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300000008

第8章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 (2)

我小时候,父亲常带我玩“坐跷跷板”,逗我开心。父亲把我放在他的脚上,用手抓住我的手,然后就用脚将我托起来,又轻轻地放下,嘴里欢快地念着儿歌: “跷跷板,跷跷板,像骑马,看星星,看月亮——”我的感觉好像在自由自在地飞翔,无忧无虑地享受着童年的幸福时光,却丝毫没有感到父亲那残疾的脚所承受的痛苦。

小学二年级时,有一位同学惊奇地问我: “你爸爸怎么这样走路呀!”我被问得涨红了脸,可还是回答道:“我爸爸喜欢这样走。”但其他同学马上说: “他爸爸是跛子。”村里人也常有人叫父亲为“跛子”,每当我和父亲走在一起时,总有路人有意无意地看父亲的脚,也有陌生人指着我问父亲:“这孩子是你家的?”意思是他怎么会生出一个腿脚完好的儿子?每当这时,父亲总是摸着我的头,得意地告诉对方:“这是我的。”

一次为了争乒乓球台,我和同学吵了起来。他说我是“铁拐李”的儿子,还学我父亲走路的样子。我气极了,飞舞着拳头就跟他扭打在一起。后来,班主任叫来了双方家长。父亲对我说:“事实就是事实,是跛子怕啥?”说着还脱下鞋子让其他人看,我们都哭了。平时,父亲甚至从不当我的面脱袜子,他怕让我看见了伤心。直到我要读初中,才真正看清了父亲畸形的左脚。母亲已生病多年,父亲难以维持家计,我本已向父亲提出不读了.想到广东打工挣钱,父亲不依。交学费的那天,父亲和我一道去了。学校规定要交清学费才可报名注册,而我显然没法交清。手上的学费还是七拼八凑起来的。可父亲不知怎样想的,他不紧不慢地脱了鞋袜,当着众人的面露出了那残疾的脚,然后将残废证交给了那位收学费的老师,旁边的人都惊讶地看着父亲。我一怔,父亲的脚原来那么的瘦,先天性的左脚呈“三角形”,就像一根老干柴。我真没想到,为了我能继续读书,父亲正在出卖他的自尊。那一幕,让我刻骨铭心。

父亲是个瓦匠,后来用瓦盖房的少了,几乎失去了收入来源。父亲为了我的生活费,竞拖着瘦弱的身子,在闹市中乞讨。他不顾天气的寒冷,将鞋子脱了,露出那“三角形”的脚。

当我在学校听到这个消息时,借了老师的自行车冲回家。晚上,我再也忍不住了,抱着父亲的脚,失声痛哭。父亲却摸着我的头说:“只要你能安心读书,再苦再累再委屈,也值得。”

邮递员送来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父亲比我跑得还快,嘴里还喃喃地念着:“考上了,考上了!”就像小时候带我玩跷跷板游戏一样高兴。父亲在看通知书的那一刻,眼里闪着亮光,像老井里一下子有了一泓清泉,明澈见底。我知道,那是父亲的一片良苦用心的结果。

感恩寄语

父亲的脚,有田间泥土的颜色,褐黄褐黄。父亲的脚,是经风雨的树桩,好有力量。父亲的脚,烈阳烤过,寒风割过。父亲的脚,沃土吻的最多,潭水亲的最多,稻秧麦苗抚摸的最多。

父亲的脚杆,撑的是结实的身躯,憨厚的头颅,父亲的脚杆,撑的是农家的屋梁,不息的历史更是孩子的一片天。为了能让孩子能继续读书,父亲毫无怨言地出卖着他的自尊。有人说,命运送给人间最珍贵而又最含蓄的一份礼物就是父爱。“父亲是儿那登天得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在这一双长满老茧、伤痕累累的脚上,不仅镌刻的是父亲生活的劳苦,更凝结了父亲那深沉的情。

