信能力。如1965年“国际通信卫星”1号只能通240路电话,到了1980年,“国际通信卫星”6号已经能通1.2万路电话和传送二套彩色电视节目了。卫星的通信能力是由转发器的频带宽度所决定的,频带越宽,能同时通话的路数越多。如果通信转发器多,通信能力也就更大。

接收卫星信号的雷达卫星接收器

从构造上说,通信转发器实际上是一部宽频带收发信机。接收机部分类似于普通收音机,可是通信转发器接收的电波频率要比收音机接收的高得多。接收机有的做成超外差式的,即利用本振产生中频,在中频处实现变频,叫做中频变换转发器;有的做成高放式的,即直接在接收频率(6000兆赫)上变频,叫做微波变换转发器。通信转发器发射机部分差不多全是一样的,都由功率混频器和功率放大器组成。当通信转发器发射功率达到几百瓦时,通信转发器转发的电视节目就可以直接送往千家万户的普通家用电视机了。这也就是家用普通电视机就可以直接接收通信卫星播送的电视节目的原因。

通过卫星传输万里之遥的球赛实况,首先卫星从地面某电视台接收信号,通过卫星上的转发器,把信号变频、放大,转播给地面许多电视台,再由电视台把信号重新调制播出,电视台附近的观众就能收到遥远地区的实况传播了。

美国在1974年5月发射了ATS-6通信卫星,它第一个使用了大型抛物面天线,第一次提供了直接电视广播和双向视频通信。

太空的“指路灯”——导航卫星

1959年,美国开始发射名叫“子午仪”的导航卫星,它就像耸立在茫茫海洋中的灯塔——船舶的指路明灯。可惜第一颗导航卫星没有发射成功。1960年美国把两颗试验型导航卫星送上太空。1963年12月,第一颗实用子午仪导航卫星真正高挂太空。1964年6月,子午仪导航卫星系统开始为携带10余枚潜地导弹的“北极星”导弹核潜艇精确地定位,为潜地导弹准确地命中目标服务。1967年,这个导航卫星系统组成网络并允许为民用船只使用,为航行在一望无际的大洋中的船舶指明方向。

“子午仪”导航卫星系统虽然不十分完善,但初步满足了军事用户的要求:它挂在太空,繁忙地为美国的核潜艇和水面舰艇指示方向,为西欧、南美洲等国的各种远洋船舶导航及海上定位,也为海上石油勘探定位以及陆地测绘,特别是山区和森林地区测绘服务。

苏联在1973年5月首次宣布发射成功的“宇宙”1000号卫星,是一颗新导航卫星,为全球导航服务。从1970年以后,苏联不断地发射导航卫星,并建立了类似“子午仪”的导航卫星系统,为苏联潜艇、船只及车辆等导航服务。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的新一代空间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其主要目的是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并用于情报收集、核爆监测和应急通讯等一些军事目的,是美国独霸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苏联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是以卫星星座作为空间部分的全球全天候导航定位系统。GPS采用18颗工作星和3颗备份星组成GPS空间星座。GLONASS采用24颗工作星和3颗备份星组成GLONASS空间星座。

经过20余年的研究实验,耗资300亿美元,到1994年3月,全球覆盖率高达98%的24颗GPS卫星星座己布设完成。

由于GPS技术所具有的全天候、高精度和自动测量的特点,作为先进的测量手段和新的生产力,它已经融入了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应用领域。

随着冷战结束和全球经济的蓬勃发展,美国政府宣布2000~2006年间,在保证美国国家安全不受威胁的前提下,取消SA政策,GPS民用信号精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改善,利用C/A码进行单点定位的精度由100米提高到20米,这将进一步推动GPS技术的应用,提高生产力、作业效率、科学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刺激GPS市场的增长。据有关专家预测,在美国,单单是汽车GPS导航系统,2010年后的市场将达到30亿美元,而在我国,汽车导航的市场也将达到50亿元人民币。可见,GPS技术市场的应用前景非常可观。

