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6500000013

第13章 四处奔走,非我所愿(2)

前一天,我还是四处奔波找工作的人,第二天,我就有资格站在厂外招别的人进来上班了,招工是个生杀大权,别人都想进厂,你永远不能满足她们的需求。想想命运真是很玄的东西。

刚进厂,每天都要不停地加班。其实,我每天的工作较多,也杂,李红还没走,她在给我做交接工作,教我车缝部的工序怎么算工资,包装部的工序我倒是每一道都可以做的,那时厂里比较复杂,生产主管小桦跟公司总统计刘小明的关系不太好,其它部门主管包括厂长在内都站在生产主管这一边。当时,我一来就感觉那个叫小明的统计不太好,他听说我被录用了,他过来带我到他的办公室,只给我说了一句话,李红教你的工作你一定要学会,李红不教你的你也要偷偷地学会,你要多长个心眼。我心想这个人肯定没安好心。也许这个厂有派别之争吧。

香港老板是个女的,叫余昭旋,是个离婚女人。两个儿子都在国外读大学。我们都叫她余姑娘,这是香港对单身女人的一种称呼。余姑娘把小明当自己儿子一样待之,每次从港回厂,都要带一些衬衫之类的礼物给他。

小明来自四川,斯文有加,带一副金边眼镜,做物料成本核算员。没事的时间在车间、厂区踱来踱去,一双手放在后面,若有所思。经常,我就看见他是这样地悠闲。小明找我谈了两次话,希望我能跟他站在一起。其实,平常我最恨那些不好好做事,一心在背地里搞小动作的人特烦,我就不理他,做我自己份内的工作。

刚入公司,我除了适应工作,还为公司每天没完没了的加班想对策,因为我招进来的工人不到几个月又走了,只要有大的玩具厂招工,特别是我原来的建达厂,我们差不多是帮别人培养人才。我跟小桦还有包装部主管蒋兰芬提过,联合所有的部门主管,跟老板提意见,说我有一个既让工人努力工作,又不用天天拼命加班混日子的好法子。

我对小桦说,你每天按生产进度测试员工的平均速度,而后每天按10小时分配任务,按质按量完成任务就下班,加班费照给,晚上爱去哪玩去哪玩,或者给点电影票给他们,完成的看电影,没完成的继续加班。我的理由是工人们知道反正他每天都要加班到晚上十一点,不管他有多努力,都得加。还不如省点力来陪你们这些主管磨洋工。还有一层心理是,员工认为反正死活都得加班,工资未见得高多少,做得快的完成还要帮别人,一样不能下班,因为是流水作业,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干脆混日子,慢慢地消耗时间。如果完成就能下班,且加班费照给,那肯定是另一番天地。我自己做过工人,了解他们的心态,我在建达厂刚当小组长时就是这样管理员工的。

后来,小桦觉得有理,商量后在工作例会上提了出来,并强调说是阿英的经历。事实证明我们是对的。改革后的车间一片热火朝天,原来每天十一点还没下班的员工,合理地安排每一分钟。结果,晚上九点不到全下班了,有那么几个快的,晚上六点半就完成了自己的任务,皆大欢喜。一个月下来,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了,工资涨了不少,但时间也用得少了,谁不高兴,最开心的是老板,第二个月准时给我加了工资。

我发现员工没事做了,又不知干什么好?于是又跟小桦和厂长袁生商量,由我负责搞一块黑板报。让公司给我两到三块黑板,发挥员工的业余文学爱好,利用节假日,每隔一段时间搞一次文娱晚会,让员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特长,也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大家一致响应,说我这个办法挺好的。

