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0900000152

第152章 神龙政局(1)

孤家寡人李显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正月,五十岁的李显第二次登上了大唐天子的宝座。

世事的变幻无常让李显充满了感慨。

二十一年前的那个春天,母亲武曌悍然发动嗣圣宫变,把登基不过两个月的李显废为庐陵王,贬黜到了荒凉偏远的房陵;二十一年后的这个春天,李显在五大臣的拥护下发动神龙政变,一举终结了母亲武曌的强权统治,把她软禁在了凄清寂寥的上阳宫……

历史漫不经心地兜了一个圈,人间已然几度沧桑巨变。

看见自己年届半百的生命忽然间严霜落尽,繁花似锦,中宗李显不禁百感交集。二月十四这天,他为妻子韦氏举办了一场隆重的册封大典,将皇后的凤冠再次戴在了韦氏头上,同日追封她的亡父韦玄贞为上洛王、亡母崔氏为王妃。

苦尽甘来的皇后韦氏站在太初宫的门楼上,遥望着广袤而壮丽的帝国山河,俯视着匍匐在脚下的臣民,眼里噙满了喜悦而幸福的泪水。

她激动地品味着这份渴望已久的荣耀与尊严,觉得前半生经历的所有苦难,如今总算有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报偿。

该如何享受上天的这份馈赠呢?

站在早春二月暖暖的阳光下,皇后韦氏眺望着未来的岁月,不禁有些目眩神迷,心旌摇荡。冥冥中仿佛有一个声音在对她说——女皇武曌曾经拥有的一切,你也可以拥有!

韦后转过脸去,看着朝阳之下满面红光的皇帝,幽幽地说:“皇上,还记得您当年说过的那句誓言吗?”

李显微微一怔。

韦后莞尔一笑,说:“‘如果上天垂悯,让我们重见天日,我一定让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绝不禁止。’皇上可还记得这句话?”

慢慢地,李显终于回忆起来了。

他略显尴尬地笑了笑,看见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重新浮现在了他的眼前……

这么多年过去了,从东都洛阳前往房陵(今湖北房县)的那驾马车依然在他的记忆中辘辘而行。那一年,妻子韦氏已经身怀六甲,那一趟漫长而颠簸的贬黜之旅对她而言不啻于一场痛苦无边的炼狱。李显一路上紧紧拥抱着面无血色的妻子,在心里向上苍发出了至诚至切的呼告,乞求用自己的性命换取她们母子平安。

苍天有眼。就在一片四野无人的荒凉山麓,一个美丽的千金公主终于呱呱落地。

李显脱下自己的锦袍小心翼翼地裹住这个来之不易的小生命。

那一刻他和妻子都忍不住喜极而泣。

他们把这个小公主取名为“裹儿”。

裹儿是个不幸的孩子,从她降生的那一天起,就没有享受过一天锦衣玉食的生活。在李显一家人的记忆中,幽禁于房陵的十四载岁月似乎充满了无尽的凄风苦雨,他们几乎认定这辈子已经没有出头之日了。李显逐渐变得萎靡不振,对未来完全丧失了信心。每当母亲武曌派出的使臣来到房陵,满怀恐惧的李显第一个反应就是想要自杀。

是妻子韦氏一次次把他从崩溃和死亡的边缘拯救了回来。韦氏总是看着李显的眼睛说:“祸福无常,大不了就是一死,我们又何必自戕?”

就是这一段相濡以沫的岁月,让李显和韦氏情爱弥笃,也让李显在无形中对韦氏充满了依赖。(《资治通鉴》卷二○八)

那些日子里,李显不止一次地从韦氏的目光中看到了温暖和希望。终于有一天,李显一手拉着妻子,一手指向苍天,情不自禁地说:

“如果上天垂悯,让我们重见天日,我一定让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绝不禁止!”

而今,兑现诺言的时刻终于到了。

中宗李显迎着皇后韦氏殷切的目光,轻声问道:“说吧,你想要什么?”

“垂、帘、听、政。”韦后说。

皇后的册封大典过后,百官朝会的大殿上便多出了一道透明的帷幔。帷幔后面赫然多出了一个女人。

这一幕是多么似曾相识啊!

