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1000000007

第7章 螳螂的捕食(3)

当螳螂进食的时候,它往往先从猎物的颈部开始。猎物被它用锋利的前肢拦腰抓住,而另一只前肢则会将猎物的头按住,这样猎物的颈部便会显露出来。接着,它会寻找猎物颈部那块柔软而缺乏护甲保护的地方,一口一口地咬下去,中间很少有停顿,直到从猎物颈部撕开了一道大口子。蝗虫就这样慢慢地断气了,而成为了一具不再会感觉到疼痛的尸体;蝗虫的咽气使得螳螂的进食变得更加从容,它可以想吃哪儿就吃哪儿,不再有什么顾忌。

螳螂第一口就从猎物的颈部下手,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我想这种选择一定是有其中的原因的。现在,不如先把我们的话题稍稍停一下,让我们花一点时间来探究一下螳螂为什么有这样的进食习惯。

一到六月,我就会在围墙之内的薰衣草上发现两种蟹蛛。其中的一种有着白缎子一样的身体,而腿上却长着一圈圈呈绿色和粉红色的环,这种蟹蛛被叫做金钱蟹蛛;另一种的身体则是乌黑发亮的,腹部有着红色的圈,中间则是叶形斑点,这种蟹蛛被叫做圆蟹蛛。这两种蜘蛛非常有意思,它们都会像螃蟹一样横着走路。另外,它们对于织网打猎非常不在行,虽然它们也能吐丝,可是非常有限,而且这仅有的一点蛛丝也是为了它们做茧袋存放蛛卵准备的。说到它们是如何捕获猎物的,那就是隐藏在一些花朵之上,然后袭击前来采蜜的蜜蜂。

这两种蟹蛛最喜欢的食物就是蜜蜂了。我曾经看见过好多次蟹蛛在准备享用自己的战利品时,要么把蜜蜂的脖子咬住,要么死死咬住其他的什么部位,包括蜜蜂翅膀的翅尖。总之,那只蜜蜂已经没有挣扎的可能了,它们在蟹蛛的口下垂着爪子,吐着舌头。

我之所以提到这一点,是因为蟹蛛将自己的毒针插入蜜蜂颈部的现象让我不得不想到了螳螂在捕捉蝗虫时的情况。都是从颈部开始的方式是那么相似。我心中有这样一个疑问:一只蟹蛛是非常弱小的,它的身体十分娇嫩,到处都是暴露出来的致命弱点,可是它怎么能将蜜蜂这样灵活的猎物牢牢制伏呢?从体形上说,蜜蜂要比蟹蛛更加庞大一些,至于身体的敏捷程度,蟹蛛更是万万不及,而且蜜蜂身上还有自己的毒针!

不管是体力上还是武器装备上,攻击者蟹蛛与被攻击者蜜蜂之间都有着非常大的差距,要是蟹蛛能够吐很多丝,凭借蛛网的帮助进行捕猎倒是能够让我理解为什么蜜蜂是最后的失败者,可是蟹蛛本身是没有蛛网和丝线的,而它却依旧是蜜蜂面前的胜利者,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胜利。要知道,如此之大的差距,已经与绵羊和狼之间的关系差不多了。但是,弱小的一方非但没有退缩,反而勇敢地发起了进攻,更不可思议的是弱小者最后取得了胜利!

无数的蜜蜂死在了蟹蛛的袭击之下,在我进行观察的几个小时中,蟹蛛没有任何败绩,它们源源不断地吸取着蜜蜂的体液。要想解释这个结果,我相信,看上去相对弱小的蟹蛛肯定有自己占据优势的独门秘技,而正是这种独特的方法使得它在面对蜜蜂时补上了自己的不足,蟹蛛肯定用了某种办法从而使它战胜了看上去很难战胜的强敌。

如果我选择只在薰衣草旁守株待兔,等着观察蟹蛛与蜜蜂之间的战斗,那么最可能的结果就是花了很多时间却毫无收获。因此,要想搞清楚这里面的问题,我还要更加主动一些,准备好观测这一秘密的条件。因此,我所设计的金属网罩又搬来了新的居住者:我将一只蟹蛛和一束薰衣草放到网罩中,同时在薰衣草上洒了一些蜂蜜,并将三四只活蜜蜂放到网罩中。

这些蜜蜂似乎根本没有在意自己附近的可怕邻居。它们一直在网罩中不安分地飞来飞去,并不时地落到薰衣草上吸两口蜜。有的时候,危险的蟹蛛就在离这些大意的蜜蜂很近的位置,几乎不超过半厘米的距离。但是,蜜蜂们或许因为太专心了,而丝毫没有意识到其中的危险。看来,这么多年的经验对于这些蜜蜂来说基本上没有起到作用,它们依旧不懂得防范针对自己的可怕屠杀者。反观蟹蛛,它异常冷静,一动不动地等待着进攻的机会。它埋伏在蜂蜜旁边的花朵上,将自己四条长长的前爪张开,然后稍稍抬高一些,随时准备进攻。

