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0900000072

第72章 盛世唐朝,世界之心(1)

永远的长安

在所有中国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永不褪色的历史记忆。

这份记忆是如此辉煌,以至无论何时,只要我们的目光向历史的深处回望,仿佛总是能看见一个澄明的天空,一片辽阔的大地,还有天地之间——那一座金黄色的富贵雍容的城。

这座城就是长安。

它生长在唐朝。

在我的眼中,唐朝的长安凝聚了所有男性的雄伟与阳刚,也蕴涵着所有女性的华丽和妩媚。我无法用更多的形容词来描摹它。我只愿独自穿过岁月的长廊,悄悄掀开时光的帷幔,用一种朝圣的目光,去抚摸这座城的每一块砖墙、每一株草木、每一寸土地、每一角飞檐以及这座城中每一个男女老幼的脸庞……

我看见唐朝的阳光像花一样绽放,我看见长安向我敞开了母亲一样的胸膛。

那一刻,我告诉自己,我是唐朝人。

我告诉自己——

长安,是每个中国人的精神故乡。

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座都市,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达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它东西长9721米,南北宽8651米,全城周长36.7公里,面积约84平方公里,是明清时期北京城的1.4倍,是古代罗马城的7倍。城内共有三个建筑群:位于北部正中的是宫城,为皇帝和皇族所居;宫城南面是皇城,面积比宫城略大,是中央政府机构所在地;宫城和皇城之外是外郭城,为居民区和商业区。

整座长安城规模宏伟,布局严谨,结构对称,排列整齐。外城四面各有三个城门,贯通十二座城门的六条大街是全城的交通干道。而纵贯南北的朱雀大街则是一条标准的中轴线,它衔接宫城的承天门、皇城的朱雀门和外城的明德门,把长安城分成了东西对称的两部分,东部是万年县,西部是长安县,东、西两部各有一个商业区,称为东市和西市。城内南北有11条大街,东西有14条大街,把居民住宅区划分成了整整齐齐的110坊,其形状近似一个围棋盘。

长安的每条街道都笔直而宽广,其宽度达到了今人咋舌、近乎奢侈的地步。比如南北主干道朱雀大街的宽度就达150多米,而今天中国的“第一街”——北京长安街最宽的地段也没有超过120米。再如位于宫城与皇城之间的承天门横街,宽度更是达到441米,堪称人类有史以来最宽的街道,其气势之雄伟令人叹为观止!

这些宽阔平坦的街道两侧大多种有整排的槐树和榆树,而宫城与皇城中遍植梧桐和垂柳,整座城市绿树成荫,风景宜人,既繁华热闹,又不失幽雅和静美。

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唐太宗李世民在长安东北部的龙首原上初建了大明宫。龙首原地势高耸,可以俯瞰整座长安城,故而大明宫的气势远比太极宫更为煊赫。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唐高宗李治又对大明宫进行了扩建,使其功能更为完备,规模更为宏大。从此,大明宫取代太极宫,成为唐朝皇帝的起居和听政之所。

大明宫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为宏大、规制最为严整、规划最具特色的宫殿建筑群,其周长为7.6公里,面积达3.2平方公里,是明清紫禁城的4.5倍;宫城四面有11座城门,东、西、北三面都有夹城,南部有三道宫墙护卫;目前已探明的殿、台、楼、亭等基址共有40余处。在大明宫的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是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大明宫就是以这三个宫殿群为中心组成的。其中,含元殿是大明宫正殿,是唐朝皇帝举行朝会大典以及阅兵、献俘等重大仪式的殿宇;此殿殿基高达15.6米,面阔75.9米,进深41.3米,面积达3134.67平方米,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的木结构宫殿——北京故宫太和殿面积的1.3倍。

在含元殿主殿的两翼即东南和西南方向,分别建有突出主殿的翔鸾阁和栖凤阁,两阁相距150米,各以曲尺形廊庑与主殿相连。整组建筑两翼突出,主殿缩进,呈“凹”字形。主殿前是左右两条各长78米的蜿蜒迤逦的龙尾道。

在整个含元殿建筑群的前方,是一个南北宽615米、东西长750米的大型广场,总面积达461250平方米,比今天北京的天安门广场还大,相当于60多个标准的现代足球场。

站在这样一个气势磅礴的广场上仰望巍峨壮丽的含元殿,任何人都会为之悚然动容,心潮澎湃。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哪一个中国人心中,没有这样的一个唐朝?

