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77100000023

第23章 论贵粟疏

晁错

【解题】

晁错(前200?—前154),颍川(今河南禹县)人,西汉著名的政论家。年轻时习法家之学,文帝时为太子家令,有辩才,号称“智囊”,后迁中大夫。景帝即位后,历任内史、御史大夫等职。他多次上书主张重农贵粟,削减诸侯封地,加强中央集权。前154年,吴、楚等七国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借口,发动叛乱。景帝无奈将晁错处死。

本文是晁错给汉文帝的奏书。文帝时大地主、大商人兼并土地,百姓被迫流亡,致使大量的土地得不到耕种,民不得其食,危及封建帝国的安全。针对这一问题,晁错写了这篇奏疏,提出了重农抑商的主张和奖励粮食生产的办法。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经过文帝和景帝两朝的推行,汉初的农业有了很大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文章条理明晰,说理透辟。

【原文】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无捐瘠者①,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

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禹、汤,加以亡天灾数年之水旱,而畜积未及者,何也?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②,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民者,在上所以牧之,趋利如水走下,四方无择也。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用之故也。其为物轻微易藏,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内而亡饥寒之患,此令臣轻背其主,而民易去其乡,盗贼有所劝,亡逃者得轻资也。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非可一日成也。数石之重,中人弗胜,不为奸邪所利,一日弗得而饥寒至。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无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④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其,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⑤,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⑥以偿债者矣。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⑦,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敖,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今法律贱商人⑧,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而欲国富法立,不可得也。

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⑨,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⑩。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所谓损有余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今令:“民有车骑马一匹者B11,复卒三人。”车骑者,天下武备也,故为复卒。神农之教曰:“有石城十仞B12,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亡粟,弗能守也。”以是观之,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令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B13,乃复一人耳,此其与骑马之功,相去远矣。爵者,上之所擅,出于口而无穷;栗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不乏。夫得高爵与免罪,人之所甚欲也。使天下人入粟于边,以受爵免罪,不过三岁,塞下之粟必多矣。

【注释】

①捐:抛弃。瘠:瘦弱。

②地著:在某地定居,此指编入户籍定居于某地。著,附着。

③石:计量单位,汉制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④政:同“征”。

⑤倍称之息:指借一还二。称,此指本利相等。

⑥鬻:卖。

⑦奇赢:利润。奇,指余物。赢,余利。

⑧法律贱商人:据《汉书·食货志》载,汉初规定商入“不得衣丝乘车,重税租以困辱之”。惠帝时,对商人的限制曾有所放松,但仍限制商人的子弟做官。后来对商人的禁令名存实亡。

⑨县官:汉朝人对朝廷、官府的称呼。

⑩渫:散出。

B11车骑马:指装备齐全有战车和鞍辔的马。

B12仞:长度单位,八尺为一仞。

B13五大夫:爵位名,汉承秦制,设爵位二十级,五大夫为第九级爵位。

【译文】

圣明的君王在位的时候,百姓不至于挨饿受冻,这并不是因为君王能亲自种出粮食给他们吃,织出布给他们穿,而是因为他给人民开辟了获取财富的途径。所以,尽管尧、禹的时候有过九年的水灾,商汤时也有过七年的旱灾,但那时却没有弃家讨生、面黄肌瘦的人,这就是因为积蓄的粮食多,早做好了准备啊。

现在全国统一,土地广大,人口众多,不亚于汤、禹的时代,又没有连年的水旱灾害,然而积蓄却比不上汤禹之时,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土地还有潜力,老百姓还有余力,能生长庄稼的土地还没完全开垦,山林湖泽的资源还没完全开发出来,游手好闲的人还没全部回乡耕种。百姓穷了就会去做邪恶的事。贫穷产生于物资不充足,不充足是由于不耕种,不耕种就不能定居于一个地方,不能定居在一个地方就会轻易地离开家乡。百姓像鸟兽一样,即使有高大的城墙,深深的护城河,严厉的法令,残酷的刑罚,也不能禁止他们出走。人冷了不会等到有了轻暖的衣服才去穿,饥饿了也不会等着有了美味才去吃,人在饥寒交迫时也就不顾什么廉耻了。人的情况是,一天吃不上两顿饭就要挨饿,整年不做衣服就要受冻。肚子饿了没有饭吃,身上冷了得不到衣穿,即使是慈母也不能留住他的儿女,国君又怎能保有他的百姓呢?英明的君主懂得这个道理,所以让老百姓耕种生产,采桑养蚕,减轻他们的赋税,积蓄粮食,充实仓库,以防备水旱灾年,因此也就能拥有百姓了。

