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300000040

第40章 家里的妈,门外的爸 (4)

感恩寄语

爱情的伟大在于不计后果,而亲情的伟大在于不计回报。

母亲就是触动心灵的那个女神,给予人无限感慨。她的微笑是一种自然的感情流露与表白,是无声的教育,是心灵的滋补剂,她的鼓励是你的坚强后盾,给予你无限支持与信任。或许你有一位不善于表达的母亲,但是母亲外表的冷漠却掩饰不了心中对儿女的牵挂和爱。有了母亲,才有了生命的开始,历史的延续,理性的萌动,人性的回归。

永恒的爱

文/郭美文

母亲的爱是永恒的,绝不会在中途抛弃自己的儿女,无论是男是女,是美是丑,都是她身体的一部分,乃至是她精神的寄托。

母亲是什么?母亲是赋予我们生命的女人。普天下最平凡的是母亲,最伟大的也是母亲。

也许你在青春年少时,并不能完全理解母亲那细微的言谈举止中所蕴藏的深深柔情,直到你也为人父母了,才渐渐开始明白,母爱的提炼,是自然挥洒的,流露在生活的细节中。

很小的时候,就听老师讲过一个关于影子的故事,这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经过了这么多年,仍旧带给我一种最深切的震撼。

在一个炎热的夏日,太阳很毒,一位母亲带着她幼小的孩子行走在一条没有树荫的道路上。她们走了很久,又累又渴,孩子坚持不住,边走边哭,而母亲则不停地安慰他,尽管口干舌燥,还是使劲地往孩子的脖子里吹气。后来,孩子大概真的热得受不了了,便不肯再往前走,母亲丝毫没有考虑,用一只手掌罩住孩子的头,一个巴掌大的影子始终跟着孩子的脚步。那孩子似乎也受到极大的鼓舞,感觉不那么热了,因为他的头上顶着一片绿荫,一片母亲用爱心营造的绿荫。

那个孩子就是日后的老师,他经常讲起这个故事,眼睛里总闪过两点亮晶晶的东西。无怪乎,在人记忆深处珍藏的永远是母亲,她给予我们的感动实在太多。

母爱的价值究竟有多大?这只怕非言语所能表达,母亲的爱已化作无私,已化作圣洁。怀胎十月的艰辛,母亲不仅给了我们生命,还树立了人的品格。人最初的感知者就是母亲,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精心呵护着我们,启蒙教育的熏陶,使我们理解了人性的美德。

我一直忘不了在1998年抗洪救灾时听说的一件真实的事。洪水袭来时,墙倒屋塌,一位母亲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木盆借以逃生,但她发现这个木盆无法承载两个人的重量,她的身边还有她的一个孩子,不谙水性的母亲毅然把孩子放入了木盆中,自己跳入了滚滚洪流。孩子得救了,而这位母亲却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她的孩子。

这就是母亲崇高伟大的爱。一旦儿女发生任何危险,母亲宁愿自己受苦,也要保护儿女,哪怕是献出自己的生命。儿女是她生命的延续,是她心灵深处的最爱,只要儿女们快乐地活着,就是母亲最大的快乐。无怪乎,任何一个人.不管他身居何处,永远也忘不了母亲的养育之恩。那是母亲用点点血汗,尽自己努力为儿女们开辟了一条条前进的道路。母亲的爱是永恒的,绝不会在中途抛弃自己的儿女,无论是男是女,是美是丑,都是她身体的一部分,乃至是她精神的寄托。当儿女们快乐或痛苦的时候,最先想到的总是母亲,母爱是人生最大的动力及依仗。

在“二战”时的法国,有一位儿子告别母亲,踏上了战争的征途。他驾驶着战斗机转战各国,母亲几乎每天都会写封信寄给儿子,言语中充满了鼓励。儿子从母亲一封封寄来的信里,感到了勇气与力量,作战十分勇敢,终于成为战斗英雄。战争结束后,当他回家看望母亲时,母亲却早在他踏上征程三个月后就已去世。母亲三年中给他写的所有信件,是母亲在临死前全部写好后交给一位朋友代寄的。儿子明白后一下子扑倒在母亲的墓碑前,再也无力站起。

