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08400000011

第11章 民主科学——全新的教育思想(5)

法治从根本上说就是科学,因为法治是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一切事物规律的。社会有社会的法则,自然界也有自然界的法则。我们常说要遵规守法,无规矩不成方圆,人和自然要和谐相处,这些都是通俗朴素的法治思想。为什么我们提出要保护环境?要保护野生动物?因为不保护环境,不保护野生动物,就违背了自然法则,破坏了生态平衡,就要受到自然法则的惩罚。为什么我们反复提出要以法治国?要建设法制国家?要加强法制建设?因为不以法治国,不加强法治,我们的国家就要出现混乱,经济就要崩溃,人民就要遭殃。文化大革命的那场大灾难,就是因为我们国家法制很不健全,法制遭到极大破坏造成的,这对我们的教训是再深刻不过了。历史也反复地从正反两方面向我们证明,必须实行法治。

法治从根本上说也就是有序,就是规则规范,就是公平正义、主持公道。从这个意义上说,治理国家要法治,一个单位的管理要法治,就是干一切事情都需要法治。体育比赛没有规则、没有裁判,没有处罚规定那是根本无法进行的,就是搞任何游戏活动,没有游戏规则也是根本不行的。

魏书生的法治思想观念是非常强的,他是非常善于将法治运用于教育教学以及管理的各个方面。虽然他的领导管理能力,他的教育教学能力是非常强的,他的人格魅力、他的智力是非常高的,即使不实行严格的法治,他管理一所学校,当两个班的班主任,教两个班的语文课也可以是轻松裕如的。然而,他却又是比一般的人更加重视法治,重视以法治语文教学,以法治班,以法治校。因为在他看来,法治要比人治强百倍,法治是科学的,而人治则是不科学,甚至是反科学的。

法治首先是要重视立法的,要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所以,魏书生在他的语文教学中,在班级管理中,在学校管理中,都是非常重视立法,也就是非常重视制度建设。他一以贯之实行的“三个系统”,既是科学管理的“三个系统”,也完全可以看作是法治管理的“三个系统”。在“三个系统”的“计划系统”中规定的许多事项,实质上就是给学生的语文学习,给班级、给学校立的“法”,是具有法律意义的,是必须依法执行的,是任何人不得违犯违背的。譬如说学生语文学习计划系统中规定的,每个学生每天要做500字的语文作业,每天写一篇日记,每天要进行口头作文,每天要抄写一条名人名言以及每周星期三练习写字等,那就是每天都必须做,一年365天,一天也不能缺。要是哪个学生缺了一天或几天,一经检查发现,那就必须补上,还要受到班规班法的处罚。

“监督检查系统”完全可以看作是对“执法”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法”情况的处罚处理。“总结反馈系统”完全可以看作是对“立法执法”的进一步完善。

在《魏书生文选》第二卷中有一篇文章题为《班规班法》,在这篇文章中,魏书生是全盘地向读者介绍公布了他们班的“班规班法”,文章前面这样写道:

我们班级十几年来一直坚持以法治班,全班同学根据本班实际制定了一系列的班规班法,然后在监督检查系统的保证下,说了算,订了干,一不做,二不休,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

班规班法主要分为两大类(这里的班规班法泛指班内的规章、制度、计划、办法)。一类是以空间为序的。制定的原则是: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做;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做。另一类是以时间为序的,制订的原则是,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

历届的班规班法中,有些具体的规定,尤其是有些处罚的办法,充满童真十分幽默风趣,有的甚至幼稚得令人发笑。例如:对犯了错误,挨批评时只顾流泪的同学,每滴眼泪写100字的说明书。又如,班上民主表决时,如发现由于情绪过于激动,举两只手以增加票数者,负责监督的学生要予以揭穿并让其双手举10分钟等等。

这个“班规班法”分为“岗位责任制”(按空间范畴制定)和“各种常规”(按时间范畴制定)两大部分,分为13个方面又共计102条,真是非常的全面,非常的细致,完全称得上是班规班法的典范和洋洋大观。仔细地阅读这部浩大的“班规班法”,给人的感觉却毫无繁琐之感,而是条分缕析,简洁明了,具体明确,操作性强。如“常务班长职责”规定:

1、全面负责班级同学德、智、体、美、劳各项活动的开展,在为同学服务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2、及时传达学校及班主任对班级活动的要求,并组织同学将要求落到实处。

3、班主任老师在校时,及时听取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意见,班主任不在校时,代行班主任的职权。

