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0900000204

第204章 安禄山的骚动(3)

杨氏三姐妹随即抓住玄宗的这句话不放,天天缠着他,要他给杨钊封个管财政的官。玄宗拗不过,只好让杨钊到户部当差,不久又擢升他为度支郎中兼侍御史,让他在御史中丞、京畿采访使王鉷的手下任职。

后来的事实证明,玄宗的决定是相当英明的。因为杨钊搞钱的本事不仅没有让他失望,而且还远远超出了他的期望。

从杨钊被任命为度支郎中的这一刻开始,他就彻底告别了穷愁潦倒、郁闷不堪的过去,从此左右逢源、顺风顺水,就好比从艰险崎岖的蜀道直接拐上一览无余的高速一样,周遭景物豁然开朗,前程顿时变得无限远大……

在此后的几年中,杨钊使尽浑身解数,细心窥伺玄宗好恶,千方百计加以迎合,同时拿出看家本领大肆聚敛,迅速博得玄宗的赏识和宠幸,于是不断获得升迁,在短短几年间就兼任了十几个财政职务。

天宝七年(公元748年),杨钊又“迁给事中,兼御史中丞,专判度支事(主管全国财政工作),恩幸日隆”。(《资治通鉴》卷二一六)

从前混迹市井、狂饮滥赌的小混混,几年前还抑郁不得志的这个蜀中小吏,如今已然脱胎换骨,成了位高权重的当朝大员。当初对他敬而远之的那帮亲戚朋友和街坊邻居,现在肯定懊悔不迭——过去怎么就没看出这小子有这么大的本事呢?!

为了让天子对自己的政绩有一个直观而美好的印象,杨钊自从当上财政大臣后,就下令全国各地一律将上缴中央的粮食兑换成绸缎,同时又用各种苛捐杂税的收入购买布帛,全部收进国库,然后频频上奏玄宗,宣称国库中的财帛已经堆积如山,达到了有史以来最富裕的程度——“帑藏充牣,古今罕俦!”(《资治通鉴》卷二一六)

国家不差钱了,玄宗当然高兴。天宝八年(公元749年)二月,玄宗召集文武百官,兴高采烈地前去参观国库,一看之下,果然如同杨钊所说——府库盈满,财物山积,放眼古今,罕有其匹!

目睹如此盛况,满朝文武无不咋舌,大唐天子也止不住两眼放光——如今的大唐帝国岂止是不差钱,简直是富得流油、富得冒烟了!

玄宗兴奋得无以言表,当即宣布:满朝文武通通有赏,一律按官阶大小赐给相应布帛;同时赐给杨钊三品紫袍和金鱼袋,以示无上恩宠。

自开元后期以来,玄宗在赏赐宠臣的时候就已经是不把钱当回事了,自从这次“国库观摩”之后,其思想更是获得了空前解放,达到了视金钱如粪土的境界,“赏赐贵幸之家,无有限极。”(《资治通鉴》卷二一六)俨然把国库当成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天宝九年(公元750年),杨钊向玄宗呈上一道奏疏,请求为他的舅舅张易之、张昌宗平反昭雪。玄宗二话不说,当即准奏,以二张当年曾劝武皇迎回中宗、对社稷有功为由,下诏追复二张的官爵,并赐其一子为官。数日后,杨钊又以自己名字中含有“金刀”,暗合某图谶,对天子和朝廷不吉为由,请求玄宗赐给他一个新名字。玄宗有求必应,立刻赐名为“国忠”。

有道是名正则言顺,杨国忠之所以在这个时候搞出这两个花样,绝不是一时心血来潮的产物,而是几年来深思熟虑的结果。换言之,他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重新包装自己,为日后攫取大权铺平道路。首先,通过为二张平反,他就不再是逆臣余孽,而是摇身一变,成了功臣之后,从此拥有了一个非常光荣的出身;其次,通过改名,既能告别不堪回首的过去,和从前的自己一刀两断,又能通过皇帝赐名,让所有人意识到他的身份是何等尊贵与不同凡响。

从今往后,这世上就不再有那个叫杨钊的小人物了,取而代之的是天子亲自赐名的这个功臣后代杨国忠。

昔日的小混混就此华丽转身。

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风雨。

真的要断了过去,让明天好好继续。

从今往后,杨国忠就将以全新的姿态出现在世人眼里,向权力之巅发起冲锋。

当然,通往权力之巅的道路从来都是险峻而狭窄的。正如自古华山一条道一样,你要想在这条仅容一人通过的小道上快速攀登,就必须千方百计把挡在你前面的家伙从悬崖上挤下去。直到你毫不留情地把所有挡路者推入万丈深渊,你才能先于众人到达无限风光的绝顶。

