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39800000011

第11章 黑色开发:是建设还是破坏?(2)

可恶的厄尔尼诺一来,一切的安详便都被破坏掉。人们研究发现,厄尔尼诺产生的年份,秘鲁海流减弱,沿赤道向东的逆流增强并南下侵入秘鲁海区。南下的暖流阻挡了上升流,秘鲁海区水温骤然上升,浮游生物数量急剧减少。冷水性的鲲鱼为了躲避不利环境,也为了索饵,集中逃向近岸水域,并大量死亡在那里。以鱼为食的海鸟、海兽也四散逃亡。雏鸟、幼兽及老弱病残人士,由于饥饿而大量减少数量。造成这一海洋生物灾难的,是赤道逆流南侵的一股暖流,它便被称为"厄尔尼诺暖流"。

当不速之客厄尔尼诺海流侵入最严重的几天,秘鲁首都利马外港卡亚俄的海面布满死亡的鱼类、海鸟以及其他海洋动物。不久,这些尸体腐烂并产生硫化氢,海水变得腥臭难闻,连寄寓港内的舰船,其水下部分也变得乌黑一片。当地人便把这件伴随厄尔尼诺出现的怪事称作"卡亚俄油漆匠"。

由此可见,厄尔尼诺原本是专指秘鲁海域局部地区产生的一种海水升温而导致海洋生物巨大灾难的自然现象。有资料说:在秘鲁,厄尔尼诺就是表示"暖水南侵"的意思。后来,科学家们又将无论发生在任何海区的、因海流异常变化破坏上升流而导致渔业歉收的事件,都称之为"厄尔尼诺"。

再后来,海洋学家和气象学家们,由于信息资料的增加和眼界的扩大,还发现:秘鲁海域的暖水南侵,不过是太平洋中部、东部赤道海域大规模海水异常增温的一部分。厄尔尼诺是海气相互作用失衡,从而引起太平洋两岸乃至全球气候异常,并引发多种自然灾害的一种现象。

试图把握厄尔尼诺的脉搏

科学家如果要准确地预测厄尔尼诺现象,理解其间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仅是学术界的任务。准确的预报能够预示,在世界许多热带国家是丰收还是饥荒。

大家担忧的可能是由于温室变暖。若真是这样,最近就出现了坏事的预兆。多数气候学家预测到地球变暖,因为温室气体C0。正在大气中累积。18世纪以来,矿物燃料的燃烧,已使大气层中的C0。浓度提高了25%。在同一期间,温度升高了0.6"C。据斯克里普斯海洋学家格雷厄姆宣称,目前比过去20多年的全球温度陡增了约0.4℃。同时,太平洋中部海面温度升高了0.5℃。

科学家认为,要证明全球变暖是否对热带太平洋起作用颇为困难。"实际上这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尼科尔斯说,"如果厄尔尼诺接连不断地发生,那么结果是产生一个更加温暖的世界。这样,是厄尔尼诺现象引起全球变暖,还是全球变暖引起厄尔尼诺现象?我连猜想都不敢。"

不是每个人都这么小心翼翼的。"我个人感觉是地球一直在变化,我认为我们正在看到全球变暖的影响,"利特马说,"但这不是发出的一个重大信号。仅仅是探测出0.5℃而已。"格雷厄姆总感到全球变暖正起着作用。他间接地提出了这个问题:利用一个计算模型来观察,海水怎样在过去20年的热带大气和海水间的转换--水文循环一一中发生变化。他认为,在这个时期,水文循环看来已有所加强。进而他推论说,这可能造成气候变暖。其意思是,水分蒸发需要热能,如此高的海面温度,能促使更大的蒸发;其后,、当水蒸汽冷凝并产生风暴与降雨时,便释放出潜能,从而大气变暖。