以五大臣为首的文武百官不无痛苦地发现——阴盛阳衰的李唐王朝即便经历了神龙革命的洗礼,却依旧摆脱不了牝鸡司晨的尴尬。

侍中桓彦范第一个挺身而出,向皇帝递上了一道奏章。他开宗明义地引用了《尚书》中的一句名言:“牝鸡之辰,惟家之索。”母鸡在早晨代替公鸡鸣叫,这个家庭就一定会萧条。他说:“臣见陛下每次主持朝会,皇后都隔着帷幔坐在殿上,参预政事。臣观自古以来的帝王,没有哪一个跟女人共同执政而不国破身亡的。而且阴在阳上,违背天理;妇人凌驾丈夫,不合人道。伏愿陛下鉴察古今之戒,以社稷苍生为念,令皇后专居中宫,主持内职女教,不要出来干预朝政。”

奏章呈上,李显瞥了一眼就把它扔到了一边。

每天上朝,桓彦范的眼睛照例要被那一道轻柔而坚固的帷幔深深刺痛。桓彦范百思不得其解,李显明明知道武后当年垂帘听政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为什么就不能吸取教训呢?为什么还要去重蹈历史的覆辙呢?桓彦范之所以不理解李显,是因为他没有站在李显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李显虽然在五大臣的拥立下复辟了,但他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

换言之,他没有自己的政治班底。

五大臣中,只有一个崔玄暐曾是李显的东宫属官,其他四人皆非嫡系。可是,就连这个唯一的老部下崔玄暐,在经过这场改天换地的政变之后,其身份也已从“旧部”变成了“功臣”,所以李显对他的防范自然要多于信任。

除了崔玄暐外,原本朝中还有两个重量级人物也是李显的东宫旧属,一个是魏元忠,一个是杨再思,都曾以宰相身份兼任太子属官。只可惜,魏元忠早在二张得势的时候就遭到陷害,被贬到了岭南,杨再思则是在二张垮台的时候被赶出了东都朝廷,到长安去坐西京留守的冷板凳去了。所以,现在李显的身边根本没有一个真正信得过的大臣。

李显感到了一种强烈的孤独。

除了孤独,他还感到了一种强烈的不安。

因为他不但没有贴心的大臣,而且身边还有两个让他颇为忌惮的人物。他们就是李显的同胞骨肉——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

先说李旦。尽管他生性淡泊,不喜欢当皇帝,但这并不等于别人不会拥立他当皇帝。事实上在李显看来,李旦似乎比他更有资格戴上这顶帝王冕旒。因为在李显被贬到房陵的十四年里,李旦始终是东宫的主人。虽说李旦也长期处在母亲武曌的严厉控制之下,但名义上毕竟是帝国的皇嗣,论资历、论声望、论朝中人脉、论政治影响力,李旦都远胜于李显。而李显唯一的优势,也许就是比李旦年长、更符合“立嫡以长”的继位原则而已。

但是这样的优势显然也是脆弱的。因为从大唐立国至今,当皇帝的都不是嫡长子。太宗不是,高宗不是,中宗李显自己也不是。所以,李显实在有理由担心——哪天五大臣要是看他不顺眼了,完全有可能再搞一场革命,把他轰下台,把弟弟李旦拱上去!

再来看太平公主。她虽是一介女流,而且在兄弟姐妹中排行最小,但显然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从小到大,太平一直就是母亲武曌的心肝宝贝。据《旧唐书》称:“(太平)公主丰硕,方额广颐,多权略,则天以为类己,每预谋议。”也就是说,太平公主不管是身材、长相还是性格都酷似母亲,所以武曌最疼爱这个小女儿,常常让她参预各种朝廷机密。

参政的机会多了,太平自然就从母亲身上学到了很多别人学不到的东西,其政治经验绝非一般公主可比。神龙政变后,太平公主因功被加封为“镇国太平公主”。稍后,中宗又专门派出禁军卫队进驻太平公主的府邸负责警卫,在其府邸周围遍置岗哨,还有全副武装的卫队日夜巡逻,其警卫规格等同皇宫。只此一点,便足以见出太平公主在中宗一朝的地位之高。

除了政治上的强势之外,太平公主还具有一项非同寻常的优势。

那就是她的经济实力。

按照高宗时代的制度规定,亲王一般可以获封食邑八百户,最多不能超过一千户;公主可以获封三百户,最多不能超过三百五十户(所谓食邑,也叫汤沐邑,只有皇亲国戚和功臣元勋才可获享。获得多少封邑,就意味着有多少户人家的赋税不用上缴国库,而是直接进入获封者的私人腰包,相当于就是在自己家里开了一家税务分局)。那么,太平公主的食邑有多少呢?

