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88700000010

第10章 老狐狸经之为官之道(9)

早在唐玄宗时,他还是一个少年,因其出色的智慧而闻名于朝廷,唐玄宗要任命他为太子李亭的官属,他辞谢了,只愿以布衣的身份与太子来往,李亨称他为先生,对他十分尊重。后来因遭杨国忠的忌妒而遭贬斥,他干脆弃职而去,去游于嵩山、颍水之间,避免了一次灾难。

安史乱起,新即位的李亨(肃宗)特意派使臣去请他出山,并要任命他为宰相,他又坚决辞谢了,对肃宗说:“陛下以宾客、朋友的身份对待我,这不是比宰相还要尊贵吗?请别勉强我了!”

肃宗也只好由他,但对他的尊宠信赖,可谓非同寻常,出则并驾齐驱,入则联床而卧,朝中事无巨细,全都请教于他,对他言听计从,甚至连元帅、宰相的任免,以至太子的人选,也都要听从他的意见,真是所谓不在其位而谋其政。每当朝中议事时,他和皇帝联袂而坐,大臣们在下面便指指点点地说:“穿黄袍的是圣人,穿白袍的是山人。”这样一种高级参谋的身份,使他既可参与决策,又不必承担任何责任,一旦发现有于己不利之事,进退也很自由。

当唐朝的军队收复了失陷的长安,平定安史之乱的斗争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之后,他便向肃宗请求还山归隐,他说:“我已经报答了陛下对我的厚恩,如今重新作一个闲散之人,没有比这更快乐的事了。”

这使唐肃宗十分吃惊,“我与先生这几年来共同历经忧患,如今将要同享欢乐,先生为什么突然要离我而去呢?”

李泌严肃地说:“我有五条不能留下来的理由,恳请陛下任凭我离去,使我免于一死!”

肃宗不明白,问道:“此话怎讲?”

李泌说:“我同陛下相知太早,陛下对我倚托太重,宠信太深,我的功劳又太大,行为又太不一般,这五条正是我不能久留的理由。”

肃宗没有表态,只是说:“该睡觉了,这事以后再说。”

李泌坚持说:“陛下如今与臣同榻而卧,臣的请求还不能得到批准,更何况将来在朝堂之上,公案之前!陛下不许臣离去,这无异是要置臣于死地!”

肃宗说:“没想到你对我疑惧到这个地步,哪有像我这样对待你而又会干出杀你的事来呢?你简直把我看成是只可共忧患而不可共安乐的勾践了!”

李泌说:“正因为陛下不会杀臣,臣才请求归隐,若是陛下决定杀臣,臣又怎敢说话?而且杀臣不是陛下,而是‘五一可’,陛下一向待臣如此之好,臣有些事情还不敢说,将来天下安定之后,臣就更不敢说话了!”

李泌对官场的风云看得可谓透彻,处理得也很得法,就是这样,仍免不了遭到奸佞之辈如宦官李辅国等人的忌妒、陷害,他终于坚决离开朝廷,隐居衡山。肃宗赐他三品官的俸禄并在衡山为他建了房舍。

李泌曾经当过道士,受道家思想影响很深。道家思想的创始人老子说过:“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李泌便是按着这个“天之道”去作的,他立功而不求官,名成而不恋位;可为则为,不可为则不为;有所为有所不为;见机而作,适可而止;功成身退,无所羁绊。实在是官场中人生的最佳境界。

只拿薪水不干活

隐士这一类人,在中国可谓由来已久,早在传说中的尧舜时代便已经有了,据说尧曾经想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认为尧的话玷污了他,竟然跑到河边去洗耳朵。从那以后,隐士之流,世代不绝。

