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0900000322

第322章 盛唐终结之前的回光返照(5)

还有一次,宣宗到渭水狩猎,路过一处佛祠,看见醴泉县的一些父老聚集在堂中设斋祷祝,祈求任期已满的醴泉县令李君奭能够留任。宣宗当即将这个县令的名字默记在心。过后,怀州刺史出缺,宣宗遂亲笔写给宰相一张条子,将此职授予李君奭。宰相们愕然良久,不知道一个区区的醴泉县令何以竟能上达天听,得到皇帝的青睐。随后,李君奭入朝谢恩,天子将此事一说,宰相们才恍然大悟。

久而久之,朝臣们就明白了,皇上表面上是在狩猎出巡,其实真正目的是要深入民间,掌握民情,并实地考察地方官吏的政绩。

但是,天下之大,宣宗不可能全部走遍。为此,他特意想了个办法,密令翰林学士韦澳将天下各州的风土人情、民生利弊编为一册,专门供他阅览。

天子将其命名为《处分语》。此事除了韦澳之外无人知晓。

不久,邓州刺史薛弘宗入朝奏事,下殿后忍不住对韦澳说:“皇上对本州事务了解和熟悉的程度,真是令人惊叹啊!”韦澳略作试探,果不其然,天子掌握的资料正是出于《处分语》。

在这种目光如炬、明察秋毫的天子面前,如果有人心存侥幸,那他就要遭殃了。

有一次,度支在奏疏中把“渍污帛”(被水浸湿污染的布帛)中的“渍”写成了“清”,枢密承旨孙隐中一看,随手就把那个错字的笔画改了过来。

在孙隐中而言,这只是一个下意识的举动,何况这么微小的细节,皇帝肯定也不会发现。不料,宣宗一拿到奏疏,一眼就看见了那个被涂改过的字,顿时勃然大怒,下令追查涂改奏疏的人。随后,孙隐中便以“擅改奏章”的罪名遭到了处罚。

还有一次,新任的建州(今福建建瓯市)刺史于延陵赴任前入朝辞行。宣宗问他:“建州距京师多远?”于延陵答:“八千里。”宣宗说:“你到任之后,为政的善恶我都会了如指掌。不要以为那地方远在天边,这阶前就可直通万里,你明白吗?”

于延陵当即吓得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宣宗安慰了他几句,就让他上路了。

于延陵赴任后,或许是把天子的告诫忘了,或许是不相信天子真有那么神,总之政绩并不理想。没多久,于延陵就被贬为复州(今湖北天门市)司马。他懊悔不迭,没想到宣宗根本就不是在吓唬他,他在建州的一举一动果然没能逃脱天子的法眼。

宣宗李忱的事必躬亲还不仅仅体现在治理朝政上,就连生活中的一些琐碎事务也是如此。宫中负责洒扫的那些杂役,李忱只要见过一面,就能记住他们的姓名和各自的职能。所以,不管宫中要做什么事、派什么活,天子往往随口就能点名让人去干,而且每次派任都毫无差错,让宫中的宦官和差役们咋舌不已。

在宣宗李忱十三年的帝王生涯中,这种事情可谓不胜枚举。他几乎要用尽全力把整个天下置于掌中,不论事情巨细。

一个普通人,要想做到凡事亲历亲为并且毫无差池,几乎都是不可能的,可身为日理万机的皇帝,宣宗李忱究竟是怎样做到的呢?

许多年前,当宣宗还是一个小沙弥的时候,就曾在江西的百丈山留下了这么一首诗:

大雄真迹枕危峦,梵宇层楼耸万般。

日月每从肩上过,山河长在掌中看。

仙峰不间三春秀,灵境何时六月寒。

更有上方人罕到,暮钟朝磬碧云端。

山河长在掌中看。

这是何等宏大的气魄,何等豪迈的胸襟,何等高远的志向!

