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0900000085

第85章 瘸子储君李承乾(3)

也许是因为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李泰就暗中授意个别朝臣到天子面前告状,说朝廷三品以上的高官大多轻视魏王。李世民为了树立李泰的威信,以便他来日入主东宫,遂把所有宰执重臣召集起来,声色俱厉地训斥说:“隋文帝时代,朝廷一品以下的官员在诸王面前都要低声下气,同样是皇帝的儿子,我朝为何就不一样?朕只不过是对诸王要求比较严格而已,却听说朝廷三品以上的官员因此就不把诸王放在眼里,假如朕不再对他们严格管束,诸王岂不是可以照样凌辱你们?”

此言一出,以房玄龄为首的大臣们顿时满脸惊惶、汗流浃背,纷纷跪地谢罪。只有魏徵直挺挺地站着,不以为然地说:“臣以为,如今的文武百官,绝对没有人轻视魏王。从礼制上来讲,皇帝的臣属与儿子地位相等;按《春秋》记载,周王派出的朝廷使节,其地位甚至在诸侯之上。因此,凡三品以上者皆为朝廷公卿,就连陛下也应该对他们尊重礼敬。如果是乱世之时纪纲大坏,那当然什么话也不用说了,可如今圣明在位,魏王就断无凌辱群臣之理。隋文帝放纵诸子,让他们为非作歹,最后自取灭亡,这种榜样岂能效法?”

魏徵的反驳义正词严、有理有节,李世民无言以对,只好勉强挂出一副笑容,说:“理到之语,不得不服。朕以私爱忘公义,向者之忿,自谓不疑,及闻徵言,方知理屈。”(《资治通鉴》卷一九四)

可是,李世民的这种妥协终究只是表面上的。在心里,他实际上一直没有放弃废立之意,所以仍旧处处维护李泰。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正月,礼部尚书王珪奏称:“三品以上官员,路遇亲王车乘都要下车叩见,这不合礼制。”

李世民一听就火了:“你们一个个自以为尊贵,都瞧不起我的儿子们,是不是?”

魏徵马上又站出来说:“诸王位在三公以下,如今,朝廷的九卿、八座(左右仆射和六部尚书)皆为三品官员,遇到亲王却要下车行礼,这确实不合礼制。”

这次李世民不再让步了,他干脆打开天窗说亮话:“人生寿夭难期,万一太子不幸,安知诸王他日不为公辈之主?何得轻之!”(《资治通鉴》卷一九五)

这话说得已经很露骨了。满朝文武都很清楚,天子所谓的“诸王”,其实就是指魏王。

在此,天子的废立之心已经表露无遗。

大家听了都不吭声,只有魏徵坚决不认同皇帝的说法:“自从周朝以来,皇位都是父子相继,从来没有兄弟的份,为的是根除庶子的夺嫡之心,杜绝祸乱的根源,这是人君最应该警惕的事情。”

李世民知道,储君废立是一件非同小可的大事,稍有不慎就会动摇国本。如果真要废黜承乾、改立李泰,必将在朝臣中遇到绝大的阻力,反对者断非魏徵一人。更何况,在目前太子尚无大过的情况下,言及废立为时尚早。思虑及此,李世民只好再次让步,批准了王珪的奏议。

尽管李世民在事关魏王的问题上一再对朝臣们作出让步,可他对魏王的宠爱依然是有增无减。

由于李泰身形肥胖,行动不利索,李世民就格外开恩,特许他入宫朝谒时可以乘坐小轿。这样的宠遇在满朝文武和所有的皇子中都是绝无仅有的。

李泰是一个聪明人,他当然不会辜负父皇李世民对他的信任和宠爱。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李泰听从司马苏勖的建议,认为“自古名王多引宾客,以著述为美”(《旧唐书·濮王泰传》),因而“大开馆舍,广延时俊,人物辐凑,门庭如市”(《资治通鉴》卷一九六),开始大张旗鼓地编纂《括地志》。

《括地志》是一部大型的地理学著作,正文550卷,序略5卷,全面记述了贞观时期的疆域区划和州县建置,博采经传地志,旁求故志旧闻,详载各政区建置沿革及山川、物产、古迹、风俗、人物、掌故等,在当时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政治意义。

此书历三年而成,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正月,魏王李泰毕恭毕敬地将此书上呈天子。李世民龙颜大悦,命人将书收藏于宫中的秘阁,对李泰和参与修撰的人大加赏赐。

