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7400000008

第8章 “关键先生”的跨洋大对决(1)

在美西战争爆发之前,西班牙还能勉强称得上是海洋大国,但是,自从美西战争结束之后,西班牙头上“海洋大国”的帽子便被摘掉了,从此彻底远离了强国行列,就如同当年华盛顿在建国时依靠情报工作一样,美国之所以能够打赢美西战争,出色的情报工作绝对是必不可少的,这使得美国获取如此巨大利益的同时,仅仅损失了一艘军舰“缅因”号而已。

1.约翰·威尔基的“情报帝国”

阿兰·平克顿在美国侦探史上或许占有重要地位,但他的确没有给美国特工处开个好头。在他身后,美国吞并夏威夷事件被曝光,美国特工处愚蠢而拙劣的表现又使美国政府名声扫地。这样一来,特工处的工作变得极为被动。首先,国会已不信任它了,“霍尔修正案”在国会通过后,国会议员们便牢牢盯住它的一举一动,工作上稍有闪失就有被拉出去示众的危险。这种背景下,谁做头儿都是个苦活儿——压力实在太大了。威廉·黑震是不是在国会“沉默的注视”下垮掉的不得而知,但他的确是继平克顿之后又一个栽倒在“秘密情报”上的倒霉蛋。

1898年,不知是何原因,在美国市场忽然出现一大批假美钞,政府不得不作废了一版美元,才算稳定住自己的货币系统。恼恨不已的白宫无处发火,便把火全撒在无法提供假钞准确情报的特工处头上,同时直接把黑震降为一般行动人员。

从此大家都知道了特工处长不是什么好差使,自从黑震下台后,同僚中就没人再敢主动站出来接任,而白宫也已对特工系统失望透顶。在任的麦金利总统要求自己的内阁部长们推举一个新人选出任特工处长。财政部部长助理弗兰克·范德利普就把约翰·威尔基推荐给了总统。

麦金利总统并不介意威尔基缺乏间谍和侦探方面的经验,因为在他看来,所谓的“专业人员”实在是蠢透了,他最感兴趣的其实还是威尔基在伦敦的工作经历。而且他认为,这个曾担任《芝加哥论坛报城市版》的编辑至少可以呈给自己一份像样的工作报告,因此他很痛快地接受了推荐。

和平克顿一样,远离政治的威尔基同样是“一步登天”进入白宫。但不同的是,威尔基身后有芝加哥大银行家莱曼·盖齐的鼎力支持——这位银行家同时还担任着美国的财政部长。威尔基在财务上的要求因此可以得到迅速满足。他的改革计划也因为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进行得非常顺利,这样特工处很快就面貌一新。

威尔基改革特工处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重金打造“反间谍特别行动队”。在许多场合他一再强调,这支队伍是由有能力的人组成的,他们不干特工,而是语言学家、银行家或商业精英。

按照这个标准,特工处的人才选拔是异常严格的,据说90%的应征者都被淘汰。而被选上的人员确实属于“精英”级别,他们的工作能力远比以前那些通过“走后门”等方式混入特工处的人高,从此后,特工处就进入了偏离已久的正确、高效的轨道。

说不清楚到底是不是平克顿的夸张风格也影响到了威尔基,因为威尔基的工作也带有一丝夸张的成分。但和平克顿的夸张不同,他更注重利用舆论制造所谓的“恐怖气氛”,进而使特工工作的重要性凸显。这和平克顿的夸张只为赢得麦克莱兰个人的信任有很大不同。究其原因,原来威尔基本人是做媒体出身的,他喜欢能吸引眼球的标题而并不在乎标题是不是太过耸人听闻。由于他和媒体的关系密切,新闻界也被特工处这种夸张的工作作风所感染,大惊小怪式的报道也开始在美国新闻界到处泛滥,大批记者、撰稿人沉迷于夸大其词的报道方式。正是在特工处和新闻媒体的相互作用下,19世纪90年代成了美国历史上“最好也是最坏”的年代。一方面在“白宫权势人物”威尔基的支持下,官场腐败、商业舞弊等丑恶现象不断被报章揭露;另一方面,“恶性犯罪”与“国家安全”也成了新闻从业者“爆炒”的话题,威尔基由此受到了公众的瞩目。

