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69900000014

第14章 呤风弄月原始返终——周敦颐之生死智慧(4)

此天地之间,纲纪造化,流行古今,不言之妙。圣人作《易》,其大意盖不出此,故引之以证其说。”《太极图说集解》,《周敦颐全书卷二》,周文英主编,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67页。直契《易》理之奥秘,从而理解周敦颐生死观之关键在于:人们必须从万殊(万事万物)之中,体会到“其实则一太极也”,这样便脱出了个我化之生活,立于生命之本的基点来思考“生死”问题。这时,人们必发现:个人之生命源于父精母血,首先与父母家庭相系为一体;且人们生命之成长必扎根于社会文明、文化与传统的土壤中,故而与他人、与过去现在未来之一切人的生命亦相系;最后,任何一个人之生命皆只能存在于天地自然之中,故而,其与宇宙大化也实为一体。这样,就由生命追溯的途径,由“个我”(肉体之我)而“大我”(社会之我)而“宇宙之我”(本体之我)。周子云:“二气五行,化生万物。五殊二实,二本则一。是万为一,一实万分。万一各正,小大有定。”《周敦颐集》,陈克明点校,《通书·理性二十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1页。当人们能够体认这一过程,也就由“原其始”而知其“生”,并进而由“反其终”而知所以“死”。在己之一生中,必为彰显本体本根之仁义而奋斗,面临死亡亦可为己即将返归本体而毫无恐惧与痛苦。此为儒家“原始反终”之生死观的本意之所在,亦是周敦颐从《易大传》中阐述而光大的重要理论之一,并构成了儒家生死哲学的核心内容。梁绍辉先生认为:“所谓‘原始反终,必知死生之说’,就是说,既知最初因气聚而生,必知最后仍因气散而死。扩而言之,就物种的延续而言,是生生不息的;但就任何具体生命而言,则又有聚有散、有生必有死,留之不住,逐之不去的。应该说这才是周敦颐思想的实质。而这也是古来通达之士常有的思想。但这种思想又并非弃所当事,不以吉凶祸福累于心,不因死生聚散碍于志,胸怀开阔,磊磊光明。故王夫之说:‘吉凶、得失、生死,知为天地常然而无足用其忧疑,亦可以释然矣。’”《思问录内篇》。《太极图说通书义解》,梁绍辉著,海南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72页。

儒者建构的生死观,根本目的即在达到对生死的“释然”,亦即“生死”不累于心、不碍于志。这就需要做到三点:一是透悟生死之至理。按周敦颐《太极图说》之意,即是原始反终,知生之所由来,亦知晓死之所由去,从太极、阴阳、气化之理,掌握人间生死大事的本质仍是——气之聚散即人之生死。二是以这种对生死至理的深刻洞悉为基础,自觉地将太极之理——仁义道德贯之以生命延续、生活的内涵中,光大自我之道德人生。三是以人生中充实的道德生活来超越生死之念,达到“存顺殁宁”之达观。应该承认,周子在生死观上所达到的“释然”之境界,与其在面对死亡时微有遗憾之态度,两者之间有些不一致。也就是说,面对死神的降临,周敦颐似乎有那么一些不甘不安,并没能达到完全的释然。后世的儒者,包括朱子,皆努力于消解这之间的矛盾,有时干脆便抹除周敦颐临终前给蒲宗孟书信中的这段话,由此来显示周敦颐在生死态度与生死观上的一致性,也是出于维护周子古今大儒形象的需要。因为,如果承认这一矛盾的存在,人们也许会因此而责之周敦颐:为何在生死关头没有做到完全的达观?宋儒何子举就是这样来看的:其言曰:先生疾革时,致书某:“上方兴起数千百年,无有难能之事,将图太平天下,材智皆图自尽。吾独不能补助万分一,又不能窃须臾之生,以见尧舜礼乐之盛,今死矣,命也!”嗟乎!有是言哉!先生之学,静虚动直,明通公溥,以无欲为入圣之门者也。穷达常变,漠无系累,浮云行藏,昼夜生死。其所造诣,夫岂执世俗恋荣偷生之见者,所可窥其藩!言焉不择,左丞尚得知先生者!《周敦颐集·周敦颐墓室记》,陈克明点校,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88—89页。这样的看法与做法皆有其失。且不说在对待文献上,应该有信实的态度,不能因为不符合理想中之人物形象,便如朱子删削文献,或如何子举完全认定蒲宗孟所记为错。从记之于蒲宗孟《周敦颐墓碣铭》中周子临终前的这些言论来看,应该说从俩人之关系及信中之语气上来判断,皆是可信的。

