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78300000018

第18章 消化系统卷(1)

中医常见病证

胃痛

胃痛又称为胃脘痛。临床以胃脘都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常伴有纳差、恶心呕吐、嗳气呃逆、大便不调等症状的一种常见疾病。急性胃痛多发于夏秋季节。现代医学中功能性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胃痉挛、胃黏膜脱垂、胃下垂、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等疾病以胃脘部经常性发生疼痛为主症者,均可参照本病辨证施治。

【病因病机】胃痛的常见病因有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等几个方面,多以暴饮暴食、恼怒及劳累过度、感受外邪等为常见病因,以胃气郁滞,胃失和降为基本病机。寒邪客胃,肝气犯胃,饮食停滞,湿热中阻,气滞血瘀所致胃痛者属实证;脾胃虚寒,胃阴不足而致胃痛者属虚证。病位主要在胃,但与肝脾关系密切。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

(1)上腹胃脘部经常性发生疼痛。

(2)可伴有纳差,胃脘痞闷,嗳气呃逆,恶心呕吐,吞酸嘈杂,大便不调等局部症状和神疲乏力,倦怠等全身性症状,病情严重者可见呕血、黑便等出血症状。

(3)多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累过度和感受外邪等因素有关。

(4)好发季节为冬春。

(5)发病年龄多发于中青年。

(6)慢性胃痛多有反复发作病史。

(7)胃镜检查常见胃、十二指肠黏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或见出血点、溃疡。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可见胃黏膜有龛影。

凡具备主症,并参考其他各项即可确诊。

2.鉴别要点

(1)真心痛:部分真心痛患者表现心下胃脘部疼痛,并迅速转向左侧胸膺部,痛彻肩背或向左臂内侧放射,疼痛剧烈,如刺如绞,胸闷气憋,冷汗淋漓,甚则心悸气短,面色苍自,四肢厥冷,唇甲青紫,舌紫黯有瘀点或瘀斑、脉微欲绝或结代。心电图检查可见ST段和T渡改变,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浓度升高和动态变化。病情危重者可见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并发症。一般病情较重,预后较差。

(2)腹痛:腹痛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整个腹部发生疼痛,其范围较广,可见于多种疾病,除原发症状外,多伴有腹部痞硬,胀满疼痛。从疼痛的部位、伴有的证候上看,胃痛与腹痛不难区别,但胃居腹中,与肠相连,故胃痛可牵连及腹,腹痛可影响及胃,临床应注意鉴别。

(3)胁痛:胁痛以一侧或两侧胁部疼痛为主症。不典型的肝胆疾病患者也可出现上腹部疼痛,但以右侧为主,并以右上腹压痛和叩击痛为重要体征。胆囊或胰胆管造影、肝胆部B超、CT可见异常。临床多伴有往来寒热,心烦口苦,胸闷纳呆,身黄目黄等症状。

(4)肠痈:肠痈初期多表现为突发性胃痛,但随病情发展而转入右下腹疼痛(肚脐与髂前上嵴连线的中、外三分之一交界点)为主,痛处拒按,腹皮拘紧,右腿屈曲不伸,转侧、牵引则疼痛加剧,常伴有恶寒发热等症状。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1)辨急缓:胃痛有急缓之分。急性胃痛往往发病急骤,疼痛剧烈,变化迅速,病程较短;慢性胃痛则起病缓慢,疼痛隐隐或反复发作,病势较缓,病程较长。

(2)辨虚实:实证胃痛表现疼痛剧烈,部位固定,拒按,大便不通,脉实,多见于体质壮实者。虚证胃痛则痛势缓慢,痛处不定,喜按喜揉,脉虚,多见于久病体虚者。

(3)辨寒热:寒证胃痛则遇寒痛甚,得温痛减,苔白脉紧;热证胃痛则遇热痛增,得寒痛减,苔黄脉数。

(4)辨气血:胃痛一般初病在气分,久病在血分。在气者,有气滞、气虚之分;在血者,有血瘀、血虚之别。气滞胃痛,多与情志因素有关,见胃脘胀痛,攻窜两胁,嗳气频繁,恶心呕吐,吞酸嘈杂;气虚胃痛,多由中焦脾胃之气不足所致,故常伴见纳差,腹胀,便溏,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舌淡脉弱等症。血瘀胃痛,其疼痛部位固定不移,痛如针刺,舌质紫黯有瘀点或瘀斑,脉涩,甚者可见呕血、黑便等症;血虚胃痛,常伴见面色萎黄,唇甲舌淡,头晕目眩,心悸怔忡,神倦脉细等症。

