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85400000021

第21章 元顺帝吃糠

元朝末代皇帝是元顺帝妥欢帖木尔,他昏庸无能,整日不理朝政,生平只有一个爱好,那就是吃,据他说,天上飞的他没有吃过风筝,地上跑的他没有吃过跳蚤,后来,天下的美食他都吃腻了,他又想出了个主意,让天下的官员都来给他弄好吃的,只要是谁弄来他没有吃过的美食,元顺帝就会提拔重用他们,于是,他的臣子们为了讨好他,整天不干别的,就是挖空心思给皇帝弄好吃的,哪还有心思治理国家,这一来可苦了老百姓。

当然朝中也有正直的大臣,这个大臣看见皇帝如此荒唐,天下民不聊生,心急如焚,这天早朝时,他实在忍不住了,就冒着杀头的危险,苦谏皇上,说让他振作起来,救黎民于水火之中,元顺帝听完,歪着脑袋说:“朕听他们说,四海升平,百姓安定,整天吃大鱼大肉,怎么与你说的不一样!”大臣心说豁出去了,就对元顺帝说:“这些人都是在蒙蔽万岁,微臣前几天告假回老家时,沿途发现许多地方的百姓天天吃糠咽菜,都快活不下去了……”元顺帝一听,来了兴趣,说:“吃糠?糠是什么东西?不知好吃不好吃?”大臣哭笑不得,为了让皇帝更好的体恤民情,他决定让皇帝吃点苦头,就说:“糠是什么滋味,万岁可以让御膳房的师傅做一顿,万岁品尝一下就知道了!”

元顺帝分不出孬好话,退朝之后还真的将御膳房的老厨子顺喜叫来,让他给自己做一份用糠做的饭,顺喜犯了难,因为他从小家境困难,就是吃糠咽菜长大的,他知道这糠有多么难吃,皇帝整天吃大鱼大肉,这糠他肯定吃不来,可是皇帝的话就是金口玉言,他下的旨意谁敢违抗,怎么办?

俗话说:情急生智,顺喜不愧是在皇家厨房干了半辈子的厨子,他想呀想,想呀想,最后终于让他想出了好主意,于是赶紧行动起来,准备材料。

元顺帝用膳时,顺喜就将一个有盖的青花大盘捧了上去,揭开盖子,一阵香气首先飘了出来,接着元顺帝看到,盘子里边有一张冒着热气的饼,那饼,金光灿灿,上面还沾着乌黑发亮的黑芝麻,好看极了,妥欢帖木尔问:“这是什么好吃的?”顺喜应道:“启禀万岁爷,这正是用稻糠做得饼,奴才给它起名金光饼!”

元顺帝夹了一块金光饼,咬了一口,就觉得一股香气直冲肺腑,满口生津,元顺帝吃尽天下美食,可这是一种从来都没有过的感觉,皇帝龙颜大悦,赏赐了顺喜不少银子,还吩咐他每天都为自己做这种糠饼。

第二天早朝时,元顺帝突然说要请大臣们吃饭,接着他就命令手下将金光饼端上来,每一个大臣都分了一块,大臣们吃完之后,元顺帝就问:“众位爱卿,你们觉得这东西好处不?”群臣们都说好吃,元顺帝又单问直谏的那个大臣:“爱卿,你觉得呢?”那大臣点了点头,说:“好吃!”元顺帝这才宣布:“各位爱卿,这东西叫金光饼,名字好听,其实就是用糠做得饼,朕觉得这糠饼比大鱼大肉还好吃!百姓能天天吃它,岂不是天大的福气!”这个大臣还想劝谏皇帝,元顺帝却将大袖子一甩,进宫去了。后来,元顺帝越看这个大臣越不顺眼,就找了个借口把他下了天牢,这个大臣最后含恨而死。

见皇帝这么昏庸,再也没有人敢在他面前劝谏了,这个朝代也就这么一天天腐朽下去。这一年,天下大旱,饿殍满地,朝廷的赋税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持续增加,农民为了活命,纷纷揭竿而起,其中朱元璋的农民起义军深受百姓爱戴,起义军每到一处,那里的百姓就呼应,朱元璋的力量迅速壮大,很快就打到了京城,元顺帝见回天乏术,就在御厨顺喜的陪伴下逃出了京城,向他的老家塞外草原狂奔而去。

元顺帝狂奔了上百里,看不见京城的影子了,这才停住了脚步,这时他才觉得饿了,就让顺喜准备膳食,顺喜为难了,因为他们只顾了逃命,别说是食物,身上就连银子都没有带一块,顺喜心说总不能让皇帝饿着,只好去附近的村庄要饭。

