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23800000006

第6章 低碳生活,饮领食尚(1)

一、你想要了解的低碳饮食

什么是低碳饮食

low-carb,就是低碳水化合物的意思,1972年,面对体重普遍超标的美国人,美国医学专家阿特金斯医生提出了这一全新的饮食方式。

这种低碳营养瘦身理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减少和限制对糖和淀粉的摄入,也就是不吃或少吃糖、米饭和面食等;二是同时增补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营养素。因为碳水化合物在人体内消化、吸收的速度比较快,使人容易产生饥饿感而增加食量,过量的碳水化合物能在人体内转化为脂肪贮存,结果导致体重增加。碳水化合物主要可分为简单及复合两种。复合碳水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淀粉质食物中,例如谷物、马铃薯、麦、豆类和部分蔬菜。简单碳水化合物比复合碳水化合物更易被人体吸收,主要存在于蔗糖、蜜糖、糖果、水果和奶制品等当中。

低碳饮食优缺点

优点:

减肥--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后,人体由利用碳水化合物获取能量转变为将脂肪作为主要的能量来源。这样可以达到减肥效果。

保持体重--每个人都有一个可使自己的体重保持不变的碳水化合物摄入水平。为确定这一水平,阿特金斯计划逐步增加人体的碳水化合物摄人量,直到体重保持不变为止。

健康--阿特金斯饮食法鼓励节食者在必要时将营养丰富的食物配合维生素和营养补充剂一起吃。

预防疾病--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并由此减少胰岛素的产生,有助于预防糖尿病等疾病。

缺点:

便秘以及因酮体过量引起的口臭。

低碳饮食规律

根据所处阶段和个人新陈代谢状况的不同,如何选择所吃的食物也有四个不同的阶段:

诱导期--这是阿特金斯饮食法的第一阶段,也被视作限制最为严格的阶段。换句话说,在第一阶段,您只能吃极少碳水化合物。每天的摄入量仅为20克。可以食用的碳水化合物包括沙拉和其他非淀粉类蔬菜。

持续减肥期--到了第二阶段,您可以在食谱中加入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在这一阶段,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可增加到每天25克。此后每周可增加5克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这样,在第二阶段的第二周,您每天可以食用30克碳水化合物。到第三周时,您每天可以食用35克碳水化合物,依此类推。就这样继续缓慢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直到体重停止减轻为止。到那时,您再从每天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中减去5克。该水平可使您保持体重不变。

保持体重前期--这是从减肥期向体重保持期过渡的阶段。每周可将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提高10克,前提是体重仍在下降。

终生保持期--在最后阶段,您可以选择各种不同的食物,但是仍要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正是在这一阶段,您既可以继续减轻体重,又可以食用比前几个阶段更为多样的食物。(图片-15)

低碳饮食基本法则

1.尽量不吃米饭、面条、面包等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2.中餐和晚餐要有蛋白质和蔬菜。

3.晚餐在9点前吃完,9点之后除了喝水,任何东西都不吃。

4、鱼、海鲜、贝类可与肉类交替吃,一餐选一种蛋白质即可,不能同时吃鱼和肉。

5、经过复杂料理的汤汁(如煲汤)不要喝,尽量喝清汤,不喝浓汤。

6、避免油煎、油炸、勾芡、裹粉等烹调方式,蒸、煮、烫最好。

低碳饮食专家看法

乔治华盛顿大学的体重管理诊所主任阿瑟·弗兰克医生称:“这些饮食法绝大多数都是被人们短期采用。任何短期干预对心脏疾病产生的影响可忽略不计。重要的问题是长期影响如何。”

纽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肯提医生表示:我希望研究人员能够进行一项长期研究,该研究至少为期18个月,最好是两年,严格遵照饮食计划,并且能够追踪调查以了解发生的情况。

做这些研究时需要监测受试者的体重和胆固醇水平,并对患者进行追踪随访,看看有无心脏疾病和肾脏问题等不良反应。

美国广播公司的另一篇报道称,《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两组肥胖受试者的减肥效果进行了比较,他们分别采用阿特金斯饮食法和传统的低脂、低热量饮食法。

二、低碳饮食,你做得到吗?

