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95400000011

第11章 贾谊

贾谊(前200~前168)贾谊(前200~前168),又称贾生,洛阳(今属河南省)人,西汉政治家、文学家。汉文帝即位后,他被任命为博士,掌管文献典籍,很受汉文帝的重用。后因其他大臣在文帝面前进谗言,贾谊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因此被后人称为贾长沙、贾太傅。

贾谊的作品主要有《新书》,又名《贾子》,共58篇。《论积贮疏》是贾谊的一篇著名的奏疏。贾谊的辞赋上承楚辞、下启汉赋,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过秦论》

《过秦论》是《新书》的第一篇,也是贾谊议论文的代表作,是以总结秦朝灭亡的历史经验为主旨的,开辟了“史论”的先河。

长怀井“过秦”即“论秦亡国的过失”。论是一种文体。《过秦论》通过对秦王朝兴亡的深入分析,论证了一条规律:统治阶级不能滥用暴力镇压百姓,而要施仁政,减轻赋税,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他说:“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认为如果统治阶级能吸收这一历史教训,就会“旷日持久”,才能实现国家的稳定,这也是文章的点睛之笔。

贾谊写《过秦论》的目的是为了给汉文帝提供政治改革的借鉴,文章大量运用对比、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论点有了很强的说服力。

《过秦论》语言壮美,处处有伏笔,层次分明,前后呼应,这种写作技巧得到了历代学者文人的推崇,许多人都从它别具一格的散文艺术中获得了有益的启示。

《吊屈原赋》与《鸟赋》

赋是汉代文学的代表,是在楚辞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文体。汉赋大致分两种,一种是直接模仿屈原《离骚》的骚体赋,一种是汉代新创的散体赋,散体赋日益发展,逐渐成为后来汉赋的主体。

26岁那年,贾谊因为小人在皇帝面前进了他的谗言,被贬为长沙王太傅,他怅然地离开了长安。在经过湘江的时候,贾谊想起了投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从而联想到自己当前的处境,写下了《吊屈原赋》。《吊屈原赋》是汉初骚体赋的代表作,注重抒情,句末多用“兮”字,已经从诗的体裁中分化出来,是汉赋体形成初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后来,贾谊到了长沙,在他上任第三年的一天,有一只鸟(猫头鹰)飞入他的住宅。长沙民间都把猫头鹰看成是一种不吉利的鸟,认为它所到的人家,主人不久将会死去。贾谊本来这一时期心情就很不好,又凑巧碰上这事,更是触景生情,觉得哀伤,便写下《鸟赋》,假借与猫头鹰的问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

贾谊借鸟与主人之口议论道:“灾祸是幸福依靠的地方,幸福中也总有灾祸藏伏。人的寿命死期迟早都由命定,鸟又怎么会知道它的时间呢?人活着好比是在行舟,死去就好像安然休息;因而有道德的人没有牵挂,性格乐观的人不知道忧愁;他们又怎么会为一点小事而产生疑惑呢!”

《鸟赋》是汉代第一篇散体赋,它是楚辞与汉赋之间的一种过渡,它预示着一种新体赋的产生,为以后散体大赋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吊屈原赋》和《鸟赋》是贾谊辞赋的两篇代表作。贾谊的辞赋上承楚辞、下启汉赋,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汉赋形成的标志——《七发》

枚乘(?~前140)枚乘(?~前140),字叔,西汉时期淮阴(江苏省清江市)人,著名的文学家。枚乘从小酷爱文学,以擅长写汉赋而知名。他只爱文学,不愿为官。当汉景帝要他入朝做官时,他以自己有病为理由推辞了,仍然回到梁王的府中做了一名文学侍从。

枚乘有赋9篇,现在流传下来的有3篇,包括《七发》、《柳赋》、《梁王菟园赋》。《七发》是一篇讽喻性的作品,是枚乘的代表作,也是汉赋形成的标志。枚乘作《七发》之后,许多人模仿了他的写作方式,甚至到了近代仍然有人模仿,可见其影响之深远。枚乘从小就酷爱文学,他擅长写赋。他在当时梁王的府中做文学侍从,梁王的手下有很多学者都善辞赋,其中枚乘的造诣最高。

枚乘有赋9篇,现在流传下来的有3篇,包括《七发》、《柳赋》、《梁王菟园赋》。《七发》是一篇讽喻性的作品,赋中假设楚太子有病,吴客前去探望,通过他们的互相问答,构成七大段文字。吴客认为楚太子的病因在于生活过于安逸,享乐无度,不是一般的用药和针灸可以治愈的,应当从思想上进行治疗;于是分别描述音乐、饮食、乘车、游宴、田猎、观涛等六件事的乐趣,一步步诱导太子改变生活方式,来赶走疾病,可是这些劝说都没有奏效;最后,吴客请太子听有学问、有知识的人讲述天下精妙的大道理时,太子立刻振奋起来了,全身出了许多汗,最后病也好了。《七发》的主旨在于劝诫贵族子弟不要过分沉溺于安逸享乐,应当改变腐朽的生活方式,因为这种生活方式本身就是致病的根源,表达了作者对贵族集团的不满,所以这一主题是很有意义的。

《七发》最大的意义在于它标志着一种新的赋体的形成,在形式上,采用主人和客人问答的形式;在语言上,通篇是散文,但不着重于抒情,而是把大量的篇幅用于叙事,表现手法主要是铺陈和描写;在艺术特色上,语汇丰富,辞藻华美,富于气势。《七发》已经离开了骚体赋的形式,进入了散体赋的领域,它是标志着汉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奠定了汉代辞赋的基本格局。

