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9000000002

第2章 禅 禅定及禅宗(1)

(一)禅的含义和由来

禅,也称禅那,是梵语Dhyana的音译。鸠摩罗什将其译为“思维修”,即对思维活动的修持;玄奘译为静虑,系念寂静而正审思虑的意思。

为什么要进行“思维修”呢?为什么要进行“静虑”呢?《俱舍论》中说:“依何义故立静虑名?由此寂静能审虑故。审虑即实了知义。”

“禅”一般与“定”并称。定是由梵语Samadhi即“三昧”“三摩地”译来的,也称“等念”。《大智度论》中说:“善心一处不动,是名三昧。”

唐朝著名的禅学家宗密说:“禅是天竺之语,具云禅那,中华翻为思维修,亦名静虑,皆定慧之通称也。源者,是一切众生本觉真性,亦名佛性,亦名心地。悟之名慧,修之名定,定慧通称为禅那。此性是禅之本源,故云禅源,亦名禅那。……今时,有但目真性为禅者,是不达理行之旨,又不辨华竺之音也。然亦非离真性别有禅体。但众生迷真合尘,即名散乱;背尘合真,方名禅定。”

宗密提出“定慧通称为禅那”,定是指禅定,慧即指由禅定引发的“性上无漏智慧,一切妙用,万德万行,乃至神通光明”。

对此,隋朝天台宗智凯更进一步阐明说:“……当知此之二法,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故经云:‘若偏修禅定福德,不学智慧,名之曰愚;偏学智慧,不修禅定福德,名之曰狂。狂愚之过虽小不同,邪见轮转盖无差别。若不均等,此则行乖圆备,何能疾登极果?’”

智凯认为,只有定慧一体,才能称之为禅,否则就会有所偏颇,坠于邪见,非愚即狂。

“禅”最早出现于印度最古老的典籍《吠陀经典》中。《吠陀经典》是雅利安民族所崇奉的圣典,是公元前1300年前的古文献,所载多为赞颂神明的歌曲,包括祭祀咒语、祈福消灾等内容。

雅利安民族南下印度河,留居在今称之为“旁遮普”的地方,成为印度远祖,并孕育出了印度文化,这些印度河流域土生土长的先民基于圣典而创立的圣书,有《梵书》《森林书》《奥义书》等。《奥义书》,约为公元前六七世纪的产物。全集有九卷,共计六种。其中就特别注重对宇宙本源与人的本性,从哲理上加以探讨和实践上加以总结,标举“梵我合一”“静虑禅定”“轮回解脱”等等。它那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庞大的理论体系,在当时印度上层社会引起很大反响,并被学术界视为印度哲学史的真正开端,各种学派秉承《奥义书》的旨意而自成一格。

当时,出现最有代表性的“声论”“吠陀论”“因明论”“胜论”“数论”及“瑜伽论”六大学派,其中以“瑜伽”的“相应”一说,最合乎并总括初期“禅那”,即由“静虑”而达到人神冥契的境界。

据洪修平先生的《中国禅学思想史》中所述,考古学者曾在印度河流域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一颗刻有跏趺而坐、作沉思冥想状的神像的印章,还发现一些呈瑜伽坐法的刻印,这些被认为是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间的文物表明了瑜伽实践的古老性。

胡适先生认为,“禅”起源于古印度的瑜伽功,瑜伽的作用在于“管束我们的心,训练我们的心,使心完全向某一方面走,而能于身体上、精神上和知识上发生好的结果”。

瑜伽为梵文Yoga的音译,意思是“结合”“相应”。在印度,婆罗门教在《白骡奥义书》和《慈氏奥义书》中,瑜伽派在其经典《瑜伽经》中,系统地提出了瑜伽修持的方法,明确提出了禅和定的修习,《瑜伽经》中关于修习瑜伽的八个阶段有“禁制、劝制、坐法、调息、制感、执持、禅那、三昧”。可见“禅那”“三昧”的修持,在瑜伽派整个修行阶段的重要性。

婆罗门教为其信徒规定了人生必经的四阶段:其一,为少小离家,谒师习经;其二,为长而回家,娶亲理家;其三,为壮年入林,潜心修道;其四,为清静度日,乞食为生。在这四期生活中,第三期隐居森林,诵读《森林书》和《奥义书》,然后凝神息虑、沉思冥想、静入禅定、逐渐成道,此为人生重要时期。

通过凝神息虑、禅定入道的过程,修行者加深了对圣典奥义的理解,因而成为风靡于世的法门。公元前6世纪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被奉为古老传统的原始禅观,非但未被抛弃,反经多方采纳,沿用至今。

(二)印度佛教的禅学

释迦牟尼出家之后,曾跟从阿罗陀·伽蓝修习梵行,坐禅入“无所有处定”,还修习过“非想非非想处定”。然而他认为,这些法门终未脱离世间,而至“真解脱门”。

结束了六年的苦行修禅生活后,释迦牟尼独自来到尼连禅河(今利拉詹河)的溪流中沐浴净身,接受牧女的乳糜之供;康复后再到今为菩提伽耶的地方,于一棵毕钵罗(即菩提树)树下结跏趺坐,静心正念,发大誓愿:“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是身,终不起此座!”