她首次获封就远远超出了制度规定的范围,达到了一千二百户,后来又加到三千户;神龙政变后,李显论功行赏,又将她的食邑加到了五千户。此外,太平与薛绍生有二男二女,改嫁武攸暨后又生下二男一女,这七个儿女全部都有封邑,加上武攸暨名下的一千户,太平公主一家获享的封邑至少达到了八千户。再加上她在高宗和武周时期先后获得的不计其数的各种财物赏赐,说太平一家富甲天下,一点也不算夸张。假如当时有胡润财富排行榜之类的东西,太平公主一定是当之无愧的上榜首富。

有身份,有头脑,有地位,有财力,这样的女人对帝国政坛所具有的影响力也就不言而喻了。许多朝臣纷纷投靠在她门下,通过她的运作和举荐步步高升。此外,民间的文人墨客和年轻士子也闻风而至,争先恐后地递帖子,拜码头,当门客。太平公主也摆出了一副“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姿态,十分热情地接纳天下士人。尤其是对于那些贫寒落魄的读书人,太平公主更是屡屡慷慨解囊,馈赠金帛,让这些寒士受宠若惊,感激涕零,于是便在人前人后拼命称颂太平公主的美德。久而久之,太平公主“折节下士”的品德和事迹就在朝野上下传为美谈。

眼见太平公主的政治影响力日益扩大,人气指数迅速攀升,中宗李显自然感到了极度不安。

他不止一次地从太平公主的脸上看见了一种东西。

那是一种对权力不可遏止的野心和梦想,就跟当年的母亲武曌一模一样。

很显然,无论是以五大臣为首的功臣集团,还是跟李显一母同胞的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都拥有异常强大的政治能量,这就不可避免地对李显构成了威胁。

在这种“君弱臣强”的局面下,李显当然不能无所作为。让韦后垂帘听政,其实就是李显在君臣博弈的棋盘上走出的第一着棋。他的目的就是要让韦后以最快的速度介入帝国政治,以便增强自身的实力,跟这些威胁皇权的势力抗衡。

所以说,如果有人以为李显让老婆垂帘听政纯粹是出于夫妻情深,或者纯粹是为了兑现当初的诺言,那就把问题看得太简单了。

而桓彦范恰恰就在这里犯了简单化的毛病。

他反对女人干政的那套大道理李显又何尝不懂?他强调的“牝鸡司晨”的历史教训李显又何尝不明白?可问题的关键并不在这里,而是在于孤掌难鸣的李显要想保住刚刚失而复得的皇权,就必须想方设法从“君弱臣强”的政治格局中突围,一如当年的高宗李治不得不从长孙无忌的权力之网中突围一样。

这才是李显的当务之急。至于以后会怎么样,李显根本来不及去思考。退一步讲,就算李显明知道让韦后垂帘听政有可能导致自己大权旁落,他也在所不惜。因为他宁可把大权旁落给老婆,也不会把它旁落给宰相。

在这一点上,中宗李显的思维方式显然跟他的父亲李治如出一辙。

历史在这里又出现了某种惊人的相似性。

可这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谁叫李治和李显的出生顺位都那么靠后呢?当初要不是因为太子承乾和魏王泰在夺嫡大战中打得两败俱伤,也轮不到李治当皇帝;同样的道理,要不是因为武后一路拼命“摘瓜”,把李弘和李贤先后送进了鬼门关,皇帝的桂冠也不可能落到第三条“黄瓜”李显的头上。所以说,李治和李显的帝王资格本来就是先天不足的。正因为先天不足,所以他们必然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强势的功臣(宰相)集团。

因此,当他们上位之后,也必然要面临同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处理与功臣集团的关系。

在中国历史上,凡是出现这种“君弱臣强”的局面时,一般会导致三种结果:第一种,也是最好的结果——功臣主动引退,把权力还给君主,双方相安无事。后两种则都是不幸的——要么是功臣坐大,变成权臣,最终架空(甚至篡夺)君权;要么是君主引进其他力量与功臣集团抗衡,待时机成熟,再出手将其铲除。

当年的长孙集团就是因为出现了架空君权的倾向,才迫使高宗李治不得不痛下杀手。而如今的五大臣集团,又会作出怎样的选择呢?

他们是功成身退,把权力还给李显,以求君臣相安无事,还是步长孙无忌之后尘,任手中的权力日渐膨胀,最终把自己推向死亡的深渊?