果蔬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是肉类食品的1/9,因此,在饮食方面应提倡多吃蔬菜等低碳食品。那么,低碳饮食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美国医学专家阿特金斯定义的低碳饮食

不知不觉中,许多国内的都市人已经成了“低碳饮食”的践行者。

事实上,低碳饮食在国外已经持续了30多年。“低碳饮食”在欧美及东南亚国家兴起。现在在美国,每3个人就有1人采用低碳水化合物减肥。在英国,更有300多万肥胖男女对其趋之若鹜。在日本,商家推出的“低碳食品”供不应求。在意大利与西班牙,涌现出了形式多样的“低碳餐馆”与“低碳饮食节”。有时尚专家预言,“低碳时尚”将会主导整个减肥与健美食品市场。

而我们身边的“低碳饮食”者,大都以减肥或控制体重为目的,他们除此之外还制订有健身计划。

那么,什么是低碳饮食?就是低碳水化合物的意思,1972年,面对体重普遍超标的美国人,美国医学专家阿特金斯医生提出了这一全新的饮食方式。

这种低碳营养瘦身理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减少和限制对糖和淀粉的摄入,也就是不吃或少吃糖、米饭和面食等;二是同时增补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营养素。因为碳水化合物在人体内消化、吸收速度比较快,使人容易产生饥饿感而增加食量,过量的碳水化合物能在人体内转化为脂肪贮存,结果导致体重增加。

碳水化合物主要可分为简单及复合两种。复合碳水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淀粉质食物中,例如谷物、马铃薯、麦、豆和部分蔬菜。简单碳水化合物比复合碳水化合物更易被身体吸收,主要存在于蔗糖、蜜糖、糖果以及水果和奶制品等当中。

为什么说肉食是“高碳饮食”?素食是“低碳饮食”

也许您会感到纳闷,素食怎么会与高碳、全球变暖、减排有关系?

现在,人类饮食走在一条大量依赖动物肉乳的险道上。不过,人类现在还有机会选择植物性的饮食,以大量地减少人类的碳足迹,以拯救人类与地球。公民在低碳生活实践中最为有效的方式则是改变自己过度食肉的饮食习惯。

发展低碳经济将是2010年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之一,全国政协委员曾大力赞赏素食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推广素食既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又有利于节能减排,倡导素食,是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最省钱、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动物们排出大量的碳

根据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人员的计算,动物性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虽然高于植物性蛋白质,但是前者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化石燃料是后者的8倍。

肉类的生产、包装、运输和烹饪所消耗的能量比植物性食物要多得多,其对引发地球温室效应所占人类行为的比重高达25%。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林而达指出:粮食是“低碳饮食”,肉是“高碳饮食”,每人用吃一斤粮食代替吃一斤肉,全国就能减少28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您也许觉得这是危言耸听,可这却是千真万确的!

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IPCC主席帕卓里博士在演讲中指出:

1.生产1公斤的肉,会排放36.4公斤的二氧化碳。

2.畜牧业生产1公斤牛肉需要10公斤饲料。不但严重浪费食物资源,更造成穷国的粮荒问题。

因此,对抗气候变迁最轻而易举的事,就是少吃肉!

这是人人都可以做得到的事。以少吃肉来缩小畜牧业的规模,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最有效的方式。

肉食也造成了穷国与富国之间食物资源分配的巨大不公平,并影响穷国的食物供给。畜牧业生产1公斤牛肉需要10公斤饲料,目前全球1/3的谷粮和超过90%的大豆用以喂养牲畜,以生产肉类供富国消费,不但严重浪费食物资源,更造成穷国的粮荒问题。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2006年出版的《畜牧业的长远阴影》称,畜牧业向大气层排放的温室气体大于交通运输业,占全球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18%。

不过,加上屠宰、运输、冷冻、储藏等因素,肉食造成温室气体的排放可能还要更严重。2009年11月,看守世界研究中心的Goodland与Anhang先生在一篇权威性研究报告中指出,超过51%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畜牧业!

