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0900000001

第1章 山河崩裂(1)

惨重的失败:东征高丽

东征高丽的战车还没有开上战场,隋帝国的后院就起火了。

烽火首先在山东点燃。自从战争动员令下达,山东就成了主要的战备后勤基地。从大业六年开始,杨广就命当地百姓饲养战马,以供军用,同时征调大批民夫运送粮食前往辽东前线。由于运输量大,路途遥远,致使车辆和牛马大量损毁死亡。

与此同时,频繁的徭役挤占了耕种时令,导致山东、河北等地大量农田抛荒,粮食价格飙涨,一斗米卖到了数百钱,而各级官吏依然横征暴敛,加之黄河泛滥、洪涝成灾,致使老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生存底线被彻底突破。

如何在暴政中生存下去?

濒临绝境的山东百姓每天都要面对这个问题。大业七年冬天,山东邹平人王薄终于在饥寒交迫中彻悟了一条真理——在暴政中生存下去的唯一办法,就是把自己变成暴民!

于是,王薄率先在长白山(邹平县南)拉起了反旗。

为了把自己彻悟的真理向广大父老乡亲传播,王薄自称“知世郎”,并精心创作了一首政治宣传歌曲——《无向辽东浪死歌》。歌中唱道:“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锦背裆。长槊侵天半,轮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这首通俗易懂、振奋人心的歌曲一经问世,立即成为当年齐鲁大地最火爆的流行曲目。四面八方的贫困百姓哼着这支让人热血澎湃的歌,像潮水一样涌向了长白山。从此,王薄带领部众在齐郡(今山东济南市)、济北郡(今山东茌chí平县西南)一带纵横出没,攻击官军,劫掠府库,穿金戴银,吃香喝辣,日子过得无比滋润。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看着这一切,山东各地豪杰无不怦然心动。于是,多股反叛势力在一夜之间遍地开花:“阿舅贼”(刘霸道)崛起于平原郡(今山东陵县),孙安祖聚众于高鸡泊(今河北故城县西),张金称聚众于河曲(今河北临西县),高士达揭竿于清河(今河北清河县)。他们啸聚山林,攻击城邑,让各地官府疲于应付,焦头烂额。

在大业七年大大小小的变民首领中,有一个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后来却成了这拨人里声望最高、势力最强的义军领袖。他雄踞河北,自称“夏王”,直至唐朝建立后仍然割据一方,是武德初年李世民东征路上最强大的对手。

这个人就是窦建德。

窦建德,河北漳南(今河北故城县东)人,与孙安祖同乡,自小勇武过人,在乡里有侠义之名。大业七年,朝廷招募东征士兵,窦建德因其骁勇之名被任命为二百人长,同乡的孙安祖也在征召之列。可孙安祖因家中遭遇洪灾,妻儿皆饿死,对官府恨之入骨,坚决不肯应征。当地县令大怒,将其逮捕并施以鞭刑。孙安祖愤而刺杀县令,逃亡至窦建德家中。

窦建德收留了他,对他说:“今主上不恤民力,欲征高丽,天下必将大乱。大丈夫若不死,当建功立业,岂能成为东躲西藏的逃犯?”随后,窦建德帮孙安祖召集了二百多个壮士,还协助他们到高鸡泊一带落草为寇。

尽管窦建德明知道天下很快就将大乱,可他对自己在军队的前程却仍抱有幻想,所以他才会一边支持孙安祖造反,一边又舍不得扔掉“二百人长”这块鸡肋。

最后,还是当地官府帮他下了这个决心。

本来,窦建德窝藏孙安祖一事,当地官府已有所察觉,加之张金称、高士达等盗匪凡是到漳南洗劫,都自动避开窦建德家所在的那条街,所以官府认定,窦建德必然与盗匪暗中勾结。不久,官府就派兵抄了窦建德的家,并将他一家老小全部捕杀。

在家破人亡的惨痛现实面前,窦建德的最后一丝幻想终于破灭。万念俱灰的他只好脱下隋朝军装,带着手下的两百人投奔了高士达。高士达觉得自己的智谋和才略均不及窦建德,就把兵权交给了他,让他当了二当家。随后,窦建德屡屡击败前来征讨的官军,威望迅速提升。由于他善待士卒,所以人人皆愿为其效死,麾下部众很快发展到一万多人。

就这样,这个原本要到辽东去当炮灰的二百人长,摇身一变就成了远近闻名的草头王。

窦建德或许从没想到自己会有这么一天。对于潜藏在自己身上的巨大能量,他一定也会感到震惊。而此时的窦建德更不敢想象的是——短短几年后,他就将拥兵割地,称霸一方,并与天下群雄一起逐鹿中原!