带血的手指

文/秦家满

第二天,父亲就请人帮忙,将家中的粮食卖了。当父亲用缠着纱布的手将钱递给我们的那一刻,我们兄弟二人都哭了。我知道,这钱是父亲用血汗换来的。

八年前的那个冬天,让我刻骨铭心。

我父亲是个木匠,一年中很少有空闲的时间。那年冬天,劳累了近一年的父亲更是昼夜不停地劳作,以便用自己的辛劳换来我们兄弟二人的学费。

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天。当我还在睡梦中的时候,院子里就响起了清脆的电锯声。我起了床,推开屋门,一股寒风扑面而来。我哆嗦了一下。抬头望天,阴沉沉的,两只乌鸦在光秃秃的桐树上张望着,寒风一吹,它们就呱呱地叫着飞走了。

“妈,”我扣好衣服走进厨房, “这么冷的天,爸怎么在外面干活?”

“你们遇个星期天不容易,你爸怕吵醒你们。”

我的心里一阵感动:“可这天多冷呐尸“冷有啥法儿?你爸急着给你们挣学费,你没见他这几天腰都直不起来了?唉!”母亲叹息着说。

听了这话,我默默地走出厨房,注视着正在寒风中忙碌的父亲。

父亲弓着腰,两手按着木板缓缓地向前推着,飞散的锯末在风中抛撒着,不时地落到父亲的旧棉袄上,沾在父亲零乱的胡须上。父亲一次次匆匆地俯身,又一次次缓缓地直身,每一次起身,父亲都要捶捶后背。看到这里,我的鼻子一酸,泪水无声息地滑落下来。

泪光中,我已分不清哪是锯末.哪是白发,只看到点点银光在寒风中闪动着。

“小满,喊你哥起床吃饭。”母亲在厨房里喊。

我喊了哥,便去叫父亲:“爸,吃饭吧。”

“你们先吃吧.只剩两块了。”父亲头也没抬。

印象中,这样的话父亲不知说过多少遍。我没有动.只想等父亲一块儿吃饭。

“啊!”忽然,我全身的血都凝固了。

“爸!”我冲向了父亲。

只见父亲左手握着右手……血淋淋地滚在地上。

见此情景,母亲手中的碗落在了地上?碎了,脸也一下子白了。“快!让你哥带着你爸上医院!”母亲抓起布片奔向父亲。我看到母亲的手哆嗦得厉害。

哥披着衣服推着自行车从屋里冲了出来:“爸,快坐上,咱们走!”

“甭慌,你先把衣服穿好,外面太冷。”父亲嘱咐着哥,却完全忘了自己的疼痛。

望着哥和父亲匆匆而去的背影,我的泪水又一次无声地滑落下来。

父亲的另半截手指最终被截去了。医生说,不截去,要一年多的时间才可以愈合。父亲坚决要求截,哥说啥也拦不住。

因父亲的伤,本来就穷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因为交不起学费,哥打算辍学。给父亲一说,父亲大怒:“多大的事就退学,明天给你们钱!”第二天,父亲就请人帮忙,将家中的粮食卖了。当父亲用缠着纱布的手将钱递给我们的那一刻,我们兄弟二人都哭了。我知道,这钱是父亲用血汗换来的。

然而,我们家的厄运并没有结束。第二年夏天,父亲的手指又发炎了。原来粗心的医生将一片碎骨留在了父亲的伤口里,父亲不得不再一次动手术。看着日益拮据的家境,即将高中毕业的哥哥放弃了高考的机会,毅然辍学了。父亲的吵和骂也未能改变哥的决心。哥说:“爸,你已供我上了高中,够我用了。”

那一刻,我看到父亲的眼中泪光闪闪,从不流泪的父亲在我们面前大哭起来:“都怪我没本事啊,供不起你们上大学……”

时光荏苒,一晃八年过去了,日子也渐渐地好起来,可我怎么也忘不掉那段刻骨铭心的往事。特别是一到冬天,我仿佛又看到了父亲那血淋淋的断指和满脸的泪水……

感恩寄语

父亲总是扮演坚强宽厚的角色,在坚强的背后,有一双对我们殷切期待的眼睛。也许父亲不会像母亲那样,对我们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然而不善表达的父亲就是要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来昭示他们对我们的关心与爱护。父亲的爱,是激发力量的精神源泉,是滋养心灵的情感甘露,是塑造优秀人格的教科书。所以,纵使是丹青高手,也难以勾勒出父亲那坚挺的脊梁;即使是文学泰斗,也难以刻画尽父亲那不屈的精神;即使是海纳百川,也难以包罗尽父亲对儿女的情!

