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3200000029

第29章 造一辈子“中国星”(2)

激励自主创新、营造和谐创新环境等方面将产生积极影响。孙家栋在发言中表示,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科学决策和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和协作下,国家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完承善,一批重大科学专项相继启动,大幅提高了国家的科学实力承和创新能力。广大科学工作者要抓住机遇,自强不息,努力拼搏,不辱使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终身姻缘

孙家栋他们这批留苏学生归来时,基本上都属于“大龄青年”。孙家栋在这些留学回国的学生中间虽说还算是年轻的,但也已是快30岁的人了。他们回到祖国后,马上就投入热火朝天的科学试验中。孙家栋与他的同事们整天挑灯夜战不分昼夜,几乎没有节假日,一头扎在绘图板、资料堆和试验室里,哪里还有工夫来安排常被人们称为的“个人问题”不仅家里人为他们的婚姻大事着急,就连一起工作的领导和同事也都很着急。所以,当时室里、部里的指导员、政委们开展政治思想工作的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帮助他们这些大龄青年技术骨干解决好“个人问题”

孙家栋这小伙儿,不仅个头高大、身材魁梧、五官端正,而且腰杆挺得倍儿直,还长了一副喜庆脸,每天微笑总挂在脸上。更招人喜欢的是他办事的那种坚韧不拔劲儿,考虑问题脑瓜子的那个聪明劲儿,不善言谈但又透出的那股灵活劲儿,还有就是为人处世的热情劲儿。主动向他暗送秋波的女孩子为数不少,组织出面帮他们成人之美的事也是经常不断,可愣是没有哪个打动了他的心。这个孙家栋简直是太清高了。

1959年4月5日是星期天,北京的阳春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春暖花开、姹紫嫣红、大地一片生机盎然。这天早晨孙家栋起个大早,他们一帮人坐车从北京城最南边的研究院向西北边的颐和园行驶,年轻人在车上有说有笑,这种热闹的气氛使他们又回到了昔日校园生活。孙家栋隐隐地想起在苏联学习时的同学和战友,当时几个女同学向他表达的意思竟是那么的明白,可当时为什么就一点儿也没有为之动心呢?

哎呀!坏了!我把相机忘带了。孙家栋心里想,大家交给我这么重要的带相机任,竟被大清早这群喜鹊的叽叽喳喳叫声给搅忘了,真是不好意思,立即想办法弥补。说着,当车驶过木樨地时,孙家栋下车到空军与他一起留学苏联的战友刘恩光处借相机。没想到,借相机这么几分钟的时间竟促成了孙家栋的人生姻缘。

现在已经过去快50年了,如今孙家栋回忆起这段情缘时仍然显得兴致勃勃:由于借了相机我还要急着赶到颐和园,下车后我就急急忙忙地往刘恩光家跑。那个时代也没有现在这么方便的电话,由于工作忙的原因,我们已经有好长时间没有联络了。恰好这天是星期日,刘恩光看到我非常高兴,本来说明原委我就急着要走,而他却刻意挽留我多待一会儿,他看我着急的样子,长话短说,拿出一张照片给我看,刘恩光的夫人王淑贤说照片上的女孩与她是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同学。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秀丽女子,当照片上那秀眉下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与他的眼神相撞击的一刹那,孙家栋的眼睛唰的闪了一道亮光。孙家栋将照片慌忙揣入怀中急急离去,刘恩光和夫人边塞给他一张写有地址的纸条,边在他身后喊:“别总是那么不当回事,如果合适的话,抓紧通封信联络联络。”

几十年过去了,孙家栋每次想到这里还会自言自语地说:“姻缘其实就是一种缘分,这点我信孙家栋的丘比特箭射向哈尔滨25天后,便利用“五一”劳动节放假的公休日专程踏上了驶往哈尔滨的火车。当然,这之间与魏素萍究竟通了有多少封书信,那就是他俩心中的秘密了。

