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21000000017

第17章 友人应召投曹,司马懿回家探母(2)

“司马小弟,你因同门情谊处处让着周齐,希望有一天他能理解你,可见你有善心,既然你有这等心肠,又怎知他人无恻隐之心?司马小弟,不可以一己之好恶度他人之善恶,若是这样,今天你防范他人,明日他人防范你,做人不是太累了吗?就像曹操,他究竟是中兴汉室的功臣还是篡夺江山的逆贼,不能因其手掌大权轻下定论,而应观其行,听其言。我且教你一句话,‘静观其变,谋定后而动’,胜者往往在后发制人。”

“崔先生苦口婆心地教导我,真是难为他了。”司马懿跳下马,从路边折下一枝野花拿在手里,牵着马向前走着,“只是他说了一大通,我却只记住了‘静观其变,谋定后而动’这句话。”

“记得这句话就已经足够了。”司马朗也跳下马,与司马懿并肩走着。“说起周齐,他因母丧而回家守孝,你也能安心两年了。”

“不说他了,咱们赶路吧。”

阳光清朗,和风温煦,风光无限好,正是一年最美时节,兄弟俩刻意绕了远道,由陆浑过偃师,穿成皋,经平延津渡黄河回温县。沿途景致令人陶醉,两人停一阵跑一阵,七天后,来到一处市镇。

这处市镇紧临平延津,渡过平延津,往西行半日便到温县。说是市镇,其实只是比一般的庄子多几个人,多几块地。放眼望去,低矮破败的草屋首尾相连,占据了主道的两侧,居者多为在黄河岸边谋生的摆渡、打鱼之辈。市镇最显眼的,是靠里的一幢干栏式建筑,名曰“太安舍”,这是招待来往行商过客的简易旅舍。

店内只一个老板娘,外带五个伙计,与她都沾着亲带些故。老板娘徐娘半老风韵犹存,价钱若是谈拢,可以解衣宽带陪睡一宿,因此,住食虽说不周,但这家小小的旅舍仍旧生意兴隆。

天空被夕阳烧成赤红,余晖从屋檐、从墙角、从人们的脸上缓慢退去,炊烟袅袅,倦鸟归林。一个黑胖的妇女分叉双腿斥骂玩耍晚归的孩子,几个从身边跑过的光屁股孩子吸引了司马懿的目光,他恍恍惚惚间迈开脚步,似要跟那帮孩子走去,这时司马朗说道:

“仲达,要不咱们先在这里住下,明天再赶路?”

“一切听大哥安排。”

两人向乡人打听落脚之处,循着指引,远远望见“太安舍”的幌子,加快脚步往里走,离旅舍还有些许距离,一个伙计模样的人硬挤着微笑似的跑到兄弟俩面前,恭敬地抱拳道:

“二位,小店被人包了,不招待外客,二位还是去别处看看吧。”

“天色都快黑了,这个时候还叫我们去哪里看!我们远道而来,身上都倦了,肚子也叫唤不止,你想想法,哪怕后房也好,只一宿工夫,不多叨扰。”

“二位,”伙计见多识广,瞧这二人衣着打扮,心下计较自己得罪不起,十指交叉,微缩着脖子,笑道,“不是小的不替二位办事,只因小店前前后后都被人包了,就连马厩草房也被占了。客人早有吩咐,若是小店敢放外人进来,就一刀结果了小店人等的性命。还请二位多多包涵,别再为难小的。”

司马懿一听这话,觉得事有蹊跷,拉过伙计,悄声细问:

“你说的客人,究竟是什么人?竟以性命要挟?”