哪一个中国人心中,没有这样的一座长安?

最具世界主义色彩的朝代

走在长安车如流水马如游龙的宽阔大道上,你遇见的绝不仅仅是唐朝人。

你随时会遇见突厥人、西域人、波斯(伊朗)人、大食(阿拉伯)人、拂菻(东罗马)人、日本人、新罗人、天竺(印度)人、真腊(柬埔寨)人、骠国(缅甸)人……他们中有元首、大臣、使节、士兵、商人、学者、留学生,还有僧侣、艺术家、工匠、歌姬,甚至有“色黑如墨、唇红齿白”的黑色人种昆仑奴,可谓形形色色,不一而足。

在公元7世纪和8世纪,要感受什么叫做国际性大都市,你必须来长安;要感受什么叫做对外开放、与时俱进,你也要来长安;要了解当时的东西方和亚洲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交流的盛况,你更要来长安。

因为当时的大唐帝国是世界上最先进、最文明、最发达的国家,而大唐帝京长安则是整个亚洲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历史学家向达先生说,在唐朝,“一切文物亦复不间华夷,兼收并蓄。第7世纪以降之长安,几乎为一国际的都会,各种人民,各种宗教,无不可于长安得之。”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说:“长安是旧大陆文明中心所有城市中最具世界意义的城市,在这方面超过了同时代的君士坦丁堡,唐帝国和中国文明不仅为朝鲜,而且为更远的日本所赞赏和效仿,这显示了中国的威望。”

据统计,唐朝曾先后与世界上3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交往。为了接待各国使节和来宾,唐朝专门设立了鸿胪寺,由当时朝中的国际政治专家担任主管官员。长安城中甚至有专供外国人长期居住的“番坊”。有很多外国留学生到唐朝读书之后,进而参加科举考试,最后终身在唐朝为官。如日本人阿倍仲麻吕,中国名字叫晁衡,于唐玄宗开元五年(公元717年)来到长安的太学就读,当时年仅19岁,完成学业后留在唐朝任职,历任左补阙、秘书监、左散骑常侍等职。

晁衡在长安与著名诗人李白、王维结成了好友。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晁衡作为唐朝回访日本的使者,与日本遣唐使一起返回日本,不料途中遇险,船只漂到越南,友人们误以为他已经遇难,极为悲伤,李白为此写下了一首《哭晁卿衡》:“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后来晁衡又辗转回到了长安,一直到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去世,前后在中国一共生活了53年。

有一些外国使臣出使唐朝后也留了下来。比如波斯大酋长阿罗撼,于唐高宗显庆三年(公元658年)出使中国后便留在唐朝为官,此后又以唐朝使者的身份出使拂菻(东罗马)等国,因功被授予右屯卫将军、上柱国、开国公,位尊爵显,并一直在中国活到了95岁高龄。

西方著名汉学家李约瑟说过:“唐代确是任何外国人在首都都受到欢迎的一个时期。长安和巴格达一样,成为国际著名人物荟萃之地。”

除了留学生和使节,在唐朝定居数量最多的就是商人。唐朝专门设立了互市监和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当时的长安、洛阳、扬州、广州、泉州、兰州、凉州、敦煌,都成了唐朝对外贸易的重要城市。贞观时,西域各国“入居长安者近万家”,而各国商人在长安西市开店经商、长期居住的也有数千家之多。广州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港口,有唐一朝,曾有大量的外商在广州定居,从事各种贸易活动,仅唐朝末年的黄巢起义,死于战乱的外商就达12万人以上。

为了适应国际交往的需要,唐朝的对外交通相当发达。陆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出敦煌、玉门关西行,可直达中亚、西亚、东欧,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海路方面,可由登州、楚州或明州出海,前往朝鲜半岛和日本;此外,由扬州、明州、泉州或广州出发,经越南海岸,在马来半岛南端穿越马六甲海峡,过印度洋,可到达斯里兰卡、印度等地;再越过阿拉伯海,可到达阿曼湾、波斯湾,并可远至红海,抵达埃及和东非的港口,这就是“海上丝绸之路”。