母亲是一本历史书,她将爱深深地铭刻在翻开的记忆中,蘸满了血肉亲情。只有站在历史与现今的交汇点上,才能读懂母亲那颗真挚的心。无怪乎,要把母亲比作苍天,比作大地,比作一切美好的事物。因为母爱属于整个人类,是人类文明的起点。

感恩寄语

母亲在自己的身体里孕育了新的生命,由此而来的两个生命体之间的是血脉相连、声息相通的情感。母亲是天涯游子的最终归宿,她的爱是润泽儿女心灵的一眼清泉,它伴随儿女的一饮一啜,丝丝缕缕,绵绵不绝。于是,在儿女的笑声泪影中便融入了母爱的缠绵,每一位母亲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来表达和诠释着这份爱,每个人都在为连绵不绝的情而感动得热泪盈眶。

一双布鞋

文/ 溪 香

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随身携带一双布鞋。在需要它的时候,我就会自豪地穿上她,同时思念我的母亲。

入冬以来难得明媚的一个星期天,阳光、天空都格外美丽。严冬似乎揭开了她久而厚重的冷酷面纱,恩赐地把笑容洒向人间。南方的几位老乡提议去爬山,重温儿时身心畅游于碧松青杉间的坦荡与惬意。于是,我又拿出了那双身负千层底、凝聚干颗泪的母亲的布鞋。朴素、耐用的布鞋,淳朴、忠厚的母亲……

我出生在南方一座偏僻的小山村.家里世世代代都是农民.虽然贫穷,却也和睦。哥哥在小学三年级就缀学了,跟着一位老师傅学木雕。我在班上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是父母和老师的骄傲。

在同学中间,我一直很有优越感,不但因为有较好的成绩,最主要的是我有比他们都“漂亮”的衣着。虽然大家同为贫穷子弟,同穿哥哥、姐姐剩下的旧衣裳,但我的衣服总是看起来比别人的新,比别人的好看。因为我有一个值得骄傲的、心灵手巧的母亲。母亲总是用家里惟一的“奢侈品”——老式缝纫机,把家里的旧衣服改了又改,做成适合我的样式。每当我穿上这些“新衣服”,总会在同龄人中引起轰动。母亲最拿手的活就是做布鞋了。看似单调、呆板的布鞋,在母亲的手里总会变成一双双颜色各异、样式不一、充满靓丽的花鞋。每当伙伴们那羡慕、渴求的目光从我的脚上移向我的眼睛时,我总是有一种无法言状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来源于我的母亲,我为自己拥有如此聪明而贤惠的母亲感到无比自豪。

穿着母亲的成就——布鞋,我一直风光了14年,直到初中毕业。

初中毕业后,我考上了县城的一所重点高中。由于害怕自己将来考不上大学,白白浪费学费,就放弃了上高中的念头,当时正逢一所民办旅游学院招收预科班学员。周游全国是我的梦想,而且我一直自认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遇事应变能力比较适合当导游,就不顾每年6000多元的高额学费选择了这个热门专业。父母一直很尊重我的个人选择,只是为天文数字发愁。

第一年,我在县城上预科班。母亲亲手为我缝制了几双新布鞋,以使我在同学面前体面些。开学第一天,我穿着新鞋,洋洋得意地走在新生面前,竟天真地盼望着羡慕、渴求的目光。但随之入耳的讽刺、歧视的话语,大大刺痛了我幼稚的心。

“怎么这年头还有人穿这种鞋?”

“肯定是从农村来的乡吧佬!脏死了!”

