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78600000002

第2章 澳中友协

我于1982年夏天从世界航海界闻名的大连海运学院驾驶专业毕业。在大连凌水桥畔那个美妙的校园里,我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一段时光。在大连海运学院独具一格的校风及严格的专业训练下,我掌握的远航大洋的基本技能,走出校门的那一刻,我满怀信心和豪情走上远洋船去远航。我随着远洋船走遍世界各地,八年的航海生活,我到过几十个国家,遇到各种各样的人,见识了各个国家的风情。那些年的生活成就了我一个男人的梦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尽这个世界的人与物。

上个世纪的80年代初,中国才刚刚改革开放,我们不了解外面的世界,外面世界的人们对中国也很不了解。与人们对任何一个国家的态度不同一样,有些人对中国人很友好,有些人很瞧不起中国人,有些甚至是仇视中国人。

在国外,碰到对我们友好的人,当然是件很愉快的事,碰到瞧不起我们的人也不奇怪,他们瞧不起我们中国人,原因很简单:中国人穷!但谁也不是天生就富裕,我们那时是穷,因为穷,我下面讲的很多故事今天想起来依然使我感到不快。现在我们用自己的勤奋已经摆脱了“中国人穷”的形象。而当时,我们只能是做到保持中国人的尊严,不因为我们穷而去对人低三下四。至于仇视我们的人,我会讲到,也许大家都不会想到,在国外会是那些人仇视我们。

还是先讲讲对我们友好的人们吧。

我第一次去澳大利亚是1984年6月,我们“神泉海”轮停靠在澳大利亚南端的季隆港装小麦。船从青岛出发前,我和一个轮机员同学争得面红耳赤:“你中学都读什么去了,这么简单的地理知识都不懂!”

“废话!那时有学上么?到了大学,你们航海系的学气象,地理,我们学轮机的到船上就是在机舱里干活,天都见不着,管他啥天气呢!你说东西半球的关系,太阳在西半球时我们东半球是黑夜这我知道,凭啥北半球是夏天,南半球是冬天!”

“好好好!太阳上半年在北半球,下半年在南半球这你不否认吧?好,那太阳离我们近时天热,离我们远时天冷对么?”

“不对!太阳离地球那么远,近一点远一点能有多大差别?”

“跟你没法说了,这么着吧,这回咱们到了澳大利亚,要是你敢穿着T衫下地我就算输!”

“走着瞧!”

季隆港位于澳大利亚的东南角,这里面向南太平洋,由于是海洋性气候,虽然南澳大利亚的6月已经相当于国内的12月,但这里气温并不是很低,即使是夜晚,穿厚夹克也不觉得很冷,所以,那位和我打赌的同学尽管也明白了南北半求季节反相反的道理,但他白天一样敢穿T衫,算不清我们这个赌是谁输了。

澳大利亚最早是一块欧洲,亚洲人们都不知道的土地,几百年前,欧洲的航海家们发现了她,英国人就把她用来流放囚犯,从那时起,一批批的欧洲移民就来到这里,放牧,农垦,开矿。这里因盛产羊与羊毛等羊产品,所以有个”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的美称。不过,澳大利亚与中国的贸易除了羊毛等产品外最重要的还是粮食和矿产品。在澳大利亚西岸的黑德兰等矿山港口,每天都有中国船抵达装上含铁量丰富的矿砂运回国内。如果没有澳大利亚的富铁矿砂,中国的高炉就会原料不足。

粮食也是中国从澳大利亚购买的重要物资,每年中国船都从澳大利亚运回数以百万吨的粮食。

由于人口少,羊产品,粮食,矿产品这几项附加值不高的初级产品因为产量大,使得澳大利亚人过着很富裕的生活。

对于中国来说,澳大利亚的友好相当重要,因为粮食和铁矿砂是中国严重缺口的原料,虽然近年来粮食对中国缺口不那么大了,但铁矿砂对中国越来越重要,以至中国近年来一直追求在澳大利亚的铁矿中占有股权。

好在澳大利亚对中国一向友好,从新中国立国后除了朝鲜战争时澳大利亚派出过军队参加联合国军外,澳大利亚一直与中国保持着良好的外交关系和贸易关系,在中国三年自然灾害时,因为澳大利亚卖给中国粮食,间接地使中国渡过了那些年的困难。

当我第一次踏上这块土地时,我感到了什么叫地广人希,港口离市区有十几公里路程,港口周围除了圆柱型的粮仓和铁路线外,没有什么民用建筑,每天能装运出十万吨货物的港口也只有数十名码头工人和工作人员工作,一到夜晚,除了港口的安保人员,四周一片寂静。

