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1000000010

第10章 螳螂的巢(2)

直到现在,我的观察都还是可以保持下去的,只要我有足够的耐心,就能够观察到一些满意的结果。但是若要研究清楚巢中间区域的结构,仅靠观察是不行的。而这个区域正是幼虫从巢中走出来的出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以下的情况是我所确切掌握的:螳螂将自己的腹部末端从上到下裂开,如同刀口一样,其上端是不动的,下端则往左右摆动,泡沫与卵便从中排出。而其腹部上端不动的部分则负责完成巢中部区域的建筑工作。

但是,我无法解释出口区的裂缝是螳螂怎么建出来的。我想这个问题还是留给其他人去解答吧。我不得不说螳螂实在是太神奇了,它有条不紊地制造出了核中心的角质层、保护泡沫、中间部分的带状白色泡沫、卵、受精体液,同时还有重叠的薄片、交叉的鳞片和错开的缝隙!试想一下,如果是由人类来进行如此繁杂的工程,是不是早已手足无措了呢?可是,螳螂却能够自如地安排这一切!它甚至不用眼睛看身后正在崛起的建筑,似乎所有这些都能自动完成一样。应该说,这不是技术活儿,倒更像是一种机械工作的产物,只要螳螂能够将自己的工具协调安排好,一切就不用它浪费心神了。

还有一点要说的是,螳螂的巢竟然十分巧妙地运用了物理学中的保温原理。我想,螳螂肯定比人类更加了解不透热的物体。

美国物理学家拉姆福特①设计出的一个巧妙的实验,向我们证实了导热性并不是空气所擅长的。因此,空气应该是非常好的隔热材料,被空气保护的物体便可以抵挡各种恶劣环境的侵害。

螳螂的做法正与拉姆福特的实验相符合:它将自身分泌出的黏液进行搅拌,这样便使得空气进入到黏液中并形成泡沫,从而对核中心的胚胎进行有效的保护。这样的设计便可以让螳螂的卵不必受到外界环境或冷或热的干扰,而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温室进行孵化。

拉姆福特的发现使人类得到了更多的启发,可是在拉姆福特之前,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螳螂就已经在自己的筑巢和产卵中运用起了这一物理学原理。这比人类的认知要领先很多很多年。那么螳螂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呢?

在我家附近生活着一些螳螂,这大概也是我最了解的螳螂了。关于隔温材料的使用,螳螂有时候会用,有时候却不会,其间的决定因素是它们能够判断出自己的卵在孵化期内是不是要过冬。雌性灰螳螂与普通螳螂的区别我已经说过了。至于它的巢嘛,也不像普通螳螂的那样大,大小与樱桃核差不多,巢的外面同样是一层很厚的泡沫保护层。这当然也是为了用泡沫外壳保护螳螂巢而不至于被恶劣的自然环境影响卵的孵化。

还有一种椎头螳螂,它有着普通螳螂那样庞大的身躯,可是它的巢却差不多和灰螳螂的巢一样大小。而且,椎头螳螂的巢很简朴,其中的巢房也不多,大约只有紧密排列的三四行。更为特别的是,椎头螳螂的巢虽然也在露天的环境中,可是却没有任何保护外壳,更没有像其他螳螂的那种泡沫隔热层。这说明它的卵能够适应不同的气候环境。此外,椎头螳螂的卵的孵化时间也是非常短的,一般会在气候发生大变化之前成功孵化。可能就是由于这些原因,它的巢才不用靠泡沫来保护。

采用这样的保护措施是不是偶然出现的?还是在无数次偶然中慢慢总结出的必然之道?假如真是这样的话,我们得承认:虽然很多偶然都是在盲目中形成的,可它也会慢慢演变成一种远见卓识。

螳螂一般都是从圆钝的一端开始建筑自己的巢,尖细的一端则会在最后完成并且常会延伸成岬角状。大约花费两个小时的时间,它才能完成自己整个筑巢的工程,而且中间不会有停顿。