格雷厄姆事先为他的计算模型准备好了1970~1988年的

海面温度数据。他的模拟大气与真实的大气,以同样的方式发展。即其温度升高以及热带海洋的蒸发和雨量增加,极接近实际汇载。

根据这些研究成果,格雷厄姆得出结论:海面温度的升高,加强了水文循环,说明了变暖的原因。无可否认,这不能说明首先是什么引起了海面温度升高;但是格雷厄姆也指出,其他各种模型把大气中增加的二氧化碳的效应结合了起来,已预测到近几年在太平洋所见到的类似的海面温度上升。

尽管如此,有的科学家仍怀疑地认为,太平洋的变化只是以往几十年里大自然发生的变化的一部分变化。这一部分,以前也许尚未观察到和记载过。在这里,问题可能还在于对什么是正常效应做个界定。所谓"正常"海面温度,是依据l951~1980年的平均温度而言。如果以往几十年中气候发生过明显变化,则这30年的平均温度值局限太大了。"也许我们需要90年时间......我们在lObl5年间可能处于一种什么状态中,我们都知道。可是在下个l0年左右时间中,我们可能处于另一种迥然不同的温暖状态中。"加州理工学院海洋学家哈尔彭说。试图查明厄尔尼诺现象的长期性质,还有其他理由。"对人类至关重要的是各10年之间的时间跨度,"巴尔特说,"文明国家准备对付一个坏年头;但它们不准备对付5~10年的经久干旱。"

但是,尚没有一个人找到几十年跨度的厄尔尼诺的清晰模型;尽管科学家正在揭示存在这种模型的线索。澳大利亚国家研究机构--联邦科学和工业研究所的大气科学家艾伦说:"自18世纪70年代起直到本世纪之交以后不久的时期内,强劲的厄尔尼诺现象稍有规律。其后,除了l939~1942年外,厄尔尼诺渐告平息,直到l9世纪50年代。但自50年代以后,重新出现了一个更强大的模型,似乎是数十年时间气候变化一次。而每年问变化较短的似乎包括在其中,并受其影响"。

总之,厄尔尼诺最近动向的秘密,毕竟不在于热带太平洋,而在于整个世界的气候情况。"这就越来越清楚,即没有一·一种简略的模型能够说明一切问题。"威斯康星大学的气象学家哈斯坦拉思这样说道。

亩产能否"放卫星"?

当今世界的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的加速破坏,正平行前进着。人类与土地之间的矛盾,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尖锐,这样严峻。人类尽管多次把保护地球、保护土地资源作为主题,实际上并没有明显进展。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人类在自己与土地之间的基本关系上认识模糊,而导致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中的盲目行为,乃是问题的要害之一。

人类对土地资源的破坏

土地是人类生存之母,人以土地为生。在长达300万年的人类历史中,无论是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原始社会,还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土地都是人类衣食的基本供给源。然而,就在人类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过程中,缺乏正确理论指导,常常不按规律办事,超越客观的额定度,以不合理的开发和掠夺式的经营,在获得成功的同时,也无情地破坏了土地这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大约在1万年以前,地球的陆地表面几乎有一半(0.62亿平方公里)为森林所覆盖。然而,经过多年的"废林兴农",现在只剩下了21.5%。据日本《技术和经济》月刊l989年5月发表的统计数字,"热带雨林平均每年减少20万平方公里,约有6万平方公里土地荒废,20万平方公里土地功能下降"。享有"人类肺叶"美称的亚马逊地区原始森林,如今已是满目疮痍;专家推测,依照目前的速度,到下世纪中叶,整个亚马逊的原始森林将所剩无几,它带给人类的将是一场无法估量的灾难。水土流失将导致全球性的危机。据美国全国性土壤普查报告,世界上每年有250多亿吨的耕地表土流失,而且速度还在加快。世界观察所的一项报告认为,世界各地的土壤侵蚀已达到"传染程度"。非洲的土壤侵蚀大为严重;美国l65万平方公里耕地平均每天约有1000万吨的表土流失。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最近,水利部公布了我国土壤侵蚀面积已达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8.20A,每年流失表土在100亿吨以上。水土流失的直接恶果是土壤失去肥力,洪水泛滥成灾,野生生物资源遭到破坏。

