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1700000008

第8章 形象比喻篇(6)

赶考

——党面临的新考验与忧患意识

赶考,本是古代社会科举制度下的产物,指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以博取功名。在现代汉语里,主要用来比喻人们为完成某件事情而面临的考验。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毛泽东首次使用了“赶考”一词。1949年3月23日上午,中共中央机关由西柏坡迁往已获和平解放的北平(现北京)。在路上,毛泽东兴奋地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笑着回答:“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毛泽东用进京“赶考”作比喻,甚至提出不当李自成,意在告诫全党,在党的主要任务由武装夺取政权转向全面展开社会主义建设,党的中心工作由农村转向城市之际,党将面临新的严峻考验。

习近平在西柏坡作出“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的重要论断,旨在说明,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将面临新的挑战。

历史表明,保持“赶考”心态,保持革命年代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以及艰苦奋斗的作风,是中国共产党能够连续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的法宝之一。但成绩只能代表过去,考验没有止境,更何况我们在发展中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困难和矛盾。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转型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长期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和外部环境的考验,而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也更加尖锐地凸显出来。

面对严峻复杂的挑战,习近平以“赶考”来告诫全党,这既是对历史的深刻总结,更是对现实的清醒认识。一个“赶”字,道出了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艰巨而繁重,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任重而道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更加热切。这就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以“赶考”之心面对,才能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抓住一切机遇,迎难而上,才能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重托。

“赶考”,就要在作风上下工夫,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是历史沉淀下来的优良传统,老祖宗不能丢。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央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进行部署,坚决贯彻八项规定,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党风政风为之一变,人民群众备受鼓舞。

“赶考”,还要有接受评判、经受检验的自觉。考题,是时代和人民共同出给共产党人的,一场考试结束,答案是否正确,需要历史和实践加以判验。对了就坚持下去,错了就及时改正。执政党的“赶考”,考官是人民,“答卷”打多少分,人民群众说了算。只有在人民监督中不断提高“考试成绩”,才能交出人民满意的“答卷”。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赶考”没有终点,只有进行时。

转变作风就是要打破“围城”、“玻璃门”和无形的墙,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接接地气很好。

——2013年7月23日,习近平在主持召开湖北省领导干部座谈会时的讲话

打破“围城”、“玻璃门”和“无形墙”

——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

“围城”、“玻璃门”和“无形的墙”都是我们中国人非常熟悉的词语,习近平用这三个词打比方,指出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中存在的脱离基层、脱离群众的现象,强调要打破这种隔阂,真正做到联系群众。

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关系到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好坏,习近平多次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来说明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比如,他用“接接地气,充充电”来说明深入基层,向群众学习的重要性,用群众厌恶的“作秀”一词来说明一些干部喜欢做表面文章的不正之风等。而打破“围城”、“玻璃门”和“无形的墙”,则重点着眼于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症结及其解决。可见,这些贴切的比喻既指向同一主题,又各自有所侧重,相互联系。

在革命年代,党和群众之间没有什么“围城”、“玻璃门”和“无形的墙”,党和群众真正是鱼水之情、水乳交融在一起。在取得执政地位以后,党也十分重视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然而,执政毕竟不同于革命,在一些党员干部看来,密切联系群众似乎不再迫切和必要,于是不少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开始慢慢形成一道无形的墙。

部分党员干部自认为有别于群众,视群众为异己,避群众唯恐不及。一些地方和部门因此存在着“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更谈不上解民之忧、为民服务。这种现象在与群众打交道最多的基层表现得最明显,群众对此怨言最多。

古人云:“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在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这一问题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做出了很好的表率。从习近平赴河北考察与百姓拉家常以及吃饭时的四菜一汤,到赴武汉考察卷起裤腿踩积水,一言一行、一点一滴,都是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带头转变作风的生动体现。

