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7400000004

第4章 乔治·华盛顿的绝密王牌(3)

3.美国秘密情报工作的“变态”

1790年,已经身为美国总统的华盛顿促使国会通过了“建立国际交流应急基金”法案,这项法案的确定也说明间谍的经费问题将被写入美国宪法。

该基金也被称为“秘密基金”,国会批准拨付的第一笔金额为40000美元,而以后在不到三年时间里,这笔经费竟然激增到100万美元。根据该法案,基金的使用者是美国总统本人,而且他无须提供使用该经费的项目清单,也无须说明用途,只需在规定时间向国会提供自己使用的具体数额即可。

尽管拥有如此丰厚的资金,华盛顿却并没有建立起一个永久性的情报机构。在总统任内,他依旧信赖以往那种松散的,同时也有些“地下”的秘密情报获取方式。如此看来,诸如霍尼曼这样有突出表现的间谍埋没至今绝对是华盛顿有意为之的。而这或许是华盛顿本人内敛的性格所致,也有可能是他本人并不希望美国在战争之外大量使用“诈术”。这就使得他的“间谍艺术”太过隐秘,以至于常常被人们忽略。而这样做的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美国秘密情报工作的系统化发展。

但“秘密基金”在宪法中得到一席之地,还是奠定了华盛顿“美国秘密情报开创者”的历史地位。在他之后,美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扩张历程,他的继任者们无不借助于他留下的这笔“遗产”以用来完成美国版图的扩大,其中最为显着的事件便是美国吞并东佛罗里达和墨西哥,在“秘密基金”的支持下,秘密情报人员成为这两个大事件中唯一的主演。

如果说美国扩充的每寸国土都记录着华盛顿的丰功伟绩,那当然是夸大其词。但“秘密基金”对促进国家扩张的作用却是美国历代政治家的共识。“秘密基金”的必要性和合法性也随之被越来越多的政客认可,“秘密基金”的规模也由此不断膨胀。因为华盛顿的继任者们一直享受着不受任何限制使用这笔经费的特权,造成“秘密基金”出现被滥用的趋势。之后美国便因过多过滥的间谍活动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其中更不乏来自国际社会的谴责。舆论普遍认为,美国不受限制的扩张很有可能会引发全球动荡。要知道,这可绝对不是设立“秘密基金”的初衷,美国国会不得不开始寻求对“秘密基金”进行有效监管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彻底废止“秘密基金”不但理由不充分,也并非国会的本意。因此,所谓“监管”的讨论一开始所针对的就是基金的使用者而不是基金本身。总统们当然不愿意放弃无约束使用“秘密基金”的权力,自然与国会激辩是不可避免的,而问题也从此变得很棘手,这些问题的总和便使这个问题一直拖延到19世纪末期。

因为“秘密基金”的争论,美国历届总统一直想方设法保留这项基金。如1893年,格罗弗·克利夫兰总统便急于用扩张版图来证明自己无限制使用巨额资金的必要性。他甚至在各方面准备都不甚充分的条件下,尤其是国际社会已经严重关注美国扩张问题的时候,匆忙委派秘密特使潜入夏威夷群岛地区斡旋。该密使以自己的名义和当地政府签署了几份“备忘录”式的“合作协议”,随后“美国吞并夏威夷群岛”的消息就传遍了全球,结果这一事件使美国政府陷入了“百口莫辩”的窘境。而克利夫兰总统本人的处境更是尴尬,尽管签署的协议上没有他的签名,但美国秘密情报人员的签字却清晰异常,这让他不得不承受国际、国内的巨大压力。

不过,国会倒是乐于看到总统为此问题而焦头烂额,于是来自马萨诸塞州的议员乔治·F.霍尔适时地向国会提出美国秘密情报史上着名的“霍尔修正案”。这份旨在限制总统秘密情报工作的提案因涉及总统权力限制,而招致了白宫的激烈反对。但赞同限制总统的议员也暗示,总统已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如果这个提案通过,国际国内的谴责之声必然会因为总统得到变相的“惩处”而有望迅速平息。最终,总统和他的“智囊”们不得不表示赞同,“限制总统特权”终于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这些原因使“霍尔修正案”很快在国会通过。该法案规定:总统有权招募秘密雇员以获取情报,但决不能选择美国官员,且此类雇员也无权签署对美国有约束力的协议。这是美国第一次为秘密情报工作套上“缰绳”,此时距“秘密基金”拨付已过去将近一百年。

