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80200000018

第18章

pp.943-944.可见,贝文建议推迟向苏联政府发出照会,主要是担心过早地采取行动,会激怒索科洛夫斯基本人甚至是莫斯科最高决策层,导致苏联采取更加强硬的态度,反而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再者,贝文也认为推迟到5号或6号发出照会,可以使西方自身“有充分的时间对索科洛夫斯基的反应进行研究”,因为这样的反应代表了苏联政府的态度,之后在照会问题上作出的决定就更具有针对性和准确性。但他也强调照会的最后期限“不要晚于6号”。FRUS,

1948, Vol.2,

pp.943-944.贝文建议采取的“层层递进、由低到高”的交涉方式,实际上也反映了英国政府希望低调处理争端、力求通过低级别的外交渠道实现和解的心态,同时也体现了伦敦高层希望通过四国军政官会晤,确认苏联封锁柏林的真实意图。出于“不愿意让罗伯逊冒险单独与索科洛夫斯基讨论封锁问题”的考虑,华盛顿最终默认了伦敦提出的照会程序。Jean

Edward Smith, The Papers of General Lucius D.Clay:Germany 1945-1949, p.721.

在约会索科洛夫斯基的方式上,美国政府及其驻德军政府只愿意向其发出口头约请,不希望因为发出正式的书面信函而使对方在回复程序上找到拖延时间的机会。Jean

Edward Smith, The Papers of General Lucius D.Clay: Germany 1945-1949,

p.721.但贝文却坚持命令罗伯逊对索科洛夫斯基6月29日的信函进行书面回复,他表示自己在30日的下议院辩论中承诺了会认真答复索科洛夫斯基的来信FRUS,

1948, Vol.2, pp.944-945.,如果食言,自己可能会失去下议院的信任,因而即使无法与盟国取得一致,他也将单独采取行动。BDFA, Part

Ⅳ, Series F, 1948, Vol.13,

p.162.不过,出于维护西方内部团结的考虑,贝文也作出了让步,他表示在发出书面答复后,罗伯逊将和美法两国的同行一起向索科洛夫斯基发出举行会晤的口头约请。BDFA,

Part Ⅳ, Series F, 1948, Vol.13, p.162.

上述情况,正如美英关系专家戴维·雷诺兹(David

Reynolds)指出的那样,两国的协商机制不但体现在双方定期和不定期的外交机构之间的磋商,而且建立在许多非正式的官员个人接触和语言交流便利的基础上。及时的、频繁的信息沟通、情况交流以及制度化的协调机制,尽管有时并不能保证政策的高度一致,相反可能会使双方的分歧全面显现出来,但每一方均可在充分考虑对方特殊利益和特别关切的前提下执行所谓的最佳政策,“通过彼此事先协商,伦敦经常能在华盛顿对策尚未形成之时及时地将自身观点灌输到对方的决策过程中”。David

Reynolds, “A ‘Special Relationship’? America, Britain and the International

Order since the Second World War,”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62, No.1(1986),

p.10.

7月3日下午的四国军政官会晤,从头至尾充满了矛盾分歧甚至是争吵,但西方也并非全然没有收获。索科洛夫斯基在说明封锁原因时除了强调技术障碍外并没有着重提到货币问题,而是含蓄地指出“由于西方在苏占区制造的经济无序导致了苏联不可能为其提供可供替代的交通路线,而这些经济无序的情况是由《伦敦决议》所引发的,这一点非常重要的”。索氏的说法,第一次公开将柏林问题和《伦敦决议》联系在一起。他据此明确表示,“除非增加对该《决议》的讨论,否则自己不会回答任何有关恢复西柏林对外交通的问题”。尽管罗伯逊随后曾试图将谈话重心再次转回到单纯的封锁问题上来,但他得到的回答却更为直接:“交通问题是与整个德国问题密不可分的。”FRUS,

1948, Vol.2, pp.948-950. 又见Jean Edward Smith, The Papers of General Lucius

D.Clay: Germany 1945-1949,

pp.722-724.至此,美英法三国终于确信苏联政府并不是真的想要解决柏林问题,除非将其作为解决德国问题的一部分加以讨论,否则四国军政官会谈毫无意义。FRUS,

1948, Vol.2, pp.948-950. 又见Jean Edward Smith, The Papers of General Lucius

D.Clay:Germany 1945-1949, pp.722-724.

