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39800000003

第3章 黑色硝烟:是正义还是邪恶?(2)

在进行高技术战争准备的过程中,各国都把有关的理论研究作为指导。俄罗斯国防部就明确提出,要依据海湾战争的经验,全面检查防空系统;要把高技术战争及其武器装备发展的研究,作为军事理论工作的重点。他们为此提出了诸多重要观点,认为海湾之战是人类战争史上的一次分水岭、转折点,军队的战斗力大小,主要体现在新式武器的技术指标上;电子、火力交战,是高技术战争的重要特点;过去的一些军事学术原则,已不能适应高技术战争的要求等等。美国有近2000所大学与国防部签订了军事科研合同,担负着近一半的基础研究项目及部分高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许多国家也组织专家班子对海湾战争进行专门研究。一些有识之士热心预测、推断未来战争的发展前景,并据此勾画国防发展的蓝图,提出对策措施。

这一切都说明,海湾战争的发生对高技术战争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如果说,在海湾战争之前,有的国家早已开始了高技术战争准备,而有的国家对于高技术战争形态到来的认识还处于朦胧之中;那么,在战争以后,世界各国受到了一次强烈震动,都把准备应付高技术战争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上。

报应抑或冤孽

任何战争,都不会随着战役的结束而结束。家园的破坏、心灵的创伤,这些战争的"馈赠"都将长期萦绕,须经过好多个年代,才会在记忆的剥落中被一点点地遗忘。

化学战争带来痛苦

越战虽已在1975年就停止了,且不说印支三邦遭到的全面摧毁,没有半个世纪的胼手胝足,根本无法弥补。单以美国为例,5万多士兵阵亡,30多万人受伤,数十万家庭从此凄风苦雨。越战期间,美军将枯叶剂整吨整吨地从高空中撒向越南的田野农庄。枯叶剂的毒性,不只遗祸越南本土,也让在地面作战的美军自己受害。致癌、畸形婴儿、脑神经受损等,受到毒性严重影响的,总计高达3万多战士以及他们的大批家人。如今,越战犹未被遗忘,海湾战争的痛苦记忆又告开始。其枪声早在1991年就停止了,但那苦楚甚至有点丑恶的记忆,却延至1995年才萌芽。

海湾战争是近20年来最残酷的一战。中小型国家伊拉克,竟成了全球尖端武器的试靶场。至少,有50万伊无辜平民死亡。可这个数字,媒体很少报道。而其对手美国又并非大获全胜。自1994年起,与越战枯叶剂一样的故事在英美等国"再版"。在英国,一些参加海湾战争的军人,都先后生下畸形婴儿。畸形儿最初出世时,其父母还怀疑是自己出了什么毛病。但当畸形儿大量增多时,他们渐渐觉察到,这正是海湾战争造下的冤孽。参加过战争的士兵们汇总了其生育记录,共计大约100个畸形儿,有缺少四肢的,三只耳朵的,心脏扭曲的等。一个曾是士兵的年轻父亲痛苦地说:"海湾战争成了我的诅咒!"

生下畸形儿是英国"海湾综合征"里最独特的部分。除此之外,在海湾战争中数量并不太多的英国士兵,还有诸如记忆力衰退、精神容易紧张、过度焦虑等症状。所有这些问题,在1995年达到了顶峰。曾经担任过英国参谋总长的布拉马尔公爵愤怒地替士兵请命,指责本国国防部在战争期间对自己的士兵,英国"海湾综合征"出现以后,美国士兵也有了类似的症状。许多参加过海湾战争的军人,抱怨自己饱受长期性疲劳、头痛、皮肤疹、记忆丧失的煎熬。另外,亦有癌发病率偏高现象。对于这些问题,美国军方的初步反应是,含糊笼统地称之为"海湾战争综合征"。意思是说,这些军人在战争调适上出了点个人问题。