经过冥思默照达四十九天,他终于证得无上菩提,彻悟了宇宙人生的真谛,实乃“缘起性空”“性空缘起”顺逆四字。由此明白“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三法印的道理。天色将晓,世尊抬头望见启明星,心星朗照,霍然悟明,得无上正等正觉。

释迦牟尼佛即是通过禅定在菩提树下静坐悟道成佛。

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说:“禅定一行最为神妙,能发起性上无漏智慧。一切妙用,万德万行,乃至神通光明,皆从定发。故三乘人欲求圣道,必须修禅。离此无门,离此无路。”

但是释迦牟尼所创的佛教禅法,其内容之丰富,体系之严整,绝非同一时期之“外道禅法”(佛教以外的禅法)所可比拟。如《杂阿含》中记述世尊所传“四念处”“不净观”“数息观”“十六特胜”“十遍处”“念佛观”“四禅八定”“四无量心”“六通三明”“空无相无作三昧”等。

关于禅的种类,佛教的禅主要有小乘禅和大乘禅两大类。

小乘禅即小乘佛教的禅。小乘以“戒定慧”“三学”来概括全部佛法。修习的主要内容有四禅、四无量、四空定、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等,最基本的为四禅、八定、九次第定。小乘佛教认为,依次修习“九定”中的前八定所产生的境界,仍然摆脱不了世俗世界的生死流转,只有“灭受想定”(亦称灭尽定,与前八定合称为“九次第定”)才是禅定的极致,能超出三界,而达到究竟涅槃。

而大乘佛教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来概括其修习的主要内容。大乘佛教的禅是在小乘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范围比小乘佛教更大了。

在大小乘佛教的理论和修行实践中,“禅定”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与“外道禅”不同的是,佛教不再把禅定作为修习的终极目的,而是把禅定视为获取无上智慧的手段。

(三)中土早期流传的禅学思想

东汉末年,安息国太子安世高,在桓帝建和二年(148年)来到洛阳,翻译了《阴持入经》《佛说大安般守意经》《禅行法想经》《道地经》等三十多部佛教小乘经典;月氏国人支娄迦谶(简称支谶)在汉桓帝末年来到洛阳,译出了包括《首楞严三昧经》《般舟三昧经》等禅经在内的佛经十四部二十七卷,第一次将大乘禅法传到了汉地。安世高和支娄迦谶成为汉译佛典的创始者。在他们的影响下,中国当时的佛教义学分为“禅数学”和“般若学”两支。

“禅数学”是将禅定实践与研习佛教教理结合为一的修习法门。“数”的本义是“法数”,是指用数字概括教义的方法,如四谛、五阴、十二因缘之类。

“般若学”是大乘佛教理论的基础,认为世界万法缘起性空,是由缘而生的假有,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性,修行者只有 把握“性空”之理,才能证悟佛智。“般若”系梵语音译,意思是一种特殊的智慧。

禅作为佛教的修行方式,有佛教就有禅定,即有禅学。在南朝慧皎所作《高僧传》的《习禅篇》部分中,对禅宗以外的其他宗派,如天台宗、华严宗、三论宗等,都有当时著名的习禅者为其立传。在达摩到达中国之前,中国禅学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形态,形成了以鸠摩罗什、道安、佛驮跋陀罗为代表的几个主要的派别。

鸠摩罗什(343—413年),简称罗什。他的父亲从天竺移居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被龟兹国王请为国师,并把妹妹嫁给他,生下了罗什。罗什7岁出家,385年入姑藏(凉州治所,今甘肃武威),在那里,罗什居住了十六年,熟悉了汉地文化。后秦姚兴弘始三年(401年),秦王姚兴派使者将罗什迎至长安,尊为国师。当时跟随罗什学习佛法的有三千多人,一些著名的被称为“什门八俊”“什门四圣”“什门十哲”。