自从李泰开始编纂《括地志》以来,李世民给魏王府的钱物赏赐就逐年逐月地增加,其数量远远超过了太子李承乾,到贞观十六年初,赏赐达到了高峰;《括地志》完成后不久,李世民又命李泰入居武德殿,以便于“参奉往来”。

对于这些做法,禇遂良和魏徵等人深感不安,遂上疏直谏。禇遂良针对皇帝给魏王的赏赐过厚谏言:“有国家,必有嫡庶。然庶子虽爱,不得超越;嫡子正体,特须尊崇……臣职在谏诤,无容静默。伏见储君料物,翻少魏王,朝野见闻,不以为是。”

魏徵则针对魏王入居武德殿一事谏言:“此殿在内,处所宽闲,参奉往来,极为便近。但魏王既是爱子,陛下常欲其安全,每事抑其骄奢,不处嫌疑之地。今移此殿,便在东宫之西,海陵(李元吉)昔居,时人以为不可。”(《旧唐书·濮王泰传》)

面对他们的直言切谏和强烈反对,李世民在赏赐上才不得不有所节制,并收回了让李泰入居武德殿的成命。

尽管禇遂良和魏徵等人一直在竭力遏制魏王的夺嫡势头,可毕竟有皇帝在背后替他撑腰,所以魏王李泰在李唐朝廷的人气指数还是不断攀升,许多朝臣和权贵自然也是纷纷向他靠拢。

太宗李世民曾先后派遣黄门侍郎韦挺、工部尚书杜楚客(杜如晦的弟弟)等人出任魏王府的总管大臣。而这两个人也就顺其自然地成为魏王李泰的利益代言人,他们十分卖力地替李泰穿针引线,大量结交朝廷官员。杜楚客甚至不惜以重金贿赂当朝权贵,极力称赞魏王贤明,说只有他才是最有资格的皇位继承人。权贵们为了寻找日后的政治靠山,当然也乐意把他们的筹码押在获胜几率更高的魏王身上,其中就有柴绍之子、驸马都尉柴令武和房玄龄之子房遗爱等人。

短短几年间,李泰就在帝国的政治高层中建立了一个以他为核心的魏王党,其政治目标非常明确,就是两个字——夺嫡。

面对大唐帝国的储君之位,魏王李泰及其同党蠢蠢欲动,大有志在必得之势。

一股夺嫡潜流已经在大唐帝国的政坛上剧烈奔涌。

李泰坚信:李承乾这个没用的瘸子迟早有一天会从储君的位子上滚蛋,只有他这个文武双全、众望所归的魏王才是入主东宫的不二人选!

李承乾把自己玩死了

可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李泰暗中交结朋党的行径很快引起了李世民的警觉和反感。

在这件事情上,李泰显然操之过急了。无论哪朝哪代,一个藩王如果对储君之位表现出太过露骨的欲望,而且为了实现夺嫡野心,又在朝中拉帮结派,大肆树立朋党,那就肯定会触犯皇帝的大忌!

尽管李世民一直对魏王李泰钟爱有加,也不是没有让他取代太子李承乾的想法,可在八字还没有一撇的情况下,李泰就表现得如此锋芒毕露和迫不及待,终究还是让李世民感到了深深的不快——你李泰的手未免伸得太长了!

再者,自从李世民透露出废立之意后,以魏徵、禇遂良为首的朝廷重臣就极力反对,这也给李世民造成了非常大的政治压力。所以,大约从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下半年起,李世民的态度就发生了重大转变,逐渐打消了废立之心。

这一年八月,李世民在一次朝会上问群臣说:“当今国家何事最急?”禇遂良马上答道:“今四方无虞,惟太子、诸王宜有定分最急。”(《资治通鉴》卷一九六)

所谓“宜有定分”,实际上就是劝告天子彻底打消废长立幼的想法,从而杜绝魏王的夺嫡之心。李世民深以为然,随后便任命魏徵为太子太师,让他一心一意辅佐太子。

众所周知,魏徵是贞观群臣中最以忠直著称的人,同时更是嫡长制最坚定的拥护者,把他派去给太子当首席教师,一方面固然是希望把李承乾打造成合格的储君,另一方面,也是试图以此“绝天下之疑”。

换言之,就是让魏王李泰死了当太子的这条心!