当老百姓的,在于帝王用什么方法来管理他们,他们追逐利益就像水要往低处流一样,不管什么东西南北。珍珠、宝玉、黄金、白银这些东西,饿了不能当饭吃,冷了不能当衣穿,可是人们还是看重它们,这是因为皇上看重它们的缘故啊。珠玉金银这些物品,分量轻,容易收藏,拿在手中走遍全国也不会挨饿。这就会使臣子轻易地背弃他的君主,使百姓随便离开他的家乡,使得盗贼受到鼓励,使得犯法逃亡的人有了轻便好带的财物。粟米和布帛,从地里生长出来,在一定的季节里长成,收获储藏也需要一定的人力,不是短时间里可以办到的。几石重的粮食,一般人挑不动它,坏人不会贪图它的。但是这些东西,只要一天缺少了就要挨饿受冻。因此,英明的君主贵重五谷而轻视金玉。

如今农夫一个五口之家,家里能劳动的不少于二人,能够耕种的土地不超过一百亩,一百亩的收成不会超过一百石。他们春天耕种,夏天锄草,秋天收获,冬天储藏;还要砍柴,修理官府的房屋,应付各种官差。春天不能躲避风尘,夏天不能躲避暑热,秋天不能躲避阴雨,冬天不能躲避寒冻,一年四季中没有一天休息。亲戚朋友间要交际往来,吊唁死者,探望病人,扶养孤老,养育幼儿,所有的费用都包括在这当中。农民们辛苦到这种地步,还要遭受水旱灾害,官府又急征暴敛,收税不按季节,早晨发出的命令,晚上就改变了,使农民苦上加苦。交赋税的时候,有粮食的农夫按半价卖掉粮食来交税;没有粮食的农夫就得出加倍的利息借债交纳。这样就出现了卖地卖屋、卖儿卖女来还债的人了。而那些商人们,大的就囤积粮食,追求加倍的利息;小的开店贩卖,投机取巧,每天都在集市上转来转去,利用朝廷急需物资的机会,便成倍地抬高价格。所以商人家里男的不必耕地锄田,女的不必养蚕织布,穿的必定是绫罗绸缎,吃的是上等白米和鱼肉。他们没有农夫的辛苦,却坐享田地的收获。凭借着雄厚的财富,与王侯结交,势力超过官吏。他们利用钱财互相倾轧。他们游玩各地,车乘络绎不绝。他们乘着坚固的车子,赶着肥壮的马,穿着丝靴,披着绸袍。这就是商人并吞农民,农民流亡在外的原因。当今法律上虽然轻视商人,但商人实际上已经富贵了;法律上重视农民,农民实际上已经贫贱了。因此,俗人所看重的,正是国君所轻贱的商人;官吏所鄙视的,正是法律所尊重的农民。上下相反,尊重的和轻贱的颠倒,却想要使国家富强,法制生效,是办不到的。

当前的事情,再没有比引导人民务农更重要的了。要想使老百姓务农,关键在于重视粮食;重视的办法,在于让老百姓用粮食作为受赏或免罚的手段。现在应号召全国的老百姓给朝廷上交粮食,交粮可以得到封爵,也能用来赎罪。这样,富人可以得到爵位,农民可以得到钱财,粮食就能得以流通。能交纳粮食得到爵位的,都是粮多的富人。从富人那里取得粮食,以供应政府需要,那么贫苦农民所担负的赋税就可以减少,这就是所谓减少有余的补不足的,法令一颁布老百姓就能得到实利。它符合百姓的心愿,有三种好处:一是国君的财政费用充足,二是百姓的赋税减少,三是鼓励从事农业生产。按照现行的法令:“老百姓出驾战车的马一匹,就可以免除他家三个人的兵役。”因为驾战车的马是国家战备所必需的,所以给他免除兵役。神农氏的书上说:“即使有七八丈高的石头城墙,百步宽的沸水护城河,百万全副武装的兵士,可是如果没有粮食,那也是守不住的。”这样看来,粮食是帝王最重要物资,是治理国家的根本。让老百姓纳粮买爵,封到第九级的五大夫以上,才免除一人的兵役,这同出战马相比好处差得太远了。爵位,是皇帝专有的,只要皇帝开口封就无穷无尽;粮食,是老百姓种出来的,从地里长出而不会缺乏。得高爵和赎罪,是人们十分向往的事情。如果允许全国的人献粮给边境,并以此来换取爵位或赎罪,那么过不了三年,边境的粮食就一定很充裕了。

同类推荐
  • 老舍与都市文化

    老舍与都市文化

    本书是2011年10月中国老舍研究会、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老舍与都市文化高峰论坛”学术会议论文集。此次会议聚集了关纪新、吴小美、舒乙、舒济、杨剑龙等老舍研究界的知名学者,探讨了老舍与北京、青岛、济南、大理等各城市之间的密切关系,拓展了老舍研究的视阈,推动了老舍研究的发展。本书所选论文从不同角度对老舍与都市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厘清了不同城市文化在老舍作品中的呈现与特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拓宽了老舍研究的视野与方法,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范例作用。
  • 唐诗宋词元曲·导读本(下册)

