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1500000008

第8章 萨满传统文化(1)

由于当时特殊的生存条件和生活状态,萨满教成了东北亚各民族的生命纽带,成为社会生活的核心,它与大量的社会因素深深地交织在一起。因此,在漫长的历史中,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都与萨满教密切相关,在萨满教观念和活动中各种文化的幼芽几乎无所不包,它既是传统文化的基石,集北方鲜明的史前哲学、宗教、历史、天文、医学、文学、艺术、民俗诸文化之成就,又成为了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萨满教虽然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由其衍生出来的萨满文化却永远不会落幕。

(一)萨满服饰文化

萨满在神事活动中,常常在身上披挂特殊的服装和一些与萨满教观念密切相关的饰物,这些统称为萨满服饰。萨满服饰作为仪式场合萨满身份的特定标志,是萨满身份转换的凭借。在仪式上他依赖这种标志,作为非人非神的过渡者,在人神之间进行沟通并实行着人神之间的身份转换。

萨满服饰一般由上衣、裙子、披肩、背心、护腰裙、靴子等不同部件组成,每个民族的服装组合方式有些差别。之所以是裙装,是因为早期萨满多为女性,因此在跳神时穿的是神裙。后期虽然有了男性萨满,但是偏女性化的着装方式依然被保留了下来。

萨满帽也是萨满标志的重要组成部分,赫哲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多以鹿角做头饰,高耸多杈的鹿角被认为是萨满庇护神的存身之所。在有的民族中,鹿角的杈数象征萨满等级,有三、五、七、十二、十五杈不等,杈数越多,萨满的本领越大。满族也有饰鹿角者,但多饰鸟。鸟的数目不等,有三、七、九、十三、十七、二十五等,数目全由各姓自定。各姓神帽多表现所崇祀自然宇宙大神的数目、内容及神权范围。人们认为鸟是生命、灵魂的居所,它能飞翔与各神交往,因此也是具有这种能力的萨满之象征。各种萨满帽的前面多有下垂的细布条或珠坠来遮盖萨满的面目,民间传说,这是萨满隐蔽自己身份,保护自己在他界旅游的防身措施。而在萨满施展昏迷术时,这些在萨满面前不断晃动的坠链有助于萨满进入昏迷状态。

由此可见,萨满服饰也是信仰观念的集中展示。它利用自己的象征形式和象征物显示萨满拥有的各种神灵和萨满沟通能力的界限、方位,表达信仰内容上的特点、流派和萨满身份等级。

萨满教的三界宇宙路线图,在有的萨满服装上就有清楚的表示。在埃文克—鄂伦春人中每个萨满的服饰不同,他们的能力也就不同,但标志物所显示的萨满能力区域却是鲜明的。如布廖捞氏族萨满的一件长衣上,宇宙是用一块背部镶条体现的。在这块镶条上,地球或中界用三条横线标示。下界用九个弯曲的三角形突起标示,上界位于“地球”上方,用帽上的铜镜表示太阳。外面包着鹿皮革并固定在太阳形象下面的天鹅图形代表的是萨满灵魂的储藏所。这个萨满的主要庇护神是阿戈迪。它被表现为拟人拟兽形的外貌,其图案位于比其他辅助神像都高的中间位置。大体辅助神的储藏所被表现为熊、偶蹄猛兽和鸟的形象。在神衣背部固定于象征地球的薄片上的图案和腰穗,说明的是萨满的下界。下界辅助神的储藏所是带两条小鱼的猛犸和全能的蜥蜴与蛇。上界是用环绕神衣胸部、肩部和背部的环形穗子表现的。穗子共有177条,其中每条都代表一条通往上界的萨满道路。神衣胸部的一些圆形金属薄片象征着萨满所不知道的,但在宇宙中存在的土地。由于萨满不熟悉这些土地,因此在这些土地图案上没有用条带表现的萨满道路。萨满氏族领地的象征物固定在穗头略微下面一点。在这个象征物的中央有一个通往下界的入口,周围的辐射条带表示萨满的道路。