时机到了,一只蜜蜂刚好前来采蜜。蟹蛛迅速出击,用自己的毒钩将蜜蜂的翅尖抓住,用它的长爪子很笨拙地勒住了蜜蜂。蜜蜂在最初的几秒钟内奋力挣扎,但蟹蛛此时已经到了它的背上,所以它的毒针无法伤到攻击者。二者之间的肉搏战需要尽快结束,不然蜜蜂便能逃走。这是蟹蛛的失败,它不会接受这个事实,因此立刻迅猛而准确地将蜜蜂的颈部咬住。当蟹蛛的毒钩刺入蜜蜂的颈部时,胜负便没有了悬念。蜜蜂丧命了,它像遭到雷击一样,原本还在奋力挣扎的它,此时只剩下了最后的抽搐,微微颤抖,慢慢静止了下来。

蟹蛛没有放松蜜蜂的颈部,它要做的是享用自己的胜利果实,它并非要将蜜蜂的尸体全部吃掉,而是吸干蜜蜂的体液。当颈部被吸干之后,它才会改换自己进食的地方,可能是腹部,也可能是前胸。我以前在野外所看到的蟹蛛正在啃噬蜜蜂其他地方的原因,或许就是这个,我没有看到它吸血的过程,而是看到了吸完血之后啃噬蜜蜂其他部位的状态。因为紧咬住颈部是发生在刚刚控制住猎物的时刻,此时的蟹蛛还没有完全结束战斗;但是等到它转移了美餐的地点时,颈部已经没有更多体液可以吸吮了,它选择的是一个其他的多汁部位。

蜜蜂的体液渐渐地被蟹蛛吸完了,而此时的蟹蛛开始将自己的杀人武器移动起来,或者是这里,或者是那里,悠闲地进行各种尝试,品尝受害者的鲜血。有一次,我见到的进餐过程竟然长达七个小时,而且,由于我的观察打扰到了蟹蛛,它还中断了自己的进餐过程。如果是一具遭弃的尸体,蟹蛛不会对其产生任何兴趣,尽管表面上尸体似乎没有受到任何伤害,其实,看不出咬痕或什么伤痕的外表之下,很可能已经被蟹蛛吸干了所有的体液。

我的猎狗朋友布尔在与对手搏斗时同样是将对手脖子上的皮咬住,因为这是能够迅速遏制对手獠牙的最佳途径。关于这个方法,我们经常能在狗类动物中见到。它往往张开嘴大叫着,似乎随时会开始自己的撕咬。而能够让对手屈服的最保险的办法便是狠狠地攻击对方的颈部,这样它就无法动弹了。蟹蛛与蜜蜂之间的战斗,与布尔的目的还是不一样的。它需要顾忌的是蜜蜂那恐怖的蜇针,如果不幸被蜜蜂的毒针蛰一下,蟹蛛就很危险了。

但是蟹蛛有着自己的办法。它知道对方的弱点就在颈背,在对手还有反击能力的时候,它不会分散自己的进攻点,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蜜蜂的颈部。蟹蛛与猎狗的战术非常相似,但是蟹蛛的目的并非只是制伏对手,虽然制伏对手难度要更低些。蟹蛛的目的是彻底杀死蜜蜂。当蜜蜂的颈部被咬住时,它就已经失去了生命的主动权。蜜蜂的中枢神经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受到蟹蛛毒液的侵害,因此死掉只是个时间问题了。而蟹蛛这种对敌办法可以让它不必竭尽全力地投入到一场惨烈的战斗中去,因为它实在没有资本打持久战,而它的对手则武器先进——毒刺和蛮力,这是蟹蛛非常清楚的态势。

现在让我们再回到螳螂的话题上。与蟹蛛迅速击败蜜蜂相比,螳螂在这种闪电战上也是非常有心得的。面对比自己强壮的蝗虫,或者强壮的蚱蜢,螳螂会尽力避免筋疲力尽地战斗之后再去品尝食物,它只会安静地品尝自己的盘中餐。如果美餐时被打扰了,那么它的进食乐趣也会大打折扣。可是它的美食是一些具备强力弹跳能力且拥有粗壮后腿的壮汉,它们的后腿上像螳螂一样带着锯齿,假如被这样的大腿踢上一脚,那么拖着硕大肚子的螳螂很可能会意外地开膛破肚。当然,对手还有一些看上去不这么危险的反抗,而所有这些都不会让螳螂有一个进餐的好心情,那么,怎样才能杜绝这些反抗的发生呢?

