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84800000005

第5章 破译哈佛创意密码,感受创意思维的力量(2)

第二课 剖析创意主体的特征

什么是创意的主体?简单地说就是人的头脑,它是有理智、能思维、可以进行创意活动的总司令部。对于人的头脑,哈佛大学创意课指出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从生理学和脑科学的角度;二是从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以下内容从这两个角度来探讨创意思维主体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创意思维的影响。

大脑是怎样运行的

18世纪的机械唯物主义者认为,人的头脑在认识外界的事物之前,是空无一物的,就像一块干干净净的“白板”;当需要认识的东西——如自然的事物、社会的活动或别人的思想观念等——进入头脑之后,便能够清晰地印在这块“白板”上。外界有什么样的东西,“白板”上就有什么样的东西;反过来说,“白板”上所有的东西,也一定能够在外界事物中找到原型。按照“白板论”的观点,比如说,我闭上双眼,任何东西都看不到,处在“一片空白”的状态;然后我猛一睁眼,那么处在我视域之内的所有东西——图书、稿纸、眼镜、水杯、圆珠笔等都会毫无遗漏地通过我的双眼进入头脑。而我的头脑对于来自外界的“客人”则是一视同仁,兼收并蓄的。如此一来,便很难产生“创意”“发明”之类的事情了。

然而,头脑的实际运作情况并非如此。人脑是地球、宇宙的全息照片。这是脑科学研究者作出的一个重要推论,并引起巨大反响。

根据全息论,人脑跟全息照片是同一原理。全息摄影能将整体的任何部分、任何片断都摄下来,产生一种真正的三维空间效果。假如你拍摄一张桌子,然后把照片撕碎,每一个碎片显示的不是这桌子的部分,而是显示桌子的整体。科学研究者和心理学家们考虑,全息照片应当与人脑相似。他们坚持认为,人脑是作为一个整体在工作的——它的部分,甚至小到一个脑细胞,都可能反映整个大脑的活动。而且人脑是整个地球乃至整个宇宙的全息照片。约瑟夫·契尔顿·皮尔斯在《奇妙的幼儿》中写道:“新生儿的大脑,作为一张全息照片的碎片,必须接受地球全息照片的感光,并与地球相互作用,以达到清晰化,或者说调整好人脑照片的焦距,如果把一个初生儿的大脑隔绝在屋子里,不让它与地球相互作用,那么清晰化就不可能达到……人脑越是长大,越是精致,全息效果也越好,人脑与地球相互作用的智慧或能力也越大。”

另一位心理学家普里伯姆把这种全息摄影的纪录进一步引申,他认为:假如人脑中真有这种全息照片,那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利用各种信息频率在人脑中储存事物。然后我们就可以用线性的或空间的方式把这些信息读出来。线性的方式是在一段时间内陆续进行的,空间的方式是在同一时间内进行的。空间和时间并不存在于大脑中,它们是从大脑中读出来的……全息照片的每一部分包含着整体。这样,全部信息都在其中了,只是观察角度和观点略有不同罢了。

既然我们的大脑是对地球、宇宙的全息摄影,底片就存于脑中。那么摄影、摄像就一定是大脑运行的重要方式了,也可以说,通过使大脑摄影、摄像、拍照,可以数以百倍地提高用脑效率。那么大脑的摄影、拍照功能又是怎样运行的呢?

人脑的大部分记忆,是将情景以模糊的图像存入右脑,就如同录像带的工作原理一样。信息是以某种图画、形象,像电影胶片似的记入右脑的。所谓思考,就是左脑一边“观察”右脑所描绘的图像,一边把它符号化、语言化的过程。所以左脑具有很强的工具性质,它负责把右脑的形象思维转换成语言。

被人们称为天才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思考问题时,不是用语言进行思考,而是用活动的跳跃的形象进行思考。当这种思考完成以后,我要花大力气把它们转换成语言。”可见,我们在进行思考的时候,首先需要右脑非语言化的“信息录音带”(即记忆贮存)描绘出具体的形象。

左脑的功能可以为电脑取而代之,那么人对大脑的开发的必然选择就是开发右脑,启动全脑了,而右脑的功能突出表现为类型识别能力、图形认识能力、空间认识能力、绘画认识能力、形象认识能力,可以概括为一个字就是“像”,有的心理学家将其称为心像或心理图像。

可以说,右脑最突出的功能就是像的功能,它能够大显身手、大显神威的就是摄像、显像的功能。

“思想”是左脑的功能。那么右脑的以呈“像”为主的功能,我们称为什么呢?称为思像。思像主要指的是右脑的运行状态。

如果说右脑有个软件的话,那么这个软件就是思像,是思像软件,它区别于左脑的软件——思想,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二者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啊!

