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95900000023

第23章 掀开日食月食的神秘面纱(5)

为什么要研究日食月食

研究日食、月食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因此,世界各地的天文工作者们往往不辞辛劳,万里迢迢地赶赴日全食现场,进行观测,以取得宝贵的第一手资料。简单地说,在日全食时主要可以进行如下的科学研究工作:

准确地确定日全食开始和结束的时刻,定出太阳和月亮的相对位置,可以更精确地研究地球、月亮的相对大小、形状、它们的运动和轨道的有关情况。检查月、地轨道在几千年的期间内有没有变动。

日全食是研究色球层和日珥的大好时机。只有在日全食时才能获得较多的色球光谱,从而为研究色球层内的物理条件和化学成分提供依据。在1868年日全食时,就曾经在日珥的光谱中发现了鲜明的黄线,这种线条在当时地球上已知的元素中还没有发现过。经过几年之后,才在地球上发现这种元素的光谱,它就是氦。这是研究日全食的科学意义中最生动的事例之一。

日全食也是研究日冕的好机会。例如可以研究日冕的形状和它的变化,研究日冕内的凝聚区域、日冕的旋转速度、日冕的成分等。

通过观察日全食,可以研究太阳光球的“临边昏暗”规律。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一个从里向外温度逐渐降低的高温气体球,必定出现“临边昏暗”现象。也就是说,它的视圆面中心最亮,越向边缘就越暗。太阳的临边昏暗现象早就被发现了,日轮中心最明亮,越是临近边缘就越昏暗。掌握了临边昏暗规律,就能反过来推算太阳光球内的物理状况(温度、压力、电子密度等)。日全食时,月亮把太阳从中心到边缘的各个部分依次挡去,就为研究临边昏暗现象提供了方便。日环食虽不及日全食,但也还是研究临边昏暗的有利条件。

通过观察日全食,便于研究太阳表面的局部区域。例如,在月亮掩食太阳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太阳的某一局部区域被挡前后,从太阳来的无线电波(称为太阳射电)的总强度有了显著的减弱,那么这个区域就一定是个发射无线电波的强大“源泉”,它叫做太阳上的“射电源”。从我们所接收到的射电强度的变化情况,就可以反过来推算射电源的状况。日偏食和日环食时,也可以进行这项研究工作。

“引力会使光线偏折吗”这个问题是很有研究价值的。爱因斯坦在20世纪初根据他提出的广义相对论(关于引力问题的一种物理理论),预告由于太阳引力的作用,星光从太阳旁边经过时,就会发生偏折,偏折的方向是向太阳靠拢,星光方向改变的大小是1角秒。平时由于阳光灿烂,看不到太阳近旁的星,所以无法测量星光究竟是不是偏折了。日全食时,天空昏暗,和太阳方向靠得很近的那些星星显现出来,就有可能测量了。进入20世纪以来,曾经利用许多次日全食进行了测量。由于这种测量困难很大,极难测准,所以各次测量的结果往往不太一样,有时甚至差得很多。但是,基本上都肯定了:星光经过太阳近旁时,确实会朝着太阳偏折,而且偏折的数值比原来测定的还要大(约为2角秒多些)。这个问题很复杂,还有待于今后做更多的研究。

除此之外,日全食还有利于寻找新的、离太阳很近的行星和彗星。日全食对各种地球物理现象的影响现在也很受重视:研究全食时地磁、地电的变化;与黑夜极光相对比研究白昼极光;研究全食时的电离层和短波通讯情况等都是很有实际意义的。日全食和气象的关系也很值得注意。例如,有时云层正好在全食前局部地消散了,全食后又出现了,1966年11月12日巴西和巴拉圭的日全食就是这样,类似的情况历史上还有过几次,有人认为这与日全食的降温作用有关。但是,日全食时正碰上阴天,以致使观测者们一无所获扫兴而归的实例,却也屡次发生。

最后,在日全食时进行生物的生态观测,也是件内容丰富多彩而又生动有趣的事情。

对月食的观测和研究同样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例如,它可以推定月亮的体积、视差及月亮轨道的准确位置;测量各不同食分时月面辐射热的分布;通过观察月食时的铜红色月面,拍摄光谱以研究地球大气的组成状况,等等。

古代的日食、月食记载也有它的实际应用价值。例如,我们可以根据现在地球的自转情况,来推算历史上的日、月食应发生在何时何地。这样算出的结果,往往在时间和地点上与古代记录的日食、月食情况有差异。根据这种差别,就可以计算地球自转的变化情形,它证明了地球的自转在逐渐变慢。

太阳元素与日食的关系

氦是地球上最轻的元素之一,仅次于氢。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氦排列在第二位。氦的英文单词是“Helium”,来源于希腊文单词“Helios”,意思是“太阳”。因此,氦也被称为太阳元素。但是,氦元素和太阳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要把它叫做太阳元素呢?