萨满教的神灵崇拜在萨满服饰上也能找到相对应的设计和装饰。

森林树木崇拜在东北亚各民族中曾经普遍存在,这与他们原始狩猎生产相联系,是他们对自然环境崇拜的一种反映。这种信仰在他们的萨满服饰上也有明显的展示。如科尔沁蒙古部有一种萨满帽,其帽顶上左右对称地竖有铜制的树枝及叶片。从历史记述上看,从成吉思汗时代起就一直保留有祭神树的习俗,所以在萨满帽上装饰树的造型也是很自然的现象。早年达斡尔族萨满的神裙飘带上绣有12种不同神树的造型。在鄂伦春族萨满服裙腰上,有的绣有“萨满作法图”,画面正中绣有大树,萨满围绕大树在举行祭祀,树下有鹿,为祭天的牺牲,此树即为“宇宙树”。

鹿崇拜在一些民族的古代信仰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在他们的萨满教文化中显得更为突出。这是与这些民族古代狩猎生产相联系的一种古老崇拜。在古代这些民族中原始狩猎生产是他们衣食住行的主要来源,而且在原始狩猎中,人们往往蒙鹿皮伪装围猎,获得成功后把成功归于鹿皮的神力,对鹿加以崇拜。在这些民族中,萨满服多以鹿皮制作,把萨满装扮成鹿的模样。如敖鲁古雅鄂温克人和通古斯鄂温克人萨满服不但以鹿皮制作,而且下摆下端、双袖下、胸前兜饰下方都有鹿皮条穗饰(他们认为皮穗表示鹿毛),甚至在萨满服上饰有鹿的骨骼造型。敖鲁古雅鄂温克人还在萨满服前胸兜中间饰一小铜镜,以之作为鹿的肚脐。

生殖繁衍意识也是这些民族古代信仰意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他们的萨满服饰上也有反映。如敖鲁古雅鄂温克萨满后背及双肩下悬挂有36条鱼形造型,表示族人像鱼一样繁殖兴旺。在鄂伦春、达斡尔、索伦鄂温克人萨满服饰颈背双肩及前胸都饰有白色贝壳,组合花纹虽然不一样,但意义是相同的,都被称为“子安贝”,这些贝壳代表了部族众人在萨满的保护下人丁兴旺。就是萨满教的仪式中也有保护祝福部族人丁兴旺的仪式,其意义与“子安贝”相同。

在漫长的社会文化进程中,萨满服饰也被不断地简化,这在满族身上是最明显的。何、杨、郎等姓氏的萨满服基本是上身穿汗衫,下身着裙,汗衫为白色,裙子则色调不一,多以颜色艳丽的绸缎为之,其上镶嵌图案,周边精绣彩花,比日常衣饰做工精细,雕琢细致。锡伯族的萨满服与满族类似,上身穿白汗衫,下身着彩条布块缝制的裙子。而没上过刀梯的学徒萨满仅仅是用红色腰带作标志,而没有其他特殊服装。

萨满服的简化还表现为萨满服上的佩饰逐渐减少,而萨满服的制作却越发讲究,特别是彩图的绣织,十分精美。那些曾经表现萨满教三界观念和萨满旅行方位、沟通能力的标志,逐渐由形式化的彩带、彩条取代了,并且有了新的意义。比如在鄂伦春族、达斡尔族,民间普遍认为,萨满后裙上的十二条彩带代表十二个月。而在原始的萨满裙上,如鄂温克族纽拉萨满的服装,下坠的条带代表的是沟通下界的蛇,并且远远超过十二条。

根据民间口传和丰富的萨满服装实例不难发现,萨满服有一个由简到繁、由繁返简和由佩饰与服饰并重到服饰为主佩饰为辅的过程,由原始古朴、粗野向文饰化、规范化过渡。总之,各民族的萨满服多种多样、异彩纷呈、制作精美,其款式、造型、装饰等都与萨满教原始信仰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我们研究萨满教文化艺术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可视性形象资料。