伙计回头瞅瞅店堂,为难地左右张望,似有苦衷,点头哈腰,态度恭敬,就是不回答司马懿的问题。司马懿冲司马朗一笑,掏出几枚钱丢给伙计,伙计立刻判若两人。

“二位外乡人有所不知,小的几个就靠小店挣口饭吃……这要是被店里客人知道,小的命贱,若是给二位招来麻烦,可就……”

司马懿扬手又丢给他几枚铜钱,拉长着脸,故意装出一副阴沉可怖的样子:

“现在可以说了吧。”

“是、是、是,二位请随小的来。”伙计拉起缰绳,带着司马懿二人来到“太安舍”百步之外的一棵树下,“前日来了二十几位军差,包住在小店,还特意吩咐小的,他们在一日,便一日不许外人进去打扰。小的怕外客不知缘由,踏门而进,生出许多事来,于是站在店外,若有外客走近,便请他再寻住处。”

“可知是哪里的军差?”司马懿一脸好奇地问道。

“听他们喝酒谈起,好像是袁绍的军士。”伙计耷拉着脑袋,撇着嘴,表情滑稽。

“袁绍的军士?”司马懿不解地看看司马朗。

“袁绍派人到这里,难道有南略的意图?”司马朗道。

“这店里的二十几个人,更像是来先头联络。”司马懿点头道,“只是不知道与谁联络,联络的又是什么事。”

“小的倒是略知一二。”伙计被笑容堆出来的褶子如同细线一般布满了整张脸,“小的老板娘从他们头目那里打探到,他们在小店等从浣城来的使者。”

“浣城?”司马懿意识到什么似的朝司马朗眨眨眼,“崔先生说,张济死后,由他的侄子张绣掌兵,曹操征张绣快半个月了,可能是他支持不住,欲与袁绍联合,一南一北夹击曹操。”

“你分析得颇在理。”司马朗从伙计手中牵过马来,“你方唱罢我登场,又将是一番厮杀,只是现在,你我去哪里投宿?”

比起司马懿对张绣袁绍联合之事的兴趣,做大哥的此刻更关心吃饭睡觉,经伙计介绍,二人终找了户人家住了一晚。

到家后,司马懿直奔母亲的房间,刚要跪拜问安,母亲司马秦氏急忙止住,拉起儿子的手,左瞧右看,一只手颤颤巍巍地在他脸上抚摸不停。

司马懿这次回来,让司马秦氏喜出望外,恰好这段时间身上舒缓了许多,她不住地轻拍司马懿的手背,“好儿啊,好儿啊,你真是咱家的福星啊!”

“儿请母亲恕罪,圣人有教‘父母在,不远游’,儿幼承庭训,却不能依圣言而行,实在不孝。”

“你的心思娘全明白,你惦记着这个家,惦记着娘,可是你志向高远,你父亲和你大哥都对你寄予厚望。其实,家中有你哥哥弟弟在,一切都安妥,是娘拖了你的后腿,一个妇道人家,也没别的想头,就是盼着能天天儿孙绕膝。”司马秦氏把司马懿拉到榻边,“看你壮壮实实的,人又高了不少,娘也就安心了,你父亲在书房会客,一会儿你去问个安。”

母子俩说了会儿闲话,司马懿退出房间,往司马防的书房走去。穿过一进,远远看到三弟司马孚坐在廊下,手握一册书全神贯注地读着,丝毫没察觉司马懿已走到跟前。

司马懿挪到司马孚身后,往前一探,是郑玄注笺的《毛诗》。

司马孚只比司马懿小一岁,性格相仿,却不似司马懿那般高壮,也不爱说话。今天先生家中有事,休馆一天,司马孚拿着这书在廊下从早上一直读到现在。

“三弟!”

司马懿想逗他一下,故意高声喊叫。

司马孚像是被针扎了似的跳起来,两脚一松,险些跌倒,还好,书没掉在地上,他急忙扭头看看身后。

“三弟,三弟,别来无恙啊!”

“原来是二哥!”司马孚倒也不恼,憨憨一笑,“方才喧闹,我以为是哪家娶媳妇儿,原来是二哥你回来了。”

“你这嘴皮,还是这么不饶人。听母亲说,父亲正在待客?”

“上午辰时二刻来的,现在还在屋里呢。”司马孚悄声对司马懿说,“应该是在谈极为重要的事,只让下人端水进去了一次。”

似乎知道司马懿要问什么,不等他开口,补上一句:

“来者高冠锦袍,还带着一个随从。”

“会是什么重要的事呢?”司马懿自言自语。

吃过母亲特意让后厨备下的点心,司马懿有些困乏,回屋睡了,一连做了几个毫无关联的梦,迷迷糊糊听得有敲门的声音——

“公子!公子!”

