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100000003

第3章 人为什么会出现心理变态 (1)

行为主义理论如何通过实验解释人的行为并为治疗心理变态提供借鉴的?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的行为学派的奠基人——华生的著名言论。他认为:发展是一个完全机械的事情,完全个性的养成不是条件作用的过程,而是明显的行为改变导致的。

持此看法的还有斯金纳的学习理论,他们的理论形成了独立的学派——行为主义理论——解释态度行为发生的原因和机制。即所谓心理冲突之类,概念不过是主观臆测,不可能进行客观的测量和评定,对变态心理的研究应注重于可观察的行为表现;病态行为和正常行为一样,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因而也可以经过再学习,通过对抗性条件作用加以矫正。

华生本人利用条件反射作用的知识来模拟恐惧症。实验是使一个原来很喜欢玩动物的小孩对一只大白鼠产生恐惧。每当小孩伸手去玩弄白鼠时,实验者在他背后发出巨响。只要这样结合几次以后,当动物一出现,小孩就会哭闹起来,行为发生混乱。不仅如此,每当小孩接近其他白色有毛的动物或与白鼠类似的刺激物时,都会变得十分恐惧。

尽管以上实验研究对于说明人的某些变态心理现象是很有价值的。由于心理动力学观点正盛极一时,学习与行为理论并没有在变态心理学中流行起来。

斯金纳可称为是当代用学习与行为理论来解释心理异常而贡献最大的心理学者。斯金纳及其同事都认为心理异常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学习获得性行为。因此,对于心理异常的诊断,无非就是对特定的行为反应改变的分类。人的一切行为,除了直接由生理因素决定的能力以外,都是通过学习和训练而获得的。英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森克提出的关于学习过程的特殊理论指出,各种心理变态和躯体症状都可以看做是学习得来的异常行为。因而,也同样可以通过学习来调整和改造它们,可以建立新的健康的行为来代替它们。

因此,按照行为主义理论学派的看法,人类精神障碍与实验性动物神经症是十分相似的。许多症状都是诱发焦虑的环境条件与特殊的行为反应相结合而获得的。一个喜欢惩罚孩子的家长可能成为产生儿童的恐惧与畏缩反应的条件刺激,长期持续下去并产生泛化,以致儿童长大成人后,害怕周围的人并表现孤独。

因此,条件作用既然可导致症状的获得,对抗条件作用就可以用来减轻病人的痛苦行为。恐惧白鼠的婴儿,可以用白鼠和一个愉快的反应相结合,使婴儿不再害怕白鼠。如当婴儿在吃喜爱的食物并感到轻松愉快时,把他们恐惧的东西在他们能够忍受的适当距离呈现出来,逐渐地、日复一日地缩短距离,直到白鼠靠近他而不感到害怕为止。

行为疗法应用于临床,在矫正恐惧症性变态等病态行为方面取得的成效,使这一模式经受了实践检验,获得支持,并对行为医学的兴起产生一定的影响。

认知理论关于心理障碍的来源是如何论证的?它如何发展为一种治疗方法的 认知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20世纪70年代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

它把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认为人脑对外界刺激(即进入大脑的信息)进行加工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过程。它与行为主义心理学观点不同,后者认为外部刺激进入大脑以后的内部加工过程是不重要的,是不可探索的“黑箱子”;而认知心理学则认为,恰恰是“黑箱子”中所进行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做过大量思维方面的研究。他认为思维结构是一种组织经验和行为调整的工具;还认为人在其成长过程中是积极主动的,是追求认知并对认知进行加工处理的主体而不是被动接收器。又如阿德勒也曾强调人的认知的重要性,他认为精神创伤本身并不是经验,而是我们对经验的认识。

心理动力学观点认为人的心理障碍是来源于无意识的动机的矛盾冲突,是受本能支配的;而认知心理学观点则认为是来源于错误的认知(思维),是受人的有意识的思想支配的。例如,人对于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符合客观实际的看法,有正确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决策能力,因此,当在其生活中发生某些事情时,就能镇静地加以处理,不至于造成严重的焦虑和不安。但是,如果一个人有了某些错误的思维结构或成见,即使是一些合乎逻辑的事情发生了,他也无法把它们纳入正确的思维轨道,而会感到极不愉快,甚至抑郁和焦虑。在认知心理学观点看来,情绪的产生是直接受认知,特别是思维活动调节的。因此,以认知心理学观点为依据的认知疗法,对于情绪障碍的形成和消除问题主要是从解决人的思维结构入手的。