正因为如此,所以当后来魏王党人有意在京城散布不利于太子的政治流言时,李世民才会坚决地站出来辟谣,在朝会上向满朝文武重申嫡长继承制的原则。

尽管太子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让李世民很不满意,可他依然没有放弃李承乾。

如果太子能够痛改前非,李世民还是希望把他扶上帝位。

然而,李承乾终究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

就在李世民刚刚回心转意、放弃废立之念时,东宫就爆出了一桩令人不齿的丑闻。

事情源于一个叫称心的乐童。

称心这个名字是李承乾起的。顾名思义,就是这个乐童让太子感到非常“称心如意”。史书称,这个小男孩“年十余岁,美姿容,善歌舞”(《旧唐书·恒山王承乾传》),所以深得李承乾宠爱。

宠爱到什么程度呢?

宠爱到“与同卧起”(《资治通鉴》卷一九六)的程度,也就是一起吃、一起睡、一起做爱做的事。

在中国历史上,演绎这一幕断背山情节的绝非李承乾一人。远有卫灵公与弥子瑕的“分桃”典故、魏安釐王与龙阳君的“龙阳之好”;近有汉哀帝与董贤的“断袖”之风、陈文帝与韩子高的“男后奇谈”……历朝历代,有这种同性恋倾向和恋童癖行为的帝王将相可谓不胜枚举。

但是,别人有十个称心可能都没问题,而李承乾只要拥有一个称心就足以把他害死。因为眼下他的屁股正坐在一个火山口上,底下的夺嫡潜流正暗潮汹涌,随时可能喷发。在这样的危急时刻,李承乾的这些龌龊勾当又怎么可能不被对手刻意曝光呢?

很快就有人把事情捅到了皇帝那里,李世民勃然大怒,当即把称心逮捕诛杀,并且把李承乾骂得狗血喷头,恨不得马上就把他废了。

在人的一生中,最难对付的敌人往往并非来自于外,而是来自于内——来自人性深处种种难以克制的欲望。一个人如果不能首先战胜内心之敌,他就不可能变得强大,更别指望战胜对手。在你死我亡的政治斗争中,你身上每多出一种欲望,都有可能会向对手暴露出一个致命的弱点,而对方就有可能抓住你的破绽,一举将你置于死地!

很可惜,大唐储君李承乾似乎不懂得这个道理。在魏王李泰处心积虑要整垮他的危急关头,他居然不懂得把自己的屁股擦干净,甚至处处向对手暴露自己的死穴,这种储君不被废掉简直没有天理。

令人感到悲哀的是,称心之死依旧没有引起李承乾应有的反思和警觉。他不但没有洗心革面、痛改前非,反而在宫中为称心建起一座灵堂、供起一尊塑像,朝夕焚香祭奠,终日泪水涟涟。此外,他又把称心的尸体埋葬在东宫的后花园里,暗中追赠官爵,竖立墓碑。

对于太子的所作所为,李世民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

这一点李承乾当然比谁都清楚。可他并不是想方设法挽回局面,而是连续几个月赌气不进宫朝见,甚至“命户奴数十百人专习伎乐,学胡人椎髻,翦彩为舞衣,寻橦跳剑,昼夜不绝”,因而“鼓角之声,日闻于外”。(《旧唐书·恒山王承乾传》)

这就叫破罐子破摔。

这就叫铁定了心,一条道走到黑!

李承乾认定称心事件是李泰告的密,对李泰痛恨到了极点,于是暗中组织了一个一百多人的刺杀团,头目有左卫副率封师进、刺客张师政、纥干承基三人,李承乾命令他们——随时找机会干掉李泰!

此刻的李承乾当然不会知道,这伙刺客最终不但没有干掉李泰,其中一个反而出卖了他。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暮春,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终于走到你死我活的边缘,大唐王朝的储君危机也达到了一个临界点,而唐太宗李世民更是面临着一场即位以来最严峻的政治考验。

这一切是如此似曾相识。

一个雄心勃勃意欲夺嫡继位的藩王。

一个岌岌可危只能拼死一搏的太子。

一个惴惴不安唯恐悲剧重演的皇帝。

大唐王朝的政治K线图走到了变幻莫测的拐点,谁也不知道历史将作出怎样的方向性选择。

李承乾决定拼了——

纵然拼他一个玉石俱焚、鱼死网破,他也在所不惜。

他知道,父皇李世民的废黜诏书随时会降临他头上,所以他只能孤注一掷、先发制人!

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李承乾决定拉一个人入伙。

谁?

侯君集。

他会入伙吗?

会的。李承乾对此有十足的把握。因为在所有的开国元勋和朝廷重臣中,只有这个人对现状最为不满,也只有这个人对天子的怨恨最深。

李承乾相信,有了他的加盟,这场储位保卫战和皇位争夺战定然会多出三分胜算。

事不宜迟,李承乾随即通过侯君集的女婿贺兰楚石(时任东宫带刀侍卫),向侯君集发出了诚邀加盟的信息。

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当贺兰楚石一脸神秘地告知来意时,侯君集的心里顿时滚过一阵莫名的兴奋和战栗。

憋屈了这么多年,自己终于可以扬眉吐气、玩一把大的了!