母亲写出了我的名字

文/杨格

不是每一种爱都能达到这样的境界的,爱到无私,或许也就是母爱而已!

母亲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这就注定了她童年悲惨的命运。自然母亲没有机会读书,8岁的时候就被指定为爸爸的童养媳。母亲在繁重的劳动中长大成人,发育成亭亭玉立的少女后,就嫁给了爸爸。生儿育女,沧桑世事,母亲渐渐地老了。

我7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了,母亲把我和傻妹拉扯大,其中的苦难哪是我这只秃笔能写出来的!

母亲50岁那年,村里想搞一个政绩,就是让50岁以下的文盲全部脱盲。村长向上面拍了胸脯,要上级半个月后来检查验收。这样,一辈子没有进过学堂的母亲被强行集中到村部办公室里识字扫盲。其实,村里对母亲那一班人的要求也很简单,就是要他们在半个月内学会写县、乡、村的称谓及自己的姓名。其他的老文盲们都嘻嘻哈哈地“扫盲”,唯独母亲像上了大刑似的难受。老师训斥着母亲,母亲委屈地说:“一辈子没有看过这些东西,曲里拐弯的咋辨得清呢?”眼看着村里的“政绩”要被母亲搅和了,村长很着急.他对母亲说:“陶秋菊你好好学,只要你学会了这些字,我给你100块钱。”

村长许诺的这笔巨款让母亲对识字脱盲有了新的认识,她果真戴稳丁那副只有一条腿的老花镜,对着识字课本下起工夫来。10天后,村长来考母亲,他写了母亲的姓名,指着那三个字问母亲怎么读,母亲对着那三个字左看右瞅,嘴里唠叨着:“这是什么呢?我咋这么眼熟呢?”看丁半天,母亲还是失望而愧疚地摇着头。村长那张脸气得跟猪肝似的。

母亲当然没有拿到那100块钱,反而因为给村里造成损失,被罚了50块钱。母亲心疼得直落眼泪,背着众人,母亲掌着自己的脸,骂自己笨。难怪母亲那么心疼,50块钱,对我们那个家庭来说,就是巨资。那时,我在合肥读大学,家里为此早巳负债累累。

大学毕业后,我分配到县城中学教书,工资不高,但我还是想把母亲和傻妹妹接到城里来,母亲不肯。她说:“我一个大字不识的老婆子在学堂里待着,还不被人笑死。再说。你妹妹傻乎乎的,人家看了,你脸上不光彩。”不管我怎么说,母亲就是带着傻妹妹守着那一亩三分薄地。

暑假里,我回到母亲身边,忙完了农活,我突然想教母亲识字。我想,母亲已活了大半辈子,竟然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这对母亲来说,未尝不是一辈子的憾事。母亲听了我的想法,连连摇着手说:“儿子,你别提那个茬儿。我一看见那曲里拐弯的东西,心里就打哆嗦。你别让我的老眼脏了那些字,那些字是跟你们打交道的,我一个老婆子哪能搅和到里面去。咳,当初为了识那些字,罚了我50块钱,我心疼死了。又急着给你邮生活费,兜里没钱,我只好跟人到上海去卖血,起先人家嫌我老,不给我卖,看我要给人家下跪了,他们才答应了我。”

听着母亲的话,我的鼻子一酸眼泪“哗哗”地流了下来。

母亲见状,赶紧给我擦眼泪,她安慰我说:“我儿子现在出息了,成了教书的老师。

你娘我不识字算个啥,只要你有出息,我到你爹那里就敢跟他大声说话了。”

