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2100000005

第5章 挹翠叠泉(5)

想当初,伦敦世博会上,西方国家展出蒸汽机、农业机械、纺织机械,中国寄来的是12包“荣记湖丝”;巴黎世博会上,西方国家展出电话、电灯、留声机,中国参展的是瓷器、木器、宫灯;芝加哥世博会上,西方国家展出照相机、摩天轮,中国只有茶叶、丝绸;费城世博会上,西方国家展出汽车、火车、飞机,中国才刚开始有现代工业产品,如印刷工艺、铜钢制品、化妆品等。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上海世博会,中国人终于也献上了一场高科技盛宴。中国在一些领域取得了领先世界的成绩,像纳入国家863科技项目的自动语言翻译系统,就应用于世博多语言热线,整个世博园区覆盖首个IPV6试商用网络,还有准4G技术、非接触式手机支付、全球眼视频蓝安保等新技术。但是,跳出华夏看中国,站在世界看中国,在科技世博这个永恒的主题面前,特别是在一些高科技领域,我们的原始创新成果不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继续学习和追赶,我们既有动力也有压力。以世界杯而言,虽然中国人热忱关注世界杯,对本届世界杯的参与程度超过了以往历届,但“中国制造”毕竟不是“中国创造”,属于“中国制造”且技术含量高的高端产品还太少;“普天同庆”球虽然利润丰厚,却贴着德国阿迪达斯公司的标志,“为人做嫁衣”的代工产品赚不到多少钱;即便是两秒钟卖一件、制造了“销售神话”的“嗡嗡祖拉”,公司辛苦大半年,也仅赚到区区10万元人民币。更不用说中国足球何时才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挺进世界杯了。

世博会与世界杯都是窗口。中国人在家门口看到了发达国家的先进与新奇,在参与“两世”的具体实践中摸索到了自己前行的走向。这是“两世”为我们提供的重要的学习契机。

不错,中国人办世博,尽心尽力了,也成功出彩了,有人甚至认为上海世博会是“转折点”、“新起点”,是“救了世博会”等等。不管人家怎么喝彩,我们都要头脑清醒,因为我们毕竟比西方晚了100多年,是“迟到的春天”。因此,中国人看世博,还是要多看“门道”,少凑“热闹”;多看世界,少自我封闭;多一些客观、冷静、理性和忧患,少一些盲目、轻信、臆断和主观。

“三人行,必有我师。”只要我们有学生的姿态,有追赶的心态,就可以从“两世”中看清世界发展的走向,中国处于什么历史位置;就可以看到欧美发达国家的实力,近邻日本、印度和韩国的经验,非洲和发展中国家的优点;就可以看到多国足球精英的风采。从而,更宽阔地思考未来,更透彻地认识世情、国情、科情和球情,从实力、技术到思路、理念,从硬实力到软实力,知人知己,取长补短。这样花钱长见识,赚钱学本领,才是我们应采取的态度。

观世博会,看世界杯,我常常想入非非:世博会是参展国巧实力和世界发展总趋势的综合展示,世界杯是力与美、个人素质与集体素质的整体博弈。哪一天,中国举办世博会这类大型会展活动,也像某些国家那样,只需政府发话,就能社会筹资,不再大把大把地花纳税人的钱了;哪一天,“中国创造”取代了“中国制造”,中华健儿也在世界杯的绿茵场上名列前茅,那我们就真的民富国强,足以令人刮目相看了。

2010年7月

石城赏莲

我们几个人都是头一次到石城,没想到石城旅游资源如此富集优质,很有些相见恨晚的感觉。

石城是中国的白莲之乡。莲花盛开在大暑之日,有心赏莲者必须付出汗水。我们冒着39℃的高温,从南昌动身,车过206国道进入广昌境内,沿途就已经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广昌也是莲乡,不过只有4万亩白莲,与之毗邻的石城则是10万亩,更大的花海还在石城。