来自畜牧业的主要温室气体来源为:

1.伐除雨林以生产饲料。

2.粪便废弃物所释放的甲烷,甲烷的潜在暖化效应为二氧化碳的72倍。地球上人为产生的甲烷中,畜牧业就占16%。在《京都议定书》等国际条约中,有6种温室气体遭到管制,其中包括甲烷。而甲烷主要来自于家畜养殖。人类减少肉食,减少养殖家畜,就相应减少了甲烷排放,同时,也控制了肉食生产所需要的大量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

3.肉乳产品的冷冻与全球运输。

4.动物的饲养、屠宰与加工。

5.超过五百亿只饲养动物所呼出的大量二氧化碳。

与植物类食品相比较,肉类的耗能也非常大。根据美国哈佛大学营养学家估算,肉类的生产、包装、运输和烹饪所消耗的能量比植物性食物要多得多,其对引发地球温室效应所占人类行为的比重高达25%,而飞机所造成的温室效应仅占2%。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主席帕乔瑞指出:“我要提醒世人,在减缓气候变化的诸多方法之中,改变饮食习惯是可行之道。”就温室气体减量而言,少吃肉比少开车更有帮助。帕乔瑞说,减少食肉量能够给对付气候变化带来立竿见影的影响。

英国伦敦的农场动物福利非政府组织“关怀世界农业”从2004年开始发起“少吃肉类”运动。该组织指出过去四十年来,全球肉类消费量直线上升,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地球资源与生态环境。全球至少1/3的粮食用于饲养牲畜,获取1公斤牛肉要消耗10公斤饲料与10万公升的水。全球农场牲畜每天至少制造130亿吨的废弃物,污染土壤与河川,加剧全球暖化趋势。

动物们要吃掉大量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植物

目前,地球上共有15亿只家养牛和野牛,17亿只绵羊和山羊。它们的数量还在快速增长。全球肉产量有望在2001年至2050年期间翻一番。

一般,成年羊一天的食草量在5公斤左右,还需采食精料0.5~1斤,目前,全球的羊每天至少要吃掉75亿公斤的草。放牧的牛群,每日食鲜草量约为其体重的10%~14%,平均体重按850公斤计算,全球的牛每天至少要吃掉1530亿公斤的草。

既然动物们排出大量的碳,还吃掉大量吸碳的植物,那么,我们更应该少吃肉了。

因为吃肉的需求会刺激畜牧业与肉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吃太多的肉,就会带动畜牧业的快速增长。而畜牧业的快速增长,又会加剧全球变暖,使环境恶化。

食素比食肉好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称:

1.动物性食物对人体有害。即使只摄取少量动物性食物,也有负面效果。

2.动物蛋白能显着增加癌症、心脏病、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病、肾结石、骨质疏松症、高血压、白内障和老年痴呆症等疾病的患病几率。

3.所有以上疾病都可以通过用吃素代替吃肉来进行控制和治疗。

4.全植物蔬食是最健康的饮食。

肉类存在使用化学药品、荷尔蒙、杀虫剂、抗生素及疾病传染等健康风险。

肉食者血液呈酸性,酸性血液是滋生所有病毒的温床,心脏病、糖尿病、肥胖症等疾病发病率高。

而素食能使血液呈弱碱性,可促进新陈代谢活动,从而把蓄积体内的脂肪及糖充分燃烧掉,减轻身心负担,达到排毒养颜及减肥的目的。

合理素食完全可以满足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

孔子借《大戴礼记》云:“食肉,勇而悍;食谷,慧而巧”。素食不仅可以保持口气清新、头脑轻灵,还可以陶冶性情,使得人们更加亲近自然,亲近自己的内心。素食者耐力强,成绩好,做事效率高。

吃素是一种品位,是一种潮流,更是一种时尚。素食原料丰富多彩,素宴工艺色彩缤纷,好吃、好看。

被称为营养学界的爱因斯坦的坎贝尔教授说:“堆积如山的证据部分来自我自己,部分来自其他科学家,再加上中国营养研究的结果,说服了我改变饮食与生活形态,十五年前我就不再吃肉,六到八年来也几乎不碰动物性食品,包括乳制品--我的家人也采取了新的饮食法。”

三、病从口入,碳亦从口入

吃什么,怎么吃,饮食是一门学问。专家提倡,要低碳饮食。基本原则是少肉、地产、时鲜。病从口入,碳亦从口入。

食肉或食素这一问题,人类一直有不同意见。2009年,英国一位官员发给素食主义组织的电子邮件被曝光,引发争论。邮件中提到,素食能给地球环境带来较大的益处,尤其在阻止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将起到正面作用。

该组织主张把更多的耕地用来种植粮食,供人食用,而不是用来饲养牲畜。该组织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日常饮食能够直接对地球环境产生影响。为了地球和人类的未来,人们应该尽快远离肉类。

提议素食主义,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少吃一些肉食是可取的。肉类是高碳型食品。而且,吃肉太多也不利于身体健康。有学者称,生产1千克肉类,平均排放36千克二氧化碳。