7月6日,美、英、法各自向苏联政府发出了内容相同的抗议照会。三国在照会中用大量篇幅陈述了西方自由进出西柏林权利的历史由来并对苏联封锁柏林的行为给予了强烈谴责,最后表示愿意在《联合国宪章》第33条该条规定全文为:任何争端当事国,于争端之继续存在足以危及国际和平与安全之维持时,应尽先以谈判、调查、和解、公断、司法解决、区域机关或区域办法之利用,或各国自行选择之其它和平方法,求得解决。的原则下处理与苏联之间在柏林问题上的分歧,并同意首先在四国对德管制机构内进行谈判协商。照会全文参见FRUS,

1948, Vol.2,

pp.950-953.三国也暗示在协商无果的情况下,将会把争端提交国际法院甚至是联合国裁决,但没有提到召开外长会议的问题,对此,华盛顿是用以下理由说服了伦敦。美国政府首先认为,由于苏联人希望召开外长会议,因此一旦在照会中提出该建议,他们很可能会同意解除封锁,但前提是讨论整个德国问题,筹建西德政府的计划也将因此而被搁置,由此造成的后果对西方来说,即使不是灾难性的也将是十分严重的。其一,苏联可能将外长会议对德国问题的讨论大肆渲染,通过舆论容易影响德国人,使美英法对筹建西德政府的行动作出消极回应;其二,不论问题最终能否解决,不论结果如何,讨论终归需要一个过程,在此期间停止筹建西德政府的代价将会直接影响到西德经济的恢复,甚至会变相对整个西欧经济的复兴产生消极影响。此外美国政府还强调,由于即便召开外长会议也不一定能解决柏林问题,因而在照会中回避提及外长会议反倒将使西方有更多的弹性选择以及更多的回旋空间,可以为西方三国根据苏联复照决定是否直接将问题提交联合国留有余地。Jean

Edward Smith, The Papers of General Lucius D.Clay: Germany 1945-1949,

p.727.当然,在华盛顿的说辞当中还有维护西方大国团结的理由。

7月14日,美、英、法三国政府分别收到了苏联对西方6日照会的答复。苏联首先强调在柏林出现的形势是西方单方面破坏四国对德国共管机制、采取分裂德国的政策、建立独立的西德国家以及在西柏林引入西马克的结果,并警告西方三国要为自己的非法行为负责。其次,莫斯科表示有关四国管制柏林的协定是四国对德国管制协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美英法在德国西占区采取单独行动破坏四国联合管制德国的机制、在法兰克福建立西德首都,并因此而颠覆了自己参与管理柏林的权利的合法基础。再者,莫斯科认为供应西柏林人口的困难是由于三国在西占区的单独货币改革而造成的。柏林是苏占区的一部分,大量在西占区废止的货币流入对柏林和德国的苏占区造成了威胁,驻德苏军因此被迫采取了某些紧急措施保护德国人的利益以及苏占区和整个大柏林地区的经济安全,苏方不准备在解决货币问题之前解除封锁。莫斯科在复照的最后强调:西方三国在7月6日照会中表示准备就柏林出现的形势进行四国占领机关之间的谈判,但没有提到对整个德国问题的讨论,苏联政府不反对谈判协商,但认为议题不能仅限于柏林问题,因为该问题是无法从整个四国对德管制问题中分离出来的。苏联复照全文详见Documentary

History of the Truman Presidency:Cold War Confrontation:Truman,Stalin,and the

Berlin Airlift, pp.56-66. 又见FRUS, 1948, Vol.2, pp.960-964. 以及BDFA, Part Ⅳ,

Series F, 1948, Vol.13, pp.168-170.