杀人凶手就是杀人凶手,可是在机会主义者笔下,两名杀人凶手却有可能被夸张成犯罪浪潮。

在这样的宣传下,一切都被无限地放大。即便是无能的黑震也会摇身一变成为“关键先生”,因为实际情况可以被夸大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你只要抓个小偷,就会被立即宣传为破获史上最大的偷窃团伙,你想不走红都不行。

但威尔基的夸张还是和平克顿不同,他不会制造出话题后无力收拾局面,在反间谍领域,他的确取得了不凡的战绩。

“在他那个两层高的书房里,摆满了可能连伦敦蜡像馆的创建人杜莎夫人都会垂涎的犯罪工具和赃物——伪造工具、奖金、手枪、匕首等各种各样的东西——这些令我着迷的战利品都是特工处特工在执行任务时从犯罪分子手中缴获的。”

这是威尔基儿子唐·威尔基描述自己儿时在父亲书房里看到的情景。由此可见,威尔基这段时间的工作并不能仅仅用“夸夸其谈”来概括——至少他还真的抓了不少“坏分子”。

约翰·威尔基如果想做个循规蹈矩的幕僚,肯定不会做出如此“哗众取宠”之举。也就是说,他利用舆论使话题扩大化是有野心的,那就是他想使特工处在和平时期壮大成为一个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机构。

在舆论的“引诱”下,已经在诸多领域涉足的威尔基的特工处不单单是一个政府的情报部门。威尔基似乎更喜欢把“秘密情报工作者”看做是“秘密警察”,而他也希望自己能够获得更多的权力。

国会的人也注意到特工处的手伸得过长,所以不断有议员提醒威尔基注意特工处最重要的职责是“国家安全”。他应该带着同僚在反间谍领域多做文章,而不是利用舆论把公众引诱进一个“警察社会”。

但白宫显然是支持威尔基的,因为人们经常能看到特工处一些明显超越本身职权范围的工作一再得到白宫的许可。而特工处的职权也让它可以利用平克顿的遗产——“全美罪犯及嫌疑人数据库”在各地标志所谓的“反政府主义分子”,甚至邮政部门也得配合他们的情报人员进行“往来邮件检查”。从此,“安全”的概念不断被扩大,特工从原本隐秘的空间走出来并与公民比邻而居,再加上媒体的推波助澜,威尔基成功地使自己成了美国“关键先生”的同时,“秘密情报”工作以及运行它的官僚机构也逐渐与政府“水乳交融”。

威尔基的“夸张”作风为什么可以被接受,而平克顿就不行?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先看看美国当时的具体情况。19世纪末,急速扩张的美国前所未有地开始面对“自我安全”这个问题。换句话说,这时美国的敌人已不单是单纯的殖民者或美洲土着,它的威胁来自于各个方面,因此它必须在这个转型期中体现出对未来的强大掌控能力。不管它的人民愿不愿意,它必须要体现得足够强大,否则它的人民只能惶惶不可终日地苦熬生活。威尔基准确地抓住公众这种对“国家转型”的好奇、紧张乃至茫然的心态,巧妙地利用舆论触发人民内心的恐惧。当人民确信自己遭遇到的是前所未有的危险时,他便可以信心满满地站出来,轻而易举地捉拿几个被夸张了数倍的“敌人”。这时,公众会责备他还是信赖并依靠他呢?答案不说大家也知道。

国会或许非常讨厌利用浮夸来凸显自身价值的做法,但白宫却喜欢,资本家也喜欢。因为白宫乐意人民遭受这样的“恐吓”,而人民一害怕就会依附在政府的怀抱里做乖宝宝。资本家则希望白宫为“国家安全”考虑而和他们不停地借钱——他们不缺钱,他们需要的是权力,只有权力既能保护他们已有的,更能提供他们还没有的。因此威尔基和他的特工处虽然承受着一些指责,但特工处始终在“奢侈”地运转着,它从来都不缺钱!因为它不单有总统“秘密基金”的支持,芝加哥银行也是慷慨的“董事”。这还不算白宫一直呼吁国会继续给予特工处更有力的财政支持。因此特工处早在19世纪末就已经成为美国政府最有钱的部门了。