同类推荐
  • 舌尖上的安全:破解食品安全危局

    舌尖上的安全:破解食品安全危局

    中国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食品是关乎民生的一件大事,也是民生的 一个重要内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食品安全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焦点问题。而近年来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也给世界敲响了警钟。董志龙所著的《舌尖上的安全(破解食品安全危局)》以食品安全事件为主线,多角度、全方位分析食品危机产生的根源及其危害,聚焦民生,贴近生活,着力寻找破解食品危局的方案,并以积极的行动引导食品企业走出一条安全生产、健康发展的光明之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努力。
  • 微型航天器:航模(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微型航天器:航模(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航空模型的制作与放飞,从古至今一直吸引着无数人。20世纪初飞机发明后,全世界出现了空前的航空热。发达国家竞相发展自己的航空事业,而模型飞机是学习航空技术、研究飞机最为简捷有效的方法。发达国家把航空模型活动当做普及航空教育,培养航空人才,发展航空事业的基础,从而形成了有组织有领导的群众性航模运动。
  • 地球是烫的:低碳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地球是烫的:低碳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本书分上、下两篇,共12章。其中,上篇讲述了低碳概念的成因及高碳对未来人类影响,包括“后天也许不是一个传说”“生活在碳基社会”“我们的生活环境”“不得不做的选择”“开疆拓源勇往直前”“低碳城市”。下篇介绍了低碳与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联系,并介绍如何才能更经济地走向低碳、走向绿色健康生活的方式,包括 “低碳生活我做主”“消费低碳”“低碳起居”“交通低碳”“办公低碳”“低碳旅游”。全书事例清楚、条理清晰,方法简便易行、经济实惠。
  • 让人类走得更快:汽车(探究式科普丛书)

    让人类走得更快:汽车(探究式科普丛书)

    本书语言生动,富有哲理,在讲述知识的同时还穿插了一些关于汽车的小知识,学习中不乏休憩。易读易懂,阅读这些知识,能陶冶情操、开阔眼界、开发智力、增强青少年朋友的学习欲望,另外它可适用于家长阅读。
热门推荐
  • 雾城的寻览者

    雾城的寻览者

    逃离古国的边境,她抵达了世界的北端。北国冷冽的城邦内,失色之狸用术数一步一笔记录着她的事件簿。——作为催书人而努力着吧,安卡乐。
  • 鸡谱

    鸡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生存手册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生存手册

    本书讲述了旅途、食物、海上、灾难、救援等方面的生存知识,其内容全面广泛、营养丰富、生动具体、趣味盎然。
  • 鹧鸪慢

    鹧鸪慢

    只因一场误会,连襄艾便被认为与韩家勾结,平白丟了性命。重活一世,她不再随遇而安,得过且过,誓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保全自己所在意的人,而不再将一片真心托付给那个无情之人。可当那个无情之人也重生回来时,感受到他的满腔爱意和关怀,她又该如何抉择?
  • 记忆是座伤城

    记忆是座伤城

    记忆是座伤城,微微一触碰,便满城风雨。她被困在这座伤城里,想忘,忘不了;想过去,过不去;想逃避,无处可逃。时间无限,一生有限,她该如何放下,何去何从? 杨枝、林驰、秦友誓是三个关系复杂的人,他们因为一些经历而变得压抑、消沉,甚至患了抑郁症,然后为了自己珍惜的人努力变好,克服障碍。
  • 诸天之从蜡笔小新开始

    诸天之从蜡笔小新开始

    大爱小新,为了小新,我甚至可以用爱发电。书友群:1040852712简介不好皆因作者短小无力
  • 八荒之纪

    八荒之纪

    八荒之纪的最后一界第八界即将诞生,可是意外发生了……
  • 脑洞是第一修仙力

    脑洞是第一修仙力

    刘星躺在山洞土炕上,手里捧着一本《修道九窍·孩童版》,“原来开窍就是开脑洞……”ps:本书又名:大道摩登
  • 超级神笔

    超级神笔

    还记得那一段青葱岁月吗?还记得那暗恋过的可望不可即的优秀女生吗?还记得李雷和韩梅梅以及让你脸红心跳过的美丽的女老师吗?如果重生到初中时代,你想做什么?想学习第一?想淘金发财?ok,重生加神笔,一切皆有可能!这是一个80后重生到98年初中时代改变历史的故事!神笔小介:500年后的高科技产品,有七大功能,第一个是医疗功能,有了神笔没有医师执照我同样是神医,其他功能内详。
  • 没人比我更懂运营

    没人比我更懂运营

    信念成兵的世界,成为了星主的王八锤震惊的发现他养成了俩个妖孽妹妹,以至于全盘计划作废后,他不得不走上了一条无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