我这才意识到,原来他们都不穿布鞋,穿在他们脚上的是锃亮亮、象征富有和时髦的“皮鞋”,我们原来是两个世界的人。

从此,我处处远离那些属于另一个世界的人类,用自卑、封闭去开拓自己的天地。同时,母亲美好的形象在我自尊心的驱使下瞬间荡然无存。我甚至记恨老天为什么不给我一个富有的家庭。

第一次放月假回家,我哭着恳求母亲给我买一双皮鞋。母亲强忍着泪花,微笑着劝我: “我们是农民的孩子,我们适合穿布鞋。你看,布鞋多耐穿,爬山、跑步都不怕,而且不伤脚!皮鞋有什么好的,既不牢固,又不舒服。”可在我的一再坚持下,母亲最终还是为我买了我有生以来也是家里的第一双皮鞋。我把它当作我最心爱的宝贝珍惜着,天天都穿在脚上,不许任何人碰一下。我相信,我这辈子都不会再穿布鞋了。

那次开家长会,作为全班八门功课六门最高分获得者,我的母亲受到了重点邀请。但我怕母亲那破旧的衣裳、丑陋的布鞋会破坏我在班里的形象,就拒绝了她的出席。看到一位位衣着华丽、气质高雅的父母,我庆幸我的母亲没有出现。

一年过去了,我要到两千里外的北方去上大一了。由于第一次坐火车、出去看世界。我显得异常兴奋。可父母却忧心忡忡,因为其他同学都有家长护送到学校,而我家由于经济原因,只好让我独行。

临行前,母亲含泪塞给我一双布鞋:“娟儿,是妈不好,妈没条件送你上学,让你受苦了!这双鞋是妈昨晚连夜赶出来的,你穿上吧!”说着,转过身,撩起像母亲额头皱纹般的围裙.企图擦去脸上的忧伤与愧疚。我心里的声音告诉我:不,我绝不穿布鞋,不能让同学们笑话我!可看到母亲的眼泪,我还是不情愿地收下了那双布鞋。

坐上村里惟一的一辆拖拉机,家门口那三双陈旧的布鞋离我越来越远。亲人的呼唤夹杂着浓重的马达声,渐渐随风远去。别了!!!

听说北方的冬天特别冷,因此我把所有的旧衣裳都带上了,还有一大堆的书,足足装了两大袋子。

终于上火车了,家长们提着看似比我的轻得多的豪华皮箱,拉着孩子的手先后进了车厢。只有我无助地左右各拽一个大袋子,后面还背着一个大背包,吃力地望往车箱里钻。

可是东西实在太多了,好不容易右手的袋子提上去了,可左手的却被卡在了车门外。任凭我如何用力,袋子就是不跟我走,后面的乘客还一个劲地催我快点上车。

此时,我多么需要别人的帮助啊!可是,好像没有一个人注意到我的存在,同学们这时似乎跟父母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有泪只好往肚子里咽!

我一使劲,想借助全身的力气把那个袋子拽上来。谁知不但没成功,背包的肩带由于受力过重,断了;更糟的是,由于脚下一滑,皮鞋也开胶了。 “寸步难行”用在此时最恰当不过厂。不争气的眼泪终于如泉水般涌了出来。最后还是好心的列车员帮我安顿好了一切。

火车载着我的梦想、我所有的忧伤和悲哀无情地奔向远方,任凭故土,亲情如何呼唤,永不回头,永不停留。

看着通红且磨满水泡的双手,还有无法再为我服务的“富有”皮鞋,我坚强地向邻座的同学及家长挤出一丝笑容。

这时,我想起了我的母亲,想起了母亲的布鞋,我后悔没有听母亲的话。皮鞋虽然华丽、高贵,但它易破、不实用,就像同学的家长,不是我所需要的,也是不适合我的。布鞋虽然单调、呆板,但它耐用。忠厚,就像我的母亲,是我真正需要和追求的。

母亲那被太阳晒得黝黑的皮肤,正是布鞋鞋面上的黑布,为我挡风遮雨;母亲那厚厚的茧子,正是布鞋的千层底,为我分担所有的苦难与不幸。我仿佛又看到了母亲在深夜里,凑着黯淡的灯光,眯着看尽沧桑的线眼为我缝制布鞋的情景。慈祥的月光温柔地爱抚着母亲瘦小的身躯,却未能把她那饱含疾苦的银丝梳理成黑发。

