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0900000211

第211章 安史之乱爆发(3)

作为一个高丽籍的优秀将领,高仙芝无疑深谙中国的兵法,但他显然没有学会中国的王道。要为一个国家树立起正义的旗帜,也许需要几代人付出上百年的努力;可要砍倒这面旗帜,只需要一个唯利是图的将军,还有一场被个人欲望驱使的毫无意义的战争。石国战争是高仙芝一生辉煌的顶点,同时也是他军事生涯的转捩点。

从此以后,幸运女神将离他远去,他在一系列对外战争中崭露出的耀眼锋芒将逐渐黯淡,直至萎缩和消亡;而厄运之神将如影随形地陪伴着他,直到他生命的终点。

高仙芝平灭石国的第二年,就在中亚一座古老的城市遭遇了他军事生涯中的滑铁卢。

这座城市名叫怛罗斯。

他的对手是黑衣大食。

怛罗斯之战

大食即阿拉伯帝国,建国时间略晚于大唐帝国。公元622年,亦即唐高祖武德五年,当李渊、李世民父子正忙于统一中国的时候,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正率领穆斯林弟子从麦加出走,沿着红海海岸,一路历经艰险抵达麦地那。从此,穆罕默德带领穆斯林圣徒开启了一个以武力传播伊斯兰教的时代,并最终建立了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

在圣战的旗帜下,穆斯林军队以一往无前的勇气和惊人的战斗力统一了阿拉伯半岛,而且向西占领了北非、西班牙、巴尔干半岛,向东则把整个西亚和大半个中亚收入囊中,扩张为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强大帝国。

作为当时欧亚大陆上最强大的两个帝国,大唐与大食为了确立自己在中亚的霸权地位,注定会展开一场激烈的较量。

就在高仙芝平灭石国的这一年,即公元750年,大食帝国政局突变,阿巴斯王朝取代了倭马亚王朝。由于倭马亚王朝旗帜尚白,所以中国史书称其为“白衣大食”,而新崛起的阿巴期王朝旗帜尚黑,所以称为“黑衣大食”。

石国灭亡后,一位王子侥幸逃脱,随后奔走于中亚各国,到处控诉高仙芝的暴行,说他背信弃义,“欺诱贪暴”。唇齿相依的中亚诸国对高仙芝在石国的屠城和劫掠行径也深恶痛绝,遂迅速缔结成反唐联合战线,并遣使向黑衣大食求助,准备借助黑衣大食的力量,向东进攻大唐的安西四镇。

高仙芝很快得知了中亚诸国的反唐计划。

他决定先下手为强,主动出击黑衣大食。

这一次,高仙芝仍然跟从前一样充满自信。他仍旧准备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长途奔袭。

然而,黑衣大食不是小勃律,幸运女神也不会一直站在高仙芝这边。这一次,高仙芝将遭遇他一生中第一次惨痛的失败。

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四月,高仙芝集结了安西四镇的两万精锐,同时征调了西域拔汗那国和葛逻禄部落的蕃兵,组建了一支胡汉混合兵团,共计六万人。同月,高仙芝与部将李嗣业、段秀实等人,率部从安西出发,越过葱岭和大沙漠,经过三个多月的长途跋涉,于同年七月进抵中亚古城怛罗斯(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市附近)。

应该说,尽管高仙芝对此役充满自信,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麻痹轻敌。从他投入的兵力来看,就足以证明这一点。

按照当时大唐军队的编制,安西四镇统辖的兵力只有二万四千人,而高仙芝一下就抽调了两万人,几乎可以说是倾巢而出了。同时,高仙芝又征调了大约四万的胡人,使远征军的总兵力达到了六万,这基本上是他可以动用的全部兵力。

换句话说,为了保证此役的胜利,高仙芝已经把自己的老本全都押上了。(关于怛罗斯之战唐军出动的总兵力,各种史料多有异说:阿拉伯史籍说是十万,《资治通鉴》和《唐历》说是三万,《段秀实别传》说六万,两《唐书》中的相关列传则说二万,杜佑的《通典》说七万。各家均有所凭,莫衷一是。今据有关学者的推测和考证,确定为六万人。)