除莲乡之外,石城还有众多看头。石城是赣江(贡江)的源头,源洁流清走千里;有“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通天岩,我们攀登之日,正好巴西传来“中国丹霞”申遗成功的消息;是中央苏区8个“全红县”之一,在彭德怀指挥的石城阻击战遗址兴建的纪念园新近开放;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终结地,当年囚禁幼天王的桂花屋完好无损;是“灯彩之乡”,多彩的客家文化与诱人的温泉一样,正在被有计划地挖掘出来。任你赏莲、攀岩、探源、漂流、觅史、访客、泡澡……石城都大有可圈可点可吟可游之处。不过,我们此行的兴奋点还是在赏莲上。

当天下午,我们就顶着烈日,迫不及待地来到大畲荷花观光园。这里,距县城6公里,园区面积300亩,包括物种区和赏莲采莲区。物种区有230多个莲花品种,其中睡莲就有20种,包括观赏价值极高的品种克鲁滋王莲。赏莲采莲区绿叶丹华,铺天盖地,穿行在木质游步道上,仿佛置身于花的世界,莲的海洋,清香扑鼻,沁人心脾,游人不忍移步。

严格地说,所谓“映日荷花”,其实并不准确。通常莲花是清晨开放,带着露珠,太阳出来,花瓣便会慢慢合拢,呈含苞待放之姿,第二天再又开放。开放自然美丽,含苞待放也别有神韵。这就是莲花与众不同,也显得特别高雅和迷人的地方。只可惜,实在是因为暑气逼人,顶着太阳光到观光园赏莲、采莲、写生、摄影者,远不如清晨来的多。我们赏玩不久便一身大汗,也不敢久留。

第二天一早,我们驱车去探访赣江源头,途中经过百里荷花带。此时,正是莲花大面积盛开之时,只见一排排、一块块大小不等的莲田,翠盖红幢,迎风招展,飘逸空灵。我们忍不住停下车,跑到田头,再一次贪婪地作近距离观赏,以弥补昨日之不足。

陪同的主人告诉我们,石城是山区县,因为偏远闭塞,招商引资乏力,工业发展迟缓,是全省财政最后过亿元的县。全县农作物靠水稻、烟叶、白莲三分天下,从经济效益看,三者之比约为1∶2∶4。种植烟叶、白莲是农民增收的主渠道,而县财政少不得烟叶的税收。

导游小温出身莲农之家,她说,种白莲与种水稻是需要轮作的,种莲比种水稻要辛苦得多。她从读书起每年暑假都要在家剥莲子,当地有“种莲苦,剥得哭”之说。莲蓬成熟时,必须每天采摘,当天剥完。先从莲蓬中剥出莲子,将莲子剥去莲壳,再将包裹在莲子上的一层薄薄的白色莲衣撕去,然后用铁丝或竹签将莲子中的莲芯捅出,最后将莲子晒干或烘干。而这些工序中最困难的是剥莲衣,既要防止将莲子伐伤,又要小心翼翼地将紧贴在莲子上的薄如蝉翼的莲衣撕去,既费时又费力,得有很大的耐心。由于整个过程全靠手工完成,一到剥莲时节真个是家家户户,男女老少,夜以继日地干。小温的介绍,让我们这些城里人领悟何谓来之不易。

中午,从赣江源返回,在横江乡洋地村一农家乐就餐,恰巧隔壁就有几位妇女在剥莲子,我就过去请教。她们边剥边回答我的提问,说当地莲子亩产100至200斤,一人一天能剥10斤左右,每3斤或3斤半新鲜莲子可以晒成1斤干莲子,每25斤新鲜莲子才能剥离出1斤莲芯。时下,新鲜莲子每斤卖11元,干莲子每斤卖30余元。

莲妇的介绍给我一个印象:莲花美丽,莲农辛苦,经济效益不高。近年来,县里提出抓旅游托起工业,上周刚举办过的首届生态旅游文化节,赏莲就是一大亮点。由此我想,如果以科技助推旅游,以爱莲清风正气,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比如:延长白莲花期,以吸引游客。婺源县10年磨一剑,引导农民种油菜成为中国最美乡村的一道风景。来看油菜花的游客逐年增多,今年达到83万人,最多一天达15万人。省科技厅曾立项支持婺源延长花期的研究,取得一定成效。莲花开在盛夏,气温太高影响客源,若把花期从目前的6月底至9月初前后延伸到“五一”和“十一”两个假日,则游客人数势必激增。全球现有莲花500余种,石城已有300多种,通过研发,增加品种,改良品质,延长花期,应该有可能做到。