司马懿睁开眼,坐在榻上细听,原来是管家,他起身开门。

“公子在呀,小的造次,打扰公子静养了。”管家弯腰作揖,“老爷让小的叫公子过去。”

管家口中的“过去”,指的是司马防的书房。

进得书房,司马朗也在,司马懿拜过父亲,依序坐下,司马防问起学业,司马懿一一回答,而后司马防吃过一口茶,说道:

“你大哥去山上看你这事,你母亲跟为父说过,没料想竟把你给招回来了。”

“儿子本该常回家看看的。”

“哎!妇人之言,不必多挂在心上,你要记得你自己的任务!”

听这口气,父亲这次对母亲颇有意见,司马懿因此不再多话。

“有件事本与你们没多大关系,但一个久在官途,一个学得满腹经纶,因此把你们叫来,听听你们兄弟俩的想法。”司马防吃完剩余的茶,先看看司马朗,后盯视司马懿。

“你俩可曾听说过程昱?”

“儿子听说四年前他曾拒绝兖州刺史刘岱的征召,等曹操征召他时,却欣然前往,让人费解。”司马朗道。

“程昱与荀彧齐名,且跟他皆是曹操身边最早的谋者,如今他在朝廷上是尚书,在地方是济阴太守,还总督兖州军事,曹操派这样的心腹前来,可见他的诚意。”

“父亲,程昱此来,到底是为了什么事?”司马朗问道。

“他带来曹操的一封信,希望为父担任许都令一职,说国都新建,百废待兴,朝廷用人之际,正是大才致用之时。还说为父岁当盛年,该继续为朝廷出力,不应就此老死家中。”

“父亲是怎么答复程昱的?”司马懿问道。

司马防叫侍女再去煮一壶茶来,随后微笑道:

“许都令职同为父当年担任过的洛阳令,位重权大,只是如今曹操才是许都的真正主宰,说是为朝廷出力,其实是为他效忠。”

“父亲是在意当年曹操曾为属下,现在父亲却要做他的属下。”司马朗道。

“当初为父致仕归家,与你一样,无非是为了远离乌烟瘴气的官场,图个清静,如今若要再入仕途,岂不与初衷相背?当初又何必致仕?为父虽说年值盛时,但心已老态,且低下一头,让你们出人头地,才是正经事,其他的也不多想了。”

“曹操征召父亲,父亲若是不应,会否对父亲不利?”

司马懿担心曹操会有报复之心,但司马防不这么认为。他的决定是基于对曹操的了解,在他看来,希望自己出任许都令,是想以此报答当年推举他担任洛阳北部尉的恩德,这里面有念旧的缘故,但更多的,是曹操借此向天下昭示,自己不仅知恩图报,更希望延揽天下人才为朝廷所用,以彰社稷,以安黎庶。而作为曹操本人,他无疑是想以此显示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的求贤姿态,这样的人不应该成为智贤之人争相投奔的不二人选吗?

“曹操这人的心思真是深不见底。”司马懿的这句话像是给曹操盖棺论定,“父亲,儿跟大哥回家途中,听说一件事,不知父亲知晓否?”

他将在市镇上听到的事告知司马防,想知道程昱有没有跟父亲说起袁绍意欲南略的事。

“程昱是跟为父聊起过袁绍,至于袁绍与张绣联合一事,倒没说。不过,即便真有其事,袁绍怕也是一场空想,他可能还不知道,张绣已降了曹操。”

这下轮到司马懿吃惊了,这事情未免变化得太快,曹操是施了什么计谋吗?司马防咧嘴一笑,接过侍女端来的茶,吹了吹热汤,惬意地吃了几口。

“说起来真是出人意料,张绣依靠荆州刘表的粮草支持,原不该就这样缴械投降。程昱认为,从最初据城坚守到最后开门投诚,都不是张绣的本意,而是贾诩在幕后操控。”

“贾诩?”司马朗直起身,两眼放光,“这名字听上去怎么那么耳熟呢?”