有些议员对特工处的预算和资金用途提出过质疑,但“秘密基金”在宪法中的存在使威尔基只需要提供一张写明费用数额的纸片就可以了。其他的事情总统则可以振振有词地说,钱来自于“秘密基金”而且远远不够。众议院拨款小组委员会的一名职员不无挖苦地说:“威尔基每个月都被迫制作假证明。”但他们对此却的确无能为力。

“总统保卫工作”是威尔基常用的说辞,他利用这个说法经常可以轻易过关,但这并不意味着威尔基是个挥霍无度的人。他自己秘密花费了多少?很多人内心都有这个疑问,事实上,威尔基并不是个穷奢极欲的人,尽管特工处掌握着天文数字的经费,他却仍然严格限定特工人员的花费额度,特工处的报销开支相当透明,并没有明显的作假痕迹。如果说有什么不合规则的,通过资金的用途就可以看出,特工处的工作正向更多的领域进行渗透,尽管看上去都和“总统安全”、“国家安全”有关联,但追究起来那些钱至少不必从特工处花出去。

这么说,威尔基不是情报界的腐败分子,他处心积虑地扩大情报工作的影响,营造恐怖气氛,大把消耗国家经费,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建造起一个庞大而缜密的“情报帝国”。

那么,对巨额花销而言,这个“情报帝国”真的是物有所值吗?

2.“西班牙风格”间谍网

拉蒙·德·卡兰萨是个英俊的小伙子,即使是当“国会事件”发生后,也几乎没有美国人认为这个性格粗鲁的西班牙贵族会是一名出色的间谍。

28岁的卡兰萨对美国式生活并没多大兴趣。当他穿起西班牙皇家海军的上尉制服,略带忐忑地等着登上开往菲律宾前线的军舰,他满脑子都是壮烈殉国的前辈们的光辉形象,而自己设想的是成为19世纪西班牙最值得人民怀念的英雄。

遗憾的是,卡兰萨得到的是一纸西班牙驻美国大使馆海军武官的任命。这时,小伙子的神色顿时像踢飞点球的劳尔·冈萨雷斯。后来,在妻子伊比利亚女人特有的温柔怀抱里,卡兰萨才最终恢复了从前的自信。他出于对祖国的热爱,虽然万般不愿意,但还是于1898年1月初来到美国,而且很快就在华盛顿主演了“国会事件”。

19世纪的西班牙已远离了“强国”行列,不但在欧洲的利益大受损失,海外的殖民地也渐趋瓦解。1898年,菲律宾与古巴相继爆发了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起义,西班牙政府当然不甘心就此交出海洋的控制权,便派出重兵在菲律宾和古巴登陆。

1898年2月15日,鉴于古巴形势严峻,美国国会要求总统迅速组织力量撤退本国在古巴的侨民,同时麦金利总统随即派出“缅因”号军舰前往加勒比地区运送本国侨民,但结果该舰在哈瓦那湾发生了爆炸后沉没。

消息传到美国,W.R.赫斯特和约瑟夫·普利策两个媒体巨头控制的各个媒介立即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而且令人惊讶的是,平日里针锋相对的两家媒体,这次的报道竟然口风惊人一致,无不把谴责的矛头指向了西班牙政府。随即,从哈瓦那返回的调查官也声称,有充分证据证明,是西班牙政府蓄谋炸毁了“缅因”号。现在,无论是舆论的报道,还是白宫的调查,西班牙政府都难辞其咎,国会当然便开始要求西班牙驻美大使接受质询。

美国人的傲慢态度使质询会从一开始就变成了美国单方面对西班牙的谴责和审判。在特工处供职的调查官更是用激愤的语调陈述了相关证据,西班牙大使路易斯·波洛·伯纳比的表现还是相当绅士的,只是当调查官用肯定的语气指出是西班牙政府蓄谋炸毁了“缅因”号时,陪同大使前来的卡兰萨才拍案而起,要求和两名说谎的美国官员进行决斗以维护西班牙的尊严。

