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69900000001

第1章 序

生命与生活:中国生命学的课题

钮则诚(铭传大学教育研究所教授)在台湾有多种著作问世的江西哲学学者郑晓江教授,最近将新书《中国生死智慧》付梓,我有幸对其中序文《中国传统人生哲学与当代之生死哲学》先读为快。作者开宗明义便将人生之生命与生活二端清楚分判,令我深有所感,乃不揣浅陋,借题发挥。郑教授和我于1997年秋天在南华管理学院结识。当时南华由文学学者龚鹏程教授主持,曾有意邀请旅美哲学学者傅伟勋教授返台创办生死学研究所。无奈傅教授前一年不幸因病去世,生死所遂在我的奔走筹划下成立招生,而郑教授正是所上接待第一位远道来访的客人。龚校长、郑教授以及我皆为江西人氏,同乡情谊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而知识对话更加深了人文的关怀。次年金秋郑教授又应邀来南华参加研讨会并发表论文,同时也播下往后七、八年共同合作耕耘生死学园地的种子。生死学为傅伟勋教授所创,他自述其原委:我从美国现有的“死亡学”研究成果,再进一步配合中国心性体认本位的生死智慧,演发一种我所说的“现代生死学”,且根据“生死是一体两面”的基本看法,把死亡问题扩充为“生死问题”,即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息息相关的双重问题,如此探讨现代人的死亡问题的精神超克,以及生死的终极意义(傅伟勋,1993:序20—21)。他所指的“死亡学”,是一门于二十世纪初在法国所创始的学问,不久被引进美国,却因为令人产生宗教联想而长期遭到学术界忽视。直到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受到欧陆存在主义哲学传播流行的影响,再加上全球性的自杀防治运动兴起,死亡学在美国才逐渐从对悲伤与哀恸的经验性研究中,树立为一门科学学科。死亡学立足于科学领域,包括自然科学、健康科学及社会科学。

这些在傅教授看来乃是狭义的生死学,而广义的生死学则从西方死亡学走向中国生命学,他的构想为:以“爱”的表现贯穿“生”与“死”的生死学探索,即从“死亡学”(亦即狭义的生死学)转到“生命学”,面对死的挑战,重新肯定每一单独实存的生命尊严与价值意义,而以“爱”的教育帮助每一单独实存建立健全有益的生死观与生死智慧……督导此一探索理路的我国本土意味的探索理念(即督导原理),则是以我最近所强调的“心性体认本位”生死观与生死智慧为中心内容……“心性体认本位”的生死学探索理念,乃是基于生命最高层面,亦即实存主体、终极关怀、终极真实三大相关层面上儒道佛三家所共通而分享的哲理……(傅伟勋,1996:126—127)。顺着上述途径,他曾认真考虑过以下的问题:心性体认本位的儒道二家生死观,与生死问题的超越性宗教探索之间,有否交流沟通或衔接互补的可能,又如何交流沟通或衔接互补……(傅伟勋,1993:173)古典儒道二家思想正是“心性体认本位”的人生信念之典型,傅伟勋教授对儒道思想的精神深有了解:儒家与道家对于传统中国人的思想模式与生死态度,各别所留下的影响都一样深远。儒家倡导世俗世间的人伦道德,道家强调世界一切的自然无为,两者对于有关(创世、天启、彼岸、鬼神,死后生命或灵魂之类)超自然或超越性的宗教问题无甚兴趣,顶多存而不论而已……

