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5500000002

第2章 中国古代公案小说的演变轨迹(1)

公案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一种题材分类。中国古代小说的题材分类有神怪小说、历史小说、世情小说、才子佳人小说等,公案小说也是其中的一种。简言之,公案小说就是以公案故事为题材的小说。“公案”一词的含义有多种,一是指官府的文件,二是指案件,三是指官府处理公事时的几案,四是指话本小说的种类之一。公案小说中的“公案”是第二种含义。公案故事就是打官司的故事;公案小说也就是以打官司的故事为内容的小说。它必须具备两部分内容,即案情的描写和断案的描写,其中断案包含破案和判案两部分。

(一)公案小说的起源与萌芽

公案小说也像中国其他小说样式一样,起源于上古神话传说。鲧治水的神话传说,从另一个角度看,可以说含有一则公案。往古之时,华夏大地洪水肆虐,大地一片汪洋。大禹之父鲧为了拯救天下苍生,临危受命,治水九年,但丝毫没有成绩。鲧偷来天上的宝物“息壤”堵截洪水。“息壤”是一种神土,可以自己生长不息,所以能堵塞洪水。当洪水暂时被平息时,天帝知道他的宝物“息壤”被窃,便毫不犹豫地派火神祝融把鲧杀死在羽山之郊。劳而无功,这岂不是一大冤案?屈原在《九章·惜诵》中曾为鲧鸣不平:“行婞直而不豫兮,鲧功用而不就。”

先秦以来,涌现出许多刚正不阿、依法断案的执法者,为公案小说中的主人公——司法官吏形象的塑造,提供了楷模。《史记·酷吏列传》中的中尉郅都,为人勇敢,公正廉洁,执法时不避帝王的内外亲戚。在审理临江王刘荣侵占宗庙案时,得罪了窦太后,窦太后竟加以陷害,斩杀了郅都。

先秦诸子百家、两汉史传中有关刑法狱讼的故事,在素材和艺术手法两方面,促使了公案小说文学因素的产生。《韩诗外传》中的《晏子谏诛颜邓聚》,叙齐景公外出打猎,颜邓聚负责掌管射来的鸟,可一不小心让鸟逃走了。齐景公大怒,要杀掉颜邓聚。晏子婉转劝导齐景公说:“颜邓聚犯了四条死罪,请让我数落完了再杀他:第一,他为我们的国君看管鸟却让它们跑掉了;第二,他使我们的国君因为鸟而杀人;第三,让四方诸侯听说这件事,以为我们的国君重视小鸟而轻慢国士;第四,天子听说了,一定要降职或罢免我们的国君,从而危害了国家,宗庙难保。颜邓聚犯了这四条死罪,所以应当杀死他,绝不能赦免。我请求杀死他。”齐景公领悟到不能杀无辜之人的道理,急忙向晏子谢罪,赦免了颜邓聚。晏子用机智婉转的语言制止了一场杀戮。这则故事刻画了晏子聪明机智、忠诚正直的形象。

《史记·孝文本纪》中齐太仓女的故事,叙西汉初年,齐太仓令淳于公犯罪当刑。皇帝诏狱吏逮捕他并送到长安关押起来。太仓公没有儿子,只有五个女儿。他的小女儿缇萦非常伤心,跟随父亲来到长安,上书皇帝说:“我父亲做官,齐国人都称赞他廉洁公正,现在犯了法要受刑罚,我很悲伤,因为人死不能复生,受刑之后不能复原,即使想要改过自新,也不能办到了。我愿意到官府做奴婢,来替我父亲赎罪,使他有机会改过自新。”天子怜惜她的孝心,也看到了肉刑的诸多弊端,于是下令废除肉刑。淳于公得以免除肉刑之苦。奇女子缇萦伏阙上书,不仅救了触刑的父亲,还感动皇帝下了废除肉刑的诏令,客观上促进了刑法的改革。

