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2800000023

第23章 沿湖县 市概况(3)

庐山无主自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古名人仙佛地,而今多属富家翁。迩来避暑喜山高,银盏金杯一担挑。纵费银元千百颗,富家原不惜毫毛。士女如云满路旁,儿童跳舞着西装,名区古刹都寻遍,惹得山僧日日忙。乡间五月正农忙,才子栽秧趁热场。共说庐山钱好赚,裹衣包米上高岗。坐轿人安抬轿劳,轿工意气两轩豪。一朝赚得铜几百,夜半呼人买酒宵。牯岭街头百货充,商家招待日匆匆,唯有纸烟销得快,人人横嚼口吹风。上山阴雨下山晴,车水农人恼恨生。独羡瑶台琼室客,朝朝麻将不停声。我来古刹借僧房,一榻枯吟百虑忘。早起登高东首望,红霞飞照满山光。庐山牯岭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公园式山林城市,是人类山林田园城市理想在中国的结晶,是一颗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明珠。风景秀丽的庐山牯岭,为游人提供了山岭城市的实际体验。

游客在庐山,不仅可以获取风光审美的享受,还可以得到从未经历过的山林城市生活的体验,以其与众不同的优势,感受别具一格的情趣,发现“城市新面貌”,从而开阔眼界,丰富思想,这是游览“古代庐山”不可获得的感受,也是游览其他名山不同之处,庐山

的文化、庐山牯岭的秀丽将会影响全人类,走向全世界。从1896年到1929年,33年间,李德立大权在握,他请了英国工程师甘约翰与他共同开发牯岭。期间建了许多别墅,都是他承包经营。李德立还请了一位德国工程师,设计承建新型别墅,这些高手介入使得庐山别墅开始呈现出很高的建筑水平。

1935年12月31日,庐山英租界被正式收回。李德立那不平等交易被彻底废弃。1939年75岁的李德立死在新西兰。他生前在庐山工作过33年,他来中国庐山到底是为名为利,谁也难于评说,但他改变了这座山的历史,这是客观存在的,让后人知道庐山曾经有这一段往事,他当年有过骗地的经历,手段残酷,但坏的东西不一定没有好的结果,李德立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庐山牯岭的别墅却依然那样壮观灿烂。

庐山生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约3000种,昆虫2000余种,鸟类170余种,兽类37种。山麓属鄱阳湖候鸟保护区,“鹤的王国”,有世界最大的白鹤群,栖息其中。

庐山气侯和每年7月至9月平均温度17摄氏度左右,夏季最高温度32摄氏度。每年平均相对湿度78%左右,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成为古今名人流连忘返的名山圣地。

诚所谓:“春如梦境、夏如泉滴、秋如沉醉、冬如白玉”,构成一幅天然立体的山水画。

展示了庐山极高的历史文化、科学和美学价值,获一系列殊荣: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区、全国风景名胜先进单位、中国首批4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区、全国卫生山、全国安全山、中华十大名山、世界文化遗产地——首批世界文化景观、我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庐山外险内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多种地貌形成,自古命名的山峰170多座。群峰涧峡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裂点形成急流与瀑布22处,溪间18条,湖潭14处,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

4.古迹与名人

⑴观音桥。在风景秀丽的庐山南麓,“天下第六泉”旁,有一座被誉为“南国桥梁明珠”的古老石拱桥,系宋代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建造的,现为国务院重点文物保护的观音桥。

观音桥凌驾在巨岩耸立的峭壁上,倚崖跨涧,宛若半天飞虹,突兀于峭壁石峰之间。桥下40多米深的深渊,清澈的溪水长年激流奔涌,昼夜涛声如雷。宋代黄庭坚赞曰:“银河倾泻,起蛰千雷。”在如此雄奇险峻之地,能建造型别致、工艺精湛、气势宏伟的石拱桥,让人感慨不已。古人叹道:巨石结构,恰似飞虹横跨险涧之上,非人力所为,乃天助神成也。

观音桥是江西境内建造时间最早的一座大型单孔石拱桥,长19.4米,宽4.33米,高10.7米。桥石为四方石块以菱形平铺而成,桥的南北两端各设石阶4级,桥拱由7道石拱圈并列,以107块规格的长方形花岗石砌成,分7行,每行20块石条,石条间都用公母榫互相锁扣,设计独特,工艺精湛,结构坚固,外型古朴美观。桥孔的石块上书刻几行文字:“维皇宋大中祥符七年岁次甲寅二月丁朔建桥,上愿皇帝万岁,法轮常转,雨顺风调,天下民安,谨题。”从石拱桥的另一行文字得知,观音桥是江州名匠陈智福、智汪、智洪三兄弟设计建造的,充分显示我国古代高超的造桥技术。