半晌后,顺喜回来了,手中拿着一块黑乎乎的东西,看那形状像饼,元顺帝太饿了,顾不上细端详,拿过来就吃,刚进口,他就觉得像吃了一口碎小的瓷片,划得满口生痛,他又吐了出来,问:“大胆奴才,你给朕弄得这是什么东西?这么难吃!”顺喜说:“回万岁爷,这是糠饼!”元顺帝差点跳了起来,说:“这怎么会是糠饼?你给朕做得糠饼可不是这个丑样子!”顺喜苦笑道:“我的万岁爷呀,其实这才是真正的糠饼呀!它是用草糠掺上少量的地瓜面做出来的!”元顺帝问:“这是真正的糠饼?那你给朕做得又是啥?”顺喜说:“那是我用糯米面掺上少量的稻糠,加入剁得粉碎的海贝和燕窝,最后用鸡汤和面,放在油中炸出来了……”

元顺帝一听,气的大骂起来:“你这个该死的奴才,你知不知道,你的一块糠饼毁了我的万里江山呀,来人,将这个狗奴才推出去……”忽然元顺帝意识到了什么,他看了看空旷的四周,接着蹲下身子像个孩子一般嚎啕大哭了起来。

朱元璋还债

朱元璋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一年到头都吃不了几顿饱饭,朱元璋十岁时,他的父母因病双双去世,这日子更是雪上加霜了,年幼的他只好去给村里的地主刘财家里放牛,一起放牛的还有同村几个小伙伴,其中里边有后来成为他手下得力大将的徐达,常遇春……因为朱元璋办事有主见,胆子与力气都大,小伙伴们就推举朱元璋为大哥,什么事都听他的。

一个大冬天,朱元璋还有几个小牧童将他们放牧的十几头牛赶到后山上吃干草,那一天,天上没有太阳,西北风一个劲的刮,饿着肚子的小牧童们东躲西藏,也抵挡不了那刺骨的寒冷,觉得灵魂都要出窍了。

俗话说狗急跳墙,这人急了也是什么事都能干出来,朱元璋看着正在悠然吃草的牛儿,他一咬牙,对小伙伴们说:“与其这样被冻死,不如一不做二不休,杀死一头牛我们饱餐一顿!”一个小伙伴说:“可是地主要是问起来,说不定要打死我们呢!”朱元璋说:“只管去杀,我自有主意!”

看着朱元璋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小伙伴们也就不怕了,于是团团地围住一只黑牛,扳头的扳头,扳腿的扳腿,拽尾巴的拽尾巴,把它撂到在地上按着。朱元璋拔出柴刀,向牛颈脖戳去,顿时,那黑牛脖子血水四溅,染红了一大片山石,朱元璋就吩咐大家剥牛皮,拾柴禾,把牛肉割成了小块,用树枝叉着烤了起来。

一会儿,肉烤熟了,朱元璋和小伙伴们一通狼吞虎咽,不一会,小肚子就跑了,身上也不冷了,这时,天已擦黑,该要回家了,小伙伴仍为朱元璋着急:“小黑牛没有了,快想个主意回去交差吧!”朱元璋若无其事的样子,抹抹油手说:“不怕,大家只管放心回家,一切有我呢!”小伙伴们往家走时,朱元璋暗暗拉了常遇春一把。

刘财见少了一头牛,就责问朱元璋,朱元璋说:“那牛不知怎么搞的,钻进山缝里出不来了。”刘财哪肯相信,非要亲自去看。朱元璋领着刘财,到了后山,找到一块大山石,刘财借着灯火一看,果然有条小牛尾巴露在石缝外面,那尾巴的毛色,正是他家的小黑牛,他用手用力去拽牛尾巴,牛尾巴没拽出来,山石那边却传来“哞哞”的牛叫声。朱元璋对刘财说:“你亲眼见了,我不骗你吧!”刘财没有办法,只得垂头丧气的走了。

原来,朱元璋早就想到刘财一定不会相信此事,就与常遇春说好让他早早跑到那块大山石后边,刘财拽牛尾时,他就一边拽住牛尾那头,一边学牛叫,结果刘财真的相信了。

俗话说: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件事情最终还是被刘财知道了,刘财火冒三丈,把朱元璋绑了起来,问他怎么把,朱元璋说:“我家里一穷二白,东家你也知道,你就是打死我我也赔不起你的牛!”刘财瞪着一双血红的眼睛,说:“难道,我的牛就被你白吃了?”朱元璋说:“我长大了一定会有出息的,现在如果你放过了我,到时候我赔你一群牛!”

