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2400000067

第67章 截杀(1)

没有了敌人,匡嘎一琼反倒显得有些寂寞。一天下午,他在书房里看书时,耳边清晰地听到了匡嘎惹巴的声音。

“我是匡嘎惹巴,”来人自我通报。

门卫并没有挡住他的去路。

“麻烦你先去报告一声,”匡嘎惹巴依然有着军人风范。

匡嘎一琼为这熟悉的声音而激动,似乎为此等待了许久。他一手拉开书房的门,一只脚跨出门槛。外面有几个士兵正在擦枪加油。着一生正规军服腰间别着手枪的总指挥谭副官向士兵打了个手势,叫他们离开。谭来到匡嘎一琼的面前,脸部的表情甚是庄重。“让他也尝尝等待的滋味吧,”他对匡嘎一琼说,“我听人说,他曾向某要人许诺,只要带三个团就可以收拾湘西所有游杂武装,带一个团就能收拾镇筸捣乱的自卫军了,好啊,湘西就他能耐吗……”

“胡说!”匡嘎一琼制止着说,不过他的恼怒已出现在逐渐变红的脸上。

匡嘎一琼让匡嘎惹巴足足等了两个小时。当然,他即没有睡觉,也看不进书,纯粹是出于某种奇怪的心里。就这样,盼了那么久的相见,成了拿腔作势的一种对抗。

匡嘎惹巴持久等待的结果就是不得不将该说的话长话短说,因为他仅仅剩下十五分钟的时间。他告诉匡嘎一琼,他接到了长沙绥靖公署主任兼省主席的热情邀请,让他担任省政府委员。接着他让匡嘎琼看了任命书。而他这次回来的主要目的,就是看望母亲。

“恕在下不能相帮了,”匡嘎惹巴说,“但或许我能利用省府委员之职,为家乡做更多公益之事。”

匡嘎一琼装模作样地在任命书上浏览了一阵。事实上他一个字都没有看进去,当他把任命书还给匡嘎惹巴,嘴上说“好啊”的时候,心里却不知所想。从匡嘎惹巴踏进屋子的那刻起,匡嘎一琼觉得,比起当年带兵去嘉善时,匡嘎惹巴更加成熟了,他甚至为他不露声色的持重老练、为他善于自制的气度、为他皮肤上熠熠发光的那种威严神采而感到拘束不安。

匡嘎惹巴的身影刚离去,谭副官就立即关紧了大门。

“他决意要下长沙去了,”他对匡嘎一琼说,“听见了吗,这个擅长捧热卵坨的人,要去任省府委员了,你难道还没有主意吗,他到了长沙就没有你的戏唱了。”

“请你少挑拨离间,”匡嘎一琼语气重了起来。

“你生气了?你心里清楚,他将阻碍你的发展,破坏你重新出山割据湘西的整个计划。”谭副官紧跟不舍。

匡嘎一琼良久不语。

“我说到点子上了吧?“

“请你走开。”

谭副官似乎已经打定了要敲掉匡嘎惹巴的主意。晚上,他装着散步的样子,在花园里碰到了匡嘎一琼。

“他要去长沙了,我们该怎么办呢,”谭副官又问。

其实,匡嘎一琼也深谙远庖厨的道理,知道已到了不得不要下狠心的时候了。他突然火冒三丈起来,“这事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还来问我!”他吼了起来。

“是,老师长。”谭副官长长地呼出一口气。他想自己和匡嘎惹巴因嫉妒而生的恩怨就要一笔勾销了。

要走的前天晚上,匡嘎惹巴仍然去跟匡嘎一琼辞行。他们在一个屋子里呆了将近一个小时。走的时候,匡嘎一琼和他的警卫营长一直将匡嘎惹巴送出公馆门口,还当即吩咐两班带轻机枪的枪兵和自己的四个卫士第二天护送他到所里的渡口,直到他上车。想到匡嘎惹巴即到来的命运,毕竟是自己多年的老部下,匡嘠一琼的眼泪不由得落了下来。不过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哭,只觉得心里堵得慌,像身体分离似的难受。

匡嘎惹巴在跟母亲辞行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样子,因为一旦安定,他就会很快备好去往长沙的轿子。但莫歌一定要给儿子做一件贴身的内衣穿上,她想在内衣的领子里缝进一点可辟邪的朱砂,结果很久才记起朱砂放在一个墙角,使匡嘎惹巴的出行比预定的时间迟了一个小时。就在这点时间里,永绥一个姓杨的县长急匆匆地走了过来。杨县长因为公事一直在匡嘎一琼的公馆小住,听说匡嘎惹巴将赴长沙,便要与匡嘎一琼同去常德,亲自去送一封给绥靖司令的复信。匡嘎一琼一再劝他逗留几日,但他认为眼下道路不清,不很太平,与匡嘎惹巴结伴是最安全的。杨县长一心要走,匡嘎一琼又不好道破天机,便一再拖延时间。不料杨还是赶上了。匡嘎一琼只好交代手下,切记不要打死他。