提出思像这一概念,还有一层意思:我们说思像是右脑的软件、思想是左脑的软件,并不是说思想与思像、左脑与右脑就毫不搭界,彻底区别开来,而是思想与思像,左脑与右脑是相通相连的,其逻辑语言功能也好,显像功能也好,并非单独左脑的运动或单独右脑的运动,而是左右脑并用的全脑的启动。如果把左脑、右脑割裂开来看,那就错了。因而,思像这一概念的提出,一是考虑了右脑的像的功能,二是同时考虑了左脑的语言逻辑功能,其中以像为主,也就是说思像包含着“思”与“像”两重意思。“思”指语言逻辑,“像”指思像。这样,思像反映的就是以启动、开发右脑为主而带动、激活全脑的用脑过程。

这是有科学依据的。脑科学也是在不断发展的,人们对大脑尤其是右脑的认识不断深化,美国艺术家兼教育学家奈德·赫曼提出了一种新全脑理论,同时开发出相应的全脑技术。这种全脑理论重视了脑部的边缘系统。脑部的边缘部位是个相当小而复杂的组织,分跨在大脑的左右两半边。这部分组织在人脑上是看不见的,只有将脑部细细解剖开,才可以发现。边缘系统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被称为“大脑中的大脑”。这种新全脑理论不是将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脑,而是分为左上脑、左下脑、右上脑、右下脑4个象限。这一研究成果得到了多项全美大奖,被誉为是“划时代的贡献之一”,并且相应的全脑训练已在全球推广。

头脑中的调色笔

经验证明,我们的头脑并不像一块“白板”,而是更像一块“调色板”。头脑把外界输入的各类信息经过调色处理之后,进而画出一幅幅色彩鲜艳的图画。这也是头脑能够产生创意思维的现实根据。

每个人的头脑都拥有许多种调色笔,其中较为重要的几种是:实践目的、价值模式、知识储备等。

一、头脑中的实践目的

就是我们在思考事物或者解决问题时所要达到的目标,其语言表达式就是:“为了……”每个人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预先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这个目的指导着我们的思考和行为,并且自己能够意识到目的的存在,并能想象目的实现以后的美好情景。

我投稿发表文章,是为了交流学术观点,或者仅仅是为了拿到稿费;你报名参加函授,是为了学到知识,或者是为了获得文凭;他夜以继日地搞些小发明,是为了造福社会,也许是为了讨好女朋友……于是,我们的头脑就产生了“偏心眼”:对于符合自己实践目的的事物和问题,将会给予加倍的注意;而对于那些与实践目的无关的东西,那就对不起了,一律拒之于千里之外。

在某国警官学校,毕业班学员正端坐在三楼的教室里,神情紧张地等待着即将来临的毕业考试。只见考官走进教室,迈向讲台,对学员们说:“全体注意,现在考试开始!请你们立即跑步到一楼,然后跑步返回教室!”

学员们尽管迷惑不解,但是只能服从命令。他们赶快跑到楼下,并接着又跑回三楼的教室。学员们刚坐下喘息未定,考官的问题已经出来了:“请问:从一楼到三楼,共有几级楼梯?”

这次警官考试是意味深长的,能够考满分的学员大概不会有很多。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楼梯只是上楼下楼的通道,能够达到这个实践目的就行了,而没有必要关心它究竟有几级;但是对于一名警官来说,他应该具有比常人更为敏锐的观察力,能够打破通常的“实践目的”对自己眼界的约束,以便发现与“侦破案件”这一实践目的相关的各类信息。我们读《福尔摩斯探案》时便经常看到,福尔摩斯的创意思维主要表现在,他能够从普通人所忽略的蛛丝马迹中找出案件的关键线索。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有句名言:“熟知非真知。”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请想一想,为什么“熟视”却“无睹”?某些事物一千次、一万次地出现在我们的视域内,我们却“视而不见”。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那些事物不符合我们的实践目的,头脑感到没有必要去理睬它们。比如,你家碟子上的花纹是什么样的?希特勒的“**党标志”是左旋的还是右旋的?类似的问题有许多,你大概都回答不上来。