窦建德的成长史告诉我们:虽然时势可以造英雄,但是要想成为英雄,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你必须扔掉手中的那块鸡肋。

大业八年(公元612年)正月初一,隋帝国的一百多万远征军在涿郡完成了集结,同时就位的运输和后勤人员数量是士兵的两倍。

杨广将一百多万士兵分成左右各十二军,每军设大将、次将各一人;每军之中,骑兵分成四团,每团十队,每队一百人;步兵也分为四团,每团二十队,每队一百人;重装备部队和普通步卒也各有建制;所有步骑兵团每团各设偏将一人。远征军中,各团的头盔铠甲、帽穗马缨、旗帜旌幡的颜色各不相同,而前进、后退、行军、扎营都有统一的号令。

正月初三,杨广亲自率领这支空前庞大的远征军,从蓟城(涿郡郡治,今北京)正式开拔。第一军出发后,每日派遣一军,每两军相距四十里,依次出发,鱼贯前进。整整用了四十天,大军才出发完毕。各军首尾相接,鼓角相闻,旌旗绵延长达九百六十里。此外,杨广直属的十二禁军,朝廷的三台、五省、九寺的随驾官员,也紧跟在大军后面出发,连绵亦达八十里,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史称:“近古出师之盛,未之有也!”

杨广本以为,投入如此浩大的兵力,一定可以轻而易举地踏平高丽。然而,事实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先是在三月,杨广亲率陆军进抵辽东城(今辽宁朝阳市),却长达数月久攻不克。同时,右翊(yì)卫大将军来护儿率领水军渡海攻击,一开始进展顺利,甚至一度攻进了平壤,不料却在城中遭遇伏击,四万精锐尽丧,仅剩数千残兵脱逃。眼看陆、海两路接连失利,杨广不得不改变战略,命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率三十余万大军绕过辽东,直捣平壤。可是,当大军进抵平壤三十里处时,却又因为战线太长、粮草不继再次陷入困境。

同年七月,缺乏给养的宇文述被迫引兵西还,高丽军队迅速出城追击。当隋军撤至萨水(今清川江)时,高丽军队趁其渡河之际发起进攻,大破隋军。最后,宇文述狼狈逃回辽东,三十余万大军仅剩二千七百人,几近全军覆没,同时丢失的武器、装备、辎重更是不可胜数。来护儿风闻陆军大败,也慌忙起锚,连夜率舰队撤回东莱(今山东莱州)。

第一次远征高丽,就这样以惨败告终。

大业八年七月,神情恍惚的杨广默默登上龙辇,从涿郡启程南返。一直到车驾返抵洛阳,杨广始终一言不发。曾经活力四射、阳光灿烂的杨广,如今仿佛变成了霜打的茄子。人们看见杨广脸上写满了困惑与哀伤,那是一个骄傲帝王遽然遭受重创后暴露出来的真实内心。

也许,这并不是什么坏事。

因为挫折本是人生的题中之义,也是生命成长的必经过程,就像许多小孩子在学习木匠、铁匠这种手艺活的时候,如果手上弄出了血,他们的师傅就会说:“那是这门手艺进到你身体里面去了。”而今,生命中的第一次失败虽然深深刺痛了杨广,可这何尝不是某种有益的东西正在进入他的体内呢?也许,命运之神正是希望以这样的方式,往这位骄狂自负的帝王身上注入一些必要的抗挫折能力,让他学会以一种成熟而理性的姿态面对人生,同时拯救这个危机四伏的庞大帝国。

然而,命运之神很快就发现他失望了,忠于杨广的臣民们也很快就失望了。

短短半年后,杨广就在朝会上说了这么一句话:“高丽小虏,侮慢上国,今拔海填山,犹望克果,况此虏乎!”(《资治通鉴》卷一八二)

杨广的意思很明确,二征高丽,就算“拔海填山”也在所不惜!

杨玄感叛乱

大业九年(公元613年)正月初二,一道征调天下军队齐集涿郡的诏命再次从洛阳飞出,立刻传遍了整个帝国。

皇帝是不是疯了?

