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88700000041

第41章 老狐狸经之说话之道(1)

你会说话吗

画了一幅山水画,怎么看也觉得平平淡淡,并无出奇之处。后经名师指点,在那出神之处添上寥寥几笔,顿时觉得整幅画令人心旷神怡,平白增添了不少力量。那青山气势磅礴,那绿水缠绕奔放,好看多啦!这“寥寥几笔”可谓是画龙点睛。

说话也有“画龙点睛”

在会议上,在谈判中,在日常生活里,如果我们将随意说出的话语稍加改变,或巧妙地添上那么一两句,就会使谈吐更动人,更富魅力,更具有力量,从而更好地通过语言这一媒介,达成友谊,获得信任,创造出事业成功的契机。

说话有种种不同的方式。就方式本身论,无所谓短长,无所谓得失,而在听的人方面,却有合与不合的问题。合则听从,不合则拒绝。听从是你的成功,拒绝是你的失败。现在不谈听的人个性如何,以及说话方式的如何配合,先谈说话的几种方式。

第一方式是流利。轻清灵活,圆转如意,处处表示亲切,措辞严谨,条理井然,旁征博引,丝丝人扣,又能连类及物,就近取喻,始终是文采斐然,娓娓可诵。

第二种方式是激切。不知忌讳,不避嫌疑,以为非的,直斥其非,以为是的,直称其是;所言率直,坦白无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听的人是否发生意外反应,你是毫无顾虑,完全用亢直来表示自己的人格。

第三种方式是高远。你的话,专从大者远者着眼,好陈高深的理论,把类似哲学的议论,以为立说根据,与普通人的说法,绝不相同,而且随手证引成说,以实所言,这并不是表示你学富五车,不同凡俗,而在表示你的理论,信而有征。

第四种方式是浅近。你的话,专从小处着眼,就家常小事,抉其利弊,指其得失,根据经验,陈述办法,不尚理论,而重实际,你的话,完全合于现实生活,为一般人所乐道的问题。

第五种方式是质直。你的态度是十分恭敬,你的精神,是十分敦厚,既不肆意高谈,也不婉转如簧,言虽讷讷,而言必有中,言虽简单,而语必扼要,所有问题中的重要意义,都有微言显出,都以约语表达,说话十分老实,朴而不文,直而不曲。

第一种说话方式,是以说话技术见长,完全是外交家的辞令;第二种说话方式,是以忠贞亢直见长,完全是忠臣义士的辞令;第三种说话方式,是以学问渊博见长,完全是饱学之士的辞令;第四种说话方式,是以熟谙家常琐事见长,完全是富于生活经验的辞令;第五种说话方式,是以诚恳温厚见长,完全是忠厚长者的辞令。你能兼擅五长么?天性木讷的人,要学流利的说话,难苦登天;天性周慎的人,要学亢爽的话,也觉太难;天性爽直的人,要学完慎的话,恐如骨鲠;至于有学问的人,不屑谈家计小事,也是常情。

丢开对方的个性不谈,就说话方式而论,第一种说话方式,多数人乐于接受;第二种说话方式,往往使对方恼羞成怒;第三种说话方式,往往使对方以为你是专尚空谈,不脱书生本色;第四种说话方式,往往使有地位的对方,以为你是俗不可耐;第五种说话方式,往往使对方以为你是忠诚有余,能力不足。语言是思想交流的工具,直接体现着一个人的学识、个性和生活经验,而表达方式恰当与否,则决定着这种交流是否充分。

除了根据谈话对象选择说话方式外,你还应该注意说话时的一些词语技巧。

用涵义广泛的词句,可避免你因知识不足而带来的尴尬。

如果有人要你对毫无所知的某本小说、某出戏剧、某部电影或某曲音乐发表意见,你该怎么说呢?

因为不知道,你可能无法应答,而如果说上一两句涵义广泛的话语,最好说的词句能够适用任何方面,则可巧妙地避免尴尬。只要这种做法于人、于己、于社会无害,何乐而不为呢?

上述提问,应该这样回答:

“我喜欢它的前半部分,结构严谨。”或者说,“我喜欢它的后半部分,生动感人。”

无论对方是否同意,都不能说你错。

常说“我们”一词,可加强谈话对方的命运与共意识。

孩子在玩耍时,往往爱说:“这是我的”“我要这样”,这是孩子的自我表现欲的直接体现,如果大人们也如此去说,则会大大令人反感。

人们的心理是很微妙的,即使是同一请求,也会因为措辞不同,或被拒绝,或被接受。而如果说“这是我们的”“我们应该……”之类的话语,则会大大缩短双方的心理距离。因为“我们”一词意味着“你也是其中一员”,会使对方产生命运与共的意识。