事实上,从天宝六年开始,杨国忠就已经在这么做了。

在幕后策划并且与他配合无间的人,就是李林甫。

天宝中后期,他们联手掀起了一场又一场血雨腥风的大狱,强力打击一切政治上的反对派,“所挤陷诛夷者数百家”。(《资治通鉴》卷二一六)

而在被他们铲除的异己中,死得最难看的,就是先于杨国忠受到玄宗宠幸的两大理财高手——杨慎矜和王鉷。

天宝大狱

杨慎矜,隋炀帝杨广的玄孙,为人沉毅有才干,尤其是财政工作方面,能力特别突出,历任监察御史、太府出纳、含嘉仓出纳使、京畿采访使、户部侍郎、御史中丞等职。天宝五年,杨慎矜在李林甫的授意下,整垮了另一个理财高手韦坚,进而将其取代,成为玄宗心目中最能干的财政大臣。

毫无疑问,在李林甫的手下干活,有一条高压线是绝对不能碰的,那就是得到天子的信任和赏识。而韦坚一死,杨慎矜又渐渐“为上所厚”,自然就引起了李林甫的嫉恨。

对李林甫来讲,这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他的整个宰相生涯,几乎都是在为这句话作注脚。

如今,杨慎矜既然无视前车之鉴,再次走到五百万伏高压的边缘,李林甫当然要想办法让他领教一下碰触高压的滋味。

李林甫的整人手法是相当高超的,不管什么人,他都能准确捕捉你身上的弱点。即便你是刀枪不入的阿喀琉斯,他也能找出你身上最脆弱的那个脚踵。一旦找到你的阿喀琉斯之踵,他就能像阿波罗那样一箭把你射穿。

那么,杨慎矜最脆弱的脚踵在哪呢?

结交术士。杨慎矜最致命的弱点,就是他经常和一个叫史敬忠的术士暗中交往。

为什么大臣不能与术士交往?

因为早在开元十年,玄宗就曾经颁下一道诏书,宣布“卜相占候之人,皆不得出入百官之家”。(《资治通鉴》卷二一二)

虽然早有明令禁止,但杨慎矜还是一直把史敬忠奉若上宾。因为在他眼中,这个史敬忠和芸芸众生大不相同,简直就是个神人。

据说有一次,杨慎矜祖坟旁边的草木忽然流出红色的液体,看上去就像流血一样,十分可怕和诡异。杨慎矜极为不安,就问史敬忠该怎么办。史敬忠马上告诉了他一个禳解之法,让他在家中的后花园设置一个道场,然后每天退朝后,必须赤身裸体、披枷戴锁在道场中静坐。杨慎矜依言而行,一直坐了十天,祖坟旁边的草木果然就止血了。杨慎矜顿时对史敬忠佩服得五体投地,从此不管碰到大事小事,必定要让史敬忠帮他预测吉凶。

杨慎矜自以为皇帝不可能知道他结交术士的事情,所以也就没把几十年前颁布的那道禁令当一回事。

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没过多久,玄宗还是听说了杨慎矜与术士暗中交往的事。玄宗很恼火,但考虑到他在财政工作方面一直干得很出色,也只好隐忍下来,没有发作。

可是,玄宗不发作,不等于杨慎矜就太平无事了。

因为,一心想让他死的人不是玄宗,而是另外三个人。一个是李林甫,一个是杨国忠,还有一个就是杨慎矜的表侄——王鉷。

王鉷,太原人,武后时期的名将王方翼之孙,是玄宗一朝继宇文融、韦坚、杨慎矜之后的又一个理财高手,历任监察御史、户部郎中、户口色役使、京畿采访使、关内采访使、御史中丞等职。在户部任职期间,王鉷曾在正常赋税之外,拼命向百姓搜刮,一年就给玄宗的内库增收了上百亿的收入,专供玄宗赏赐之用。尽管民间为此怨声载道,他却因此备受玄宗赏识。