4、负责领导指挥班委会成员开展工作。凡通过竞选产生的班长,有权根据工作需要任免班委会成员。

5、负责指挥值周班长、值日班长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6、通过竞选产生的常务班长,当任期届满时,负责组织并主持下一任班长的选举。

如“各种常规”中的“一日常规”共有19条,这里摘引前10条于下:

1、清晨入校,向校门口的值周老师问好,并虚心接受值周师生的检查指导。

2、每节课前三分钟要坐好,全身心投入课前一支歌的活动。唱歌时坐直,目视黑板中缝的中点,意念想象中出现歌词描绘的画面。

3、每堂语文课前,全心全意地投入口头作文的活动。说文时要解放自我,心无顾忌,声音洪亮,怎么想就怎么说。

4、语文课一般要经过“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六个步骤。

5、每节课的课间按照学校规定,戴班标在走廊、操场活动、不违纪,积极参加“无声日”活动。

6、第二节下课后,除值日生外,都到操场活动,10分钟后站队做课间操,做到快、静、齐。课间操必须按学校规定着装。

7、上午第四节课前做眼保健操,要求放松,入静,全身心沉浸在眼保健操的音乐里,取穴位准确,节奏明快。

8、中午放学路上,开展背一个单词活动,不准边走边不停地看书。不背英语,背其他学科知识点亦可,但决不许边骑自行车边看书。

9、在开展考试前“独往独来”的活动期间,路上自觉约束自己,不与别人往来。

10、中午两小时要求在家休息,不反对到校来。到校来的同学要安静自习,12点40分至1点20分之间关校门,为保证愿上自习的同学达到目的,在此期间内不许随意出入教室门,更不许出入校门。

从这里摘录的《班规班法》中的一小部分里,笔者已是感慨不已,深深体会到了魏书生的法治思想和法治精神。他是那样的认真,一丝不苟,又是那样的高妙。他真是深谙法治的巨大作用的。象上面“一日常规”中的10条,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不经意的小事,我们一般教师有谁能想到立班规班法呢?能在口头上给学生说一下就很可以了,还有必要费时间功夫写成条文吗?但是,魏书生却是认真地这样做了。他这样做有好处吗?我们体会到确实有好处,好处很大。虽然是生活中的小事,以班规班法予以具体规定,就会使小事变得不小,就会使小事发挥出巨大的教育意义,就会使学生日渐养成守法的观念,使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迅速得到提高。

法治要有法可依,但重要的还是有法必依,执法要严,要严格地按法律规定办事。我们也知道,严格执法说起来容易,实行起来是很难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法不依,违法不咎的事也是时有发生的。然而,魏书生却是要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咎”的,而且他做到了。

在魏书生的“法治管理”体系中,为了做到严格“执法”,他既有“监督检查系统”,专门负责监督检查执法的情况,又设有各种各样的处罚规定。如学生犯了小的错误,要给全体同学唱一支歌,或者为班集体做一件好事;如果犯了较大的错误。那就要写500字、1000字或1500字的说明书,或者写“心理病历”,或者要写“个人法庭审判程序”等。这些“唱一支歌”,“做一件好事”,写“说明书”、“心理病历”等处罚办法,可谓是魏书生独具一格的发明,真是妙极了。这些处罚办法既对“违法”的学生起到了处罚的作用,使学生受到警示,又重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促使他们提高思想认识,又显得很“人性化”,很温馨,从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和人格。这些处罚都是有严格明确规定的,犯了什么样的错误就得到什么样的处罚,不是随便的,执行起来是非常严格的。

实行法治,要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咎,还要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能有凌驾于法律制度之上的人和事。这一点要真正做到又是非常难,但是,魏书生依然是做到了。他坚持倡导的原则就是:“说了算,定了干;一不做,二不休。”“有了制度,大家都必须严格遵守,没有人可以例外。”他举例说,为了狠抓后进同学,他们学校从校长到教师,每人必须和一名学习后进同学组成互助组。“按照规定,每个学期每位教师都要交三份互助组工作情况汇报,并且都要按时交。

有一次我外出开会很多天回来,没来得及交我那份汇报,按规定得大会批评。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的教导处主任问我怎么办,我说一定按规定办。这样,在大会上这位主任对我进行了指名道姓的批评。”

魏书生不仅是校长,而且是全国教育界顶级大名人,他又是因为外出开会而没有按时交“互助组工作情况汇报”,按说完全是特殊情况,有情可原。然而他却是一点不讲特殊,一点不顾惜自己的面子,坚决让自己按规定受大会点名批评。其法治精神,严以律己的精神令人感动。

(三)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在《我的指导思想》一文中,魏书生这样写道:

我一直是在受着自己过去读过的一些哲学书的指导去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唯物的、辩证的,比如就唯物这一点来说,我刚到学校教书,也接触一些教法,语文教法、教育方法等,也看过马卡连柯的《塔上旗》、《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凯洛夫的《教育学》。当然,一九七八、一九七九年使用的教学方法方面的书和文章我也看过,但看了之后,我为什么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不怎么使用呢?

