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000000011

第11章 勇者无畏,成败皆淡然 (2)

第一篇 第四章 勇者无畏,成败皆淡然 (2)

织田信长再也不想怀疑德川家康的见识和勇气了,在他看来,眼前这个20多岁的年轻人,已经有了超人的胆识和放得下天下的心胸。就这样,冈崎武士们终于如愿以偿地成了与敌人正面交锋的部队,这对上战场的武士们来说,是最大的荣耀和尊重。

就这样,家康的三河军完全击溃朝仓军,德川家康再也不是普通的趋炎附势的城主,他通过这一仗,成为与织田信长地位平等的一个武士。

一个有气度的人,即使本来处在下风的位置,也能够逆风而行。周恩来曾有一段时间在著名的黄埔军校上学,在26岁的时候,他担任了黄埔军校第四任政治部主任。

周恩来到黄埔军校之前,政治部只是个空架子,基本上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但是当他担任了政治部主任之后,立即着手开展政治部的工作,包括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知识,理解革命的精神,自觉遵守革命纪律,等等。短短的几个月中,周恩来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机构,担负起了全校的政治学习、训练及宣传任务。

有了宣传队伍之后,周恩来就开始给学生上课讲理论,讲道理。政治课看起来枯燥无味,但是周恩来总有办法吸引学生们的兴趣。在他的努力下,中国为何而衰弱,要向何种势力作战等问题,逐渐被黄埔军校的师生普遍接受。这也是为什么以黄埔学生为骨干建立的黄埔军,在政治素质上高出国内所有军队一筹,终于成为一支所向披靡的力量。可以说,周恩来在黄埔军校的思想教育让政治工作成为革命军的一大传统。

黄埔军校是周恩来认识志同道合的战友的重要平台,虽然之后有的朋友选择了不同于他的道路,但是即使在后来的战场上短兵相接,昔日的朋友仍旧要给他几分“薄面”。在国际上,周恩来的声望也是其他国内领导人无法相比的,美国教育部长称他为“千年一遇的英雄”。

一个人的特质,无论他处于什么样的位置都会显现出来,就像尘土不会销蚀珍珠的光彩一样。

即使实力远远不及对方、不被世人所看重的时候,德川家康也没有因为眼前的事态而失去自己郑重地对待自己的态度;即使被安排在一个毫不起眼的政治工作岗位,周恩来也没有放弃自己可以努力的空间。这样的人,无论在哪里,总是会发出耀眼的光芒。

藐视困难,困难就仰视你

困难总是欺凌弱者,在强硬的人面前,就不那么趾高气扬了。人也有欺软怕硬的个性,德川家康小的时候就上过这样一课。

一年元旦,还是“竹千代”的德川家康到今川的宅第去致贺新年。那天,今川义元的面前并列坐着许多相当于他的家臣们的大、小名,众人都正襟危坐。这时竹千代突然想上厕所,当时又不知道去哪里解决。于是立刻站了起来,走到廊檐下,解开裤子向着庭院沙地小便,然后若无其事地回到席上坐下,面不改色。

这一连串的举动让一旁的人都吃了一惊,在那么多正襟危坐、面目威严的武将面前,他竟然无所顾忌地小便,真是胆大过人。

“那孩子到底是谁?”人们窃窃私语地向旁边的人打听,其中有认识他的人说:“那是三河清康的孙子。”

“原来如此,是清康的孙子啊!”听的人于是恍然大悟似的点头道。

提到竹千代的爷爷松平清康,人们无不竖起拇指,他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大将。清康作为勇将的名号,甚至在骏河国也非常响亮。竹千代的大胆无畏,让本来对他毫不尊重的人反而对他另眼相看,并且联想到清康的威名,这件事情让竹千代记忆深刻,其实他那时是年少无知,并非不将他人放在眼中。但漠视的威力竟然如此强大,于是在改名字的时候,竹千代取了“清康”的“康”字,告诫自己要足够勇敢、无所畏惧,这样才能战胜对手。