公案小说萌芽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代表作品如干宝《搜神记》中的《东海孝妇》《李娥》,刘义庆《幽明录》中的《卖胡粉女子》,颜之推《冤魂志》中的《弘氏》《徐铁臼》等。《搜神记》中的《东海孝妇》是一个著名的冤狱故事。西汉时,东海郡有一个孝顺的媳妇,叫周青,赡养婆婆非常恭敬。婆婆说:“媳妇赡养我很勤苦。我已经老了,哪能以自己的残年长久拖累年轻人呢。”说完就上吊死了。老人的女儿到官府告状说:“这媳妇杀了我母亲。”官府把周青抓了起来,严刑拷打。孝妇不堪其苦,屈打成招,以杀人罪判处死刑。行刑时,孝妇的血呈青黄色,沿着旗杆流到顶端,又沿着旗帜流下来。孝妇死后,东海郡内大旱,三年不下雨。新任的太守来了,听说了此案的冤情,便亲自去祭奠那孝妇,还立碑表彰她的孝顺。天立刻下起雨来,这一年获得了大丰收。孝妇周青蒙冤而死,在临行前立下的“鲜血逆流”的誓言顷刻应验。“三年大旱”等描写,借助神灵的威力为孝妇鸣冤叫屈,抨击社会黑暗,表达对善良淳朴的东海孝妇的深刻同情。

《冤魂志》中的《弘氏》,写梁武帝打算在父亲文皇帝的陵墓营建寺庙,需要好木材,下令派人寻找。商人弘氏曾买了一个大木排,木料结实,世上少有。南津校尉孟少卿为了迎合皇上的心意,捏造罪名诬陷弘氏,说他卖的衣服、绸缎是沿途抢来的,还说他的衣服非常精美,超过了规定的等级,不是商人所应筹办的。不由其申辩,便判决处死了弘氏,没收了他的木材,用于建造寺庙。此案上奏朝廷,朝廷批准执行。弘氏临行前嘱咐妻子把黄纸笔墨放在棺材里,如果死后有灵,一定要伸冤。一个月后,孟少卿只要一坐下来,眼前就出现弘氏;他向弘氏的鬼魂乞求恕罪,最后吐血而死。凡是与此案有关的官吏,一个个先后死去。文皇帝陵上的那座寺刚刚建成,就被天火烧毁。官吏们为了讨好皇帝,竟妄加罪名,处死一个无辜的商人,谋取他的木材。冤狱杀人,罪恶滔天。鬼神显灵,为弘氏伸冤,无非是百姓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在作品中的曲折反映。

(二)公案小说的形成与成熟

公案小说形成于唐代,据不完全统计,唐代的公案小说约有一百多篇,散见于各笔记小说集中,如刘肃的《大唐新语》、皇甫氏的《原化记》、卢肇的《逸史》、张鷟的《朝野佥载》、牛肃的《纪闻》、薛用弱的《集异记》等。如果按案情内容划分,大致有以权谋私报复案、诬陷案、复仇案、诈骗案、盗墓案等。《大唐新语》中的《大理丞狄仁杰》通过两桩案子,塑造了狄仁杰刚正不阿、秉公断案的形象。第一桩写唐高宗时的将军权善才被人告发砍伐昭陵的柏树,是对太宗皇帝大为不敬。唐高宗命令斩杀权善才。大理丞狄仁杰判权善才所犯罪行只能免去官职。高宗大怒,命令赶快行刑。狄仁杰上言道:“怎么能以几株小柏树就斩杀大臣呢?”高宗说:“权善才砍我父皇陵上的柏树,是我做儿子的不孝才导致了这种情况。朕知道你是好法官,但善才最终必须被处死。”狄仁杰坚持苦劝。高宗说:“依法虽然不能处死,但朕大恨深重,必须在法律之外杀掉他。”狄仁杰再谏说:“陛下制定法令,公布于天下判刑、流放及至斩杀死罪,具有等级差距,分刑定罪,哪能犯了不致死罪的轻刑,却要特别给以处死呢?法律既然没有固定的、长久的效力,百姓又以什么来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呢?陛下一定要改变法律,请从今天开始。”高宗恍然大悟,赞叹说:“卿能严格执行法令,我有了称心的法官。”于是命令大臣将此事编入史书,又说:“仁杰既然已为了善才指正了朕,何不索性帮朕整治天下呢?”于是任命狄仁杰为侍御史。第二桩写左司郎中王本立依仗高宗的宠爱胡作非为,朝廷百官都惧怕他。狄仁杰检举了他的罪行,要依法惩处他。而高宗却要特赦原谅他。狄仁杰上奏说:“王本立虽是国家的英才俊杰,但是难道朝廷缺少王本立这样的人吗?陛下为何怜惜犯罪的人,而损害国家法令呢?如果陛下实在不想改变决定,就请秘密赦免他,流放我到无人的荒凉之地,作为对忠贞之臣的警告。”高宗最终听从了狄仁杰的建议。从此朝廷上下井然有序。