一切真知都源于实践,而一切理论都要接受具体实践的检验,在实践当中不怎么行得通的时候,就完全可以推翻原有的理论。当然多走了一步就可能变成实用主义,但如果认真地分析当时的时空条件的话,我想还不至于走到实用主义的边缘上去。所以,我感觉到根据我这里学生的实际情况,像那样教效果不好;不好,就完全可以变一变方法。我也经常对学生说,一些学习指导,包括对学习成绩的追求,都要从你个人的实际出发,不要不切实际的比,不切实际的追求。像有些学生,包括现在所教班级的学生,不见得所有的人都升高中、升大学。人们都要从个人的实际出发,能从识20个字到识25个字,这就是胜利。应该从这个角度上去理解进步与不进步,理解你学到了知识还是没学到知识。

从这一段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魏书生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的源头,这就是,从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对一切客观事物采取审慎的、研究的、科学分析的态度。这也就是陈云同志说的:“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纵观魏书生几十年的教育实践活动,我们能够深刻地感觉到,他的实践性很强,创造性很强。他虽然读的书——尤其是教育学方面的书很多,但他从来不是从本本出发,而是从实际出发。

同类推荐
  • 我作为社会弃儿的一生:拉里·弗林特自传

    我作为社会弃儿的一生:拉里·弗林特自传

    本书是他对自己沸沸扬扬的一生的真实回顾坦率地记录了他的奋斗历程、官司内幕以及被土流社会所不齿的无奈。根据本书拍成的电影《人民反对拉里·弗林特》(又译《人民正确》在美国轰动一时再次成为大众争论的热点。
  • 卡内基自传

    卡内基自传

    安德鲁·卡内基是美国第一位现代工业巨头,他的一生经历了从工业革命早期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各个阶段。卡内基从小信差干起,此后,偷学发电报、进铁路公司、当上铁路公司主管、贷款开发卧铺车厢、创建钢铁公司,直到建立起垄断美国钢铁业的钢铁王国。卡内基的前半生拼命赚钱,成为白手起家的成功典范。50年后,已经成为钢铁大王、世界首富的安德鲁·卡内基以5亿美元(相当于2008年的2000亿美元)的价格将自己的产业卖给了金融大王摩根,并在此后的余生将个人财富全数捐赠,成为第一个倡议裸捐的财富榜样。如今,遍布全球的卡内基音乐厅、卡内基大学、卡内基图书馆,在他的身后延续着成功的人生。
  • 等一场姹紫嫣红的花事:最美林徽因

    等一场姹紫嫣红的花事:最美林徽因

    男人都想有她这样素淡如莲的知音,女人希望像她那样和有情人做快乐事。为什么要读林徽因?她是让三大才子魂牵梦绕的奇女子,民国学者眼中学识渊博的林先生,文学与建筑的双料才女,事业与婚姻美满无暇的女神。最真实的林徽因,温雅如玉,民国气质,美到极致,纵然岁月流转,未曾输给时光。
  • 胡适新论

    胡适新论

    本书是作者1987年至1995年间胡适研究的相关成果。内容涉及很多方面,从《新青年》的思想及“新青年”群体的分歧乃至分裂,到胡适本人的思想及其与各界的关联,如胡适的文化观与价值观,他在国语运动中的地位与作用,他在抗战前及抗战期间的思想与活动,他与蔡元培、陈独秀、梅光迪的关系及其思想、学术与政治态度的比较,等等。其中《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再认识》一文,批评某些人以所谓“全盘反传统”来否定新文化运动是不实之词,反响很大,纠正了学界对这一重大历史阶段的认识偏差。作者认为:对胡适的认识的改变和深化,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中国社会的进步,反映出开放社会条件下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 王石传