再想一想,为什么“充耳”却“不闻”?某种声音一千次、一万次地回响在我们的耳畔,我们却听不到。原因同样在于,那种声音是实践目的之外的东西,头脑没有义务去感受它。比如,你家冰箱多长时间工作一次?每次工作多长时间?你在读小说或写文章的时候,还能听见身边闹钟的“滴答”声吗?对于这类问题,你的回答大概都是否定的。

二、思考之前的知识储备

著名物理学家费米在一次讲演中曾经提到这样一个问题:“芝加哥市需要多少位钢琴调音师?”然后,费米自己解答说:“假设芝加哥有300万人口,按每个家庭4人,而全市1/3的家庭有钢琴计算,那么芝加哥共有25万架钢琴。每年有1/5的钢琴需要调音,那么,一年共需调音5万次。每个调音师每天能调好4架钢琴,一年工作250天,共能调好1000架钢琴,是所需调音量的1/50。由此推断,芝加哥共需要50位钢琴调音师。”

这是一个典型的“连锁比例推论法”,在解决实际问题和获得思维创意的过程中经常被采用。在这种推论中,需要很多预备性知识做基础。比如,你应该知道“有钢琴家庭”所占的比例、调音师的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等。

在进行任何一项创意思维之前,我们头脑中总要有一些预备性的知识。头脑把这些知识当做铺垫或者跳板,然后构想出改进物品或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知识自身就隐含着某种价值观念,并构成一种特定的框架,从而对头脑的观察范围和思考偏向作了预先的规定。凡是与这种规定相吻合的,头脑会予以加倍关注;而与这种规定无法沟通、风马牛不相及的,头脑就会毫不留情地把它们拒之于大门之外。

所以,每个人头脑中所思考的事物和问题,都受制于自己的知识水平。正如每个人喜欢读的书不同,除了欣赏趣味之外,其差异点主要是由知识程度决定的——谁都不愿意去读一本自己根本就读不懂的书。由此看来,头脑中的知识既是创意的必要前提,又有可能成为创意的制约因素。

三、思考之前的价值模式

在各种各样的外界事物和观念中,有些能够满足我们的需要,对我们有用;而另一些则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对我们没用。有用的东西,在我们看来,就是“有价值的”;而没有用的东西,就是“没价值的”。相应地,用处大的东西,其“价值”就大;而用处小的东西,其“价值”也就小。于是,头脑在对外界的事物、信息和问题进行接收和思考的时候,便依照其价值顺序进行排列:首先处理价值最大的,其次处理价值中等的,最后处理价值小的,而对于没有价值的东西则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

常常会有这种情况:同一种东西,在你看起来很有用,价值大,但是在我看起来则没有用,毫无价值。这就是人与人之间价值观上的差异。当人们面临选择的时候,他就会把外界的事物或观念按照其价值的大小排列出一个顺序,也就是排列出一个主次、轻重、缓急的次序。这种次序,我们就称之为“价值模式”。

价值模式的差异对于创意具有重要的意义。人们的价值模式不同,对于同一个事物或者同一个问题就会产生不同的看法。有些时候,创意就是从那些不同的看法中出现的。在中国人看起来,美国人的想法(实用性的)是一种创意;而在美国人看起来,中国人的想法(审美性的)同样是一种创意。其原因就在于双方的价值模式有差异。

对于个人来说,价值模式的转变意味着一种新创意的产生,意味着他面前的世界“旧貌换新颜”,他的行为方式往往也会产生相应的改变。在日本的明治时代,有一位出身世族的剑士,初到三菱公司任职,公司要求他必须对客户恭恭敬敬乃至低声下气。这使得高傲惯了的剑士感到难以接受。公司负责人便对剑士说:“笑脸迎人、低声下气,都是为了金钱。你不妨把客户当做一堆钞票,你朝他一低头,那堆钞票就飞到了你的口袋。这有什么好难为情的呢?”这的确是一项创意,使得剑士改变了原来的价值模式和行为模式,他眼中的整个世界也都改变了。

大多数情况下,一种价值模式的建立是困难的,而一种价值模式的改变则尤为困难——对于个人、团体乃至整个民族来说,都是如此。

同类推荐
  • 不生气,你就赢了

    不生气,你就赢了

    一个人是否会生气,只在转念之间。我们要学会笑对生活,而对那些试图激怒自己的人冷眼相待,不要让一时的怒火影响了自己的进步,不要因为干扰生活的因素太多,变数太多而去生气动怒。因此,不必深陷在生活的诸多计较中,平复自己的心情,以乐观、淡然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终将获得一个不生气的人生。所以,只有把控情绪,才能把控自己的生命轨迹,才能把控未来发展。只有减少或降低不生气的频率,才不会掉入自我惩罚的陷阱,你的人生才会变得精彩纷呈。
  • 卡耐基写给青少年的口才书