魏素萍出生在哈尔滨一个铁路工人的家里。争强好胜的魏素萍在生活重压下顽强地坚持学习,自已补习了初中课程。正好在这个时候,有一个高级助产士学校招人,魏素萍前去应考竟然考到了二年级的插班生。在这个学校读了一年毕业后,又一次机遇降临给她。省卫生厅接收了一个军队医疗学校,这个学校就是以后的佳木斯医学院要招收家庭出身好、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魏素萍以自己的努力、实力、聪明被保送插班入学。她不仅补习文化课跟上了课程,而且年终考试获得了全班第一名。魏素萍两次插班跳级,两年就完成了大学学业,被哈尔滨市立医院录取,成为令人羡慕的医院内科医生。

孙家栋与魏素萍见面后两人有一个同感就是,仅仅见了一面好像就已经成了老知已。各自心里都很满意、很喜欢对方,自然两人在一起的话特别多,第一次见面,竟然有说不完的话。魏素萍虽然不知道孙家栋具体是做什么工作的,但感觉到他是科研单位从事保密工作的,她从他朴实的话语中能感觉到孙家栋是个厚道人,是个可信赖、可依靠的人,能够感觉到孙家栋有学识、有上进心,是个令她从心里喜欢的人。

孙家栋在哈尔滨总共只待了二十多个小时就急着回北京搞他的科学研究去了。他所从事的工作虽然伟大、光荣却非常艰巨,况且这种工作在当时是要绝对保密的,对谁都不能讲。魏素萍自然也是被蒙在鼓里。

孙家栋从1959年4月5日看照片,5月1日见第一次面,7月份利用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出差之机与魏素萍见了两次面,到8月9日,虽然光阴似箭,日子过得飞快,但相处的时光也还不到100天。在常人眼里,100天可以说是非常短暂的,但对孙家栋和魏素萍来说可太漫长了。当今所谓的闪婚也不过如此,但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末的闪婚却成就了一个欢乐、美满的家庭。如今孙家栋与魏素萍早已度过金婚岁月,他们夫妻互敬互爱,妻子相夫教子,孝敬老人,白天专职自己钟爱的医事业,晚上缝衣做饭,勤俭持家,默默支持丈夫的导弹、卫星事业。而孙家栋则在中国航天事业的征程中拼搏耕耘,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1959年8月9日,孙家栋和魏素萍第一次见面后的108天,按照两人的约定,魏素萍带着自己在哈尔滨“道里秋林”百货商店量身定做的镂花布拉吉和时髦高跟皮鞋,拎着提包,只身从哈尔滨跑到北京来找孙家栋。

这一天,领导和同志们为他俩举行了简朴、热闹的婚礼,令众领导着急的婚姻大事,终于美满地解决了。

婚后,魏素萍很快由哈尔滨调到北京,她一直在航天系统医院从事医疗工作,曾任心血管科副主任。穿上白大褂,戴上听诊器,她是个好医生,回到家里,家全包,又是个好妻子。几十年如一日,任劳任怨做好“贤内助”。魏素萍回忆起家庭与工作时说:自打与孙家栋在一起就没见他闲过,一方面知道他的工作重要,另一方面他也经常不在家,在北京时不是加班就是开会,否则就是出差,到发射基地执行试验任一去就是几个月,家里的事情别说压根儿没想靠他,就是想靠也靠不上。我们年轻时上有老、下有小,几十年一贯制也养成自然了。现在孩子都长大了,家里没有负担,我们也老了。她将几十年生活说得那么轻松,丝毫没有怨言,的确是一个好医生、好妈妈、好妻子。

1994年11月24日,作为我国第一颗大容量通信卫星工程总设计师的孙家栋,已经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待了很长一段时间了。此时火箭、卫星都已测试完毕,太平洋上的远洋测量船和国内各个测量站都已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发射场的各项工作都已就绪,卫星发射恰好进行到最紧张的时刻。