无论华盛顿本人的初衷是什么,美国秘密情报都将会在这一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失去节制,而且概念也会变得异常模糊。由此,美国加强秘密情报投入的腐败问题,也招来了后世对华盛顿本人的指责。当代美国国会的一些议员认为,华盛顿利用“审查豁免权”及宽松的职权范围,未能有效管理情报界,反而导致了权力腐败和泛滥。但也有人认为,他为美国长期拥有精确的情报称得上是“鞠躬尽瘁”,所以作为回报,国会自然应该赋予他一些宽松的权利。但无论如何情报系统都不能丧失“秘密”原则,华盛顿本人对这个原则是极为看重的,以至于他自己本身几乎也成了“秘密”。然而他的后辈却不这么想,越来越多的间谍因为没有有效的约束而在社会各个角落泛滥,其中追求知名度的居然大有人在,这恐怕并不是华盛顿希望看到的。

华盛顿不热衷于设立一个永久性情报官僚机构,似乎是早就预见到了“秘密情报”会在今天泛滥;当然也有可能是他本人并不希望把情报工作的范畴扩大。不管真相究竟如何,在华盛顿时代保密是情报工作的重中之重,他所强调的保密不是特指情报人员的身份,而是“国家安全”。同时,他本人在这点上是以身作则的,至少是到了今天我们对他的间谍活动细节仍然知之有限。

回顾“华盛顿时期”秘密情报工作,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谨慎、低调、务实是美国秘密情报工作早期的特色。秘密情报工作始终在一个合理范围内展开,既不存在被无限夸大的事实,也不存在掩藏在合法外衣下的肮脏企图。它只是以一种独特而秘密的方式引领美国的革命向正确的方向前进,而不是以这件神秘外衣作掩护为自身利益把世界拉入泥潭。

【附录】内森·黑尔

内森·黑尔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为国捐躯的间谍。

据历史记载,他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当时名为“耶鲁学院”)。后来因为自己的爱国热情,积极投身于美国的独立战争中。他先参加了大陆军,后来因为战功卓越,1776年被升为上尉。当时的美国独立战争正打到最艰苦的时候,华盛顿急需一个可以去英军内部刺探的人员,来得到情报以获得胜利,扭转战局。此时,黑尔出于一种爱国热情当仁不让地接受了这个任务,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早的间谍。

在他接受任务后,他的好友威廉·赫尔上尉曾经劝过他不要去。主要原因是他过于业余,根本没做过间谍,如果前去基本等于送死。可是黑尔并未听从其意见。

1776年8月的一天,黑尔换上了平民的装束,偷偷潜入了位于长岛的英军基地。尽管他想尽办法让自己表现得像一个普通人,但还是露出了马脚。一位曾经在印第安人战争中屡建战功且对间谍辨认有丰富经验的英军少校罗杰斯发现了他。在经过数天的观察后,罗杰斯初步认定其间谍的身份。为了稳住黑尔,罗杰斯称自己也是大陆军的间谍,要和黑尔联手。正一筹莫展的黑尔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便和罗杰斯交谈了许久。几天后,罗杰斯在晚宴上逮捕了黑尔,黑尔的间谍活动彻底失败。

1776年9月22日,黑尔在靠近达夫·塔弗恩的一个炮兵营地被处以绞刑。他临终时只说了一句:“我唯一的遗憾,就是只有一条性命可以献给祖国!”

虽然黑尔失败了,但美国人还是怀念他的爱国精神。今天,在美国中央情报局门口,仍可以见到一尊真人大小的黑尔雕像竖立在那里,好像正在诉说他的那些传奇故事。

同类推荐
  • 习近平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上的讲话

    习近平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上的讲话

    2015年9月26日至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发表了《谋共同永续发展 做合作共赢伙伴》《促进妇女全面发展 共建共享美好世界》《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要讲话。该书将期间的讲话结集出版。
  •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2018年5月28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 蓝色战略2:南海篇

    蓝色战略2:南海篇

    “政治家”与“政客”的一个最大区别在于:在面对对外事务时,政治家往往是把一切分内之事都做好之后,再由军方去完成剩下的部分;而政客则必然是把一切都搞砸了以后,才把一个烂摊子丢给军人。菲律宾前领导人与越南在南海问题上的种种恶劣表现,可以说是对上面这句话最“完美”的诠释。媒体上很多学者、专家都在很认真地讨论中国与这两个国家之间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而其实真正出问题的不过是这两个国家的内部。
  • 党员干部理政句典