然而,相比于黑衣大食出动的兵力,唐军在人数上还是居于明显的劣势。

据学者考证,阿拉伯出动的正规军大约五万人,雇佣兵也有五万,总计不下十万人。所以,双方在兵力上的对比还是比较悬殊的,这也是唐军在怛罗斯战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仙芝的远征军逼近怛罗斯之时,阿拉伯人就接到了情报。黑衣大食驻巴士拉的东方总督艾布·穆斯林立即下令,命部将塞义德率数千人进驻怛罗斯加强防守,从而为大军的集结赢得了时间。

等到唐军兵临怛罗斯城下,先机已失,战斗的主动权已经落入了阿拉伯人手中。因为阿拉伯人既有坚固的城防工事,又是以逸待劳,而且是主场作战,拥有源源不断的援军和补给。唐军要想从这样的敌人手中夺取怛罗斯,无疑是千难万难。

高仙芝命部队对怛罗斯城发起强攻,但始终未能攻克。双方就在怛罗斯城下对峙了整整五天,其间多次交战,但谁也没捞到便宜。

这种胶着状态显然对唐军极为不利。一旦不能速战速决,唐军必将因缺乏后勤补给而陷入困境。

随着时间的流逝,胜算一点一滴地从高仙芝的手中溜走了。

而随着后方大部队的陆续抵达,阿拉伯人的士气变得越来越高昂。

第六天,黑衣大食的援军全部进入战场,双方随即在怛罗斯河两岸展开了决战。东亚与西亚最强大的两个帝国,就在这里发出了最强烈的碰撞。

在兵力居于劣势的情况下,唐军依然顽强奋战。战斗开始后一段时间内,双方势均力敌,难分胜负。然而,就在战斗进行到最激烈的当口,唐军的阵脚突然一片大乱。

因为葛逻禄部落反水了。

这支为数不下两万人的胡人兵团在这时候倒戈,无疑是往高仙芝的心口上狠狠捅了一刀,也在顷刻间决定了这场战役的结局。

在阿拉伯人和葛逻禄叛军的前后夹攻下,原本还在竭力苦战的唐军再也支撑不住,瞬间全线崩溃,两万名汉人将士或战死或被俘,几乎全军覆没,只有高仙芝、李嗣业等几名主将在夜色掩护下逃离了战场。

当高仙芝等人逃至一处狭窄的山谷时,前方的道路被溃退的拔汗那士兵和大批车马牲畜挤得水泄不通。李嗣业担心黑衣大食的追兵杀到,就策马前驱,挥舞大棒击毙了一大片拔汗那士兵和马匹,硬是杀开一条血路,高仙芝才得以安然通过。

当时的情况混乱不堪,侥幸未死的残余唐军各自逃命,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乱成了一锅粥。只有部将段秀实一直在黑暗和混乱中搜罗散兵游勇,想尽量抵挡黑衣大食的追兵,多挽救一些将士的生命。此时,段秀实恰好听到了李嗣业正在棒打拔汗那士兵的叱骂声,赶紧策马追到他跟前,大声说:“避敌先奔,无勇也;全己弃众,不仁也。幸而得达,独无愧乎?”(《资治通鉴》卷二一六)

遇到敌人自己先逃跑,是无勇;保全自己抛弃士兵,是不仁。就算你幸而成功逃脱,能不感到惭愧吗?!

