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70600000012

第12章 名人轶事篇(5)

另外,正如从他画像表情上显示出的那样,他不是一个容易博得女人欢心的人。舒伯特性格内向、羞怯而优柔寡断;他虽然也爱欢乐,但只是终日与一帮“舒伯特派”的朋友们相聚。至于爱情,他表现出克制与谨慎,实际上是压抑自己,如他曾恋上匈牙利一贵族之女、他的学生卡罗琳·埃斯特哈赛,但由于他的性格和处境,所以从未做出什么轻率的举动。他们那柏拉图式的“爱情”游戏没有留下何时中断的记载,然而。这位并不忠诚的贵族小姐在还未嫁给陆军少尉去过那“幸福的结婚生活”之前,舒伯特就早已去世了。这场毫无结果的“爱情”只会加深他那“当我想歌唱爱情的时候,它就转向悲伤”的孤独的忧郁。他在日记中曾写道:“发现密友的人,是幸福的,但是在妻子身上发现密友的人,更为幸福。今天的自由人,只要想到结婚,就会恐惧。”“不论给予我的是爱情还是友情,全是一种痛苦。”可见他自己并未奢侈得到爱情及爱情的结果。

另外,使舒伯特独身的因素可能是贝多芬的影响。一生未婚的贝多芬是舒伯特心中的偶像,他甚至把贝多芬当做神一样崇拜,他说:“有时候我也做过梦,但是在贝多芬之后,谁还能做什么事情呢?”当他第一次带着诚惶诚恐的心情去谒见贝多芬时,却未遇见;直至在贝多芬死前一星期才见过面。在贝多芬的葬礼上,舒伯特是举着火炬送葬的少数人之一。他死后惟一的要求便是想与贝多芬葬在一起,这个愿望最终在1888年才得以实现。贝多芬终生未婚,他在舒伯特那崇高的心灵中,有着一种神秘主义色彩。舒伯特像莫扎特一样预感到自己生命的衰竭,他心目中也许只想到他的同代偶像,而对自己于女性毫无兴趣的生活视为自然而满足,至少他不愿想到结婚。因为在他短暂的一生中,贝多芬的影响确确实实占据了重要的一席。

究竟是哪种原因导致了这位天才作曲家英年早逝的,也许只有这位当事人才能说得清楚吧。

柴可夫斯基到底是怎么死的?

俄国著名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于1893年11月6日凌晨突然死亡,结束了他那瑰丽的一生。这一年,音乐家的个人声誉急剧提高,事业也达到了辉煌的阶段,他的溘然长逝使人们对他的死因充满了好奇。11月18日,柴可夫斯基创作的《第六交响乐》(“悲怆”)第二次公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乐曲自始至终的悲剧性的形象和气氛,给人们留下了美好而又深刻的印象。然而,也正是由于作品流露出的这种悲哀痛苦的情绪,使得人们更加关注柴可夫斯基的死因。于是,柴可夫斯基“自杀”立即传为奇闻。但是,事实究竟如何呢?

他创作《第六交响乐》,原意是想献给自己的外甥费拉奇米·达维多夫的。不料命运之神却跟他开了一个大玩笑:这支交响乐的演出竟与他的死紧密相连,并成为他的死因之谜。及至后来,有人发现一份所谓柴可夫斯基写的“秘密标题”的草稿,上面写着:这部交响乐的计划的最终本质是生活。第一部分:全是冲动的热情、信心和渴望活动,必须短;第二部分:爱;第三部分:失望;第四部分:以死亡为终结(也要短)。于是,他们又以此为据,证明柴可夫斯基死于“自杀”是毫无疑问的。