肢解反抗者,这自然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可是这个办法需要太多的时间,而且更加具有危险性。螳螂有一个更好的选择。它非常熟知对手颈部的构造,从这一没有太多保护的地方开始自己的攻击,能够遏制对手的动力源泉。没有了动力,它就不能进行反抗了。还有一个问题,虽然它无法反抗,可是它还没有在短时间内瘫痪,蝗虫可不是蜜蜂,它有着坚硬的外壳和强大的蛮力,因此,制住颈部以后需要立刻撕咬,只有这样蝗虫才难以动弹。仅仅过了不长的时间,蝗虫的挣扎便停了下来,它已经奄奄一息并且很快死掉了。虽然对手有着庞大的身躯,虽然它力量强劲,可是这无碍于螳螂安静地进餐。

我曾经将捕食昆虫区别为两类,一类是麻醉猎物的,另一类是杀害猎物的。不管是哪一种,它们对于自己的对手都是非常了解的。现在,我们还应该在捕食昆虫中加上两位:蟹蛛——它有着独到的攻击对手颈部的窍门;螳螂——它熟知对手的薄弱环节,一击致命。

同类推荐
  • 女性减重:知道这些就够了

    女性减重:知道这些就够了

    科学减重的方案,你值得了解。作者戴尔·沃勒在圣路易斯长大,现居匹兹堡。他曾在海军服役,目前是一名核能工程师,写作是他的兼职工作之一。他自2013年开始自出版创作,至今已有百本涉及人文社科领域各类话题的作品与读者见面。
  • 怪兽部落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怪兽部落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宇宙天地和自然世界真是丰富多彩、纷繁庞杂,使我们对于那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不得不密切关注和发出疑问。人们总是不断地去认识它,勇敢地去探索它。虽然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达到了很高程度,但对于许多奥秘还是难以圆满解答。人们都希望发现天机,破解奥秘。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科学先驱不断奋斗,一个个奥秘不断解开,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但又发现了许多新的奥秘现象,又不得不向新的问题发起挑战。正如达尔文所说:“我们认识自然界的固有规律越多,这种奇妙对于我们就更加不可思议”。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类探索永无止境,解决旧问题,探索新领域,这就是人类一步一步发展的足迹。
  • 核能前景

    核能前景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科学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这不仅能使青少年获得生活和未来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青少年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科学教育,让广大青少年树立这样一个牢固的信念:科学总是在寻求、发现和了解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它是创造性的,它又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奋斗。
  • 生命与医学

    生命与医学

    《生命与医学》介绍了生命的一些特征和医学的一些知识,主要内容包括有生命有什么基本特征、生命的物质基础是什么、什么是基因、基因工程是怎么开始的、什么是人类基因组计划、你了解细胞吗等。
  • 必谈的科技趣闻(青少年科技爱好培养)

    必谈的科技趣闻(青少年科技爱好培养)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热门推荐
  • 无心魅惑的总裁

    无心魅惑的总裁

    墨幽舞,若是当初我从没遇见你,结局是否会改变?陌白,若是当初我从没遇见你,我是否还会再被你所伤?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让你感动的300篇小小说(影响一生的故事全集)

    让你感动的300篇小小说(影响一生的故事全集)

    本系列丛书从感动的视角出发,撷取生活中最受广大读者关注的亲情、友情、爱情、做人、沟通等几大方面的素材与故事,用最优美的语言传递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用最恰当的方式表述生活中最正确的做人与做事箴言。
  • 寄修睦上人

    寄修睦上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下无双之修罗鬼医

    天下无双之修罗鬼医

    她是21世纪古武世家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的冷艳杀手。一朝穿越,成为定国侯府修为尽废,丢弃荒院无人问津的大小姐。他是南晋皇族惊才绝艳的皇长孙,手握重权的太子殿下,杀伐果断,智谋无双。是整个南晋,无数少女心心念念的的梦中情人。她冷血、冷情,却又妖娆惑人。他薄情、寡性,却又邪肆撩人。当,他遇上她,她碰见他。陈年旧事、昔日故人,无数意外接踵而来。这天下注定不会平静,六界纷争,硝烟再起,且看她如何用这纤纤素手,搅乱这盘天下棋局!简介无能,请看正剧。
  • 与你共月下

    与你共月下

    顾朝:我要退游了锦绣:你先走吧,要回来我就在这里锦绣:遇见你很开心,可我要走了顾朝:你要走,我陪你这是《月下》里,锦绣和顾朝的故事,也是和他们的小伙伴的故事。
  • 公关办事有心计

    公关办事有心计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和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我们参考了众多有关公关办事的专业书籍,力求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然后通过简单、客观的表现方式将各种抽象的内容具 体化,真心希望给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实用性内容,为读者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本书全方位地介绍了公关办事的方法与技巧,比如:注重形象,别让仪表丢分;好事多磨,心急难成大事;因势利导,找准方法者赢;因人而异,根据性格沟通;打造关系,发挥人脉作用;交际应酬,恰到好处最佳;选择环境,把握办事时机;远离禁忌,坚守办事原则。读者心中的疑惑,几乎都能够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 重生激情年代

    重生激情年代

    1999年,是个大风起兮猪飞天的年代。重生在这个年代,对于叶成来说,成就一番事业只是初级追求。实现人生理想与价值也不过是中级追求。享受激情人生,才是终极追求!什么是激情人生?很简单:喝最好的酒!泡最美的妞!交最铁的朋友!
  • 留给你的过去

    留给你的过去

    朋友之上,恋人未满的两人,心和心的恰当的吻合,一段文字,上下不连贯,你能懂。困难总是用来分享的,挫折让彼此更了解,快乐总在做着乘法。比起灵魂的碰撞,我们更像在互补心的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