    唐诗宋词元曲·导读本(下册)

    唐诗宋词元曲无疑是其中最为绚丽的华章。唐诗内容博大精深,将我国古典诗歌中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宋词以独有的方式见证着两宋王朝的悲喜历史和感人肺腑的文人情怀,或委婉含蓄。或奔放豪迈;元曲将典雅的诗词艺术与民歌、俗语等杂糅在一起,诙谐、洒脱,洋溢着浓郁的民间气息。
  • 如是我闻

    如是我闻

    “如是我闻”,我是这样看到、听到的。作者通过整理自己多年的记者采访稿,按照类别分出几部随笔集。这些文章有的以人物采访为主,有的以历史探究为主,有的以景物感怀为主,写出了作者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
  • 抒情散文精品文集

    抒情散文精品文集

    读一篇优美的散丈,优如品一杯好茶,那沁人心脾的芳香令人久久难忘。经典的散文总是闪烁着智慧和哲理的光辉,这光辉如同夜空中的星星,照耀着我们人生的旅程。每个人在走向成熟的路上,都应该沐浴这种思想的光辉,接受这种精神的洗礼。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世俗流言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世俗流言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热门推荐
  • 偷星记

    偷星记

    一少年因意外误落世间纷争,却因此发现一件惊天秘密,为寻求答案,一路奋勇向前,开山劈海,不断修炼强大自我的故事……
  • Stories by English Authors Orient

    Stories by English Authors Orie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媚祸

    媚祸

    解身世之谜,夏侯明月代替姐姐嫁入东宫,一场比拼权谋智斗的棋局就此展开。神秘病弱的太子,身份迷离的贴身丫鬟,狠辣高深的王皇后,阴险狡诈的贤王,冷宫里装疯卖傻的齐妃……波云诡谲的皇宫,她该如何生存?若即若离的翩翩公子容慕熙,忽冷忽热的太子离殇,到底谁才能给她相濡以沫的爱情?她倾尽繁华一生,最终换来回眸一笑,还是叹息一声?
  • 会跑的布娃娃(原创经典作品)

    会跑的布娃娃(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而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佛说四无所畏经

    佛说四无所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诸天神帝

    诸天神帝

    神王重生,重走修神路,修至尊神级功法《混沌至尊神灵诀》。凭借着自身上古记忆,各种神仙法术,炼丹炼器等手段。从一个默默无闻,受人欺负的散修,逐步成长为一代至尊神帝。
  • 我的世纪,我的野兽: 曼德尔施塔姆诗选

    我的世纪,我的野兽: 曼德尔施塔姆诗选

    本书收入的曼德尔施塔姆作品,囊括了作者各个时期的诗作,有很大的代表性。诗人对语言、真理和星光有着永恒信仰,他是“文明之子”,超越了他所处的国度和时代。
  • 重生之盛世才女

    重生之盛世才女

    何为幸福?苏心研以为自己时时刻刻处于幸福之中。尚书爹、将军兄、候爷外祖、当今皇后是她的姨母,虽然母亲早逝,却有这些人疼爱她。何为聪慧?苏心研虽只是一介女流,却能够凭智慧赢得百姓认可爱戴,为国争光。为所爱的人谋取天下,即便手染鲜血。何为痴傻?苏心研后知后觉自己一生所托非人,不仅葬送了自己一生,还将兄长外祖一家迎进黄泉路,到死才知道她争不过只是她的几个庶妹。何为幸运?苏心研才被送上黄泉,一睁眼又来到未出阁的年纪。既然上辈子争不过他人,那么这辈子就要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定要争过他人。无论前世还是今生,扮猪吃虎都是她的最爱,前世少欺负人,而今生,就让自己扮个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摩醯首罗天法要

    摩醯首罗天法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世界未解之谜全知道

    世界未解之谜全知道

    在绵延不绝的谴界历史长河中,人类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世界文明,又给后人留下了众多扑朔迷离的未解之谜——特洛伊战争真的爆发过吗、牛顿的黑匣子里藏着什么秘密、古巴比伦的通天塔修在何处、二战中德国为何未能造出原子弹、埃及金字塔隐藏着多少千古之谜泰坦尼克号因何沉没海底、是谁建造了英国庞大的巨石阵 希特勒因何下令大肆屠杀犹太人、华盛顿为何拒绝竞选第三任总统 日本天皇二战后逃脱审判之谜、拿破仑神秘死亡的真相是什么、肯尼迪家族为何悲剧不断——走进神秘莫测的历史长廊,打开一段段尘封的往事和谜题,在探索中增长人生见识,在沉思中肩负历史使命,迈向无限广阔、无限精彩的未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