    党员干部理政句典

    科学理政是廉政的组成部分。为配合当今廉政文化教育,作者金仓、金波精心选编了《党员干部理政句典》这本书,它撷取国学句典里的章句,加以归类和译介,目的是给党员和领导干部读者推荐国学知识,从中了解治国理政的经验和为官处世的道理,思考古人的教诲,结合当今理政的条件,进一步吸取精华,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决策更加民主化和科学化,使自己的从政行为更符合党员干部的标准和要求。
  • 理解新时代: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

    理解新时代: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

    本书收录的文章结合作者从事工作的领域,分别从经济、政治、法治、文化、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强军、外交和党建等方面,阐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体会。这些论文在深刻领会原理和联系工作实际方面颇具特色,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的鲜活事例,对广大读者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认清我们面临的任务和挑战,有相当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热门推荐
  • 千忆坠

    千忆坠

    轻笑,她最爱的一袭红衣。轻叹,那一池红莲。轻品,那碎玉残坠。轻轻,这一世尘埃。
  • 情真话自直(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情真话自直(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慕爱夏天

    慕爱夏天

    本来就不喜欢转学,因为拗不过妈妈,所以转来这所谓最有名的贵族学校。刚一进校园里,就被一辆车高级跑车溅了一身的泥点子,从车里还下来一位拽拽的男生,长得帅了不起啊,有钱了不起啊,你以为你厉害我就怕你吗?小魔女夏天才不是吃素的,喂,那个八爪鱼,你给我站住,我的衣服怎么办?拉着男生不放手,最后终于把他搞烦,“臭丫头,不闭嘴是吗?”说完他伸手将她揽入怀中,直接强吻上去,几分钟过后,“你还挺有味道的嘛。”
  • 超能寒武纪

    超能寒武纪

    一个普通的大二生物系学生颜华在一次意外之中被困在了还未大规模推广使用的生命冷冻仓中,却是不想意外逃过了一场天地剧变的灾难。一万年后,一个满身冰雪的美女打开了这扇被遗忘的舱门,对着目瞪口呆的颜华说道:“欢迎来到超能寒武纪!”
  • 大学辨业

    大学辨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今天也要做任务噢

    今天也要做任务噢

    阿冉最近有些心力交瘁,得知院长妈妈突发脑溢血去世,从医院回来骑着单车精神恍惚地过马路,被醉驾司机一脚油门送进icu,再是从天而降一个游戏系统强行续命......怎么,任务没完成呢就想退游,想的美哦?
  • 异界的朱丽欧与罗密叶

    异界的朱丽欧与罗密叶

    异界大陆,人族勇者王子伪装性别扮作公主,魔族公主则伪装性别扮为王子。性别的错位、种族的差异、立场的转换。身份迥然不同的他们却即将缔结婚约完成象征和平的重要联姻!事态究竟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王子与公主的联姻又究竟是会一帆风顺还是充满坎坷呢?没有人知道,不过就算前途捉摸不定两人亦无所畏惧。“呐,芙娜,如果你对今后这注定曲折的未来感到害怕,现在退缩还来得及哦?”“可别小瞧了一国之主的我哦?齐格在哪里我就在哪里,不论是什么困难险阻我们都会一起将它跨越!”异界的朱丽欧与罗密叶,王子公主的故事物语即将展开。
  • 螳螂的热情

    螳螂的热情

    “今夜……真的吗?”绪方志郎两颊肌肉紧绷,以畏怯的眼神凝视着吉泽惠子。距两人所坐的树荫下草皮数公尺外,正午的阳光投下炙热的光影。“你只是开车而已。”“话是这样没错,但……”“你比我更被逼得走投无路呢!”绪方志郎咬紧下唇,沉默无语。吉泽惠子再次缓缓眺望着眼前几乎已看厌了的景物。高大混凝土墙环绕的大东化药神户工厂建地相当广,进入大门,左手边是双层建筑的办公室,右手边是三栋工厂,正面是宽阔的空地,左右为一至六号仓库,正面转角有研究室的白色建筑物。
  • 两个人的婚姻,七个人的饭桌

    两个人的婚姻,七个人的饭桌

    讲述了年轻夫妻和孩子与双方老人一共七人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的故事。崔浩与林莉属于北漂族中的佼佼者,有体面的工作、可爱的儿子,但因两人都是独生子女,两家的父母退休后,都希望来京和子女住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由于立场不同,性格各异,婆媳之间、亲家之间,摩擦冲突不断,上演了一连串的生活麻辣烫。故事与《双面胶》一样真实,一样虐心,但人物却更复杂,结局也更温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