除了表明他不同凡响的境界之外,李忱的这句诗,仿佛也为他日后种种令人难以理解的勤政表现作了最形象的注解。

他似乎在用他的实际行动告诉人们——“山河长在掌中看”绝不是一种凌空蹈虚的理想境界,而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施政手段。

当然,前提是你有成为明君的意志和决心。

大中之治:最后一抹辉煌

宣宗一朝,原本甚嚣尘上的朋党之争终于渐次消歇,偃旗息鼓了,其原因除了两党的党魁相继离世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宣宗李忱拥有高超的驭臣之术。

关于宣宗驾驭百官的心机和手腕,还要从大中初年一个宰相的际遇讲起。

这个宰相叫马植,于大中二年五月入相,本来干得好好的,可到了大中四年四月,却突然被贬出了朝廷,外放为天平节度使。此次贬谪事前毫无征兆,令满朝文武都大惑不解。

后来人们才知道,原来是一条腰带惹的祸。

准确地说,是一条宝玉腰带。

这条腰带是御用物品,天子在不久前把它赏赐给了左军中尉马元贽。众所周知,马元贽是拥立宣宗即位的主要功臣之一,所以,不管天子在内心如何看待这个功高权重的宦官,反正在表面上,天子对他是极尽恩宠和礼遇之能事,从登基之后便赏赐不断,这条腰带只是为数众多的赐物之一。

可忽然有一天,在朝会上,宣宗李忱却赫然发现——这条腰带系在了宰相马植的腰上。

这个发现非同小可。天子立刻产生了极大的怀疑和警觉。他当场质问马植,这条腰带是不是马元贽送的。马植已经意识到自己闯了大祸,不敢隐瞒,只好道出真相。第二天,宣宗李忱就毫不留情地罢去了他的相职,将他贬出朝廷。

因为一条腰带而罢去一位宰相,这种事情乍一看会让人觉得荒谬。可在宣宗李忱看来,这件事一点也不荒谬。

原因很简单,首先,马植与马元贽本来就是同宗,而且一个是当朝宰辅,一个是得势宦官,具有这种关系和身份的两个人,原本就应该主动避嫌而不能走得太近。可如今,马元贽居然把天子的赐物转送给马植,这意味着什么呢?是不是有理由认为他们私交很深,甚至有结党的嫌疑?轰轰烈烈的牛李党争刚刚过去,所有人都对之记忆犹新,而在此前每一度你死我活的党争背后,都无一例外地站着宦官的身影。如今,宣宗李忱又岂能让宰相宦官相互勾结的一幕在他面前重演呢?

退一步讲,就算马植与马元贽没有结党,也不搞党争,可仅仅是“禁中与外廷暗中交通”这个事实本身,就足以对登基未久的天子构成某种潜在的威胁了。宣宗李忱绝不会让自己像文宗那样受制于强势宦官仇士良,也不可能像武宗那样事事听从于强势宰相李德裕。因为,李忱从即位的那一刻起就立志要成为一个强势天子。

基于上述理由,李忱就必须把一切可能的危险扼杀在襁褓之中。

大中初年,从宰相马植旋起旋落的命运中,人们不难明白一点——要在天子李忱的朝廷上结党,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要在他的朝廷上当宰相,也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

在宣宗一朝前前后后的六七个宰相中,在位时间最久的一个,名叫令狐綯。

从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十月起,到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十二月宣宗驾崩止,令狐綯为相近十年之久,几乎与宣宗一朝相始终。而令狐綯之所以能稳居相位的唯一秘诀,既不是因为他的政绩特别突出,也不是因为他建立了怎样的功勋,而仅仅是因为——他自觉主动地把自己的相权让渡给了天子。

这是他的聪明之处。

也是他的无奈之处。

要在强势天子李忱的朝廷中做稳宰相,除了选择这样的生存之道以外,令狐綯别无选择。

然而,即便令狐綯十年如一日地夹着尾巴做人,也难免会有偶露峥嵘的时候。而仅仅是一两次偶露峥嵘,就足以导致宣宗的怀疑、愤怒和指责。

我们在前面已经不止一次地看到,宣宗极为重视地方官吏的品行和能力,总是尽可能地亲自把关。为此,他专门下诏规定,各地方刺史一旦要调往他州任职,一律要先到京师当面向他做述职报告,经过天子面试合格之后,才能调任他州。

有一次,令狐綯将一个刺史调往邻州,由于此人与他是旧交,而且考虑到只是在相邻两州之间调动,就没有要求他绕道到京师述职,而是直接赴任。随后,宣宗看到此人赴任后呈上的谢恩表,发现此人没有经过他的面试,马上质问令狐綯。

令狐綯慌忙解释:“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两地距离较近,想省去迎来送往的繁文缛节而已。”

宣宗顿时脸色一沉,说:“如今各地方刺史大多不称职,往往为害百姓,所以朕才要一一接见,考察他们的行政能力,按其能力高低决定去就。这道诏命颁发已久,如今却被弃置一旁,可见如今的宰相相当有权啊!”