这一天,作为心血管科医生的魏素萍已经住在医院里接受治疗,她隐隐地觉得自已的脑血管有点异常,似乎要患脑血栓,医院立即进行了全力以赴的紧张抢救和治疗。即便这样,她的半边身子还是失去了正常控制。

一周后,孙家栋在发射场将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可由于多日来的疲劳致使他有点积劳成疾,卫星发射成功后大脑突然一放松顿时觉得浑身像散了架似的疲劳无力,而这时还需要他立即回北京主持与美国航天代表团的谈判。他强力支撑着自已疲惫的身体,咬着牙完成了谈判,在会谈文件上签了字。就在当天,孙家栋便累倒了,同志们用担架把他直接抬进了附近的医院。

孙家栋和老伴分别住在两所医院,现在才惦记起老伴魏素萍这一段时间怎么没有一点儿消息?老伴的胆结石症前一段时间发作后,自已也一直没有顾得上陪她去看,出发去西昌时老伴说准备去住院治疗,与她通电话时他心里想的都是卫星方面的问题,又总是催她快讲、快讲,用公家的长途电话别啰唆。

这可好,电话不用啰唆了,可她的身体怎么样却也无法知道了。纳闷儿的是,孙家栋问秘书、问同事,他们总是含含糊糊地打马虎眼,还总说:“挺好的,挺好的。”

同类推荐
  • 将星纵横: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将领

    将星纵横: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将领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为20世纪人类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它结束了一个战争和动荡的旧时期,迎来了一个和平与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回首历史,不应忘记战争给我们带来的破坏和灾难,以及世界各个国家和人民为胜利所付出的沉重代价。我们应当认真吸取这次大战的历史经验教训,为防止新的世界大战发生,维护世界持久和平,不断推动人类社会进步而英勇奋斗。这就是我们编撰《第二次世界大战纵横录》的初衷。该书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指导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该书主要包括战史、战场、战役、战将和战事等内容,时空纵横,气势磅礴,史事详尽,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历史性、资料性、权威性和真实性,最最有阅读和收藏价值。
  • 李佩甫评传

    李佩甫评传

    该书将李佩甫置放于一个漫长的人生过程来观察、分析,细致描绘出一个作家的成长史,从出生到下乡,从回城到进工厂,从初学乍练的写作到日趋成熟……作者提炼出李佩甫文字生成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并对应着他的具体创作,绘制出他写作过程中起承转合的发展图谱。作者贴合着对作家和作品的理解与把握,理性与感性融和,文字舒展从容。
  • 漫画一生 一生漫画:华君武传

    漫画一生 一生漫画:华君武传

    本书是描绘我国漫画大师华君武一生的传记式作品。作者从华君武的童年起笔,按照时间顺序,真实生动地再现了这位著名漫画家从求学到参加革命,以及建国以后从参加工作到最终辞世的生命历程。作品图文并茂,在展现华君武一生经历的同时,也带领读者赏析了华君武的多幅漫画作品,使读者对这位漫画家的创作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从而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他的生平与思想。
  • 宋文骢传

    宋文骢传

    本书是一本人物传记。歼10飞机总没计师宋文骢,是中国航空界一位杰出的飞机设计大师,是一个有着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一生,见证和浓缩了新中国现代战斗机研制的整个历史。他志存高远,却又严谨务实;他严厉刚毅,却又可爱可亲;在飞机型号研制中,他独树一帜成就斐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的人生,丰富多彩而又跌宕起伏、险象环生。本书以翔实的史料、深沉的情感、流畅的文笔、紧凑的情节描写了宋文骢传奇的人生。本书也是广大军事爱好者了解我国现代战斗机发展历史的一本难得的读物。
  • 驰骋沙场的抗日名将张自忠