闻听此言,李嗣业羞惭不已,随即把陌刀一横,调转马头,和段秀实一起去寻找生还的士兵。随后,李、段二人集合了数千人,一边抵挡追兵一边撤退,最后终于把这几千人安全带回了安西都护府。

这场世界历史上著名的会战,就这样以阿拉伯人的全胜、唐军的惨败而落下帷幕。

怛罗斯之战的失败,并非唐军的战斗力弱于阿拉伯军队。相反,唐军在劳师袭远和兵力居于劣势的情况下,依然打得十分英勇和顽强,给了对手相当程度的打击和杀伤,倘若不是葛逻禄部雇佣兵突然倒戈,唐军绝不会遭遇近乎全军覆没的脆败。

作为主帅,高仙芝对此次战败虽不能负全责,但仍然要承担一定责任。首先,是他悍然撕毁和约,发动对石国的入侵,并残杀妇孺、劫掠财富,才导致了中亚诸国的同仇敌忾,并给黑衣大食提供了染指中亚的口实。其次,在面对黑衣大食这样的强势对手时,他仍然采用了过去那种长途奔袭的战略,不能不说是一种决策上的失误。

因为,深入敌境客场作战,在军事上是一种极大的冒险,只有像小勃律那种几乎没有任何抵抗力的弱国,才适合采用这个战略,而面对黑衣大食这样的强敌,唐军必然会暴露出一系列问题:一、因地理环境陌生而导致行动迟缓,从而让对手抢了先机;二、因客场作战而导致情报匮乏,无法准确判断敌人的兵力部署,从而未能及时改变战略,并制定相应的战术;三、孤军深入敌境千里,没有根据地,没有援军,没有后勤补给,没有休整再战的转圜余地和时空条件,因此唐军只能寄希望于一战拿下怛罗斯,而一旦战事陷入胶着状态,唐军的抗风险能力就降为零了。

葛逻禄人也许就是看出了唐军面临的诸多困境,才会断然倒戈的。

可是,即便没有葛逻禄人的倒戈,唐军取胜的机会也很小,因为高仙芝的战略决策已经从根本上决定了这场战役的结局。就算葛逻禄人不反水,唐军还是有可能战败,只不过不会败得那么惨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也许有理由作这样的假设——假如换成是阿拉伯人长途奔袭,而高仙芝坐镇安西、以逸待劳,也许这场战役的结局就会全然不同了。然而历史没有假如。唐军在怛罗斯战败后,中亚的命运被彻底改变。由于短短几年后安史之乱爆发,唐朝自顾不暇,不得不放弃对中亚霸权的争夺,再也无力染指帕米尔高原以西之地,原本亲附唐朝的中亚诸国转而臣服于阿巴斯王朝。从此,华夏文明彻底退出中亚,这一地区开始了整体伊斯兰化的过程。

怛罗斯之战后,唐军战俘中的造纸工匠被带到阿巴斯王朝第一任哈里发建在撒马尔罕的造纸作坊。从此,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传入阿拉伯,进而传播到中东和整个欧洲,对西方文明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怛罗斯之战才会在世界历史上留下深刻的印迹。虽然华夏文明最终退出中亚的主因并非怛罗斯之战,而是后来的安史之乱,但无论如何,怛罗斯之战都是中亚命运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也是东西方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如果没有后来的安史之乱,以当时盛唐的综合国力,要重新夺回中亚霸权是完全有可能的。

事实上,就在怛罗斯战败的两年后,安西唐军就迅速恢复了以往的实力,大唐帝国也再次把军事和政治触角伸进了中亚,开始了新一轮谋求霸权的努力。

当然,这新一轮努力的代表人物不再是高仙芝了,而是大唐军界的另一个后起之秀。

他就是封常清。

封常清:我很丑,可是我很努力

据说封常清是一个长得很丑的人。

按照《旧唐书·封常清传》的说法,是“细瘦颣目,脚短而跛”,意思就是干瘦、矮小、斜眼,而且还是个瘸子。除了长得相当对不起观众之外,封常清的命也相当不好。他好像从小就是个孤儿,只有外祖父一个亲人。他小的时候,外祖父犯了罪,被流放安西当守门吏,于是封常清就跟着外祖父来到了安西。