    王石传

    1951年1月,王石出生在广西省(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的一个军人家庭里,他的父亲是一名老红军,母亲是锡伯族。王石承袭了父亲军人血液中好胜的本性与母亲锡伯族能征善战的特征,天生骨子里就带着一种野性。
热门推荐
  • 明天还是大学

    明天还是大学

    生命已迂回二十多载,躲躲闪闪,来来去去。总有一些事回忆深刻,那就不妨趁着年轻记下来,不辨来路,不惧过往。
  • 外国政要答记者问

    外国政要答记者问

    本书收录的内容,或摘自《参考资料》、《人民日报》等报刊、杂志,或摘自公开出版的相关图书,或摘自人民网、新华网等官方网站,或根据电视访谈文字记录稿整理而成。其中对个别文字做了订正。由于本书中选录的外国政要都是广大读者所熟知的,因此在编辑过程中我们除了个别的人物、地名之外,书中未作专门的注释或说明。
  • 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

    本书主要涵盖了环境科学基础知识、大气污染与控制、水体污染与污染物、食物污染与人体健康、触目惊心的环境污染事件等内容。
  • Malone Dies

    Malone Dies

    'Malone', writes Malone, 'is what I am called now.' On his deathbed, and wiling away the time with stories, the octogenarian Malone's account of his condition is intermittent and contradictory, shifting with the vagaries of the passing days: without mellowness, without elegiacs; wittier, jauntier, and capable of wilder rages than Molloy. The sound I liked best had nothing noble about it. It was the barking of the dogs, at night, in the clusters of hovels up in the hills, where the stone-cutters lived, like generations of stone-cutters before them. it came down to me where I lay, in the house in the plain, wild and soft, at the limit of earshot, soon weary. The dogs of the valley replied with their gross bay all fangs and jaws and foam…
  • 农家丑媳来种田

    农家丑媳来种田

    【已完结1V1双处】钟筱筱穿越了,一睁眼,竟是洞房花烛夜,“你就等着守活寡吧。”她还没弄清咋回事,便宜相公就出走了,她成了逼婚又名声不好的乡下小媳妇儿。人生如梦一场,生活还得继续,名声不好怕个啥,撸起袖子,带着全家,就是干。再相见,和离不成,先做一对假夫妻总行了吧,可是假着假着,她竟然沦陷了……【推荐新书《重生相公娇娘俏》不一样的风格,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另外大球球读者群:827327490
  • 动物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动物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本书介绍了牛、羊、猪、马的解剖学知识,家禽解剖学特征,动物细胞学、基本组织、主要器官组织和胚胎学基本知识。
  • 全唐诗话

    全唐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呼唤清风

    呼唤清风

    《呼唤清风》尤以为“清风”呐喊的篇什多些,故而作者许咨新把书名取为《呼唤清风》,也表达了本书的倾情关注,寄托了笔者的真诚愿望。全书分为三辑,共99篇。“清风篇”,以反腐倡廉为主题,劲吹清正廉洁之风的杂文、时评。“随想篇”,多为贴近社会、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有感而发、不妨一说的杂谈、随感。“拾贝篇”,则为杂文、随笔、散文及数篇初涉文学的萌芽之作。
  • 国民影后:宋少,好手段

    国民影后:宋少,好手段

    付晴失忆了,唯独记得宋时箫。这个男人却说:“付晴,我是来报复你的。”然鹅……“宋先生,宋太太今天又上头条了。”“什么头条?"“小……小三……”“谁的小三?把那个人绑过来,我要教他做人!敢觊觎我太太!”“是……是您啊!”“那就让我太太教我做人吧。”失忆过气女明星遇上霸道傲娇男导演,是选择相爱呢?还是相爱呢?还是相爱呢?再说一遍,这是宠文,宠文,宠文!
  • 哑巴的儿子红树

    哑巴的儿子红树

    村里有一家哑巴,他们住在一个草棚里。男的叫金贵,女的人们不叫她的名字,就叫她哑巴。他们先后生了五个儿女,其中两个生下来没活到三天就死了——金贵把孩子抱到村西七里山的峡沟里,那里有个地方叫鹰嘴崖,鹰嘴样的山崖下边有个岩洞,村里最大胆的孩子也不敢到那儿去,据说那里边丢的全是死孩子。还有一个没满月就死了,这个也被丢到鹰嘴崖下边的岩洞里去了。还有一个是女孩子,这个是上了户口的,大名叫金富丽,这个叫金富丽的女孩子也没活到一岁半,得了一场急病死了。这一次金贵没有把死孩子丢到鹰嘴崖去。