认知心理学思想是一种用以解释心理障碍或行为异常问题的新观点,即认知心理学观点,同时形成了一种新的特殊的心理疗法即认知疗法。把认知心理学观点应用于临床的开创者之一是埃利斯。这就是埃利斯“理性—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依据,称为ABC理论。引起人们的情绪和行为反应(C)的直接原因,并不是外界刺激性事件本身(A),而是人们对事件的认知和信念(B)。这个理论认为,造成心理障碍或非适应性的、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如抑郁、焦虑等,其原因也不在于外界不良刺激性事件的存在,而是在于人自身所具有的非理性思维和不合理的信念,因而产生了错误的、歪曲的认知。这样我们就可以帮助和激励病人,用理性思维和合理的信念去战胜非理性思维和不合理的信念。当人的理性思维和合理的信念占了优势,并贯彻于自身的行动之中,就可以排解不良的情绪,而变得心情舒畅、充满信心、富于竞争精神,从而使自己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得以正常运转。

总之,认知心理学观点,强调认知改变在心理异常形成中的关键作用,从而对心理异常现象及其成因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解释,有些已经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同时依据认知理论创立了各种不同形式且行之有效的认知疗法,这是认知心理学观点的主要贡献。但是,用以解释行为异常的认知心理学观点还需要得到更多的实证研究资料的支持,例如,认知改变与行为异常之间的因果关系问题,特别是把成因复杂的情感障碍单纯归因于认知错误或歪曲,明显地存在着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以及忽视认知因素以外的其他因素在行为异常形成中的作用的倾向。

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哪些社会因素会引起变态心理?

社会文化理论强调社会因素对发生变态心理的作用,认为经济贫困、种族歧视、生活变更、社会压力等,都可能引起变态心理。

当人们的社会文化环境(关系)发生了变化,而人所形成的一定的人格及其内在的心理品质与行为方式却不能做出相应的适应性改变,或者社会文化环境发生的变化过于迅速、频繁或过于强烈,超出了人所能适应的能力范围。这时,就不可避免地出现社会文化关系失调或适应困难的情况,并可能导致心理异常,严重时可形成精神疾病。

强烈的社会文化冲击,如社会动乱、外敌入侵、战争、社会经济大衰退、文化性大迁徙、都市化过程中的农民涌入城市,等等,处在这些环境之中,由于种种变故,如传统文化的瓦解,价值观念的剧烈变化,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严重扰乱,以及彷徨、恐慌、困惑和紧张的情绪反应,人们的心理健康就难免遭受严重的威胁。一些人格欠健全、心理品质较差、适应能力低下、无法做出适应性反应的个体就不可避免地引发心理异常,甚至发生各种精神疾病,此外,还会引发如酗酒、吸毒、卖淫、赌博、暴力、犯罪等各种不良行为的泛滥。

还有一些不良的社会文化因素,作为社会文化冲击,如不良的社会制度、宗教迷信、种族或性别歧视、不良的社会风气和文化习俗等虽然表面看并不强烈,但它们的缓慢而持续的影响作用,对人们心理健康的侵蚀和引发心理异常的严重性是不容低估的。

同类推荐
  • 心理学与情商、气场、影响力

    心理学与情商、气场、影响力

    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中能否拥有好人缘,在其一生中能否取得巨大成就,跟这个人的情商、气场和影响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图解九型人格

    图解九型人格

    本书图文并茂地呈现了九型人格的基本理论,并在九型人格的应用上下足了笔墨,职场中的人,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职场优势生存的答案,领导可以从这里发掘选人、用人、激励以及提高领导力的有效措施;员工可以从这里学会如何突破自己个性的局限,冲出“事业高原”的方法;销售人员能够更深层次把握客户的行事风格以及利益需求,更好地满足对方,取得理想的业绩,在日常生活中,本书也是不可多得的工具;人际交往中,它让你洞悉他人的性格特征、交际风格,从而获得理想的沟通效果;与爱人相处,它告诉你如何更好地欣赏对方,改善夫妻关系;教育子女,它为你指明九型孩子的引导方法,让你能更有效地帮助子女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 北大心理课

    北大心理课

    找到内心的出路,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未名湖畔、博雅塔下,跟北大学者们聊聊心理!探寻北大人的成功之路,就必须从研究北大心理课开始!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周国平、俞敏洪等众多北大学人、学子的人生感悟和精彩观点,解读现代人的焦虑的心理问题,借大师的智慧之眼,帮助读者理清困惑,还心灵一片宁静之地。
  •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重构你的家庭亲密关系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重构你的家庭亲密关系