我抽泣着,抱着她一声声叫着“妈”,母亲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连声说:“都怪妈这张嘴,我不说了,妈这就给你做饭去。”

2000年的春天,傻妹妹出嫁了,妹夫是一个双腿略有残疾的人,但干农活还是一把好手,母亲高兴得不得了,又说起那句常唠叨的话:“这下我安心了,儿子出息了,闺女也有了着落。”

我在教书之余,爱写些文章,成绩还不小,也算小有名气的作家了。2003年初,深圳一家著名的杂志社将我挖去当了一名编辑记者。单位分了房子后,我坚决要求母亲到我身边。这次母亲再也没有犟过我,她忐忑不安地跟我来到深圳。

母亲一个人不敢出来,我平时又基本上不在家里,她很寂寞。只要我有空,我就会待在母亲身边,陪她说话。我常常拿着载有我文章的书报,指着我写的文章给母亲看,并告诉她那是儿子写的。母亲常把那书报捧在手上打量着,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一天.我回到家里时,看见母亲捧着一本书着迷地看着。我探过头去一看,笑了——母亲把那本杂志整个拿反了。母亲得知我发笑的原因,也笑着说:“我说呢,你那两个字咋就变了呢?’’原来,母亲看那本杂志,就是为了看我——她的儿子的姓名啊!我能想象得出,母亲在琢磨着我姓名的那两个字时,心里是多么自豪、温馨和满足。

年底的时候,我外出采访了大概有两个星期的时间。那天下午回到深圳,我没顾得上去单位报到,便匆匆赶回家里。这些天来,我无时不在挂念着母亲。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5)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学记》管锥一得

    《学记》管锥一得

    这本小册子是我们工作站全体成员在教育论研读活动中研读《学记》的结晶。
  • 奇书《山海经》

    奇书《山海经》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最有代表性的神话寓言故事有,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等。
  • 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芥川龙之介作品选集·译言古登堡计划

    芥川龙之介作品选集·译言古登堡计划

    《芥川龙之介作品选集》收录了芥川龙之介的“非代表作”,有不同时期的散文、评论、短篇及中篇小说,其中包含几篇遗稿。作者以注重文法技巧、文笔简洁著称,本书收录的小说以历史题材和宗教题材为主,层次分明、铺陈华丽、暗合西方意识流元素,有的颇为诡异,更有的改编自中国古典小说。散文则是情感细腻、忧郁却不沉闷,评论文章更是谈笑风生、调侃味十足。俗话说“文如其人”,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作品,能让读者从多方面了解作者。
热门推荐
  • 四海江湖令

    四海江湖令

    一道将军贴,一场生死局。江州儒子韩彦为父所累,跟随兵部侍郎常景的遗子常林,迷迷糊糊的踏上了北返天山的道路。一路上,东厂、锦衣卫及朝廷藩王的各路人马还有江湖上的牛鬼蛇神你方唱罢我方登场,上演了一幕幕激烈角逐。众人千辛万苦的来到了天山,可对少年韩彦而言江湖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 枪械科技知识(上)(青少年大开眼界的军事枪械科技)

    枪械科技知识(上)(青少年大开眼界的军事枪械科技)

    枪械是现代战争中最重要的单兵作战武器。随着信息化作战的发展,枪械的种类和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从第一支左轮手枪的诞生,到为了适应沟壕战斗而产生的冲锋枪,从第一款自动手枪的出现,到迷你机枪喷射出的强大火舌,等等,枪械正以越来越完美的结构设计,越来越强大的功能展示着现代科技的强大力量。揭开现代枪械的神秘面纱,让你简直大开眼界!
  • 暮光深处烟暖城

    暮光深处烟暖城

    唐烟暖以为,自己在人间地狱已淬炼成钢,却不想与盛暮城的重逢,竟将她的伤口再度撕裂。心如钢铁不能再碎,却依旧有熔点。过去的五年,原来他们彼此谁都不曾好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最终智能Zion