苦难就如同那些称赞竹千代的“势利眼”一样,你越是畏惧,它们就越是嚣张;一旦你无视它们、无所畏惧,它们就变得微不足道,而这需要足够的心胸。

著名的国学大师傅斯年从北大毕业后,考取了官费留学生。1919年至1926年他先后留学英、德。当时的留学生大都“不务正业”,在众多的学生当中,真正把所有的精力都用来读书、心无旁骛的只有陈寅恪和傅斯年两人,有人把他俩比做“宁国府大门口的一对石狮子”。有的人读书不行,但是还是设法弄了一个博士学位风风光光地回家了,傅斯年连个硕士学位也没拿到,但没有人不佩服他的学识渊博。

初到北大讲学的胡适受到很多学生的质疑,当傅斯年听完他的课之后,对那些闹事的学生说:“这个人书虽然读得不多,但他走的这条路是对的。你们不能闹。”凭借他在同学中的威信,年轻的胡适在北大讲坛逐渐站稳了脚跟。回忆起这段经历,胡适曾感慨:“我这个二十几岁的留学生在北京大学教书,面对着一班思想成熟的学生,没有引起风波;过了十几年以后才晓得孟真(傅斯年字)暗地里做了我的保护人。”

蒋介石很喜欢傅斯年,想要拉他做官,但是了解傅斯年志向与秉性的人劝他说:“他怕不干吧。”蒋介石不相信有人不愿当官,他就派了一批说客到傅斯年家里去做工作。

结果,说客磨破了嘴皮子,傅斯年还是坚决不肯加入政府。蒋介石只好转而拉胡适,希望傅斯年能帮他给胡适做做工作,结果傅斯年给胡适的信中说:“一入政府,没人再听我们一句话。”他劝胡适要保持名节,其中有一句话极有分量:“借重先生,全为大粪堆上插一朵花。”看了这句话,胡适也打消了做官的念头。

李敖对傅斯年拒不做官的气节,一直赞誉有加。在有一期《李敖有话说》的节目中,他说:“有一个人学生领袖傅斯年,终其一生不肯加入国民党。他不但不加入国民党,还鼓励他的老师胡适要采取跟国民党并不很合作的态度。这一点我觉得傅斯年很了不起……他们要发挥这个知识分子的力量,可是又不想被国民党吃掉,不被国民党同化……真正的夹缝里面的自由主义者,不做国民党也不做共产党,他没有社会地位,很苦。”

到台湾以后,傅斯年一点也没有改变自己的知识分子的“架子”。有一次,蒋介石在松山机场的会客室里坐着等李宗仁,当时旁边坐着的就是台湾大学校长傅斯年。傅斯年嘴里叼着烟斗,跷着二郎腿,全然不像周围的“满朝文武”那样站在旁边,不敢在蒋介石面前坐下。

傅斯年仅在台北大学担任了两年校长就病故了,但是他对台大的影响不亚于蔡元培先生之于北大。

别人弄了一个博士学位风风光光地回家了,傅斯年连个硕士学位也没拿到。德川家康的无心之举与傅斯年的知识分子派头,都让别人刮目相看,原因就在于孩童的无心和大学者的有心当中,都蕴涵着常人难以达到的无畏、无虑的大境界。

毛主席曾有一个著名的论断:“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只有当我们从更高的角度去俯视自己的处境之时,才能跳出当时的种种圈囿,找到最本质的东西去坚持,而这最本质的,不在于权势和地位,而是对真实的自我的一种追求和信赖。当你开始相信自己的时候,也就是你可以正视困难、正视一切挑战的时候。

没有坚不可摧的城池

庆长十九(1614)年十月,德川秀忠的嫡长子已有十岁,秀赖成为第三代将军的梦想彻底破灭,淀夫人也失去了耐心,在大坂城准备兵变。德川家康决定进攻大阪,清除丰臣秀吉留下的最后势力,统一日本。

由于两方的强弱悬殊,家康一方占尽优势,可谓胜券在握。所以家康就像做狩猎之前的准备那样收拾行装,十月十一日正式出发。在骏府到大阪的途中,他沿途赏景狩猎,俨然没有大敌当前的紧张。