就是通过陆地和海上这两条“黄金通道”,世界各地的人们纷纷来到了中国。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东罗马皇帝波多力遣使来唐,献赤玻璃、绿金精等物,唐太宗回书答礼,赠绫、绮等丝织品。东罗马的皇帝、贵族和妇女都极其喜爱中国的丝织品,拂菻也成了唐朝丝织物传入其他国家的重要转输地。

7世纪初叶,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统一了阿拉伯半岛。穆罕默德本人对中国文化非常向往,曾对他的弟子说:“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大食(阿拉伯)遣使与唐通好,在此后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大食遣使来唐共达36次。唐朝文化因此大量传入阿拉伯世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造纸术。

中国的造纸术后来又从这里传入了欧洲,极大地推动了西方文明的发展。唐朝后期,火药的主要成分——硝,也传入阿拉伯。阿拉伯人称之为“中国雪”。与此同时,阿拉伯的天文、历法、数学、建筑、医学也对唐朝产生了一定影响。阿拉伯的医学是近代欧洲医学的基础,而其外科医术就是在这时候传入了中国。

7世纪中叶,波斯为大食所灭,波斯王卑路斯及其子泥涅斯,先后定居长安,客死唐朝。当时许多波斯商人也流亡到了唐朝,纷纷在中国落户。长安、洛阳、扬州、广州等地都有波斯商人开设的“胡店”,以经营宝石、珊瑚、玛瑙、香料、药材驰名。通过贸易活动,波斯的菠菜、波斯枣传入唐朝,而唐朝的丝绸、瓷器、纸张也传入了波斯。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在当时统称天竺。唐初,中天竺的戒日王征服了五天竺,统一了印度半岛,随即遣使与唐通好。从此,天竺与唐朝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印度半岛东西两岸常有唐朝商船泊港,天竺商船也到广州、泉州进行贸易。唐朝输往天竺的商品有麝香、纻丝、色绢、瓷器、铜钱;从天竺输入的物品有宝石、珍珠、棉布、胡椒。中国的纸和造纸术传入印度,从此结束了印度用白桦树皮和贝叶写字的时代。唐太宗也派人到中天竺学习制糖技术,据说学成归国后制出的糖,其颜色和味道比印度原产的还好。

由于佛教经典的翻译,在唐朝产生了与佛教密切相关的变文。敦煌、云岗、麦积山、洛阳龙门石窟的壁画、雕塑,都受到印度北部犍陀罗艺术风格的影响。此外,天竺的天文、历法、医学、音韵学、音乐、舞蹈、绘画、建筑,都对唐朝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唐朝“十部乐”中便有天竺乐,舞蹈中也有天竺舞成分。

唐初,在朝鲜半岛上,高丽、百济、新罗三国鼎立,都同唐朝有所往来。高宗时期,唐朝先后出兵平定了百济和高丽,新罗遂于公元675年统一了朝鲜半岛,此后与唐朝的关系进一步发展,贸易往来十分频繁。新罗商人运至唐朝的牛黄、人参、海豹皮、朝霞、金、银等物,占唐朝进口物品的首位。他们同时也从中国带回丝绸、瓷器、茶叶、书籍等物品。

新罗曾派遣大批留学生到长安学习,在唐朝的外国留学生,数量最多的就是新罗人。唐文宗开成五年(公元840年),学成归国的新罗学生一次就有一百零五人。不少新罗学生还参加唐朝的进士科考,中举后就留在唐朝为官。

从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起,新罗就相继设立医学、天文、漏刻博士,专门研究唐朝的医学、天文、历法。公元675年,新罗开始采用唐朝历法。8世纪中叶,新罗仿效唐朝的政治制度改革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行政机构。唐德宗贞元四年(公元788年),新罗采用了科举考试制度选拔官吏,以《左传》、《礼记》、《孝经》为主考科目,此外又根据《唐律》改订了《刑律》。新罗原来没有文字,7世纪中叶,新罗学者薛聪创造了“吏读”法,用汉字作音符来标注朝鲜语的助词、助动词等,帮助阅读汉文,推动了文化的普及和发展。唐文宗太和二年(公元828年),新罗使者带回了茶叶种子,开始种茶。唐末五代,雕版印刷术传入新罗。(参见施建中主编《中国古代史·下册》)