侯君集立刻前往东宫拜会太子。

李承乾直言不讳地对他说:“看来我这个太子之位是朝不保夕了,先生何以教我?”

侯君集面无表情地从嘴里吐出了一个字——反。

李承乾故作惊悚:先生何出此言,这可是要灭族的啊!

侯君集忽然把一只手伸到太子面前,声若洪钟地说:“微臣长着这只好手,就是要让殿下用的。”

李承乾大腿一拍:“好!要的就是先生这句话!”

侯君集看着太子那张骄矜而浅薄的嘴脸,不禁在心里冷笑: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就你这熊样也想当皇帝?等老夫帮你夺取了皇位,回头再收拾你,让你瞧瞧什么叫做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紧继侯君集之后,李承乾又以重金收买了负责大内宿卫的禁军将领李安俨,让他密切监视皇帝的一举一动,随时向东宫通报。

同类推荐
  • 南北朝

    南北朝

    “蔡东藩中华史”系列是蔡东藩所著历史演义的白话版,全书浩浩一千余回,写尽几度春秋,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记述了2166年的历史,共计11部1040回,约603万字。其内容跨越时间之长、人物之众、篇制之巨,堪称历史演义之最。被人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
  • 国家、空间与社会:古代洛阳都城空间演变研究

    国家、空间与社会:古代洛阳都城空间演变研究

    本书考察了古代洛阳的都城建置;从历史地理的角度对古代洛阳的建都原因加以探析;分析洛阳都城核心空间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对都城空间和社会的影响;考察了洛阳都城里坊的形态结构及其变化;对洛阳都城市场进行了综合探讨。
  • 大明从零开始

    大明从零开始

    特种兵灵魂在时空夹缝中读书破万卷,重生为朱元璋。带徐达、汤和一起白手起家,荡平四方,收获爱情,驱逐鞑虏,恢复汉人河山,创立大明王朝。“没想到开局就是地狱模式,要啥啥没有。不过,有我就够了!”朱元璋如是说。
  • 梅毅说中华英雄史(全十卷)

    梅毅说中华英雄史(全十卷)

    《梅毅说中华英雄史》是梅毅历时十年完成的通俗历史读物。全系列书始起秦汉,下迄辛亥革命,是一部全景式广角化展现中华英雄史的著作。梅毅十年写史,高擎英雄大旗,“继承太史公开创的历史文学余绪和评判史实的精神,效法历史演义家的结构布局和善于演绎的流风,倾心于散文、小说家捕捉细节、铺叙感受的技巧,试图熔于一炉”,他以历史的逻辑和历史的纵轴、横轴构建传奇化的个人经历,以历史真实为基础,增添合理想象,兼文兼史,钩沉华丽血时代的精彩瞬间,浓墨重彩地记录英雄,体现出那些英雄们平凡中自然而然的感人情怀,挖掘出埋藏于历史深处的复杂而伟大的人性!
  • 赤眉绿林起义

    赤眉绿林起义

    绿林赤眉起义是西汉末年王莽篡权时发生的农民起义,后来与刘演刘秀起义军会合,成为光武中兴的源头。地皇二年(公元21年),新莽荆州牧发兵2万人进攻绿林军,绿林军击败莽军,部众增至数万人。次年,绿林山一带发生疫病,起义军分兵转移,一路由王常、成丹率领,西入南郡,称下江兵;一路由王匡、王凤、马武率领,北上南阳,称新市兵。
热门推荐
  • 几暇格物编

    几暇格物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谁说现实不是梦境

    谁说现实不是梦境

    本书是张堃的第一本散文集,记录生命中曾打动过她,影响过她,陪伴她一路前行的那些年,那些事。诚如作者所说,当光阴远去,桃花不再笑春风,往日模糊,唯有文字鲜亮。她的散文如一阵清风拂过心田,我们收获的是勇敢、坚韧、温暖和对人生最深刻的思考。
  • 傻妃狠逆天

    傻妃狠逆天

    作为21世纪顶尖特工,纳兰瑾死后穿越到了架空的世界。凭借装傻,她成功摆脱渣男未婚夫;借势教训渣女姐妹,活的潇洒而肆意时,却偶然入了太子的法眼,要选她做王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孤胆狙击手