现存罗什主持翻译的佛经和著述有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其中有《大品般若经》《大智度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成实论》《无量寿经》《首楞严经》《金刚经》《法华经》《维摩诘经》《禅法要解》《坐禅三昧经》《禅秘要法经》《思惟要略法》等,对中国禅学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罗什说:“佛弟子中有两种人:一者多好一心求禅定,是人有漏道;二者多除爱着,好实智慧,是人直趣涅槃,入暖法中。”他认为:“当学求诸法实相,不有常不无常,非净非不净。”沉溺于禅定,执著于常,或执著于无常,执著于净,或执著于不净,都是执著,都不能达到涅槃的境界。

另外,罗什在所译的《禅法要解》中提出的“四依凭禅法”,也是后来中国禅宗所立“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宗旨的重要根据。“四依”即依深义不依于语;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智不依识;依法不依人。四依强调了对义理领悟和开启智慧的重要,突出了修行者的主体精神和自觉精神。

属于鸠摩罗什一系的还有僧睿、僧肇等。

罗什对僧肇非常赏识,谦称自己的见解跟僧肇不相上下,但在文辞方面,还是要向僧肇学习。他称僧肇为“秦人解空第一人”。僧肇的思想体系,是围绕着般若“空”的观念建立起来的。他认为,承认现象的存在,与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空”的,并不矛盾。他举例说:“譬如幻化人,非无幻化人,幻化人非真人也。”意思是说,因为幻觉而生成了人像,不能说没有,只能说他是幻化的,是不真实的。他认为,正确的说法是,物是“非有”和“非无”的统一。

在《物不迁论》中,僧肇认为,世界看起来是运动的,而实际是静止的,时间似乎在消逝,实质上却是停留的。他认为,动是假象,而静才是本质,事物只是各自停留在一定的阶段,没有发展、延续和变动。在《宝藏论》中,僧肇举例说,“故经云: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心净则佛土净,是后来禅宗的基本思想。

同类推荐
  • 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本书根据梵文、巴利文文献和汉译佛经,系统研究了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创教教过程及原始佛教思想。本书内容丰富,言简意赅,于1995年出版后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故重新排版,以飨读者。
  • 读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传

    读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传

    六祖慧能的一生,既是一个充满奇遇与追杀的故事,也是一场演绎人性与佛性的智慧之旅。
  • 释然的修行

    释然的修行

    释然是个刚刚经过了成人礼的小和尚,对他来说,佛法和尘世全部一股脑儿摆在了尚未准备充足的自己面前。于是,烦恼氆就接踵而至。
  • 越空越满:善行是最好的开始

    越空越满:善行是最好的开始

    作者用简洁思辨的文字,给我们以启示,协助我们转化心性。指出生活中人们的痛苦烦恼的根源。通过开启心智,让困惑的自己获得自由,找回内心本来清净的自己。快乐不是一蹴而就,获得快乐自由需要降伏内心。通过重拾人伦道德,先做个善良的人,之后成办利他。放空自我,在帮助别人的同时重新发现自己的生命之光。慈善就是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善意行为,慈善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那是温暖快乐的源泉。
  • 人间万事

    人间万事

    一部哲学通俗读物。本书是星云大师撰写的专栏文集。书中探讨了包括人情、人性、人心的善恶好坏等社会问题,对家庭、社会、世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究。总体讲是运用佛教的理念、智慧破解人生各种困厄。
热门推荐
  • 医起种田:农门医女山里汉

    医起种田:农门医女山里汉

    新书《田园蜜宠:神医撩汉种田忙》喜欢甜宠文爽文的不要错过呦。当又疯又傻又软弱的豆蔻拥有冷静的急诊医生灵魂爹重病,娘软弱,吃奶的弟弟和寄养在外的妹妹,再看看漏雨的草房,石头围墙,好一个家徒四壁。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幸好咱有一手好医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一手好医术,带领全家医起发家。顺便360°转体啪啪打脸极品乡邻和白眼狼亲戚盖房,置地,一手医术横行乡里。看农家医女,怎么把家徒四壁过成财主地霸,翻身把山里汉子压。
  • 你好,倔驴先生

    你好,倔驴先生

    『推文,《和陶先生说午安》』一滴泪,点亮了相识的明灯。谁知道,原是旧相识。甜蜜背后隐藏的,是直击心脏的苦楚。喜欢,真的是很简单的事?终究是错付…回首所有过往,最美不过初遇那句——“你好啊。”【双女主文,带点奇幻,有甜有虐,坑品保证】
  • 万界融合史

    万界融合史

    【新书,九天星界已上传,一个很长长的故事,希望大家能喜欢!】开局一个糟老头,进化全靠被雷劈。(文风类型:轻松,搞笑,吐槽,恶搞)(大概类型:畅想未来,脑洞世界,无限流)(关于主角:自恋,弱鸡,胆小,渣渣!不过他是主角,后期应该会变好。)(关于女主:)(关于太监:苦逼作者,熬到完本,建议入坑。)作者自建群:390085271
  • 绝对主角之灵傀