那一刻,令狐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虽然是寒冬腊月,但全身瞬间爆发出的冷汗,早已浸透了他厚重的裘衣。

在大中时代的十几年间,宣宗就是以这样一种无孔不入的精明和难以置信的强悍驾驭着宰相和百官。

当然,如果总是表现得精明强悍,那宣宗的领导艺术就谈不上有多么高超了。其实很多时候,他也会显得宽厚而随和。就像一个高明的驯兽师一样,他总是优雅地举着鞭子,从容地把握着节奏,时而严苛猛厉,时而又会笑语温存。

可是,在宰相和百官看来,天子李忱笑语温存的时候,绝对比严苛猛厉的时候更加可怕。

比如有一次早朝,宣宗上殿的时候,脸上还是一副和颜悦色的表情,跟百官都很客气,让大家感觉如沐春风。可当宰相和百官一开始奏事,宣宗马上就换了一副脸色,神情威严,正襟危坐。等到奏事完毕,他又冲百官一笑,说:“大家可以扯扯闲话了。”接着就向群臣询问一些街头巷尾的奇闻逸事,或者主动谈一些宫中的琐碎趣事。

这一刻,百官高度绷紧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开始在朝堂上有说有笑地扯闲篇。可就在他们谈得热火朝天、浑然忘我之时,天子却突然板起面孔,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诸位爱卿要好自为之。不知为什么,朕有时候经常有一种莫名的担心,担心你们会辜负朕,以致日后不能再以君臣之礼相见!”言毕,立刻起驾回宫。

一听此言,百官无不悚然。

大殿上顿时鸦雀无声。

直到天子的銮驾远去,一种无言的恐惧仍然凝固在他们脸上。

为相十年的令狐綯对此感触最深。他不止一次对亲信说过:“吾十年秉政,最承恩遇;然每延英奏事,未尝不汗沾衣也!”(《资治通鉴》卷二四九)

宣宗李忱既然能够把满朝文武收拾得服服帖帖,他当然也不想放过那些专权跋扈的宦官。为此,他曾经多次以谈论诗词为名,秘密召见翰林学士韦澳,并屏退左右,单独与他商讨对付宦官的策略。

有一天,宣宗再次秘召韦澳,问:“近日,外廷认为宦官的权势如何?”韦澳不敢正面回答,只是顾左右而言其他:“外廷都说,陛下威严决断,非前朝可比!”

宣宗一听,不无失望地闭上眼睛,说:“完全不对!事实上,朕对他们仍然心存畏惧,你说该怎么办?”

韦澳面露难色,小心地说:“如果跟外廷商议,恐怕又会重蹈太和年间之覆辙。臣以为,不如在宦官中选择才德兼备之人,与他们商议。”言下之意,就是以毒攻毒,起用后进宦官,对付当权宦官。

宣宗长叹一声,说:“这是下策!朕不是没有试过。从擢升那些后进宦官为黄衣(九品官服)开始,一直到绿衣(六七品)、红衣(四五品),他们都懂得感激皇恩,可一旦穿上紫衣(三品),他们马上就会和那些当权宦官抱成一团!”

知道这个韦澳难当大任,宣宗只好把目光转向宰相令狐綯。他希望令狐綯能拿出一个诛除宦官的计划,可让他大失所望的是——令狐綯的反应居然和韦澳如出一辙。

令狐綯呈上秘奏,说:“只要宦官犯罪的时候不要赦免,职务出缺的时候不要递补,日子一久,也就自然淘汰,终归于消灭了。”

宣宗拿到奏疏的时候,唯一的反应就是苦笑。

这不是废话吗?如果这么做就能让宦官“自生自灭”,那前几朝的天子和宰相,又何至于让宦官玩弄于股掌?

同类推荐
  • 甲申太子征途

    甲申太子征途

    甲申国难,华夏涂炭。幸而崇祯太子朱慈烺在八个月前被后世一个身为上市公司董事、高管的明粉穿越附身,于是开始了筹饷练兵、拯救家国、横扫天下的铁血征途。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如何左右开弓,击败李自成和多尔衮?李自成说:“不可能!”多尔衮说:“我不信!”后来,李自成说:“敢不敢不玩阴的,放了我再玩一回?”多尔衮说:“敢不敢不玩妖法,像个勇士斗一场?”危亡局面中,一个穿越者出现,产生的影响就像波浪,一圈圈扩散开去,逐步影响到朝廷,深宫,市井,战场,辽东,大漠,海洋。他最终打造了一支强大军队,一个金融巨鳄,一套高效的行政体系,让大明实现了凤凰涅槃,让世界改变了走势。是热血爽文,但不是小白文;尽力打磨细节,一起重回历史转折的末世,再造乾坤!喜欢这本书风格的,愿意一起伴随这本书成长的,请加群970517452。不喜勿扰。
  • 打打江山