当雌螳螂将卵全部产完之后,它便会像没事儿一样离开。我最开始以为它到时候还会回来,可是它似乎对做母亲没有任何喜悦。当筑巢和产卵的任务完成之后,所有的事情都与它没有关系了。就算一只蝗虫爬上了它的巢,它也非常淡定。甚至如果蝗虫在破坏螳螂的巢和巢中的卵,从螳螂那冷漠的表现来看,它肯定也不会对蝗虫大动干戈的。也就是说,从那以后,它已经完全跟这个巢断绝了关系。

雌螳螂在交配期并不拒绝多次交配,这就决定了它在繁殖期中能够多次产卵。虽然这还算不上一个普遍规律,可是,这种情况确实是存在的。在我进行实验观察的雌螳螂中,便有不少螳螂先后筑了好几个巢。前两个巢大小还差不多,可后面的巢则要比前两个小很多。

观察那些多产螳螂,基本上能够推算出有多少卵在螳螂的卵巢中。我们可以从巢外层的横向条纹中知道在这个巢中有几层卵;而因为螳螂的卵是沿着半椭圆巢形状进行排列的,所以每一层的卵的数量有不小的差别。我们根据卵最多一层的数量和最少一层的数量,大致可以推算一下卵的总数。根据这种推算,一个正常的螳螂巢内卵的数量约有四百枚。如果一只雌螳螂前后筑三个巢,最后一个又是前两个大小的一半,那么,它总共的产卵数大约有一千枚;一个只筑了两个巢的雌螳螂大概可以产卵八百枚;最少的雌螳螂也能产三四百枚卵。总之,这个家族实在是很庞大的。

与普通螳螂相比,灰螳螂在这方面就远不如前者霸气了。在我的观察罩子中,它们只有一个巢,产卵的数量也只有六十来枚。灰螳螂的巢比起螳螂的巢要小得多,长大约只有十毫米,宽大约五毫米。另外,二者在结构上也是不相同的。灰螳螂的巢呈人字形,其背部是隆起的,两侧弯曲,中线成脊,稍稍有点不对称。它的巢上大约有十二条细纹,也就是说大约有十二层卵。出口区也没有纯白色的涂层。一层发亮的外壳包裹住了整个巢的表面,这是一些纤细的红棕色的小气泡。它首端的形状就像弹头,而尾端似乎突然被截断了,一根短刺向上伸出来。在这些无孔角质材料中嵌着的便是螳螂的卵,这种巢虽然小,可是非常坚硬,即便是很大的压力也能承受。灰螳螂与普通螳螂一样在夜间筑巢,所以观察起来并不很容易。

普罗旺斯的农民还是能够观察到螳螂的巢的,因为这些巢的体积并不算小,而且有着很奇特的结构,虽然是在石头上或者荆棘中,可是仍然显得很明显。当地的农民称螳螂巢为“梯格诺”。他们没有人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叫,也不知道这是什么虫子的巢。因此,当我对他们说这就是“祈祷上帝之虫”的巢时,他们都感到非常惊讶。我想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人知道螳螂是在夜间建设“梯格诺”的。所以,虽然他们见过螳螂的巢,却无法将这两个东西联系起来。

重要的是,“梯格诺”已经将人们的眼球牢牢地吸引住了,在人们看来,如此奇怪的东西一定具有奇怪的功能。因此,在普罗旺斯的乡间,“梯格诺”被认为是能够对冻疮起到治疗作用的良药。这种药的使用方法非常简单:将它切成两半,然后挤压出其中的液体,将其涂在冻伤的地方,被认为是药到病除的十分见效的方法。但是,螳螂的巢真有这种功效吗?