    最终智能Zion

    艾伦图灵曾说“如果上帝愿意的话,计算机也会有灵魂的。”如果有一天,人工智能真的有了灵魂,那世界会不会不一样呢?当躲过屠杀的“机器人”,不再信仰“三大定律”,成功的回到过去会怎样的挣扎?……崔淼躲在自己的屋里看着《我,机器人》,恨恨的说道“三大定律?吓唬机器人呢!那东西能吃吗?”
  • 时间轮回:神之宿命

    时间轮回:神之宿命

    两河流域,新月之地,在寂静的黄沙之下是谁在喃喃沉吟:“纳布神啊,请求你让我为她诚挚写下的诗句翻越宿命,呈现在她的面前阿达德神啊,待你主导的风暴过去,请让我再次闻到她的芳香,拥抱她的身体伊什塔尔女神啊,我以这片比黄金还珍贵的土地向你起誓,请你助我踏过这段命运,让我在历史的洪流里再次与她相遇无情的时间啊,我绝不会向你屈服就算沧海变桑田,桑田复沧海,我也会等待她的归来……”她为了谁成为时间的旅者,他又是为了谁千年等待。这是一场关于时间的轮回,他们的爱辗转于宿命之中,以倔强的姿态等待你的到来。
  • 布鲁与红都反谍

    布鲁与红都反谍

    布鲁在大革命时期参加共产党,长期在广东海南和东南亚一带从事革命斗争,出生入死,积累了丰富的地下斗争经验,同时也为革命牺牲了一只手。1932年布鲁被马来西亚遣返回香港。轮船到达香港。布鲁和何健雄依依告别,两个都没说明自己的去处,也不问对方的打算。他们明白对方也接到党的秘密指示,只能在这里挥手作别了。一踏上祖国的热土,思亲思乡的情愫是如此强烈地激荡着布鲁。这里离家很近,他多想回到海南,回到东屿岛上,看看阿爸阿妈和弟兄姐妹呵!但是,党的指令就是铁的纪律,就是召唤,一刻不容耽误。
  • 江山局妆谋天下

    江山局妆谋天下

    穿越而来的君似锦发现她一年后就会命丧黄泉,不仅如此,她还发现自己所遇到的人,十个有九个都想杀她,剩下一个还只想利用她。君似锦望天长叹,她不想打什么天下玩什么权谋,只想在这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好好活下去。然,在这天下为盘,你我皆为子的江山棋局之中,谁又能独善其身?PS:这是一个关于不死小强高级戏精女和衣冠禽兽深度腹黑男的故事。
  •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

    雾满拦江PK当年明月?谁是幽默讲史第一人?读者自有公论!清朝多少事,都付笔谈中,让你笑得肚子疼的清史读本:《别笑,这是大清正史》讲述自努尔哈赤出世(1559年)至顺治二年(1645年)史可法困守扬州86年问的大清历史。此时正是清朝崛起、明朝灭亡之大动荡、大变革的非常时期,其问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既精彩纷呈,又血腥。惨烈。作者娓娓道来,虽然嬉笑怒骂,但却谑而不虐:看似散漫随意,实则用心良苦;看似如小说家言,实则以信史为本。书中的人物,无论是大英雄熊廷弼、袁崇焕、努尔哈赤、皇太极等人,抑或是大汉奸吴三桂,不论是具有悲剧性格的崇祯皇帝,还是雄才强悍的多尔衮,都一改往日严肃、刻板的面目,泼皮似的调侃使其人物形象陡然生动起来。
  • 骄纵

    骄纵

    严纵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人,严纵什么意思,严于律己,纵情恣意!身世凄惨?噢上帝。白莲妹妹?呵呵哒。后母欺凌?你确定?作为N市圈子里最为凄惨的严家长女,管她是圣母白莲花还是清纯绿茶妹,单挑吗?端的就是高调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