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78300000004

第4章 呼吸系统卷(3)

2.鉴别要点痰、饮、水、湿同出一源,俱为津液不归正化,停积而成。分别言之,源虽同而流则异,各有不同特点。从形质而言,饮为稀涎,痰多厚浊,水属清液,湿性黏滞;从病症而言,饮之为病,多停留于体内局部,痰、湿为病,无处不到,变化多端,水之为病,可泛滥体表、全身;从病理属性而言,饮主要为阴寒积聚而成,痰多因热煎熬而成,水属阴类,但有阳水、阴水之分,湿为阴邪,但无定体,可随五气从化相兼为病。合而言之,因四者源出一体,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在病证关系方面,溢饮属水气病之类,但溢饮水泛肌表成肿者,具有无汗,身体重疼之症,风水水肿可见汗出恶风之表虚证,二者同中有异。支饮和伏饮还与肺胀、喘、哮等病症有一定联系。肺胀在急性发病阶段,可以表现支饮证候,喘证的肺寒、痰浊两类,又常具有支饮特点,哮证的发作期与伏饮基本类同。予以对照互参,同中求异,了解支饮、伏饮是从病理角度命名,而肺胀、喘、哮则据病证特点为名。支饮、伏饮是肺胀、喘、哮的一个证候或出现于病的某一阶段;肺胀病是肺系多种慢性疾患日久积渐而成;喘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重要主证,哮是呈反复发作的一个病种。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1)辨脏腑:痰饮病的病变脏腑主要在肺、脾、肾三脏,涉及心、肝、三焦,关键在脾,而在不同的证类中病位各有侧重。

(2)辨病性:痰饮病的病变性质总属阳虚阴盛,运化转输失调,因虚致实,为本虚标实之候。

(3)辨病位

①痰饮: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漉漉有声。饮留胃肠。

②悬饮:咳逆胸满,痰多白沫,面浮跗肿,苔白滑。水流胁下。

③溢饮:身体疼痛或沉重,甚则体表水肿,无汗,喘。饮溢肢体。

④支饮:咳逆倚息,短气不能平卧,其形如肿。支撑胸肺。

2.治疗原则治疗当以温化为原则,由于饮为阴邪,遇寒则聚,得温则行。

3.分证论治

(1)痰饮

①脾阳虚弱

主证:胸胁支满,心下痞闷,胃中有振水音,脘腹喜温畏冷,背寒,呕吐清水痰涎,水入易吐,口渴不欲饮,心悸,气短,头昏目眩,食少,大便或溏,形体逐渐消瘦;舌苔白滑,脉弦细而滑。

治法:温脾化饮。

方药: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减。桂枝10g,甘草6g,白术12g,茯苓15g,半夏10g,生姜6g。

②饮留胃肠

主证:心下痞满或痛,自利,利后反快,虽利心下续痞满;或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腹满,便秘;口舌干燥,舌苔腻,色白或黄,脉沉弦或伏。

治法:攻下逐饮。

方药:甘遂半夏汤或已椒苈黄丸加减。水饮在胃者药用甘遂1g,半夏10g,白芍12g,蜂蜜20~30g。水饮在肠者药用大黄10g,葶苈10g,防己10g,椒目6g。

(2)悬饮

①邪犯胸肺

主证:寒热往来,身热起伏,汗少,或发热不恶寒,有汗而热不解,咳嗽,少痰,气急,胸胁刺痛,呼吸、转侧时疼痛加重,心下痞硬,干呕,口苦,咽干;舌苔薄白或黄,脉弦数。

治法:和解宣利。

方药:柴枳半夏汤加减。柴胡10g,黄芩10g,半夏10g,瓜蒌仁10g,枳壳10g,桔梗6g,杏仁10g,青皮6g,甘草3g。

②饮停胸胁

主证:咳唾引痛,但胸胁痛势较初期减轻,而呼吸困难加重,咳逆气促,喘息不能平卧,病侧肋间胀满,甚则可见偏侧胸廓隆起;舌苔薄白腻,脉沉弦或弦滑。

治法:逐水祛饮。

方药:椒目瓜蒌汤加减。川椒目6g,瓜蒌15g,葶苈子10g,桑白皮10g,半夏10g,茯苓10g,橘红6g,苏子10g,车前子15g,白芥子10g,泽泻10g。

若体实证实,积饮量多者,可服十枣汤。药用甘遂、大戟、芫花各等份,共研细末,每次服0.3~3.0g,用大枣10枚煎汤,空腹送服,根据病情需要和体质情况,1~4d服1次,可连服5~6次。

