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0900000176

第176章 走向开元盛世(1)

飞鸟尽,良弓藏

先天二年(公元713年)七月,唐玄宗李隆基以雷霆手段铲除太平集团,从太上皇李旦手中夺取了最高权力,成为名副其实,乾纲独断的大唐天子,从此开始亲政。十一月,李隆基接受群臣敬献的尊号,称“开元神武皇帝”。十二月初一,朝廷大赦天下,改元开元。

自此,大唐帝国的历史掀开了全新的一页。

然而,大权独揽的李隆基并不能从此高枕无忧。

因为他是一个靠政变起家的皇帝,所以,他自然比任何人都更懂得政变的威力,也比任何人都更懂得政变的危害。说白了,既然他可以通过权谋和武力从别人手中攫取权力,别人凭什么就不能用同样的手段从他手中夺取政权呢?

尤其让李隆基感到忐忑不安的是——曾经帮他在一次次权力斗争中夺取胜利的这批功臣,一个个都是搞政变的行家里手。换句话说,这些政变功臣当初表现出的能力越强,手段越是高明,如今对李隆基构成的潜在威胁就越大,让他感到的担忧和恐惧就越深……

虽然在铲除太平,坐稳皇位后,李隆基给予了这些功臣极其丰厚的赏赐,无论是官职、爵位,还是田园宅邸、金银绸缎,李隆基都毫不吝啬,慷慨赐予,可关键的问题在于——人的欲望是会膨胀的。谁又敢保证,他们能够满足于已经到手的一切,而不会觊觎更多,贪求更多呢?

不管别人怎么认为,反正李隆基绝不敢对此掉以轻心。

因此,革命虽已成功,但李隆基仍须努力,努力肃清有可能威胁皇权的所有因素。

头一个被李隆基“鸟尽弓藏”的功臣,是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郭元振。

由于手握兵权,所以他首当其冲。

在七月初三的政变中,郭元振因率兵“侍卫”(实则软禁)太上皇有功,事后进封代国公,赐食邑四百户,赏绸缎一千匹。这当然是极大的荣宠。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个位极人臣,功高权重的郭元振一定可以在玄宗一朝荣宠一生,富贵终老,包括郭元振自己都对此深信不疑。

但是,他万万没有料到,这一切都只是过眼云烟。

短短三个月后,他一生的荣宠就都化成了梦幻泡影……

这一年十月十三日,玄宗李隆基在骊山(今陕西临潼县东南)脚下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阅兵式,集结的部队多达二十万人。平原上大风猎猎,旌旗招展,军阵绵延五十余里。李隆基一身戎装,御驾亲临,文武百官随驾扈从。整个阅兵式规模空前,场面极为壮观。

作为宰相兼兵部尚书,郭元振自然是这场大阅兵的总指挥,同时也是最高责任人。

阅兵式开始后,所有人都兴致勃勃,惟独观礼台上策马而立的天子一直眉头紧蹙,脸色阴沉。

没有人注意到天子的脸色,当然更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阅兵式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天子李隆基突然发出一声怒喝,命人即刻逮捕郭元振。随行百官尽皆失色,目瞪口呆,不知道天子这是唱的哪一出。还没等他们回过神来,郭元振已经被五花大绑地带到了帅旗下。李隆基二话不说,当即以“军容不整”为由,下令将郭元振就地斩首。

面对这从天而降的杀头罪名,郭元振惊骇莫名,吓得说不出一句话。和他同样感到震骇的,还有与他同为功臣的刘幽求和张说。先天政变后,刘幽求已入朝担任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封徐国公;张说也已官任中书令,封燕国公。此时此刻,虽然他们和在场众人一样都感到有些手足无措,且一时也摸不清天子突然变脸到底意味着什么,但无论是作为百官之首的宰相,还是作为与郭元振有着相同背景的功臣元勋,刘、张二人都没有理由对此保持缄默。于是天子话音刚落,刘幽求和张说便双双跪倒在天子马前,高声谏言:“元振有大功于社稷,不可杀!”(《资治通鉴》卷二一○)