(二)萨满的音乐文化

宗教与声音、神灵与声音以及声音在宗教仪式中的象征意义等问题一直是音乐人类学的重点研究课题。音乐人类学家认为,要研究宗教音乐,首先要弄清声音在宗教仪式中的象征功能和文化底蕴。用特殊的声音表达特殊的感情和特定的意图是古今中外人类宗教仪式中共存的普遍现象。萨满教作为一种比较原始古老的宗教形态,对声音的理解和看法尤为古朴而神秘。在萨满教观念中,认为神灵喜欢声音而鬼魂害怕声音。萨满仪式中对各种声音的不同处理是以对声音的这种双重理解为前提的。

萨满音乐作为萨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萨满教的神灵体系、观念体系以及仪式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宗教功能。萨满用曲调的交替、音色的变换、鼓点的节奏调整等方式表达不同的宗教情感和信仰内容。

鼓是萨满舞蹈必不可少的伴奏乐器,更是萨满最主要的法器。鼓是萨满教的重要标志。鼓的洪阔高亢、气势恢弘造成了一种神驰神降的庄严、紧张、肃穆及神秘的宗教氛围。鼓在整个萨满教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萨满所用的鼓的形状和大小等特征在各地都有所不同,大体来说,鼓分为抓鼓和单鼓两种。抓鼓与单鼓一样,同为单面带环、蒙革的圆形鼓,用鼓鞭击奏。所不同的,一是鼓框用料不同;二是抓鼓无柄,而单鼓有柄。从二者的演奏方式、使用场合、流传区域以及满汉混用几方面来看,抓鼓与单鼓为同源传承关系。从制作的难易、形制的繁简以及流传区域和冶铁术在民间发展的诸因素来看,抓鼓应先于单鼓而出现。抓鼓主要流传于黑龙江、吉林地区,单鼓主要流传于辽宁、河北和内蒙古地区。

萨满跳神音乐的旋律形态并不发达,而鼓乐却极其丰富。鼓点更是萨满跳神音乐的核心和精华,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实用价值。轻重缓急的鼓点常常说明某种萨满精神或行为的状态。鼓声剧烈时多是在萨满请神之初,或在萨满即将进入昏迷之前,或在神灵与萨满神人交流的昂奋之时;当鼓声节奏鲜明、富于技巧的时候,萨满大多是在做仪式规范的基本表演;当鼓声微弱,时隐时现,甚至停止之时,萨满一般在进行祈祷和倾诉。

在满族中,鼓的使用一般要配以腰铃,这是其在乐器使用上的典型特征。腰铃, 由腰带、衬裙、锥铃、系环等部分组成。腰铃上铃铛为锥形、筒状、铁或铜制。长约20厘米,直径约3厘米,少则十几枚,多则几十枚不等。锥铃直接用皮绳穿在衬裙上,系环缝制在衬裙上部,一环拴一铃,或一环拴两三个铃。环与环的距离讲究疏密得当,否则影响腰铃的演奏和发音。表演时,萨满腰胯左右摇摆,发出节律式的声响,与变化多端的神鼓鼓声相应和。腰铃根据发声方式的不同,又分为以下三种:节律式的左右摆动作响,称之为“摆铃”;将腰铃拎在手中摇晃作响,称之为“摇铃”;或将其顿地作响,称之为“顿铃”。

腰铃和鼓声一样,也有着广泛的宗教象征意义。萨满腰铃撞击,意味着萨满升入自然宇宙,身边风雷交鸣,行途遥远广阔。同时人们认为,腰铃又是镇邪器,哪儿有妖魔鬼怪,放上腰铃就能镇住,太平无事。在祭祀的各种响器中,腰铃显得清脆独特,烘托自然宇宙各种现象的气氛,也象征着神灵的踪迹。人们认为魂之行走是有声音的,走到哪儿,人们看不见,但铜铃一响就知道神来了。因此铜铃不受人的支配、控制,它可以自己出行,还可以化成各种各样的动物。