③络气不和

主证:胸胁疼痛,胸闷不舒,胸痛如灼,或感刺痛,呼吸不畅,或有闷咳,甚则迁延经久不已,天阴时更为明显;舌苔薄,舌质黯,脉弦。

治法:理气和络。

方药:香附旋覆花汤加减。药用旋覆花10g,苏子10g,杏仁10g,半夏10g,薏苡仁15g,茯苓15g,香附6g,陈皮6g。

④阴虚内热

主证:咳呛时作,咳吐少量黏痰,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心烦,手足心热,盗汗,或伴胸胁闷痛,病久不复,形体消瘦;舌质偏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

方药:沙参麦冬汤合泻白散加减。药用沙参10g,麦冬10g,玉竹10g,天花粉10g,桑白皮10g,地骨皮10g,甘草6g,鳖甲15g,功劳叶15g。

(3)溢饮

主证:四肢沉重或关节疼痛,甚则肢体微肿,无汗恶寒,口不渴,或兼见咳喘;苔白,脉弦。

治法:解表化饮。

方药:小青龙汤加减。药用麻黄6~9g,桂枝10g,白芍10g,甘草6g,细辛3g,半夏10g,五味子6g。

(4)支饮

主证:咳喘胸满,咳逆倚息,气短不能平卧,呼吸困难,痰白如沫量多,久咳则面目水肿;苔白腻,脉弦紧。

治法:温肺化饮,下气平喘。

方药:小青龙汤加减。药用麻黄6~9g,桂枝10g,细辛3g,半夏10g,干姜10g,五味子6g。

(5)饮退正虚

主证:喘促动则为甚,气短,痰多,食少,胸闷,形寒肢冷,神疲,或吐涎沫而头目昏眩;舌苔白润或灰腻,舌质胖大,脉沉细兼滑。

治法:温补脾肾,兼化水饮。

方药:金匮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加减。药用桂枝6g,附子10g,熟地黄15g,山药15g,茯苓15g,山茱萸10g,牡丹皮10g,泽泻10g,白术10g,甘草6g。

4.针灸疗法

(1)痰饮病:主穴水分、三阴交、阴陵泉、丰隆穴。配穴气海、肺俞、脾俞、肾俞治水肿。若腹胀,肠鸣,腹泻配中脘、天枢、上巨虚、阴陵泉穴。

(2)痰饮犯肺:主穴定喘、风门、肺俞、合谷、中脘、丰隆等穴。针用泻法。

(3)痰饮凌心:主穴内关、间使、少府、中脘、足三里。针用补法。

(4)痰浊中阻:主穴中脘、内关、足三里、丰隆、隐白、三阴交、脾俞、胃俞。针用平补平泻。

【预防】应注意保暖,避免感受风、寒、湿、冷、饮食宜清淡,忌甘肥、生冷,戒烟酒,不宜过多饮水,并保持劳逸适度,以防诱发或加重病情。

肺痈

肺痈是热毒瘀结于肺,血败肉腐,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属于内痈之一。临床以发热,咳嗽,胸痛,咳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特征。西医学的肺脓肿及其他如化脓性肺炎、肺坏疽可按本病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本病的发生,是在正气内虚,或肺经痰热素盛的基础上,外感风热毒邪,内外合邪为患。病位在肺,病理性质主要为邪盛的实热证候。主要病机为邪热毒邪郁肺,蒸液成痰,痰热壅阻肺络,血滞为瘀,而致痰热与瘀热与瘀血互结,热壅血瘀,蕴结成痈。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