    孤胆狙击手

    1943年,抗日战争进入到了第六个年头。这年冬天,日军集中了20多万兵力合围湘北重镇常德。常德素有粮仓、棉田、茶乡、鱼塘的美誉,它“左包洞庭之险,右控五溪之要”,由沅江入洞庭,走水路可达长江,顺流而下可到武汉、南京、上海入东海;往西是进入川黔的陆上重要通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抗战期间,南京、武汉相继沦陷,国民政府迁往重庆陪都。常德不仅是湘西北的门户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是交通枢纽及物资集散地,更为重要的还是拱卫陪都重庆的重要屏障。
  • 暖宠之热搜女王

    暖宠之热搜女王

    她是安贞,是娱乐圈炙手可热的当红女星,美丽、低调、优雅,是新一代国民女神,也是最有话题的热搜女王。安贞体重减轻,上热搜!安贞换了发型,上热搜!安贞菜市场买菜,上热搜!别的明星求而不得,安贞不甚在意的网络热搜,成为了她事业的云梯,扶她直上云端,也同时成为了揭开她过去隐秘的地狱。她看似繁花锦绣的星途背后有着不为人道的心酸,一笔笔血债横在她的心头,压在她的身上,她被人陷害家破人亡,为救身患重病的幼妹差点去拍三级片……随着一次次的热搜,隐秘而沉重的过去被骤然撕开,鲜血淋漓地要把她好不容易过好的日子再次踩进泥土里,让她永世不得翻身!他是萧嵘,是国内最杰出的青年企业家,背景雄厚,手可翻云,是处在金字塔顶端的男子。他的绅士、他的温柔、他的强大让安贞已不堪重负,寸草不生的心灵重新焕发生机。爱情,开始萌芽。他说:风暴我来挡,仇人由我杀,从今以后你只要在我身后吃喝玩乐,安享荣华。她说:不,我要站在你的的身旁,和你一起面对,风暴一起挡,仇人一起杀!爱情,深入骨髓,永不分离!【本文1V1,暖宠,纯爱】
  • 重生80做大佬

    重生80做大佬

    小企业家林小星意外重生回到了自己小时候,面对上一世因着意外去世的弟弟和亲妈,下定决心这辈子一定要保护好他们!于是,超级小镇前来助阵:【系统提示:您收获了奶牛加工厂一家!】【系统提示:您的面包工坊已造好!!】至于自小就出现在她身边的绝世米虫——秦四玉,这辈子她绝对不会让她再踩着自己家人往上爬!
  • 仙女系战争

    仙女系战争

    虚空星域。红龙的咆哮,狮鹫集群的破阵突击;手举金色加持黑钛合金能量长枪,骑着重甲独角兽的神圣骑兵攻击方阵。星际母舰,星际战舰,恒星要塞,太空堡垒,行星级反物质湮灭炮。机甲战士,太空攻击机,恒星级战略轰炸机。在七倍重力遗弃星球上面。碳基,硅基,砷基,铁基,硫基,能量体生命,复合基元生命。多种生命形态的激烈碰撞,星系丛林法则价值观的狂暴对抗。都是在‘为了生存’的名义下。进行的征服和毁灭,奴役和杀戮。虫洞,星际跳跃,空间曲率技术。当遥远的空间,不再是禁锢双足和野心的镣铐。相距245万光年的,仙女星系,银河系。开始了提前30亿年的吞噬战争。
  • 个人魔法冒险指南

    个人魔法冒险指南

    魔法大陆从诞生到现在已经过去十多万年。随着魔法技术的发展,已经初步完成物种升华。这是一个全员魔法师的时代,无穷秘境,浩瀚星空,神秘与未知第一次离魔法大陆这么近!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强者移山填海,徒手打爆一切不服。魔导兵器横空,炮口所指,真理所向。同时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我来到,我探索,我记录。”满是疮痍,一片废土的世界中,李陌正用自己的手机记录下这一切。
  • 关于我对你说的一辈子

    关于我对你说的一辈子

    因为这本书的原因,我停下了许多东西,只想写给最爱的她。
  • 阴阳池之主

    阴阳池之主

    荒郊野外被救醒,却发现自己失忆了,身怀绝技的她究竟是谁?暂时投靠乾义堂,献计献策走上巅峰,却也树敌不少。然而自己的真实身份却一直没有消息……“YZX?”那个会念奇怪字符的少女……难道是‘亲人’?然而最让她痛心的事发生了,偶然接触到阴阳池,他们皆恢复了记忆!那个男人本是她的!他们竟然背叛了她,原来从很久以前开始,那个男人的心就不在她这里……报复还是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