但是,另有一些人认为,虽然柴可夫斯基确实试图自杀,而且他的《第六交响乐》的主题,也是悲剧性的。然而,《第六交响乐》却绝不是作者为自己“自杀”所写的“挽歌”。因为,1893年这一年,是作者获得极高荣誉的一年,人们怎么也找不出他自杀的理由。5月29日,他到伦敦参加英国剑桥大学音乐社成立50周年纪念大庆。皇家好乐音乐会6月1日又演奏了他的《第四交响乐》,使他获得了国际声誉。6月13日,英国剑桥大学授予他音乐名誉教授。可以说正是这种荣誉带来的喜悦的冲动,才激励着他创作《第六交响乐》,正如他所说,他要在新交响乐中“充分表达这种心情”。由此可见,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并不存在“自杀”的动因。至于“秘密标题”的草稿,也根本不符合创作的实际情况,因为《第六交响乐》完稿和第一次公演,都是没有标题的。而且当一位朋友建议把它改为“标题交响乐”时,柴可夫斯基曾经一口回绝,并反驳说:“既然我不打算提出标题,为什么要叫做‘标题交响乐’呢?”甚至他在总谱上写下了“悲怆”的第二天就又改变了主意,立即写信给杰金逊,要求以“作品第6号”发表这部交响乐。这样看来,“秘密标题”草稿,显然是经过了某种程度的篡改,歪曲了作者的原意。

其实,柴可夫斯基应该是死于急病。11月1日傍晚他与朋友共进晚餐,并酗酒直至凌晨2时,次日早晨,他开始失眠,消化不良。午后,喝了一杯生水,从此就一病不起,终于在11月6日不幸逝去。根据彼得堡最优秀医生中的两位佼佼者——勃廷逊兄弟的诊断,柴可夫斯基确实是死于霍乱。

当然,声名显赫的柴可夫斯基是否真是自杀,至今仍然还是一个谜。

俄国诗人叶赛宁是自缢而死吗?

前苏联著名诗人谢尔盖·叶赛宁才华横溢,诗作极受人们的称赞。就是这样一位诗人却在创作的巅峰状态以自缢结束了自己年仅30岁的生命。举世震惊,苏联诗坛从此也少了一位出色的诗人。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诗人最后走上了自我毁灭的绝路?他是出于什么动机自杀的呢?

一种观点:叶赛宁在爱情上的失败是导致他自杀的决定性原因。的确,诗人的爱情生活非常不幸。1921年11月7日,诗人和美国著名舞蹈家邓肯一见钟情,其后迅速陷入热恋之中。两人很快便开始同居。1922年5月10日,二人在办理完结婚登记后,便踏上了去欧美的旅途,开始了他们正式的“蜜月旅行”。正是这次旅行显示出来的各方面的巨大差异,使两人的爱情和婚姻面临着严重危机。出身、年龄、教育、性格方面的差异,尤其是俩人在性格上明显缺乏和谐一致,加上还有一个很严重的语言障碍存在于二人之间,这一切使得他们不能很好地沟通和交流,所以说分手是不可避免的。随后,诗人重新回到旧情人别尼斯拉夫斯卡娅身边,这位善良而多情的姑娘原谅了诗人。但是,非常遗憾的是多情的诗人很快又跌入了另一纷乱的爱情旋涡,促使他在自己的悲剧中又向前走了一步。1925年3月,诗人遇见了美丽的安德列夫娜,又一次陷进了爱情的狂热之中。9月,俩人正式结婚,令诗人大失所望的是,二人婚后生活并不像原来设想的那样美满。安德列夫娜虽然出身名门,天资聪明,但她缺乏同诗人相匹配的艺术见解和才识,更没有别尼斯拉夫斯卡娅的那种温情。这时,诗人后悔有愧于别尼斯拉夫斯卡娅。但是,他再也没有勇气回到她的身旁,以取得她的宽恕,在这种万般痛苦的情况下,敏感的诗人终于走上了绝路,他要用死来报答心目中真正的情人。由此,可以说叶赛宁是“殉情”而死的。