习惯做“挑战者”的美国牛仔们眼看着脸色涨得通红的西班牙年轻人,从心里是有些欣赏的。议长看到这种情况,便礼貌地提醒海军上尉,除了西部部分地区,美国大城市已废止了这种古老的欧洲传统。但如果卡兰萨有证据证明自己国家的清白,可以随时呈送到国会,他本人愿意就新证据进行重新调查但不愿意做一场射击比赛的裁判员。议长的幽默有效控制了事件的恶化,西班牙大使随即阻止卡兰萨进一步挑衅,两国间的战争总算没有在美国国会提前上演。“国会事件”本身没有任何阴谋,即使卡兰萨本人这样做有预谋——目的是激怒西班牙大使,让他把自己遣送回国——这样自己就有机会到海军部队去服役了。但事情的结果却是除了使美国媒体更加叫嚣“西班牙挑衅”外,对卡兰萨本人没有任何帮助,伯纳比的确严厉斥责了他这种鲁莽的行为,但并没有把他调离使馆的意思。卡兰萨无奈,只好自己主动提出要求,大使隔一天才答复了他,当他兴冲冲地打开大使派人送到卧室的信封,里面的委任状却没有使他欢喜起来。上面清楚地写着他新的工作地点:加拿大蒙特利尔的“西班牙驻加拿大总领事馆”。

和卡兰萨不知道自己将成为美国“史上最伟大的间谍战”的主角一样,威尔基也没有想到自己能通过这一“历史性胜利”而加冕“情报皇帝”。但他早已经感觉到,美国和西班牙的这场战争将有可能就此把美国推向蔚蓝色的海洋。他的心中是否荡起神圣感姑且不说,但直觉一定正在驱使着他立刻着手搜集一切关于西班牙的情报,他甚至早在卡兰萨之前就知道伯纳比将于1898年4月21日借道加拿大回国。就在伯纳比把卡兰萨叫进办公室的同时,他也已安排了特工处的四名特工每两人一组监视伯纳比的一举一动。美国特工接受使命后不久,卡兰萨走出了大使办公室。这时的他稍显神色兴奋,但仍旧隐约透露出一丝紧张,因为此时的他马上要和大使一起奔赴加拿大的蒙特利尔,那里的一家侦探社已经帮西班牙建立了一个情报站,而这个情报站的负责人就是他,另外大使回国绕道就是要掩护他合法进入加拿大。

火车上的卡兰萨看到报纸上“西班牙间谍将在北美天主教群体中高举圣旗”这样的新闻时,车窗外的北美大陆一片荒凉与孤寂。但伊比利亚人的心情却没有因此而消沉,他的嘴角泛出一丝含蓄的微笑,因为通过看这样的新闻,他对自己的工作瞬间充满信心——原本他认为自己干间谍是个外行,但新闻显示出,美国人似乎都是白痴。

对于美国新闻界的内幕卡兰萨还是不了解,他认为是美国国家情报部门提供的那些滑稽的线索,却不知道美国人通常把阅读这些新闻并传播谣言当做是消遣。真正的“秘密警察”是绝不读那些本来就是他们自己炮制出来恐吓民众的“新闻”的。他们此时正衣冠楚楚地坐在自己所在的车厢一角,冷漠地注视着这群兴高采烈的西班牙人。

同类推荐
  • 论自愿为奴(译文经典)

    论自愿为奴(译文经典)

    《论自愿为奴》是一篇讨论专制政治的论文。他提出了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即权力对民众的合法性问题。拉波埃西试图分析民众对权威的屈从,解释统治和受奴役的关系。作者引证了很多古代史实,以古代历史来评价他所处时代的政治。该文最初发表于1576年。《论自愿为奴》是近现代政治哲学的一篇重要文章,后来在不同时代,被不同政治色彩的人士广泛引用。就拉波埃西的职业而言,他本是政府机构的一员,他也是权力的忠实仆人,但他的《论自愿为奴》却被后世认为是无政府主义和公民抗命的开山之作,而拉波埃西也被认为是最早探讨权力异化的先驱者之一。
  • 喜迎党的十八大:提升国企党建科学化水平优秀论文集