他闭眼想了一会儿,看他的表情,似乎并没有结果,还是司马防提醒了他。

“为父任洛阳令时,贾诩曾以平津都尉的身份来衙署拜会过为父,里外接待的人不就是你吗?他走前还送你一块玉佩,因为父未让你接受,你死活不要,让他颇为尴尬。”

司马防这么一回顾,司马朗“哦”一声反应过来,不好意思似的憨憨一笑。

“天子去许都后,贾诩投了在华阴的同乡中郎将段煨,但不知出于何故,没过两月又转投了张绣。张绣英勇无常,却是个无谋之辈,对贾诩自然是言听计从。贾诩识略盖世,区区一个张绣岂能让他甘心侍奉,曹操如今得号令之便,四处招贤,想必他也是心动。但他与曹操素来没有什么交往,也无人举荐,担心曹操不接纳他,于是就演了这么一出戏给他看,这是程昱的看法。”

“父亲是说贾诩用张绣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程昱的分析为父很认同。”司马防垂眼看着右手里的空碗,稍稍停顿,说道,“程昱说,贾诩投张绣后,一手操办募军、练兵、屯粮诸事,张绣军面貌为之一新。曹操以为洞悉一切,不出三日即可拿下浣城,没想到,一座小城,七千兵马,就与曹操的三万精兵相抗了近二十天,即使曹操攻势再大,守城军士丝毫不乱,可见贾诩操练出的军士之强悍,军纪之严明。贾诩用这种方式让曹操领教了他的本事,而在外人看来,不过是力不能敌而投降曹操,不仅不会招来阴险毒辣的骂名,反而会由衷赞赏贾诩的忠心侍主,力抗强敌,你说此人厉不厉害!”

“看似简单寻常的事,背后却藏着如此深的心机。”从书房出来后,司马朗这样感叹道,“可怕,贾诩聪明得让人感到可怕。幸好那时没接他的玉佩,否则现在不知如何与之相处。”

“可怕的还不单是心机,而是那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狠毒。”司马懿接过下人舀来的一勺水,咕噜咕噜喝尽,又自己舀来水冲了把脸,用衣袖沾了沾,接着道,“大哥,你可知张绣屯军的浣城所处的地理?”

“浣城与许都隔汝水相望,张绣兵力虽不及曹操,但他与刘表结盟,无后顾之忧,倘若两家合兵,或与袁绍南北夹击,或与吕布东南并进,对曹操来说,都是要命的事……”说着说着,司马朗豁然贯通,瞪大眼睛,直溜溜地看着司马懿,声音微微颤抖,“你的意思是说,贾诩早就料定曹操要南征张绣?”

“贾诩这么聪明的人,他不可能看不到这点。”司马懿解下肋下长剑,拔出剑来,举过眼眉,凝视有顷,收入剑鞘,“现在天下的形势是,曹操控制兖、豫二州,吕布在其东,张绣、刘表在其南,袁绍、公孙瓒在其北,袁术据扬州,马腾、韩遂占西北。

“在这些人当中,袁绍势力最广,实力最强,对曹操威胁也最大,但曹操目前尚不足与之相抗,不会拿鸡蛋去碰石头,其他人则离曹操较远,唯有张绣,近在咫尺,对曹操最为不利。如果我是曹操,必定先拿张绣下手,除去眼前忧患,才能远图,这一点,贾诩应该早就看透了。他弃段煨奔张绣,我估计,就是冲曹操此举而来,这一步他应该预谋多时了。董卓死后,只因他的劝说,原本要解甲归田的李傕、郭汜等人才又杀入长安,杀王允,逐吕布,酿成长安之乱。可能他觉得曹操现在替天子征伐,会因为这件事容不下自己,这才如程昱说的那样,演了这么一出戏,而且演得天衣无缝,毫无破绽,所谓高手过招不留痕。”

“贾诩为人做事,能料人所不能料,做人所不能做,手段虽毒,却也叫人不得不佩服。”