清代道光年间,观音庙主持觉源为保障行人安全,在桥的两旁增建了石栏杆。民国十六年(1927年)台山人李煜堂等人出资在桥两侧建造观景栏和栏板构成的护栏,游人既安全,石拱桥更显壮观。

1000多年过去了,观音桥不仅旧貌保存完好,而且桥上车水马龙,行走畅通,如此坚固耐用的石拱桥全国也是少有的。千百年来,各地的文人墨客慕名而来,留下了不少赞美诗篇。

观音桥周围,群峰耸翠,溪水灵秀。观音阁建在桥北的山壁旁,显得雄奇端庄,桥南招隐泉,又称陆羽泉,隐于绿树林中更觉明清亮丽。自宋以来不少文人学者来此观赏,宋代马朋题有“金井”石刻,黄庭坚“三峡涧”题刻10多处,使这里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融为一体。1959年9月17日,周恩来总理从庐山来观音桥,与观音桥放牛娃周桂花在桥上相遇,并与之合影留念,至今传为佳话。

⑵陶潜庐山情

东晋文学家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愤而弃官归隐田园的故事,在鄱阳湖畔可说家喻户晓,肃然起敬。陶渊明,字之亮;名潜,字渊名,世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都昌县人)他的《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等名作,既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词赋的重要流派,更催生了庐山遐迩闻名的隐逸文化。清朝龚自珍在诗中胜赞陶公:“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公元8世纪左右,陶公的作品传到日本,长期以来有着重大影响,日本各时期的文学家、艺术家极为推崇陶渊明清高、贞洁、高尚的人格和文品,让陶风永盛。后人有诗赞曰:“鄱湖奇才陶渊明,桃花源里著诗文。陶公写尽千般景,难描今朝人间情。”

走进庐山南麓的桃花源景区,睹物思人,“陶公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成为艺术墨宝,千古绝唱。陶渊明故里的巨大魅力,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中外游客。1000多年过去了,陶渊明的文化、艺术、祠墓与美丽的庐山永远相伴。

陶公的《归园田居》5首是他一生诗词之典型,将流芳千古。

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港中,鸡鸣桑树巅。庐庭无尘杂,墟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二: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其四: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樗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知?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馀。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其五: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⑶苏轼过庐山

名闻天下的文学家、诗人苏轼,号东坡居士,1084年从湖北黄州调动到汝州为官。这年4月初六,他从黄州齐安江出发,走了半个月水路,到达了九江,同来到九江的长子苏迈和家眷会合。同行的陈秀常、乔同、参寥对九江和庐山很熟悉。于是带领苏轼先参观了李白题诗的九江“浔阳宫”,然后启程赴闻名遐迩的庐山。苏轼热爱自然,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对他来说无疑最有吸引力,这次来九江的主要内容是登庐山,在庐山的10余天里他写下了10多篇诗文。而在这之前后,在《苏轼集》中涉及庐山的诗文还有40多篇。苏学士初来庐山作一绝云:“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又云:“自昔怀清赏,神游杳谒间。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

苏轼平生广交名僧大德,积极参禅,已经能够融禅入诗,庐山的禅味浓厚,很吸引苏东坡,而且苏学士在这里人缘颇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他在回忆《游庐山记》中,高度赞誉庐山“奇秀”,正是自己无限向往的佳境,所以从开始不想做诗歌,到游览山南山北后,瑰丽的山水激发了他的壮思灵感,于是诗兴大发,连作《瀑布》一绝、《漱玉亭》《三峡桥》《赠总老》《题西林壁》等名篇。

明末方文游庐山,由含鄱岭至太乙峰,见景生情诗曰:“侵晨独出含鄱口,千里鄱湖一岭函。但使短藤琼碧巘,何妨细雨湿青衫。林中黯淡高低树,雾里微茫上下帆。不是探奇索隐者,谁能踏雪履巉岩。”