另一方面,周敦颐在生死观上可以“昼夜生死”,但在生死态度上也可以“窃须臾之生”,这种不完全一致是可以并存的,也是可以理解的。生死问题是人们所可能遭遇到的最严重的问题,在临终者生理与心理的巨大压力、焦虑与痛苦前,一切完美和完善的理论皆苍白无力,人们出现某种动摇和改变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况且,正如第三节所述,周子的遗憾与希望“天”予之“寿”,并非是“执世俗恋荣偷生”,完全是出于其儒者之道德责任使然,与一般的临终者完全不甘心、不认“死”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实际上,正是周敦颐在生死观与生死态度上的些许差距,使其成为有血有肉、有人的喜怒哀乐之情的现实中的人,而非抽象的“人”或“神”。同时,也启示我们,在对生死观与生死态度的研究上,要坚决摒弃模式化、抽象化、概念化的方法,要从现实中的人、具体的人和人的情感与思想出发,才能真正掌握古代哲人的生死观,并使这种研究达到真实的科学化水平。对周敦颐生死智慧之现代沉思周子著述甚少,全部加起来不过6248个字《周敦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但是,其影响是深远的。清贺瑞麟云:“孔孟而后,千有余年,圣人之道不传。道非不传也,以无传道之人耳。汉四百年得一董子,唐三百年得一韩子,皆不足与传斯道。至宋周子出,而始续其统,后世无异词焉。”《周子全书序》。大儒胡宏更言:“周子启程氏兄弟不传之妙,一回万古之光明,如日丽天;将为百世之利泽,如水行地。其功盖在孔孟之间矣。”《通书序略》。仅就其人生哲学思想而言,周敦颐的贡献也是巨大的。首先,我们可以对其人生智慧进行一些现代的沉思。第一,政治的人生化还是人生的政治化。许多人从政,皆是全身心的沉溺在政治之中,除了去获得权力与地位,及继续追求更大的权力与地位之外,就不知人生还有其他的领域和其他的事情可做。所以,当他们或被迫离开官场,或因高龄而退出政坛时,他们便不知干什么,也不会干什么,于是其全部的兴奋点及所有的体能智能皆集中于保持其位其权,为了这唯一的生存目的,他们可不择手段地干任何事情。因此,其人格渐趋扭曲,心灵逐渐污染,甚至有可能良心泯灭,无恶不作,给民众及国家带来痛苦和灾难,这即是人生政治化带来的可怕后果。