同类推荐
  • 蕊韵留香:李宗蕊

    蕊韵留香:李宗蕊

    《蕊韵留香——李宗蕊》是为了纪念逝去的李宗蕊女士,也献给深爱她的人们。
  • 班超传

    班超传

    这是一本传记体小说。班超是个豪强世家子弟,少有大志,誓效张骞立功异域,但在年过不惑之前,一直混迹市井,籍籍无名,借给人抄书写信维持一家生计。后来得到世交显亲侯窦固的破格超拔,参军出使西域,一跃成为中华历史上难出其右的纵横家、军事家和政治家,其出类拔萃的军事指挥才能、成熟的政治见解和艺术的领导能力,使他在缺乏庙堂持续支持的情况下,南征北战20年,稳定建设10年,逐步驱逐了匈奴势力,恢复了西汉时期朝廷对西域36国的统治,重新建设并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为中原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交流融合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 总结:毛姆写作生活回忆(名作家文学课)

    总结:毛姆写作生活回忆(名作家文学课)

    毛姆野心至高表达的半自传作品。为了将灵魂从某些观念中解放出来,只因这些观念在他的灵魂中徘徊了太久,1938年时年64岁的萨默塞特·毛姆写作了《总结:毛姆写作生活回忆(名作家文学课)》。这是一部自传体作品,却并非自传;这是一本告白笔记,却分寸得当。《总结:毛姆写作生活回忆(名作家文学课)》堪称作家个人信经的高峰之作。从本书中你会分享到一名职业作家对风格、文学、艺术、戏剧和哲学的理性思考,毛姆精妙的写作技艺也在书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示。毛姆是个备受争议的作家,当岁月的磨砺将他变为一位坦然、睿智的老人,当他邀你共进下午茶并想和你闲谈几句,无论你喜不喜欢他,请不要拒绝。
  • 民国那些教育家

    民国那些教育家

    本书介绍了20世纪上半叶对中国教育有过重要影响的六位教育家,他们是傅斯年、潘光旦、陶行知、叶圣陶、陈鹤琴及舒新城。他们都经历五四新文化的洗礼,都非常爱国又非常重视西方现代教育理论的引进,都认为教育的宗旨是人格的培养,都反对知识的灌输和现代科举制度…… 作者在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以通俗易懂、明白流畅的笔触对近现代教育所做的一次探讨。书稿详细介绍了六位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并适时地与今天的教育做对比,对我们反思教育的功能,探讨教师的作用,明确家长的职责,寻找教育的出路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 韩国总统的中国“御医”

    韩国总统的中国“御医”

    韩国总统称他是“了不起的中国人”,外国情报机关称他是“中国奇人”。他在刑场上陪过绑,从枪口下脱逃,当过野人;当过台湾高级间谍,受过蒋家父子的召见与嘉奖;与韩国四位总统是至交,打开了中韩秘密通道。他一身铮铮傲骨、嫉恶如仇,多次遭歹人暗算。在他身上,凝聚着一个时代的缩影,透过他多灾多难而又波澜壮阔的人生,我们将领略到成大业者无坚不摧的个性与品格。
热门推荐
  • 奥丁的子女:北欧神话故事集

    奥丁的子女:北欧神话故事集

    本书分四大部分,通过一个个诙谐幽默又相互联系的故事,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读完整个北欧神话。在这些精彩绝伦的故事中,有跨过彩虹桥,漫游于人类之间的“众神之父”奥丁,有手握强大神捶的雷神托尔,还有火神洛基,他狡黠又好恶作剧的性格,使他走上了背叛诸神的不归路。巨人、龙、侏儒和女武神瓦尔基里的故事同样动人,还有摧毁诸神世界那可怕的最后一战更是充满了震撼。这部初版于1920年的经典作品,如今首次以中文精装本的形式引入中国,附以精美的版刻插画。书末还整理了国内十分混乱的北欧神话人物译名,方便读者。
  • 时光不再,惊羡你温柔如初