刘财早就听说朱元璋一边放牛一边读书,心说:“我现在就是打死他,那牛儿也活不过来了,这小子这么刻苦,说不定长大真有点出息呢,倒不如赌一把!”这么一想,刘财就说:“我就相信你这一次,不过,你要给我写一张欠条,到时候真的有什么出息,要赔我一群牛!”朱元璋答应了,被放开后,他真的写了一张欠条给刘财,还签了字,按了手印。

后来,这个放牛娃朱元璋真的出息了,领着一帮穷哥们闹革命,后来竟然当上了大明的开国皇帝,刘财听说后,就想起当年的事了,他翻箱倒柜一番,终于找到了当年朱元璋写得欠条,就要去京城寻找朱元璋要账,他家里人都说:“现在人家早就已经不是那个小放牛娃了,已经是皇帝了,你这样去,岂不是自寻死路!”刘财一梗脖子,说:“皇帝怎么了?皇帝更要讲信誉,否则怎么能做好这个天下?”他不由分说,就打点了一点行李,去京城寻找朱元璋要账了。

历尽千辛万苦,刘财终于到了京城,可是那皇宫其实一般人能进的,刘财到京城半个月,愣是没有靠近皇宫半步,眼看着盘缠将近,不由得着急起来。

这天,刘财正在皇城里转悠,忽然人群噪杂起来,接着一队骑兵走过来,大喊:“闲人闪开了,否则,格杀勿论!”人群立即向两边闪去,刘财忙问身边一个人,发生了什么事,那人小声说:“皇帝要出巡了!”

刘财一听心里这个高兴呀,心说终于要见到皇帝了,他瞪着大眼向路中央看去,一会儿,一队依仗浩浩荡荡的走了过来,在最中间龙辇坐着的可不正是朱元璋吗,那张脸还是和以前一样长,一样黑……

刘财瞅了个机会,从路边防守士兵的空间一下子窜到了大路中央,跪倒后大喊:“皇上,冤枉呀,冤枉……”整个队伍被刘财的突然出现弄得有些慌乱,一队御林军冲过来,就要把刘财抓起来,这时,龙辇上的朱元璋开口了:“我倒要看看是什么人吃了雄心豹子胆敢拦朕的依仗,叫他过来说话!”

面对走近的刘财,朱元璋说:“你有什么冤情,可以对朕一一讲来!”刘财说:“有一个人借了我钱,承诺富贵后就还给我,他现在大富大贵了,皇上您给评评理,他现在是不是要还我的钱?”朱元璋说:“这是自然,欠账还钱,天经地义!”刘财等得就是这句话,他从身上拿出那张欠条,呈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看罢,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哈哈大笑,说:“原来你是向朕讨账来了,朕贵为天子,一言九鼎,既然当年答应还你一群牛,就一定会履行承诺!”说完,他让手下给刘财找了一家旅馆先住下,说忙完手头的事,就把一群牛还给刘财。

第二天,刘财正在旅馆翘首以待,圣旨真的到了,刘财慌忙跪地接旨,但听那个太监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少时,曾在刘财家放牛,后来因饥饿,杀死一只牛充饥……后承诺:富贵后,一定会偿还刘财一群牛。朕一直以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今特赐刘财一家牛姓,以偿旧账……”

刘财听完圣旨,一头的雾水,他四下看了看,没见到一根牛毛,就问那个太监:“皇上还我的那群牛在哪里?”那太监冷冷地说道:“真是个笨蛋,万岁爷赐你们一家人都姓牛,那不就是一群牛了吗?还不快点谢主隆恩!”

刘财恍然大悟,啼笑皆非,却又无可奈何。

同类推荐
  • 阴阳师·萤火卷

    阴阳师·萤火卷

    现象级作家梦枕貘传奇力作《阴阳师》,系列全新作品《阴阳师·萤火卷》隆重上市。本书包括《苍猴卷》与《萤火卷》两卷。相传,日本平安时代,世界明暗未分,人鬼妖杂相共处。兼家误入鬼市,遇到曾因一场误会而死的仆人忠安。忠安自此跟随兼家,夜夜讨钱。明念在山中拾得一颗鲜桃,治好了重病的儿子,却屡屡看到一位老妪匍匐在地,前来讨要。忠辅有一项异能,脱口而出的话常常变成现实,有人因此得病,有人坠马而亡。他不敢开口多言,却在夜半听到一个声音,逼他出声说,摄政大臣会跌倒而死。夜晚的平安京,天象异动,怪事频发。绝代阴阳师安倍晴明游走于阴阳两界,在谈笑之间破解桩桩离奇事件,为人鬼解忧。
  • 梦游眠剧场·祈祷