杜鲁门总统在看到复照后很不满意,他认为莫斯科对西方三国要求的所有事情都予以了驳斥FRUS, 1948, Vol.2,

p.966.。在他看来,苏联封锁柏林的做法是一次重大的政治和宣传行动,莫斯科显然决心强迫西方退出柏林,苏联人的扩张最近在意大利、法国和芬兰遇到了挫折,其最大的卫星国南斯拉夫也突然产生了一种独立的倾向,同时欧洲复兴计划正逐步发挥作用。杜鲁门认定封锁柏林是国际共产主义的反攻……如果美国不能保持在柏林问题上的坚定立场,共产主义就会在德国人中间扩张势力,西方在柏林的地位也将因此变得风雨飘摇,如果想要留在那里,就必须显示一下自己的力量。但杜鲁门也认识到,苏联人对西方行动的反应又经常存在着引起战争的危险,因此美国既要正视苏联有可能蓄意寻找的战争借口,更要特别当心以杀人取乐的苏联飞行员或头脑发热的苏联坦克指挥官可能制造一个偶然事件而燃起战火。[美]杜鲁门著:《杜鲁门回忆录》(第二卷),第142—143页。可见,杜鲁门在面对苏联政府立场强硬的不妥协复照时所身处的一种两难境地。他一方面认定了坚守柏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又担心苏联反应过激而引发战争,所以杜鲁门倾向于总体上采取一种坚定而又谨慎的对策。但由于他当时正忙于自己第二任期的竞选宣传活动,因此没有很多时间顾及柏林事态的发展,具体的对策依然需要国务院会同军方及驻德军政府协商制订。

在贝文看来,苏联复照的一大特点是暗示可以就争端展开一系列协商。对此,他认为在以对话方式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西方既要小心行事不要关闭谈判的大门,也不应该将谈判的大门打得很开,不要给苏联人太大的回旋空间。BDFA,

Part Ⅳ, Series F, 1948, Vol.13,

p.168.他在收到复照的当天下午,通过驻美大使福兰克斯向美国国务院提出两点建议。第一,继续空运以示西方的坚定立场,并谨慎考虑对外公布照会的时间以及答复问题,关键是任何行为都不能给苏联人造成一种“可以通过交换照会的形式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外交拉锯战”的错觉。FRUS,

1948, Vol.2,

p.965.第二,由于苏联的复照并没有在某种程度上减少美国派遣轰炸机穿越大西洋飞抵欧洲的必要性,相反却使这种军事调动显得更加必要,因此希望这些轰炸机于下周一,也就是在布鲁塞尔条约组织咨询会议在海牙召开之前到达预定地区,并建议在对外公布这些飞机的调动原因时用“执行飞行训练任务”口径来进行解释。FRUS,

1948, Vol.2,

p.966.贝文的上述表态实际上意味着英国主张在继续加大空运、实施对苏核威慑的同时,采取“微开门”式的谈判政策以和平方式化解争端。与贝文的态度相似,驻英大使道格拉斯也在当天下午催促华盛顿尽可能多地增加用于空运的C—54运输机数量并强调现在问题的解决要依靠空军。FRUS,

1948, Vol.2, p.965.

美国驻德军政官克莱则在7月15日致电陆军参谋长布莱德雷:“苏联的复照巧妙地将西方逼到了一个必须接受谈判的位置上,而谈判的举行与否则完全是建立在他们所提出的条件基础上。苏联人在将柏林局势和整个德国问题紧密相连的同时还特别强调了货币问题,这就表明如果西方从柏林撤除西马克,封锁就有可能被暂时解除,但如果西德政府成立,封锁压力也将随之恢复,甚至连维也纳都有可能成为莫斯科施加压力的又一个目标。”不过,克莱在对苏谈判上的看法与贝文存在差异,前者认为苏联政府虽然为解决问题的出路开了个口子,但依然否定了西方在柏林的合法权利,并暗示他们将在整体接管柏林后立即恢复对西柏林的物资供应,苏联此举无疑是出于宣传目的,是在安抚西柏林人,是在尽力证明使西柏林人遭受苦难的罪魁祸首是美英法三国而非苏联。