据说季隆也只有四万人口,还不都集中住在市区,分散在广泛的地区内。在国内,这样一个每天能装运十万吨货物的港口一定是一个几十万人的城市了。

我们的船是一艘刚刚完成一次环球航行的新船,这船的载重吨是四万五千吨。为了让大家了解一下远洋船的一些情况,我先说说一艘远洋船的数据,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这船的情况。

一艘远洋船有净吨,总吨,载重吨几个数据,净吨就是这船没有船员生活用品,淡水,燃油等航行物资时,自身的重量,把她能装载的这些物资装到最大量时就是总吨,这就是说如果她装得淡水,燃油量约多,她从一个港口航行另一个港口的不补给的距离越长。她能装载的货物最大重量与总吨相加就是载重顿。

人们平时说的万吨轮就是说一艘载重吨万吨的船。

一艘船从船厂下水航行,第一个十年算新船。十年到十八年算旧船,十八年以后,在一些国家就不准注册了也就是算报废了。于是就有一些穷国图便宜把这样的船买来换个注册国,继续运货。

当年中国穷,中国远洋船队里相当一部分船就是十几年以上船龄的旧船,我第一次远航就是在一艘这样的船上,那次远航我经历了至今想起来仍然让我又后怕又自豪。关于那次远航,我后面再讲,还是讲讲我这时工作的这艘新船在季隆港碰到的开心事。

靠上码头的第二天下午,从码头上走来一个老年男人,我想他是要上我们的船,看他巍颤颤的脚步,我担心舷梯太陡就迎上去想搀他一把。

没想到老人笑呵呵的对我说:"你好!谢谢你,我很健壮!我自己走。"

我想起在西方国家老人们最反感的就是你觉得他老的要人帮忙了,就缩回了手。老人上到甲板上后,向四处看了看,喘了口气后自我介绍说

“好新的一艘船!我叫约翰,是季隆澳中友好协会的会员,我想见见你的船长。”

澳中友好协会?我暗暗的思衬,在中国这种组织都是半官方的组织。一切活动都是官方安排的,我拿不准应不应该带他去见船长,就一边示意值班水手赶快去请示政委,一边和约翰东拉西扯。

我上下打量了一下老人,他大约1,80的个子,瘦瘦的,头上戴着一顶花呢礼帽,露出希希落落的几根白发,脸上布满了老年斑,眼睛上架着一副老花镜,一身普普通通的西服套装,手里还小心翼翼的拿着一盆开着红花的盆栽。很快,水手回来给我做了一个OK的手势,我带着约翰来到船长会客室。

船长热情地给约翰让座,上茶。约翰自己涛涛不绝的说了起来

“我72岁了,原来是码头工人,十几年前,我退休了,当时我患有很严重的风湿病,老伴又去世了,孩子们都有了自己的生活。我一个人整天不知干点什么好,那时,有旅行社组织去中国的旅行团,我想看看神秘的中国就参加了,我们的旅行线路是从悉尼到香港,北京,上海,杭州,广洲,香港,然后回悉尼。在北京我看到了伟大的长城,故宫,吃了非常非常好吃的烤鸭!哦!长城!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可到了上海,我的风湿病发作了,疼的我一点都动不了,导游把我送进了医院,中国医生对我说:如果按西方的治疗方法,我可能要住很长时间的院,而用中医的针灸,他保证我很快可以继续我的旅行。问我愿不愿试试针灸?我对中医一无所知,只是听说过中国人用几根针扎一扎或草药熏一熏就能治病,我想既然医生说的那么肯定,再说我也正好亲身试试针灸是怎么治病的,就同意了。

“太神奇了!医生每天为我针灸三次,只是用银色的小针在我身上扎针,然后捻一捻,再用草药捻熏,一个小时就做完。三天我就出院了。旅行社把我送到了杭州,我的团友们万分惊奇,他们没想到我这么快就好了。

“还叫我惊奇的是:当导游把医院的账单给我时,我大吃一惊!15元人民币!挂号费0.1元,诊疗费九元,住院费六元。总共折合澳元才六元多!导游对我说:中国是公费医疗,加上物价低,所以就这么多。

“我想在中国穷人也会过的很好。

“从那以后,我年年去中国旅行,而且每次我都在中国看中医,这些年我的风湿病好多了。针灸!真是神奇的医术!”