然而,1996年4月,由杜克大学医学中心和得州大学西南医学研究中心联手作出的研究分析,却将真相揭露了出来。他们调查到,在出征前,美国士兵都被注射了许多奇怪的预防针,也分发了许多奇怪的药物。一种口服用的简称PB的药物,尚在开发当中,未经联邦"食品与药物管理局"正式核准,就被军方以"战争特殊需要"为由,即先行使用。这种药物是一种神经抑制剂,施用以后,神经的某些通道会出现"短路"现象。在面临破坏神经性毒气时,"短路"的神经可以逃过毒气之难。

另有两种属于有机磷酸盐类的驱虫剂。它们被用来喷洒在衣服上,或涂抹在皮肤上,以驱除沙漠地区的各种咬人昆虫。此项研究的主持人阿布·多尼亚指出,这三种药物如果单独使用,问题似乎不大。但奇怪的是,当它们共同使用时,即会产生奇妙的混合作用,出现极危险的后果。他们以鸡作为实验品,证明了极其高的毒性。

这项研究的发现表明,所谓的"海湾战争综合征",其真正的罪魁祸首是军方。在没有经过充分安全的确证前提下,它就让士兵们使用了这些药物。同时,美国军方亦和英国一样。都未将这些药物的名称与用途告诉士兵。他们莫名其妙地被注射了许多针,又莫名其妙地使用了驱虫药物。

而五角大楼发言人迈克尔·道布尔戴则公开表示:"海湾战争前,为了不想让伊拉克知道我们对他们那几种毒气早有防备,因此我们决定暂不告诉士兵分发的是什么毒气预防药。这是反情报的需要。"

美国军方推卸责任

随着问题的日益公开,以及调查资料的增多,加上参战士兵受害意识更趋普遍,美军方开始推卸责任。6月份,他们最先公布的受害人数是150名。当月下旬,改为400人。9月份,又扩为5000人。而10月初,已到1.5万人。海湾战争时,进入伊拉克的美军步兵在5万人以上。最新的研究判断,这5万人里可能有一半以上受到过"海湾综合征"不同程序的侵害。除了受害者的客观数目急剧增加外,五角大楼对"综合征"所产生的原因也开始改口。它不再说是已方注射及药物的问题,而将全部责任推给了伊拉克。

五角大楼发言人声称,海湾战争期间,1991年3月4日,美军在伊南部发现了一个称为"73号大地窖"的军火库,里面装有许多安设了神经性毒气和芥子气的火箭。美军工程兵营将其引爆,导致毒气外泄。另外,1991年3月10日,美军又在"73号大地窖"数英里外发现了另一家军火库,内有许多化学武器,亦被美军引爆,毒气外泄。根据这种说法,"海湾综合征"可以说与五角大楼完全没有关系。即使有错,一切也都怪伊拉克。但这种说法中,又有许多让人疑惑不解之处:首先,海湾战争期间,美对伊的丑化不遗余力。若他们当时发现了堆满毒气的军火库,不可能不拿来大作宣传文章,为何直到1996年才将"73号大地窖"等故事公之于众呢?

其次,若美军真发现了化学武器,也必然会小心将其拆除,以化学方法中和其毒性,又怎么可能引爆呢?

可以看出,五角大楼对"海湾战争综合征"的态度,与当年对待"越战综合征"极为相似。越战中所使用的枯叶剂里有大量致癌物,"杜邦"及"道氏化学"等公司在开发产品时即已发现。而军方在使用这些化学药物之后,使得许多士兵致癌及生下畸形儿。最后,数万越战美籍士兵大打赔偿官司,再加上医学界鼎力相助,才得以胜诉。

经过一年多的争论、喧闹,美国国家科学院及其下属的医学研究所已开始受命介入此案。军方及退伍军人组织也开始对全体海湾战争美籍士兵进行诊断检查。

而英国方面,国防部仍在推诿延宕之中。但因生下畸形儿的士兵已经陆续露面,军方对他们乱打"秘密注射剂"出了问题可以断定。一旦美国这方面调查出现结果,英国可能也会产生更大的波澜。

海湾战争远没有落幕。它的另一回合战役,也许才刚刚开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1400万人死亡。战后一整代男子,都出现过严重的"炸弹惊吓综合征"及"幽闭恐惧综合征"。他们人格破碎,像劫后余生的孤儿,脆弱到随时可能疯狂的程度。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更多。其留下的"创伤综合征",令一代人皆人生虚无,易惊易怒,灵魂落魄。当然,还有更为严重的"核恐怖"。

越战留下的则是"延迟紧张反应综合征。"身体、灵魂,甚至遗传基因都被摧毁,精神破碎到似乎已没有继续生存下去的必要。

而"海湾综合征"呢?或许留下一大群大脑与神经都被破坏的白痴,以及一大群畸形的婴儿。

战争一次次向人们展示了它的淫威。而科技,到底是帮凶,还是站在一边、默不作声的旁观者呢?