克莱还强调莫斯科拒绝“在解除柏林封锁的前提下进行谈判”的态度,是在明确地表示决定谈判的主动权并不在西方手中,他因此认为:“似乎除了将封锁问题上诉到国际法庭或者提交联合国外别无善法。”不过,克莱也表示在采取以上行动之前有必要对苏联的不妥协立场作进一步验证,而唯一可以达到验证效果的途径正如之前所建议的那样对从陆路运往西柏林的物资采取武装护送,并希望华盛顿尽快授权军政府执行该行动,但他表示在决策武装护送的时候需要征得英、法两国的认同。此外,与贝文以及道格拉斯的想法一致,克莱也认为派遣轰炸机中队进驻英国本土的计划应该立即付诸实施,必须在武装护送行动开始之前将轰炸机部署到位,他强调这一点非常重要。Jean

Edward Smith, The Papers of General Lucius D.Clay: Germany 1945-1949,

pp.739-740.克莱的建议是各方反应中最为激进的,充满了火药味。

同类推荐
  • 日子里的中国

    日子里的中国

    本书是袁岳协同他零点的同事,以及众多社会学专家、资深媒体人、企业家和普通民众,从零点公司积累20年的调查中精选出了最具代表性的数据,结合我们这20年社会发展与个人生活变迁的种种趣事、热点、辛酸,梳理清楚了这段人们无暇思想的时光。本书对影响中国人生活质量的现存的许多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就其解决前景作了预判。全书围绕着“上紧发条的中国人”“向上奋斗的中国人”“等不及的中国人”“拆除藩篱的中国人”,还有“不离方圆的中国人”“‘花’儿怒放的中国人”“被网住的中国人”等话题,用翔实的数据、精辟的分析、生动的文字,勾勒了一串今日中国背后的足迹,这是一份既闪现着理性的光辉,又有着真实生动的触感的珍贵记录。
  •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

    本书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之作。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正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节点。在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四十余位经济学大家重新检视中国改革开放所走过的道路,详细回顾和梳理40年的成就、经验和教训,系统阐述了为什么改革开放被称为“伟大觉醒”“活力之源”“重要法宝”和“必由之路”,进而从市场化改革、发展与转型、三农及城市化、行政体制改革、金融改革、对外开放、专项改革等方面,深刻剖析当前中国面临的问题和难点,对改革方向、改革方法、改革路径、改革主体、改革动力作了系统研究,为即将开启的新的改革探索积累更多的可供借鉴的经验,探讨下一个时期的改革之路。
  • 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2016年11月30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 重塑面向公众的政务服务

    重塑面向公众的政务服务

    近年来,在我国具有“小政府”之称的政务服务中心发展迅猛,由集中审批、集约办理再到集成服务的发展历程,是对传统官僚体制及其观念习惯的深刻变革。本书基于丰厚的实践基础,勾勒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逻辑脉络,揭示了政务服务中心发展的基因密码,阐述了它的存在价值、未来走向和生命力等问题,填补了公共管理的学科空白,是我国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百科全书。
  • 思想政治工作原理

    思想政治工作原理

    本书分为总论和分论两编,共十四章。总论共八章,主要阐述思想政治工作一般原理,对各领域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分论共六章,主要针对不同领域的实际情况,提出做好和落实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的特殊要求。
热门推荐
  • 就往前走

    就往前走

    他和她是男女朋友,因为家里的原因分开了,后来他结婚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问道

    问道

    他天生没有练武的天赋,只是逍遥公子哥。十五岁的生辰,一场灭门之灾,他眼见全家被杀,心中燃起复仇火焰……为复仇,他强行逆天,重造身骨,只为修炼成神,为全家讨回公道!
  • 倾本佳人:夫君太冷酷

    倾本佳人:夫君太冷酷

    落难才女,薄情官人,一见彼此误终生,不见彼此终生误。她曾说:大官人放心,一入楚宅,妾自本分,不慕荣华,不慕君心。可后来,妻妾倾轧,她只能以虚情,谋他真爱,以他滔天财势,复她心中血仇。而他明知她无心无情,却还是将一腔信任,倾情相付。最后,当他用匕首抵着她的颈,哭诉:“庭深与绾心不能生相守,那便死同心,绝不受生离之苦!”最后,当她流出血泪,浸湿他的衣,他终究是划破手指,用血写就一封休书。绝对宅斗,斗的凶猛,谋生谋情,不输宫斗。绝对情深,步步为营,此情至深,深不可解。
  • 假婚真爱:左少克制点