在圆通禅院,苏东坡还为两人写了诗歌,一个是他弟弟的故交慎长老,慎长老已经去世。生前与东坡弟弟苏辙亲密往来,相互作诗唱和,苏轼上庐山的前一年,应和苏辙的诗词后,“入室坐化去”,苏辙听说此事,写诗词悼念他。这次苏轼来圆通寺,亲手书写了一篇诗歌来纪念慎长老。另一位备受东坡称道的高僧是“可遵”长老,他已经退居圆通禅院,苏轼为他写诗相赠:“若信众生本无垢,此泉何处觅寒温。”庐山上的梵语珈蓝,晨钟暮鼓,禅语玄机,尤其是慧泉的清冷,让苏学士十分着迷,他感慨地说:“此生初饮庐山水,他日徒参雪窦禅。”东坡先生自己命笔写下瀑布诗:“帝遗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词。”

宋代苏东坡名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他来庐山的真实感受。他很敬重陶渊明,认为“渊明吾所师”。曾为之模仿《归去来兮》诗词,写下了诗词10多篇。在惜别庐山时,感慨地说:“为闻庐山多真隐,故就高人断宿攀。”

在后来的日子里东坡回忆起这里的山水,甚至在五老峰前独自看棋的往事,他与朋友苏伯固谈到庐山说:“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10年后他被贬至广东,第二次经过庐山和鄱阳湖。这次他认为是“回家”,是鸿雁往返,回到故里题诗说:“扁舟震泽定何时,满眼庐山觉又非。春草池塘惠连梦,上林鸿雁子卿归。”

苏东坡是一个思想开朗、心胸豪放的大诗人,他才思敏捷,作诗行云流水,汪洋恣肆,对庐山一见钟情,从此终生关爱。

⑷庐山孔圣祠

孔圣祠位于庐山西麓赛阳镇金桥村,孔圣祠为宋英宗治平年间(1064年)建造,距今940余年。

相传,唐末文德元年(888年)孔子40代孙孔绩考取进士,任吉州推官。唐末爆发了黄巢、王仙芝领导的农民起义,唐五代军阀混战,政局不稳定,为避战祸,孔绩举家迁往吉安新淦。

宋代孔延之,字长源(系孔子46代孙)登庆历进士,九迁至司封郎,任钦州推官,与周濂溪先生友善,光风霁月,别有神契,兼乐佳山水,特卜居江州,卒葬庐山北麓。其子、文仲、武仲、平仲俱登进士,平仲官至尚书。有一年平仲与先父好友周元公游匡庐,见山水秀丽,于是二人卜居庐山黄龙山麓,并奏请英宗在居所附近的庐山龙溪庙的南边,建造了这座孔圣祠,以先圣。当时孔延之三子声望很高,人称“孔氏三仲”。黄庭坚有诗赞道:“二苏上联避,三孔分鼎立。”明代觧缙,也作诗赞:“淦西旧有素王室,三孔声名无佑中。昨日西江桥上望,迢迢绿水卧苍龙。”

庐山孔圣祠自建祠后,各地孔氏家族,尊孔文人墨客不远万里长途跋涉前来拜谒,重修后的圣殿更为壮观,名扬海内外。

⑸庐山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志》记载:万历辛己(1581年),紫霞真人至白鹿洞,由感而发,编《白鹿洞歌》:“何年白鹿洞?正傍五老峰。五老去天不盈尺,俯窥人世烟云重。我欲揽秀色,一一青芙蓉。举手石扇开半掩,绿环玉女如相逢。风雷隐隐万壑泻,凭崖倚树闻清钟。洞门之外百丈松,千株尽化为苍龙。驾苍龙,骑白鹿,泉堪饮,芝可服,何人肯入空山宿?空山空山即我屋,一卷《黄庭》石上读。”

白鹿洞书院位于五老峰东南,山环水抱,幽静清雅,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书院“始于唐,盛于宋,沿至明清”,至今1000多年。唐贞元年间(785年—805年),李渤隐居这里读书,院内养一头白鹿自娱,白鹿十分驯服,常随主人外出走访游玩,还帮主人传递信件、物品,因此以鹿为名,人称“白鹿先生”。长庆间(821年—943年)李渤任江州刺史,便在白鹿洞筑台种植花木。南唐元四年(940年)朝廷在此设庐山国学,亦称“白鹿国库”、“白鹿国学”、“匡山国子监”,与金陵国子监齐名。白鹿洞书院历经沧桑,屡兴屡废。到南宋朱熹知南康军,方得以兴盛。白鹿洞书院,在儒家理学思想的指导下,以庐山这块风水宝地的优势,依靠历代文人学者和热心教育者们的精心耕耘,获得了历代文人学者的肯定,区别于其他学府,令人向往、探索和追求,这正是它千百年来生命力的所在,精魂魅力所在的缘由。