(5)辨兼夹:胃痛一证往往常见寒凝、气滞、血瘀、饮食停滞、湿热、阴虚、气虚等证,且多相互转化和兼夹,临床应综合辨证。

2.治疗原则以理气和胃为主,重在疏理气机,使通则不痛。实证以祛邪为急,并视兼夹寒凝、气滞、血瘀、湿热等不同,分别采用散寒止痛,疏肝理气,化瘀通络,清热化湿等治法;虚证以扶正为先,并根据虚寒和阴虚的不同,分别采用温中健脾,滋养胃阴等治法;若虚实夹杂,则应扶正祛邪兼顾。

3.应急措施对于急性胃痛患者,可先采用以下方法处理。

(1)中成药疗法:寒邪犯胃者,用温胃舒冲剂,温开水冲服,每次2包,痛时服;饮食伤胃者,用枳实导滞丸,温开水冲服,每次2丸,3/d;肝气犯胃者,用气滞胃痛冲剂,温开水冲服,每次2包,痛时服;湿热中阻者,用三九胃泰冲剂,温开水冲服,每次2包,3/d;瘀阻胃络者,用元胡止痛片,凉开水送服,每次5片,3/d。

(2)针灸疗法:取中脘、足三里穴,用泻法,体弱者,采用补法或平补平泻;属寒邪犯胃者,灸胃俞、足三里、中脘等穴15min。

(3)手术疗法:剧烈胃痛合并大量胃出血或穿孔,血压下降,病情危重者,应立即转外科手术治疗。

4.分证论治

(1)寒邪犯胃

主证:突发胃脘剧烈冷痛,遇寒痛增,温熨可减,口不渴,泛吐清水,大便溏薄;苔白,脉弦紧。

治法:温中散寒,理气和胃止痛。

方药:以良附丸为主方加味。高良姜12g,制香附9g,吴茱萸3g,陈皮9g,苏梗9g,枳壳9g,生姜6g。

(2)肝气犯胃

主证:胃脘胀痛,或攻窜胁背,恼怒则加重,嗳气频作,善太息,吞酸嘈杂;舌边红,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为主方。柴胡9g,枳壳9g,醋炒白芍9g,香附9g,川芎6g,延胡索9g,郁金9g,木香6g,甘草6g。

(3)饮食伤胃

主证:胃脘饱胀疼痛,拒按,厌食,暖腐吞酸或呕吐宿食,吐后痛减,大便腐臭;苔厚腻,脉滑或实。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方药:保和丸为主方。山楂15g,神曲15g,莱菔子15g,陈皮12g,茯苓15g,制半夏9g,枳实12g,厚朴9g,连翘9g。

(4)湿热阻胃

主证:胃脘灼痛,或痞满疼痛,嘈杂吐酸,心烦口苦或口黏,头重身困,肢体倦怠,纳差,大便不调,小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和胃止痛。

方药:三仁汤合左金丸化裁。杏仁15g,自豆蔻6g,薏苡仁18g,法半夏12g,厚朴9g,滑石18g,竹叶6g,黄连6g,吴茱萸9g,通草6g。也可用连朴饮合六一散加减。

(5)瘀血停胃

主证:胃痛剧烈,如刺如锥,痛处固定,拒按,呕血或黑便;舌质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脉涩。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方药:丹参饮合失笑散加味。丹参15g,檀香6g,砂仁3g(后下),蒲黄9g,五灵脂9g,酒制大黄6g,延胡索9g。

(6)胃阴亏虚

主证:胃脘隐痛灼热,口燥咽干,五心烦热,纳差食少,嘈杂似饥,大便干燥;舌红少津或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养胃。

方药:益胃汤化裁。北沙参15g,麦冬15g,鲜生地黄20g,白芍12g,玉竹12g,法半夏6g,天冬15g,甘草6g。

(7)脾胃虚寒

主证:胃痛绵绵,空腹尤甚。进食痛缓,遇冷痛甚,喜温喜按,倦怠乏力,手足不温,纳差,便溏;舌质淡,脉沉细。

治法:温中健脾,益气止痛。

方药:黄芪建中汤化裁。黄芪15g,桂枝9g,白芍18g,吴茱萸3g,煅瓦楞子30g(先煎),生甘草6g,大枣5枚,饴糖30g(烊化)。

5.针灸疗法以中脘、足三里为主穴,配脾俞、胃俞、合谷、太冲、三阴交等穴。急性胃痛及实证患者,采用泻法,虚证患者采用补法。凡怀孕12周以上或有流产史者,不宜用针灸疗法,尤其忌用泻法。