但一切没有预想中的那样顺利,大炮、铁砲声响震天,佐竹军和上杉军分兵从城的北护城河切入,但大阪城还是岿然不动。家康看了后心想:“这真不愧是秀吉筑起的难攻不落的巨城!”这时,回忆突然涌上他的心头。

当年丰臣秀吉曾经站在大阪城的城头上,得意地问德川家康:“你说这座城的死穴在哪里?”德川家康摇头表示不知道。这时,丰臣秀吉更加得意地说:“攻打这座城市的唯一办法,就是填平城前的壕沟。”大概当年呼风唤雨的丰臣秀吉万万不会想到,将来有一天他们会兵戈相见,更不会想到是自己的炫耀让德川家康找到了攻城的方法,让丰臣家丧失了最后的阵地。

想到这里,德川家康决定立刻停止炮轰,与大阪方讲和。这当然是他的缓兵之计,以争取时间来将城前的壕沟填平。家康知道城内一切主要由秀赖的母亲筑山殿说了算,于是就命人设计好炮点,落在筑山殿的院子里爆炸。筑山殿被炮声吓坏了,不顾一切地要求谈判,于是,家康趁机填平了大阪的壕沟。

一切准备就绪后,德川家康向大阪城发动了进攻,这就是著名的“夏之阵”。经过激烈的战斗,家康成功攻占这座城池。

从开始准备攻打大阪,到最后取得战争胜利,家康并不担心筑山殿的智谋和能力,但是毫不放弃任何获胜的机会。他对击败秀赖母子深有信心,在怎样攻下大阪城上,采取了灵活巧妙的战术,最终才得其所哉。

战略上藐视对手,战术上重视对手,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战略战术思想,也是我们面对困难的时候,可以借鉴的一种态度。

所谓战略是比喻决定全局的策略,战术是比喻解决局部问题的方法。在战略上藐视对手,才能敢于斗争、充满斗志、百折不挠。

战术上重视对手,是说你大的目标是能够实现的,但并不代表你可以坐享其成,也不是能轻而易举完成的,时不我待,机不可失,只有抓住一切机会,才能保证成功。

武则天刚进宫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名气。在众多的妃嫔当中,她的相貌也非绝佳。但是武则天对自己非常有信心,看待事情也比寻常的女人看得更远。她希望自己能够得到皇上的宠幸。作为一个出身一般的宫女,能够被皇上选中谈何容易,于是,武则天就想出了一个办法。

有一天,武则天知道皇上要去御花园游园,于是趁皇上走近的时候,自己坐在假山后面唱起了歌。哀婉的歌声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生性风流的皇帝便命人将她叫到眼前。从此,武则天便进入了皇帝的生活。

试想,如果她不为自己创造机去吸引皇上,她的一生可能会和其他宫女一样,在后宫中孤独地老去,甚至连皇上的龙颜也看不到。

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在本质上都没有难易、轻重之分。获得一个好的工作岗位,和做一道美味佳肴,其实都只需要我们改变自己的态度。既不能妄自菲薄,又不能盲目自信,战略上藐视困难,对自己充满信心,战术上重视方法,做好解决问题的基本工作,双管齐下,就没有攻不破的城池。[BT(1]第五章 没有不能结束的生命,却有永不停息的学习

同类推荐
  • 歌德(走近世界文豪)

    歌德(走近世界文豪)

    “走近世界文豪”丛书是一套以学生、教师以及广大青少年文学爱好者为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以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文字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让我们随着这套丛书走近世界文豪,聆听大师们的妙言,感受大师们非凡的生活。在品读这些经典原著时,我们体会着大师们灵动的语言,共享着人类精神的家园,和大师们零距离接触,感受他们的生命和作品的意义,我们将能更多地获取教益。让我们每一个人的文学梦从这里走出,在人生的不远处收获盛开的花朵和丰硕的果实。
  • 宋代儒医

    宋代儒医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宋代儒医》介绍了“儒医”的起源、尚医士人、通医名儒、儒门名医、儒医的影响等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朱德群:从汉家子到法兰西院士