仔细考察一下,隐士的流品相当混杂。有一种人,是由于对人生的穷通富贵、生死寿考有着十分透彻的认识,因此,能以很淡泊的态度去对待功名利禄,宁可在山野泉林之间随心适志地生活,也不愿在纷扰的权势场中去追逐那些身外之物,这是真隐士,不过这种人是太少了;还有一种人,生性孤傲,既看不惯官场的污浊,更难以适应官场中那种谄上骄下的人际关系,只有逃避,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便是这一类人的代表;更多的人则是由于生当乱世,现实的政治太黑暗了,官场的斗争太残酷了,他们不愿卷入其中,只好退避自保,即所谓“不愿闻达于诸侯,只求苟全性命于乱世”,诸葛亮早年便是怀了这个目的隐居于南阳卧龙岗的;至于那些以隐居来沽名钓誉,作为走上仕途的“终南捷径”,那是假隐士,不在我们的议论之列。

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早年为了谋生,曾在漆园(地名)作过小官,楚国国君楚灵王久仰他的大名,便派了使臣,携了重金前来迎接他去楚国为相。庄周笑着对使臣说:“千金,礼物不可谓不丰厚;相国,官位不可谓不尊显。可是,足下看到过祭词时被杀的牛吗?用精美的饲料喂养多年,祭词时身上还披以华丽的绸缎,可在送上祭坛被杀的那一时刻,它纵然想作一头小猪也不能够了。足了赶快离我远点吧,别害我了。我宁愿像小猪那样在污泥浊水之中自由自在地生活,也不愿被执掌政权的人所束缚利用。我此生誓不为官,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

中国的文人最具忧患意识,最富政治热情,当政治黑暗之时,他们会有两种表现,一种是以天下为己任,与黑暗抗争,一种是逃避现实,不谈国事;也有两种不同的结局:前者遇难被祸,后者全身免灾。这在东汉桓灵时期表现得最为明显。

东汉桓帝时,南昌徐稚以志行高洁闻名于乡里。当时南昌太守陈蕃曾多次请他至太守府中为官,他一概推谢。陈蕃平时不接待客人,唯对徐稚例外,徐稚每来,他便单设一榻供其坐卧,待他走后,便将榻高高悬起。

后来陈善将他推荐给朝廷,太尉黄琼亲自下书征聘他。徐稚原来对黄琼也颇敬仰,当年黄琼在家教书,徐稚曾多次登门立教,自从黄琼当了高官以后,他便再也不与他往来,这一次也是拒而不就。

不久黄琼去世,徐稚却自带干粮,步行千里前来吊唁。到了灵前,他以酒祭奠,哀哭一番便掉头而去。黄家的人都不知道他是谁,向其他前来赴丧的当朝名士打听,大家估计准是他,便派了能说善道的茅容前去追赶,茅容追上他后,便沽酒要肉招待,同他倾心交谈,一问起天下大事,他总是闭口不答,一谈起种庄稼的事,他便滔滔不绝。

许多名士对他的这种举动很不以为然,以为他过分孤傲,其实他这样作是有原因的。他生在东汉最为黑暗的年代,桓帝一朝,外威梁冀跋扈于前,宦官单超等人专横于后,许多才智之士都死于非命,即如这一次赴丧的许多名士\后来都死于党锢之祸。他的闭口不谈国事,实在是基于对现实最清醒的认识而采取的一种全身避祸之道。他因此能以72岁的高龄而终其天年。

我们都以为,大凡隐居,或身处长街闹市之中,与引车卖浆者为伍,或退居山野林泉,与田夫野老为朋,总而言之是脱离官场,不预朝政。其实还有一种隐居,名在官场之中,身有隐逸之闲,自居易把这种方式叫“中隐”,他还专门写了一首题名为《中隐》的诗,描述了这种隐居的特点与乐趣:

大隐居朝市,小隐人丘樊,

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

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

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

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

白居易晚年,摆脱了繁杂的政务与朝廷中的党派纷争,称病东归,挂了个“太子宾客”的虚衔,退居洛阳。洛阳在唐朝兰称为东都,保留有~套与中央朝廷大致相同的行政机构,用来安排一些年老退休的官员。这些人。有官名,拿官僚,却无官责。不插手具体行政事务,终日优游林泉,饮酒赋诗,过着和隐士差不多的生活。