很不幸,答案是后者。

武三思东山再起

神龙政变后,张柬之、桓彦范等人仿佛都陶醉在了成功的喜悦中,根本没有意识到他们已经身处“功高震主”的危险境地。尤其是桓彦范,不仅没有及时收手,反而把手伸得比谁都长。政变成功后,他又拜相,又封爵,又赐食邑,本来已经赢了个钵满盆满,可还不满足,又奏称他的大舅子赵履温也参与了政变谋划,要求皇帝论功行赏。

这个要求实在是不太靠谱。当时赵履温在易州(今河北易县)当刺史,与东都洛阳远隔千里,政变前夕也没听说他回过洛阳,他如何参与谋划?这不是忽悠人吗?

李显大为窝火。

可他很清楚,现在还不是和五大臣翻脸的时候,所以他什么话都没说,立刻把赵履温调入朝廷,任他为司农少卿。

赵履温乐坏了,一上任就赶紧给妹夫桓彦范送去了两个大美女作为酬谢。

在赵履温这件事上,李显算是给足了桓彦范面子。

他相信,桓彦范也会还他一个面子。

可李显错了。

桓彦范丝毫没有领他的情。

这位仁兄一边拉着大舅子升官发财(顺便还笑纳了两位美女),一边却摆出一副忧国忧民的姿态,义正词严地数落李显不应该让韦后垂帘听政。

李显顿时火冒三丈。

同类推荐
  • 穿越明朝当奸臣

    穿越明朝当奸臣

    天启年间,内有魏忠贤乱政,东林党误国;外有建奴造反,兵火连天。更有天灾不断,民生凋敝,大明国祚晦暗,一派末世气象……身为穿越者该怎么办呢?柳冲选择做个奸臣!
  • 韩国为什么与众不同

    韩国为什么与众不同

    本书全面介绍了韩国近年来的发展变化,从整体到具像的展示韩国国家状态。通过大量韩国媒体的报道以及作者本人的见闻感受,梳理出国人感兴趣及对中国有所启迪的内容。作者文字轻松活泼,读起来条理清晰、重突出,使读者可以从中了解韩国各行各业的历史、现状。本书全面介绍了韩国近年来的发展变化,从整体到具像的展示韩国国家状态。通过大量韩国媒体的报道以及作者本人的见闻感受,梳理出国人感兴趣及对中国有所启迪的内容。
  • 皇城的秘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皇城的秘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CCTV走近科学编辑部编著的《皇城的秘密》主要选编关于帝王的皇城以及著名宫殿等方面的内容。内容神秘吸引人,图文并茂,是读者在趣味阅读的过程中,了解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了解一些人文知识,从而提高自己品位,并激起求知探索的兴趣。
  • 新中国往事:外事见闻

    新中国往事:外事见闻

    本书收录了《外交部初建阶段散记》、《接待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等20余篇文章,完善了关于中美建交、中苏风云、中日邦交等新中国重大外交事件的历史记忆。
  • 混在大唐的屠夫

    混在大唐的屠夫

    你以为躲起来就找不到你了吗?没有用的!像你这样出色的男人,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像漆黑中的萤火虫一样,那样的鲜明,那样的出众。你那忧郁的眼神,稀嘘的胡喳子,神乎其神的刀法,和那杯三勒浆,都深深地迷住了我。不过,虽然这是这样的出色,但是家有家规,无论怎样你都要和我回去,难道娶完媳妇就不用负责了吗?
热门推荐
  • 我穿越到自己的作品里了

    我穿越到自己的作品里了

    “我是沈三,我穿越到了自己写的小说里了,自己挖的坑居然要亲身来经历,天呐,我这些年到底写了些什么玩意啊!”沈三看着一个接着一个的坑爹作品浮现在他眼前,心头都在滴血,神魔文明的玄幻世界,少年心中的奇幻大陆,热血的仙侠传说,一个比一个危险。等等,他好像还写了很多同人文,英雄联盟,dnf,漫威宇宙,火影海贼。。。沈三大吼:“不!”
  • 一见总裁甜终生

    一见总裁甜终生

    重生而来,苏灼直视那个冷漠暴戾的男人。“只要你每天都回家,我可以答应跟你隐婚。”男人看着她容姿迤逦的小脸,冷笑。“谁要跟你隐婚!”他要向全世界宣布她是他老婆!---她假装双目失明,将仇人们玩弄股掌之间。让他们身败名裂、牢底坐穿,还附赠精神病院终身入住卡。他暴戾嚣张、优雅狂妄,是天之骄子,也是人人畏惧憎恨的薄先生,却英年早逝死于二十六岁。【他前世神秘死亡,唯她能救。】【她有重生后遗症,唯他能解。】
  • 我把影子弄丢了