佛教除外的中国思想文化传统,并不具有强烈的宗教超越性这个事实,在儒道二家的生死观有其格外明显的反映。(傅伟勋,1993:156)以上所引是有关中国生命学的基本论述,如今在郑晓江教授的大作中得到了呼应与发挥,他根据对生命与生活的分判,把中国生命学分成中国传统人生哲学与当代生死哲学两方面来看:一般而言,所谓人生包括生命与生活两大方面。生命是人生的存在方面,指生命体的存活过程;生活是人生的感受方面,是人们当下此在的活动与感觉……中国传统人生哲学之内核是生命哲学,它既是儒学的核心,更是道家、道教及佛学的主要论题,形成了中国人生哲学鲜明的特色。在人生中的生活与生命的两个向度中,中国传统人生哲学主要是偏重于生命而忽略生活,而现代人的问题则在于只见生活而不顾生命的层面。所以,有必要在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的基础上发展出一门不仅重视人之生活,也重视人类之生命;不仅仅重视人之“生”,而且重视人之“死”的学科,这就是所谓──“生死哲学”──来较好地解决现代人之人生问题。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都主要包括生、爱、死三项内容。“生”指人们生活的过程和性质;“爱”指性爱,直接关系到人类情感的生活及生命的延续;“死”包括人的生活与生命的终止及死后生命的问题。人生的这三大方面及三大主题涵蕴了人之生活与生命的全部内容。由此可见,郑晓江教授所提倡的“生死哲学”,与傅伟勋教授所开发的“生命学”,几乎完全同调,亦即新儒家哲学家牟宗三先生所说的“生命的学问”。傅教授对此有进一步的引申:在西方思想文化传统……世俗人间的知性探索(到了近现代)似乎逐渐压倒超世俗、超自然的宗教超越性意味的生命探索,“生命的学问”有逐渐淹没在“学问的生命”之险。中国思想文化则不然,自先秦的儒道二家开始,即以“生命的学问”为价值取向的本源与归宿……(傅伟勋,1994:51)而我也尝试在前述观点的基础上,倡议一种“后现代儒道家”的生命与生活态度。“后现代儒道家”乃是在精神上向古典儒道二家的人生哲学精华效法学习,目的则为了培养“知识分子生活家”的典型人格;其中“知识分子”属于人文主义,“生活家”则归自然主义。“知识分子生活家”的人格特质为“知所进退,收放自如”,亦即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高妙境界。这种境界可以适当安顿人生,也能够坦然面对死亡,相信生死哲学与生命学的关注亦不外如此。知识分子向生活家转型之道,即使不投入道家的怀抱,也可以在儒家内部找到归宿,龚鹏程教授提出:现今应将“生命的儒学”,转向“生活的儒学”。扩大儒家的实践性,由道德实践及于生活实践、社会实践。

除了讲德行美外,还要讲生活美、社会人文风俗美。(龚鹏程,2003:180)龚教授独树一帜的行事风格,的确称得上是“知识分子生活家”。不久前偶然在网络流传的《鹏程随笔》中,读到他最近所写一篇《得儒学之正》,自述其融儒道佛于一身的境界:归来与刘梦溪先生联络,晚上去拜访,取回先生为我随笔所撰序一篇……他说我“于儒学得其正,于道得其逸,于佛得其无相无住”,是真知我也。我有玩世嬉弄的伎俩,有时显得邪气;也有应世谐俗的作为,不免时见流气。因此社会上或学界之批评,褒贬未一。然论议者多见化身,未睹真身。在我自己,是很以“得儒学之正”自喜的。但我并不屑以此示人,故人亦未知,如今却被刘先生看破了。至于于道得其逸,于佛得其无相无住,亦甚确。我在老庄或道教里头获得了一种自由的、超脱的精神。在佛教佛学那儿,则深入义海,通读三藏,却最讨厌和尚尼姑居士们那种佛教相。什么打禅、结夏、茹素、诵经、焚香、口弥陀而心福报等种种造作,皆避之若浼,稍与周旋,辄便逃去,此非得其无相无住乎?龚教授曾先后担任两所佛教大学校长,却对出家人有此反应,着实发人深省。而这也透显出他的“知识分子生活家”真性情,多少值得肯定。其实不论是生死哲学或生命学,生命反思与生活实践都不可偏废,且应通过死亡与临终对照来看。孔子言“未知生,焉知死”,生死学讲“未知死,焉知生”;美国甚至有一部生死学教科书就名为《死亡与临终,生命与生活》。郑晓江教授的新书《中国生死智慧》,希望引领读者进入历史文化殿堂,了解古今贤哲如何处理他们所面对的生死问题,又如何进行人生实践活动,以此让大家领悟这些贤哲的卓越智慧,从而更好地处理我们自己所面对的生死问题。我相当认同郑教授及龚教授对生命与生活的分析,并视为中国生命学的重要课题,谨以此小文章表达我的浅见。参考文献:傅伟勋(1993).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从临终精神医学到现代生死学.台北:正中书局。傅伟勋(1994).学问的生命与生命的学问.台北:正中书局。傅伟勋(1996).论人文社会科学的科际整合探索理念暨理路.佛光学刊,1,117—129.嘉义:南华学院。郑晓江(1999).穿透人生.上海:上海三联书店。郑晓江(2002).寻求人生的真谛──生死问题的探索.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郑晓江(2004).神游千古──寻访历史文化名人.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龚鹏程(1996).龚鹏程四十自述.台北:金枫出版社。龚鹏程(2003).迈向生活儒家的重建──儒家饮馔政治学新探.载于吴光主编,当代新儒学探索(页180—20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龚鹏程(2005).得儒学之正.鹏程随笔,3月2日。宜兰:佛光学院文学所龚鹏程网站。