一个被流放边疆的老人,要养活自己,还要把一个孩子拉扯大,显然已经很不容易了,所以也就谈不上给封常清什么良好的教育。好在封常清的外祖父是个知书明理的人,他知道,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再穷也不能穷教育。虽然没有钱供封常清读书,但还可以自己教。于是那些年里,无论春夏秋冬,每天经过安西南门的人,都可以听见门楼上有一个老人在教一个孩子读书。孩子的声音异常清脆,异常响亮。走出很远,人们仿佛仍然可以听见。

封常清长大成人后,和他相依为命的外祖父去世了,封常清从此孤身一人。他既丑陋,又贫穷,又没有社会关系,成了芸芸众生中最不起眼的一个。一直到三十多岁,封常清仍然是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谁也看不出这个人将来会有什么出息。

当时的安西节度使是夫蒙灵詧,高仙芝在其麾下担任副节度使兼都知兵马使。我们都知道,高仙芝是个美男子,对自己的风度仪表极为看重,所以每次出巡,身后总要跟着数十个鲜衣怒马的随从。每当威风凛凛的高仙芝带着他的随从马队在安西街市上呼啸而过,那样子别提有多拉风了。封常清曾经在路上遇见过几次,心中艳羡不已,于是暗暗发誓——一定要成为这群人中的一员!

可是,封常清凭什么呢?

要背景没背景,要资历没资历,要钱财没钱财,个子又长得瘦弱矮小,两条腿还不一样长,甚至连眼睛都是斜的,这样的人想当高仙芝的随从,岂不是痴人说梦?

然而,这一切都阻挡不了封常清。

因为封常清有一个人生信条——只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就能达成别人不可能达成的梦想。

正是怀着这样的信念,矮小丑陋的封常清来到了高仙芝的府上,从容递上了自己的名牒。高仙芝只看了他一眼,一股嫌恶之情就油然而生——人居然可以长成这样?

“你走吧,我的随从已经满了。”高仙芝面无表情地说。

封常清一句话也没说,扭头就走。

不是因为他负气不干了,而是因为他早就猜到了高仙芝的反应。所以,封常清一点也不觉得自尊心受到了伤害。第二天,封常清又来了,照旧递上名牒,仿佛昨天的事根本没发生过一样。

高仙芝火了:“不是告诉过你了吗,我的随从已经满了,干吗还来?”

这一次,封常清也火了。他梗着脖子对高仙芝说:“我仰慕您的高风亮节,情愿追随鞍前马后,所以在没人引荐的情况下,自告奋勇前来投奔,您何必拒人于千里之外?您若是以才取人,则士人信服;若是以貌取人,恐怕只会失去人心!”

高仙芝勃然作色,当即挥手送客。

见过脸皮厚的,可没见过这么厚的!

毫无疑问,封常清的努力失败了。

高仙芝是个眼高于顶、牛皮哄哄的人,怎么可能收留他这么一个又丑又贫又不要脸的人呢?

如果是普通人,到这个时候就该知难而退了。人要脸树要皮,再去投牒除了遭人羞辱之外,绝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同类推荐
  • 南明:流亡的悲歌

    南明:流亡的悲歌

    崇祯帝继位后,一步一步带着他的大明朝走向灭亡。南明,那个崩溃的时代,那个病态人格比比皆是的混乱社会,任何挣扎都无法阻止它衰亡的进程。大明建国二百多年后,一代雄杰朱元璋的皇裔圣种朱由榔,像丧家犬一样,流落到缅甸境内,度过了他人生最艰苦的岁月。在“亡天下”的浅层忧虑和“失身家”的深层恐惧双重夹击下,病态的“清醒者”们,成为晚明士人的“表率”和借口。文人士大夫内在的号称“坚韧”的精神品格,最终匍匐于刀锋利刃之下。但中华忠烈,不绝如缕。一批抗清殉明的忠臣孝子:史可法、高杰、夏完淳、陈子龙、张名振、瞿式耜、张同敞、张煌言,或为封疆大吏,或为布衣文士,国难之时,他们皆临危不惧,挺身赴难,以“姑留螳臂强当轮”的悲壮之举和带血的头颅,为南明半明半灭的历史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一个朝代土崩瓦解了,一代又一代凤子龙孙被抛入了历史的深渊,但鲜活沸腾的灵魂,却从帝国死亡的躯体上腾然而起,引导我们进入更加光明的涅槃的另一端!
  • 剑入明流