(1)发病多急,常突然寒战高热,咳嗽胸痛,咳吐大量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

(2)脓血浊痰吐入水中,沉者是痈脓,浮者是痰;口啖生黄豆或生豆汁不觉有腥味者,便为肺痈。此外,慢性病者还可见“爪甲紫而带弯”,指端呈鼓槌样。

(3)胸部X线摄片,肺部可见大片浓密炎症阴影或透亮区及液平面。

(4)支气管碘油造影、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等,有助于肺痈的诊断。

2.鉴别要点

(1)痰饮:痰饮咳嗽患者,虽然亦有咳嗽、咳逆倚息、咳痰量多等症,易与肺痈相混。但痰饮咳嗽起病较缓,痰量虽多,每为白色泡沫样,并无腥臭脓痰,亦非痰血相兼。

(2)肺痿:肺痿是以肺脏萎弱为主要病变的慢性疾患。起病缓,病程长,患者形体虚弱,多继发于其他疾病,并以虚热、咳吐浊唾涎沫为其特征。

(3)肺痨:肺痨系感染痨虫所致的肺部慢性消耗性传染性疾患,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消瘦为主要症状,必要时结合X线检查、结核菌素试验等,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1)辨虚实:肺痈的初起及成痈阶段,证见恶寒高热,咳嗽气急、咳痰黏稠量多,胸痛;舌红,苔黄腻,脉洪数或滑数,属于热证、实证;溃脓后,大量腥臭脓痰排出,身热随之渐退,咳嗽亦减轻,但常伴有胸胁隐痛,短气自汗,面色不华,消瘦乏力;脉细或细数无力,属于虚实夹杂之证。

(2)辨痰浊:咳唾腥臭脓血浊痰,置于水中则沉;啖生黄豆或生豆汁不腥。

(3)特征性病征:慢性病变还可见“爪甲紫而带弯”,患者指端呈鼓槌样。

2.分证论治清热解毒、化痰排脓为其基本治疗大法,但病变后期则以扶正为主,或标本兼治。

(1)初期

主证:发热恶寒,咳嗽,咳白色黏液痰或脓性黏液痰,痰量由少渐多,胸痛,咳时尤甚,呼吸不利,口干鼻燥;苔薄黄或薄白,脉浮数而滑。

治法:清肺解表散邪。

方药:银翘散加减。药用金银花30~50g,连翘15~30g,豆豉10g,牛蒡子10g,薄荷6g,荆芥穗10g,桔梗6g,甘草6g,竹叶10g,鲜芦根30g。

(2)成痈期

主证:身热转甚,时时振寒,继则壮热,汗出烦躁,咳嗽气急,胸满作痛,转侧不利,咳吐浊痰,呈黄绿色,自觉喉间有腥味,口干咽燥;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肺化瘀消痈。

方药:《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加减。药用鲜芦根60~90g,薏苡仁30g,冬瓜仁30~60g,桃仁10g,桔梗6g,甘草6g,黄芩15g,黄连6g,黄柏10g,山栀子10g。

(3)溃脓期

主证:咳吐大量脓血痰,或如米粥状,腥臭异常,有时咯血,胸中烦满而痛,甚则气喘不能卧,身热,面赤,烦渴喜饮;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实数。

治法:排脓解毒。

方药:加味桔梗汤化裁。药用桔梗10g,甘草6g,贝母10g,橘红10g,金银花30g,薏苡仁30g,葶苈子10g,白及10g。

(4)恢复期

主证:身热渐退,咳嗽减轻,咳吐脓血渐少,臭味亦减,痰液转为清稀,精神渐振,食纳好转;或见胸胁隐痛,难以久卧,气短,自汗,盗汗,低热,午后潮热,心烦,口燥咽干,面色不华,形体消瘦,精神萎靡;舌质红或淡红,舌苔薄,脉细或细数无力。或见咳嗽,咳吐脓血痰日久不净,或痰液一度清稀而复转臭浊,病情时轻时重,迁延不愈。

治法:益气养阴清热。

方药:沙参清肺汤合竹叶石膏汤加减。药用北沙参15g,生黄芪30g,太子参15g,合欢皮10g,白及10g,生甘草10g,桔梗6g,薏苡仁30g,冬瓜仁30g,竹叶10g,石膏30g,人参10g,半夏10g,梗米10,麦冬10g。