大隐也罢,小隐也罢,都不免有耕种劳作之苦,衣食饥寒之忧,唯中隐,完全没有真正隐士的那份艰辛,却有着隐士们的逍遥自在真是一种最美妙的隐居方式。

历代官僚,固然害怕杀头灭门之祸,真让他面朝黄土背朝天,拿起斧头上山砍柴,驾起扁舟下河捕鱼,谁也受不了那份劳苦,于是中隐便是最好的为官之道。人们常常指责历代官场上有那么多“尸位素餐”、吃着皇粮不干事的人,在他们那一方面,却也有为自己辩护的理由:我是怕犯错误呀!于是,中国的官场上便充滞着为拿俸禄而当官,怕犯错误不干事的阶层。

到什么庙拜什么神

宦海风波险恶,最忌过份执着。

常言道,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君上是在不断变换的,而今一个君上又各有其不同的主张、秉性、好恶。今日张三上台,主张严刑峻法;明日李四继位,又主张礼乐教化。作为一个臣子,对每一任上司,都要唯命是从,毕恭毕敬。对张三,你要喊“严刑峻法唯一正确,礼乐教化祸国殃民”;一旦李四上台,你要立即改口:“礼乐教化唯一正确,严刑峻法祸国殃民”。

同一个君上,前后表现也可能大相径庭。刚上台时,他可能励精图治的;在位时间一长,他也许会变得耽于逸乐。当臣的,也得跟着变,他励精图治,你要积极提出治国安邦之他耽于逸乐,你要满足他的声色犬马之好。

历代的大小官员们,就是不断地在这样自相矛盾,自打耳浮沉在宦海之上而又处于服从地位的人,是不能有自己的航线、自己的目标的,要善于观风向、辨颜色,随风转舵,好恶由人,这样才可能使自己永远处于不败之地。

叔孙通以制定了朝见帝王的礼仪而大受汉高祖刘邦的赏识,成为西汉开国初期一位引人注目的角色,《汉书》还专门给他立了一篇传记。

其实,他的崭露头角开始于秦朝,早在秦始皇时期,他便以博士的头衔为秦王朝效力了。秦始皇在搞焚书坑儒,坑的就之些有博士头衔的人,当时坑的人数多在这460余人,而叔孙通居然能幸免于难,真不知他用的什么手段讨好了秦始皇。

到了秦二世时代,陈胜、吴广农民起义,二世皇帝召来了香博士儒生询问对策:“南方有一些戊卒攻城夺地,你们看怎么办呀?”

有30余名博士纷纷进言道:“臣民不允许聚众闹事,聚众闹事就是造反,就是不可饶恕的死罪,请陛下立即发兵去讨!”

偏偏秦二世采取鸵鸟政策,不肯承认老百姓会起兵反对,一听这话脸色都变了,一副怒气冲冲的样子。叔孙通明白秦二世的心思,立刻上前说道:“他们说的都不对。现在天下一家,郡县的城墙、关卡早已摧毁,兵器也早已收缴销融,天下百姓表示永远不再用武。而且上有英明的国君,下有严的法令,官吏们人人偌尽职守,四方百姓心向朝廷,怎么会有造反的人?南方那些戊卒不过是些鼠窃狗盗的小偷小摸,何足挂齿,当地的官员早已将他们拘捕杀戮,根本不必大惊小怪!”

他这番话果然讨得秦二世的欢心,结果,那些说是造反的博士们都被交司法部门审讯,而叔孙通却得到了二十匹布帛,一身衣服的赏赐,并将他的官职升了一级。

等到叔孙通返回住所,那些博士们责问他道:“你怎么那么会巴结讨好?”

叔孙通说:“你们太不聪明了,我也险些不免于虎口!”

其实,他已清楚地看出了秦国即将灭亡的形势,当夜便逃出秦都咸阳,投奔陈胜、吴广的队伍去了。陈胜、吴广失败以后,他先后又归顺过项梁、义帝、项羽,最后项羽失败,他投降了刘邦。

刘邦这个人不喜欢读书人,叔孙通为了迎合刘邦,脱掉了自己儒生的服装,特意换上一身刘邦故乡通行的短衣短衫,果然赢得了刘邦的好感。

当他投降刘邦时,有一百多名学生随他而来,可他并不向刘邦推荐,而他所推荐的,全是一些不怕死、敢拼命的壮士,学生们不免有了怨言:“我们追随先生多年,又同先生一起降汉,先生不推荐我们,专推荐一些善于拿刀动剑的人物,真不知他是怎么想的!”