这样,也可以教育员工怎么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教他们要团结、助人为乐。这样,大家有了精神寄托,打架之类的事就会减少。小明坚决反对,说:“我们公司的员工领工资写自己的名字有些人都写不好,还写什么文章。笑话,阿英,你的想法很好,但难以行通。”我说:“不认识字的员工只是极少数,大多数员工还是希望业余时间有自己的精神生活的。不信,你找工人打听去。反对无效,这件事我做定了。反正,我不要求公司给我编稿费,也不要求给员工稿酬,这些都是以后的事,先做好再说。”大家都赞同,少数服从多数。管后勤的陈昌志极力支持,拿了三块平常不用的大胶合板,涂上黑色的油漆立马变成黑板,订在墙壁上,一块黑板报园地就这样诞生了。

1993年五月的一天傍晚,利用我做人事的便利,开辟了一块黑板墙报并自封为主编,一周刊登一期。第一期稿,我利用三个晚上的业余时间,没占用上班时间一分钟,编稿、写稿、画插图。用的是粉笔字、一片绿色的芳草地就这样诞生了。我记得当时写了两篇散文,几首诗,还配了一些图,都是我花几个晚上做出来的。红黄蓝绿的粉笔,在我的手中飞舞着,像缤纷的蝴蝶,轻歌曼舞起来。因为是第一次做,我费了很多心,包括创作、诗歌。尽量满足年轻人的心理。第一期稿子做出来,很受员工的好评。当员工们知道这些诗都是我自己的原创时,他们下了班看的看,抄的抄,为了给他们一个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也为了给员工希望,同时不让自己唱独角戏,也要堵小明的嘴,我倒要看看,到底公司有多少爱好文学艺术的员工。我写了个征稿启事,让工友们没事给我写一些散文、记事之类的文字,小说、诗歌、小品都行,希望大家共同成长,把公司当成自个儿的家,并深受工友的喜爱与老板的赏识。有时,路过黑板墙报是竟然看见工友在抄摘我的诗文,有时我故意让出版面不刊发自己的文稿,工友们会问:“阿英,怎么不见你的诗,是不是工作太忙?”这让我很欣慰也很感动。

四处奔走,非我所愿(四)

余姑娘回来后,看到公司变样了。员工们变得懂礼貌、也爱听主管的话,特高兴。知道是我这个小文员做的思想工作收到了成效,不禁对我另眼相看。袁生就说:“余姑娘,当初我本来想不要阿英的,看她那么大的年龄,就是看到她有这能力,才留下她的。”其实,他说的也是实情。当初他是有点嫌我大,如果那时他看出我已经结婚,也许还是不会要的。我也笑着开玩笑:“不要我是本公司的一大损失。袁厂长更是少了一个可以帮他写招工启事的。”因为他感觉我的字还行吧,每次该他写的招聘广告都由我代劳,他省心省力。包括一些抄抄写写,甚至消防考试、统计考试,他都是先拿书给我看,而后让我帮他答题。袁生有个爱好,就是画画。没事的时候,我就请他帮我画插图。他挺开心也特别卖力。

“1992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划了一个圈,奇迹般起崛起座座城……”邓小平同志的那次南巡,是支持、鼓励改革开放,民工潮风起云涌,“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再次涌现。我不知道广东怎么能装得下那么多的人?

那一年,我的处女诗《无题》终于在发表在《珠江潮》第二期,编辑部一并寄来了32元稿酬,两本样刊,心里特别开心。心想,终于可以在正规的刊物上发稿了。我把稿酬拿来买了两本诗集,一本是《汪国真诗集》,一本是席慕蓉的《七里香》。剩下的,我就买稿纸和笔。这时候,三十多元的稿酬算是很不错的了,我这一首小诗,也就十二行吧,有那么多,已经很意外的了。超过我二天的工钱,刚开始写东西,模仿的成份比较多。写多了,自然就不用再模仿了。并且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广东的打工杂志大都有我的诗作和散文发表。