我的实验与众人认为的情况是不符的,因此我很怀疑乡间的这个说法。1895年的冬天是非常寒冷和漫长的,在那个冬天里,很多人的皮肤都受到了严寒的侵害。但是,“梯格诺”的效用并不明显。由此我便知道,“梯格诺”根本没有治疗冻疮的效用。可是,尽管如此,却丝毫没有损害“梯格诺”的名声,这可能与“梯格诺”这个名字也有关系:普罗旺斯语将冻疮叫做“梯格诺”。人们对于“梯格诺”的误解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个名字。

在我所居住的村庄里,或者是附近其他地区,关于“梯格诺”的传说还不仅限于治冻疮,这些螳螂巢甚至被认为能够十分有效地治疗牙疼。传说,随身携带着“梯格诺”,牙疼病就能被治好。于是,那些在美好月色中被捡来的“梯格诺”便被很多虔诚的妇女藏在衣橱的一角,或是被缝在衣袋中;假如有人牙疼得厉害,从别人那里借来“梯格诺”是一个首先想到的办法。

这虽然有些可笑,但却非常有趣。那些在报纸上打广告的正式药物,我们就能保证它们的功效吗?这些农村人相信的偏方至少代表了一种历史。要知道,比起那些旧书中的荒诞说法,这已经算不错的了。16世纪英国博物学家托马斯·穆菲曾经说:“如果一个乡间孩子迷路了,他甚至会向螳螂问路,孩子会根据螳螂爪子所指的方向前进。”托马斯·穆菲还说,这种方法很荒诞可是出错的时候却很少。“它们的判断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它对于小朋友的问路总会给出正确的指示,而且很少会骗人。”

我不知道这位博物学者到底是从哪里了解到的这个故事。我想这不大可能来自英国,因为英国没有螳螂;大概也不是普罗旺斯,因为这种幼稚的故事从没有出现过。比起螳螂神奇的指路能力,我倒宁愿相信“梯格诺”能给人治病。

同类推荐
  • 地球的终结

    地球的终结

    《地球的终结》,本书以通俗的语言介绍了地球所能面临的各种天外灾难。
  • 海洋中环环相扣的食物链(认识海洋系列丛书)

    海洋中环环相扣的食物链(认识海洋系列丛书)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从第一个有生命力的细胞诞生至今,仍有20多万种生物生活在海洋中,其中海洋植物约10万种,海洋动物约16万种。从低等植物到高等植物,植食动物到肉食动物,加上海洋微生物,构成了一个特殊的海洋生态系统,蕴藏着巨大的生物资源。据估计,全球海洋浮游生物的年生产量(鲜重)为5000亿吨,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情况下,每年可向人类提供够300亿人食用的水产品,这是一座极其诱人的人类未来食品库!
  • 旅游中挣钱 挣钱中旅游

    旅游中挣钱 挣钱中旅游

    自古游山皆败家,如今玩水亦挣钱;百国千湖任我去,不尽钞票滚滚来!资深游戏玩家。我住在洛杉矶郊外的一个农场小镇。大部分时间我都在构思好故事,想办法给这世界带来欢乐和价值。我喜欢动物,有一只训练有素的狗,它可以玩15种戏法。
  • 灾害:疯狂的自然灾害

    灾害:疯狂的自然灾害

    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雄伟壮观而又令人生畏的放电现象。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因此常伴有强烈的大风和暴雨,有时还伴有冰雹和龙卷风。积雨云随着温度和气流的变化会不停地运动,运动中摩擦生电,就形成了带电荷的云层,某些云层带有正电荷,另一些云层带有负电荷。另外,由于静电感应常使云层下面的建筑物、树木等带有异性电荷。随着电荷的积累,雷云的电压逐渐升高,当带有不同电荷的雷云与大地凸出物相互接近到一定程度时,其间的电场超过25千伏/厘米~30千伏/厘米,将发生激烈的放电,同时出现强烈的闪光。
  • 拿起来就放不下的80个自然地理之谜

    拿起来就放不下的80个自然地理之谜

    本书对世界地理悬而未决、不为人知的谜案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索,包括:令人疑惑的古代英伦巨石阵、神奇的变色巨岩——艾尔斯巨岩、人类最后的秘境——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等。
热门推荐
  • 旗袍.1