    卡耐基写给青少年的口才书

    年轻的朋友,你是不是有过因胆怯而语无伦次的尴尬经历?是不是常常在当众讲话的时候感到手足无措?是不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妙语惊人、出类拔萃的“口才少年”?……《卡耐基写给青少年的口才书》可以帮助你建立自信,具有敏锐的思维,让你获得卓越的口才,令人刮目相看。《卡耐基写给青少年的口才书》汇集了卡耐基多年来当众讲话、演说的经典案例,以青少年的心理需求为出发点,分别从技巧修炼、交流互动、即席演讲、仪态谈吐、自我挑战、口才储备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指导,旨在帮助青少年建立一套完整的口才训练系统,传授如何运用能言善辩的口才在校园、社会、家庭中充分展示自我,获得把握有利于自身成长和走向成功的契机。
  • 最神奇的气场效应

    最神奇的气场效应

    也许你没有钱,没有地位,也没有富爸爸;也许你正挣扎在社会的最底层,这都没关系,你还有追求幸福未来的权利,有奋斗不息的意志。最重要的是,你有与生俱来的气场,也有后天的进取心。掌握了气场定律,不怕找不到你的气场。
  • 人生哲理枕边书

    人生哲理枕边书

    让我们的一生不是因为偶然而变得重要,不是因为环境而变得重要,而是我们自己的选择,选择让自己的生命有意义。《人生哲理枕边书》通过大量生动有趣的故事和画龙点睛的点评,使读者朋友在轻松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学会从容地面对各种问题,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
  • 登山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登山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本套丛书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权威性和完善性,是全方位展示国内外惊险作品的经典版本,是青少年读者的良好读物和收藏佳品。
热门推荐
  • 韩先生,慢慢喜欢你

    韩先生,慢慢喜欢你

    本以为是一场带有目的性的商业联姻可是,男人不准她身边出现除他以外的异性不准她和别的男人谈笑风生连看其他男人的照片都不允许季然“……”男人眸中闪过一丝笑意,脸贴着女人的侧脸,在她耳边开口,声音沙哑低沉:“季小姐,你就那么讨厌我吗?”男人说话时吐出得气息,悉数打在女人耳畔上,女人竟不争气的心跳加速起来。“是,我讨厌你。”女人的脸上早已染上一层红晕。憋着通红的脸开口。“可是,我喜欢上你了,怎么办?”男人嗓音沙哑中带着一丝蛊惑。《总体来说,此文应该是甜宠文,应该是…》
  • 蝶眼看世界

    蝶眼看世界

    心灵鸡汤也好,励志酬勤也罢。以新的角度,看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以新的感触,解繁华大道的真意。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身在其中,不知其之意。旁观所处,方能识其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大哥自己人

    大哥自己人

    “大哥,放弃吧,别救了,给个痛快吧。”“兄弟在忍忍,马上就好…兄弟,你在干什么,快放下手上的刀,不要冲动啊!”噗,被救者自杀身亡!叮,恭喜宿主“救死”百人,完成百人斩称号!
  • 照亮夜空

    照亮夜空

    她是一个演员,从剧组演到生活,他是公司总裁,他们的故事从此开始。
  • 末世之圈养万物

    末世之圈养万物

    这是一个兵器与科学,物种与变异,元素与能量,修炼与末世并存的世界。在上神操控万物的背景之下,生安自少年圈养所出发,手持一刀一枪,被迫走出了一段传奇的征途。
  • 最肯忘相思

    最肯忘相思

    为了他我出卖了自己的尊严,得到的却不是关心。为了他我保留了自己的尊严,得到的却是爱护。
  • 寒族修士

    寒族修士

    这是发生在某个未知世界,一块不知名大陆上的故事。寒族修士黎青山离开家族,踏上了漫漫修仙之路。道友交流群:397191941
  • 月落乌啼君落心

    月落乌啼君落心

    21世纪的杀手突然穿越,来到了一个奇特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的兰芊会遇到什么事呢?请大家翻开这本书,慢慢看吧!
  • 龙魂

    龙魂

    龙啸天是家族里公认的第一大废柴,他来到了跟自己国家成为世仇国家的通天帝国,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和梦微公主进入黑羽森林,目的就是要抓取一只冬末爆熊的幼崽。然而异变突起,招来了森林中的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