    知名心理学家、知乎优秀心理学答主、《奇葩大会》受邀学者李松蔚首部作品,结合十年心理咨询治疗经验,科学运用“系统式家庭理论”,全面梳理家庭中的多重矛盾,解决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亲密关系困境、育儿难题。身为成年人,你无时无刻不处于,纷繁复杂的关系之中。你或许以为,幸福由成就感决定。但其实:关系的状态决定了你是否幸福。而你是否知道,关于相处,你80%的常识都是错的。心理学家李松蔚老师将复杂而系统的心理学概念,从育儿、家庭系统、亲密关系、认知方向等出发,以“系统式家庭理论”为支撑,以具体的生活实例为切入点,帮助你抛弃传统的人际观,颠覆你处理问题时的惯性思维,让你学会放弃“控制”、放弃“是非”、放弃“说服”,选取复杂而有用的心理学理论,把生活中的心理案例进行系统化拆解,学习到课题分离、界限等心理概念,换个角度看问题,颠覆我们的认知局限,化解陈年的关系困局。
  • 大人的友情:河合隼雄谈友谊

    大人的友情:河合隼雄谈友谊

    这是一本关于“友情”的小百科全书,不止探讨友情,更解开所有人际关系的烦恼与困惑。亲子、夫妻、手足、同事、主管及部下……任何一种人际关系背后,都有“友情”在运作;思考友情,也就是思考人性。日本心理学权威、文化学大师河合隼雄,以临床经验和东西方文化传统,剖析成年人之间友情的全貌,力图解开纠缠人际关系的最根本原因。请带着这个问题阅读本书:你,有“真正的”朋友吗?
热门推荐
  • 猎人开始

    猎人开始

    寻人启事:白头黑发,老人,眉心处有一个点,年龄:…
  • 特工悍妻:王妃难娶

    特工悍妻:王妃难娶

    她精心设计,步步为营,只为助他登上至尊之位,登基之日,她等来的不是白首之约而是他和姐姐的大婚。不堪受辱的她,选择一头撞死。再睁开眼睛,已然换上来自二十一世纪强大的灵魂。“丢了的东西就不要再捡,脏了”“那些曾经泼过我冷水的人,我一定会烧开了还给你们!”足够有资本狂妄的她,试问谁敢拭其锋芒?
  • 神农架老参劫

    神农架老参劫

    他俩都没想到,后来发生的事情是那样的离奇和始料不及。湖北襄阳城里住着一户姓殷的人家,主人姓殷名洪良,幼年读过几年私塾,少年时因家道破落,随父闯关东,在长白山转悠了几年后,觉得背井离乡、颠沛流离的生活实在太清苦,加上父亲年事渐高,思乡心切,便转回故土。就在父亲像一片枯黄的落叶随风卷去的时候,他开的木材行时来运转,不说日进斗金,却也赚得钱袋子哗哗作响,成了一方小有名气的财神。好景不长,由于经营不善,原本比较火红的生意逐渐萧条起来,如果再不想办法,就是金山、银山也有掏空的时候。
  • king你惹不起

    king你惹不起

    自己看吧,多说无益,女强,男强,(¬?¬)
  • 巴别通天塔

    巴别通天塔

    传统的MMO-RPG和过气的电竞选手一起走到了尽头。新的时代,新的交互游戏已经到来,那里是否还会有他的位置?
  • 发菩提心经论

    发菩提心经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弥勒上生经宗要

    弥勒上生经宗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性格决定命运的24堂课

    性格决定命运的24堂课

    本书对人生性格做了精辟的分析和总结,告诉每一位读者,性格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命运。因为,性格决定了你的命运,所以,改变性格即改变命运!书中的每一课都是成功者的经验,创造者的智慧。相信您全面阅读、深刻领悟后,必将突破人生性格的局限,获取非凡的成功和无穷的财富。
  • 女兵营

    女兵营

    红军西路军兵败河西走廊,一个在全军覆没前担负动员,救伤、掩护等任务的女兵营,最终在凶残马匪的铁蹄下溃散了。夏满月、洪云舒、陈秋儿、丁谷雨等红军战士,在逆境中坚守信念,热爱理想,战斗到最后一刻。作家李镜以史实为素材而虚构小说,将中国革命史上的段最悲壮凄凉的曲调形诸笔墨,其焦点则是特殊环境下的女性军人。他们的爱情、忠贞、生殖、死亡,都是在阴惨、幽音的氛围中出现并消失的……作为幸存者的回忆而出现的补叙,则使历史事件的隐秘与蹊跷得以部分还原。
  • 死亡导师

    死亡导师

    雪,漫天飞舞。三个豆蔻女孩并排站在悬崖上,张开双臂跳了下去。女孩们的身后,一辆白色轿车绝尘而去。这是一场企盼已久的雪,铺天盖地的雪花,很快将女孩们的足迹和轿车痕迹消弭。一个星期后,雪渐渐地化了,一个攀岩爱好者在悬崖下发现了女孩们僵硬的尸体。经法医检验,她们的胴体除了高空坠落伤之外,无任何其他伤害,包括药物的毒害。显然,这又是一起典型的自杀案件。如此死于非命,三个女孩不是第一起。春寒料峭,入春以来短短一个月,不过五十万人口的滨海城市清源,已发生此类自杀案件十三起,死亡人数四十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