2.悬在今人头上的三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科学·战争·原子弹

1945年的核爆炸,是人类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人类文明史从此以"核时代 "来命名。人们说:科学技术是上帝,也是魔鬼。核爆炸,把科学技术推向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峰。核爆炸,在战争史上第一次显示了科技造成的无比巨大的杀伤力。人类在惊恐万状的同时,也在反思:科学女神,你的真面目到底是什么?

科学与战争,一直就是极其密切地联系着。实际上,除了19世纪的某一段时期,我们可以公正地说:许多重要技术与科学成果,其进展正是由军事需要所直接促成的。这并不是由于科学和战争之间有任何神秘的亲和力,而是由于一些更根本的原因:不计费用的军事需要的紧迫性大于民用需要的紧迫性。而且,在战争中,新式武器极受重视。通过改良技术而生产出来的新式的也更精良的武器,甚至可以决定战争的胜负。

自古以来就是如此。远古时期,巴比伦人的军事工程十分精巧。事实上,在西方,工程师这个词最初就是指军事工程师,因为当时没有其他工程师。在古希腊,科技比较落后,数学因为可以用于军事而深受重视。

在亚历山大里亚时期,人们更加自觉地把科学应用于战争。不用说,科学满足了战争的需要,战争需要也同样促进了科学事业。首先,战争需要能提供金钱养活科学家;其次,战争需要也提出了一些难题,促使科学家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些难题上面,并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科学设想。

在中世纪的衰落时期,随着火药的采用或发明,科学与战争之间产生了一种新的重要联系。火药本身是人们对盐类混合物进行一种半技术、半科学性质研究的产物。后来它在许多方面促进了科学。提高火药质量、改进大炮构造、提高射击准确率的需要,不仅为化学家和数学家们提供了生活出路,而且这些需要所提出的问题又变成了科学发展的焦点。爆炸的化学反应过程,促使人们去研究燃烧的性质和气体的特性。这方面的研究,后来便成为l7和18世纪现代化学理论的基础。大炮的制造,为冶金企业和采矿业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推动力,而且相应地推动了无机化学和冶金学的发展。

炮弹的飞行,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力学观念:一个抛射体具有一种新的力量,反之亦然。一些炮手和数学家把这一见解进一步加以发展。这些人中,包括两位伟大的科学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和伽利略。他们两人都直接参与了军事事务。达·芬奇在笔记本上记下的大量有关军事数据,说明他在该领域有重要兴趣。而伽利略自己就是帕维亚大学的军事科学教授。而且,他之所以把自己发明的望远镜卖给威尼斯元老院,完全由于它能在海战中发挥作用。

科学和战争之间的这种联系,一直不断维持到今天。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才充分认识到科学对战争来说意味着什么。大多数人认为,科学已经使战争变得非常的恐怖,再也没有哪个国家愿意从事战争了,并以此自慰。而实际上,军备竞赛却日愈激烈,不见有丝毫停止乃至减缓的迹象。

在战争期间,科学家们第一次发现,自己成了各个政府不可或缺的人物。研究原子弹的钱学森准备自美归华时,美国某军事要员竭力阻挠,并说:"我宁可枪毙他。他足以抵得了五个师!"同时,在战争的刺激下,科研成果付诸应用的速度,比和平时期表面上具有的限度快了好几倍。海湾战争中美军将尚处于试验阶段的"爱国者"导弹付诸应用,即是一例。