同类推荐
  • 圣彼得堡:行走

    圣彼得堡:行走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两年来的优秀散文作品。作品得到国内多家媒体的关注与转载,是80后作者中实力派的散文作者。文风大气,沉着,厚重,质朴,铿锵有力,充分的展示了作者的才华,缜密的思考,成熟的文字,激情的探索,是这个散文集的主要特点。
  • 中国文人的活法

    中国文人的活法

    本书是作者的随笔作品集,收录有:《雪夜访戴潇洒一把—中国文人作秀,他算是领潮流之先者》、《不似人君何见畏?—孟老夫子的遗憾和无奈》等约40篇。
  • 释怀集

    释怀集

    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可能源于传统的科考制度,那时候不考英语、计算机什么的,要想出人头地就得善诗词,懂书法,子钦恰好既懂诗词亦善书法。
  • 野狼的嚎叫

    野狼的嚎叫

    玛兰沁夫说得没错,我这“点点”的确是只狼。1990年,我从同学那儿换来一条苏格兰牧羊犬,这“小姑娘”才半岁就有小牛犊子那么大。它尖尖的头和宽宽的肩,披着一身褐色长毛,肚皮和腿却有一袭雪白短毛。我打算给它物色个如意郎君,就找养父给出个主意。他说起早年村里有条雌藏獒,发情的时候,一到夜里就往草原深处跑。
  • 世纪回眸:当代红学的记忆(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世纪回眸:当代红学的记忆(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是一部“自选集”,共分四卷。卷一、阅读与发现。主要内容是《红楼梦》与中国古代家族的发展史及曹家家世对小说的影响。基本观点是阅读和研究的对象应该是文本,同时强调《红楼梦》120回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后四十回的作者不是高鹗、程伟元,他们传播《红楼梦》有功,而不是伪书牟利。本卷第二部分内容强调了红学研究要重视曹家档案资料和版本材料的发掘与校勘、注释。卷二、人物与情态。作者从人物心理描写、情态、肢体语言解读九个女性人物的身份、文化修养、性格特点、命运结局,分析这些女性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典型意义,由此打破以往《红楼梦》人物研究的呆板模式,被读者和评论家认为是一个创新。
热门推荐
  • 心里的暖阳

    心里的暖阳

    是一本很甜的书,可能有点小虐,男主很宠女主哒!
  • The Innocence of Father Brown

    The Innocence of Father Brow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开局成了木叶叛忍

    开局成了木叶叛忍

    刚穿越到火影第三次忍界大战就送了人头,没想到又长了颗新的!看着周围不怀好意的忍者们,日向秀树捡起地上那颗曾经属于自己的头颅,为了不被切片研究,他决定叛逃木叶......【标签:创业·不死·种田·欢乐】
  • 古今汉语语法的流变

    古今汉语语法的流变

    《古今汉语语法的流变》反映了作者对古今汉语语法变化研究的成果,该书从语言的历时变化出发,既分析了古今汉语语法一脉相承之处,又重点分析了古今汉语语法的变化,总结出了古代汉语语法有别于现代汉语语法的一些特殊现象,融入了作者对古今汉语语法“流”和“变”的研究心得。
  • 轻狂医妃:邪王,宠翻天

    轻狂医妃:邪王,宠翻天

    尚书府的大小姐苏澜清,被几个乞丐侮辱,清白名声尽毁,临死前才知道这一切都是心爱的男人设的阴谋。一世重生,她不再是那个与世无争的苏澜清,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她要让前世伤她之人,不得好死!今生害她之人,宁下地狱不存于世!却不小心招惹了当世最大废柴皇子。洞房第二日,苏澜清扶着腰怒喊“谁以后再说你废柴,我就用药毒哑了他——”他携她受万人跪拜,指着万里江山:“以此为聘,娶你可够?”
  • 如果人生不唯一

    如果人生不唯一

    每个人的人生只有一次,有些人和事一旦错过,一辈子都将永远失去。然而,我却没有这些顾虑,因为我拥有一个可以让我重新开始的系统。有了它,错过怕什么,读档!被甩怕什么,重来!我可以体验各种人生,也可以和不同的人交往,我的人生不唯一!
  • 上清回神飞霄登空招五星上法经

    上清回神飞霄登空招五星上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冬天里的春天

    冬天里的春天

    《冬天里的春天》是当代著名作家李国文的代表作。小说以某大型军工动力厂党委书记兼厂长于而龙回到阔别三十多年的游击根据地查找暗杀自己妻子芦花的凶手为线索,通过对他回故乡三天之中的经历、见闻、联想、回忆等的叙述,概括了近四十年间的社会生活内容。作品结构独特,情节曲折、细节丰富生动,具有令人荡气回肠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该书曾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小说以革命干部于而龙重返故乡石湖的三天两夜经历,回溯、对照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后17年到“文革”和粉碎“四人帮”长达40年的斗争生活,表现了“春天在人民心里”的主题。
  • 似故如歌

    似故如歌

    她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修仙世界,富家小姐也就算了,为什么妖魔鬼怪也要来个全套?好不容易混到了鬼市寻找罪魁祸首“聚灵簪”竟然落了个失忆……历澜之是谁?我们很熟吗?你这一上来就送我东西,这样好吗……
  • T064

    T064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