当然,王鉷之所以能在政坛上崭露头角,除了他自己聚敛有术之外,也要归功于他表叔杨慎矜的引荐。

杨慎矜既是王鉷的长辈,也是他入仕的恩人,可没有人会想到,王鉷最后竟然会恩将仇报,亲手把杨慎矜置于死地。

这对叔侄最终之所以反目,说起来双方都有责任。

刚开始,其实王鉷对杨慎矜也是感恩戴德、敬重有加的,可自从当上御史中丞后,在官职上就和杨慎矜平起平坐了,心气自然也就高了,对杨慎矜的尊重便日渐淡薄;再加上他后来又攀上了李林甫,自以为有了更坚实的靠山,于是越发不把杨慎矜放在眼里。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王鉷受人恩惠没有记住,可杨慎矜却偏偏是个给人恩惠牢记不忘的人。在他眼中,王鉷能有今天都是他的功劳,而且官当得再大也是他的晚辈,所以丝毫没有给予这个表侄起码的尊重,总是在朝堂上直呼其名。此外,王鉷是私生子,平常最怕人提起他的出身,偏偏杨慎矜又喜欢揭他的疮疤,总在人前人后嫌王鉷的母亲出身微贱。久而久之,王鉷不但把杨慎矜对他的恩情忘得一干二净,而且对他产生了越来越深的恨意。

而对于王鉷的这种内心转变,杨慎矜却丝毫没有察觉,平常还是习惯跟这个表侄聊一些家常话,甚至把他与史敬忠交往的一些细节,也毫不隐瞒地透露给了王鉷。

杨慎矜绝对没想到,他这是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到了王鉷手里。

对于杨慎矜和王鉷的恩恩怨怨,李林甫和杨国忠始终洞若观火。

李林甫是因为杨慎矜碰触了高压线而想收拾他,杨国忠则因为杨慎矜是老资格的财政专家,挡了他的升官之道,所以要把杨慎矜扳倒。

他们两个人都在寻找杨慎矜的破绽,自然对他和王鉷的关系特别关注,此外,杨慎矜与史敬忠暗中交往的事情,也没有躲过他们的眼睛。后来,当杨国忠得知玄宗对杨慎矜结交术士一事甚为不满时,就意识到收拾杨慎矜的机会来了。他当即把消息透露给王鉷,告诉他皇上很生气,时机很合适,要下手就赶紧。

紧接着,李林甫也向王鉷暗示,可利用杨慎矜系隋炀帝后人的这层关系做做文章。王鉷依计而行,随即在长安坊间到处散布流言,说杨慎矜与术士往来密切,并且在家中暗藏谶书,计划复兴祖先隋炀帝的帝业。流言不胫而走,很快传进了玄宗的耳中。

玄宗暴怒,马上命人把杨慎矜扔进监狱,命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进行三堂会审。

代表御史台出面审讯的官员有两个,一个是杨国忠,另一个叫卢铉,也是个心狠手辣的酷吏。案子开审后,卢铉立刻逮捕了杨慎矜的一名亲信——时任太府少卿的张瑄,对其百般拷打,逼他承认与杨慎矜合谋造反。没想到张瑄是条硬汉,不管怎么打,死活不说一个字。卢铉大怒,命人动用酷刑,将张瑄的双腿绑在木头上,然后命几个壮汉抓住他脖子上的枷锁,同时用力往后拉。

可想而知,这种酷刑的作用与五马分尸类似,都是把人的身体拉长撕裂。可是,五马分尸是让人当场毙命,痛苦较为短暂,这种酷刑却是只把人拉长而不把人撕裂,让你在咽气之前感受长时间的痛苦,比五马分尸更为残酷,可谓酷刑中的极品。

据《资治通鉴》记载,张瑄的身体当场就“加长数尺”,而且“腰细欲绝,眼鼻出血”。不可否认,史书的描写是有些夸张了。暂且不论几个壮汉的力量能否把人拉长“数尺”,就算能够,人也早死了;而且最先被拉长拉细的部位肯定不是腰,而是脖子。但是,即便史料记载失实,我们也不难想见这种酷刑的可怕程度,并且有一点可以确定——这种刑罚手段并不以致人死命为目的,而是要让人在清醒状态下感受痛苦。然而,尽管动用了这种令人发指的酷刑,卢铉还是没能从张瑄嘴里抠出一个字。

没有人证和口供,案子就定不下来。而史敬忠早在案发时就已逃之夭夭,不知所踪,李林甫和杨国忠顿时有些犯难。

怎么办?