6.外治法

(1)青黛30g,雄黄15g,密陀僧30g,共研细末,以鸭蛋清2个调匀,敷痛处,治疗胃热疼痛。

(2)仙人掌捣碎,包痛处,治疗热性胃痛。

(3)盐炒麸皮,装入布袋,熨痛处,治疗胃痉挛疼痛。

7.中成药香砂养胃丸,每次6g,3/d,温开水送服,治疗脾胃气滞之胃痛;气滞胃痛冲剂,每次10g,3/d,温开水送服,治疗肝郁气滞之胃痛;阴虚胃痛冲剂,每次10g,3/d,温开水送服,治疗胃阴亏虚之胃痛;虚寒胃痛冲剂,每次10g,3/d,温开水送服,治疗脾胃虚寒之胃痛;藿香正气软胶囊,每次2~4粒,2/d,温开水送服,治疗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之胃痛吐泻。

【预防】调养情志,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志刺激。饮食调节,注意饮食规律,宜定时定量,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切忌暴饮暴食,偏嗜生冷、油腻及辛辣、炙煿等刺激性食物。注意起居,避免风、寒、暑、湿等外邪犯胃。

呕吐

呕吐是因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导致胃内容物从口中吐出的病证。多以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和脾胃虚弱为常见病因,以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为基本病机,以呕吐为临床主证。西医的急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急性胆囊炎、阑尾炎、胰腺炎以及早孕反应等以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者,均可参照本病辨证施治。

【病因病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以及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引起胃气上逆,都可发生呕吐。本病病变主要责之于胃,但与肝、脾关系密切。主要病机为胃失和降,气机上逆。临床上有虚实之证,由于外邪、痰饮、肝气者,属实证;由脾胃阳虚,胃阴不足,胃失润降而致者,属虚证。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

(1)呕吐食物、痰涎或黄绿色液体,持续或反复发作。

(2)可伴有恶心、饮食减少。

(3)胃肠X线、消化道内镜、腹部B超、CT以及实验室相关检查均有助于诊断。

2.鉴别要点

(1)反胃:以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食不化为特征。

(2)噎膈:指饮食吞咽受阻,梗噎不顺,甚至汤水不进,食入即吐,病情呈进行性加剧趋势,预后较差。伴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大便秘结如羊屎等症,病位在食管、贲门。X线钡餐造影、内镜检查有助于确诊。

(3)霍乱:霍乱表现为频繁腹泻、呕吐,大便呈米泔样,迅即出现津液亏耗,肌肉疼痛性痉挛,多无腹痛、里急后重,有与本病患者接触或进食污染饮食史,其发病急,病情凶险,具有传染性。便培养霍乱或副霍乱弧菌阳性,血清凝集试验显示:病后6d血清效价达1:100以上(注射过菌苗者须达到1:200),或2次以上检查效价递升。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1)辨病位

①病在胃:脘腹胀满疼痛,嗳气厌食,呕吐酸腐,大便秽臭,纳差,口干咽燥,胃脘嘈杂;苔黄腻,脉滑。

②病在脾:呕吐痰涎,脘腹痞满,食欲缺乏,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腻,脉滑或细弱。

③病在肝:呕吐吞酸,嗳气频作,胸胁攻窜胀痛,口苦;脉弦或弦细。多由情志失调触发。

(2)辨虚实

①实证:发病急,病程短,呕声宏亮,吐物量多,体壮脉盛。

②虚证:发病缓,病程长,呕声微弱,吐物量少,体虚脉弱。

2.治疗原则以和胃降逆为基本治疗原则。偏于邪实者,针对病邪分别采用解表、清暑、利湿、化痰、消食、导滞、攻下、理气或催吐等祛邪之法。偏于正虚者,可采用健脾益气、温中散寒、养阴和胃等法以扶正。虚实夹杂者,宜标本兼顾。

3.应急措施在暴吐确诊后,应视病情及时采取止吐或催吐等应急措施,切忌在不明病因情况下滥用止吐方法治疗。

(1)止吐法:用制半夏15g,生姜3g,水煎服以止呕吐。

(2)催吐法:对暴饮暴食或误食毒物、药品等引起呕吐者,应采用催吐法,以因势利导。可用鹅毛、压舌板或手指刺激咽部以引起反射性呕吐,也可用瓜蒌0.5g,藜芦0.5g研细末吞服。