此后,我的名字经常在一些省市级刊物上亮相,并且一发而不可收拾。文学成了我的挚爱,也改变了我的人生观。靠着这支笔,我的职务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流水线员工到组长、仓管、文员,一年后我成了人事主管。我坚持学习,并且报名参加培训,每天往返于培训班与工厂之间,虽然辛苦,但相当充实。“社会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只要努力,你也可以成为太阳。”这句话成了我的动力源,文章发表多了,我的“野心”也日渐膨胀起来,我要出一本属于自己的诗集。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正读着海子的诗歌,每天清晨,我起来是一定要读一首诗的,海子、徐志摩、戴望舒、李白……找到谁读谁的?诗歌,成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我的那篇《阿拉祝福你,打工妹》一文刊发在1993年《佛山文艺》的第五期。《佛山文艺》有个“打工文学”专栏,因此,此书卖得非常火,读者大概喜欢她原汁原味的厂区文化吧。因为有了民工潮,之后,“打工文学”也开始热闹起来,后来,《江门文艺》等杂志也设有打工专栏,只要跟打工沾边的杂志都卖得很火,让杂志社狠狠地赚了一笔。谁做打工文学谁赚钱?那时能写东西的打工者不多,写的都是原汁原味、感情真挚、在场感极强,体现了打工者的现场生活和精神风貌,因而受到大家青睐。

桥梓村图书馆创办的“吟香诗社”,即女子写女子编之意。妮子是图书馆的管理员,也是吟香诗社主编。诗报是桥梓村出资印的,不定期印,另有块黑板,用油柒直接写上去的。

我一样喜欢写诗,那天,走过桥梓文化城,见文化城旁边有块黑板报,是诗歌专栏,女子吟香诗社。第一次听说这家诗社,回到公司写了稿寄过去,很快就有了回音,并且告诉我有时间可以带舞伴参加她们的诗友联谊舞会。我非常想去,但是要加班,基本上是去不了。后来,我又约工友小荣、满媛一起加入了吟香诗社,成了会员,并参加舞会,不久还成了骨干作者,我们为刊物出谋划策,并给自己取了一个大气的名字——汪洋。一不小心诗社红透了半边天,我成了诗歌爱好者最受欢迎的作者,诗给工友们摘来抄去的好开心,也交了不少文学朋友,诗社最多的时候逾百人,这段时期是我写作最丰收的季节。

此时的常平镇,这几年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说我们经常聚会的桥梓吧。桥梓是东莞最富裕的农村,也是当时东莞十个先进文明建设单位之一。之后的1999年还被评为广东省文明村。先不说他那里农民的富裕程度,国民产值增长多少,这跟我这个外乡人似乎没有太大的关系。村里新建了图书馆和博物馆,有着浓厚的文化背景。还有一个“莲花”诗社,一个“吟香”诗社,在这个人文背景很好的地方工作、生活,民风纯朴而物质生活富有,这难道不是我的福份?

每晚,只要不加班,我便去图书馆借书看,哪里有许多我想要的书和资料。偶尔也去公园坐坐,望着湖心的满塘荷花,慢慢地体味、品尝桥梓文化远祖周敦颐的《爱莲说》而思绪飞扬,不免也有一丝惆怅升起,不知什么时候,我的家乡也可以建设得这么美丽那该有多好啊!我喜欢桥梓,不因为她富有和美丽,因为她有文学,我总坚信:有文学的地方就有希望。

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秋节,公司在饭堂搞节日联欢。事先我准备了好多节目,还进行了精心的策划。节目内容丰富多彩,橡棋赛、跳棋赛、乒乓球赛、篮球赛、踩气球、猜谜活动等分区进行。赢了奖品多一些,输也有鼓励奖,什么节目都可以上台表演,谁想上都给机会。唱支歌也行,奖品丰富,工友们积极响应。200多人的大厅,围成一个圈,一边看节目,一边吃月饼、花生、橙子、糖果,大家玩得开心尽兴。

我是整个晚会的主持人,我自己站出来,首先用普通话、四川话、河南话分别三种方言报了一次幕,一下子就把大家紧张的气氛搞活跃了。工友见我能用她们的家乡话报节目,都乐了。我说:“下一个,哪个来唱支歌?哪个,在哪里,站出来,在我身边来。”这是地道的四川广安话,我说得很顺溜。那可是邓小平故乡的方言,引得大家纷纷走上舞台,唱她们自己喜欢的歌,算是卡拉式的晚会,大家高兴就行。