《朝野佥载》中的《蒋恒审案》,叙述的是蒋恒为杨贞等三人洗刷杀人罪名的故事。唐贞观年间,卫州板桥店主张迪的妻子回娘家了。卫州禁卫军杨贞等三人来住店,第二天五更时分又早早赶路了。就在那天夜里,有人用他们的刀杀了张迪,之后又把带血的刀插入刀鞘中,杨贞等人没有察觉。天亮以后,旅店的伙计追上杨贞等人,把他们的刀拿出来查看,见血迹斑斑。于是杨贞等人被当做凶手囚禁起来,遭到严刑逼供。他们不堪狱吏的拷打审问,便自诬杀了人。案件上报朝廷,皇帝产生怀疑,派御史蒋恒重新审理此案。蒋恒来到卫州,下令把板桥店里15岁以上的人都叫来问话,因为人没有到齐,暂时把叫来的人又放了,只留下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婆,直到晚上才放她走,蒋恒让监狱看守暗中监视她。蒋恒叮嘱说:“老太婆出去,一定会有人跟她说话,你就记下这个人的姓名,千万不可泄露机密。”老太婆出去,果然有个人跟老太婆说话,监狱看守就记下那人的姓名。第二天蒋恒又这样做,那人又来问老太婆:“皇帝的使臣是怎样审查的?”一连两天,来询问的都是那个人。蒋恒一共招集男男女女三百多人,当着大家的面把跟老太婆说话的那个人喊出来,其余全部放回。经审问,那个人承认了杀人的罪行,说是因为跟张迪的妻子通奸而谋杀了张迪。案件上报朝廷,皇帝嘉奖蒋恒,赐帛二百段,封他做侍御史。杀人犯作案后嫁祸于人,但总是做贼心虚。蒋恒正是利用罪犯的这一心理特点,布下疑阵,诱使罪犯自我暴露。

公案小说在宋代趋于成熟。“公案”之名,就首见于宋人之书,即话本小说中的“说公案”。宋代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载:“说话有四家:一者小说,谓之银字儿,如烟粉、灵怪、传奇。说公案,皆是搏刀赶棒,及发迹变泰之事。”学术界一般把“说公案”看做是公案小说的雏形。

这一时期,公案小说的数量急剧增加,文言短篇小说约有三百篇,超过了宋代以前各朝代作品的总和;宋代话本中还有相当多的作品也属于公案小说。出现了以“公案”命名的文言短篇小说,如洪迈《夷坚志》中的《何村公案》、苏轼《东坡志林》中的《高丽公案》等。许多作品具备了公案小说应有的结构,即作案、报案、审案、判案四个要素,这是公案小说成熟的内在标志。

宋代文言公案小说,记载了各种各样的讼狱故事,内容十分复杂。《夷坚志》中的《何村公案》,写秦棣在宣州做知州时,得知何村有民酿酒,便派巡检去抓捕。巡检带领数十名兵甲,将这家包围了半夜。这个酒民是个富族,见夜晚有兵甲到来,以为是凶盗来犯,立即击鼓招集邻里抗击。巡检当初没有多考虑,也未防备,结果数十名兵甲被捉。酒民认为捕获盗贼有功,立即上报县衙。县宰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将此事委托县尉处理。县尉考虑与酒民不能以力争,于是轻骑前往,好言对他说:“我听说你家抓获了强盗,希望与我共同处理。”酒民对县尉深信不疑,非常高兴,将抓获的人员全部交给了县尉,与其子及孙三人,同县尉一起押送“强盗”来到郡里。秦棣当场释放了巡检和众兵甲,却捉住酒民祖孙三人,用麻绳把他们从肩到脚绑了起来,然后各杖一百,三人都被活活打死。秦棣之兄秦桧正居相位,所以无人敢言,竟成一桩冤案。第二年,秦棣病死。又过了一年,杨原仲做太守,在阴间处理了此案,使酒民的冤屈得到伸张。当时,酒与盐、铁一样实行专卖,小说写何村酒民酿酒,却未写其违法销售,知州秦棣无缘无故派巡检抓人,官军意志涣散,仿佛一伙强盗。知州、知县、县尉沆瀣一气,诱捕了酒民祖孙三人,将他们棒打至死。因为秦棣之兄在朝中为相,所以没有人敢出来鸣冤。小说流露出褒民贬官的思想倾向。