我们听了他的叙述都笑了,船长问他:"你都到过中国那些地方?"

“北京,上海,杭州,苏州,西安……"约翰说着一眼看到了船长身后墙上挂着的中国地图,他站到地图前,不加寻找的就用手点出了十几个中国城市。看他如此熟练,肯定是整天一门心思研究中国了。

“那你还想再去中国么?”船长问。

“还去!只要我没去见上帝,我就年年还去中国!”约翰坚定的说。

"哦!我只顾讲我的故事了,把正事忘了,这是我的送给你们的礼物!”约翰把那盆花推到船长面前。

“我们澳中友协的会员们每当有中国船来季隆时就出车拉中国船员看看我们季隆的风景,并请你们到我们的家中作客。明天,我们将有两辆车来接你们,但一次只能去二十人,上午一组,下午一组。船长你看有什么问题么?”

船长和政委交换了一下意见就欣然接受了邀请。约翰乐呵呵的走了。

第二天上午八点多钟,果然开来了两辆面包车,船长带着第一批船员上车走了,中午他们回来后,船长把我叫到他那,对我说:

“下午政委带第二组,政委英语交流有困难,你多帮着点,一点钟两辆车来,有一位开车的是协会的主席刘易斯先生,他会拉你们在季隆的风景点转转,然后请你们到他家吃茶点,去了要注意礼貌。这些会员都是对中国很友好的人。”

一点钟,两辆车来了,车上下来一位中等个头,身材健壮的老人,他一头银发闪闪发亮,红红的脸庞,戴着一副宽边眼镜,一下车就自我介绍:“你们好!我是刘易斯!”

说完和我们每个人握手。握到我时我半开玩笑的说:“你好!强壮的拳击家!”

刘易斯开心的大笑:“拳击家?哈哈哈哈!我都70岁了!”

大家上车后,两辆车拉着我们在驶向季隆郊外,季隆是个不大的城市,只有几万人口,南临南印度洋。郊外是大片起伏的牧场和农田,其间星星点点的坐落着大房顶的农舍,由于南半球于北半球季节相反,六月份应该是初冬,因为是海洋气候,气温并不低,十几度左右,很宜人。满眼也是绿色,牧场里牧草茸茸,花斑奶牛三三两两的散布在里面吃草。很少看到人,一派农庄风景。

刘易斯先生很健谈,他对坐在司机副手座上的我说:

“我是瑞典人,我原来和你们是同行,也是海员,十几年前,我在一艘瑞典船上做二副,船到季隆,我发现这是一个非常美妙的地方,不冷不热四季宜人,我就在结束了那条船的合同时,回瑞典把家产处理掉,办了移民,定居在这。那时我还是个单身汉,在这我遇到了可爱的安吉拉,她三十多岁,丈夫去世了,有三个孩子。我们相爱了,就结婚,现在,孩子们都成家了,我都当爷爷了!安吉拉这会正在家准备了茶点等你们去!她做的点心非常棒,哦!她可是个好女人。你们马上就能见到她。

“中国我很熟悉,这几年我和安吉拉去过六次中国,你们的国家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国家。”

转了两小时,车把我们拉到一片居民住宅区,停在一座二层的小楼前,季隆的居民区和我见过的澳大利亚的很多居民区一样,一座座的居民住宅整整齐齐,从道路边看去,每座房子的外沿一致,就是说面积都是一样的,但每座房的建筑风格各异,有维多利亚式的,法式的,砖木结构的,一座一个样。高低也不同,有二层的,三层的,假三层的。所以,绝不会张家认错李家的门。澳大利亚人很会伺候花草,家家的庭院里都铺着草坪,种满花草。有的后院还给孩子们建有游泳池,秋千架等玩具。

刘易斯先生的家就是一座普通砖木结构的民居,看上去不算太新,好像很长时间没粉刷了。院子里花草盛开,干干净净。门口站着一位胖胖的大婶,一头发白的金发,穿着一件花花绿绿的连衣裙,腰上还围着围裙。她满面微笑,身后的跟着一男一女两个羞怯的小孩。她一见我们就热情的迎上来和我们一一握手,往屋里让我们。

刘易斯先生带我们一间间的看他的家,楼上是老两口的卧房,儿童房,还有一间客房布置的很有中国特色,刘易斯先生说是专门给过往的中国留学生和朋友住的,一楼是厨房,书房和客厅。书房里有很多的书都是航海专业的,墙上和书架上还挂着海员用的六分仪,望远镜。客厅的墙上装饰着中国山水画和工艺品,看来都是他们从中国旅行带回来的。

客厅的长桌上已经摆满了各种蛋糕,点心,和饮料。点心的花色很多,薄荷的,巧克力的,水果的,十好几种,散发着刚出炉的奶油香味,都是安吉拉大婶自己做的。虽然我们船上的伙食水平不低,厨师也经常早餐做点心,但船员们一看这香味扑鼻的美味,一个个各取所好,低头猛吃,一时间竟没人说话了。

我觉的很不礼貌。那有光吃不说话的,我悄悄趴在安吉拉大婶的耳边说:”糟了!今晚我们的厨师要失业了!”