于是,我毫不犹豫地脱下了那双不属于我的皮鞋,换上了母亲的成就——布鞋。我抬起头,勇敢地迎向同学及家长诧异的目光。摈弃自卑,不懈追求属于我自己的鞋——脚踏实的、朴实无华的人生。

从那以后,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随身携带一双布鞋。在需要它的时候,我就会自豪地穿上她.同时思念我的母亲。

感恩寄语

高尔基曾说过: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

不懂得母爱,我们就迷失了生命的真谛;忘却母爱,高官厚禄血冷躯空。当我们在抱怨自己出身的卑微时,当我们哀叹家境的贫寒时,我们却没有看到,有个人在为我们默默地做着一切,她不挑儿的长相,她不介意我们成功或是失败。也许她给不了富有、美貌、地位……但她绝不会吝惜一点爱,这爱竟高于她们自己的生命,这就是母亲。

同类推荐
  • 夜深朗读者

    夜深朗读者

    本书汇集最适合读出声音的经典文章,思悟人生,文字隽美。不用去朗读亭,自己在家,就能重拾朗读的爱好,通过朗读感受文字的力量,表达内心的情感。有思有悟,大脑放松,心情愉快。
  • 三进兴安岭

    三进兴安岭

    黑龙江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知道相比南方沿海地区,黑龙江开发晚了,落后了。晚开发的地区容易急,容易跟在别人后面往前赶,结果人家走过的弯路很可能再走一遍。其实晚开发也有好处,可以吸取早开发地区的经验教训,少付学费,这其中处理好开发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就是重要的一条。我对漠河县的领导说,希望你们的开发建设慢一点,把环境保护好,把自然保护好。有这么一个故事,说深山里有口泉眼,涌出的水装瓶就可以卖钱。于是砍树、修路、盖房,等一切弄好,水质已变了。如果不利于环境保护,情愿不要开发,钱不值钱,良好的生态越来越值钱。
  • 再见故宫

    再见故宫

    时光漫游于幽深的宫殿,古老壮美的风景翩翩掠过,历史再一次回归寂静,朱红宫墙角落一处青苔的叹息,恰梦醒时分,大幕落下。百转千回,一代代王朝更迭,一朵朵娇颜零落。生命陷落于紫禁城,在限定的街巷内行走。或徐或疾,唯殊途同归。紫禁城,就像一出真实的幻梦。它是历史留给后人的恢弘乐章,提醒我们正经历着世间变幻和无常。
  • 当代文坛点将录5

    当代文坛点将录5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
  • 语言文学前沿(第一辑)

    语言文学前沿(第一辑)

    本辑共收入论文30篇,其中学术论文16篇,教学改革论文14篇。论文的作者大都是文学院现任教师,也有从文学院调入我校艺术研究院的教师、与教师合作论文的在读或毕业的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收入本辑的所有论文均是在此首次公开发表,可以作为反映文学院教师科研、教学的一个窗口。
热门推荐
  • 凄迷西莽

    凄迷西莽

    早晨的阳光清亮亮的,照到西莽的课桌上,许多尘埃在光束里飘浮。上课的铃声已然响过。语文老师莲步迈入,但是西莽没注意到,依旧倦怠地伏在桌上,眸子黯淡而迷离,盯着眼前诸多的尘埃。班长喊起立,西莽也没有听到。同学们轰轰隆隆地站起来,默立着,等候老师的“坐下”。但是语文老师没有表示。她放下讲义夹,抬起右手,轻轻撩开垂在额前的长发,让自己的一只眼睛充分露出来,像浔阳江上的卖唱女。她注视着西莽,同学们的目光也一齐射向西莽。教室里响起几记轻微的嘘声。西莽感觉到了异样,缓缓坐直身体,环顾四周。
  • 谁走过的路