刘、张二人说郭元振“有大功于社稷”,不仅是指他在先天政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指他从政多年为帝国立下的赫赫功勋。早在武曌当政时期,郭元振就已经是朝野皆知的一位名将,在抗击突厥和吐蕃的战场上屡立战功,素以治军严整,擅长边务著称。武周末年,郭元振出任凉州都督,史称其“善于抚御,在凉州五年,夷夏畏慕,令行禁止,牛羊被野,路不拾遗”。(《旧唐书·郭元振传》)

可想而知,这样一个出将入相,各方面经验都极为丰富的军政元老,几乎是不太可能在“骊山讲武”这样的重大场合犯下“军容不整”这种低级错误的。说到底,所谓的“军容不整”,无非就是李隆基罢黜功臣的一个借口罢了。

当然,李隆基的目的只是想解除郭元振的兵权,而不是非杀了他不可,所以当刘、张二宰相出面求情的时候,李隆基便就坡下驴,赦免了郭元振的死罪,但削除了他的所有官爵,将其流放新州(今广东新兴县)。

郭元振一生显赫,历事四朝,不料晚景竟如此凄凉,朝野闻之,无不欷歔感慨。“自恃功勋”的郭元振本人更是满腹冤屈,“怏怏不得志”。两个月后,朝廷改元开元,大赦天下,郭元振被赦免,起用为饶州(今江西波阳县)司马。但是经过这次沉重打击,郭元振的心境和身体状况都已大不如前,所以未及走到饶州就一病而殁了。

郭元振的贬死是一个重大的政治信号,标志着玄宗罢黜功臣的大幕已经轰然拉开。

紧继郭元振之后被罢黜的功臣,就是曾替他说情的刘幽求和张说。

不能不说,当初刘、张二人之所以站出来帮郭元振求情,本身就有些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的味道。郭元振遭流放后,他们更是不可避免地生出了唇亡齿寒的忧惧。

张说最先察觉到了危险的降临。

就在骊山阅兵的数日后,张说就通过可靠渠道获知,玄宗准备征召姚崇(几年前被太平公主平排挤出朝,时任同州刺史)入朝为相。张说与姚崇素来不睦,因此大为恐慌。骊山一幕本来已经让他成了惊弓之鸟,如今又听到老对手即将回朝复相的消息,张说更是寝食难安,于是立刻行动起来,授意御史大夫赵彦昭对姚崇进行弹劾。

然而玄宗却不为所动。

张说不甘心,马上又去找与他私交甚笃的殿中监姜皎,想了一个办法,让他出面阻挠姚崇回朝。姜皎依计而行,找了个机会对玄宗说:“陛下不是一直苦于找不到河东总管的合适人选吗?臣如今帮陛下物色了一个。”

玄宗眼睛一亮,忙问:“谁?”

姜皎心下暗喜,朗声答道:“同州刺史姚崇文武全才,乃是河东总管的不二人选。”

姜皎原本以为张说此计甚妙,因为如此一来,既可不着痕迹地阻止姚崇入朝,又能在天子面前表现自己为君分忧的忠心,实在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可姜皎打错了如意算盘。

玄宗并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他话音刚落,玄宗就发出了一声冷笑,说:“这都是张说的意思吧?你竟敢当面欺君,论罪当死!”

姜皎脸色唰的一下就白了,慌忙伏地叩首,拼命谢罪。

张说万万没想到,自己机关算尽,结果反而加快了姚崇回朝的步伐。玄宗随后便遣使召回了姚崇,拜其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补了郭元振的缺。两个月后,又让他兼任中书令(时称紫微令),大有彻底取代张说之势。

眼看自己随时可能出局,张说惶惶不可终日。

人一急就容易出昏招,张说情急之下就做出了一个十分愚蠢的举动,竟然暗中跑到岐王李范的府上,向他大表忠心。

当朝宰相与宗室亲王暗通款曲,这是什么性质的问题?往轻了说,这叫行为不检;往重了说,这叫阴谋篡逆!尤其对玄宗李隆基这种非正常即位的皇帝来说,大臣和亲王背着他眉来眼去,勾肩搭背,更是一种最让他感到恐惧和愤怒的行为,一种绝对不可饶恕的行为!