要破“城”、破“门”、破“墙”,就需要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尤其是在各方面条件大有改善的时代背景下,党员干部更要不断加强学习,树立群众观念,深刻领会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入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把群众真正放在心上,真心实意地对待群众,给予群众亲人般的关怀,唯有如此,才能打破横亘在干部与群众之间的那堵厚厚的“墙”。

要破“城”、破“门”、破“墙”,就需要走进群众、请进群众。一方面,党员干部要走出去,不能指望坐在办公室听汇报、看资料就能做好工作。要走出办公室,到基层看一看、查一查、问一问,到群众中去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困,及时掌握基层和群众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党员干部还要善于“请进来”,也就是将群众请进办公室,多向群众介绍党和政府的工作,多让群众了解党和政府的难处,制定政策时多征求和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党员干部和基层群众的双向交流多了,彼此才能相互了解,相互体谅,相互替对方着想,党群、干群之间的误会、误解与隔阂自然也就慢慢消解掉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转变工作作风,不仅需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更需要每个党员干部亲自去做,去实践。只有在全党大兴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之风,党员干部和群众之间的“围城”、“玻璃门”和“无形的墙”才会“土崩瓦解”。

要切实执行组织纪律,不能搞特殊、有例外,各级党组织要敢抓敢管,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2014年1月14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

带电的高压线

——切实执行和严格维护组织纪律

高压线,本是一个科技词汇,通常指输送10千伏以上电压的输电线路。在高压线带电的情况下,触碰高压线可致人死亡。习近平把纪律比喻成高压线,旨在说明必须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触犯党的纪律就必须受到严厉的惩罚。这对当前党的建设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对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纪律是为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工作顺利进行而要求组织成员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纪律作为行为规则,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具有强制性的突出特点。古人云:“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意思是说,一千个人同心协力,就可以发挥千人整体的力量;一万个人各自为战,连一个人的作用都起不到。这些话形象地说明了统一的行为准则对于一个组织的重要意义,一定意义上决定着组织的生死存亡。

在现代社会,纪律的作用更加突出,一个社会团体或组织的成败,往往与其纪律的好坏及执行情况密切相关。执政党铁的纪律,不仅能促使其健康发展,还能帮助其化险为夷。反之,纪律涣散、执纪不严会给执政党的发展造成难以估量的严重后果。

中国共产党有着较为完备的组织纪律和规章制度,纪律严明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法宝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并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伟大成就的根本保障。可以说,党的纪律就是当代中国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根基”。

然而,现实中,党的纪律得不到有效贯彻执行的情况也广受诟病,不正之风,甚至是腐败行为的产生,都是违背党的纪律的表现,不仅有损党的威望,也削弱了党的执政基础,侵蚀了党的执政能力和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处处高压线,处处不带电”,这句坊间流行的顺口溜,道出了人民群众对一些地区和部门执纪不严,甚至纪律形同虚设的问题强烈不满。此前,针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各类纪律规定不可谓不多,但很多时候,一些地区和部门对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规行为的处理却失之于松、失之于软,使党的纪律规定成了“不带电的高压线”,其应有的约束与震慑作用自然也就难以发挥。

由此可见,要使党的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但最重要的,是要在纪律的执行上下工夫,敢于、善于向一切违反党的纪律行为“亮剑”。再好的纪律、再完备的纪律,如果没有严厉的执行,也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效力。

党的纪律是硬约束,是高压线,任何人都不得违反。要在执纪监督、违纪查处、守纪教育上下工夫。对视纪律如无物、我行我素、恣意妄为的人,必须旗帜鲜明、毫不留情地坚决打击;对破坏党组织纪律的行为要铁面执纪,决不能和稀泥、做聋子、当瞎子;对各类违反党的纪律的行为,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提醒、及时制止,不让小毛病变成大问题,让党的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反腐败高压态势必须继续保持,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坚决查处一个。要抓早抓小,有病就马上治,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不能养痈遗患。