    时光不再,惊羡你温柔如初

    《时光不再,惊羡你温柔如初》——收录了朱自清的散文名篇,共分三部分,写生活中平凡的景色与人事的“流光正徘徊”,写各地风景、民俗的游记散文“行走与游思”,写对国外各种盛景与人文景观的“异域的弦歌”。格调清新秀丽,文笔朴素自然,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感细腻动人。
  • 薄命是红颜

    薄命是红颜

    历史似乎只是由男人写就的,女人们偶尔参与其中,身影也往往被夹在了缝隙中成了—枚标本或书签。《薄命是红颜》选取了近20位历史上的女 名人,大体每人一篇——既非人物小传,也非名人逸事传奇,而是一 个齐整的散文系列,作品每每从独 特的角度切入,紧扣人物一生中重要的“点”进行叙述、铺陈、议论,读罢可思、可感、可叹。
  • 变龙史

    变龙史

    筋脉堵塞不能练武的黄龙,巧遇龙家掌门人,又得龙家绝学《圣龙决》,从此飞龙上天,一发不可收拾!龙老爷子更将爱孙女龙秀许配与他,希望他将龙家绝学发扬光大!然而英雄爱美女,更爱江山!黄龙不甘于此,他始终坚信——命运,不能决定他的一生!他天生不是池中物,一遇机缘便化龙!
  • 快穿之反派boss总追我

    快穿之反派boss总追我

    芜卿长相美艳,是个绝顶大美女,可却偏偏意外死亡,死去的芜卿在地府遇到了时空穿梭兽瑞七,在瑞七的帮助下芜卿决定通过穿梭异界帮助那些死后怨气强大的鬼魂完成逆袭,积累信仰值增强灵魂之力,以求在地府谋得一官半职,脱离轮回之苦!可是,她好好的做任务,哪里得罪这些世界的反派了?为啥这些反派都追着她跑啊!
  • 遇见你,然后心不由己

    遇见你,然后心不由己

    俞子阳见到程唯的第一面,她正在翻窗跳楼;程唯见到俞子阳的第一面,她被压着去病房;两人的遇见似乎毫无浪漫性可言,可“情”之一字,终究难解。他表面风平浪静,却对她爱的痴狂。他靠近她,一字一句,“你招惹我的,你不能离开。”她轻柔抚摸他的脸颊,“好,我不离开。”“我一直都在这儿。”——命运终究顽劣,当它开始洋洋洒洒,十年前的阴谋再现,真相逐渐浮出水面时,这一切,到底什么是原罪。对外小狼狗对内小奶狗大总裁vs对外人畜无害对内豪宠无度大影后(互宠)
  • 风尘录

    风尘录

    看人间冷暖,识世态炎凉,将自己的感悟一点一滴的通过文字去抒发出来。
  • 1快过来

    1快过来

    “傅南笙!我不服!有种再来一次!”陌雨昕一只手叉着腰另一只手指着傅南笙,不服气道。“不服也得服!”某男傲娇地看着她。“我不管!就要再来一次!”陌雨昕愤怒地瞪着他。“真想再来一次?其实吧,也不是不行,除非你亲我一口我就来。”某人指着自己的脸得寸进尺地说道。 “我才不要!哼!”陌雨昕俏脸微红,鼓着腮帮子。 “那就算了,我也不强求你,反正我没种!”傅南笙环着手无所谓地看着她。 “你混蛋!” ……
  • 革命烈士书信

    革命烈士书信

    本书中收录了大量革命烈士的书信。其中有这样一段,1921年高君宇与石评梅相识,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他们从相知到相恋,感情甚笃。在他们交往的过程中,经常鸿雁传书,表达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的追求。此信是高君宇写给石评梅的一封回信。作者以改造世界的志向和积极奋斗的人生观,勉励女友和青年们勇敢地追求光明。书中除了这篇《给石评梅的信》,还收录了《给佩卿贤甥婿爱弟的信》、《给鸣时的信(一九二七年)》、《就义前给熊竹生的信》等共计七十三封信。
  • 姒女仙途

    姒女仙途

    现代少女死后魂魄到异世界的酆都,从一个魂体到鬼修鲜葩,从冥界到道修之地与各路天骄争锋斗奇的成长故事。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