张说的一举一动都被老对手姚崇看在了眼里。

有一天,姚崇奉召入对,走进殿中的时候,故意装出一瘸一拐的样子。玄宗问他:“有足疾乎?”姚崇答:“臣有腹心之疾,非足疾也。”(《资治通鉴》卷二一○)

玄宗大为诧异,追问他到底怎么回事。姚崇不紧不慢地说:“岐王是陛下爱弟,张说乃宰辅重臣。日前,张说竟然私下拜诣岐王,臣担心岐王受其蛊惑,故而为此忧心。”

居然有这回事?

那就什么也不用说了。

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十二月末,玄宗断然罢去张说的相职,将其贬为相州(今河南安阳市)刺史;同日,刘幽求亦被罢相,贬为太子少保。

刘幽求一向自视甚高,经常自诩为拥立玄宗的第一功臣。唐隆政变中他功劳最大,可事后也不过当上了中书舍人,虽然有“参知机务”之权,可充其量也就是个三级宰相。先天元年,他为了巩固李隆基的皇位,发动政变未遂而遭流放,其后又险些被太平一党害死。如今玄宗亲政了,他好不容易从岭南回到朝中,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尚书左仆射,可是屁股还没坐热,便又无故遭贬。对此,刘幽求自然是愤愤不平,因而不免“有怨望语”。

和刘幽求同病相怜的,还有很早就靠边站的钟绍京。唐隆政变后,钟绍京只当了几天的中书令就被罢为户部尚书,不久又贬为蜀州刺史。玄宗即位后,他回朝复任户部尚书,但是随后又被贬为太子詹事,和刘幽求一样坐了冷板凳。面对如此际遇,钟绍京当然也是牢骚满腹,所以时常和刘幽求一起慨叹时运不济。

刘、钟二人的怨言很快就传进了一个人的耳朵。

他就是新任宰相姚崇。

姚崇很清楚,虽然他和刘幽求他们一样,都是李隆基的心腹股肱,但是单纯从拥立李隆基为帝的角度来说,刘幽求等人的功劳是远远大过他的。所以姚崇觉得,如果不将刘幽求等人彻底排挤出朝,他的宰相之位就不可能牢固,更难以放手施政。

为此,姚崇毫不犹豫地告发了刘幽求和钟绍京。

开元二年(公元714年)闰二月,玄宗命姚崇对刘幽求和钟绍京立案审查,准备治罪。刘、钟二人不服,不断上疏抗辩。

其实,无论是玄宗还是姚崇,他们的目的一样,只是想把刘幽求等人逐出朝廷而已,并不希望事态扩大。所以,当刘、钟二人极力抗辩,事情一度陷入僵局的时候,姚崇便又恰到好处地站出来打了一个圆场。他与另两个新任宰相卢怀慎、薛讷联名,向玄宗奏称:“幽求等皆功臣,乍就闲职,微有沮丧,人情或然。功业既大,荣宠亦深,一朝下狱,虑惊远听。”(《资治通鉴》卷二一一)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刘幽求等人都是功臣,忽然转任闲散职务,心情难免沮丧,此乃人之常情。功劳既大,所受的荣宠也深,一旦逮捕下狱,恐怕会惊动朝野舆论。

姚崇的言下之意,就是暗示玄宗见好就收,不宜把事情做得太绝。

玄宗心领神会,当即贬刘幽求为睦州(今浙江建德市)刺史,并把他的七百户封邑削掉了六百户,同时贬钟绍京为果州(今四川南充市)刺史。

不久,在姚崇的积极配合下,玄宗又把王琚、魏知古、崔日用等人也先后贬出了朝廷。

至此,昔日辅佐李隆基君临天下的政变功臣基本上已被贬黜殆尽。

这就叫飞鸟尽,良弓藏。

此乃政治角斗场上的游戏规则,自古皆然。更何况,为了彻底改变自神龙革命以来政变频仍,皇权危弱的局面,李隆基也只能这么做。

《新唐书》称:“幽求之谋,绍京之果,日用之智,琚之辩,皆足济危纾难,方多故时,必资以成功者也。然雄迈之才,不用其奇则厌然不满,诚不可与共治平哉!姚崇劝不用功臣,宜矣。”这“不可与共治平”一语,道破了玄宗罢黜功臣的个中原委。