面对诏令,隋朝的各级官吏和老百姓们不约而同地在心里说。这场倾尽全国之力、竭尽天下之财的战争刚刚遭遇惨败,数十万帝国将士刚刚捐尸沙场,数百万民众因为这场战争濒临破产和死亡的边缘,而这个疯狂的皇帝竟然不顾这一切,还想让悲剧重演?!

人民愤怒了。

越来越多的人义无反顾地加入了造反的行列。除了王薄、刘霸道、张金称、高士达、窦建德之外,齐郡(今山东济南市)人孟让、北海(今山东青州市)人郭方预、平原郡(今山东陵县)人郝孝德、河间郡(今河北河间市)人格谦、勃海郡(今山东阳信县)人孙宣雅等各自起兵,其部众多则十几万,少则数万,在山东地区纵横驰骋,令各地官兵焦头烂额。

叛乱的烽火在急剧蔓延,可杨广却不以为意。

按照杨广对历史的领悟,几百年来的中国政治一直是门阀世族玩的游戏。正所谓“天下以智力相雄长”,真正的政治智慧和政治力量从来只掌握在少数贵族手中,泥腿子们只是这场游戏中无足轻重的配角,或者纯粹就是跑跑龙套而已,绝对成不了气候。所以,在杨广看来,所谓的叛乱只不过是一些穷疯了的暴民在聚众抢劫而已,等他灭了该死的高丽,回头再来收拾这些小毛贼也为时不晚。

大业九年春,杨广再度御驾亲征,于三月初四率领百万大军进抵辽东,拉开了第二次东征高丽的大幕。这次,杨广仍命宇文述等人分道绕袭平壤,本人则亲率正面大军猛攻辽东。隋军这回不仅用上了飞楼、撞车、云梯等大型攻城器械,而且挖掘了多条地道,夜以继日轮番进攻。但是,隋军连攻二十多天,付出了惨重的伤亡,辽东城却依旧固若金汤。同时,宇文述等部也遇阻不前。正当战事陷入胶着之际,国内突然传来杨玄感叛乱的消息,令杨广如遭电击。六月,杨广不得不下令撤军。仓猝之间,堆积如山的军资、器械、粮草全都来不及运走,只能白白送给高丽人。

如果说,遍及各地的农民起义在杨广眼中只不过是蚍蜉撼树,尚不足虑的话,那么杨玄感叛乱则无异于一场政治地震,极大地摇撼了帝国的统治根基。

因为,杨玄感是贵族,是杨广心目中最有资格玩政治的贵族。

杨玄感,隋朝开国元勋杨素之子,袭爵楚国公,时任上柱国、礼部尚书,在帝国的政治高层拥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力。在杨广看来,这样一个重量级人物起兵反叛,必将产生“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可怕效应,也无疑会引发巨大的政治离心力,使更多的门阀世族生出谋求天下的野心!

事实证明,杨广的担心是对的。

杨玄感自黎阳(今河南浚县)起兵后,四方纷起响应,部众很快发展到十几万人。就在杨广围攻辽东时,杨玄感已迅速兵临洛阳城下,而围城不过数日,洛阳城中竟然有四十多个贵族和高官子弟出城投降,如韩擒虎之子韩世咢、观王杨雄(杨坚族侄)之子杨恭道、来护儿之子来渊、周罗睺(hóu)之子周仲、虞世基之子虞柔、裴蕴之子裴爽、郑善果之子郑俨等。杨玄感为了收揽人心,一律对他们委以重任。

当然,这些官二代的加盟,充其量就是帮杨玄感撑撑门面而已,不可能发挥什么实际作用。此时,杨玄感帐下还有一位幕僚,也是官二代。此人目前虽默默无闻,但很快就将成为隋末乱世叱咤风云的人物。毫不夸张地说,把上面那些纨绔子弟全部绑在一块,其能量也不及此人之万一。

这个人,就是日后瓦岗寨的义军领袖李密。

李密是隋朝上柱国、蒲山公李宽之子,其家门虽不及杨氏显赫,却也是名重一时。李密从小志向远大,仗义疏财,喜欢广交朋友,早年曾在宫中担任禁军。有一次,轮到李密当班,杨广恰好从他身边经过,忽然停在他面前,深长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就告诉宇文述:“刚才左翼卫队中有个皮肤黝黑的年轻人,我发现他的眼神异于常人,最好不要让他担任侍卫。”