周敦颐的从政观念及从政实践,不是取“人生政治化”,而是走“政治人生化”之路。也就是说,他把政治纳入其人生过程之内,当作人生的组成部分,而非人生的全部,甚至也不是人生中最最重要的部分。周子虽然从政达三十一年之久,人生的主要时光是在官场中渡过的,但他从来就是把政治建于其人生理念的基础之上,以“修家齐家”为从政的前提,视之高于和重于政治,从而保持了在政坛险恶与污浊包围中的清白和高尚,且做出了较大的政绩。周敦颐长期从政,却常思退隐山水田园,因为他自有诗书礼乐可娱情怡志,自有他的求天地万物人我之深层究竟的学问可供其做人生无限的驰骋之地。故而,周敦颐可以在官场却不以官场为念,握有大权而并不视其不能放下。要达到这一点,一个人拥有何种人生哲学观是决定性的,为此,周敦颐非常强调人品与人格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大约嘉祐八年(公元1063)构思并创作的意境深远、影响空前的《爱莲说》一文中: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濂溪先生独爱“莲”,是因其生淤泥之中而不染,象征着人格的高洁;莲之枝“中通外直”,无分枝分叉,象征着质朴无华的人品;莲之花香虽远传却为清,花朵由洁白而粉红,象征着君子凛然不可侵之坚贞不渝的情操。可见,濂溪先生爱莲,实为爱“莲”所象征的君子们洁身自爱、超凡脱俗的高尚品质。其实,把政治合一于人生,而非人生合一于政治,是儒家学说一贯强调的观念。儒家所倡导的从政之路是:以政治为人生的延长线,由“修身齐家”之后,才进而“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说,有了“内圣”之后,才可去“外王”,任何“外王”必须建基于“内圣”之上。但是,儒家的这套政治合一于人生的理论没有一种制度化的构建作为基础与保证,故而在现实的历史发展中演变出一种反向的结果:人们不是先“内圣”,而是先“外王”,获取了极大的政治权力之后,再自吹和强迫他人(百姓)承认自己同时也是“内圣”。

同类推荐
  • 中国新理念:五大发展(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中国新理念:五大发展(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作者作为智库专家,主要围绕党中央提出的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发展”新理念进行专题研究。
  • 明德善道: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明德善道: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本书命名为“明德善道”,就是我们对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与特征的把握与阐释,也是我们进一步做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宗旨与追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即认同、践行和彰显美德,亦即秉承以德立校的理念,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自觉地把德育放在首位,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政治合格、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谈谈列宁主义(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谈谈列宁主义(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本书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列宁主义产生和形成的基本情况、基本理论、基本精神及其现实和长远的指导作用。列宁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具体情况相结合,领导无产阶级赢得十月革命的胜利,第一次将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开启了世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而其后崛起的苏联更是打破资本主义独霸天下的政治格局,形成了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抗衡的社会主义阵营,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的政治版图。
  • 论人权(人文与社会译丛)

    论人权(人文与社会译丛)

    什么样的权利是人权?我们如何鉴定一项声称是人权的权利是否真的是人权?我们该如何确定特定人权的内容?我们又该如何解决人权之间的冲突?《论人权》对人权的理论基石进行了探索,考察了人权概念的中世纪起源,点明当今人权探讨的困境源自于其定义的不确定性,并对具有争议的福利权、隐私权、自由权进行了细致的讨论。本书是了解当代人权问题的必读之作。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法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法论研究

    本书旨在对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涉及到的相关方法论问题进行讨论。有两点需要在此予以说明:其一,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当说有很多方法,有传统的,亦有现代的,有宏观的,亦有微观的,很难将它们全部搜罗出来予以论列。这里重点加以讨论的只是笔者觉得比较重要,且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较少被其他论者进行过深入探讨的几种方法。其二,为避免将对方法和主题的讨论割裂开来,本书特别强调根据讨论对象确定主题、根据主题选择方法、运用方法解决问题这样一种思路,并运用它来展开全书的写作。笔者为本书确定的主要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何以可能和如何实现”,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自身携有或涌现出来的问题,也是人们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由于问题本身的这一性质,也决定我们这里所运用的方法是一种哲学的、宏观的方法。
热门推荐
  • 主母Boss又精分了