专家指出,包括牛在内的牲畜养殖,会带来大量的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其中,地球上的牛打嗝排出的甲烷,占大气中甲烷总量的20%。根据IPCC的报告,畜牧业排放了全球温室气体总量的18%,高于交通运输行业。大量食肉肯定成为21世纪的问题。

联合国的数据表明,近年来,中国的年人均肉类和鱼类的消费量约为美国人的一半。然而,中国人的肉类摄入量年增长约20%,食用油的消费量增长30%,奶制品的需求增长量更大。仅在2008年的毒牛奶事件之后,增速略有降低。(图片-16)

食肉、喝奶意味着营养丰富、身体健康,这个不正确的观点正在推动中国饮食习惯发生巨变,从城市到乡村引发了一场餐桌革命:米和面在餐桌上逐渐减量。中国30年间肉食总量增加了4倍。专家说,1个食肉者所需粮食等于9个食素者。这意味着什么?中国完全照搬外国食肉生活方式是困难的。

不能忘记,中国是在全球可耕地面积的7%的土地上,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西方一些人说,全球粮食涨价的背后因素,是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对肉类和奶制品需求的增长。

少肉的同时,要多食用时鲜的蔬菜、水果和粮食。按季节吃时鲜食物,让身体跟大自然四季相应,顺着大自然的节气,身体就会健康。反季节的蔬菜、水果味道不好。没有必要花钱买劣等品。何况,反季节食品的运输碳排量很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住什么地方就吃什么地方出产的东西,才最适宜。在某地住久的人,偶尔到外面旅行,便会水土不服,容易生病。这就是“土生土长”的道理。

同类推荐
  • 触摸生命的神奇:人体奥秘

    触摸生命的神奇:人体奥秘

    生命对于人类而言,不是简单的生存过程,而是创造和发展的过程。人类是一个极富创造性的群体,他们的出现,使整个地球改变了面貌。人类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推动着社会不断发展与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而人体本身的形态结构、机能与生命活动,如生长、发育、生殖、健康、疾病、信息的感知与处理等,对人们而言都充满着趣味性和神秘感。人们对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心,尤其是青少年,富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他们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知识感兴趣,愿意学习,而且对许多人体本身的奥秘更加关注,更感兴趣。
  • 认知迭代:自由切换大脑的思考模式

    认知迭代:自由切换大脑的思考模式

    我们每天都在使用大脑,但是我们最缺乏了解的恰恰是自己的大脑对大部分人而言,大脑给我们带来的第一个困惑是如何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重要的事情上。每天都有一些重要的事情要处理,但是我们的注意力总是被意外的消息弹窗、微信群里分享的文章、邻桌和我无关的聊天所打断。对一个人的专注力来说,重要的问题不是减少大脑需要同时处理的事情,而是找到刚好让你的大脑能够专注某件事的状态。而保持专注的方式就是要“拥抱波动”,学会让大脑在专注和走神这两种状态中自由切换,从而达到一种“心流”的状态。
  • 鹰隼突击:空中武器

    鹰隼突击:空中武器

    本书从战斗机、攻击机、轰炸机、直升机、运输机、侦察机、预警机、反潜机、加油机九个方面详细地介绍了每种飞机的用途和它们的代表机型。书中介绍的每一种战机都具有鲜明特色,力求让喜爱现代军事的读者获得视觉和阅读的双重享受。同时,本书也加入了与之相关的一些趣闻阅读和知识链接,详细介绍军用飞机漫长的发展史,同时详细解读隐身技术、变后掠翼技术、矢力推量技术等现代军用飞机的高端技术,目的是增加阅读的趣味性,旨在让青少年走进科学殿堂,探索航空知识。
  • 地震应急防护手册

    地震应急防护手册

    《地震应急防护手册》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地震的相关知识,重点包括发生地震时如何避险、逃生及救助,震后的防疫、心理重建等。《地震应急防护手册》基本上以问答的形式呈现,强调实用性、普及性。
  • 大数据与云环境下国家信息安全管理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大数据与云环境下国家信息安全管理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研究了大数据和云环境下信息安全的特点,探讨了新环境下信息安全管理范式的转型,提出了新环境下信息安全的新特点和国家信息安全管理范式创新转型的战略和政策路径。
热门推荐
  • 妖魔搜集员