人才是关键。可成立白莲研究院,面向国内外招聘专业人才,聘请著名专家担任顾问或兼职研究人员。同时,与名校名所名企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在白莲生产的各个环节展开系列研究,包括转基因莲种研究,提高白莲系列产品的附加值,让莲农增收。为此,建立莲种信息数据库和管理平台,建立健全白莲新品种示范展示网络等是必要的。坚持以知识产权制度支撑莲业发展,引领广大科研人员潜心研莲,莲农安心种莲,莲商诚心售莲,尽快改写石城种莲源远流长却没有自己品牌的历史。对研莲、种莲、售莲有突出贡献者,当给予知识产权上的保护和奖励。

培育爱莲文化,弘扬清廉、向上、文明之风。在县城文化广场等处树立周敦颐《爱莲说》石碑,让古代君子“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情怀,在石城妇孺皆知,人人爱莲。编印《中华咏莲诗文精选》、爱莲画册和宣传折页,开展《爱莲说》诵读,举办爱莲知识讲座、论坛、笔会、影展、画廊和评奖评优等活动,增强爱莲氛围,凝聚爱莲共识,提升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情操。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我的这些想法,引起几位县领导和科技部门同志的极大兴趣。眼下,石城发展思路明晰,城门也以首届生态旅游文化节为标志而敞开,两条高速公路即将建成通车,发展旅游正当其时。作为游客,观光、休闲是有益心智、有利健康的活动,赏莲更是一种美的追求和享受。

因此,到石城赏莲,也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010年8月

说贺年片

在我国,贺年片是名片的衍生品。古人交往,最初是用竹木制成条刺,又叫“谒”,上面写着自己的姓名、籍贯、身份,用于拜会他人时互通姓名。后来改用纸张,过年时在红纸上写贺词,签上名,于是成了贺年片。

古时送名片或贺年片叫“投刺”,又称“飞帖”。当官的派公差,商贾望族差仆人,文人学士遣书童,普通百姓多由小辈后生去送。

在有身份的人家,因为现投刺的人多,迎来送往,应接不暇,开始是接受者开门迎接,后来为了省事就在门外挂个箱子接受投刺,称为“接福”。也有人在门上挂个红口袋,名曰“门簿”。那时,贺年片都是由主人自己动手书写,挥毫如意,一张贺年片往往就是一件精美的书法作品。因此有见印如令、见字如晤之说。简短的贺词,熟悉的签名,每每让接受者感到惊喜、亲切、温暖、难忘,因而贺年片也常常成为收藏品。

明清之际,社会上特别是官场、商界、文人之间,互致贺年片的风气浓厚,当然也有投刺、飞帖过多过滥的问题,引起有识之士的忧虑。“吴中四才子”之一的文徵明就曾在《元日书时》诗中说:“不求见面惟见谒,名刺朝来满敞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世情难违,文徵明一方面对这种见谒不见面、“嫌简不嫌虚”的社会风气不满;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随波逐流,年年“随人投数纸”,心里却是矛盾、无奈的。

历史常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当年“嫌简不嫌虚”的流风余韵,如今竟愈演愈烈了。亲友之间、同学之间、同乡之间、同事之间特别是上下级之间,哪怕同在一个机关上班,均竞相投递,互相攀比。在一些人那里,已远远不是一年“数纸”,而是数十纸、数百纸了。不仅数量逐年增多,而且印制越来越精美、豪华。因为数量多,主人多为领导者已经很少动笔写贺词了,贺词统一印,千篇一律;有的签名也让手下人代劳。古人发贺年片是否有公款消费,我没有考证,不便妄断,但时下公款购买,或单位自行印制已成时尚,却是不争的事实。