    主母Boss又精分了

    【快穿】【爽文】【1V1】她是主神世界,一方主神,马甲众多,其中一个就是快穿管理局金牌快穿者,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参与快穿任务,到各世界寻找乐趣。却不想,总局系统出了问题,让她整个人携带系统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的……泡池。她问系统:能回去吗?系统:主人,这位面异常诡异,能量强大,有助主人修炼精神力。这时,一冰肌玉骨的美男,手执长剑,银芒横扫……脑袋保住了,发丝齐断。她还没发作,那如花似玉的美男就芊指一抬,俾睨众生:“贱奴,私闯本王寝殿,千刀万剐。”……她一脸静默(我们到了古代?)系统懵逼:不对啊……世界布局显示,这位面是个现代的不能再现代的新世纪都市!她挑眉,看向周围房屋布局,确实是现代没错。那这男人,是个精分神经病?…………从此,为了回到主神世界,她开始携带系统穿梭各世界,替这位精分搜集分散的魂气。却不想这精分拥有强大精分能力,简直没完没了,甚至不喜欢当各世界男主,喜欢跑龙套!有一天,当她考虑要不要结束这样没完没了的拯救时,她突然发现了精分公子的一个秘密。原来不仅是她身份强大,这位精分,似乎也和她一样是位世界级大佬……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女帝自带反派光环

    女帝自带反派光环

    她凤鸣一异世界阵法女帝,结果修炼时走火入魔,醒过来时就成了被重生女抢夺了身份的废物。不过,废物?不好意思,我有洗灵池,分分钟洗出纯净度100%的灵根。抢了原主身份的重生女,既然那个身份你想要就送给你了。只是这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很期待我所索取利息,是你能承受得起的。某男:媳妇儿,你是不是落下我了?凤鸣一:谁你媳妇儿了,凑不要脸!
  • 冥府恋爱纪事

    冥府恋爱纪事

    阴阳使蒋晟竑:“没事塞个女娃娃过来,这不添乱嘛?”孟婆:“你那不是一直很乱嘛。”蒋晟竑:“那我随便折腾了你别心疼。”孟婆:“随意。”蒋晟竑:“那不是你选定之人吗?!”(抓狂)“你可不可以不要这么随便!”孟婆:“随便一点好。”…………蒋晟竑:“你好好好学,叫一声苦就把你赶出去!”水黛:“是……”各种课业,各种刁难……这个女娃娃好像还不错,糟了,是心动的感觉……蒋晟竑:“吃荔枝吗?很甜。”水黛:“……不吃。”一般有毒。蒋晟竑:“今天要去城郊走走吗?”水黛:“不了,课业还没做完。”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往日造的孽,这下子怎么挽回小美人的心?五殿主阎罗王之侄蒋晟竑漫漫追妻路……不怕,咱时间长得很……
  • 扁鹊心书

    扁鹊心书

    《扁鹊心书》成书于南宋·绍兴十六年(1146年),是一部综合性医书。共分为为三卷。托名扁鹊所传,由北宋窦材辑,清代胡念庵参论。本书共分三卷。主要内容介绍灸法。卷上论以经络、灸法(黄帝灸法、扁鹊灸法及窦材灸法)等施治原则;卷中、卷下介绍各病症的治疗,后列气海、石门、关元等二十二个灸穴(其中包括手、足三里)。书后有附方,多用丹药及附、桂等热药,内载“睡圣散”,于灸前服用,使昏睡而不知痛。
  • 梦中的夏天

    梦中的夏天

    我凭着记忆往前慢慢开车。等我意识到的时候,我发现我早已经过了那条灌木夹道的、仿佛梦境中的小路。我无法不去想她是怎么度过这些年的,和汉森那样的一个人,在这么一个地方,在一个对酷暑和寒冷都无能为力的铁皮匣子里坐着、来回走着、流着汗,日复一日,听着《我梦中的夏天》这样的歌,看着小窗户外面橡树的阴影和快要被荒草吃掉的农场小路……她,连同她的美貌、青春的热力,被囚禁在这贫瘠、劳作和无望之中,像被无情地侵蚀、过早地凋谢了的一朵荒原上的小花……她说得对,如果她过去的生活不是梦,那么现在的生活就是个梦,一个墨绿的、冰冷芜杂的梦。
  • 松柏之上

    松柏之上

    他是她的最后一个关门弟子,却在几年的相处中,爱上了她;她的心里有一处空坟,埋葬着一个无法回归来的人和一颗最宝贵的真心……
  • 观自在菩萨说普贤陀罗尼经

    观自在菩萨说普贤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