另一种观点:叶赛宁实际上是患精神抑郁症而自杀的。前苏联的官方在诗人死后发布的讣告曾说过:叶赛宁是由于精神忧郁、心理平衡失调,于绝望中自缢而死的。有史料记载:随着心境失调,叶赛宁的性格愈来愈暴躁,到后来竟经常莫名其妙地发火,显得喜怒无常。经医院检查,医生认为他已患有严重的精神抑郁症。而且,从叶赛宁的诗歌创作实践来看,他后期的创作反映了他极度颓唐的心绪。还有一些人认为他因十月革命打破了他个人主义的幻想,从而选择了“自杀”的道路。其实,叶赛宁的自杀可以说是他忧郁性格的必然产物。

无论是爱情悲剧说还是精神抑郁症说,两者都承认叶赛宁的自杀。但是现在,有人对传统的说法大胆地提出了挑战,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叶甫盖尼·切尔诺斯维托夫先生。他认为叶赛宁的“自杀”结论值得怀疑。

切尔诺斯维托夫说在诗人死亡后的照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死者的额头和鼻梁上有一块很大的凹痕,这明显是被钝击所致。另外,从照片上还可以看出一条横向抓痕,这与自缢的情况不符。这说明,诗人实际上是被来自身后的绳索勒死的。

叶赛宁到底因何而死?如果是他杀,那又死于何人之手?动机是什么?这些疑团悬在人们心头,但愿能找到这位英年早逝的诗人的死因,以解心头之惑。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苍曦之歌——晨曦初始

    苍曦之歌——晨曦初始

    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如雏鸟般的少年在和平末年的世界中经历冰与火的冒险,最终成长的故事.只是茫茫人海中拾起了初心而成长的人类少年,最初的梦想只是去看看这个广阔的世界,没有任何杂质的初心,但从此连接起千丝万缕的命运,将世界的齿轮推向未知的未来。
  • 世界最具智慧性的哲理故事(5)

    世界最具智慧性的哲理故事(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再见真好

    再见真好

    【华语言情征文大赛参赛作品】一直觉得这个世界上的告别仪式还挺多的,比如一场聚会,一次酒醉。可是后来才明白,原来人生中的大多数离别都是悄无声息的,甚至多年以后才发现,那一次的转身,竟然是最后一面。我们和我们挂念的那些人,在人生漫漫长途里,饮着江河苦酒,却相隔千里,再没有过重逢。
  • 目经大成

    目经大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青年艺术家画像(乔伊斯文集)

    青年艺术家画像(乔伊斯文集)

    《青年艺术家画像》是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大师詹姆斯·乔伊斯(1882—1941)运用“意识流”手法写成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最成功的意识流小说之一。小说具有强烈的自传色彩,主要描写都柏林青年斯蒂芬是如何试图摆脱妨碍他的发展的各种影响——家庭束缚、宗教传统和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去追求艺术与美的真谛的痛苦过程,实际上就是青年乔伊斯从觉醒走向成熟的心路历程的写照。乔伊斯接下来的巨著如《尤利西斯》与《芬尼根的守灵》都可视为《青年艺术家画像》的续篇。
  • 琉璃苏影

    琉璃苏影

    吾宁遗臭万年,也不愿空留遗憾。烧尽阿房只为来世,洛水河畔,奈何桥前,求你黑袍裹身,一身暖。
  • 迷航

    迷航

    本书是全球航空运输业公认的一部管理“圣经”。全世界多家航空院校将其作为必修教材,还有很多院校将其列为课外参考读物,其在业界的影响可见一斑。本书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航空公司的运营、规划、市场营销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是航空运输专业学生,以及所有与航空运输行业相关的人员的一本难得的参考书。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在你的世界里走过

    在你的世界里走过

    风起时,她总是会想起那个画面:一个男孩子在窗边,仔细地用手术刀切割卡纸,一片一片地粘贴模型……
  • 幽梦影

    幽梦影

    《幽梦影》被称为“妙书”“奇书”,是清代文学家张潮所著的随笔体格言小品文集,其内容丰富,文笔优雅洒脱,行云流水,书中有花鸟草木、湖光山色,看似信手拈来,娓娓侃谈,实则深蕴理趣,令人遐思。读来轻松愉悦,有如临其境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