作为一种文化,贺年片本是一个好东西,但凡事不能过。古人发明、使用贺年片,原本是在交通、通讯不便的情况下,以这种简便的方式,佳节之际在至亲好友、长幼之间互致问候、联络感情、抒发情怀。如今,时代不同了,交往增多,生活节奏加快,贺年片多了是可以理解的,但也要适可而止,恰到好处。滥印滥发,一旦形式掩盖了内容,真情竟成了虚意。奢靡代替了简朴,礼越多,情越疏。发贺年片就有悖初衷,变了味,走了样。如果贺词内容千人一面,连名也不签了,叫接受者哪里去找签名如晤面、读贺词如沐春风的感觉呢?对接受者而言,贺年片虽多,却不能感动自己,留下记忆,收藏没有多少价值,弃之不恭,留之无益,弃留两难,最终恐怕还是当做废纸处理掉。确实是浪费国家财物和他人时间,得不偿失。此风不可长也!

千百万人的惯性思维是可怕的。贺年片虽小,却反映出世情,折射出党风。改变世情,要从执政者开始;端正党风,请领导人带头。当然,真要改,也不难:提倡少而精,坚持自己动手,一律不用公款。如此而已,岂有他哉!

2010年11月

同类推荐
  • 生命印记—南极之巅

    生命印记—南极之巅

    在本书,作者记录下了自己亲身经历的艰苦卓绝的南极科考行动。作为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内陆队随队医生,他和队员们一起克服重重困难,在南极冰盖高点Dome A成功建立了昆仑站;他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了医疗保障和医学研究任务;他在进入冰盖的征途中全程驾驶雪地车,并主动“客串”了厨师、机械师、摄影师等多个角色……130多天的一点一滴,作者都用录音笔每天如实地记录了下来,并原汁原味地诉诸于文字。从他的记录中,我们能够领略到冰盖的广袤、冰山的肃穆、海豹的闲适、企鹅的慵懒;也能感受到在特殊环境下工作的艰辛,有时甚至充斥着残酷的绝望和无助。
  • 古人为何要留胡子

    古人为何要留胡子

    本书是一本谈艺论文录,涉及创作心得、艺术的功用、美的教育以及对文物演变史的阐发,另辟蹊径,发他人所未发,可谓美的发现之旅。
  • 北方

    北方

    《北方》主要内容:从“吹芦笛的诗人”到时代的“吹号者”,从对母亲“土地”的歌颂到对祖国“太阳”的热爱,从欧罗巴到中国大地,都飘荡着诗人艾青深沉的呼唤——“我爱这土地”!这是赤子的真情,是自觉的独立意识,唱出的是自我的歌!《北方》让你在新的世纪重新感受艾青对民族新的思索和对诗歌新的探索!
  • 古寺钟鼓声

    古寺钟鼓声

    知名作家张记书的作品集《古寺钟鼓声》知识性、新闻性的因素较多,作家是靠一种机智的构思来展示一种小小说的理性,进而启迪读者的。《古寺钟鼓声》所收录的小小说,尽管也有意蕴深厚,余味悠长的作品,但多数作品给人一种泾渭分明的感觉,要么直截了当,作家的态度在作品中一目了然;要么作家把无解的生活原生态地放到读者面前,交给读者由读者自己定夺。小说艺术本就是一种留白艺术,是由作者与读者来共同完成的一种艺术。
  • 知堂回想录(套装共两册)

    知堂回想录(套装共两册)

    本书是周作人晚年回顾自己一生重要经历,细述亲历之近现代重要史事,辛亥革命、张勋复辟、新文化运动、五卅、三一八、北伐、清党等,是了解近现代中国历史文化必读之作,文学性与史料性兼具。最初只有“北大感旧录”数节,后受曹聚仁之邀开始“一生回想”,历时两年多,成文二〇七节。手稿总题为“药堂谈往”,出版时改名“知堂回想录”。曹聚仁先生说:“这么好的回忆录,如若埋没了不与世人相见,我怎么对得住千百年后的中国文化界?”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2整容术