    旗袍.1

    热播谍战剧《麻雀》编剧海飞作品,同名电视剧为2010年央视一套黄金时间谍战收官力作。民国年间美丽女子关萍露,为新四军筹措药品,刺探军情,孤身奋战在汪伪特务机关和日本特务机关梅机关,并且深得两个特务机关首领的信任。她的美貌令人垂涎,才艺俱佳让她成为沪上明星,成为轰动上海滩的艳丽歌后,成为狂蜂浪蝶的追逐对象。但是深藏心底的民族大义、家国梦想,又让她成为战时红颜,凭着宁为玉碎之心,秘密成为地下党员,游走于两个魔窟中,经受着生死煎熬。她走近了汪伪特务头子,却被对方爱上。她走近了日本特务机关梅机关,却被机关长包装为亲日汉奸,被国人唾弃?她的初恋男友对她的汉奸行为深恶痛疾,差点除掉了她......
  • 丑女要翻身:大神,来开黑!

    丑女要翻身:大神,来开黑!

    新书《我家鬼王未成年》已发布~~灵异文,逗比搞笑emem,大概吧!她年幼无知,见色心起,撩了一只软萌易推倒的小正太,谁知他摇身一变,竟是鬼王。我想静静!——————她是众人口中的死胖子,他是前程似锦的苏冰山,都道他迷上她是自毁前程,却不知她是他的青梅!她捏捏肚子上的四个圈,不以为意:“不就是胖么?我减肥还不成?”可是一百五十斤的体重也不是那么好减的!还是——“大神,来开黑!”“好。”胖妞凭实力玩转电竞圈,靠技术专治各种不服,却不知不觉被某腹黑大神顺走了?!等等,大神怎么是你?
  • 神级学校

    神级学校

    “今日新闻,异界战场神秘降临,人族战败!”“人族强者联手进入异界战场,力求一战平定战乱!”“溃败,人族强者遭受伏击,全军覆没!”“再败,人族危矣!”“振奋人心!西楚霸王魂归,人族大胜!”“长平战地,战神白起魂归,人族再胜!”“武圣魂归,逆天屠神!”“人族英灵逆天回归,再战强敌!”“新纪元开启了!”“少年强,则人族强。”一事无成的荀良重生少年时代,踏入武道,追随前人的足迹征战远古战场,逐步成长为人族英杰。
  • 帅气逼人的历史

    帅气逼人的历史

    中国历史上的帅哥,和其他人有着怎样不同的命运?潘安、卫玠、纳兰容若、司马相如、慕容冲、独孤信、兰陵王、韩子高、董贤……每一个帅气的名字后面,都有着一段让后人感叹的历史。本书以嬉笑怒骂的文笔,写了中国历史上著名帅哥的人生经历,嬉笑怒骂,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帅哥史”。
  • 成大事必备的148个成功法则(教你成功丛书15本)

    成大事必备的148个成功法则(教你成功丛书15本)

    由于所处环境和生活背景的不同,每个人对成功的理解也各不相同,然而殊途同归,目标都是一样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本书收集了大量中外成功人士的例子,并对他们的成功经验加以分析研究,从而总结出了确保你人生成功的148个法则。遵照这些法则,一步一步完善自我,你就会逐渐实现你的成功之梦。
  • 老子说五厨经

    老子说五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经稗

    经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在异世界召唤DNF怪物

    在异世界召唤DNF怪物

    刘峰,一个平平凡凡的高中生。在一天DNF游戏中,莫名的穿越到了剑与魔法的世界。带着DNF系统的他,走向了一条升级之路……PS:新书上传,大家多多支持。
  • 瑜伽师地开释分门记五识身相应地等前十二地同卷

    瑜伽师地开释分门记五识身相应地等前十二地同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静对喧嚣:任剑涛访谈对话录(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静对喧嚣:任剑涛访谈对话录(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与报纸杂志编辑记者和同道朋友的访谈对话辑录。全书充满思辨的魅力、激情的光芒和实践的智慧,对于我们理解中国政治发展的实际进程富有深刻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