在镇筸镇所有的军官中,要数匡嘎惹巴最能打仗。对于谭副官来说,截杀匡嘎惹巴就像是打老虎。谭副官为此至少制定了四套方案。佛晓时分,他便派出人枪装成土匪摸样埋伏在离镇筸城北六里路的“倒挂猪头”峡谷两边,截住可能由镇筸大道去乾城的那一条路;第二套方案是从镇筸去所里的另一条平行小路直趋吉信的勾田垅截杀。

善于用脑的匡嘎惹巴早就有了提防。他沿沱江河上至谭江过奇梁桥,避开了“倒挂猪头”。在吉信的勾田垅,因参加行动的人走小路耽误了时间,护送匡嘎惹巴的人马抢先占据了制高点而使第二套方案落空。这使谭副官能不得不继续第三套方案,他让从乡公所特意抽来的强悍枪兵及其他参加行动的共十多人全部穿上便衣,并让负责的候连长带去了一封信,请终途竿子坪的田儒礼协助,直接在所里的张排寨截杀。但等他们到达竿子坪时,才知道田儒礼因攻打山寨时受的枪伤发作,死了。侯连长把信交给了田的儿子,田的儿子邀集了几个人商量,觉得杀匡嘎惹巴真是件棘手的事。为确保成功,他们又立即派别人与泸溪的杨某联系,计划若张排寨失手,就请杨某派人在能滩吊桥下头再次截杀,若又失败,便在三角坪再干一场。杀匡嘎惹巴能否成功,其实他们都没有底。侯连长甚至到田儒礼的灵堂前烧纸许愿。

“请保佑我们此次成功吧,”他说,“往后我一定给你多多烧纸烧香。”

下午,护送匡嘎惹巴的部分枪兵约七八个人已转回镇筸去了,那时候匡嘎惹巴已上了车。这让行刺者们松了口气,也看到了成功的希望。他们按计划大多数人埋伏在张排寨渡口下头的公路两侧,用树干横当公路,由两个匡嘎惹巴布认识的人拦车,谎说例行检查。如果匡嘎惹巴不在,就放行,如果在,就把杨县长先叫下来再下手。

被拦的车停了,司机觉得事情有点不妙,先跳了下来,这时看见一伙人将汽车围住了。一个人高喊:“哪个是杨县长,请下来。”

但县长反被这种少见的氛围吓坏了,越发缩在车里不敢下来。这时,匡嘎惹巴的贴身保镖跳下了车,他看到的大多是一些镇筸人,其中的一个曾是他认识的一位匪首的干将,凶狠手辣。保镖觉得和他们是没有什么道理可讲的,此时只能硬拼了。他伸手就去抽枪,但枪未到手就被对方的一梭子弹当场打死了。紧接着他们用二十响快慢机把汽车挡风玻璃打得稀烂,他们围着汽车开火,汽车里已经没有响动了有人还钻到汽车里面去打。

匡嘎惹巴并不是没有还手之力,但此时他脑袋一片空蒙,从他幼年时期就曾在他面前出现的那个黑黑的十字又一次在他眼前不断晃动,他这时忽然明白了那其实就是一个枪口的准心。

“这是命中注定,”他叹了口气。

匡嘎惹巴被打死在司机的座位边。那天他穿一件黑呢的中山装,佩一只左轮手枪。车上的九人全部罹难,县长也被打死,他到死都不知道,自己是唯一被匡嘎一琼叮嘱切记不要打死的人。

“你们看看,他简直是一个最笨的笨蛋。”刺杀者说。

“人背时了,是没有生路的。”另一个说。

事情就这样做了,尽管在匡嘎一琼的预料中,但噩耗传来,他还是很悲伤。他下令将谋杀者全杀了,将匡嘎惹巴的尸体拉回来厚葬,但派去的杀手在干完该干的事情后同样没有幸免于难,他们遭到了来路不明的冷枪。匡嘎一琼一点都不奇怪,只是谭副官被吓坏了,他深居简出,因匡嘎一琼召见必要外出时,必令便衣先行开道,在卫士的簇拥下前去。他在自己住宅四周布下日夜巡哨,在奇峰寺山上架设机枪,戒备森严。