——2014年1月14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抓早抓小,有病马上治

——惩治腐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在中国老百姓的语汇里,“抓早抓小,有病马上治”是常见的。比如,中国的父母讲到孩子教育问题时,总是强调要“抓早抓小”,打好基础;医生在做科普讲座时也会强调“有病马上治”,不要小病拖延成大病,贻误治疗时机。“养痈遗患”则是一个成语典故,原意为留着毒疮不去医治,就会成为后患,寓意对坏人、坏事的姑息纵容,会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

习近平借用“抓早抓小,有病马上治”、“不能养痈遗患”这样的形象话语和成语典故,旨在说明在反腐败这一重大政治任务上,必须提前介入,尽早干预,把工作做在前面,防微杜渐,把腐败扼杀在萌芽状态。

古人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意思是说,千里长的大堤往往因为小小的蚂蚁洞穴而崩溃。腐败问题也是这个道理。腐败行为的发生也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都是从小腐败慢慢演变为大腐败的。就其中多数人而言,在发生问题之初,倘若有人给以提醒警告,就不会“一条胡同走到黑”。在腐败分子的蜕变过程中,他们的理想信念之堤是一步步、一点点被击破的。就此而言,在反腐倡廉这一重大任务上,“抓早抓小”就很重要了。及早打牢理想信念之堤,及早修补受损堤坝上的“痈”,及早解决小问题、小毛病,就能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恶化和蔓延。

同类推荐
  • 古巴模式的“更新”与拉美左派的崛起

    古巴模式的“更新”与拉美左派的崛起

    本书为学部委员专题文集,收入作者近年来关于古巴模式“更新”和拉美左派崛起的文章28篇,涉及古巴政治、经济、社会、外交等个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对拉美十多个国家左派政党领袖上台执政以及由此带来的变化和左翼思潮进行了专门研究。这些文章代表了作者的学术水平和研究深度,是十分难得的集中体现。
  •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

    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新要求。这是党中央从全局出发,针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新形势、新任务顺势而为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针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题,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
  • 科索沃问题

    科索沃问题

    这是一部研究科索活问题的专题论文,书中以大量事实为论据,全面反映了自联合国干预以来重建工作的成绩与不足,是国内能够见到的同类书中最好的一部。
  • 思索·改革:财政补偿与医疗卫生服务(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思索·改革:财政补偿与医疗卫生服务(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国内外医疗卫生服务财政补偿的历史沿革以及西安实例论证,具体分析研究政府财政补偿投入对城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效率的影响,以期对如何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效率提供参考和借鉴。
  • 中国生死智慧

    中国生死智慧

    《中国生死智慧》主要探讨人类的生死问题,将立足于中华民族生死哲学之血脉的基础上,从分析生命与死亡之本真出发,顺次探讨生命本真、生死观念、生死态度、生命困顿和生命教育等问题,试图从合理性的角度提出一些看法,让人们在较为轻松的阅读中从容地思考生与死这样严肃的问题,获得某种生死智慧的启迪,以最大的包容度和开放性,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以因应我们每个人终究会遭遇的生死大事,获得生之幸福与逝之安乐。
热门推荐
  • 关于我的右手被魔王占据这件事

    关于我的右手被魔王占据这件事

    好惨一主角,被系统坑就算了,右手还被魔王占据了。真是杯具啊,餐具啊………………交流群:976223169
  • 海公大小红袍全传

    海公大小红袍全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Z女士

    Z女士

    “为什么别人都管你叫Z?”“因为我入队的时候被心理医生说像zombie一样变态啊。”由于父亲的原因,沃伊塔被迫在军队里待了15年。不小心混成了一名精英军人,用一条右腿换来了一枚闪耀的勋章。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再次开始转动,这一次,她要成为即将到来的狂风巨浪中掌舵的那个人!
  • 重生之逆世纨绔逍遥