从历史上看,这“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一幕,几乎也是每个强势帝王为了巩固皇权,开创大业而必修的一课。尤其对李隆基这种非嫡长子出身,并且靠政变上台的皇帝而言,这更是他亲政之初的势在必行之举。

作为睿宗庶出的第三子,相对卑微的出身始终是李隆基的一块心病。所以,如果想要坐稳皇位,他就必须在摆平功臣的同时——再摆平宗室。

当时,能够对李隆基构成潜在威胁的宗室亲王,就是他的四个兄弟和一个堂兄(豳王李守礼)。一开始,李隆基对五王采取的主要是怀柔手段,“专以衣食声色蓄养娱乐之,不任以职事”,让他们在富贵温柔乡中当逍遥王爷。

每当政务之余,李隆基总是陪五王一起寻欢作乐,彼此间不以君臣相称,而以家人之礼游处,有时候一起到郊外击毬、游猎,有时候召他们入宫一同宴饮、斗鸡、下棋、吟诗作赋、演奏乐器,待酒足饭饱,笙歌散尽之后,就用特制的“长枕大被”,“与兄弟同寝”。据说,要是诸王偶染微恙,李隆基便会为之“终日不食,终夜不寝”。有一次薛王李业生病,李隆基甚至亲自为其熬药,以致胡须不小心被火烧着了,左右大惊失色,连忙扑火,李隆基却说:“但使王饮此药而愈,须何足惜!”由此,朝野上下都交口称赞天子李隆基“素友爱,近世帝王莫能及”。(《资治通鉴》卷二一一)

继感情笼络之后,李隆基又在制度上采取了防范措施。开元二年六七月间,在宰相姚崇等人的建议下,玄宗把五个兄弟都外放到了地方上担任刺史,并且规定:五王到任后不负责具体政务,一切州务都交由僚佐处理。到了开元八年左右,玄宗的皇权已经相当巩固了,才让五王陆续回到了长安,授予了他们司空、司徒等荣誉衔,同时严禁他们“与群臣相结”。

就这样,在玄宗的情感安抚和制度约束之下,这些亲王都学会了夹起尾巴做人,在余生中始终表现得临深履薄,谦恭谨慎,让一些野心家即便想利用他们搞阴谋也无从下手。有些侥幸之徒想要轻举妄动,到头来也只能自遗其咎,招致祸败。比如开元八年,有几个朝臣就跟岐王李范、薛王李业走得很近,企图背着玄宗搞一些小动作,最后都无一例外地遭到了贬谪流放的下场。

同类推荐
  • 三国美男子

    三国美男子

    作为一个好吃懒做的历史高材生崔珝来说混吃等死才是他的一生愿望。可为啥让他来到了这个乱七八糟的汉末?本以为在清河崔氏这样的大户人家也能混吃等死。崔琰:“小弟,快把这碗饭吃了。”崔珝:“呕,我的妈呀这饭是给人吃的吗。”本想投奔个诸侯当一个混吃等死的幕僚。曹洪;“小贼吾必要杀你泄愤!”周瑜:“既生瑜何生珝,为什么小乔喜欢的是你!”刘备:“好多人都说备是伪君子,和这竖子比我简直就是圣人好吗。”崔珝擦了汗大叫:“为啥我在三国直接得罪了魏蜀吴啊!我只想安安静静做个美男子啊!”
  • 固原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固原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固原是宁夏的南大门,自古就有“古萧关”“长城要塞”“关中屏障”的美誉。秦昭襄王修筑长城,汉武帝六巡萧关,西晋时匈奴首领赫连勃勃高平创业,唐太宗亲临瓦亭观看牧马,西夏王大战好水川,明代石城之战,“天骄”成吉思汗催马扬鞭于六盘山,忙哥剌在开城建造“安西王府”,人民解放军任山河之战……他们为这片土地注入了豪情与活力。《固原史话》将这一段段不平凡的历史和这片土地上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一一呈现给了广大读者。
  • 血腥的盛唐(全7册)

    血腥的盛唐(全7册)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三国之我是曹熊

    三国之我是曹熊

    历史系高材生穿越成为曹操之子曹熊,在赤壁之战后力挽狂澜,保全了曹家在荆楚一带的实力,之后深得其父信赖,携名将、用智谋,纵横三国,开一代霸业,创全新三国。
  • 大汉旌旗