    喜迎党的十八大:提升国企党建科学化水平优秀论文集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河北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进一步提升我省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根据中央、省委关于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部署要求和全国国有企业党建专委会、省国资委党委加强国企基层党建工作的安排,省国有企业党建研究会于2012年上半年组织开展了“迎接党的十八大,提升国企党建科学化水平”征文活动。
  • 开拓机遇 应对挑战——在金砖国家领导人非正式会晤上的发言

    开拓机遇 应对挑战——在金砖国家领导人非正式会晤上的发言

    2015年11月1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非正式会晤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题为《开拓机遇 应对挑战》的重要讲话。
  • 历史性成就:全面从严治党这五年

    历史性成就:全面从严治党这五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砥砺奋进、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其中,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不平凡成就是十分突出的一个方面。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本书特全面回顾这五年全面从严治党的非凡历程,系统总结全面从严治党的辉煌成就,供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参考。
  • 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18年4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海南省人大会堂出席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热门推荐
  • 森尼布鲁克农场的丽蓓卡

    森尼布鲁克农场的丽蓓卡

    丽贝卡寄居在两位姨妈家,她与刻板、守旧的米兰达姨妈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反映了美国内战后社会快速发展,新旧思想、特别是新旧教育思想的矛盾与斗争。米兰达想用传统的观念把丽贝卡塑造成一个循规蹈矩的淑女,而丽贝卡却在社会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和老师明友们的帮助下,追求知识、理想和自由,成了一个爱憎分明、敢做敢为、乐于助人、充满爱心和有强烈责任感的人。她不但以自己的才智和人格力量改变了米兰达姨妈,使她变得开朗,感到生活的乐趣,而且凡是与她接触过的人,都会被她的天真活泼、富于想象和具有同隋心的性格所感染而喜欢她。她被美国人视为“一个世纪以来,美国女孩和女人的典范”,不是没有道理的。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口袋妖怪之金初信垠

    口袋妖怪之金初信垠

    绿毛虫进化为裂空座——虫化龙重头写到尾太麻烦了,因此以于楼的视角述说这一切。盖欧卡和固拉多的争锋,拉开故事的序幕。
  • 穿越是道送命题

    穿越是道送命题

    猎豹中队副队长,陆军女中尉李敏在一场爆炸中与小片警高珏双双穿越,一个成了无家孤女,一个成了大魏最肥安王。原本以为凭借他们现代人的智慧和见识,搞定大魏土著简直是分分钟的事情,送分题啊有木有!!然而接踵而来的暗算和暗杀,阴险诡秘的朝堂,都让他们渐渐意识到一个严峻的现实:穿越,送分题?呵呵,这是一道送命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历史的坏脾气

    历史的坏脾气

    本书讲述了晚清、民国时期的一些名人轶事,评述了一些社会现象,对读者了解中国近代史很有帮助。
  • 这年头公主不好当

    这年头公主不好当

    这年头公主不好当,要顶得住内忧,扛得住外患,要震慑得住太后老巫婆,唬得住姐妹姑嫂,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时刻警惕那个猪一样的太子兄长不定时给自己抛来的小鞋。本宫对这些魑魅魍魉烦不甚烦,决定不干了。可惜遇人不淑,好不容易相中一纨绔,本以为从此山高水长闲云野鹤过日子,不想竟是从一个坑跳入另一个坑。。。
  • 迦叶结经

    迦叶结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恶魔的正确契约方式

    恶魔的正确契约方式

    什么叫恶魔?恶魔就是只要你和他签下契约,他就会实现你各种愿望的生物。什么叫商人?商人就是应该履行契约精神,并从中获取利益的人。什么叫做雨时溪?雨时溪就是一天到晚只会躺在躺椅上啥也不想做的咸鱼,这叫雨时溪。雨时溪:“说吧,你想怎么死。”
  • 盛世危言

    盛世危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陆俞笙

    陆俞笙

    “你是谁?”“一个听书人。”有船划过水面,只留下一道水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