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1000000013

第13章 天文学家郭守敬

郭守敬是我国元代的一位大科学家,他在我国天文科技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纪念郭守敬在天文领域里的成就,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郭守敬小行星"。

"莲花漏"计时法

元朝初年,北方的蒙古民族不断在边界进行骚扰和掠夺,当地的农田水利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人口大量减少,农业生产急剧下降。这种状况,对于刚刚夺取政权的元朝统治者十分不利。他们实行了一些改革措施,首先强化边防,实行了一些鼓励农桑增产的办法。因此,在元世祖的时代,华北一带的农业生产才逐渐恢复起来。

当时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农民都靠天吃饭,农业生产必须适应天时。于是,天文历法和水利工程的研究,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课题。

郭守敬正是在这个时期,在这两门科学领域作出了许多贡献的大科学家!他祖父是一位很有名望的学者,精通五经,熟知天文、算学,擅长水利技术。郭守敬就是在祖父的教养下成长起来的。年幼时,祖父一面教郭守敬读书,一面也领着他去观察自然现象,体验实际生活。

由于祖父的言传身教,郭守敬从小就喜欢自己动手研究制作各种生活器具,十五六岁的时候就显露出非凡的科学才能。那个时候,人们计时没有钟表,往往不能知道准确的作息时间,不知道在一天里,该什么时间吃饭,该什么时间工作,该什么时候休息。后来,人们就想出种种方法来计算时间,好让一天的时光能有比较科学的分配。那时候的人,看日影作息,是当时十分流行的做法。早晨,太阳出来,人的影子是很长的,人们就开始吃早饭,开始一天的劳作。当太阳到了头顶,人的影子变短了,就开始吃午饭。下午,太阳慢慢西下,又把人的影子向东拉长了,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人们就结束一天的劳作,收工休息。这种日出而作,日落面息的生活方式,一直沿用千百年。

到了元朝,郭守敬发明了一种新的计时法,叫作"莲花漏"计时法。有了这种"莲花漏"计时法,人们除了在外边看着日光作息,在室内同样能掌握时间。这种"莲花漏"计时法制作起来十分复杂,它由好几个部分配制而成,上面有几个漏水的水壶,水壶里的水面高度,要求配置得均衡。因为水面高度不变,往下漏水的速度也就保持均匀,水流速度均匀了,在一定时间内漏下的水量也不会变,不会忽多忽少。这样,就可以从漏下的水量指示出时间刻度来。

为了将这种新型的计算时间方法传播给更多的人便用,郭守敬还绘成一幅幅图纸,全国各地按照他的图纸,制作成无数个"莲花漏",这给当时的人民生活、社会进步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新的“量天尺”

1276年,元朝迁都北京后,迫切需要颁行元朝自己的历法,下令在新的京城里组织历法局。郭守敬通晓天文出了名,立即被朝廷召入京城,参加修订新历,在天文科学活动史上又揭开了他新的一页。

郭守敬召入京城后,首先亲自检查了京城里天文台的仪器装备,天文台所用的圭表因年深日久而变得歪斜不正,有的已经失灵。这些仪器终究是太古老了,修整了几次,仍无法适应天文观测精密度很高的要求。郭守敬不得不着手创制一套更精密的仪器。

除了这种难度极高的仪器必须首先攻克,还有两种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一个就是要重新测定二十四节气,特别是要确定冬至和夏至的时刻用的仪器"圭表";还有一种是测定天体在天球上位置的"浑仪"。没有这两种仪器,制定新历法就无从谈起。

圭表中的"表"是一根垂直立在地面的标竿或石柱;"圭"是从表的跟脚上以水平位置伸向北方的一条石板,每当太阳转到正南方向的时候,表影就落在圭面上,量出表影的长度,就可以推算出冬至、夏至等各节气的时刻。表影最长的时候,冬至到了;表影最短的时候,夏至来临了。这是郭守敬要研制的当时世界上最先进一种天文仪器。"圭表"要能观测日影和星月的光线弱,旧圭表就不能观测星影和月影。对这些难题,唐、宋以来的天文科学家们已经做过很多努力,始终没有很好地解决。