许多政治家擅长演讲,他们要把自己的观点传播给听众,则必须与听众融为一体,巧妙地运用“我们”一词,则能实现这一目标。在听众看来,“我们”意味着不是他一人的事,是和听众息息相关的,因此所讲的观点就能深深地植根于群众的心中。

使用带尾数的数据,将提高言语的可信赖程度。

“某商品价值200元”和“某商品价值201元”,这两句话,你相信哪一句更真实呢?使用带尾数的数据,将提高你的言语的可信赖程度。

据说,在国外,某些政客在会场上侃侃而谈时,往往这样说,“据测算,本月环境污染进一步加重,有毒气体指数增加万分之一,所以应增加环保预算为百分之一。”周围的群众听到这样的话语后,往往由衷地发出感叹:“这位政客真是勤勉的人啊。”因为尾数有如此的奇效,竟使不少政客撇下其他事,去一味地强记这些枯燥的数据。

风行欧美的象牙香皂,以“99.44%纯度”作广告,赢得了不少客户。在顾客眼里,精确的数字示意着产品生产过程一丝不苟。尾数的巧妙运用,胜过了辞藻美丽的广告语。

运用“3”这个奇妙数字,会增强语言的说服力。

心理学家测试过,人们对于“3”这个数字有着奇特的心理感应。我们总觉得“1”过于单调,“2”也略有不足,唯有“3”才使人感到稳妥,就像数字中讲的“三角形杠架最牢固”的道理一样。

很多讲话具有较强说服力的人,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了这种心理。他们在阐明观点、论述问题时,如有可能,会将所讲的话概括归纳,使内容紧扣在“3”这个数字上:“关于那件事,可以有3种情况”,“问题共有3点”……这样一来,要陈述的问题就显得有条有理,层次适宜,使对方轻而易举地接受下来。

倘若不然,回答成一点,人们会觉得有点武断;分成两点,又觉得不太自然;而讲的要点多啦,却较难接受。

如果两人的思想、认识、观点有不一致的地方,一场谈话能否成功,就要看能不能开个好头了。这里介绍一点方法。

每一个人都有自认为得意的事情,这事情的本身,究竟有多大价值,是另一问题,而在他本人看来,却认为是件值得终身纪念的事。你如果预先了解此事,在谈话开始时有意无意地讲到他得意的事情,只要他对于你没有厌恶的情绪,只要他在目前没有不快意的刺激,情绪能够保持常态,他一定高兴听你的演述。你当然要处处表示敬佩,但不要过分推崇,反而引起他的不安。对于这件事情的重要关键,能够特别提出,加以反正两方面阐发,使得他认为你是他的知己,彼此间的情感便能沟通,就是他与你有意见不合之处,此时对你的意见也愿听取考虑。他的反应良好,你便作进一步适当陈述;如果反应不良,你便就此中止,留着这点好感,作为第二次谈心的基点。这不是你的失败,而是你的初步成功,对于经验很丰富的人,得此成绩,已不算坏。你想一举而竟成功,除非对方跟你素有交情,又是在高兴时候,而你的目的,又是容易使人接受的,否则千万不要存此奢望。

如何了解对方得意的事情?那当然要另谋途径,试就你的朋友之中,找有否与对方有交往的人,如果有,向他探听最是容易;此外你如能留心报刊上的新闻,平日记牢关于对方的得意事情,是否曾遭某种打击而削减。如有此事,千万勿再提起。因为当对方高兴的时候,你的意见便易于接受,对方不高兴的时候,虽极平常的请求,也会遭到拒绝。

不过你提出意见,第一要看时机是否成熟,第二说话要不亢不卑,大方自然,并且要说出为对方着想的理由来。而不是为你自己打算。

1.全神贯注

说话比做文章、读文章难。做文章,可以细细推敲,再三订正,读文章,可以细细体味,详加研究。说话则不然,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所以谈话时,要全神贯注。要说的话,事前先打腹稿,记住纲要,免得临时遗漏。说话开头,先要定一定神,态度从容,双目注视对方的面上,表现出诚恳的神情。随说随注意对方无言的反应,是赞成,还是不以为然,随时调整你的说法。如果发觉他神情不专,你就应该设法结束;如果发觉他表示怀疑,你就该多做解释;如果发觉他乐于接受,你就该单刀直人,再不要绕什么圈子,发觉他要插言的样子,你就该请他发表意见。对方的答话,要特别留神,同样一个喔字,有不同的表示。“喔”是表示知道了,“喔!”是表示惊奇,“喔?”是表示疑问。如果他说“好的,就这样办吧,”这是完全接受,“好的,以后再谈吧,”这是不肯接受,“好的,待我研究研究,”这是原则可以同意,办法还需讨论。如果他说,“好的,我替你留意,”这是没有把握的表示。细细体味对方的答话,便知道这次谈话是否成功。有些人往往不肯作明显的表示,很易使你误解他的真意。