    朱德群:从汉家子到法兰西院士

    朱德群先生是当今著名海外华人艺术家之一。1920年生于江苏省徐州萧县白土镇一个具有文化修养的医生世家,1935年进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学习西画,1944至1949年任教于南京中央大学工学院,1951至1955年任教于台湾师范学院。1955年,他为追求自己的艺术发展而赴法国,从此在巴黎定居至今。这本传记叙述、剖析了一个三十年代中国土生土长的青年,如何踏上世界艺术之峰的平凡而不凡的历程。
  • 胡适传

    胡适传

    胡适,一个相当复杂而又影响颇大的历史人物,他是新文化的战士,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代表。他的思想历久而弥新,他的影响在海峡两岸十分深远。本书以史家之思、作家之笔为胡适立传,使读者对胡适的一生有深入的了解,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 史传之有褒贬评赞,自古而然,也是史学工作者的职责。评论的关键,在于“出以公心,实事求是”八个字。须以传主行实为脉络肌肤,做到理由事生,浑然一体,不谀不诬,公允精当。笔者有志于此,对胡适一生的思想业绩,褒其所当褒,贬其所当贬,惟求按实而论,析理居正,作客观公允的评价……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专家篇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专家篇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专家篇》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企事业单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及著名专家,以及为航空工业服务、或在某一领域为航空工业服务、并做出成绩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三大院校)的院士和著名专家(共计40名)的生平、工作业绩与突出贡献。真实地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光辉历程。本书内容翔实、生动,实为记录航空系统专家院士的全面生动的教材。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及关注航空工业发展的人员阅读。
热门推荐
  • 云想衣裳花想云

    云想衣裳花想云

    云家双生女儿,失散十六年后,各自遇到心仪之人,历经磨难,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
  • 打造你的黄金人脉

    打造你的黄金人脉

    常言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就是人脉之道,掌握了人脉之道就好比掌握了扭转命运的黄金罗盘。
  • 孤家不想修仙

    孤家不想修仙

    身为修真界第一美男子…………的徒弟,居然被坑的没下线,算了,不想修仙了………
  • 帅哥不好追男神住对面

    帅哥不好追男神住对面

    某花痴女梦见美男。结果遇见了美男,某女;“哇,我还在做梦?”某男“……”某女;“啊!疼,没做梦啊”某女流口水。某男……无语
  • 刺马

    刺马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浮生欢:腹黑相公追妻记

    浮生欢:腹黑相公追妻记

    她本是呆傻庶女,却在十岁那年被指给心中仰慕的霖王爷,怎奈两年之后,被他一纸休书,遣回本家,受尽屈辱,那个默默在墙外守候的男子,力排众议,亲自将他抱回本家的男子,却是她同父异母的大哥,这场感情要怎么继续,“扇儿,命中注定了我要纠缠你,你要纠缠我,我们何必再走弯路,留在我身边,即便我受尽屈辱,我仍要护你”当她袒露心扉,却将是另一个劫难的开始。三年的坚持,绕过艰苦的岁月,满心欢喜回到他身边,却发现,他的身边早已有了与他匹配的女子,她又该何去何从?
  • 漫威乱入的尸兄

    漫威乱入的尸兄

    简介有什么好写的……提示就一个不定时更新,请自觉入坑d(?д??)
  • 奋斗在2005

    奋斗在2005

    这是一个倾述亲情、友情、爱情的老套故事!林枫重生回到05年,父亲正于这年因病去世,家里生活似乎要更艰难,但是主角会写书、会玩游戏、会买地产、会炒股票、会吃、会喝、会谈恋爱……会的真不少!林枫新的生活从2005年开始!
  • 夺爱之冷少情深不负

    夺爱之冷少情深不负

    她等了他十五年,一直都等不到他,『这是一个关于错过与被错过的故事,向左走,向右走,总有一天会遇见。』
  • 态度决定价值,工作树立品牌

    态度决定价值,工作树立品牌

    很多人总是不停地换工作,他们应聘、试用、辞职、再应聘……其实这些人大多很有才华,那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工作怪圈?其实是工作态度。好工作从不是找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决定工作成败的也往往不是能力,两是工作的态度;改变命运的也往往不是机遇,而是做事的态度。态度才是一个人优秀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