土地沙漠化正在迅速发展。据联合国专家们估计,全世界有35%以上的土地正处在沙漠化的直接威胁之下。每年有21万平方公里农田沙漠化;地球上非潮湿地区的农田土地中,已约有60%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沙漠化现象。尽人皆知的撒哈拉沙漠和撒海尔地区,约在1.5万年前,还是动植物的繁生之地,历史上曾系罗马帝国的粮仓。但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和气候变干,而开始了沙漠化过程,形成了举世闻名的撒哈拉大沙漠,如今仍以每年62公里的速度向南扩展。尼罗河流域本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由于过分的耕作和砍伐山林,现已变成了沙漠和不毛之地。发祥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古巴比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这里曾经是林木葱郁,沃野千里。然而,巴比伦人在创造灿烂文明的同时,却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漫漫黄沙使它在地球上销声匿迹了。南亚印度河流域,也是人类早期文明的发祥地之一,4000年前,这里气候湿润,农业发达,盛产小麦、棉花、甜瓜......然而,人类无休止地向大自然索取,带来了生态的恶化,昔日的沃野良田变成了不毛之地,终于形成了今日宽达65万平方公里的塔尔沙漠。"茫茫沙漠埋藏了多少人类文明"。自建国以来,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几乎扩大了一倍,目前约有3.94万平方公里农田,4.94万平方公里草场和2000公里铁路线受到沙漠化威胁。平均每年约有0.48万平方公里土地沙漠化,预测沙漠化面积将由1983年的l7.6万平方公里扩展到2000年的25.3万平方公里。土地盐碱化正在发展。由于过分灌溉,已使美索不达米亚地区荒废和文明没落。目前世界上约有1/3的水浇地正受到水涝和盐碱化的严重危害。在印度,从帕符纳加尔到拉克伯特的1059公里长的地带内,原是盛产水果、甘蔗和花生的地方,由于60年代政府号召扩大水浇地,打井浇水,降低了地下水位,引起海水倒灌,结果使l.2万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发生盐碱化,影响到799个村庄,l30多万人的生计。农业用地的恶化是造成"环境难民"的主要原因。全世界大片土地正变成"不适于人类居住区"。

土地肥力下降,退化严重。联合国最新土壤普查结果表明,世界耕地破坏情况严重。人为破坏是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全世界已有1200万平方公里的耕地被人类活动所破坏,占世界耕地的10.5%.相当于中国和印度两国全部国土的总和。其中有30%的耕地毁于滥伐森林,28%的耕地毁于滥用化肥等不良农业耕作方法。

土地质量的恶化无疑是造成80年代世界粮食产量增长速度放慢的原因。1950~1984年的35年中,世界粮食增长了1.5倍。而1989年比l984年仅增长1%,人均产量下降了将近7%。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发表"世界人口白皮书"宣称,世界人口总数为53.8亿。目前人口正处于"S"型曲线的陡增阶段,以每年1亿的速度剧增,至2000年将达到62.5亿。至2020年世界粮食总产量需增加2倍,畜产品需增加9倍。这意味着将有越来越多的人没有食物和住所,土地荒芜化正威胁着世界l/3的面积和l/6的人口。到本世纪末,无法靠其土地资源养活本国人口的国家将接近64个。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报告说,目前世界大约40%的人处于营养不良状态。

总之,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和掠夺式的经营,土地正在遭受着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的破坏和退化过程。人类给土地造成的既多又重的灾难,反过来正在自食其果。人类与土地之间的矛盾已经非常尖锐,而不能不产生忧虑

羔既是一个实际问题,更是一个理论问题。

无法无限提高的亩产

回顾漫长的人类生产生活史,人类与土地进行能量的交换中,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人类单纯地向土地索取,完全靠盘剥土地生产力为生,此乃原始社会时期,为无偿使用土地阶段;第二阶段是人类对土地的用养失衡阶段,包括传统农业少投多取和现代农业多投多取两个分段,为多用少养土地阶段。