    剑入明流

    隆景二十五年,朝局动荡不安;蒙古大汗西北作乱,女真人关外虎视眈眈;大都督命绝赤儿山,落得满门抄斩;老道孤身闯皇城,遗子远上凌空峰;血海深仇,奇技淫巧,酸腐文章,三尺宝剑;璇玑门内有四绝,武功、商贾、韬略、圣学,一本《阴符经》,动乱江湖庙堂。奸佞宵小,仁人志士,书生侠客,枭雄谋臣,或偏安一隅,或阴险狡诈,或口吐锦绣,或横刀立马,为万万百姓,还是一己私利?为江山社稷,还是流芳千古?是权谋,还是仁道?且看一剑入明流,携众生百态,随滚滚江水,一去不返……
  • 召唤之东汉末年焚三国

    召唤之东汉末年焚三国

    他不近女色,却娶了个老婆;他不争强权,却几乎坐拥天下;他贪生怕死,却过得高枕无忧;只因他拥有了一套超级召唤系统……
  • 回到大明做锦衣卫

    回到大明做锦衣卫

    穿越大明锦衣卫最强大的时代,做个假的锦衣卫。
  • 膏粱子

    膏粱子

    重生将门,过劳死的警察张麟本以为自己是将门虎子,没想到竟然被人叫鳖孙,这就直叫人火大了!其爷如病虎,其父乃儒犬!当真是一代不如一代?罢罢罢,躺在功劳薄上,享着祖辈福荫,当个吃喝嫖赌的膏粱子弟,也是快哉!快哉!
热门推荐
  • 剑弑八荒

    剑弑八荒

    浩瀚大陆,宗门繁多,群雄乱战,逆天夺命。一剑可破山河,秀口微吐,可食日月。转身间,星海齐动,执手风云!重活尊者,青衣仗剑,偌大天地,唯一人求索。
  • 葵花(中篇小说)

    葵花(中篇小说)

    这是五间大北房,是娶老二媳妇前一年盖起来的。这房原是家里给老大田柱娶媳妇盖的。没想到老二抢在老大前头结了婚。也不是老二故意抢先要在老大前头结婚,是这家的老大田柱人实诚。现在的姑娘定婚,不像以前,看着小伙子老实就嫁。现在的姑娘是看着哪个小伙子聪明才嫁。这家老大田柱一看就是个不聪明的人。他在这个村子里生活了快三十年了,碰上姑娘愣是抬不起头,他一碰见姑娘,眼前一下子像出现了金光灿烂的活元宝似的,头一直低着,还憋着张脸,那脸红得不是要打人,就是被人打了。老大也不会赶时髦。他就两件褂子,这件脱了,换那件,两件都穿得快要破皮了。老大这样精简着,还是想着有一天能娶上媳妇。
  • 枪口

    枪口

    外商颂猜突然被人使警用枪支杀死在街头,联系几年前检察院干警丢枪,情杀、财杀、仇杀,一时难以确定杀人动机。刑警走访发现怪事,颂猜生前用探测器在白狼山寻找什么。六十年前日本宪兵井上勇夫,将未来得及运走的金子埋藏一座寺庙下,六十年后因此发生一桩怪异的血案。故事曲折迷离的惊险、藏埋金子的神秘、人性的贪婪、正义与邪恶的殊死较量,拼起一幅诡异的图景。
  • 教师饮食保健手册(下)(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

    教师饮食保健手册(下)(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

    教师的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职责是把教学当成自己的终生事业,用“爱”搭起教育的基石,用自己的学识及人格魅力,点燃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 万古至尊