    打打江山

    我叫刘志轩,在我小时候,我爷爷告诉我,我们祖上是皇亲国戚,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代。可惜的是,我们生错了年代,不然至少也是个王爷。我爷爷也算是个“英雄”,文武双全。我家的这片家业都是我爷爷攒下来的,就在那个,还有这个兵荒马乱的年月。我爹呢?我爷爷经常骂他没有出息,因为他只会做生意。所以,我爷爷就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所谓,爷爷教武术,孙子知痛苦。后来,爷爷死了,我才舒缓了许多。因为,我爹根本就不希望我练武,他倒是希望我执笔识字。可惜,爹当年管不了爷爷,现在也管不了我了。
  • 众生三千相

    众生三千相

    “老头儿,二两银子,打听个事儿!”“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和,先交钱后打听,唬不到你不要钱,说吧,啥事儿啊?”“天文地理人和?那成啊,听仔细了!”“月初九,潜龙上用,彗星贯日,何时兵戈几日宁静?南三里,蛟龙下海,北漠出蜃,何地成皇,哪处长安?户部尚书常敬之,贪了几钱几两几分银啊?”“哐当——”(砸人声)“哎呦——”“你个小兔崽子,敢来砸老夫的招牌!”……这是纷争的年代,是生,是死,是一盘棋,是山海为锋,众生为局。唯不负,凌盛踏碎众生相,归来仍是少年行!
  • 家中有悍妻

    家中有悍妻

    姑,姑娘,你再打下去,你家相公就要死了。。。。旁边一人咽了口唾沫道
  • 大宋王朝4

    大宋王朝4

    本丛书立足大宋,介绍了五代战乱的终结、中央集权的强化、右文抑武的家法、首内虚外的战略、穷则思变的改革以及皇帝的荒唐、官僚的争斗等重大事件或现象;同时,从经济、文化、科技等不同的层面重新审视两宋,试图全方位地向读者展示大宋历史的始末。
热门推荐
  • 快穿之红尘愿

    快穿之红尘愿

    身为路人,不,也许连路人都算不上,在剧情中根本就没有出现过,只是因为主角或者配角们的一句话,就遭受无妄之灾的炮灰。然生为炮灰也有自己的宏愿,突遭厄运,自然要奋起反击,或沉沦或堕入深渊。花洛诞生之初就一直流浪在各个世界,受其冥冥中的召唤而来,守护这些人,替她们扭转轮回的宿命。无系统无cp
  • 夜明珠下的死光

    夜明珠下的死光

    以绰号大麻脸为首的地下走私犯罪集团,获得一份重要情报:个体户张文东乃是宋朝监察御使张舜民的后裔,家中藏有四颗硕大无比的夜明珠和一匹御赐白玉马,马身刻有宋太祖赵匡胤的御笔题辞:老骥伏枥。根据情报提供的线索,大麻脸几次派人前去重金收买,均遭张文东的拒绝。看来,他不准备把这几件稀世珍宝出手。眼下,国家对各类文物珍宝控制得很严,得到一件珍品实在不易。眼看到口的肥肉吃不着,馋得大麻脸直淌口水。就在这时,又传来消息:张文东患了不治之症,将不久人世。这消息给一筹莫展,团团乱转的大麻脸提供了一线光亮。
  • 医品小农女