宋元话本中的公案小说中,《错斩崔宁》等是较为突出的代表作。《错斩崔宁》写南宋高宗时,临安人刘贵做生意屡屡折本,家境不济。一日,与妻王氏给岳父过七十大寿,妾陈二姐看守家中。岳父拿出十五贯钱,资助刘贵开店,并留女儿多住几天。刘贵驮着钱往家走,路上遇到一个做买卖的朋友,喝了几杯酒,带着醉意回到家。陈二姐问他钱是哪来的,刘贵戏言是卖她得来的。陈二姐一气之下,把十五贯堆在刘贵脚后边,就悄悄溜出门,打算回娘家告知父母。刘贵三更方醒,见房中无人,不觉又睡去。

同类推荐
  • 文化符号:武术

    文化符号:武术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与缩影,是一种很有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本书从文化符号的视角来审视武术,以解说中国文化的方式来解说武术。希望本书所讲的武术,能让大家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气息与魅力。
  • 理想励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理想励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日本文明

    日本文明

    本书共分11章,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日本的风土、语言、民族特性及其产生发展的过程,以及其与各大陆文明的最早接触方式、途径及其间之差异、冲突等,尤其是和中国古代文明之间的关系及“二战”前与欧洲、“二战”后与美国的关系的各种背景与变迁,使人对日本这一民族能有更进一步的、深入的了解。
  • 中国人的人性与人生

    中国人的人性与人生

    本书是梁晓声先生深度解剖当代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与国民性的最新重磅力作。作者以一如继往的冷峻而智慧的笔调、渗及骨髓的透视深度,以及充满人文理性的文字,对当代的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状况,普通人人生的尴尬,以及关于中国的文化与文化人,给出了自己的观察与评述,可以说是一部关于中国社会人文现状的“田野调查”,也是一部深度的社会观察笔记。在本书中,作者直视人性的软弱,颂扬人性的闪光与良知的自省,由此,我们才能获得改变与进步的勇气,并期许与拥抱光辉的未来。
  • 孟子一日一谈

    孟子一日一谈

    孟子用儒家“仁”与“智”的大手笔,为后世勾勒了整套的道德理念与人生规范,这种终极的人文关怀,对于我们现代人修身、处世、施政、生存等诸多方面,都极具有精神意义的指引作用。本书以原文、注释、译文、述评解读孟子的言行的形式,让读者感悟这位智者的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以祓除我们自身的人性弱点。孟子的思想是精神世界的一座高山,他充满思辨的语言为我们廓清了人性中混沌的迷雾,他睿智的思想为我们洞开了和谐的生存之门。走进孟子的世界里,体悟生活中的真谛和乐趣。
热门推荐
  • 我有一座灵草园

    我有一座灵草园

    简介:陈安之:“我要修炼。”灵草园:“有了我还修什么炼?”“我要变强啊。”“有了我你还怕不强?”“那......我要找女同学。”“有了我还找什么女同学?”“......”
  • 六根

    六根

    桂林城里,六根是吃书法饭的,一支毛笔打天下。那支毛笔是托人从湖州特制的,笔杆选用斑竹,紫褐色的竹皮上撒着点点斑痕,称之美人泪。牛角收口,管顶嵌一段翠玉,绿莹莹放着温润的光。笔毛是加鼬鼠须做的,细软柔韧。六根得此笔欢喜异常,悬挂书案的笔架上,望之,美若妇人,相看两不厌。掬而嗅之,隐隐含香,遂在笔杆上方刻了篆体“妙香”二字。每逢有人索字,六根便用笔袋装了揣在怀里,贴着肌肤元阳津养,暖暖焉如近美人。日久天长沁了人的精气,笔生灵魅,助六根挥毫,处处皆妙笔生花。六根用这支生香妙笔写的墨宝也有挂在桂林城大街小巷茶肆酒楼的,多半不收钱,只是送朋友。六根也习惯,不喜润笔费,只好酒。
  • 一生三和