那天,还来了一群特别的嘉宾,他们是香港东方时报的实习记者,香港社会大学的新闻系学生。叫什么名字,我就记不得了。只知道,前些年,石排的一家工厂被大火烧了厂房,他们在采访中认识了一群打工妹。有个叫王丽的女孩就是幸存中之一。王丽在我们公厂做工,比我来得早,她们自己不讲,事先我并不知情。在节目开始的时候,王丽才过来,她只跟我说有两个香港的大学生想参加我们的晚会。我邀请他们一起跳舞、唱歌,并参观我主编的黑板墙报,与员工同乐。

过了两天,我们公司关心员工业余生活的事迹在香港的《东方时报》登出来了。许多人打电话给余姑娘问好,把我们的老板余姑娘乐坏了。她没花一分钱广告宣传做到香港了。你说她能不开心嘛,一开心就给我把工资加到了她承诺的五百元了。我那时进公司刚好一个月,人家说老板这么快就给新员工加薪还是头一回。

四处奔走,非我所愿(五)

小明表面上跟我说好话套近乎,总以为他对我没什么意见。后来有一次听李红说,你信他呀?我是要走的人了,不妨告诉你:“阿英,这种人说什么你都不要信,他在你面前尽说好听的,说你能干,说你有实力,有领导力。背后怎么说你,爱出风头,卖弄才情,搞什么黑板报?纯粹是为自己出风头而已,显示她能说会写。其实,这块黑板是她自己想做的。”

我说:“是的,李红,我自己真的想做一份企业内刊。发挥自己的才能,同时也为公司出一份力,也希望从中发现一些对公司有用的人才。这难道也有错,我才懒得理那个小明。要勾心斗角找我算是找错对象了。你当面夸我,我就当你是夸我,一样的天,一样的脸对着他。我觉得,无论做什么,只要自己开心、快乐,问心无愧,对得起自己和那份工资,也就够了。至于别人说什么?我才没时间理会呢?我不是一个爱说闲话的人,老板请我来打工,也不是让我来搞事的。做好自己的本份,管你是谁?小明,不也是仗着老板对他好吗?”

那段时间,我跟余姑娘有过一次对话。

余问:“阿英,你来了有一个多月了,为什么你从来都没什么话跟我私下里说?”我笑笑,反问她:“老板,您就那么喜欢有人在您旁边告诉您这个不行,那个不好,这个做了什么,那个又做了什么?您觉得这是正常的汇报工作吗?我以为,那只是间谍所为。可是,我身边的工友做他们的工作,我有我的工作,各司其职,那些经常不怎么想着做好工作,只想着老板什么时候来,告同事一状的人,您不但不能奖励,还得罚款,因为他们把同事关系复杂化了,本来人家没做什么?她这么一说,就成了是非了。老板,您愿意你自己的公司每天有人给你打小报告。然后,人人自危,无心做事吗?您那也叫做事,那叫是非小人。”老板愣了半天没说话,最后朝我微微点了一下头,并说:“阿英,你说的是有道理,公司就是需要更多像你这样的人?”

我想,我努力工作,别的事一概不管。你小明还能对我怎么样呢?

订单少了,工厂生产进入淡季,小桦少了许多陪工人熬夜的时间。她坐在写字楼,有时跟我聊聊管理,聊聊生活。小桦是广东鹤山人,大眼睛,短头发,身材苗条,个儿高高瘦瘦,豪爽的个性、风风火火的处事风格,像极了男儿,大家都非常喜欢她,包括手下的员工们。没人对小桦有异议。小明势单力薄,跟小桦吵过几次后,见没人站他一边也只能在背后打些小报告,小桦根本不理会,惹火了她就跟狠狠地与他吵一顿。

同类推荐
  • 凤舞天下(二)

    凤舞天下(二)