    梦游眠剧场·祈祷

    “明修鲁!听到了吗?这里是子午线太空站,我现在要对你发送讯号,S-P-O-T-L-I-G-H-T,接受后请覆诵一遍。”坐在地面航天指挥中心的明修鲁,头部戴着心电感应接收装置,成功地将那一排英文字拼出来,旁边围绕着研究人员与长官都高兴欢呼。“成功了!这项透过心电感应传输系统成功了!”大家都过来跟明修鲁鼓掌致意,航天总署的部长也过来拍拍他的肩膀说:“恭喜你跟你的哥哥明修义,获选为类地球行星开拓计划的成员。”明修鲁微笑地透过感应器,向远在子午线太空站的哥哥报告这个好消息。
  • 多斯的城堡

    多斯的城堡

    露西·莫德·蒙哥马利十分檀长描绘生活与我们遇到的普通人和与众不同的人。情节十分新颖,引人入胜,里面还有世界上最甜蜜的爱情。《多斯的城堡》最重要的是它所传递出的信息:接受你自己,无论其他人怎样说,勇敢地去做自己。这个对我来说很难做到,但是这《多斯的城堡》的故事激励我开始享受自己的生活,接受我自己!
  • 人家闺女有花戴(中篇小说)

    人家闺女有花戴(中篇小说)

    李林包里放着县文化局那张录用通知书到乡政府报到,接待他的是乡办公室文书。文书是一个白胖的老头子,样子像个老太太。文书说,我叫老尤,今天乡里人都下村去了,书记乡长叫我给你安排房间。李林说,那通知书交给你。老尤一摆手,你自己先放着吧,反正早听说你要来,又没有人冒充你。老尤把李林带到楼上,经过吱呀作响的漆黑的过道,然后打开一个房间。里面已有了一副铺盖,一床醒目的大红缎被堆在床上。老尤说,你去仓库间搬张床吧,乡里暂时安排你与计划生育员住在一起。
  • 旱码头:驼马时代的爱情

    旱码头:驼马时代的爱情

    本书是第一部关于古城子商贸历史的长篇小说,以古城子繁荣兴盛发展时期的历史为背景,以北黎北征姐弟,商人魏良栋等年轻人和一批寻梦者的人生经历和爱情故事为线索,满怀诗意地抒写了古城子独有的风土人情和民间杂艺,写出了古城人独特的智慧,百折不挠的信心和吃苦耐劳的人生境界。人物性格饱满,故事精彩纷呈。是一部反映“一带一路”中国故事的优秀文本。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借魔成神

    借魔成神

    新书《树大好除妖》正式发布,敬请新老朋友支持!
  • 萌狐休夫记

    萌狐休夫记

    云汐被亲生母亲和情敌害的快死的时候,被一个神秘人救了,还被迫签了卖身契,成了他的契约道侣。夫君很穷,好吧,她替他还债抵救命之恩。可他人品糟糕,整日里除了欺负她,就是欺负她。不行,这日子没法过了,她要休夫,休夫,休夫……
  • 故事会(2018年2月下)

    故事会(2018年2月下)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7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我家影帝不信邪

    我家影帝不信邪

    “点关注,不迷路,主播带你走花路。”洛梵音刚说完开场白,弹幕上就集体刷了起来。“主播,你身后有人!”------一朝暗恋成真,咸鱼女主播迈向影后之路,左手牵男神,右手捧奖杯,事业爱情双丰收。“男神,我掐指一算,你是我孩子他爸。”【三流道士女主播vs演技派男演员】啼笑皆非不正经娱乐圈小甜文。
  • 木苒花开

    木苒花开

    穿越?不带这么玩的,我怎么的青春逼人,18谁花季少女的年纪,居然就嫁人了。身份还是光界的废物公主?但是,好的是,被木界的太子殿下宠的不要不要的,这次穿越还是有用的
  • 二林唱和詩

    二林唱和詩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穿越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一个普通高中男生穿越到了re0的世界,他不知道关于这个世界的任何信息,而这个世界里的各种事件也因他而发生了改变,他是否能在这个世界上找到回家的路?无数的轮回与难关等待着他……
  • 北风居住的地方

    北风居住的地方

    遇见了风,如寂寞遇上明火,所有的遇见是上天安排的,和风的缘分,刚刚好。
  • Churchill

    Churchill

    Written by master historian and authorized Churchill biographer Martin Gilbert, this masterful single-volume work weaves together the detailed research from the author's eight-volume biography of the elder statesman, and features new information unavailable at the time of the original work's publication. Spanning Churchill's youth, education and early military career, his journalistic work, and the arc of his political leadership, Churchill: A Life details the great man's indelible contribution to Britain's foreign policy and internal social reform.Offering eyewitness accounts and interviews with Churchill's contemporaries, including friends, family members, and career adversaries, this book provides a revealing picture of the personal life, character, ambitions, and drives of one of the world's most influential and remarkable l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