    重生之逆世纨绔逍遥

    “凤王不好了,您的妻主移了太乌山去填东海!”凤王神色淡淡“随她去吧。那山看着挺碍眼”“凤王不好了,您的妻主一意孤行攻打妖族!”凤王神色缱绻"随她去吧,你带些凤族子弟前去支援!"“恭喜凤王,贺喜凤王,妖族落败,已退出大陆,并且奉上妖族绝美少年”凤王美眸一冷,怒喝“什么?那少年在哪里,快带我去!”本文女强男强,各自发育打怪,热文热文,跳坑无悔!
  • 库蒙的食人兽

    库蒙的食人兽

    吉姆·科比特是出生在印度的英国殖民者后裔,对丛林有着极端的热爱。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的《库蒙的食人兽》是吉姆·科比特作品中广泛传播、为世人所熟知的一本著作,客观、详细、冷静而又真实地描述了他每次狩猎食人兽过程的追踪、潜伏以及直面食人兽的恐惧。《库蒙的食人兽》问世几十年来,曾经影响了全球无数狩猎爱好者。书中所讲的虽然是捕杀食人兽的故事,但既不野蛮,也不血腥,相反,由于作者本人对大自然心存敬意,字里行间都能透露出他对老虎等野生动物的由衷赞美和喜爱,其中对长期陪伴他的猎狗罗宾的描写更是不乏温情和爱意。此外,书中还介绍了位于喜马拉雅山脚下的库蒙地区的风土人情、自然风貌及动植物分布情况。
  • 阔少,别来无恙

    阔少,别来无恙

    三年前,杨七七分手,以为自己再也不可能见到那个男人。却不想三年后,一次聚会里,杨七七再次看见了他。王司烨,众人都称他一声“王少”,却只有杨七七知道这个男人究竟是多么的恶劣……
  • 塞罕坝祭

    塞罕坝祭

    这是当时全中国知识分子最集中的林场,146名大学生响应党的号召齐集此地,为改变京津地带的风沙危害植树造林,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催人泪下的创业乐章。只是当初他们做梦也想不到,由于政治风云的无情席卷,他们自身的命运从此也发生残酷转折……在这里,最丑陋的季节是春天。没有鲜花,没有绿草,没有鸟鸣,没有流水,只有高高低低、明明暗暗的残雪,像一片片灰灰白白的癣疥……一直到5月底,消融的冰凌伴着纤弱的溪水,才开始弹拨起春天的琴弦。仿佛是一夜间,落叶松们、云杉们、白桦们悄悄披上了明亮的新绿,但此时分明已经进入夏季了。
  • 我家师尊很倾城

    我家师尊很倾城

    她是顾家小三爷,懒惰成性,凶残蛮横,是郴州一害。可奈何她有个权势滔天的爷爷,两个生死相护的哥哥,走到哪儿都自带光芒。某小狐狸:这位长得真是丰姿绰约,顾盼生辉,不知家住何处?某仙尊:……某小狐狸:你别走啊~我是东南顾家三爷,可不是什么登徒浪子。某仙尊:……
  • 灰姑娘

    灰姑娘

    说的是一对打工姐妹的故事,姐姐叫大玉,妹妹叫小玉。当然,故事中还有一个男主角,叫小唐。两个配角,是一对夫妇,女的叫向日葵,男的叫马有贵。好了,交待完这些,我们开始进入故事吧。开始的时候,小玉并没有来南方打工,是姐姐大玉独自来的。大玉和小玉是一对双胞胎,她们的家乡,在四川大巴山。姐妹俩出生时,大巴山下了这年冬天的第一场雪,做爹的呢,望着两个玉一样的孩儿,就给姐妹俩取了大玉;小玉这两个名字。姐妹俩一样的聪明好学,一样的乖巧懂事。
  • 刻骨人

    刻骨人

    画心刻骨,刻骨者也之乎,自己却是无骨。画心者,自己却是无心。无心骨之人,何来感情一说,一切都不过是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