    我把影子弄丢了

    什么,你是道上大哥,要暗杀我?先尝尝我的铁砂掌……你是无影人的鼻祖,让我屈服与你?先尝尝我的铁砂掌……你是修仙高人,仙法通天?先尝尝我的铁砂掌……你是地狱判官,判我死刑?先尝尝我的铁砂掌……你是漂亮的女鬼,想吃我?先尝尝,等等漂亮的女鬼?来来来,我们先谈谈鬼生……
  • 大建筑商

    大建筑商

    刚毕业的职场萌新林秋意外得到大建筑商系统,可以给他提供和建设相关的所有商品进行选购。系统改变命运啊!只要有系统,猪也可以飞起来!只要有系统,我也可以定个小目标!只要有系统,我也可以不知道眼前这些美女有多美!只要有系统,十年以后,我也可以后悔创立......系统:“宿主,如果你是猪,本系统一定不会带你飞。”林秋:“别打岔! 建了个群:701573235,进来看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纽约,我来了!

    纽约,我来了!

    美国普利策奖得主作家弗兰克·迈考特“安琪拉的灰烬”系列作品的第二部。《安琪拉的灰烬》中那个在贫民窟长大却始终坚持梦想的小弗兰克,终于在19岁时重新踏上了美国的土地。在《纽约,我来了!》中,他从一个穷困潦倒的移民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教师。在纽约这个炫目的大城市,弗兰克做过清洁工、厨房杂工、打字员,应征参了军,又在没有高中学历的情况下,半工半读地念完了大学,并选择以教师作为终生职业。在此期间,他结婚生子,又遭遇婚姻失败;他对年轻的学生们讲述着文学的魅力,而他自己却要背负生活的重担……当梦想变成眼前的生活,它还是不是你脑海中憧憬的样子?当新天地展现在你面前,它真的是你想要的生活吗?
  • 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由英国历史学家、政治学家帕金森于1958年提出: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机构会像金字塔一样不断增多,行政人员会不断膨胀,每个人都很忙,但组织效率越来越低下。这条定律又被称为“金字塔上升”现象。帕金森定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不称职的行政首长一旦占据领导岗位,庞杂的机构和过多的冗员便不可避免,庸人占据着高位的现象也不可避免,整个行政管理系统就会形成恶性膨胀,陷入难以自抜的泥潭。本书通过一系列生动直观的现象描述和心理剖析,提示了帕金森定律发生作用的内在条件和根源所在,剥开为患广泛的官僚主义的硬壳,展示其华丽外表掩盖下的内幕真相,同时引发人们作深层次的思考。对帕金森定律的各种变体、衍生定律以及与帕金森定律有内在联系的其他重要定律、法测,本书也是并予以收录并进行详尽细腻的解析和点评。全书论述严谨、观点犀利,极具现实警示和指导意义,为广大读者认识、了解、研究帕金森定律打开了一扇便捷的大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总裁请好好做人

    总裁请好好做人

    前世她厌他烦他,避他如蛇蝎,一直到死的那一刻,她才明白那个男人有多爱她。一朝重生,肚子里还多了个小包子!陈朝朝肚子里揣着个小包子,每天还要忙着宠孩子他爹、宠孩子他爹、还是宠孩子他爹!陈朝朝宠不动了,决定不宠了,被他阴沉沉的威胁着,“不行,必须宠!”陈朝朝崩溃,自己宠出来的,跪着也要宠完了才行。
  •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

    本书是莎剧中最为人所熟悉的爱情经典名著。在这一剧作中,莎士比亚突出表现的是人文主义的爱情理想与封建观念、封建势力之间的尖锐冲突。他把青年人的命运同他们所在的整个城市的安全联系在一起,封建家族之间的血腥仇杀,不仅造成了青年人的爱情悲剧,也给城市带来了灾难。在剧本中综合地出现了历史剧中常见的谴责封建纷争的主题和喜剧中常见的歌颂理想爱情与友谊的主题。这是一个悲剧,但全剧充满着浓郁的抒情诗的色彩,包含有大量的喜剧因素。最后,青年人的牺牲换来了两家的和好与全城的和平,家长们还决定为他们塑造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