    √2整容术

    火焰首先是从一个窗口喷吐出来的,随着一夜未停息的山风顺势腾跃而起。没多一会儿,其他窗口也冒出了火舌,瞬时连成一片,顷刻吞没了整个建筑。“着火了,着火了……”一阵上气不接下气的叫喊声,惊醒了天刚蒙蒙亮的山村。当人们从睡梦中跑出来时,“冰雪之家”旅店已在一片火海之中。“赶快……救火,救火……”村主任朝跑来的人们声嘶力竭拼命地呼喊道,“快,操家伙……端水,扬雪……”所有人在慌乱中就近找来工具,有的去接水,有的铲起地上的积雪撒向火中。“赶紧给县消防队和镇里打电话,叫他们快来救火!”村主任一边交代,一边奋力扑火。
  • 道归无极

    道归无极

    她同天地出生,不老不死不生不灭,她本无心,却因为那一次的相见,用万年修成世上最完美的心,她拥有毁天灭地之力,却被封印。世间万物炼天悟道,以求达到长生不老,雄霸一方。问道、闻道、知道、行道、方能得道,却殊不知,道归无极。
  • 嫁个猎户享清福

    嫁个猎户享清福

    一身鞭伤的被卖给传言中凶神恶煞的猎户,云婉除了认命之外,就是期盼落在她身上的拳头能轻些。却没想到嫁人不是她噩梦的开始,而是享福的开端。
  • 且邀男神试天下

    且邀男神试天下

    荀绾:“我有问题要问你。”某人:“爱过,不后悔,生孩子保大,掉水里先救你,银子归你管,不吃香菜,不介意你曾经喜欢错人,即使你顶着太后头衔寡妇事实,作为黄金单身汉我就爱你这种调调,怎么样亲爱的,还有问题吗?”荀绾:“……你居然连抢答都学会了……”这其实就是一个逗比女主追错男神,又被男神找了回来的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The Vision Spendid

    The Vision Spendi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说喜欢我

    说喜欢我

    如果不是因为婊子和狗的背叛,她也不会遇见那么优秀的他!如果不是因为父母的打赌计划的机缘巧合,他也不会得到那么可爱的小人儿!初次见面是因为她心情不好他又在她伤口上撒盐!再次见面又迎来了她的报复!两人从此结下梁子!几年以后,有一家人走在大街上,小孩子说:“爸爸以前是不是你追的妈妈啊?”男人回答道:“是呀,怎么了?”女人先开始只是笑笑,随后应到:“说喜欢我,快点!”
  • 月归宫阙夕已去

    月归宫阙夕已去

    她是金枝玉叶,刚落地却被追杀;养母是青楼艺妓,师傅是世外高人。跳出世外本无忧,姻缘巧合解恩仇!她会绝世武功、她是施毒高手!生性聪明、爱张扬、爱打抱不平!她的故事一串串,她的经历最终会是什么样子呢?欢迎大家来解读……“什么闭月羞花!什么沉鱼落雁!根本就丑陋到极点才会如此!丑得月亮都不想看,花儿都怕见!丑得吓得鱼儿当场晕倒,那大雁压根就吓破了胆!听明白没有!!!哼……
  • 明伦汇编人事典称号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称号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亲历香港回归:后过渡期重大事件始末

    亲历香港回归:后过渡期重大事件始末

    聆听亲历者讲述——香港回归路上的风云自1984年12月19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正式签署之日起,香港就踏上了回归之路。香港《大公报》原副社长、第一副总编辑梁新春讲述香港后过渡期这段惊心动魄的历程——英方一意孤行,步步为营,在政制、法律与经济方面不断挑起对抗,末代港督彭定康称之为“与中国最血腥的一场决战”。中方针锋相对,寸步不让,坚持“以我为主”,依靠港人筹组香港特别行政区,确保平稳过渡。本书精选的160多篇社评、观察员文章,记录、评述了香港后过渡期重大事件的始末,反映了中央政府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决心和智慧,表现了港人在回归途中披荆斩棘的意志和力量。本书对中华民族这段可歌可泣的光辉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