有唐一朝,与中国交往最为密切、受唐朝影响最大的国家,当属日本。

当时的日本仍处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对大唐繁荣昌盛的文化和发达的物质文明无比向往,高度崇拜。日本人迫切希望能过上“像汉人那样灿烂的文化生活”,于是不断向中国派出遣唐使、留学生、学问僧。从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到唐昭宗乾宁元年(公元894年)的264年间,日本先后派出遣唐使13次,派船迎送唐朝使者6次,共计19次,其中实际到达长安为15次。唐初,遣唐使团不超过200人,可从8世纪初起,人数已多达550人以上。

同类推荐
  • 大唐神丐

    大唐神丐

    亚洲黑拳总冠军范天华,冷血无情,杀人无数,偶然机会穿越到唐朝一名乞丐义子-孤儿身上,恰逢安史之乱的战争年代,于是,他摇身一变,成为时代骄子。为了生存,他单臂托千斤石狮子,堵大户!为了救民水火,他创立丐帮!当次之时,大唐王朝爆发了安史之乱,生灵涂炭,百姓民不聊生,叛军一时之间,攻城夺地,势如破竹。众多江湖败类依附安史叛军,刺杀唐朝名将高官;范天华带领丐帮,少林等正义武林势力,与叛军展开一场生死较量----
  • 明朝大悲咒

    明朝大悲咒

    本书是熊召政研究明朝历史的感悟笔记,刻画了明朝的皇帝、大臣、读书人、大太监等,同时还叙述了明朝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在这部书中,作者阐述了自己的历史观,如权臣不一定是奸臣,好人不一定是好官。对这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作者总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剖析,读来令人耳目一新,发人深省。
  • 本王绝不做天子

    本王绝不做天子

    玩个手机也能成大王?本王绝不做天子!一穿越就有个小萝莉老婆?你们休想对我霸王硬上弓!我是周大王,人族之王,南面称孤,绝不做天子!大周气数已尽?那我就向天再借五百年!不还的那种……
  • 半张羊皮纸

    半张羊皮纸

    江湖一夜雨,孤灯照扁舟。野游曾竞渡,歧路已荒芜。
  • 崛起草原1632

    崛起草原1632

    因为演习时意外穿越大草原,面对即将到来的大变局,作为一个军人,我能做些什么。。。。。。
热门推荐
  • 废土争霸

    废土争霸

    末世的人类、衰落的文明、痛苦的选择、未知的猜测、权利的游戏。废土不求生就灭亡!这里没有魔法和超能力,只有血肉之身的原始碰撞!这里没有快意恩仇,只有人心的较量。这里不是YY的完美世界,而是残酷的废土世界。这里,人类非常渺小。野兽才是地球的真正霸主!这里,你喜欢的人物可能会——死!他们挣扎在废土世界当中展现人性的极致张力。喜欢《权力的游戏》的,可以试着看看我的书。
  • 大海商

    大海商

    才子赴京化身幕僚,权力巅峰游刃有余,天子倚重,内有百年皇家隐情。荡倭寇,平海盗,开一代海上丝绸之路,功德无量,令世人敬仰,却有万般艰险,生死两茫茫。
  • 台湾府赋役册

    台湾府赋役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帝凰毒后

    重生之帝凰毒后

    她是现代药师,一身医术走天下,一朝穿越成冷宫废后,人人皆可欺。却不想一朝改头换面,她竟活死人,肉白骨。曾欺她、辱她、害她,统统百倍还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维度融合

    维度融合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人皆百岁,而动作不衰,生而可得。灵气爆发,生物的进化加快,寿命都大幅延长,疾病和衰弱无力纷纷离人们远去,这是人类可以掌控自身到最大化的时代,似乎一切皆有可能。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岁月静好,似乎慢慢变成了传说。在绝大多数人为这渐渐展开,波澜壮阔的大世欢呼的时候,没几个人知道灵气复苏只是个开始,在前所未有的机遇后面,前所未有的灾难也即将到来。
  • 网王之越过冬夏走进你