匡嘎惹巴遭劫毙命后,湘西更加混乱不堪。提拔匡嘎惹巴的那位省主席权衡利弊得失,深感收拾湘西残局,非匡嘎一琼莫属,于是不得已而起用匡嘎一琼。他给匡嘎一琼写了一封信。“湘西一切善后,我公老谋深算,成竹在胸,务祈直言无讳,弟当敬议接受施行。”省主席说,并表示愿意让他再任省府委员、沅陵行署主任,共图匡济。

同类推荐
  • 梦帝·蜀王面具(一)

    梦帝·蜀王面具(一)

    公元前1525年9月的一天,柏灌带领手下回到了龙门山。两年过去了,建造在龙门山悬崖上的蜀王王宫没有任何改变。这座用白石垒制的单层建筑仿佛一只洁白的大鸟,俯瞰着山崖下滚滚流过的岷江。站在通往山崖的台阶前时,柏灌不由自主地眯了眯眼睛。半空中的蜀王王宫规模并不算大,与他先前在中原亳都见到的商王宫殿相形见绌,但不知为什么,从远远望见分立在王宫大门前的青铜人像时起,柏灌的心中立刻涌起了对蜀王的深深崇敬,这种可以奉献一切的忠心和对久别故乡的热爱混合在一起,让一向刚强的柏灌热泪盈眶。
  • 兄弟

    兄弟

    中午,鞭炮礼花弹噼啪响过之后,老太太被请了出来,儿孙们在乐队的吹拉弹唱之中上前拜寿。随后,宾客入席。大家忙着找座位,招呼熟惯的人一起同坐。谦让之后,又都忙着动筷子。院中说笑吃喝划拳碰杯与乐队群声杂混。就这样哄哄扬扬闹到下午四点多钟,赵家最后一批亲朋才吃完告辞。收拾完碗筷杯盘,赵家兄弟二人和村中来帮忙的众人把支在院子上空遮阳防雨的篷布收下来,一折,和桌椅瓷器铝盆锅炉,乱七八糟一起放在了刘旺财出租红白喜事宴席用品的小四轮上。送走帮忙的众人,老大赵家和去跟刘旺财计算租赁费用,老二赵家旺带上用剩下的半箱酒一条烟去了村东的小卖部结账。
  • 骨节

    骨节

    《骨节》由青年作家孙频的七部中篇小说代表作结集而成。七个故事,七场悲伤而孤独的人生之役。一个年轻时因轻信而失身,决意要在女儿身上注入贵族气的单身母亲;一个迷恋日本女优的贫寒大学生;一个出生就被遗弃,历经九渡而未在世间找到安身之处的孤儿;一对父亲失踪,靠母亲小卖部微薄收入维持生活的矿区姐弟;一个失婚的三十岁女子,和被她嫌弃又怜悯的寡居母亲;一个为了不让父亲再遭受嗜赌哥哥盘剥,而突生杀心的乡间少女……在逐渐荒芜的乡村,在没落的工业城镇,在茫茫的陌生都市,这些故事里的男男女女,他们承受着各自命运的寒意,却耗尽所有的力量和情感,去掩饰、去摆脱、去治愈原生生命里的暗疾与伤害。
  • 包公案(中国古典公案小说精品书库)

    包公案(中国古典公案小说精品书库)

    再版的《包公案》由《百家公案》、《龙图公案》和《五鼠闹东京》三部我国历史悠久、流传极广、影响深远的公案小说合集成。
  • 碧流河

    碧流河

    云是一位彻头彻尾的美女,高挑的身材,能把丰满和清秀完美结合得恰到好处。不知道是生活的不幸忘记了云,还是云抛弃了生活的不幸,总之她的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里总是迷人的笑。但云却不是完全笑对生活的人,在她的笑脸背后隐藏着一种说不清的东西。云从家里餐厅的餐桌上站起身,手里拿着一块小时候爱吃的年糕,她吃这种年糕不完全是为了满足童年的回忆,而是这种年糕绵软、鲜嫩,实在适合她的口味。不时地舔上一小口,那种吃法也不像是吃年糕,像是在喝一碗凉热相当的米粥,惬意和对美食的好感就从脸上洋溢开来。
热门推荐
  • 文学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文学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屈原是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伟大的爱国者。屈原还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是文学史上第一个成功用楚辞(楚地民歌)进行写作的作家。屈原名平,字原,出身于楚国贵族。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屈原从小就非常聪明,读书很多又十分勤奋,以至他有着惊人的记忆力,能过目不忘。
  • 七天,足够了