“为什么?”安吉拉大婶迷惑不解的看着我,”你看他们一个个吃的连说话的时间都没有了,这样饱餐,回去晚饭还能吃的下?”我对大婶眨了眨眼。

大婶会心的笑了起来!”我做的点心很好吃么?”

“是呀!你看我光顾和你说话了,他们把我想吃的都抢光了,我只有流口水的份了”我摆出一份特委曲的样。

大婶高兴的不知道说啥好,转着圈的乐。

“看来我做少了,明天我再做好多点心,送到你们船上去,请你吃个够!”

我慌了,忙说:“别别!留一点遗憾更迷人!”

“哈哈哈哈!”大婶大笑起来。

第三天晚上,刘易斯先生在我们的邀请下带着全家和另外两家会员来到我们船上,我们请他们喝中国茶,大家畅谈澳大利亚,中国。

以后我再没机会去季隆,但那些热情友好的友协会员们常常使我一想起来就想遥祝他们健康,快乐!

同类推荐
  • 光棍村畸恋

    光棍村畸恋

    石头夼村地处大山腹地,山高田薄,道路崎岖,是鲁西南有名的穷村之一。因为穷,老一辈村里的光棍就多,能娶上媳妇的寥寥无几,因此石头夼村又被人称为“光棍村”。近些年,村里的状况有些改变,年轻后生没人愿意再待在村里啃黄土地,考不上学的就外出打工,拼搏几年后,又在父母的帮助下,倾其所有,在城里贷款买房,成家立业,变成半个城里人,渐渐地光棍村也就名不副实了。光棍村里有弟兄俩,哥哥叫刘洪军,弟弟叫刘洪兵。哥儿俩从小就死了娘,父亲刘守礼勒紧腰带,把他俩拉扯大,又好不容易供他们读完了高中,便回家务农。
  • 鸽子没有往事

    鸽子没有往事

    星期二,放学后。我斜跨着包一个人慢慢地走着。刚出校门就被人大力拽到一边!惊魂未定,看清来人更加心烦意乱。“华哥你怎么来了?” 压抑住心虚,我眼睛只顾盯着脚尖。“还好意思问我?今天我打了那么多电话都不接!”说话的男人顶着枯黄的鸡冠头,穿着一件无袖牛仔背心,有着龙纹刺青的粗壮手臂正张扬地在空气里舞动着。“手机没电就没接。不是让你少来我们学校吗,被老师看到了又该找茬了。”
  • 划在玻璃的声音

    划在玻璃的声音

    江北生于吉林省吉林市,毕业于吉林医学院。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有作品被《小说选刊》转载,并选入《2010年中国年度短篇小说》。秀艳四仰八叉地躺在乡政府门前的水泥台阶上。那个下午,太阳还很刚烈地挂在天空,一股股黏稠而暧昧的风,幸灾乐祸地穿过围观人群汗巴流水的脸,一头钻进张着嘴的毛孔,躲着阴凉看着热闹。张秘书在二楼的办公室探出脑袋,看着窗外的情景。脸上呈现着无奈和烦恼的神色,眉毛鼻子都像被线吊起般地揪揪着,嘴里没发出任何声音,但是心里已经破口大骂了。
  • 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

    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套装合卷本)(译文名著精选)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套装合卷本)(译文名著精选)

    《伊利亚特》全诗分24卷,15693行,主要叙述的是希腊联军围攻小亚细亚的城市特洛伊的故事,以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和希腊英雄阿基琉斯的争吵为中心,集中描写了战争结束前五十天发生的事情。希腊英雄阿基琉斯因女俘为主帅阿伽门农所夺,盛怒之下拒绝作战,希腊联军因此受挫。后因好友帕特罗克洛斯战死,阿基琉斯再度披挂上阵,终于杀死特洛伊主将赫克托耳,使希腊联军转败为胜。《奥德赛》全诗共24卷,12110行,叙述特洛伊战争后,希腊联军英雄、伊萨卡王奥德修斯在海上漂流十年,历经艰难险阻,终于返回故国,夫妻团圆的故事。
热门推荐
  • 休闲末日行