2.适当称赞

有句老话,休要长他人志气,减自己威风,所以总是设法抬高自己的身价,对别人总是吹毛求疵。你如此待人,别人也如此待你,结果正反作用相互抵消。如果你能在适当的场合以适当的语言称赞一下对方的长处,则可避免出现相互抵毁的局面。称赞并不是瞎吹,并不是胡说,也要根据对方的实际。每个人都有所短,也都有所长,普通人对于别人,只看见短处,不看见长处,把短处看得很重大;把长处看得很平凡,所以觉得欲赞而无可赞之处。只要你先存着“三代以下无完人”的思想,原谅他的短处,看重他的长处,可称赞的事情多着呢?而且你赞某甲,并不是欺骗大众,而是使大众注意某甲的长处,同时使某甲对于自己的长处,因为大众的注意,格外爱惜,格外努力,养成比目前更为优越的长处。所以你称赞人家是成物,人家也来称赞你,那么成物正所以成乙,可见称赞是成已成物的工具,决不是卑下的行为。

3.适当保存

俗话说,“逢人只说三分话”,你也许以为大丈夫光明磊落,事无不可对人言,何必只说三分话呢?“不得其人而言,谓之失言”,对于倘不是深相知的人,你也畅所欲言,以快一时,对方的反应是如何呢?你说的话,是属于你自己的事,对方愿意听吗?彼此关系一般,你与深谈,显出你没有修养;你谈的事,是属于对方的,你若不是他的诤友,忠言逆耳,显出你的冒昧;所以逢人只说三分话,不是不可说,而是不必说,而是不该说,与事无不可对人言,并没有冲突。事无不可对人言,是指你所做的事,并不是必须尽情向别人宣布,老于世故的人,是否事事可以对人言,是另一问题,他只说三分话,是不必说,不该说的关系,绝不是不诚实,绝不是狡猾。

说话本来有三种限制,一是人,二是时,三是地。非其人不必说;非其时,虽得其人,也不必说;得其人,得其时,而非其地,仍是不必说。非其人,你说三分话,已是太多,得其人,而非其时,你说三分话,正是给他一个暗示,看看他的反应;得其人,得其时,而非其地,你说三分话,正可以引起他的注意,如有必要,不妨择地另作长谈。

有时你只说三分话,正是你的职业道德。做医生的人一般不将患者的绝症告知本人,以免其精神上刺激过重。银行工作人员对于存款人的姓名及所有款额是绝对不该对人提的。依此类推,只说三分话的例子还多着呢,有时你为了不能遵守只说三分话的戒条,闹成大祸,使你肉体精神大受苦痛,一世不会忘记。对于公安司法人员来说,即使面对亲朋好友,也不应泄漏自己所了解的机密事宜。

同类推荐
  • 生气不如争气全集

    生气不如争气全集

    气是由别人吐出而你却接到口里的那种东西,你吞下便会反胃,你不理它时,它就会消散。人生的幸福和快乐,未必都来得及享受,哪里还有时间生气呢?因此,做人以消气为上策。
  • 微习惯(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微习惯(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作者是个天生的懒癌患者。为了改变这一点,他开始研究各种习惯养成策略。今天这本书中提到的方法,可以说是“智慧”鼻祖,它帮我们把意志力节约到了极致,微习惯是科学的,根据我们大脑的“工作”习惯,我们“顺势而为”。
  • 再不开窍就晚了

    再不开窍就晚了

    在社会上混,要懂点圈内谋生的“套路”,要有口才,要积人脉,要懂人情,要知低调,要装傻,还要学会作秀,更要有防人之心。身处这个社会,当我们一脚踏进残酷的现实中,便跟谎言、虚伪、陷阱、算计等结下了不解之缘。也许你的处世方式过于天真,你却浑然不知;也许你还在自己的圈子里扬扬得意、不能自拔;也许你做了很多,却得不到赏识……本书不说空话、套话,从不同角度教会你信手拈来就能用的生存技巧,快速领悟读心、攻心法则,轻松玩转职场人际圈,行走社会智取对手,让你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玩得转,玩得顺,玩得赢!
  • 缺失的优雅课

    缺失的优雅课

    这是一本女性励志书,每个女人都希望自己是优雅女神,优雅的气质是一个人灵魂散发的香气。本书中修养与处世哲学、品位生活与习惯养成等方面,帮助女人从内到外的提升自己。文中有很多实际案例和具体操作的讲解,以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举例,亲和又不失说服力,旨在将作者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女性朋友,鼓励女性朋友主动追寻美,并且更广泛地传播美。
  • 低姿态做人做事的艺术

    低姿态做人做事的艺术

    做人要善于学习水的智慧,能避高就低,在最低处隐藏着无穷的变化与智慧。水善于低是一种风度与气魄,也是一种谋略与智慧,更是一种处世的姿态。这种低是低调、是低头,是能随势就形,藏无穷力量于平静之中,化剑拔弩张为平心静气,化狂风骤雨为和风细雨,化扑朔迷离为悄无声息,是一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做人学问。
热门推荐
  • 惩罚渣男系统