    驰骋沙场的抗日名将张自忠

    《中华爱国人物故事》是一套故事丛书。它汇集了我国历史上80位古圣先贤、民族英雄、志士仁人、革命领袖、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感人史迹,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热门推荐
  • 维度资源

    维度资源

    四维空间的维度资源捉襟见肘,执迷于创世的儿子通过消耗自己的生命与家里的四维碎片来创造三维宇宙,而他的父亲正在对他进行斥责,试图阻止儿子的行为或改变儿子的想法。这是一场关于家庭和宇宙的对话,也是一场关于理智与情绪的对话。
  • 祭神州乐章·雍和

    祭神州乐章·雍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Extraordinary PR Ordinary Budget

    Extraordinary PR Ordinary Budget

    Farmer shows you that, no matter how modest your budget, you can build a cost-effective communications strategy that will help you break through the noise in an information-overloaded world.
  • 终极一家Two

    终极一家Two

    《终极一家Two》是根据终极一家的延续,虽然我不是终极一家的原作者,但是却想续写一份传奇~!请大家带着欣赏的态度去观看,保准物超所值,内容如下;在大家成功抵挡火焰使者的夏家终于生活恢复了平静,但是看似平静的生活其实也充斥着无数的可能,夏美居然身体里存在鬼翎而且战力不在鬼龙之下,封龙卡的秘密,阿公的第二春、夏天失去异能、消失的覕,等,难道大家不想看吗?别犹豫了,想看就进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本宫要梳洗打扮

    本宫要梳洗打扮

    据说凌熙对慕可可是一见钟情,再见倾心,不过慕可可不相信,因为当时的她身着维尼熊睡衣,手上提着垃圾袋,而且还披头散发,眼睛红肿,眼角残留着眼屎,脸颊上还有因前一晚贪吃而冒出来的小痘痘,这一惨不忍睹的妆容,凌熙会一见钟情,他要不要这么惊悚?在凌熙的不懈努力下,两人终于在一起了,可之后,凌熙时常反对慕可可化妆,美名其曰:不愿让其他男人看到慕可可的美貌,从而注意到慕可可。可如今的女人,哪有出门不化妆?故慕可可要反抗,“熙哥,本宫要梳洗打扮!”
  • 娘子,莫要休为夫

    娘子,莫要休为夫

    前尘今世,似梦非梦,似醒非醒,一个快被世界遗忘的女孩执着一个所谓的最爱,却到死都没有发现原来自己身后一直有一个默默付出,从不起眼,却从未放弃寻找她的黑影,穿越到另一个国度,意外发现了前世的未了情缘,诸多与前尘相似之处这究竟是梦还是……
  • 那一道曙光

    那一道曙光

    生活随笔,没有什么好可以介绍的。望,谅解。
  • 红稚

    红稚

    一群活泼可爱的高中生,在一次游玩途中被妖风迷晕,醒来后又无意发现了一座道观,道观似乎刚刚有人来过,这一切的一切让大家十分好奇,于是他们约好重游万香山,可这次,他们却是有去无还……
  • 蓝色面具

    蓝色面具

    这是誉田哲也的一部长篇悬疑推理小说,是“姬川玲子”系列的第三本。本书讲述了一名曾经在黑社会庭田组卧底的木野一政被人出卖暴露了自己的身份后走投无路,令其本就古板的性格变得扭曲。于是他改头换面用自以为正义实则犯罪的方式暴力打击黑社会,最终被逮捕的故事。网络版内容简介——在获释的第六天,那个黑帮头目却横尸在西池袋一丁目的繁华地段。众目睽睽之下发生了一起案件,却没有任何的头绪。没有人看到,没有摄像头拍到。是临时起意还是预谋已久?究竟是谁,如何做到的?……现在我觉得,自己到底还是无法理解他的本质。把恶徒抢光,杀光,把抢来的钱烧光,然后接着去抢。虽然能感到他心中有恨,恨意的焦点却久久不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