一战之后,人们愈来愈把从科学上为迫在眉睫的未来战争作好准备看做当务之急。各个国家的政府都把科学看作是有用的军事附属物。在某些国家,军事实际成了科学的主要职能。这不仅反映在政府比较巨大的军事研究拨款上,而且也反映在工业企业的类似支出上。只有三种工业规模较大、垄断程度较高,足以进行充分规模的科学研究,它们是重金属、化学和电器制造。前两种主要从事军火生产。

30年代,战争的脚步声又渐渐逼近。各国对先进的军事技术装备求之若渴。科学技术奇迹般地转化成了军事形态或为军事服务的生产力。

英国人在20年代的电波实验中发现了雷达的原理,而其研制的加快,正是出于军事上的急需。1935年,他们闻到了从德国散发的火药味,雷达研制立即上马,当年就研制出第一台雷达样机。l939年初,英国已在本土的东海岸一带建立了雷达网络。

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电子计算机,它的第一件成品,也是在二战的烽火中催生的。大战期间,对于高速飞行的导弹,雷达虽能发现目标,却来不及组织有效的反击。1944年9月,德国发明的V。火箭首次向英国进行发射。所发射的1120枚中,1050枚命中伦敦,建筑物大片倒塌,市民大量伤亡。为了研究雷达与高射炮协同作战,特别是对付高速飞行的导弹,需要一种快速的计算工具来进行弹道计算和控制防空火力。1945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应运而生。从提出初步方案到研制成功,为时仅有3年。

又是1945年,20世纪人类另一项伟大发现--原子能,从理论变为了现实。它终于以原子弹的形式匆匆问世。爱因斯坦之所以被称为"原子弹之父",是因为他的E=mc2公式向人类揭示了从微小质量中获取巨大能量的可能性。中子的发现,加快了利用原子内部能量的核反应研究的步伐。在三四十年代之交的德国、丹麦和美国的科学实验室里,核裂变反应释放出巨大能量的现象,相继被发现和证实。担心希特勒问津原子弹的心理压力,促使科学把万分之一的可能变为了现实。在同伴们的一再催促下,1939年,爱因斯坦致信当时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请他注意德国的有关动向。1941年,美国政府作出了制造原子弹的决定,并开始实施"曼哈顿工程"。l942年,美国建造了第一座原子核反应堆,并于1943年建立了原子弹研究中心。

1945年7月16日,世界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在战争机器的逼迫下,科学技术终于为人类制造了第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同类推荐
  • 中国的文化与文人

    中国的文化与文人

    本书是国学大师任继愈先生对中国文化以及对近代大师级学人的评述性的著作。任继愈先生是我国哲学宗教学界的一代大师,他在佛教方面的研究成就被誉为“凤毛麟角”。他一生潜心治学,敢为天下先,始终走在学术研究的前沿。本书较为集中地录入了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对儒、释、道三教文化本源及流变的精辟见解。作为曾经西南联大的学生,任继愈先生在本书中以他的亲身经历,用文章深情地回忆了他与汤用彤、贺麟、熊十力……诸位先生浓厚的师生情谊,让先生们的大学问和真性情皆跃然纸上,真实可感,也生动地展现了那段时局动荡但学术星光璀璨夺目的时代。
  • 观相百家:古典中国文化之春夏秋冬

    观相百家:古典中国文化之春夏秋冬

    郭智勇先生的前一本书《被遗忘与曲解的古典中国——<吕氏春秋>对传统学术的投诉》提出了“古典中国”这一全新的概念,而这本书《观相百家:古典中国文化之春夏秋冬》则进一步展示了古典中国的全景和真相。何为“仁”?何为“义”?“礼”从何来?等等这些,本书都会用一个全新的故事来告诉你。孔子是一个宗教改革家!墨子是对孔子的承接!儒家竟是对墨家的反对!秦始皇不可能焚烧诗书!《吕氏春秋》才是中国文化的最高成就!……总之,就让本书带你进入真正的文化中国吧。
  • 世界文化百科

    世界文化百科

    各民族的古老文化中都有解释自身起源的故事,并且无一例外地将人类的起源归功于神的创造。在欧洲和中东,人们对《圣经》里关于上帝“创世”,并创造人类祖先亚当和夏娃的神话深信不疑。
  • 藏式传统建筑与雕塑(E眼藏地行 卷六)