(3)攻下法:对大便不通者,还应攻下,以排除余毒或积滞。用生大黄粉3~6g吞服,也可用大承气汤水煎服。

(4)液体疗法:对剧烈呕吐,耗伤阴液严重者,应采取液体疗法,以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4.分证论治

(1)食滞胃脘

主证:呕吐酸腐,吐后反快,胃脘胀满,嗳气厌食,便秘或便溏,秽臭不爽;苔厚腻,脉滑实。

治法: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方药:保和丸加减。山楂18g,神曲9g,炒莱菔子15g,谷麦芽12g,茯苓15g,陈皮12g,姜半夏9g,生姜6g,枳实12g,连翘9g。

(2)肝气犯胃

主证:呕吐泛酸,嗳气频作,口苦,嘈杂,脘胁胀痛,每因情志过激而触发或加剧;舌边红,苔薄腻,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方药:大柴胡汤加减。醋柴胡12g,黄芩9g,芍药9g,姜半夏9g,枳实9g,大黄6g,生姜15g,大枣4枚。或以半夏厚朴汤合四逆散化裁。

(3)寒邪犯胃

主证:突然呕吐,脘腹胀满,恶心,伴恶寒发热,头痛,全身酸痛;苔薄自,脉浮紧。治法:散寒解表,和胃降逆。

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叶15g,紫苏叶9g,白芷9g,茯苓12g,大腹皮9g,姜半夏9g,白术12g,陈皮12g,厚朴12g,桔梗12g,甘草6g。

同类推荐
  • 农村卫生保健

    农村卫生保健

    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章介绍了影响农民健康的主要卫生问题及相应解决措施;第二章介绍了老年人、妇女和儿童的保健措施;第三章介绍了农村开展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传染病基础知识,农村卫生室的功能与建设。
  • 专家诊治中耳炎

    专家诊治中耳炎

    中耳炎离你并不远,该怎样专业科学性地治疗,答案都在本书里。本书尽选常见病、多发病,聘请相关专家编写该病的来龙去脉、诊断、治疗、护理、预防……凡病人或家属可能之疑问,悉数详尽解述。此书10余万字,包括数百条目,或以问诊方式,一问一答,十分明确;或分章节段落,一事一叙一目了然。
  • 农村实用急救知识

    农村实用急救知识

    本书共8章,具体讲解了心肺脑复苏、休克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急性腹痛、创伤急救、意外伤害及动物咬伤、中毒、出血性疾病、常用急救技术等知识技能。
  • 中国古代的医学教育

    中国古代的医学教育

    三代以前,即传说中的三皇时代是巫医一体,而又以巫为主,是巫兼任医,而不是医兼任巫。西周以后医学逐渐从巫医中独立出来,可是独立的医学教育没有出现,医学人才大多来自于民间,但对于医疗相关事务的管理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制度。总体上,中国古代医学教育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身的各个方面,形成了一个有规矩、有规律、有规范的完整体系。 王燕编著的《中国古代的医学教育》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医学教育。
  • 现代口腔正畸治疗学

    现代口腔正畸治疗学

    《现代口腔正畸治疗学》是一本高质量的口腔正畸学专著,由ELSEVIER推出,著者Ravindra Nanda和Sunil Kapila均为世界正畸领域的专家。本书系统论述了现代口腔正畸领域的新技术和新概念在基础理论、临床诊断分析和矫治设计,反映了现代口腔正畸基础和临床的新理念,详尽叙述了各类横向、水平向和垂直向异常的诊断和治疗。本书不仅可以作为口腔正畸研究生和口腔正畸医师的主要参考书和教科书之一,对其它学科的口腔医生加强正畸专业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也有指导意义。中国口腔正畸学的教学和临床发展十分迅速,此书的翻译将会对推动我国正畸学的临床和教学水平起到积极作用。
热门推荐
  • 萌妃嫁到,魔尊太难缠

    萌妃嫁到,魔尊太难缠

    她是叶家嫡女,自小灵脉受损、家族厌弃、肥胖如猪,就连唯一的婚事也被庶姐夺走,惨死山林。穿越而来的叶小萌,修灵脉,报血仇,顺带修修仙,日子过得不亦乐乎。只是,为什么她捡来的那只小黑猫会说话?还要娶她?“小萌萌,你救了本尊,本尊自当以身相许。”某美男笑得一脸宠溺。什么鬼,本尊?她救的居然是人人闻之色变的七万年前大闹天庭,血洗云雾殿的魔族至尊帝无痕?叶小萌风中凌乱,除了逃还是逃,可魔尊大人变幻无常法力无边,根本逃无可逃。“你想怎么样?”“嫁给本尊,魔族十万里江山,千万妖魔供你差遣!”“……成交!”
  • 九劫散仙重生都市