3.中成药

(1)鱼腥草注射液:每次2~4ml,每日4~6ml,肌内注射,或每次20~100ml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d。适用于肺痈各期。

(2)清开灵注射液:每次20~10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d。适用于肺痈高热及神昏。

4.单验方

(1)鲜薏苡仁根适量,捣汁,炖热。3/d,每次30~50ml,以祛痰排脓。

(2)金荞麦根茎250g,用瓦罐密封,隔水蒸煮为棕色流体约1000ml,每次40ml,3/d。或者用60g煎服,1~2/d。

(3)鲜鱼腥草100g,捣汁,用热豆浆冲服,2/d。

【预防】注意气候变化,起居有时,防寒保暖,避免受凉。饮食不宜食用辛辣炙煿之品,严戒烟酒。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根治口腔、上呼吸道疾病。口腔手术及腹腔部手术做好术前术后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呼吸道感染。积极治疗肺外化脓性病灶,可以防止肺痈的发生。

肺胀

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肺脾肾虚损,导致肺气雍滞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临床表现为胸部膨满,胀闷如塞,喘咳上气,痰多,烦躁,心慌等,病程缠绵,时轻时重,日久则见面色晦喑,唇甲发绀,脘腹胀满,肢体水肿,或喘脱等危重证候。西医学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硅沉着病、肺结核等合并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病可按本病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本病的发生,多因久病肺虚,痰浊潴留,每因再感外邪诱使病情发作加剧。久咳、久喘、久哮、复感外邪等导致肺之体用俱损,病变主脏在肺,久而累及他脏,特别是恙及脾肾和心,造成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输布失常,肺气壅滞,痰瘀阻结于气道,肺体胀满,张缩无力,不能敛降而肺胀。病变首先在肺,肺虚痰浊壅肺,肺脾同病;继则肺虚及肾,肺肾气虚;后期病及于心,以致阳虚水泛,痰瘀互结。久病肺虚为发病基础,病理因素主要为痰浊水饮与血瘀互为影响,兼见同病。正虚与邪实互为因果,互为影响,病情缠绵难愈。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

(1)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胸部膨满,胀闷如塞,喘咳上气,痰多及烦躁、心悸等,以喘、咳、痰、胀为特征。

(2)病程缠绵,时轻时重,日久可见面色晦暗,唇甲发绀或喘脱等危重证候。

病重可并发神昏、动风或出血等症。

(3)有长期慢性咳喘病史及反复发作史,一般经10~20年形成;发病年龄多为老年人,中青年少见。

同类推荐
  • 中西医结合治病宝典(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中西医结合治病宝典(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本书内容系统全面,资料丰富翔实,系统地阐述疾病的中医病因、病理,及其常见症状的辨证论治和常用治法方药。对各种常见疾病的中西医诊疗概况作了精要介绍。本书体现了现代中医学的特色,既有传统中医药的治疗特点,又适当介绍了现代医学有关的诊疗知识,使读者在宏观、微观两方面对疾病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丰富了中医的诊疗手段,提高治疗效果。内容编排恰当,理论阐述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对患者及其家属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既具专业性,也具科普性,有较广泛的实用价值。
  • 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

    全书共分12卷128篇,全面概括了针灸史、脏腑经络、病因病理、俞穴、刺灸临床治疗各个方面,是一部既有系统理论又有丰富宝贵临床经验的精华。
  • 怎样保养你的肺

    怎样保养你的肺

    《怎样保养你的肺(完整版)》旨在身边没有医生时,家庭成员也能懂得如何观察肺病患者和正确进行一般性的处理。患者在病情稳定或尚未痊愈时,可用书中介绍的方法作为辅助治疗和康复的重要手段;若病情严重或不稳定,则须在医生直接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另外,书中还介绍了许多保健、预防措施,可参照应用,以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增进身体健康,帮助您未病先防。
  • 专家指导高血压治疗用药