    六曾侯乙前往探望棠玉的事,很快被身在后宫寝殿的云珠知道了,是樊如梦告诉她的。从樊如梦决定留下来为公子丙报仇的那一刻起,曾国的后宫就注定会变得不平静。樊如梦城府极深,又熟悉宫中掌故,仅凭三言两语,就骗取了云珠的信任,得以留在云珠身边伺候她。云珠知道曾侯乙在乐院的消息后,在几个手提灯笼的太监宫女引导下,匆匆向朽败的院门走来。樊如梦微微弯着腰,紧跟在云珠身后。云珠进入大堂,正看到曾侯乙手持鼓锤,在一排编钟上迅速敲过。编钟发出一串清脆的音调,回响在厅堂上。曾侯乙看到光洁的钟面上映出云珠扭曲的面容,于是,他回过身,意外地道:“云珠妹妹,你怎么来了?”
  • 世界没有我们看见的那么简单:搜救队的奇闻异事·瀚海迷踪

    世界没有我们看见的那么简单:搜救队的奇闻异事·瀚海迷踪

    在浩瀚无垠的沙海中,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面,勇战传说中已灭绝的大蜥螈、观看食人大毒蝎的世纪决斗、逃离令人毛骨悚然的黄金蚁群、破解让人癫狂失控的魔音鼓……一切都如此神秘、神奇、神圣。通过这本书,你将与新疆沙漠这一千年来所有最最最隐秘的故事和传说逐一相遇。你会发现——“世界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简单”。神秘女人下半身不见踪影,何以让她万劫不复?反复之中,深掩怎样难以言说的豪门恩怨?动听的音乐如何让人踏上死亡之路?真假之间,隐藏怎样的骇人听闻的惊天秘密?每个方向,每颗人心,都是深不可测的险恶秘道!
  • 东藏记

    东藏记

    《东藏记》系《云南文学丛书》之一种,选自宗璞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小说以抗日战争时期的云南为背景,生动描述了这一艰苦卓绝时期中国社会的真实情况和各阶层的生存状况,刻画了以明仑大学孟樾等为代表的一群知识分子坚守信仰,关心国事,关注民生,为理想与追求敢冒风险与牺牲的高尚品格。小说张弛有度,疏密有序,从众多不同专业的人物塑造中体现了作者广博、深厚的学识,熟练使用的各地方言俚语及形形色色的贩夫走卒的描摹,展示了作者的聪慧、天赋。该小说因其深刻的内涵、精准的刻画及散文诗般的语言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 三界玲珑塔

    三界玲珑塔

    “一·二八”淞沪抗战的枪炮声里,前业界大亨关桃惊闻父亲被绑架,不得不筹款救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屡遭打击,生意失败,爱人牺牲。但关桃始终如千年的龙华塔那样,虽八面玲珑,却傲骨嶙峋。在血与火的较量中,为乡梓家国,他和爱人如飞蛾扑火,舍生取义。旧上海由公共租界、法租界和华界组成。魔都三界,红尘滚滚,却是近代中国革命发轫之所,各路英豪聚集之地。小说围绕这三界中的中国人、西洋人和东洋人之间的矛盾纠葛发展情节,通过讲述以关桃为代表的一群中国人面对强大外族侵略时同仇敌忾、不屈不挠的故事,讴歌中华民族经历苦难后凤凰涅槃般的重生。
  • 特别能战斗

    特别能战斗

    她一生和文革期间整丈夫的人斗,和厂领导斗,和小区物业斗,斗来斗去,终于成为“掌权者”。期待中的美丽新世界能否随着权力一起到来?成为“强者”后是否还需捍卫权力,战斗能否就此停止?我和苗秀华这个人的缘分,大概是从1997年开始的。当时我刚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北京东郊的一家电子设备制造厂当技术员。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厂子的主要产品是半导体二极管,所以被周围的老百姓称为“管儿厂”。作为一个兴趣集中在计算机和网络方面的年轻人,这个工作自然让我提不起兴趣来。而且单位的状况半死不活的,待遇也很一般。
热门推荐
  • 医念生死