关键时刻,吉温上场了。

杨慎矜案发后,史敬忠当即潜逃,一口气逃到了老家汝州。当时所有人都不知道他的去向,所以三法司也一筹莫展。而吉温接受任务后,没有经过任何调查,就带上人马直奔汝州,并且直接在史敬忠家里将其抓获。

吉温之所以这么厉害,并不是他料事如神,而是因为史敬忠是他父亲的世交,吉温小时候没少被史敬忠抱过,所以史敬忠躲在哪里他最清楚。只是史敬忠没料到朝廷会派这个知根知底的吉温来抓他,否则他无论如何也不敢躲在家里。

吉温逮捕史敬忠后,一句话也没说,命人用铁链锁了他,给他戴上头套,然后押了就走。一直走到临近长安的时候,吉温才命人对史敬忠说:“杨慎矜已经招供了,现在就差你一个人的证词,你要是聪明的话,也许还能保住一命,否则只有死路一条。前面不远就是骊山了(当时玄宗在骊山华清宫),要是到了那儿,你想自首也来不及了。”

史敬忠吓傻了,恳求给他一张纸,他全部招供。可吉温还是没搭理他,继续拍马往前走。史敬忠一路上拼命哀求,吉温都装聋作哑。直到距离骊山十里开外的地方,吉温才停下来,给了史敬忠三张纸,然后按照自己的意思,让史敬忠一五一十写下了供状。

拿到供词后,吉温才除去史敬忠的头套,下马向他行礼,说:“在下皇命在身,请世伯千万不要怪罪!”

史敬忠归案后,杨慎矜就彻底屈服了,乖乖承认了他和史敬忠交往的所有细节。可当问到阴谋造反的谶书时,杨慎矜却矢口否认。三法司派人搜遍了杨宅,也没找到谶书。

李林甫随即指示卢铉再去搜一遍。

卢铉心领神会,在袖子里藏了本谶书,进入杨宅转了一圈,然后骂骂咧咧地走了出来:“这个叛贼真狡猾,原来把谶书藏在了密室里。”

至此,人证物证全都有了,杨慎矜死定了。

同类推荐
  • 大明易天记

    大明易天记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皇孙朱允炆继承大统。登基伊始便大肆削藩撤爵,一众藩王人人自危。燕王朱棣引兵而起,一场席卷神州的“靖难之变”拉开序幕。与此同时远遁漠北的蒙古余部虎视眈眈,卷土重来,奇袭燕京!安南诸国狼子野心,窥视神州,入兵云南。霎时间风起云涌,一众江湖儿女、隐士真修粉墨登场,或是各为其主阵前厮杀,或是更围绕着一本武林密宝《菩提洗心经》展开争夺。此间种种不仅有那铁马冰河、万箭千刀的两军对垒,亦有手刃仇人、快意恩仇的江湖豪情,更有飞天遁地、御剑而行的道法昭彰。历时四年朱棣在一众燕北豪杰的相助之下砺刀秣马,问鼎中原,终成一代英主!
  • 乱世赘婿

    乱世赘婿

    一朝权在手,杀尽断章狗。哦,不,拿错剧本了。一朝穿越,只求不死,至于盛世风华与我何干?扑街写手陈永恒穿越异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他开始大杀四方,四海臣服,无数美女前仆后继涌入他怀抱?这个简介你敢相信?在前世都混的和狗一样的人,穿越了就可以混的好?让你在广州混的和狗一样,你去深圳就可以变成一方大佬,你这不是在做梦吗?就是做梦都不敢想吧!本文非爽文,毒点多,本人经历诸多毒友熏陶,锻造出的无敌毒作,喜欢就给小弟来点订阅和打赏,不喜欢,只要不牵扯到家人,随意你喷,当是给我书评增加热度。
  • 神棍回到大观四年

    神棍回到大观四年

    神棍带着一家人被撞到了北宋大观四年,为了生存而战斗,为了一家人的幸福神棍奋发努力施展法力!看一个现代法师如何用自己的法力来改变北宋王朝的走向,摆脱儒家的控制,真正实现“复兴中华”之理想。让大宋王朝成为“日不落帝国”,让大宋提前成为一个发达资本主义社会
  • 孔氏三国

    孔氏三国

    重生孔融之子,要眼睁睁的看着历史重演么?不,但他没有系统?也不会文韬武略,该怎么办?不对,他还小,什么都可以学!
  • 大宋王朝1

    大宋王朝1

    本丛书立足大宋,介绍了五代战乱的终结、中央集权的强化、右文抑武的家法、首内虚外的战略、穷则思变的改革以及皇帝的荒唐、官僚的争斗等重大事件或现象;同时,从经济、文化、科技等不同的层面重新审视两宋,试图全方位地向读者展示大宋历史的始末。
热门推荐
  • 弃妇翻身记