现在,这些困难又摆在郭守敬的面前。怎么办呢?郭守敬首先分析了造成误差的原因,然后针对各个原因,找出克服困难的办法。他先设法把旧圭表的表竿加高到5倍,因而观测时的表影也加长到5倍。表影加长了,按比例推算各个节气时刻的误差就可以大大减少。其次,他创造了一个叫做"景符"的仪器,使照在圭表上的日光通过一个小孔再射到圭面,那阴影的边缘就很清楚,可以量取准确的影长。再就是他还创造了一个叫做"窥几"的仪器,使圭表在星和月的光照下也可以进行观测。另外,郭守敬还改进测量长度的技术,使原来只能直接量到"分"位,提高到能够直接量到"厘"位,原来只能估计到"厘"位的提高到能够估计到"毫"位。郭守敬对"圭表"进行了这一系列的重大改进,解决了许多关键性科学难题,他的观测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郭守敬的"圭表"改进工作,大致完成于1277年夏天,这年冬天已经开始用它来测日影,因为观测的急需,最初的高表柱是木制的,后来才改用金属铸成。现在河南省登封县还保存着一座砖石结构的观星台,其中主要部分就是郭守敬的"圭表"。这座高台的一边作为表,台下用36块巨石铺成一条长十余丈的圭面。当地人民还给这"圭表"起了一个很豪迈的名称,叫"量天尺"。

奇怪的“仰仪”

"圭表"的改进,只是郭守敬开始天文工作的第一步,以后还有更多更新的创造发明。一个巨大的"浑仪"最迟在公元前第二世纪就已由我国天文家发明了,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发展。它的结构完全仿照当时人们心目中反映出来的那个不断转动的天体圆球而制造的。在这个圆球里有许多一层套着一层的圆环,圆环里有的可以转动,也有不能转,在这些层层叠叠的圆环中间,夹着一根细长的管子,叫做窥管,科学家把这根细管瞄准某个星球,从那些圆环上就可以推定这个星球在天空中的位置。因为这个仪器的外形像一个浑圆的球,所以称为"浑仪",它是我国古代天文仪器中一件十分杰出的创作。在欧洲直到16世纪末,才有与我国北宋浑仪同样的天文仪器。

在元朝的新历编订中,郭守敬创造了近20种仪器和工具。其中一个铜制半球面,是当时最杰出的创造,它的形状像一口仰天放着的锅,郭守敬取名叫"仰仪"。半球的口上刻着东西南北的方向,半球口上用一纵一横的两根竿子架着一块小板,板上开一个小孔,孔的位置正好在半球面的球心上,太阳光通过小孔,在球面上投下一个圆形的象,映照在所刻的线格网上,人们就立刻可读出太阳在天球上的位置,避免用眼睛对着光度极强的太阳看,这是很巧妙的一项发明。而在发生日食时,仰仪面上的日象也相应地发生亏缺现象。这样,从仰仪上可以直接观测出日食的方向,亏缺部分的多少,以及发生各种食象的时刻了。

郭守敬对天文学的贡献,不仅仅是他的个人兴趣,伟大之处在于他的创造精神和民族精神,可以说,郭守敬把自己毕生的精力都贡献在天文学研究上,他的科研成果令后人敬佩!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天文学家,他的出生地邢台市最主要的一条街,道命名为"郭守敬大道",现更名为"守敬北路"和"守敬南路",并在达活泉公园内建立了郭守敬纪念馆,郭守敬雕塑,观星台等。

1981年,为纪念郭守敬诞辰750周年,国际天文学会以他的名字为月球上的又一座小行星命名。使这位天文科学巨人,与星月同辉!与历史同行,与中华同在!

同类推荐
  • 杰拉德自传:我的故事

    杰拉德自传:我的故事

    每三页唤醒利物浦球迷一段热泪盈眶的回忆。利物浦队魂杰拉德自述27年欧洲足坛生涯。足球还远没有结束,只要我还有利物浦,我就还有希望。从8岁加入利物浦青训营,到35岁飞赴洛杉矶,史蒂文·杰拉德将其27年欧洲足球生涯的全部,都奉献给了利物浦,伴随了整整一代球迷走过青春。作为“红军”队魂,杰拉德总共为利物浦出场710次,打入186球,跟随球队夺得9个冠军奖杯。36岁正式退役前,他将他与利物浦的珍贵回忆写进自传里,翻开本书,听史蒂文·杰拉德自述他和千万利物浦球迷的青春回忆。
  • 章炳麟传

    章炳麟传

    戊戌政变前,他是主张改良的。戊戌换败后的第二年,他在上海参加唐才常发起的“张园国会”,头一个站出来剪去辫发,立志革命,为了革命,他多次被捕入狱。一本撰写章炳麟一生的书籍。
  • 梁启超传(全集)

    梁启超传(全集)

    《梁启超传》以梁启超的生平经历为纵轴,以梁启超与康有为、袁世凯、孙中山等人的交往横向铺展开来,以点带面、以人带史,重新评估了梁启超及其思想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并以宽广的视野和宏大的格局,以梁启超为中心展示了晚清民国大变局中一代知识分子的痛苦、彷徨及艰难求索的历程。《梁启超传》堪称梁启超辞世83年来最为详尽、客观的传记。
  • 马上皇帝:赵匡胤