    医念生死

    一个家里有钱、有男朋友爱、高学历的富二代,竟然要去干医院里最累最容易挨打的急诊科!还只是因为喜欢!是有钱任性还是志向远大?无论如何,有时患者的生死就在医生的一念之间,加油,林杏。
  • 换脸

    换脸

    她发生车祸毁容,换脸之后化身保姆陪伴在至亲至爱的身边,却不想意外撞破未婚夫与闺蜜的奸情。她决定伺机报复,却又听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原来,一切都是阴谋……一场车祸,更换了她的容貌,更换了她的人生。
  • 温热逢源

    温热逢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轻声说再见

    轻声说再见

    《轻声说再见》是《100个基本》作者、日本生活美学家松浦弥太郎先生初次坦露私密情感的散文集。他以温润的笔触,书写那些在他生命中留下美好印记、给自己某项人生启示的人。随着年岁的增长,人的内涵也会愈发美丽。那个教导年龄之美的她,珍藏于心底的她,在耳畔轻声说再见的她,想要拥抱背影的她,牵着手入睡的她,以及每个月都会见一面的她……深藏在心中的恋爱回忆,经时间沉淀,愈发纯净美丽。松浦弥太郎通过一篇篇宛如情书的散文,初次坦露自己的私密情感,让人读着读着有“写到心里而不禁落泪”的感觉。
  • 凡妖尘仙

    凡妖尘仙

    她是仙帝之女,有心机,有城府,却一直不愿相信会有人不顾恩情,只为欲望,而伤人性命。然而——母后惨死,父皇饮恨,兄长凌迟,小妹失踪……她自己,是活埋。这血淋淋的事实,令她不得不信。她人生中第一场生日宴变成奸人的屠杀盛宴;火光冲天,烧尽她所有善良。自此,她活于黑暗。他是妖帝之子,同样生于皇族,却生活于光明。却在她身上,看见了所有黑暗与冰冷。自此,他的温柔只给她一人。他对她,总是那么温柔。每当她痛苦时,耳边总会响起那个温和的声音:“我在。”【①HE;②读者QQ群:953717622】
  • 阅史郄视

    阅史郄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晨光不负我城微

    晨光不负我城微

    年少时的喜欢,就像一种习惯,不需要任何的理由,只需要那一时的心动,写这个文章是只是一时的心动,偶然想起了自己的一次经历
  • 路过汉末称个王

    路过汉末称个王

    一出场屌丝逆袭?然后霸气侧漏神将跪舔?什么曹操刘备统统降智对决?呵呵!不存在的!主角嘛、只要不弱智害怕不能活下来?不行就加亿点点前期优势嘛、怕啥是吧?
  • 傲娇男神是醋精

    傲娇男神是醋精

    昨天是她和慕子旭的大婚之日,本来就不胜酒力的她,才喝了半杯就晕晕乎乎。只得和大家告别回慕家……
  • 十一少们之冷少情劫

    十一少们之冷少情劫

    初中,高中,大学他们的故事刻骨铭心又美好眷恋夜色被那轮明月映射地格外温柔,正如依偎在冷威龙左肩的沈易心那般让人沦陷。冷威龙牵着沈易心的手,“累了?”沈易心依然保持着倚靠在他胳膊上的状态向前走,“不累。”冷威龙摸一摸她的脸,“我把车停在前面了。”沈易心点点头,“我们走一走。”冷威龙温柔地笑笑,半蹲下,“走吧,我背你。”沈易心趴在冷威龙背上,搂着他的脖子,不说话。夜色温柔美好,佳人亦是如此。白天排练了一天舞蹈,应该是累了。冷威龙满脸宠溺地看着躺在副驾驶上睡得正香的沈易心,过了好久,他不舍地轻轻唤醒她,“易心,到了。”沈易心睁开眼睛,“这么快?”冷威龙替她解开安全带,开门下车替她打开门。沈易心下车,“那我进去了。回去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