    绝对主角之灵傀

    穿越到能拥有强大力量的世界应该很兴奋吧?可当你发现处处是绝境而你无论如何都摆脱不了一死的命运时你会怎么办?当你又发现天下苍生需要你拼尽全力还要牺牲生命去保护时你又会怎么办?你会努力修炼打到boss以拯救苍生还是自暴自弃反正终究一死干脆趁早享乐呢?赵天弃就是这么一个倒霉蛋,或许就如同他的名字一样吧,他就是个天弃之人,所以才会这么倒霉!
  • 匿名信(人间职场浮世绘)

    匿名信(人间职场浮世绘)

    海外留学归来的高级管理人才杨木,通过权钱交易当上了某医院院长,上任之初忽然接二连三收到患者的举报信,指控妇产科男医生吉瑞是一个隐藏多年的色魔,院长杨木急于在工作中干出政绩,他决定让已接近退休年龄的妇产科男医生吉瑞立刻办理退休手续离开医院。吉瑞难舍自己的工作环境,这些女患者究竟是谁、住在哪里他已经记不清了,而且写举报信的人大多匿名。吉瑞不情愿地从院长那里拿回这些信,开始了对女患者的漫漫寻找。因为寻找写举报信的女人,吉瑞上了媒体,杨木忽然想起举报吉瑞的那些密信,担心一旦被媒体披露会极大地影响自己的政治前程和医院的声誉,于是他悄悄地潜入了吉瑞的住处……
  • 权谋残卷

    权谋残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地洞(中国好小说)

    地洞(中国好小说)

    鱼烂沟村地下有水晶,但是政府早已禁止民间偷挖。农民朱大奈一心想发财,动起了挖水晶的念头,于是他谎称出去打工,自己没日没夜地钻到地下挖地道。朱大奈的老婆杨梅长期和村长朱富有不正当关系,但是她为了过上好日子,就掩护自己的丈夫朱大奈挖水晶。不幸的是,村长朱富还是抓住了朱大奈挖水晶的把柄,借此讹诈杨梅2万块钱。村长朱富先后两次拿着从杨梅那里讹诈来的钱,去诱惑朱大奈的相好胖丫,第二次终于成功,却在中途昏死过去,被朱大奈扔到挖好的偷水晶的坑道里。可是,朱大奈不知道的是,村长只是昏死,并没死去,他早就醒过来了,在朱大奈再次下到坑道里的时候,村长借机把朱大奈杀害……
  • 我的狐狸陛下

    我的狐狸陛下

    她二十一世纪的顶级医药世家掌舵人,却被至亲所杀穿越而来,却在穿越之初一眼望见了一个紫眸妖孽,从此痴缠几世轮回。“诶~哪里来的小奶狗”甄馨抱起地上油黑的一小团。某妖孽磨牙,被气的浑身发抖心中默念“是能上天入地的九尾神狐!”甄馨捧起了那一小团,往自己的怀中紧了紧:“怎么一直在抖,一定冻坏了吧。”某妖孽朝着甄馨的胸前蹭了一蹭,无节操的摇了摇紧紧缠在一起的尾巴。一旁见状的斩风惊愕的睁大了眼睛,这还是他家英明神武,盖世无双的主上吗!
  • 神医小财迷

    神医小财迷

    一朝穿越,本想进宫选秀,冠宠后宫,却发现皇帝年纪已大。退而求其次,想先混个太子妃当当,却不想自己已有婚约,这可如何是好?回京途中顺便救了一名青衣男子,本想着献宝退了婚约,哪料……他怎么缠着不放?这可不行。某男:“不知姑娘姓甚名谁?”某女:“姓倪名恩人。”某男:“不知姑娘出诊费多少?”某女:“自个儿掂量自己的命值多少钱。”某男:“分文不值该当如何?”某女:“……”
  • 世界如此美好

    世界如此美好

    世界的贵族垄断了魔法,人人唾弃的奴隶班纳,却在机缘巧合下学到了禁术黑暗魔法。在此期间北境动乱四起,种族和阶层战争不断。王国破碎,蔑视生命的黑魔法师当道。班纳是否能搭上历史的车轮,改变自己命运?这是一本救赎文,讲述了班纳从小到大如何从身份,自卑,懦弱中获得救赎。本文爽点较少,不过绝对励志。魔法和生物种类繁多,世界有南北两境,中间有大海相隔。绝对是符合西幻口味的完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