这一切都得从一个日食说起。1868年发生了一次日食。在日食期间,日珥的光谱观测获得成功。天文学家们在分光镜中看见了几条谱线,其中一条是从来没有见到过的黄线,它像钠的谱线,但不是钠的谱线。钠的谱线波长是589纳米(5890埃),而这条黄线是587.5纳米(5875埃)。

因此,对于是否有这条黄线存在,科学家之间产生了分歧。有的肯定地说,它就是钠线;有的则说,这不是钠,它是只有太阳上才有的一种未知元素,并把它叫做氦,意思是只有太阳上才有。

天文学家推测,氦是很轻的气体,因为它浮在太阳的高层大气中。氦只存在于太阳高层大气中吗?有人不相信,于是开始在地球上寻找。

这当中出现了一段插曲:英国物理学家莱列伊在精密测定氮的重量时,发现从氨中提取的氮和从空气中提取的氮重量不同。他怀疑从空气中提取的氮不纯,很可能混进了比氮重的气体。为了尽快弄清为什么从氨中提取的氮比从空气里提取的轻,他邀请了著名化学家拉姆泽一道研究。

在研究当中,拉姆泽想起100年前卡文迪什的一个实验。1785年卡文迪什在从空气中提取氮的时候,发现玻璃试管中有一种气体形成的小气泡,无论怎么敲击总不和氧化合。拉姆泽想:莱列伊大概和卡文迪什碰上同样气体了。

于是他在更大的规模上重复卡文迪什的实验。经过大量实验,1894年,拉姆泽查明了这种不和氧化合的气体的身份:这是一种新的气体,名字叫氩。它是一种惰性气体。

氩发现以后,拉姆泽以为大功告成了。可是没过多久,有人指出著名的旅行家诺尔登舍尔德从挪威带回一种钇铀矿,可以分解出一种不同氧化合的气体,这种气体的光谱不是氩的光谱,而有黄色明线,很像太阳上氦的光谱。

为了弄清这是什么气体,拉姆泽想了好久。一次,他想起了25年前在日珥光谱中发现的黄色明线——氦元素。啊,钇铀矿中分解出来的气体不就是氦吗!几乎在同一时间,瑞典物理学家兰格列也发现了氦。

从此,“只有在太阳上才有的”氦在地球上报户口了。氦是一种很轻的元素,仅比氢重,在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上占据第二位。它是很好的冷却剂,经常用来充填高空科学气球。繁华的闹市区闪烁的黄蔷薇色霓虹灯中也是充的氦气。早年“只有在太阳上才有的”氦,已为人类造福了。

在发现氦元素的过程中,日食起到的作用可真不小啊!如果没有日食,也许人类永远也不会发现“太阳元素”!

同类推荐
  • 仿生试验

    仿生试验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科学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这不仅能使青少年获得生活和未来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青少年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科学教育,让广大青少年树立这样一个牢固的信念:科学总是在寻求、发现和了解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它是创造性的,它又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奋斗。
  • 材料纵横

    材料纵横

    尹志刚编著的《材料纵横/科普通鉴》是一本介绍现代新材料最新发展成果、发展趋势的科普读物。 全书共分为九个专题,分别讲述了各类材料的特殊性质、特殊功能、特殊应用以及对现代工业、农业、国防、日常生活的影响。各专题精心选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材料结构与应用图片,由浅入深地引导广大读者(特别是大、中学生)迅速了解现代材料的主要类型、特殊功能及其对国民经济产生的重大影响,加深对“材料技术水平决定人类科学技术水平”的理解,提高他们综合素质,激发他们学习现代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
  • 人类的生存:生命科学知识2(青少年科普知识必读丛书)

    人类的生存:生命科学知识2(青少年科普知识必读丛书)

    本套丛书分海洋、航空航天、环境、交通运输、军事、能源、生命、生物、信息、宇宙等十册。收录词条约五千个。涉及知识面广阔且精微。所包含的内容:从超级火山、巨型海啸、深海乌贼、聪明剑鱼……到地核风暴、冰期奥秘、动物情感、植物智慧……;从登陆火星、探访水星,到穿越极地,潜入深海……既有独特的自然奇观,又有奇异的人文现象;既有对人类创造物的神奇记述,又有人类在探索和改造自然过程中面对的无奈、局限,以及人类对自然所造成的伤害,自然对人类的警告……
  • 生活知识百科(第三册)

    生活知识百科(第三册)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科学知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显著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开始注重自己的生活质量,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准。时代在发展,生活在进步,家庭生活知识需要不断更新,因为更完善、更及时地向人们介绍生活知识已经成为大众的普遍需要。本书针对家庭生活知识的方方面面进行了科学的指导,是专门介绍家庭生活知识的百科式的工具书。其对于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帮助人们提高其生活质量,有着其他图书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生存训练:知道这些就够了

    生存训练:知道这些就够了

    严苛的挑战,极限的环境,谁能活下来?知道这些就够了。作者戴尔·沃勒在圣路易斯长大,现居匹兹堡。他曾在海军服役,目前是一名核能工程师,写作是他的兼职工作之一。他自2013年开始自出版创作,至今已有百本涉及人文社科领域各类话题的作品与读者见面。
热门推荐
  • 陈经纶传