今日白鹿洞书院形成了以礼对殿为中心,有明伦堂、文会堂、御书阁、朱子阁、思贤台、状元桥、门楼、牌坊、碑群等众多殿堂组成的古建群,与周围的秀丽山川环境融为一体。庐山白鹿洞书院已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姊妹峰”,在秀峰寺和归宗寺之间的山上,犹如两位妙龄少女并立,在暮霭薄雾中远眺,真似两位仙女腾云驾雾,冉冉上升。

清代诗人游览庐山姐妹峰时观景生情有诗赞曰:翠黛云裳绝世容,联肩秀立两芙蓉。二乔都得英雄婿,不信名山老住农。

同类推荐
  • 它山传奇:四明首镇鄞江记忆

    它山传奇:四明首镇鄞江记忆

    浙东重镇、四明首镇,是鄞江镇的另一个名字。它山堰与都江堰齐名。它山堰,古鄞江。本书深入细致地描述或了四明首镇——鄞江镇的无数个不同的侧面,风景如画,人情温暖,世相万千。
  • 中西价值观的渊源与比较:家-国-天下

    中西价值观的渊源与比较:家-国-天下

    英国著名学者汤因比曾清晰论述了中华文明精神遗产的优秀资质,预言今后中国是融合全人类的重要核心。他说:“世界统一是避免人类集体自杀之路。在这点上,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的,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法的中华民族。”他还说:“从两千年来保持统一的历史经验来看,中国有资格成为实现统一世界的新主轴。”“中国今后对于全人类的未来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汤因比的观点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而我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汤因比先生所谓的中华文明精神遗产的优秀资质的真正来源,其实是和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族社会结构这一点紧密联系的。
  • 三秦家规

    三秦家规

    本书由陕西省纪律检查委员会组织编写。第一部分名人家规,对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的陕西七部家规,按照家规简介、家规摘编、专家观点、采访札记等体例,对七部家规进行图文并茂式地完整展现。同时,还精选了省纪委秦风网发布的三部家规。第二部分家训家规集锦,收集整理了我省部分优秀家训家规。本书旨在通过讲述三秦大地家规故事,展现陕西人民的家国情怀,使广大读者从中汲取规矩意识、纪律意识,力求更好地发挥家规文化的教化作用,树立良好的家风。
  • 三天读懂希腊神话

    三天读懂希腊神话

    希腊的神,就是镜子中的我们。读希腊神话,就是读人和人性。全书图文并茂,文风诙谐明快,带您进入希腊神话的奇异世界,让您快速读完希腊神话故事,了解西方传统历史文化,开拓思维想象空间。
  • 中华茶道(第三册)

    中华茶道(第三册)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别有情韵的一部分。通过茶道可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参禅悟道,最终使精神得到升华,人格得到陶冶。所以,只有通过茶道人才能体味茶的妙处,才能体会到以茶为载体的思想和美学境界。《中国茶文化》集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让读者领略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热门推荐
  • 互联网+:整合与跨界

    互联网+:整合与跨界

    此时此刻,对跨界核心趋势前线情报的掌握,就显得尤为重要——谁能早日拨开迷雾,谁能早走一步,少错一点,谁就能在未来的商业格局中占据优势!
  • 我家有个破财的

    我家有个破财的

    顺风:妈妈,我想吃糖。孩子妈:啊,好。然后妈妈随手从包里拽出一个小鬼,一分钟后递给顺风一个彩色棒棒糖。顺风舔了舔,嗯?哈密瓜味。
  • 流水沧桑:江河之卷

    流水沧桑:江河之卷

    本书讲述了中国几条主要水脉的历史和现实,其中涉及神话、传说、历史,带您走进孕育华夏文明的中国江河。
  • 教你打篮球(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

    教你打篮球(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

    21世纪,人类进入了新经济时代。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是民族素质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素质教育,尤其是进行身体素质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球类运动是世界上开展的最广泛的运动项目之一,也是广大体育爱好者乐于观赏和参与的体育运动。经常进行此类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人们的体质,提升身体的协调性,而且还能增强我们的自信心以及培养团队精神。
  • 星光与你两不负