    谁走过的路

    喝牛奶的时候是幸福的,啃树皮的时候又是苦涩的,不是么?
  • 足坛潇洒哥

    足坛潇洒哥

    张扬的足球准则:进球一定要帅、动作一定要酷、庆祝动作一定要高冷、发型也绝不能乱。你说我装?谁叫我是潇洒哥呢。
  • 描绘人体地图

    描绘人体地图

    从清晨听到第一声问候,到夜晚渐人香甜的梦境;从一个新生命降临人世,到体内最后一个细胞走向死亡,我们的身体犹如一座神秘莫测的迷宫,在每一个岔路口和转弯处都隐藏着生命的符号和健康的密码。《探索世界:描绘人体地图(彩图版)》将帮助你绘制一张详尽的地图,带领你走近我们熟悉又陌生的身体,了解我们自己。
  • 百戏之祖(一)

    百戏之祖(一)

    一个繁体的汉字“戏”,左边是虚,右边为戈,它形象地说明了戏曲艺术最初是一种模仿现实生活——狩猎、渔耕、战争、宗教等等的娱乐。娱乐,作为人性本能的需求,与生俱有。戏剧的源起,来自于原始人类的艺术性创造,这种创造往往带有宗教信仰的特征。审美意义上的戏剧的出现,则需要经历一个逐步转移的漫长过程。人类幼年期的娱乐,与我们童稚时代的玩耍嬉戏,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到了以舒解筋骨、平衡心理、陶情冶性为目的,乃至需要从中获得思想教益时,人们的娱乐才进入了自觉的层面。
  • 爱奴

    爱奴

    他是权倾朝野的平远侯爷。世人只道他的容貎绝色无双,殊不知他是从人间炼狱里爬出来的恶鬼,可以卑鄙无耻,可以泯灭人性,可以出卖所有,一切都在所不惜,只为复仇。 她是一个还有半年便可以出宫的平凡宫女。十年的宫内生活,让她变得“又聋又瞎”,对任何事都漠不关心,只知埋头做事,别人骂她是无血无泪,不知何谓痛。只因为姓夏,她成为他折磨复仇的对象。伤痛,逃亡,陪伴,不离不弃,同甘共苦,让彼此的心贴近,却又因他的“心魔”而分离。生死离别的那一刹那,让他明白,对她,无论如何都放不开手。 而她,在他对她展现无意的温柔时就已深深沦陷。
  • 捡个野人做老公

    捡个野人做老公

    傍晚的阳光散着软黄色的余晖,静谧的空间里只听得见溪水叮咚流淌的声响。一棵棵苍天大树昂着首向上攀爬,与那同样绿油油的草坪连在一起,从远处看去,还真像一片翠绿色的海洋。三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到处都是鸟语花香。本是一派温暖和谐的景象,在草地上疾步行走的白缨此时却是根本无暇欣赏。对于天生路痴的她来说,没有比在深山里迷路更糟糕的事了。公司组织外出郊游,由于终日宅在家里,白缨着迷于树……
  • 2002收到请回答

    2002收到请回答

    杨阳北漂十年,见过太多形形色色,总认为自己不缺头脑,总有一天会出人头地。然而现实就像一把无情的刻刀,斩断你的梦想,带走你的青葱岁月,只留下无尽的伤痕......回到2002的杨阳,面对期望的目光,大步向前。
  • 午桥出山

    午桥出山

    临死前一刻,端午桥看见了一艘船,从天边外向他驶来。这是一艘1905年冬天由上海始发,经由横滨驶往旧金山的邮船“西伯利亚”号。此刻——1911年11月27日清晨——它壮观的四层船身透过中国内陆省份四川省东部资州城灰蒙蒙的天空,突然毫无征兆地出现在端午桥垂死的眼中。海天相接,四际无岸,间有海鸥数点,与船尾锅炉房喷出的黑烟相逐。突然大雨倾盆,白浪如山,高及船面,船身簸动,好像即刻就要在恶浪中倾翻。雨点化作白亮的刀刃,带着一股逼人的寒气欺上前来,端午桥下意识地闭起了眼睛。
  • 朕,是你的竹马

    朕,是你的竹马

    这是一个五百强企业女高管意外穿越到虚拟时空做太子妃的故事。看她如何用现代管理学知识整顿后宫,辅佐太子老公坐稳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