    一生三和

    这本《一生三和》阐述了人生三和,功德无量;人生三和,功力无穷。背离三和,春雨偏落邻家,浇开梨花千万朵,香风不向这边刮;拥抱三和,旭日独照当头,映出金辉满地锦,风水不竭度年华。三和出富贵,三和出功业,三和出明星,三和出人杰。人生难买是自由,觅得三和方潇洒。三和是脱离苦海之舟,三和是超越平庸之翼,三和是安身立命之本,三和是改写人生之径。有人风华绝代,辉映古今,有人黯淡无光,凄寂终老,明晦相照,判然有别,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是否掌握了天地人三和这一人类的生存大典。
  • 酒尽余欢别梦寒

    酒尽余欢别梦寒

    她多幸运遇见了他,他爱谈天她爱笑。假若天空很蓝你却还在我便就爱。最终还是曲终人散。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无敌萌主绝宠天下

    无敌萌主绝宠天下

    她是玉瓷公主,太子爹早逝,寄人篱下,他是承佑世子,六岁曾随姐姐远赴沙场,少年威名远扬,谁是谁的劫?谁又是谁的惊鸿一瞥?(欢脱版)情节一:她躲在门后偷看他不小心被抓包,她假装擦汗,“今夜的月光好晒呀!”情节二:她大言不惭道,“你第一将军又如何?她第一美人又如何?我还是大盛的第一公主呐!”他闷哼,“我的名气论的是实力,她论的是美貌,而你的第一公主论的是——年纪!”(小虐版)上房揭瓦、独闯御书房、逃离皇宫……她总是小错不断,从来活得热闹,似乎总会惹他不高兴。远赴燕都、独有迟连、误闯贡绣……最后他逼自己喝下最毒的情思媚,她终于心死,“我放手,你解脱。”殊不知他以从所未有的坚定告诉她,“小白,我对你,从未放弃过!”原来,他一直为她挡下一身杀戮,宠她至深。这世上再无一个男子能为她做到如此,她又该如何如何生死相依……
  • 巴菲特传

    巴菲特传

    巴菲特的投资智慧和人生历程历来受到众多投资者关注。在这部传记中,作者以巴菲特独有的投资风格和管理方式为焦点,对他充满传奇色彩的投资策略、人生哲学和管理智慧等进行了深入透彻的描述和分析,并运用大量翔实的材料重现了巴菲特如何由一个奥马哈报童成长为一个投资大亨,如何在他所崇拜的导师格雷厄姆的影响下寻找一只只被低估的股票,从而积累财富,以及如何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塑造成美国排行前列集团企业的奥秘……
  • 农夫,你家屋顶有流氓

    农夫,你家屋顶有流氓

    她是谁?一朝醒来,前尘尽忘!以为好心救了她的恩人,转而挟恩胁报,以败坏她的名声为威胁,要逼娶她进门!投奔的亲戚对身中奇毒的她避之不及,便急着送她上了花轿。可这要娶她的“恩人”农夫,居然是村里有名的大傻瓜!正常人都不会答应吧!无奈她记忆空白,加上身中软骨散的毒,无法挣脱,被迫抬进了洞房!可当盖头掀开——眼前这眸如春水,一脸纯真的绝世美男子是谁?好吧,看在这傻瓜无害又养眼的份上,她暂且就先陪他一起种种田,摘摘菜,兜兜小鱼虾吧!可当某一天,突如其来的刺客踏破她们家的茅屋顶。满村追砍的不是恢复了几许记忆的她,而是她的傻夫婿时——夫君,你又是谁?
  • 拿错剧本的动漫系统

    拿错剧本的动漫系统

    一朝穿越,水明月身为女儿身却拿到了身为男主龙傲天剧本,眼看着废柴打脸逆袭即将开启,水明月变回来了,连带的系统也跟着变异了,那么拿着男版热血漫的水明月怎么办?
  • 成交赢在心态:成功销售心态的50个法则

    成交赢在心态:成功销售心态的50个法则

    在销售行业中,决定你的销售业绩的不是你学会了什么销售技巧,而是你拥有什么心态,你以什么心态来做销售,就会有什么样的业绩。你想做一个成功人士吗?你想成为销售中的强者吗?只要你想你就一定可以做到,你要相信自己,自己一点都不比别人差,别人能做到的你就一定也能做到。想要改变自己的一生,就让自己先拥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只有拥有自己坚定的信念,不管在什么时候就再也不会被挫折打倒,你不再是一个弱者,而是一个能够改变自己生活的强者。让你一步步改变自己的生活,让你成为销售中的强者,看本书怎样为你解答,相信你的选择,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