    弃妇翻身记

    自老天开眼,落崖捡回一命之后,洛笙便失了争夺的心思,整日梦想着过安稳的日子。可偏偏老天在开了一次眼之后,又再次闭上了,大事小事纷至沓来。搞得她不胜其烦,“争什么?抢什么?护什么?若是没了命,即便是争上了,抢到了,护住了,那又如何?”女子满不在乎的扁扁嘴,哼哼的说道。对面的男子微微一笑,看着女子的眸中带着几分宠溺,“洛洛,你只需负责安稳,这些我来便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农家仙田

    农家仙田

    神秘空间,偏僻山村。从繁华都市回归的小农民,开启了他的传奇人生。荒野庙宇,武林宗派,让平静的山林渐变喧嚣。李青云说,其实我只是个农二代……闲时进山打猎三五日,左牵黄,右擎苍,不胜逍遥。忙时捕鱼摘瓜种果树,挥汗若雨,换得金银堆满屋。此有仙田一片,任尔施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天之角,收获界无疆。——新书《神农别闹》,已经上传,请多支持。
  • 重生之我老婆超甜

    重生之我老婆超甜

    今天你对我爱答不理,明天…… 明天我还是这么喜欢你 嘤嘤嘤迟怂怂跟鸡大婶的故事又名重生之寂寞爱吃鱼宠文甜文 开新文啦,短篇小虐文,感兴趣的小可爱可以搜索(只愿不曾遇见),不感兴趣的话……当我什么都没说吧 溜了溜了
  • 我爱你,我有罪

    我爱你,我有罪

    唐小染说:我的执念太深,如果我活着,却不能够拥抱你,我会疯的。每个人都有执念,唐小染的执念就是沈慕衍。唐小染太执着,执着就变成了执念。而执念,伤人又伤己。沈慕衍说:那个女人死了好,我们去喝一杯庆祝。醉酒的他,却问好友:我是不是错过了什么很重要的东西?“是,你错过了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只因为你是沈慕衍而爱你的傻瓜!”--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王孝和的故事

    王孝和的故事

    《王孝和的故事(彩色绘图版)》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王孝和在学生时代就积极投身革命并迅速地成长起来,终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又在工厂领导工人群众闹罢工,遭到国民党当局逮捕。在法庭上,他公开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在狱中,他经受了种种酷刑,宁死不屈;最后在对敌人愤怒的斥责声中英勇就义,年仅24岁。故事真实生动,激荡人心,催人奋进。
  • 教授之死

    教授之死

    A市理工大学教授邹世振,不仅学术成果丰硕,而且多年来一直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可谓桃李满天下,其所带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如今不少已成为学科带头人。这天,邹世振教授从教三十周年的庆祝活动,如期在A市理工大学的礼堂内举行,尽管并非是节假日,也没有刻意地大肆宣传,可依然是各方名流荟萃一堂,使得会议不仅规模大,而且品位也高,邹教授风光得如同明星一般。晚上,热闹的气氛依然没有散尽,在邹教授家举行了一个小型酒会,因为参加者大都是至爱亲朋,所以又多了一丝温馨的氛围。
  • 今昔尚无忧

    今昔尚无忧

    她带着三世的记忆在乱世降生,唯有一个念想:平安简单的过一辈子。可命运却带着她在乱世飘零中遇见了一个又一个不平凡,不简单。当岁月流逝,青梅渐黄,竹马已逝,被改变的除了她,还有曾经最亲密无间的人……究竟是情愿深锁自己的羽翼在温柔的牢笼中沉沦!
  • 这不是重装机兵

    这不是重装机兵

    (原名:荒野序曲)本文以重装机兵初代为背景,力求能使老玩家感受到儿时不一样的回忆,给新读者展现一个危机四伏的准末日世界!(不玩游戏的读者不会有一点阅读障碍,基本都是原创剧情)十六岁的雷班纳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是个标准的吃饱了就爱幻想的中二少年,直到一天他幻想成功了一半……本文以主角的经历为线索,描绘了一个准末日时代悄然巨变的故事。(ps:无系统,不玄幻,战斗力不崩,主角不逆天,配角智商在线,非小白文)
  • On the Decay of the Art of Lying

    On the Decay of the Art of Lying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