同类推荐
  • 做纯洁的共产党员:谈谈入党动机

    做纯洁的共产党员:谈谈入党动机

    所谓入党动机,就是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在入党前固然要端正入党动机,入党后更要不断端正入党动机。端正入党动机需要每个共产党员一生的不懈努力。本书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展开:端正入党动机是解决从思想上入党的首要问题;正确入党动机是成为合格党员的第一个关口;错误入党动机的主要类型及其表现;现阶段影响入党动机的环境因素分析。等等。本书的读者对象是广大入党积极分子、新老共产党员以及党的各级干部。本书有助于大家思考“我为什么要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应当做什么、如何做”这些问题,也就是说,怎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名合格党员。
  • 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机制研究

    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机制研究

    本书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跨学科研究方法、例证分析法和功能分析法等对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机制进行行政法学规制。本书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从理论界定、静态工作机制、动态工作机制角度展开理论阐释。本书的特点在于,在法治宣传教育静态工作机制基础上,阐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环节的普法工作机制特点,从多角度多层面完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机制,促进由狭义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向广义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发展。
  • 思索·改革:财政补偿与医疗卫生服务(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思索·改革:财政补偿与医疗卫生服务(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国内外医疗卫生服务财政补偿的历史沿革以及西安实例论证,具体分析研究政府财政补偿投入对城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效率的影响,以期对如何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效率提供参考和借鉴。
  • 转型国家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实践与经验(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转型国家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实践与经验(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从理论上对国际金融中心的内涵、形成、评价指标与经典理论等进行了综合探讨。在此基础上,系统介绍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背景、提出以及发展脉络。
  • 国际共运史与社会主义研究辑刊(2013年卷)

    国际共运史与社会主义研究辑刊(2013年卷)

    本书收入近三十篇文章,包括:《“天下为公”与“天下大同”》、《论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整体性逻辑》、《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历史形成与现实发展》、《马克思历史分期理论的生成逻辑及其方法论意义》、《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动态分析》、《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内在逻辑与现实问题》等。
热门推荐
  • 闪婚

    闪婚

    “离婚!”男人声音有藏不住的失落。“好!”她二话不说,净身出户!“我没有你这样的女儿,滚!”“好!”不痛不痒的一个字,就算被那个她称之为‘妈’的女人赶出家门,她也是眉头都不皱一下!从豪门中挣脱出来,当她终于能呼吸到自由的空气时,她忍不住放声大笑!“为什么对我一点都不留恋?你真狠!”这是前夫说的话!她笑了,笑得有些没心没肺,“是你提的离婚,忘了吗?”某男脸上冒出三条黑线!!!“学姐,你为什么就是不接受我的爱?”这是大学学弟说的话!“姐姐我不喜欢幼-齿的!”“我只比你小一岁!”“一岁不也是小吗?”某男彻底无语的表情!!!“跟我结婚吧!”这是她老板说的话!“我对同性恋不感兴趣!”“都跟你说是双性恋了!”“我对变态不感兴趣!”某男一副咬牙切齿想杀人的表情!!!“我养你吧!”这是帅得不像话的青梅竹马说的话!“我有手有脚,干嘛要你来养?”“你是真不明白还是装糊涂?我在向你求婚呢!”“滚出我家!”某男没了下话,只剩下唉声叹气!***推荐自己架空文《男祸》看女王的后宫祸乱:龙凤胎的诅咒聪明姐姐傻弟弟,当他们的出生被命运烙下诅咒,便断定了纳兰衍月一辈子还不完的感情债!无奈,她被迫忘记身份忘记性别,以男儿身登王称帝!纳兰漓天,一个以影子生存在她生命里的男人!白天,他是她的贴身侍卫,彬彬有礼;夜里,他是她的床上伴侣,猛如狼虎!司傲晨,目中无人,狂妄野性的将军!笃定了要与她纠缠一生,管她是男还是女,他照单全收!徐墨翟,神秘国舅爷!整日扬着一张俊美无俦的无害脸孔招摇撞骗,在她的生命里掀起情感的惊涛骇浪。樱落,绝世神医!不择手段得到她,哪怕被恨也无妨!雪刹,雪隐国国主!囚禁她,禁锢她,甚至用刀在她身上刻下永生的羁绊,只为要与她‘刻骨铭心’!纳兰衍月,一个坚强的王者,究竟她能否冲破命运的桎梏,在感情的纷乱错综中找回自我?让我们拭目以待吧!推荐自己现代文《撒旦夺欢》看情妇组织里蜕变的她如何将男人踩在脚下!!!
  • 剑唤