    假婚真爱:左少克制点

    渣男迫害,母亲冷漠,父亲重病,弟弟受伤。这一系列的事情就像山体垮塌一样压在孟依岚身上,她绝望得想要一死了之的时候,左泽渊就像天神一般降临在她身边。为了父亲的手术费,他们协议结婚,她要为他挡掉父亲安排的对象。她一直都清楚,他们结婚是假的,她只是他的一个挡箭牌。却没想到他却要假戏真做,把他变成他名副其实的太太!被压倒在床,她奋力反抗:“左少,这跟说好的不一样啊!”左泽渊则邪恶一笑:“证都领了,我履行以下做丈夫的义务,天经地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清朝开国第一后

    清朝开国第一后

    在吉林省四平市东南大约五十里处,有一个风光秀美的山区小镇,叶赫满族镇。它就是叶赫那拉氏家族的祖籍之地,亦是满族的重要发祥地。孟古就出生在这里。叶赫那拉氏孟古,女真叶赫国东城国主杨吉努之女,生于1575年,1588年与建州女真努尔哈赤结婚。因其端庄秀丽温柔可爱,独受努尔哈赤的宠爱,1592年生下皇太极,1603年病逝,年仅二十九岁。努尔哈赤痛失其宠,爱不能舍。斋戒月余,宰乌牛、白马各百敬祭。令四婢殉之,停孟古灵于院内三载,后葬尼亚满山岗。后金天命九年迁葬东京扬鲁山,后金天聪三年再迁沈阳天柱山上,即今沈阳东陵,与努尔哈赤合葬于此。
  • 成功的快捷方式

    成功的快捷方式

    逆向思维的好处在于,它不受常识或常规的束缚,见常人不见之处,异想天开,从而产生新的创意。逆向创新通常就是我们所说的倒过来想。倒过来想指的是把顺着想的思路加以颠倒,它的具体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倒过来想的作用在于能使我们去注意和思考顺着想想不到,或者容易忽略的问题的另一端、另一点、另一面。这位中国最伟大的运动员,能否像福特、西门子、洛克菲勒一样,创造一家以创始人的名字命名的伟大公司?2008年8月3日夜,北京,李宁家里。
  • 鸿蒙修真道

    鸿蒙修真道

    被强行转世的李玄,得到了宇宙初生之时万物之祖鸿蒙紫光。转世之后拥有了同时具备金木水火土五种属性的体质。五行体质,带给他无限的力量,却也让他背负了天道的重任。天道的混乱,只待他的降临。有人顺应天道,却也有人逆天而行,谋求混乱中的局势。当一切都快要明晰的时候,却发现原来自己的存在便是一个阴谋。神圣之上的境界逐一展现时,是顺应所谓“天道”,还是用自己的力量改变命运?且看他如何以自己的无限力量,铲平一切绊脚石。逐步踏上修行的巅峰,成为神话!
  • 发现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

    发现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和丰富的内容介绍了秦始皇陵和“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详细阐述了秦始皇陵和兵马俑一、二、三号陪葬坑的布局特点及剑、矛、戈、戟、弩等出土青铜兵器。精美的图片、精确的考古数据及小资料充实了本书内容,可作为知识的补充,也充分展现了秦代的冶炼技术、工匠的细腻手法和出土文物的艺术价值。
  • 天国的封印

    天国的封印

    本书是一部不容错过的悬疑小说,小说主要讲述了历史系大学生周皓意外地卷入了一场巨大的谜团,围绕一组奇怪的秘密符号,追杀、探秘、揭秘等一系列紧张而离奇的事件随之而来。周皓意外收到了导师丁景治的邀请,同去参加日本人大谷裕二举办的酒会。不料丁景治在得到一组奇怪符号后,当晚在家中被害。周皓、其舍友李少威、女友林菲开始按照这组符号调查丁景治的死因。调查过程中,周皓不断收到奇怪邮件的暗示和提醒,还得到了国家安全部门的协助。众多神秘人物不断出现在他生活中,离奇的死亡事件也层出不穷。周皓如何逃过无数次追杀,破解一个个千古谜团?各路神秘人物到底是何身份,意在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