    九劫散仙重生都市

    九劫散仙李慕白在第九次天劫之下陨落,因为服用了一枚后悔药重生在了地球,修炼不朽道诀,发誓今生不做散仙,要做就做九天之上的不朽真仙!真实版简介:修仙界最强散仙重生地球,卖卖丹药,治治病,装逼打脸,能动手就别瞎比比,从此逆天崛起!
  • 排练(短篇小说)

    排练(短篇小说)

    空旷草地上,几个人开始排练,我想加入,向编导说明自己的心愿,她同意了。我等待着,看大家手舞足蹈转圈圈,我同编导面对面站着观看,仿佛我也在指导这支舞蹈队。“张怀伟,该你了,我要看看你该不该留下?”编导喊我,但我不叫张怀伟,张怀伟此时又的确是我,一个男人的名字。我紧张起来,不是已经同意了么?怎么还要看看该不该留下?排练的人散开,我独自走进草场,想着一定要跳好,跳不好,编导不要,我就跳不成舞了。我恐慌着,想着怎么让自己发挥到极致。我的虚荣心告诉我,一定要跳好!一定要跳好!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手脚不但听使唤,还灵活自如,肢体柔韧有度,舞姿还算优美。
  • 重生农门娘子修仙传

    重生农门娘子修仙传

    因一次意外穿越到成了古代的农门娘子,从此处在种田的生活当中时,也因为机缘巧合了开始了逆天修仙之路。
  • 九域玄辰传

    九域玄辰传

    这个世界的人都修炼一种叫玄气的天地能量。练气境,洞关境,地阴境,天阳境,玄轮境,战王境,至尊境,圣域境,神皇境。少年林辰,走出小镇,闯向这玄天大陆。开神府,引阴煞,夺天阳,掌玄轮,封战王,号至尊,创圣域,战天下。
  • 魔神退休指南

    魔神退休指南

    一个少女在经过不懈努力,终于穿回来后,以无敌的实力在学校中学习。这也是一个魔神退休史。(本书无敌流,日常)
  • 快穿之龙套到boss的进化之路

    快穿之龙套到boss的进化之路

    君九兮没想到在一个风平浪静的日子里,她会被一个大浪拍进海里,然后被一个自称为系统的东西契约做任务。系统契约过36位宿主,他们都是些修仙大佬、顶级杀手、末世强者、王牌特工等等。唯有这第37任宿主,位面普通,身份普通,生活普通,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它表示想哭。君九兮:做一个普通人有什么不好?系统:......请您在开头加一个想字。君九兮:想做一个普通人有什么不好?系统:......把天捅成了筛子的普通人吗?君九兮:这难道不普通?系统:......我的宿主是不是对普通这个词有什么误解???PS:女强男强,女主假龙套,真大佬,男主执着于追媳妇,1v1,SC,宠文无虐。(作者修文ing,边修边改,如发现前后个别地方不符,那证明还没修完,修完删这条···)
  • 心有灵犀梦江山

    心有灵犀梦江山

    【女强、宠文、、爽文、美男超多】她本神族族女,却有灾星之体,极阴之质,带来灭门之祸毁谷之患,世人却皆趋之若鹜,为了得到她,不惜血溅三尺,踏碎一地尸骨!五行之男皆上品,眉眼如画之润下,孤冷怪异之曲直,热血单纯之炎上,妙手神医之从革,神秘鬼魅之稼穑……为让自己体质改变,平了那血雨腥风,求一个世间和平,她必须寻齐五男并与之结合。然,一生一世,只能有一双人,情与义之间,终难平衡。她爱的,只有他,怎去管世间刀光剑影、乱世纷争……
  • 神控逆天

    神控逆天

    数年前,大陆上的三大皇族突然开始发动战争,并瞬间席卷整片大陆,虽然王族还保有一点净土,但任谁都知道,一旦皇族分出高下,王族就只剩下臣服和死战两条道路,到时候另一场大战将在所难免。而在不为人知的一处空间中却同时上演着一场大战,一场丝毫不逊色于皇族之间的大战,拥有强大修为的散修高手冒着生命的危险参战。
  • 三进制

    三进制

    不会写简介,只有简单的一句话。传说不一定完全真实,但也可能会是真实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