    大汉旌旗

    刘协带着系统穿越到了秦末砀山中刘邦身上,为开创大汉王朝,刘邦召唤武将谋臣,甚至医疗。“什么高顺、不过是我账下一员训练士卒的大将而已。”“什么张仲景,也不过是给我治病的疾医而已。”
热门推荐
  • 双面总裁,总裁有病得治

    双面总裁,总裁有病得治

    a市庞大的沈氏集团总裁沈嘉辰竟然是个双重人格患者,至于他到底为什么会变成双重人格,那一直都是一个未解之谜。直到他遇到了百变女主叶紫莹,似乎一切都在慢慢的发生改变,叶紫莹是挤破头才进了沈氏公司的一个小编剧,为了更好的写出自己笔下的角色,紫莹常常会把自己变成那个样子,她交往了六年的男朋友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下定决心离开她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迷你女神医

    迷你女神医

    紫微星现,天下大乱!值此乱世,谁主沉浮?他,阴鸷冷酷,誓夺天下的西楚国君--西门擎天?他,豪情万仗,心系天下的北燕太子--北堂霁枫?他,邪魅妖饶,游戏天下的南珠国君--南宫孤月?他,温文尔雅,抛弃天下的东齐王子--东方明旭?他,剑胆琴心,英俊潇洒的江湖第一公子--上官雨晨?当他们遇见沉着淡定,无欲无求的她时。似乎一切都变了!她让他们了解了一个客观存在,却被世人忽略的事实:谁说女子不如男?谁说女子靠朱颜?谁说女子撑不起这边天?她,君冰凌,带着前世记忆重生的丑小鸭。十岁前她面纱遮丑,命运离奇坎坷。十岁后她面纱掩美,人生变得绚丽多姿,充满了传奇色彩!且看她如何蜕变成蝶,遨游江湖,驰骋沙场,力挽狂澜?且看她如何不靠容貌仅以女儿本色驾御一众俊男霸主?本文男主强,女主更强。背景沉重,情节幽默。描写轻松诙谐。喜欢的读者请给予果儿支持与鼓励!票票,收藏,留言~果儿新文:《主母当家》《重生一天才狂女》推荐果儿的完结作品:《特工傻后》《千年后娘》(五折促销中)《粉嫩娘亲》推荐黯香娘子的文:------《虐妃》推荐三妹落叶孤单的文:------《三嫁极品夫君》推荐小妹筱静梦的新文:-----《废后爆君》推荐好友文:《你丫抢婚有完没完》《新月妖鬼谈之奇鬼新恋》《小小逃妃震江山》《冷宫德妃》《颠覆经典之昭君传奇》《妃狂》《狂妃御龙》婴落推荐女强文:------阳乖乖《媚宫》------夏广寒《强上天子》------炎焱《神气小小妃》------无意宝宝《天魔》
  • 钢铁元帅

    钢铁元帅

    军事著作,战略大师。真实的斯大林,充满智慧,带领苏联人民取得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
  • 重生之将门嫡女不好惹