叔孙通说:“刘邦现在正是打江山的时候,自然需要一些能够冲锋陷阵的人,你们能打仗吗?你们别着急,且耐心等待,我不会忘了你们!”

当刘邦当上皇帝以后,那些故旧部下全不懂得一点君臣大礼,有时在朝堂上,也争功斗能,饮酒狂呼,甚至拔剑相向,刘邦显得很不耐烦,这一点让叔孙通看出来了,他便趁机建议制定一套大臣朝见皇帝的礼仪。刘邦自然同意。

这样一来,他的那班弟子都派上了用场,同时他还特地去礼仪之邦的鲁地,去征召一批懂得朝廷大典的人。有两个读书人不愿意来,当面指责他道:“你踏上仕途以来,前前后后予了十几个主子,都是以阿谀奉承而得到贵宠。现在天下刚安定下来,百姓死者还没得到安葬,伤者还未得到治疗,国家百废待兴,你却一门心思去搞那远不是当务之急的礼仪。你的作为完全不符合古人设置礼仪的初衷,我不会跟你一块去你赶快走开,别玷污我!”

叔孙通一点也不生气,反而讥笑道:“真是一个腐儒,完全不懂得适应时局的变化!”

由于他的那一套礼仪极大地提高了皇帝的尊严,使得刘邦十分开心,高兴地说:“我今日才体验到当皇帝的尊贵了!”

于是叔孙通加官晋级,一次便得到五百金的赐赏,成为朝延近臣,一直到汉惠帝还恩宠不衰。

叔孙通以一人之身,能适应秦始皇之暴、秦二世之昏,陈胜之陋、项羽之威、刘邦之薄、惠帝之懦,在那样一个天下大乱、文人遭劫的年代,不只苟全性命,而且处处得意、荣通富,亦已难矣!探索一下他保身取宠的诀窍,可以发现,全在“变与不变”之间。

所谓“变”,是要在摸清上司的脾气、秉性、喜怒、好恶基础之上,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的言行、对策,叔孙通对秦始采取的是“默”,对秦二世采取的是“骗”,对刘邦采取的是“捧”,对惠帝采取的是“吓”,这些手段果然都能奏效。

所谓“不变”,是迎奉的媚态要始终如一。

叔孙通由于有了这一手“绝活”,所以他能无往而不胜。

同类推荐
  • 以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以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本书属于励志类题材,从梦想、成长、情感等多个角度来透析生活,给那些迷失在喧嚣和浮躁中的年轻人带来慰藉和温暖。很多人的委屈,只源于失去了渴望和行动的勇气;青春和生活不在别处,恰在此处;通过或多或少的努力,一定能够过上自己希望的生活。本书揭示了善待自己、轻松做人、快乐生活的人生大智慧,帮助读者提升精神境界和品性修养。学会了善待自己,我们就能够享受到生命底蕴的醇味,以好的精神状态去迎接生活。本书具有一定的出版价值。
  • 毕业头三年

    毕业头三年

    刚走出大学校门的莘莘学子,在职场如同一个什么都不懂,尚未完成进化的新成“猿”。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我们的内心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化和社会化。与此同时,身处刀光剑影、明抢暗算的职场,我们也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一次人生角色的进化演变——由一个简单直接、诉求无数的大学生,进化成为职场中竭力奋进的一员。
  • 20岁开始,30岁成功

    20岁开始,30岁成功

    成功始于心动,成于行动。20岁,是我们梦开始的地方,是我们精心设计人生的地方;20岁,我们又站在了一条新的起跑线上,起跑若能领先一小步,人生必将领先一大步,甚至在而立之年就开垦出一块属于自己的黄金宝地,戴上成功的光环。那么,在这至关重要的十年,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清楚些什么呢?我们有没有清楚的目标去为之努力奋斗,有没有设计好人生?我们缺少什么,要学习什么?我们的时间在哪里,要取得的成就在哪里?我们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我们的优势是什么,劣势是什么?我们30岁以前,能不能掌握财富的密码?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机会,这样的机会又在哪里?我们现在最应该做什么,做什么才对整个人生有价值?
  • 成大事者思维101技巧