    休闲末日行

    我。 记得。 那一天。 末日来临。 神游戏世界。 人们安居乐业。 开局就送一条狗? 得到一个废物技能? 看不懂学不会做不到。一个普通人普通的求生。
  • 约翰·亚当斯传

    约翰·亚当斯传

    约翰·亚当斯(1735年-1826年),美国第一任副总统、第二任总统,绰号“圆球”《独立宣言》签署者之一,被美国人视为最重要的开国元勋之一。1735年10月19日,亚当斯生于马萨诸塞州昆西的一幢房子黑,美国人称这幢房子为“美国独立的摇篮”。亚当斯从小聪慧过人,有“神童”的美誉。20岁时获得哈佛大学法学院硕士学位。1765年发表文章评击《印花税法》,从此参加到反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运动中。1774年当选第一次大陆议会的代表,成为《独立宣言》起草委员会的成员,被誉为“美国独立的巨人”。
  • 盛世丑妻:王爷求转正

    盛世丑妻:王爷求转正

    她是长相丑陋的相府嫡女,却有一颗玲珑之心,大婚之日被桃僵李代。他是嗜血无情的王爷,本该拥有良辰美女,却被偷换成丑妻。一个本该为后,一个本是王爷,一场权力的阴谋将两人紧密结合。大婚之日,她用己身答应助他登上皇位,在怀疑与合作中,他对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知不觉的丢了心。虐渣人,惩奸细,看两人如何在权力的盛宴中携手并进,风起云涌。
  • 道极万州

    道极万州

    我和别人不同,别人杀人用武…我,用理……
  • 英国式谋杀的衰落(小经典系列)

    英国式谋杀的衰落(小经典系列)

    乔治·奥威尔不但是最著名的反极权小说作者,还是著名的英语文体家、第一流的散文家以及头脑清醒且目光犀利的文学评论家。《英国式谋杀的衰落》以谈文论艺为主,收入《狄更斯》、《托尔斯泰与莎士比亚》等名篇和《鲁德亚德·吉卜林》等备受争议的文论,加上《为英国式烹调辩》一类轻松的小品文,比较全面地体现了奥威尔作为文学评论家的风采。
  • 谦卑的人有福

    谦卑的人有福

    人生在世,为人处世是一生的必修课。做人是一种学问,处世是一门艺术。做何种人,如何做人?本书精选了季羡林、王蒙、蒋子龙、铁凝等名家的经典作品,带您重新认识谦虚、善良、减实、克制、礼貌等道德品质,让您学会打造良知这张行走世间的通行证。
  • 今非昔比(全集)

    今非昔比(全集)

    他纳她为妾,原不过是想要她的处子血,给他心爱的王妃做药引!她是一代医女,体质至寒少见,血能解奇毒,却给全家带来灭顶之灾。他是祥龙国最尊贵的王爷,只掌风云翻。他纳她为妾,却不碰她,原不过想要她的处子之血,给他心爱的王妃做药引。为了摆脱他的禁锢,她宁愿自己以金钗破身。两年后,她变身郡主,惊艳归来。朝堂叔侄对立,复仇,夺子,争权,兵变。尘埃落定。他始终放不下,错失所爱。他一心付出,有情人终成眷属。当他后悔……当他执着……她回首一笑,她的选择,今生无悔。
  • 学园都市之无尽虚空

    学园都市之无尽虚空

    无尽的虚空,永无休止的战斗;毁灭的深渊,文明无力的抵抗。李梦欣在学园都市寻找自我的旅途只是一个开始。魔禁-舰娘-剑三-漫威-待定建议从一百二十八章舰娘开始看,前面毒哇⊙?⊙!
  • 做一个通透的女子:理解复杂,选择简单

    做一个通透的女子:理解复杂,选择简单

    《做一个通透的女子》本书讲述了生活的残忍不是因为它蛮不讲理,而是它总会挑战你那些旧有的理解。唯有内心通透,才能正视自己的处境,理解复杂,选择简单,并做出不会让自己后悔,不会让人生留有缺憾的事。
  • 最初不相识,最终不相认

    最初不相识,最终不相认

    曾经的曾经,她爱他如生命。以后的以后,他们见面却如同陌路……是她走的太快,还是他懂的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