    专家指导高血压治疗用药

    一本为您讲解高血压患者如何治疗用药的专业书籍。本书尽选常见病、多发病,聘请相关专家编写该病的来龙去脉、诊断、治疗、护理、预防……凡病人或家属可能之疑问,悉数详尽解述。此书10余万字,包括数百条目,或以问诊方式,一问一答,十分明确;或分章节段落,一事一叙一目了然。
  • 中医治病的奥秘:辨证论治

    中医治病的奥秘:辨证论治

    中国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光辉灿烂的古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人民群众解除了疾病和痛苦、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医的核心内容即是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与精华,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辨证论治是我国特有的,根据病理变化进行治疗的一种临床诊疗原则,它的形成与发展经过了两千多年的漫长过程。《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医治病的奥秘:辨证论治》介绍了中医辨证论治的起源、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外科守护、心理疗法、针灸辨治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创新与发展

    创新与发展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和“七一”讲话精神,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促进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福建省社科联于2011年4月至12月组织了以“管理创新与创新发展”为主题的福建省社会科学界2011年(第八届)学术年会活动。本届学术年会围绕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以及福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以及学术前沿问题进行交流和宣传。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续世说

    续世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茶经续茶经

    茶经续茶经

    《续茶经》模仿《茶经》体例,亦分三卷,篇目分为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茶之器、茶之煮、茶之饮等十个门类。本书介绍了茶的源、茶叶采制的用具、茶叶的采制、制茶工具,煮茶的用具,煮茶的方法、茶的饮用等十个门类。
  • 大畅岭

    大畅岭

    方文章到达的时候,刘克服和林渠正在争执,彼此嗓门都很大。刘克服当时有气,也急,格外敢叫。他居然吓唬林渠,说赶紧把人放了,放迟了肯定闹出大事,有大麻烦,谁都承担不起。林渠不听。这时候院子里车喇叭响。有人喊:“方书记来了!”会议室一屋子人一起拥出门去。方文章大驾光临,这种时候突然到达绝对不是好事。他走下台阶,眼睛一扫,走廊上十几个人立刻都把眼睛移开,没有谁敢吱声。“林渠你是死的吗!”他气恼道。林渠讷讷,说事情很意外。
  • 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

    本书是法国著名小说家都德的短篇小说集,精选了《磨坊文札》和《月曜日故事集》中不同主题的作品。其中《最后一课》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它甚至可以作为都德的代名词,作为“爱国主义”的符号,堪称世界文学史上短篇小说中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典范。1912年,《最后一课》被首次翻译介绍到中国,从此,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它被长期选入我国的中学语文教材,超越了不同时期、不同意识形态的阻隔,成为在中国家喻户晓、最具群众基础的法国文学名篇之一。
  • 黄金渔村

    黄金渔村

    PS:开了新书,《妖魔哪里走》,请大家移步去看看。****在大城市打工多年的敖沐阳回到养育他的家乡小渔村,归途中遇袭落海,揭开了一段草鱼跳龙门的传奇……??深洋千珍、浅海万鱼,神奇的海洋,绚丽的生命;??渔家捕捞、山涧耕种,悠然的田园,简单的乡野;??萌宠机灵、天水共色,多彩的自然,壮美的河山。??精彩人生,就此徐徐拉开帷幕!??《黄金渔场》姊妹篇,全新演绎一段经历更有趣、内容更丰富、见识更多广的海洋种田生活!
  • 创业大街上的年轻人(中国故事·南方周末)

    创业大街上的年轻人(中国故事·南方周末)

    他们是一群热血的年轻人。他们在做一些更热血的事。失败和辛苦不可避免,但收获和成功也并非不易得。正因如此,中关村不足200米长的创业大街上,年轻的草根创业者正在为他们的勃勃“野心”寻找安放之处。
  • 羽夜笙歌

    羽夜笙歌

    “我有很努力的找你了……真的。”——纪央笙“没事,我找到你就好了。抱歉,我没有第一时间找到你。”——月绯怜“我觉得可以啊,要是他们敢欺负你,你就说你是月绯娴的人。”——月绯娴“那怎么成,我等了你这么久,不做我的媳妇有些说不过去吧?”——苏颜慕“娅昔,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可以伤害你。”——莫玖风维“当你有了那个爱的人,你的生死都是为了他,所以我要活下去。”——莫玖娅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