    医品小农女

    风华绝代的元婴大丹师,不经意间来到这个鸟不拉耙耙的古代农家,贫穷咱不怕,偏僻也无所谓,谁让咱现在有家人可以依靠了呢?从来没有享受过家人的爱,在这一世她可以肆意接受,这就是家的伟大,家带来的改变,绝非你能想像。看在这么多人疼爱自己的份上,为了能让那只黑乎乎的小奶娃每天叫膜拜自己的份上,既来之则安之吧。翻手为云,覆手为医,以医行路,丹到功成!从几间漏风不抗雨的茅草小屋,到数不尽的连锁商铺,用不完的钱财金银。从田院小试,到万亩鱼塘多国连锁,百家称服,千名奴仆,万顷良田……嚣张之:看看自己面前堆积起来的雪花金银,心里美滋滋的,这才叫人过的日子啊!还没有开心的笑起来呢,就看到来到她身边的几只。暗恨啊:老天,你能不能弄几个能长的过去的银在身边转悠啊,这都一个个的歪瓜裂枣的,实在是有碍观瞻?!你再敢说一遍吗!?某男脸黑黑心里却是乐开了花:既然如此,爷就勉为其难的介绍给你认识,认识……什么?这位是王爷,哦,您是想要请医师去太医院?人家不喜欢和老人在一起,你敢说太医院的人都是年轻的,你敢吗?不敢,一边去!什么?这位是番王啊,长的好委婉哦!外出什么的都是女纸没关系的,这个你们作为高高在上的存在能不知道吗?闪开!哎呦!这位帅锅,你怎么藏起来了啊,给姐姐笑一个,给你小糖糖吃哦!什么?姐姐就是一生一世的糖糖,这个事儿不太好办哦……哎呀,不要走啊,这个好商量的,好商量的……没看到某男的眼睛已经闪现一片的火光,仿佛是想要将她完全的融化!嚣张一:白衣飘飘的男子,似乎是完全看不上她的冷漠,魅惑人的桃花眼里,闪现出一片委屈:“人家不知道娘纸会来到这里,要不也不会吓你的哪?”“咳咳……我是不经意来这里的,已经说过很多次了,又忘了!”某女很得意的享受着,哼,敢吓她,不让他知道知道害怕,岂不是太对不起自己了。只是下一句却是让她很抓狂:“听谁说的来着,忘记了,重要的是在梦里上树摘个果子都能摔晕过去了,可真是挺可悲的呢!”“你再说一遍,信不信……”“娘纸,信,信你生生世世!”脸红的女子才乖,每天跟自己唱对手戏多累啊,不是自己怕累,把娘纸累着那可就罪过了哦!
  • 踏破诸天

    踏破诸天

    “天若欺我,踏破便是!!!”一代兵王洛凌风重生青霄大陆,身负绝世双生神武灵,横扫诸天万界,成就万古至尊。
  • 宠妻上瘾:薄少请自重

    宠妻上瘾:薄少请自重

    因救了薄丝承的爷爷,小作者许如约盛情难却之下住进了大总裁薄丝承的家里,于是两人便开始了欢脱的“同吃同住”生活。不熟之前薄丝承说:“许如约,我对你这种前后不分的女人没兴趣,赶紧滚出我家,不要再迷惑我爷爷了,想做我薄丝承的女人,没门!”许如约说:“薄先生,就算全世界的男人都死光了,我也不可能喜欢你,这一点你大可放心!”熟了之后薄丝承说:“许如约,你怎么还不过来,电视剧里的男主角有我好看吗?”许如约说:“薄先生,请你自重!不要让你高冷禁欲的形象在我心里完全崩塌。”薄丝承表示,再不混蛋点,他的老婆就要被人拐跑了,所以必须要混蛋点才行!
  • 史上至强帝尊

    史上至强帝尊

    拥有混沌之体的凌浩,却被垃圾功法拖累,背了三年的废材名声。奇遇,以仙君衣钵为引,承大帝之遗法。由此陷入征伐漩涡。进,一线生机。退,万劫不复。狂歌当酒,扫却魑魅。成就万古帝尊。
  • 一品嫡凰:复仇要低调

    一品嫡凰:复仇要低调

    顾婉瑜这一生都在与命相争,即使身处荆棘她也从未轻言放弃。三分天下,血染江歌。百万大军大获全胜,他连夜兼程赶回临安见到的却是尸横遍野,连她的尸身未曾见到。殊不知江山抵不过她一丝之重,清平长安,惟愿与她携手就足矣。幼时长孙夜惨遭变故,他曾发誓必手刃敌人,这是他的活下去的唯一信念。可当遇到她,所有信念全部坍塌,只余执念。
  • 那些年我们一起修真

    那些年我们一起修真

    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有些道友,修着修着就不见了。有些朋友,处着处着关系就变差了。有些道友,练着练着就成敌人了。有些同学,分开几年就成富豪了。有些道友,溜走几年就成大能了。有些女朋友,好着好着就分手了。有些道侣,还是道侣,不过其他几位道侣是哪冒出来的?从来没见过,确定是道侣?好吧,你们漂亮又厉害,说什么都是对的。请书友们关注《那些年我们一起修着》,这是一群人热血修真的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明灯暗影

    明灯暗影

    暗世汹涌,光明非绝对的光明,黑暗亦非绝对的灭亡,异兽洪荒也不过是场写好的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