    七天,足够了

    一觉醒来已是百年之后,世界被下了诅咒,不老不死的代价是渐渐消失的所有感情,不守规矩的人活不过七天。是谁在绝望中给你希望,是谁在黑暗里点亮你的世界,是谁在你孤立无援的时候站在你身边......又是谁亲手将刀刺进你的身体.......七天,168个小时,10080分钟,七天,足够了.......
  • 王少燕与讽刺喜剧

    王少燕与讽刺喜剧

    本书系著名讽刺喜剧作家王少燕的三个子女编著的一本文集。书稿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戏剧家王少燕的生平历史,创作经历和写作成就的记叙,讲述了王少燕革命奋斗,为祖国文艺工作奉献终身的历程。第二部分是王少燕代表作剧本。第三部分是王少燕三个子女分别创作的追忆父亲的文章。
  • 和清真词

    和清真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游戏中的大世界

    游戏中的大世界

    他没有亲人,他独自流浪在大街之上,他与空气对话,他与花草树木为伍,他很孤独……直到有一对夫妇把他领走,并使他认识了一群妹妹后……
  • 一切从考城隍开始

    一切从考城隍开始

    上古仙神佛妖的肉体腐朽消散在宇宙之中,其精神力与能量相结合形成一个个精神幻境,进去精神幻境,参与精神幻境里所发生的事件,可获得相应的奖励。赵江河机缘巧合之下进入小型精神幻境——考城隍幻境,从此他踏入另外一条神奇的路。
  • 帝少强宠:千金影后,求翻牌

    帝少强宠:千金影后,求翻牌

    众叛亲离步步为营,送他至世间高位;傲骨弃尊血染铠甲,为他展一朝太平。待她的,是难产之时,他与姐姐的洞房花烛夜,欢鼓声声,遮不住一尸两命的哀痛。起誓:来世宁负天下不屈心再次睁眼身居异世,莫名其妙就成了个戏子,一个低贱职业,不,好像地位还凑合,上辈子为渣渣奋斗了一生,搞不懂肿么还要奋斗?一个个进我的后宫?心很累好不好!不过,这车祸现场是神马情况,还有这小豆丁,怎么缠自己,表示不要老牛吃嫩草某男:不嫩,我来某女气:天下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头老黄牛某男傲娇一躺:行,你尽兴某女呆:怎么忘了就剩他一个了“粑粑,妈咪说要重振后宫”顾潇廷:“一天不教育都不行”此后三天大门难出二门难迈
  • 我们的奶糖式

    我们的奶糖式

    “既然大风把你吹到了我怀里,我就不会把你还回去了,我要让你一直待在我身边。”“我就是要找到他!”“那他要是不回来呢?十年?二十年吗?”“他从未离开过我。”后来…她终于等到他,可总是有着千丝万缕阻挡着他们。【甜文】+【虐文】=【甜文】半晌,和玉抬起头,眸子里透出温暖“我希望你等我。但是如果你等不下去了,那你也不要告诉我,只是你一定要找一个比我更好的人和你在一起,我才会放心。”
  • 低原反应

    低原反应

    季涛一接到他母亲从内地打到拉萨的电话,就气不打一处来。季涛用劲将电话扔在沙发上,一屁股坐下,拿起一根香蕉,胡乱剥了一下皮,看也不看,就径直塞进了嘴巴里。不想刚咬一口,就被噎住了。他连连咳嗽,表情很是怪异。妻子卓玛看到他那付难受的神情,连忙上前,帮他拍了拍背,又递了一杯水给他。季涛接过,喝了大大的一口。水顺喉而下,季涛终于觉得好受了一些,然后,就转向了卓玛,挥舞着手里还没有咬完的那半截香蕉,说,你看,这孩子!你说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反正,我是没有一点办法了!卓玛轻轻地靠近了他一些,拿过他手里的香蕉,扔在桌上,说,你现在终于说没有办法了?
  • 三界内

    三界内

    随着那辆解放牌大汽车缓缓驶来,她出现在邻居们面前。连日里,怒江广场一带的居民已经看惯了那些耀武扬威的解放车或别的什么车穿街越巷,招摇过市,看到那些车,居民们已不像最初那样躲在家里探头探脑,而敢于夹道欢迎一样站在街边看热闹了。车上那些宣传毛泽东思想的人,有时候是工人,有时候是农民,有时候是学生,但不论是谁,一律举着标语,舞着彩旗,喊着口号,握着红缨枪或大片刀或短匕首或长木棒,威风凛凛,杀气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