    重生之将门嫡女不好惹

    【本文上卷宅斗,宫斗,斗渣男,渣女,下卷温馨宝宝戏】帮助心爱的夫君如愿以偿的登上皇位,木樱诺儿却不曾想到,他刚登上皇位不久便带着他心爱的女人以及她那同父异母的妹妹,三人联手设计陷害她,毁她清白。“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后木氏淫乱后宫,伤风败俗,无德无能,加之至今未能为南楚国诞下龙嗣,特此从今日起打入冷宫,钦此。”当那把尖刀插进她的胸膛,她悲愤的冷笑:“我木樱诺儿,今生最大的错误就是认识你们这些奸诈无比的贱人,若是有来世,我定让你们血贱血偿,我要让你们求生无门,求死不能!”当她再次睁开双眸,眼神中只有冷冽的寒光和仇恨,金銮殿上,将是她踏着胜利的脚步缓缓而来,老天怜悯,又给了她一次重生的机会,这一世她要把那些人给她的痛苦加倍偿还给他们!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必血贱江湖!什么姨娘,什么小三,什么皇子,什么爱人,什么姐妹,负我者尽管放马过来!本文一对一宠文,男主干净,女强男更强。【精彩片段1】他是前世害死她的夫君,他是一心谋夺皇位的三皇子。金銮殿上他被严刑拷打,狼狈不堪的转头看向她一步步以胜利的姿态昂首走上大殿,眸光中是冷冽的寒光紧逼,他听着她口中一字一句说着他的谋反证据,然后对着新皇高喊道:“陛下,此人狠毒之心人神共愤,此人不除必祸害天下,依南楚国的刑罚,此人应当处以剐刑!”他听闻浑身瑟瑟发抖,他指着她责问道:“你为什么要这么害我!”她优雅的笑着转身一步步走近他,嘴角噙着胜利的笑容低下头在他耳边低声厉声道:“这是你前世欠我的!这一世我就是要让你求生无门,求死不能!”【精彩片段2】辽阔无边的大草原上高高竖立着一块大大的红字招牌‘招父大会’,台上一脸悠闲吃着葡萄的某女朝下面一脸稚气,但美人胚子尽显,鬼灵精怪的某小孩使了个眼色,某小孩小脸一昂扫视了一下前方黑压压各位年轻的王公贵族们一眼,然后随手指着一个人问道:“你家有多少银两啊?”“虽跟皇家国库相差一筹,但金山银山倒是有几座。”某小孩摸着下巴一副沉思,还算凑合吧,“那你有没有什么重疾?无法治愈的那种顽疾?”此人摸了把额头上的虚汗赶忙开口道:“这个请放心,本公子年轻身体强壮,那方面绝对行!”某小孩脸一黑道:“下一个!谁要你身体强壮了,你要是老不死,我和我娘怎么继承你家祖业啊!”众人一片哗然纷纷晕倒。突然天空一黑,几百多个黑衣人从天而降,众人一见立马脸色大变道:“不好,黑风堂的人,跑!”
  • 爱你是我最后的记忆

    爱你是我最后的记忆

    三年前,她是他的心脏,他说没有她,他就活不了。他遭遇车祸生死未卜,她被要挟离开他,背负着薄情寡义的骂名远渡重洋。从此,他活下来了,但他没有了心脏。她带着孩子艰难度日,为了筹集手术费不惜牺牲色相做特殊直播.谁知被他识破,三年前未了的爱恨纠葛,重新卷来……
  • 他是巫师

    他是巫师

    十六年等候,是传奇的孕育与蛰伏。一朝匆匆别离,离开熟悉的一切,奔赴一个未知的前程,是力量的召唤,是宿命的呼喊。他是塞缪尔·莱特,一个注定要成为巫师的少年。(如果说每一个传奇的诞生背后都有一个金手指的话,那塞缪尔超凡脱俗的女人缘大概是一个了。)
  • 幸运的是你依然爱我

    幸运的是你依然爱我

    IF一个你最爱的人离开你三年,那三年里音讯全无,你还会爱他吗?如果是苏璃,会回答会
  • 追星成瘾:顾先生的老婆粉

    追星成瘾:顾先生的老婆粉

    传闻,安盛集团老板有一癖好——爱捧小透明。被她看上的,捧不成视帝视后,也是个流量生花。赶走一众想爬床的,安锦卿冷笑,她代天道来酬勤,不搞潜规则。这次,安锦卿又捡到一只小乖猫。只是小乖猫志向不小,竟想影史留名。打造了多部爆款剧的安老板,风风火火转投电影。出钱出力,亲自写剧本。可没等电影开拍,她的小乖猫竟一夜爆红了。默默拍戏十年,顾泽绵干净得不像这个圈里的人。知世故而不世故,脚踏实地,还自带萌点。不忘初心,他带领庞大粉丝群,奋力冲击资本控场的影视圈。随着他步步飞升,资本打压,粉圈尬黑,一路血雨腥风。安锦卿渐渐发现,她捡到的哪里是只小乖猫,分明是只长得像HelloKitty的猛虎嘛!
  • 我真的是宰相儿子

    我真的是宰相儿子

    重生到大宋宰臣家里,原想过点向往的生活,直至有天出门被人欺负开始,越来越多的麻烦开始出现。怂是不可能怂的……(三百万字精品完本无敌文《大宋最强纨绔子弟》可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