    陈经纶传

    2011年秋,陈经纶先生把《陈经纶传》书稿送我,嘱多提意见。同年冬,嘱我为此《传》写“序”,说:“你是最了解我的人。”改革开放,陈经纶先生回乡,我与他在捐资建校办学中,结了缘,30年共事合作,不离不弃,天天通电话,可谓是“零距离”接触,我确实对他较为了解。不才的我,为《陈经纶传》作序,深感荣幸!
  • 有颜请任性

    有颜请任性

    一场车祸引发的后遗症:那天之后,颜琛的梦里时不时会出现一个女孩,面容模糊,只能看清那双大眼睛。震惊,恐惧,神秘……直至引发的情绪越来越诡异,他终于决定去见一见那双眼睛的主人。小陈:“采访一下花瑜同学,你为什么能容忍这个老流氓一步步靠近?”花瑜:“大慨是因为……他长得太过瞩目?”颜琛闻言摸了下自己刀斧神功的俊颜,十分郁闷,一直以为自己是靠人格魅力赢得美人心,没想到最后竟靠脸赢了天下——实力貌美傲娇不正经总裁vs可盐可甜才貌双全大眼女主关键词:酸甜恋爱,温暖治愈身心双洁
  • 德川家康(新版)8:枭雄归尘

    德川家康(新版)8:枭雄归尘

    日本版的《三国演义》,史书、权书、商书“三书合一”,政企商业领袖必读图书!一部日本首相要求内阁成员必须熟读的书,一部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要求松下干部必须研读的书,一部美国驻日大使认为,要了解日本、超越日本,必先阅读的书,一部韩国媒体评为“影响韩国CEO最有价值古典图书。”美国前驻日大使赖世和说:“每一个日本人都是一个德川家康,要了解日本、超越日本,必须先了解德川家康。”德川家康究竟是何许人?德川家康结束了日本百余年的战乱,开创三百年太平盛世,建立了完整意义上的日本国。《德川家康》将日本战国中后期织田信长、武田信玄、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等群雄并起的历史苍劲地铺展开来。
  • 我融合了一条龙骨

    我融合了一条龙骨

    天降龙骨,夺天造化!融合一条龙骨,拥有龙纹神戒的易小飞,以无敌姿态,纵横都市,谁与争锋!!!
  • 千树万树焱焱开

    千树万树焱焱开

    本书:他是齐氏的总裁。她血统高贵,是齐氏长房苦苦寻找了百年的继承人。她的横空出世,就是为了从他所在的齐氏二房手中,取回齐氏长房失传了百年的权力。他说:今生我只有你一个女人,可齐氏只能是我的。
  • 喂公子吃剑

    喂公子吃剑

    东洲榜眼数不得,仙人跪首藏剑阁。藏剑阁一世出一剑,一剑灭一世。这一世陈鲤携美女剑侍下山,杀师兄毁根基,破山门虐老祖。真是个欺师灭祖的反叛故事。来!喂这位公子吃剑!
  • 茶绿茶红

    茶绿茶红

    《茶绿茶红》是一部乡土题材的长篇小说,围绕两个普通农民贫困挣扎与突围的一生展开叙写,既叙说了动人的爱情,更讴歌了坚韧高昂的生命哲学。朱清明,高考落榜,父亲含恨而逝,面对家庭艰辛,挑起生活重担,与高中同学金兰产生爱情。朱清明好友陈小满,活泼热情,看中进村演出的沈梦瑶,矢志不渝,有情人终成眷属。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两个男人在挫折中成熟,肩挑风雨,用温暖的臂膀守护着爱。小说婉转凄苦,跌宕起伏,引人深思……
  • 濯泪两欢

    濯泪两欢

    她亦正亦邪,随性而为。他痴心不悔,生死相随。世间最大的深情莫过于,她在闹,他在笑。当千帆过尽,世故看清……景湛依旧笑容宠溺:我要的从始至终就只有她。洛青禾恍然大悟:原来,我要的,只有他。球球群:491899754
  • 演戏不如谈恋爱

    演戏不如谈恋爱

    演技,绯闻,负面。应嘉言的星途遭遇陨落危机。金主,总裁,小鲜肉。是励志的麻雀飞上枝头?人生的十字路口,她如何抉择……
  • 念故人星

    念故人星

    镜城腹黑淘气的鬼马少主&神界口嫌体正直的尊贵上神。女追男期:“君南笙?你咋是个呆子?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谁昨日一头栽进洗脚水里?”“……”“夫君真是小妖精,勾人心魄。”“你今天打的野兔才是妖精。”君南笙一脸严肃。“……你有脑疾!”热恋期:聂九星风情万种的躺在塌上,朝他勾着手指头:“夫君,春宵苦短,及时行乐啊。”君南笙一脸疑惑和严肃:“你怎是个平平坦坦的?这让我如何享用?”“君南笙你给我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