    网王之越过冬夏走进你

    作为一个高智商的伪少女,宋伊总是觉得生活就像温水煮青蛙,翻来覆去的煮。直到被迹部景吾盯上以后,她才发现自己所谓的温水煮青蛙不过是小菜一碟。因为从被迹部盯上的那一刻开始,她就变成了他的青蛙。但是迹部“大厨”向来不按常理出牌,这让宋伊很是苦恼。所以两日的日常是:某日,阳光普照,浮云漫过林梢……迹部:宋伊,你又惹祸了。某伊:不是我的锅,我不背。迹部:宋伊,你又打架了。某伊:不是我先动手的,我只是正当防卫。迹部:宋伊,本大爷喜欢你,因为本大爷只对你有心跳。某伊:不心跳会死的,亲爱的。迹部:不管是哪个野男人靠近你,本大爷都会清理门户。某伊:你随意。迹部:你能不能正经点?某伊:正……经?那是什么东西?……
  • 擒“狼”记(一)

    擒“狼”记(一)

    已经更残夜尽了,又是一个通宵。有些人家的窗里已经透出了灯光。那些上早班的人正在起床;而另外一些人,那些幸运儿,还要舒舒服服地再躺一会儿。可是我还没有躺下睡觉呢。事情多极了,因为我担任着代理处长的职务。昨天一天真是忙得不可开交。回到家里已经是夜里一点了。可是电话铃又响了起来:“是维尼阿明。亚历山大罗维奇吗?中尉瓦休京在打搅您!一个因公出差的叫苏林的人,在曙光旅馆被枪击中,身受重伤。检察院的侦察员戈柳诺夫和医生已在旅馆。”
  • 汝为妖色

    汝为妖色

    已经上架啦,大量存稿,放心食用哦,绝不坑扶甦将一只黄莺养成了人,两两情根深种。但是,当“前世宿命”浮出水面,隔着恩恩怨怨、今生前世的爱情是否还能如愿?不废话了,就是神仙和妖精谈起了恋爱,要多独宠有多独宠,要多虐恋有多虐恋
  • 二十四节气养生经

    二十四节气养生经

    古往今来的养生家们都十分注重节气养生,并把“天人合一”的养生观作为不违天时、顺道而行的重要法则。随着节气的变更,人体的正常机能在无形中也会受到影响。因此,进行养生与保健切不可忽视二十四节气的变化。为了深入探析二十四节气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揭示顺应二十四节气的养生奥秘,《二十四节气养生经》围绕不同季节、不同节气的自然变化,阐述了起居作息、饮食养生、精神调节与运动指南等内容。此外,《二十四节气养生经》将现代医学知识与传统保健养生理念有机地融合起来,力求做到文字通俗易懂,体例新颖别致,既注重知识性,更注重实用性。希望本书能帮助读者形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 金谷银山

    金谷银山

    小说《金谷银山》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大背景,展现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北方农村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是一部当代中国农民新《创业史》。燕山白羊峪青年农民范少山,从小喜欢梁生宝,以梁生宝为榜样,他在北京昌平卖菜致富,却赶上在天津打工致残的父亲回乡,雪灾和贫困困扰着村里还没有搬迁的17户农民,空巢老人,残疾人和儿童。绝望之际村民老德安自杀身亡。这给范少山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震撼,他主动回乡,有力回答了脱离土地的农民还回得片故乡的问题,他带领乡亲们走上绿色,生态的脱贫致富之路。为了挖掘祖宗留下的谷种,与外国种子抗争,终于在太行山山找到具有传奇色彩的金谷子,种在了白羊峪的土地上,获得成功,引为轰动。在农大孙教授的指导下,他利用本村的苹果园,培育无农药苹果,成果中国第一个“永不腐烂”的苹果,被称为“金苹果”。为了打通白羊峪与外界的道路,范少山带领乡亲们奋力开掘……进行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奋争,使一个贫困绝望即将消失的小山村,最终脱贫致富,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观光村,过上了城里人都羡慕的绿色生活。范少山的脚步并未止于此,他还下山推动土地流转,建成了万亩金谷子种植基地,在成就新农民梦想的同时,也使中国北方更多的农民受益。他们砥砺奋进的创业故事为时代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悲壮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