    马上皇帝:赵匡胤

    《马上皇帝:赵匡胤》介绍马上皇帝——赵匡胤的有关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漫画一生 一生漫画:华君武传

    漫画一生 一生漫画:华君武传

    本书是描绘我国漫画大师华君武一生的传记式作品。作者从华君武的童年起笔,按照时间顺序,真实生动地再现了这位著名漫画家从求学到参加革命,以及建国以后从参加工作到最终辞世的生命历程。作品图文并茂,在展现华君武一生经历的同时,也带领读者赏析了华君武的多幅漫画作品,使读者对这位漫画家的创作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从而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他的生平与思想。
热门推荐
  • 岁寒堂诗话

    岁寒堂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五教止观一乘十玄门合行叙

    五教止观一乘十玄门合行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捡了一只老妖王

    捡了一只老妖王

    内心里,百里茉还是觉得不要脸的妖王是个变态,否则一个万年老妖怎么会看上几岁的小娃娃,到底是小娃娃太可爱还是老妖王太变态?
  • 原来婚姻那么疼

    原来婚姻那么疼

    父亲才下葬,竟被我发现丈夫和小妈苟且。这场为了拆迁款而结合的婚姻,我以为可以彼此扶携,却不想一开始就是他们不怀好意的阴谋。面对婆家的贪得无厌,丈夫的纠缠不休和小妈肆意挑衅,无依无靠的我只能奋起反抗,守护自己最终的幸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木叶起航

    木叶起航

    新书《木叶之光劫分身》已经六万字了,每天准时双更,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看。 简介:嘀—— 【光劫分身——宇智波鼬复制完成,获得“月读”、“天照”、“十拳剑”、“八咫镜”】 【光劫分身——宇智波止水复制完成,获得“别天神”】 【光劫分身——漩涡鸣人复制完成,获得“阿修罗查克拉”、“九尾”】 【光劫分身——宇智波佐助复制完成,获得“因陀罗查克拉”】 ...... 嘀—— 【获得“光”BUFF】 【“救赎”解锁】 【“复活甲”解锁】 重生木叶,身处天才遍地的村子,北原千禾听着心中不断响起的系统提示音,他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浓。 ...... 忍界大战。 斑看着面前跟自己一模一样人:“你是谁?” 光劫分身66号:“我是加强版的宇智波斑,像我这样的还有65个。” ......
  • 绯色婚宠,宁少的1号夫人

    绯色婚宠,宁少的1号夫人

    每天打四份工艰苦度日却不小心打到总裁头上,柳明媚表示很无辜。面前摆着三条路:监狱、婚姻、娱乐圈,柳明媚觉得第三条路勉强可以接受。本以为他帮她,宠她,是她坚实的依靠,却不想,宁奕辰不过是她的监牢,他跟她永远隔着一堵高墙。当她站在最闪亮的聚光灯下,功成名就之时,宁奕辰才发觉自己做错了一件事。宁奕辰:“你不适合娱乐圈!”柳明媚:“你说一个天后不适合娱乐圈?”宁奕辰:“你最适合嫁给我!”
  • 我在美国当老师

    我在美国当老师

    本书真实而全面地介绍了美国寄宿高中的情况,书中阐释了中国留学生如何申请美国高中,如何与老师保持良好的关系,如何快速融入美国中学的环境,如何解读老师评语、如何在高中申请美国大学等问题,为准备赴美或已经赴美留学的学生和家长提供了极具实用价值的指导。
  • 奇来后书

    奇来后书

    杨牧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十年之内持续地书写三本以少年时光为叙事反思之聚焦的《奇来前书》,在某种意义上也代表了那一远阶段的结束。之后,杨牧自觉地开始了一件新的写作,前后易六寒暑才完成,即《奇来后书》。《奇来后书》在时序上衔接《奇来前书》之结构,同样隐含文学自传的况味,却是从杨牧十八岁之后写起,告别青少年岁月、故乡花莲的山林与海洋,以成年后的学院时光为追探主题──东海、爱荷华、柏克莱、华盛顿、东华等大学……置身多样的人情和知识环境之间,感受学术、伦理,与宗教等及身的信仰和怀疑。笔法翻复、文类跨界之际,依然紧扣“诗”主题,对诗的执著始终不变,于风雨声势中追求爱与美之恒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名人传记丛书:莫泊桑

    名人传记丛书:莫泊桑

    名人传记丛书——莫泊桑——生命如同小说一样,短暂却令人回味悠长:“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