    剑唤

    一个被认为厄运缠身的孩子,一个遭到世人无视与鄙视的人。虚空召唤、天降神剑。他能否踏破虚空,掌控神剑。战破命运锁链,俯瞰万象众生。他到底是厄运之子抑或光明之使?一切,尽在那虚空之中;一切,尽在剑中。
  • 我的相公辣眼睛

    我的相公辣眼睛

    穿越成一个瘸子,她认!但是穿越的老公是一个精分,这个锅她不背!充满王霸之气的退役特警云语,穿越到一个战五渣的小女子身上,最丧心病狂的是,新婚第二天被她丈夫直接丢到军营中去。老天给了她脸盲的bug,周围的人都长得一个样,怎么办?一开始他只是把她当宠物,但是不知何时,他的心竟然被这只小猫给拿走了!
  • 圣淘沙之恋

    圣淘沙之恋

    她和他,邂逅在美丽的圣淘沙,冰火交融的瞬间,她爱上了他,初尝人生的甜蜜……然而,迎接她的却是意想不到的现实,让她平静的生活波澜迭起。 原来他是死去姐姐的男朋友,无奈之下,她选择放手,独自抚养他们的孩子,心里却依然期盼他的出现……然而他一去不回头,三年来音讯全无…… 又一次在圣淘沙相遇,他却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完全不认识她,他身边已有美女相伴…… 她决定为爱一搏,去争取属于自己的幸福…… 历经风风雨雨,百转千回,终于在圣淘沙…… 原来,冥冥之中她早已接替姐姐继续爱他……
  • 回望家园

    回望家园

    闲来翻书,常常由衷的羡慕古代所谓“文人”的生活。在他们的生活里,诗、书、画犹如血脉,时而各行其道,时而汩汩交汇,径直通向他们的心灵。他们在艺术的海洋里自由自在地穿行,反观当下,在分工日益精细化的时代(当然还有诸多的原因),不要说达芬奇式的巨人不复出现,就连文艺也被分割成了不同的营垒。不同艺术门类之间隔山而望,跨门类的“通才”已近罕见。当然也曾发现几位作家朋友,或是因为家学,或是因为机缘,有幸对音乐、绘画、书法之类有所涉猎,其作品就有了旁人所没有的气象,着实令人羡慕。正因为如此,当我偶遇吕中元先生的散文集《回望家园》时,那份惊喜就可以想见了。
  • 一顾倾城:绝世女相

    一顾倾城:绝世女相

    是刻骨断肠的爱恋,还是沧桑千载的遗憾,深藏在毒钗之间凝练千年揉碎的痴情,终成旷世奇葩。这个从庶女到皇妃再到一朝之相的女子,本以为宫里无爱,只有权力的斗争;早已放下了一切走进宫中,只想过完平平淡淡的一生,然而获得了遥不可及的爱。国家与自己,权力与感情,她该何去何从?
  • 快穿之圆梦女神

    快穿之圆梦女神

    映雪·圆梦大师·鉴婊达人·神豪·狄的万界快穿旅程。(男女双穿,一夫一妻。)
  • 叫我梦魇

    叫我梦魇

    本书回炉重造中,开凿时间未定,回归时间不知。一切看作者什么时候脑洞爆炸。
  • 来自深海的你

    来自深海的你

    所有细腻的感觉都会被时间的拱流淹没,被丑陋的街区覆盖,并且遭受粗俗生命的扼杀。感受一下,暖空气膨胀变轻后上升,冷空气冷却变重后下降,这样冷暖空气便产生流动形成了风。我就像它一样被动。在大海的最深处,我和全世界睡过。
  • 余生倾心为你

    余生倾心为你

    被渣男抛弃,此生有幸终遇到一个真正疼爱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