    妖魔搜集员

    以凡人之躯体,以凡人的智慧和力量行走诸,收集和研究妖魔鬼怪的力量《神探蒲松龄》:幼年树妖一只,血鸦一只《山村老尸体》:河底怨鬼一只九叔僵尸世界:中国,西洋不同年份极品僵尸若干……
  • 学校体育运动会的准备工作(下)(学校体育运动会组织管理实用方法)

    学校体育运动会的准备工作(下)(学校体育运动会组织管理实用方法)

    学校体育是加强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磨练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对青少年品德陶冶、智力发展、审美素养的形成以及学生体质的增强和国民健康素质的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虞兮虞兮(中国好小说)

    虞兮虞兮(中国好小说)

    心爱之人的突然离世,让生活的全部重担深深压在这个女人瘦弱的肩膀之上。闺蜜的介绍,另一个男人的出现,让原已结痂的心又现出丝丝涟漪。本以为终于能再次被幸福之神眷顾,可闺蜜与男人之间的不堪,再一次给女人带来了身心的重创……生活本不似《霸王别姬》般的浓墨重彩,却犹自发出一声“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悲叹。
  • 疑点

    疑点

    松本清张开创了“社会派推理”,与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并称为世界推理小说三巨匠,与江户川乱步、横沟正史并称为“日本推理文坛三大高峰”,东野圭吾、宫部美雪等日本知名推理小说家皆深受其影响。本书在日本被改编成影视剧有七次之多,在国内读者中也有一定的知名度,最新版本由黑木华、米仓凉子主演。本书对那些自以为正义的旁观者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一桩谋杀案的旁观者因为内心的偏见一步步沦为挥舞屠刀的人。当正义闭上眼睛,就是恶的帮凶。
  • 沧笙剑

    沧笙剑

    夜里风寒,两位既然难分高下,不如早些回去休息!”凛凛凉风,烟云缭绕,尽散无意。一缕月光,三分有剑气。墨雨涵,柳芳绝四顾环视谁都没有发现说话人的影子。
  • 商务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运用探索

    商务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运用探索

    本书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介绍商务英语翻译理论,着眼于扩大学生的文化、英语、翻译知识,进而激发和活跃学习者的兴趣。也注重针对性和通俗性,以提高学生的实际翻译应用水平。同时从实用的角度,为英语学习者以及从事对外贸易的工作者提供—条简洁的商务英语翻译的路径,旨在提高学习者在商务环境下运用商务知识和英语语言技能进行商务翻译的能力。
  • 天地之木

    天地之木

    轰鸣的铁兽,濒危的世界。袁游穿越而来,脑海中有一颗记载直指道尽功法的石珠。
  • 蔷薇纪年静谧时

    蔷薇纪年静谧时

    蔷薇盛放的年华尽端,你微笑的剪影,是守望静谧的唯一微光。
  • 闪回

    闪回

    转眼自己已经四十六了,已经过了感伤的年龄,可感伤这种奢侈病为什么一阵又一阵地袭击着自己?周雨楼为自己的这种心态感到痛苦,甚至有些痛恨。感伤如此骄傲地盘踞在自己的内心,周雨楼对这种情绪清算的本身比沉浸在感伤中更令人难受,就像一位老是失眠的家伙其实他的大部分的烦恼不是来自失眠本身,而是因为埋怨自己竟然会失眠这件事花去了大半心绪。雨楼想尽快摆脱感伤,因为这与自己的身份和职业极不相符。自己本应该是帮助其他人驱逐感伤的人,可如今的自己,还不断沉溺在大大小小的感伤病的漩涡之中。
  • 清穿之茗后

    清穿之茗后

    茗后,世宗孝纯宪皇后,瓜尔佳氏,满洲正白旗,弟大学士瓜尔佳佳桓。世宗雍正为皇子时,生育有功,晋侧福晋。雍正元年,初封贵妃;雍正九年,为皇贵妃,摄六宫事;雍正十年,册为皇后。——————————————————————穿越清朝,玉瑶的金手指只有上辈子记忆。她想过悠闲点的生活,可家族不允许,还想将她送入历史上在位六十年的乾隆帝后院当小妾。想想就累得慌,或许,她还活不了那么长。若硬要跟皇帝扯上关系,还不如当雍正帝的妃子。至少她有自信活过雍正,当太妃,后半辈子就悠闲多了。明明她只是想当太妃,后宫却逼着她成了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