    成大事者思维101技巧

    我们人之所以成为人,我们与其他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我们自身的思想。为什么我们会说思路决定出路呢?因为我们不成功,大多数不是因为能力不够,也不是因为努力不够,而是因为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了偏差。所以他无论如何努力,只要思路得不到改变,一切努力都是白费。经常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是人,有的人大有作为,而有的人却一生碌碌无为,到底是什么在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呢?是身高吗,长相吗,体重吗,家庭背景吗,学历吗,认真思考回答都是否定的。
  • 杰出男子汉青春讲义

    杰出男子汉青春讲义

    男子汉们,也许你正在独自面临这个社会中的种种挑战,也许你正在面临人生重大的选择,也许你正苦于找不到未来的发展方向……这12堂人生必修课让你体会到希望、自信、快乐和坚强……增长才干,找回曾失去的自信,告别平庸,告别人生的茫然。
热门推荐
  • 晓之团

    晓之团

    为了达成自己的梦想,成立世界最为强大的佣兵团名垂青史。神秘的银发少年雷伊以自己高超的实力,寻找着志同道合的伙伴,开始朝着自己的梦想,成立最为强大的自由佣兵团的目标前进。随着雷伊的佣兵团不断壮大,一股股的黑暗势力不断接近他们,晓之团的伙伴们的背后,都各自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一个个的相遇,将会交织出一个个的羁绊。一个个牢不可破的羁绊,成就世界最为强大的传奇佣兵团。
  • 绿色童话书

    绿色童话书

    《绿色童话书》是一本33篇童话组成的小集子,由著名学者、童话创作人安德鲁·兰编著。收录了著名童话《三只狗》《渔夫和他的妻子的故事》《鹳鸟哈里发的故事》《玫瑰公主》……
  • 点将三国

    点将三国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豪雄并起,意外成了刘虞的儿子刘和,自此踏上征战之路,英雄归附,血战诸侯,天下归一……
  • 末日救赎之魔神笔记

    末日救赎之魔神笔记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一场大变革陡然而至。地球被神秘能量改造,在这里你可以获得异能、天赋、装备、血统,在这里你可以翻手为云覆为为雨,然而你还是你吗?谁又能救赎被禁锢的灵魂。
  • 你最应该知道的世界史

    你最应该知道的世界史

    本书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写了史前人类社会、古代文明的曙光、中世纪以及近现代的世界格局。这里有爱琴海散发出的来自远古时代的文明讯号,也有强盛的罗马帝国以及埃及艳后的动人传说。正是这些灿烂多姿的历史事件,才成就了世界史,历史的车轮才得以不停地旋转,前进。
  • 听说那只老大有点凶

    听说那只老大有点凶

    乱写的,请自行备份智商…不然容易变傻的。凑字凑字凑字
  • 行路难

    行路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修真无限浪

    修真无限浪

    苏小白普通的名字普通的人生普通的经历,可惜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某一天他遇上一个整天逼着我搞事情的系统之后他的人生就变得奇怪了,系统教我搞事情、教我修真搞事情·······所以别人修真需要炼体练气,他居只需要搞事情就好。‘感觉自己药丸,我的人生还有救吗?’‘少年不要放弃你还有救’苏小白‘你又是谁’ 就这样修真界第一浪出现了。
  • 三界最强包租公

    三界最强包租公

    他不但把房子租给神仙,还要狠狠的敲诈他们一笔!
  • 我的第一本健康书:四季养生

    我的第一本健康书:四季养生

    是以“一年365天,健康每一天”的观点为出发点,着眼于四季寒暑变化及24节气的气候特征对生命健康的影响,告诉人们在保健养生时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不同的节气里,从饮食、起居、防病、精神、运动等方面对自己的健康进行全方位的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