土地是地球上的一种有限物质,构成土地的一切物质也是有限的;生长在土地上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土地生产能力受到光合作用的限制不可能无限制地增长,所以粮食生产也像其它任何生物的增长过程一样,在一个有限的环境内单位土地面积的产量也符合"s"形增长曲线。然而,80年代以前,人类很少考虑土地及其生产潜力的有限性,以及生态与经济的关系问题,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表现在土地开发上具有很大的任意性,表现在土地使用上具有很大的掠夺性。诚然,没有正确理论指导的实践,获得一时的繁荣是可能的,但是不能持久。可以这样说,直到今天,指导和规范人类与土地之间的正确理论和思想观念还没有十分清楚与完整的建立起来,因而,人类给土地资源造成了既多又重的灾难,反过来自食苦果。自从世界人口爆炸式地增长以来,供需平衡造成了空前的困难,给人类--土地系统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人们方觉醒,开始"忧患脚下这块有限的土地"。

人口与土地生产力的互相平衡,是诸多平衡中的基本平衡或称总体平衡。土地的数量及其生产潜力都是有限的。土地生产力是一个循序提高过程。实践证明,受科技和物质水平投入的限制,土地生产潜力只是逐渐的进行释放。然而,符合"s"型增长曲线,不可能无限增长。据预测,地球最大载人能力为165亿,我国为l7亿,大约在100余年后就达到了极限。所以,人口数量要与土地资源的实际生产力之间达到平衡,否则,必然出现人口、土地两大危机。近几十年来,世界性的人口、粮食、能源、交通、环境等五大危机,皆源于人口过多,增长过快,人口与土地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从根本上来讲,一定要牢牢掌握人类--土地互养共生理论,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保护和养育土地资源。

世界农业发展趋势

当今人类社会最为关心、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生存与发展问题。本世纪后半叶,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努力寻求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互促进和协调的道路。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正是在总结了人类与自然相互关系正反两方面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目的在于重新选择发展道路,系统地解决人类面临的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农业的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农业的持续发展就谈不上其它一切。面对人口、粮食、资源、环境与能源五大问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正在受到世界各国和科学家的普遍关注和广泛重视。

同类推荐
  • 毓老师说老子

    毓老师说老子

    《毓老师说老子》以1978年7月至11月毓老师讲学内容整理而成。毓老师强调,《老子》是一部言政治之术的书,讲的是政治之术而非政治之学。不读《老子》,不知中国文化之精深。研究《老子》必知“以静制动、以弱胜强、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等几个原则;“无为”的境界就是最高的境界,一个人到“无为”的境界,则没有不能做的事。
  • 中国食俗

    中国食俗

    食俗就是饮食的风俗,又称食风、食规,是指有关食物在筛选、组配、加工、销售与食用过程中所形成的风俗习惯。中国的食俗出现很早,而且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过年过节有食俗、访亲拜友有食俗,纪念历史人物也有食俗,而且,中国地域广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人们信奉各种宗教,自然就形成了宗教信仰食俗。《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食俗》介绍了除夕饺子、元宵节元宵、立春春饼、端午粽子、中秋月饼、腊八粥、少数民族食俗、地方风情食俗、宗教信仰食俗等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 中国民俗趣谈

    中国民俗趣谈

    本书收录了近140篇文章:《民俗改革的先驱蔡元培》、《龙凤图腾崇拜及其民俗纵横谈》、《九头鸟与楚文化》、《黎族纹身的实用与审美功能》等。
  • 世界文化博览1

    世界文化博览1

    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 全民蠢萌的美国

    全民蠢萌的美国

    《全民蠢萌的美国》是《万物简史》作者比尔·布莱森代表作。比尔·布莱森作品入选《卫报》“生命中不可或缺的100本书”书单。享誉世界的文化观察大师亲身经历,戳破固化的美国印象,近距离观察普通美国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轻松诙谐的吐槽,意想不到的脑洞,比尔·布莱森延续一贯的嬉笑怒骂,给你一个画风清奇的美国。翻开这本书,从美国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读懂一个真实的美国。客居英国二十年以后,文化观察大师比尔·布莱森举家迁回美国。此时的美国早已不是记忆中的样子,布莱森用熟悉又陌生的眼光,重新观察普通美国人的生活点滴,还原一个真实的美国。
热门推荐
  • 大汉崛起之公子逍遥