    万古至尊

    三百年前,神界第一战神叶秋,在旷世神魔大战之中,惨遭挚爱与兄弟联手背叛,肉身灰飞烟灭,灵魂封存三百年。三百年后,叶秋借尸还魂,附体重生在一个废材少年身上。这一世,强势归来的他必将轰轰烈烈,手刃仇敌,再踏巅峰!
  • 海贼王之海航记

    海贼王之海航记

    加莱捂着头,茫然的看着四周,视线落在不远处的桅杆上:这里是……海贼船?明明记得被什么人从后面打了一下就失去了知觉。啊,不管怎么样,居然意外见到了他,最爱的船长大人。哟西,从今天开始,我会一直跟随您的,船长大人!哪怕前路坎坷(还没允许你上船吧喂!)本文海贼穿越同人,其中人物性格也许稍有改变,欢迎大家按抓收藏(握拳:为了最爱的船长大人:罗!)
  • 亲爱的公主

    亲爱的公主

    2023年5月3日我大学的时候有过一个女朋友,我管她叫小梅。三天前,我在一座街心公园看到了她的尸体。发现她尸体的不是我,是一群小学生,他们吓坏了。我通知了小梅的老公,他也吓坏了。整个社区都陷入了恐慌,小梅已经是这三个月里,第六个死去的警察了。我以前也是个警察,但是八年前我辞职了,小梅是我当警察时的上司。她的结婚典礼我还去了,那天我们一班老同学都喝得很醉,丑态百出,我印象很深,但没过几天,我就又要去参加她的葬礼了。
  • 军机处狂妃

    军机处狂妃

    ------------这是临天史上最诡异的一场婚礼——没有送亲队伍,没有花轿,路途近千米,全由新娘一人徒步走完。大红的嫁衣,大红的盖头,新娘瞧不见道路两侧围观群众讥笑的脸庞,笑得很开怀。偏偏在半路,新娘突然抽搐倒地,醒来过后更是突然发狂,直接蹿入路过五皇子君无锦的马车,并现场表演了一次‘车震’…而此时此刻,她的夫君,在这条‘走亲’路的尽头,正笑得嗜血无情:“如此荡妇——弃!”但是却无人知道,此时此刻,新娘的体内,已经换了一个灵魂!她瞧见眼中一片血光,隐约之中,看见一个白衣若仙的人。她本能而艰难地朝他前进,却没想到这是一个披星戴月的恶魔。○她,秋揽,XX世纪六方军机处情报侦察部部长,掌管天下情报,手中安插的暗线明线在世界穿插,无孔不入。有‘宁招阎王,勿惹秋揽’的盛名。一日醒来,竟然发现自己浑身燥热难耐…面对身下美男,她的心第一次如此动荡:强了吧?不强吧?摧残了吧?不摧残吧?最终…○爱你,不是要永远和你在一起,上天入地,天堂是你的,地狱是我的,若你跌下来,我便是踏着如山尸体,也要将你送上去。○一对一。----
  • 嫡女为欢

    嫡女为欢

    风雨飘摇,泛舟于上,氤氲水汽,弥漫袅袅,好一张秀丽冷艳的面容,摄人心魄的眼眸看穿世间万物,她道“若我对你有三分喜欢,便与你把酒言欢,七分则相执于手,风雨同舟……倘若十分,则离你远去……”眼底深情脉脉,清泪过颊,墨烬为不易察觉的冷漠袭来“若你离去,我便杀了这天下人,为你陪葬。”
  • 郢王

    郢王

    玲珑剔透的方形珍宝台上,万众瞩目下,历经历史的打磨,黄沙掩盖后,在它重现世人眼前时,仍然惊艳了所有人。“是元青花?这么大号,海外回流吧!”“这工艺……太了不起了。”“四爱梅花瓶。”一个声音在一群乱哄哄中凸显出来。黄纸史书,断章残语,却没有留给他们只字片语。是谁窥了天机,断了三千痴念,动了命运的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