    惩罚渣男系统

    木皓芊是木家的掌上明珠,人美才学好,这辈子活得顺风顺水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父母疼大哥爱,衣食无忧。然而,在这一生中木皓芊做了一个最后悔的也是最痛恨的决定,就是爱上了一个渣男。渣男是她未婚夫,在婚约未断的情况下寻找到所谓的真爱之后,就跟木家退婚。木家不满家中的小公主造此凌辱,开始报复渣男。可是,最后的结果,却是木家家破人亡,大哥被人活活打死。死前,木皓芊十分怨恨,为什么?为什么渣男出轨后还能幸福快乐的生活;为什么?为什么木家要家破人亡落得如此下场?“滴……检测到符合对象,系统绑定中……”这是什么?“绑定成功,宿主你已死亡,是否决定要穿越位面去惩罚渣男?”本文女穿男,攻略文,不喜勿进。 上部已完结,下部《只想咸鱼的万人迷反派》待开启
  • 焚武炎帝

    焚武炎帝

    一本古书,可让万兽臣服;一把断剑,可斩断古今;一缕紫炎,可焚灭苍穹。上古年间,强者无数,有大儒,震杀妖魔;也有邪魔,祸乱世间。九石现,灾祸出,大战临,天地碎。少年杨智,出生卑微,偶得上古传承,崛起于墨古之域。天地是否会因他而改变?
  • 校园首席:误遇傲娇少爷

    校园首席:误遇傲娇少爷

    【已完结】她说:如果你是个好先生就好了。他说:如果你是个坏姑娘就好了。她说:那样你就可以讨人喜欢。他说:那样你就可以众叛亲离。她说:这样,全世界都赞同我们一起。他说:这样,全世界就只有我喜欢你。于是,正当年少,春光无限。他们狭路相逢,一场好戏。
  • 大学英语写作理论与实务

    大学英语写作理论与实务

    本书在介绍理论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大学英语写作的技巧和实际应用。
  • 大乘六情忏悔

    大乘六情忏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非酋少女想要脱非入欧

    非酋少女想要脱非入欧

    “幸桑,痒痒鼠官方围脖爆料新SSR了,你不回来看看吗?”“爬爬爬,一开口就是大佐级别了,别说SSR了,能抽到SR我就烧高香了。”幸茗言语中略带感慨,舍友噗呲一笑,道:“好的,幸大非酋,脱非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奥利给,淦就完了。”说罢拍了拍幸茗的肩膀,走出宿舍,只留下满头黑线的幸茗坐在转椅上骂骂咧咧。本书涉及痒痒鼠,王者农药
  • 牵魂午夜电梯

    牵魂午夜电梯

    无数的国产片和欧美片告诉你,电梯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地方,午夜不要随便乘电梯,可你偏偏不信,结果当然是不乖的孩子受到了惩罚……
  • 废土之新生

    废土之新生

    2396年,人类过多使用核武,最终全球化为废土,并且物种发生变异,在这废土之上,看人类如何重获新生!
  • 别做那只迷途的候鸟

    别做那只迷途的候鸟

    职场上有这样一种新族群,他们随着大潮读书,求职,进入大城市,在人生关键的十年里,不愿错过每次机遇,就像一群候鸟,努力跟上每次冷暖迁徙,一刻不停往前飞。然而不知不觉中,许多人已经迷了路,找不到方向,找不到方法,也找不到动力。慢慢地,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能做什么、能做多好,不断奔波漂泊,到头来,成熟的只是外表,内心依然焦躁。在本书中,刘同认为每个人的人生中都有一个“关键十年”,并根据自己的生涯轨迹,提出“3232”法则,将“关键十年”分为四个阶段,即人生规划期(3年);适应调整期(2年);职场炼狱期(3年);自我突破期(2年)。并从四个阶段中选取50余个绕不过去的难题困惑,一一作答。“3232”法则关注的是对人生、事业与职场的思考,而非在一份具体工作上花费时间的多少。所以,只要愿意思考,并付出行动,开始得越早,你就会成长得越快。
  • 我们的国家公园

    我们的国家公园

    纪念版《我们的国家公园》是迄今为止最经典的中文版本。记录了全美最经典的国家公园。对今天疲惫不堪地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来说,这是一部至高无上的指南,所有去过美国国家公园的人们,以及有一天将要去那里旅行的人们,都会被缪尔的描述迷住。让我们与约翰·缪尔一起聆听瀑布、小鸟和微风的歌唱,读懂岩石,学习洪水、风暴和雪崩的语言,与冰川和野外的公园熟识,尽可能地去靠近世界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