为了区别萨满在正常精神状态下的世俗人格和进入附体状态下的神异人格,在萨满音乐中往往用真声和假声的二元对立方式来处理萨满发出的声音。真声是萨满本人用来表达对神灵的真诚祈祷等宗教感情,而假声则用来表达神灵附体状态下的“神灵语言”和“精灵语言”,以示萨满在附体状态下所讲的话不是萨满本人的话,而是神灵或精灵借萨满的口在“发号施令”。

总之,萨满音乐在萨满仪式活动中起着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和渲染气氛等多种作用。萨满音乐是把语言无法表达的含蓄感情形式和信仰内容加以分节程式化的宗教艺术。它在萨满宗教感情状态的形成中起着根本性的艺术感染作用。

(三)萨满舞蹈文化

在琳琅满目的对“萨满”的定义中,有一种把萨满称之为“因兴奋而狂舞者”。“狂舞”,足以说明在萨满教中舞蹈的重要作用。换言之,也只有通过舞蹈这种形式,才能更准确地理解萨满仪式的内涵。

萨满舞蹈俗称为“跳神”,是萨满法师在为氏族部落祭祀、请神、治病等活动中的舞蹈表演,属于既具有图腾崇拜意味,又具有万物有灵崇拜意味的原始性舞蹈。分析任何一例原始巫术过程,我们都会发现它往往是由咒语、法仪、舞蹈诸种因素合而为一的。萨满教的祭祀仪式也是如此,所以有许多专家称满族的萨满教具有歌、舞、乐三位一体的宗教形态特征。萨满教舞蹈也因而依赖萨满教祭祀仪式而存在。随着萨满教祭祀仪式世代相传,萨满舞蹈也就随之流传下来。

同类推荐
  • 乾陵文化研究(三)

    乾陵文化研究(三)

    本书从弘扬乾陵文化和唐文化的角度出发,对乾陵文化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包括:“研讨会专区”、“陵园探索”、“绘画赏析”、“石刻考释”、“人物研究”、“文史杂谈”等栏目。
  • 知堂两梦抄(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知堂两梦抄(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这个选本和坊间流行的其他选本所选篇目,几乎无一篇同者。周作人在传统中找到了他所称的“中国思想界之三盏灯火”——汉代王充,明代李贽,清代俞正燮,他们的共同特征是“疾虚妄、爱真实”,并由此上溯到墨子、颜回、大禹,梳理出自己独特的文化传承系统。本书清晰地呈现了这个思想体系。
  • 妙趣人生

    妙趣人生

    《妙趣人生》是著名作家蔡澜的散文集。其中精选蔡澜回忆悲欢往事,品鉴生活细节,阐述生命哲理,抒发人生感慨的文章。作者妙笔生花,叙事、状物、写人、说理,皆明白如话,妙趣横生,而又余味无穷。蔡澜已在国内出版了近百本简体字版的著作,《妙趣人生》选文的角度比较独特,其中不少文章是首次结集出版。
  • 民国情事:此情可待成追忆

    民国情事:此情可待成追忆

    本书选取了民国时期九个颇具代表性的名人爱情故事,以三男三女以及三对夫妻作为本书的主角,力求把故事讲得精彩透彻,而又删繁就简。“何事秋风悲画扇”部分的三个男主角分别是胡兰成、郁达夫、李叔同;“恨君不似江楼月”的三名女子为萧红、苏青和吕碧城,“那年花好月正圆”部分,选取了三对夫妻,分别是溥杰与嵯峨浩,徐悲鸿与蒋碧微,胡适与江冬秀。
  • 李劼人说成都

    李劼人说成都

    懒散近乎“随时随地找舒服”。以坐茶馆为喻罢,成才人坐茶馆,虽与重庆人的理由一样,然而他喜爱的则是矮矮的桌子,矮矮的竹椅——虽不一定是竹椅,总多关是竹椅变化出来,矮而有靠背,可以半躺半坐的坐具—— 地面不必十分干净,而桌面总可以邋遢点而不嫌打脏衣服,如此一下坐下来,身心泰然,所差者,只是长长一声感叹。本书从李劼人小说中分门别类,节录出有关成都文明发展的大量文字,如清末的叽咕车(鸡公车)到抗战时的木炭汽车,足以见出成都交通的一个侧面。所有这些变迁的实录,后人完全可以视为一代信史。 其中收入本书的《成都是一个古城》和《旧帐》,都是一九四九年后没有公开发表过的。
热门推荐
  • 锦绣娘子