李密就因为皇帝的这句话丢了官,从此与仕途绝缘,在家中闭门读书。他曾经骑在牛背上读《汉书》,旁若无人,浑然忘我,被杨素遇见,视为奇人。杨素请他到家中畅谈,大为赏识,对杨玄感说:“李密见识深远,气度不凡,你们兄弟无人可及。”从此,李密便与杨玄感结成了好友。

二人虽成莫逆,但身份地位相差悬殊,杨玄感有意无意之间,还是会瞧不起这个无官无职的落魄贵族李密。

李密看在眼里,有一天忽然对杨玄感说:“朋友相交贵在坦诚,我今天就不奉承你了。说实话,如果是两军对垒,决断战机,呼啸冲锋于敌阵之中,我不如你;可要是驱策天下贤俊,让他们各安其位,各尽所能,你不如我!既然如此,你怎能自恃阶高而轻视士人呢?”杨玄感闻言大笑,从此更加佩服李密。

杨玄感起事后,自然把李密引为心腹智囊。在围攻洛阳之前,杨玄感曾就全局战略咨询李密的意见:“你一向以拯济苍生为己任,如今时候到了,你有何良策?”

同类推荐
  • 指南录

    指南录

    一段虚构的历史。一群男人为了捍卫一个文明不被武力征服的权力,一个民族不集体沦为四等奴隶的尊严而进行的抗争。在崖山落日前,探索历史的另一种可能,和文明的另一种出路。虚构的故事,真实的人物。以文天祥空坑兵败后的抗元故事为主线,介绍那个时代的传奇。
  • 大宋好官人

    大宋好官人

    开封繁华,市列珠玑。张正书穿越到了北宋元符元年,开启了他的逍遥人生。没事就种种田,搞搞发明,赚赚钱,娶个娇妻过幸福日子。然而,无心插柳,他获得了一个好名声。佃户、工匠评价他:“张小官人雇我做工,薪资不曾短过,过年还有福利,真是好人!”合作商贾评价他:“张小官人有好买卖都告知我,合作共赢,诚信之人!”皇帝评价他:“为国着想,为君分忧,乃大宋好子民!”唯独邻国对他咬牙切齿:“这绝户毒计是谁想出来的?实乃天底下第一恶人!”(各位书友可以加群讨论:736020426)
  • 刺客

    刺客

    刺客与刺杀,永远是中外历史上最为触目惊心的一页。刺客这一神秘、古老而现代的另类群体,完全可当作人类几千年历史的一个断面,更可视为一部部“英雄时代”的挽歌。本书正是阐述了“刺客”这一历史断面上的终极职业与英雄文化。
  • 大清县衙清风

    大清县衙清风

    本书取名《大清县衙清风》,就书的名称来说,“清风”一词前面有两个定语,一是定时间,二是定层阶。“清风”的本意是清爽、清凉之风,但多用于象征一种美好的风化、高洁的品格等。于是,自然之风也就随之社会化、道德化了。清风前面冠以“县衙”,是说这本书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县衙这一层面,“县衙”曾是一级政权的代名词,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县级官府是作为封建政权架构的最低层,官级虽低,但它却是封建帝国大厦的基础,县衙中的主官——知县,位虽七品,其权利实在不小,俗称“父母官”,他们距离百姓最近,给百姓带来的苦乐也最直接,百姓对县衙的感受,代表着对国家的感受,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知县对整个国家来说就有“载舟”“覆舟”的作用。
  • 霸唐小小生

    霸唐小小生

    此人,来自东土大唐前去天竺……不是各路妖精争抢的小鲜肉唐僧,而是一人灭了印度阿三的,玄策。虽功绩雄伟,但是在能征善战的大唐朝却显得微不足道。即便如此,他却在大唐混得风声水起……
热门推荐
  • 穿二代的补丁生活

    穿二代的补丁生活

    外人眼里的欧宝宝是个上辈子拯救过银河系的孩子妈妈是富豪,哥哥是霸总,弟弟是爱豆小舅是科学家,小姨是影视大花直到有天,妈妈忽然和她坦白亲宝,其实妈妈是穿书的还有空间,然后.......你是个bug,需要做个补丁........后来亲宝发现,她需要做个超级万能补丁........因为妈妈穿的不止一本书.........
  • 神狐大人桃花多