    藏式传统建筑与雕塑(E眼藏地行 卷六)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18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中国人的德行

    中国人的德行

    以西方文明的视角,观察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尤其是底层人民的生活,从中发现、总结出中国人的性格,以及中国文化的特质。内容具体、细致、生动,分析透彻,一针见血。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快穿之陈幸运

    快穿之陈幸运

    [读者群:337881366,悄悄地告诉你们进群有福利哦!]一个倒霉了25年的人,突然听到只要去别的世界完成十个宿主的愿望,就能去掉一身的霉运,从此成为一个被上帝宠爱的人!面对如此诱惑,你能抵挡得住?抱歉臣妾做不到!
  • 赤临天下

    赤临天下

    一卷风云赤临溪,扫尽天下不良人。故事讲述现代杀手组织羽灵在被其心爱之人背叛杀死之后灵魂飘到了异世同名同姓的少女身上,一朝重生,竟成世界上最大两个家族之一赤临溪家族的一家之主。在陌生的世界,天赋为零的羽灵与默默守护自己天赋异禀的少年相识,暗生情愫。他们在不断被同样是两大家族之一的斐蒙家族暗害中奋然崛起,粉碎敌人的阴谋,从而逆天成一代流传百世的女主,且来看羽灵究竟如何在逆境之中从废材逆天成为一族首领,倾临异世天下!
  • 海贼之剑术至高

    海贼之剑术至高

    书名——海贼世界的剑豪主角非鹰眼类型剑客,非正义/邪恶伙伴,特此说明自娱作品,慎入
  • 哥特萝莉侦探记

    哥特萝莉侦探记

    我的名字是冯羽,是一名武侦,好吧,或者说本来应该是冯羽,现在应该叫羽泠……岂可修,这是什么坑人的任务啊,难度高不说失败了还莫名其妙的把我变成了一个一米五的小萝莉。可恶的家伙,我一定要亲手抓住你。某萝莉毫无干劲的发誓中……(欢迎加入哦,企鹅群964659617)
  • 勤书

    勤书

    《勤书》第一卷男人必读的圣经,女人必读的心理学。你得明白爱情的真相。它是伴随生命的优伤旋律,也是曾经念念不忘的那个穿白球鞋的人。是的,你爱过那个人也曾忘记过那个人。因为爱情,我们的生命似乎要经历几个世纪那么久。《勤书》第二卷长河落日,那是地球上的景象。在这里,人类不再回忆,他们只是为了生存而参与战争。更别说爱情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小鱼坐在外太空的一颗星球上,却拿着母亲那九封情书翻看,尝试着勾起遥远的记忆。新书仙侠《林公子》火热连载中…
  • 圣龙的成长历程

    圣龙的成长历程

    谁说巨龙一定是邪恶的呢?谁说龙族一定是无理的呢?我们只是力量更强。更多时候,龙族做的,比其他种族更好。群:728499926本书本土巨龙,没有愚蠢的穿越!没有自作多情的社会剧情!全文无化形,无变形,始终本体!PS1:作者第一次提笔写书,文笔肯定不太好,但是我相信我接下来会慢慢提高的。PS2:更新基本保持两天一更,如果当天有事不能更,会算到欠更里,欠更不定时还。PS3:开了的坑哭着也要填满,放心吧,绝不烂尾。
  • 杨译童书经典:格林童话(上)

    杨译童书经典:格林童话(上)

    《格林童话(上)》是世界闻名的童话故事,可以说篇篇都是精品。其内容广泛,反映了正义与邪恶、诚实与虚伪、智慧与愚昧等极具人生意义的主题,表达了鲜明的爱憎和美好的愿望,揭示了有益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念。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这一版《格林童话》包含《青蛙王子》《莴苣姑娘》《小红帽》等名篇,并由著名德语翻译家杨武能教授翻译,在准确性与趣味性,以及译作的可读性上都保证了上佳质量,可以说是《格林童话》众多版本中的权威版。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花一样的美好

    花一样的美好

    她,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高中生,但因为他的到来,而改变了她,让她的心渐渐冰冷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