    星光与你两不负

    “叶哥,你把财团给我玩,我把亲妈借你撩,如何?”南宫叶眯眼看着一脸痞相的毛团,无奈扶额,这就是他六年前撩出来的球?“珞姐,有人跟你对上号,开价买你呢!”叶千珞横竖两巴掌,直接将亲儿子给抽墙上了!六年前,女汉子霸王硬上弓,撩了海城钻石单身汉,六年后,小恶魔爆笑上线,携亲妈斗智斗勇,嗨翻了亲爹的财团。“爹地,集团数万台电脑被我给整中毒了。”“真是奇迹啊,你居然没中毒!”“老公,有份亿万合同被我不小心给烧了。”“乖,没伤到手吧,桌上还有一堆呢,小心点烧!”妻子狂笑,包子泪奔,“叶哥,你太无耻了,宠妻没下限,无节操,虐起狗来六亲不认!”
  • 照亮宇宙的男人

    照亮宇宙的男人

    宇宙的尽头,有片神奇的领域,也是宇宙最终领域,亦名红巨人。传说,在红巨人的背后,有着神灯的奇闻。神灯是熄灭着的,倘若有缘人宠幸能寻到,即可照亮全宇宙。找到且点亮神灯的人,它便可以满足找到且点亮神灯之人的任何一个愿望。
  • 火辣阴森的正午

    火辣阴森的正午

    本书包含十多个中短篇小说,大部分都在国内文学刊物上发表过。大平的小说,一如既往地关注乡村与城市平民的生活。在他笔下,小人物的生活显得那么真实、辛酸,但是又不乏希望。在最贫困的物质陪伴之下,这些人物依然靠着求生的本能苦苦挣扎,并且尽力活出生活的乐趣。
  • 重生空间之悠然田园

    重生空间之悠然田园

    凌紫瑜,一个异世的王者,一手金针术走遍天下。拥有智能光耳存储空间,里面承载了她收集全部的高科技产品,并一步步走向了世界的巅峰的女强人。但谁又会料到她已然厌倦这一身的束缚。只想悠然一生。于是不惜制作假死离开这充满算计的地方,却阴差阳错的把自己给灭了。凌紫瑜,小农女一枚,家中长辈建在,外加一枚妹控哥哥,家里贫困的都快揭不开锅,但谁知这小农女学习成绩一流,却偏偏从不显露,年年考试刚刚及格。异世的王者重生归来。实现了自己上辈子来不及实现的愿望。悠然田下。顺便解决了小农女的一生所愿。只是这个神经质的男人这么就一直追着不放呢?既然你不愿放手,也只好收你入怀了小剧场:一“紫瑜,我心口疼,你帮我揉揉吧!”某男捂着心口妖娆的坐在床边,那双眸子欲语还休凌紫瑜:......“我记得你昨天刚刚才吃过药,用过针”“那怎么一样,今天还没有被你治过”某男一脸正经说小剧场:二“紫瑜,我们生个宝宝吧!肯定会比隔壁的小小王要可爱,而且爸妈今天早上还说要尽快了”某男一脸神往的。深邃的眼眸都因为期待而明亮了。“你能把你的节操先捡回来不?一天到晚就不能想点别的?”紫瑜一脸无语。任谁天天被缠也要疯“紫瑜,我还会想你,会想爱你”某男更加厚颜无耻的继续小剧场:三“那个庄主大人,我们进去采点水果的可以不?你放心,我们绝对付钱,肯定不会让你亏了的。你让我们进去吧!要是你担心的话就让我们一家进去好了,主要是我家宝宝吃过你园里的东西,现在不愿意吃饭了,我没有办法。嘿嘿嘿。庄主。庄主”某个脸皮厚的游客拉着自己的女儿在口如悬河的说服凌大庄主中。“开一片园子,你自己进去,要求:不能浪费,不能损害里面的作物,”凌大庄主坐在摇椅上面昏昏欲睡“那个庄主可以采完之后可以购买带走不?”某个脸皮厚的游客更加小心忐忑“限购2种水果,2种蔬菜,每种限购5斤”“得了,谢啦哈,庄主!”某个求得圣旨的游客,赶紧拉着自家女儿跑了。要抓紧时间进园子,一会其他人肯定也会去求圣旨,到时候就没了。“庄主”“庄主”“老规矩,购完为止”凌大庄主打断游客。直接下旨。果然人多了就是吵啊!
  • 勇于品尝苦涩人生

    勇于品尝苦涩人生

    本书告诉我们只有勇于品尝苦涩人生的人才能真正领悟人生的真谛。
  • 我要穿越之游走万界

    我要穿越之游走万界

    这是有史以来最强穿越系统,没有之一,有57932种穿越方法,是穿越系统之集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