    神狐大人桃花多

    她是上古五大神祗之一,本体是千尾银狐,因为情殇转世轮回,她可是狡诈腹黑又喜欢扮猪吃老虎的神狐呀,势必要玩转三界……*她曾经最最喜欢,也最最忽略她的人,有一天也会为她种满漫山桃花,笑得温和柔顺。*看似谪仙,实则腹黑的师父,“师父的话,也敢不听?”*这只心狠手辣的厉鬼,在她信誓旦旦的时候,才会挤出一丝笑容,“我等着你让害我的人都永不超生!”*以凶狠著称的瑞兽麒麟竟会是如此俊秀漂亮,忠心耿耿,“愿永世跟在主人身边,非死不相离!”*她曾经冒犯的天帝之子,居然会为了这笔烂帐追下凡间,逼急了她,小心她把他吊起来再打一遍!*以梦境为食的妖怪“荧惑”,本该是极其懦弱的生物,没想到如此霸道嗜血。*银发银眸的九尾小银狐,精灵可爱,尤其喜欢撒娇卖萌,“跟着姐姐,有肉吃!”*第一次见面,她将这位“东皇”少主认作了女子,惹来他一阵咆哮,“瞎了你的狗眼,老子不是女人!”*这个龙族十七太子欺负了她的人,她激斗中拔了他一只龙角,还想弄来当海上坐骑,于是,某龙毛了,“本太子势必要削你一条尾巴作下酒菜!”*听说墨海“夜叉”极善画皮,原本其貌不扬也会变得美若天仙,这个夜叉王怎么这么凶悍,“再敢无礼,本王就扒了你的狐狸皮!”*上辈子在天界,她就觉得这个男人惹不得,虽为上神,却只能用“妖孽”二字来形容,如今掌管魔界,在她求助的时候,却跟她玩起了爱情游戏?女主性格多变,可爱、狡猾,也会腹黑,邪恶,属于成长型!此文带点轻松,但不小白,喜欢的亲,就点击放入书架吧!
  • 佛说了义般若波罗蜜多经

    佛说了义般若波罗蜜多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鹤山笔录

    鹤山笔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决定一生的10堂情商课

    决定一生的10堂情商课

    积极向上的心态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决定未来的不仅仅是才能和技巧,更重要是心态。心态好,人生更美好。心态是决定命运的真正主人,它能够从里到外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命运。积极的心态让人能够积极进取,创造成功;消极的心态却让人消极悲观,永远没有成功的机会。
  • 重生之八零年代好农妇

    重生之八零年代好农妇

    二十一世纪的杨思思吃惯了精米细面,过惯了衣来张手,饭来张口的日子。重生在八零年代,杨思思上山下乡,搂柴火,割麦子,能够吃上一口窝窝头就是过年了!
  • 呵护你的梦想

    呵护你的梦想

    本书收录了启迪中学生智慧的哲理美文,是引入深思的品格故事典范。其中每一篇故事都会贴近生活的写照,每一篇故事者哙拓宽你的文化视野,每一篇故事都会激发你的心灵,每一篇故事都会是一对翅膀,使你勇敢飞翔!从这些故事中你会找到一一成长和成才的启发,也会给你最深刻的认识,使你终身受益!这里.有优美而浪漫,让人馨香绕怀久久不忘的心灵独白;这里,有启迪青春、点缀人生、畅想未来的人生感悟;这里,有最具有代表性的或伤感或甜蜜或浪漫或纯情的情感故事;这里,有诗一样的文字,格言一样的论说……
  • 余生唯你不二

    余生唯你不二

    他因为一场误会把她弄丢了,却才发现,早已情根深种;她从小就追着他跑,可是在经历了父母车祸双亡、家权易主的大起大落后,感觉自己一无所有了,累了。一场意外,她坠入内心的世界再不愿醒来,他也不再放手,发誓用爱化解她,温暖她,不再会抛下她。后来,众人才知道原来司总看着冷酷无情,凌厉帅气,却隐藏着深厚的妻奴本质。本文实属甜文,前面虽然有点点让人揪心,但是是后文之所以爱的原因。
  • 佛说鸯崛髻经

    佛说鸯崛髻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从魔法纪元开始

    从魔法纪元开始

    本书已太简,请勿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