    锦绣娘子

    聪慧伶俐的她,终于成为西淀最好的绣娘,原本以为日子可以一直安稳的过去,却有人不管不顾的闯了进来。冷情毒舌又医术高明的神医,独独吃农家饭上了瘾,厚着脸皮天天去蹭饭,到底是饭菜太好吃还是做饭菜的人早已进了他的心?嗜武成痴的少将军,见了清丽动人的娇绣娘,从此春心萌动,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一个神医,一位将军,当他们同时抬着聘礼来提亲,一向有主见的她也变得不知所措……
  • 柚子甜

    柚子甜

    谢谢你来过很遗憾你还是离开但是我还记得不曾忘记
  • 顾少的暴力娇妻

    顾少的暴力娇妻

    拳击手一朝重生,竟和顾家少爷牵扯不清。
  • 将军家的书童

    将军家的书童

    “将军,你今天要与苏公主去游湖,可别迟到了。”那是老夫人特别交待的,她只管奉命行事。“你难道一点也不担心我要娶公主的事情吗?”一双腹黑的眼眸闪着某种期待。“担心啊,担心你不能把公主伺候好,谁叫你风评不好。”她特无辜的睁大眼。那些人都将矛头指到了她身上,她只是个书童好吗,她还是个男人!
  • 馐臭与琼香

    馐臭与琼香

    雷雨交加,乌云氤氲。“与天齐贺,魔王,王妃。”座下大护法巽日与其他三个护法立在阶下低头朝贺。“不必拘礼。”夜改站在王座旁边,低头看着坐在下手座上的雀楼臂膀内的襁褓。“但,”撷耳支支吾吾的欲言又止。“嗯?”夜改并没有抬起头来,细细的眼眸斜斜的望了过去,分外铮亮。“看这天气,并不是个好兆头。”辛猗没有敢抬头,祷福的手也没敢放下。“不妨事,”旁边的九沔也是同样的姿势,小心翼翼,缓缓的抬起头来,眼光望向夜改面前的王案。
  • 变态不穷:花鸟画(文化之美)

    变态不穷:花鸟画(文化之美)

    中国画历来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类。其中花鸟画的文化体系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息息相关。花鸟画的技法多样,既写形又写意。古代文人志士挥毫泼墨,在画中体现自己的思想,并间接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本书以起源、发展、成熟与新变化时期为主线,翻开一部中国花鸟画的历史。
  • 狱中上母书

    狱中上母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红尘坊:医手遮天

    红尘坊:医手遮天

    飞升之际,被最亲近的好姐妹出卖,数千年修为毁于一旦。再次醒来竟是三百年后的下届大陆。什么相貌丑陋?什么毫无天赋?看她如何完美逆袭。魔界至尊中意她,高高在上的医仙是他的小弟,一手完美医术纵横天下。可,这传闻中的陵王殿下是怎么了?说好的冷酷睿智,佛挡杀佛呢?这粘人的橡皮糖是什么鬼?说好的不亲女色,断手断脚呢?“王爷,你的节操掉了。”“节操是什么东西?可以帮本王娶媳妇吗?”
  • 懂戏的不只有我:中国人都必须知道的中国戏曲史

    懂戏的不只有我:中国人都必须知道的中国戏曲史

    中国戏曲的唱腔动人,身段曼妙;塑造的人物形象生动,类型多样……这一切,都使中国戏曲成为回味无穷的艺术瑰宝,它纵横古今,让世界为之倾倒。本书就以通俗生动的语言,叙述了中国戏曲的发展历史,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剧种,各个流派的代表剧作、人物,以及它们的时代特征和戏曲特点。同时,还概述了中国各民族各地域丰富多彩的戏曲文化,让大家看到,中国戏曲一直都没有远离中国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