    大汉崛起之公子逍遥

    一场大火。郭弘牛皮哄哄地穿到了东汉。便宜老爹郭况,是当朝皇帝刘秀的小舅子;姑母郭圣通,还是没废之前母仪天下的皇后……【暂停修改中,稍后恢复更新】(敬告:轻松娱乐向,非严谨史书!较真就别进,管毒不管埋)
  • 那些流过泪的岁月

    那些流过泪的岁月

    我本是一个说话口吃不清,外加脑袋迟钝、反应缓慢、有一点点的智障,从小被亲兄妹们虐待,遭受非人的折磨,我一天天地慢慢熬着,看不到希望的到来。幸好奶奶没有放弃我,她给我讲张海迪的故事,告诉我,身心有残缺的人,一样可以成就别人做不到的事情,让我不要放弃……在老奶奶的帮助下,我终于跨越了自身的障碍,踏入学校大门。
  • 图经衍义本草

    图经衍义本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蒙求集注

    蒙求集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是吾心安处

    你是吾心安处

    他在商界,只手遮天,翻云覆雨。对他人,总是冷淡疏离,不留情面。唯独对她,一味纵容,捧在手心。可突然有一天,她递给他一纸离婚协议。“温景城,我不爱你了,往后,各自安好吧。”
  • 次元诸天壁

    次元诸天壁

    一个好好的一天,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周末末无奈的想到。故事发生在这样的一天。
  • 萌宝帮帮忙:名媛待嫁中

    萌宝帮帮忙:名媛待嫁中

    她,杨氏集团豪门千金,后妈欺凌,好友欺骗,生日当天更遭男友背叛,心灰意冷。2年后携女归来,董事会上争权夺位,商场上叱咤风云,。李铭浩:“你这辈子,只能是我的女人!”陈毅博:“今生今世非你不娶!”林泽枫:“今生,我永远是你的守护天使!”杨若言不为所动,带着女儿远走他国。女儿杨星悦:“麻麻,去抢个别人的好爸爸,给我生个弟弟吧!”
  • 重生空间俏厨娘

    重生空间俏厨娘

    【男女主双处1v1】 二十一世纪实力吃播木棉棉死了,死因明确——在一场直播中噎死的。死就死吧,结果醒来却发现她重生到了一处鸟不拉屎的偏僻村庄,哦买噶滴,还是九零年,做吃播是没希望了。木棉棉想:都九零年了,日子应该好过点了吧,结果恰恰相反,家里穷的叮当响,就差把她给卖了换钱。木棉棉捶足顿胸,她发誓绝对不过这样的日子。吃播当不成,那就换条路走。只是,那个三天两头往她家送东西的傻大个让她头疼。“你说说你想干啥?”木棉棉指着他脑瓜子问。傻大个眨巴着大眼睛看她,吐露了一句:“你做我媳妇儿吧,我娶你!”木棉棉:卒……
  • 我的老师是仙尊

    我的老师是仙尊

    一整个班的学生都不见了,去了哪里?估计是跟着他们那个脑残老师去精神病院了吧。不啊,听说他能摘星捧月,移山填海,呼风唤雨,驱雷掣电可厉害呢。你是也想去精神病院住上几年了吗?两人讨论着,忽见一人从天上飞过。“这个世界开始疯了!”
  • 塔克桑

    塔克桑

    “如此短暂的美好。”——弗伊德·泽没有太多意义的话语,可能会随着剧情的推进而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